中国史学史

中 国 史 学 史

绪论

一、《中国史学史》研究目的及对象

(一)研究目的:通过历代史家和史著的分析和研究,阐明史学的源流演变进程,揭示史学的发展规律。

(二)研究对象:①史官与修史机构②史家及其史学理论 ③史籍与史体演变。

二、中国史学发展概况

(一)中国古代史学

1、古代史学的萌芽创始-先秦时期史学

2、古代史学史的确立和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学

班固《汉书·艺文志》分:1、辑略(总序);2、六艺略(易、书、诗、礼、乐、春秋);

3、诸子略(儒、道、法、阴阳等);4、诗赋略;5、兵书略(权谋、形势、技巧);6、术数略(天文、五行、刑法);7、方技略(医经、经方、神仙)

西晋荀勖《中经新簿》:甲部(六艺、小学),乙部(诸子、术数),丙部(史记、旧事、杂事),丁部(诗赋、图赞)。

东晋李充《四部书目》:甲部(五经)、乙部(史记)、丙部(诸子)、丁部(诗赋)。

3、古代史学繁荣兴盛-隋唐五代宋元史学

4、古代史学的缓慢发展-明清史学

(二)中国近代史学

严重的民族危机使一部分具有爱国思想的地主阶级史学家,开始从脱离现实的繁琐考据转向经世致用,注意研究实际问题,封建史学的藩篱开始被冲破。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先后兴起, “西学”与“中学”、“新学”与“旧学”之争,对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梁启超于1902年发表《新史学》,明确提出了“史学革命”的口号,初步提出了资产阶级“新史学”理论。

(三)中国现代史学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和发展,是这三十年历史学发展的一条主线。

李大钊《史学要论》是中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的史学理论著作,对建立历史科学理论体系作了尝试性的探索。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最早提出建立中国史学史学科。

参考书目:

金毓黼《中国史学史》,魏应麒《中国史学史》,王玉璋《中国史学史概要》,刘节《中国史学史稿》,张孟伦《中国史学史》,尹达《中国史学发展史》,高国抗《中国古代史学史概要》,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瞿林东《中国史学史》

第一章 夏商周春秋时期的史学

第一节 历史意识与中国史学的起源

一、史学的源头-原始的历史意识

二 、中国史学的起源

(一)文字、历法的出现-历史记载的重要条件

(二)史学意识

第二节 巫瞽史官与史官制度

巫瞽是最初的史官。

许慎的《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商代史官:作册、贞人、太史等。

周代史官: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 等。史官还有左、右之分,左史记事,右史记言。

第三节 史书编修的演变

一、史书编修在内容上的逐渐扩大

甲骨卜辞包括四部分:①序辞②命辞 ③占辞④验辞

《尚书》文体主要有:典、谟、训、诰、誓、命。

《春秋》以记事为主,但记事过于简略。

二、史书编修在记时方面的发展

甲骨文记事方法:干支记日,置于文首;记年、月用数字,置于文后,顺序是日、月、年。 如“癸巳,卜贞,王□亡□?十二月,在齐□,隹王来征人方” 。

金文记事也是干支记日,数字记年月。如《大盂鼎》铭开端只记月,最后才记年。如:“隹九月,王在宗周,命盂”,到了最后才记“隹王廿又三祀”。

《春秋》记时,时以鲁国隐公以后十二代国君的先后为次序,按年、时(季)、月、日排比史事。

第四节 夏商周时期的史学思想

一、历史观的演变

1、商代的天命史观

2、西周信天命而重人事的观点

3、春秋时期对天命观的怀疑和对人事的重视

二、孔子的史学思想

1、畏天命重人事的天人观。

2、历史变化的损益论。

3、“惩恶劝善”的史学功用观。

4、详近略远、多闻阙疑的史学方法论。

第五节 夏商周春秋时期的史著

一、《尚书》

《尚书》为孔子删定。 它上起唐尧(《尧典》),下讫春秋前期秦穆公伐郑(《秦誓》),长达1300多年。共含《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58篇。

今文、古文《尚书》及其真伪问题。

体例:不是一部成熟的历史著作,只是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是中国古代史籍的雏形。 学术价值:①史料价值极大。②编纂方法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尚书》每一篇都有一个标题,在标题之下,记一个完整的人或事件,它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全书按朝代先后进行编排,每一朝代又按帝王顺序进行排列,实际上又是我国编年史的开端;《禹贡》一篇,总结了秦统一以前的地理知识,开创了后世地理志的先例。

二、《春秋》

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讫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用鲁国纪元,“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

史学价值:①开创了编年体史书的撰写方法。②为后世研究春秋时期的历史提供了最早可信的文献资料。 ③开创了私人著史与私人讲史的先例。

《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

三、《周礼》

《周礼》是一部记载西周政治制度的书,原名《周官》,也称《周官经》,西汉末年改称《周

礼》。

全书六篇,按六官分述。六官为: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冬官全亡,汉儒以《考工记》补之。

本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春秋》三传 2、属辞比事 3、《尚书》

二、简答

1、简述中国史学的起源。2、简述《春秋》的史学价值。3、简述孔子的史学思想。

第二章 战国时期的史学

第一节 战国时期史学发展的原因及特点

一、战国时期史学发展的原因

1、生产力的发展,是战国时期史学发展的根本原因。

2、社会大动荡,诸国争霸,为思想界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的环境。

3、随着“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也为史学发展提供了可能。

二、战国时期史学的特点

1、在前代史学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战国时期史著如《铎氏微》、《春秋事语》、《虞氏春秋》、《纪年》、《世本》、《战国策》、《战国纵横家书》、《大事记》等。

2、历史观有了新的发展,人们正逐渐摆脱天命史观,更注重人的作用。

3、总结前代经验教训为现实政治服务。

4、该时期重视史德,将“信”视为修史的准则,初步形成了“书法不隐”、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

第二节 战国时期的史料构成

一、编年体史著;二、国别体史著;三、资料汇编著述;四、历史地理文献;五、诸子的著述;六、自然科学著作;七、出土的竹简、帛书等史料

第三节 战国时期的史官

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史官设置概况

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史官的职责

1、记录、出纳王命,撰写本国国史。

2、参加盟会、掌管文书。

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史学思想

一、天命论与阴阳五行思想

早期的五行思想可追溯到 《尚书·洪范》,邹衍把自然观运用到社会历史观领域时,提出了“五德终始”循环相生的观点。

二、社会发展观

1、韩非子2、墨子 3、荀子

4、风胡子。战国时期楚国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观方面,提出了一个奇特的划分历史阶段的方法,即以石、玉、铜、铁四种兵器为划分时代的标志,与现代考古学对人类文化发展分为旧石器、新石器、铜器、铁器四个时期相似。

三、法先王与法后王之争

1、墨子、孟子等人主张法先王

2、荀子、韩非子等人主张法后王

第五节 战国时期的重要史著

一、《左传》

(一)《左传》的作者及成书时间问题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它按鲁国十二公的时间次第编年,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悼公四年(前463年)。

《左传》的作者,传统的说法是左丘明,成书年代当在战国初,最后写定当在战国中叶。

(二)《左传》的编纂特点

1、《左传》试图把分散于各个流传渠道的史事汇合起来,包容在一书之中,大体勾勒出春秋时期周王室及诸侯国兴亡之迹和当时社会的轮廓。

2、取材广泛,而善于运笔。

3、叙事分别主次轻重。

4、文字通俗清晰,简洁精练,准确明快,尤长于描写人物和战争,是一部优秀的文学名著。

(三)《左传》的史学思想

1、社会历史进化观点。2、惩恶劝善思想。3、对世俗迷信的信任态度。 4、轻天命而重人事的思想。 5、提倡记载史事必须据事直书。

(四)《左传》在史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为我们保存了大量春秋时期的史料。2、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编年体史书。3、开创文史结合的先例,为历史文学提供了一个范例。

二、《国语》

(一)作者及成书时间

《左传》称《春秋内传》,《国语》称《春秋外传》。

最初作者是左丘明,最后成书应在战国初期,最后写定者当为战国人。

(二)内容

记事上起秦穆王征犬戎(前967年),下讫智伯灭亡(前453年)。

全书共21卷,分国编排史料,《周语》三卷,《鲁语》二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郑语》一卷,《楚语》二卷,《吴语》一卷,《越语》二卷。

记事196条,《周语》33条,《鲁语》37条,《齐语》6条,《晋语》92条,《郑语》1条,《楚语》18条,《吴语》7条,《越语》2条。

(三)体例特点

1、按照国别叙述史事,它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以记言为主。

3、是史料汇编性质的史书,不是著述体的历史著作。

三、《战国策》

《战国策》原是一部战国时期策士游说言论的资料汇编,后经过西汉刘向系统的整理,又经过北宋名儒曾巩的编订、校补。记事上“继《春秋》之后,讫汉楚之起”。全书记述了12国,共33卷,东周1卷,西周1卷,秦5卷,齐6卷,楚4卷,赵4卷,魏4卷,韩3卷,燕3卷,宋、卫合为1卷,中山1卷。其内容是记载战国时期策士们游说各国诸侯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

四、《逸周书》

《汉书·艺文志》称其为《周书》。许慎《说文解字》因其所记载乃《尚书·周书》所无,以为是孔子删《尚书》之余,所以称之为《逸周书》。

《逸周书》的成书时间,除了《世俘》、《克殷》、《商誓》等篇系西周初年的作品外,其余多出自战国时期人之手,也有少数篇章为秦汉学者所为。

《逸周书》在汉代有71篇,今存60篇,其余11篇有目无文。其内容包括西周、春秋时代约为六百年的事迹,上自周文、武王,下讫周景王,其中反映西周初年历史活动的篇幅最多,

占了全书的五分之四。

《逸周书》与《尚书》相类,也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史书,史料价值极高,向来被认为是研究周代历史的珍贵资料。

五、《世本》

《世本》的作者与成书时间:书中称赵王迁(前135~前118)为“今王”,由此可知《世本》当为战国末年赵国人所编。

《世本》是一部档案资料汇编,记事上起黄帝,下至春秋。有《帝系》、《纪》、《王侯谱》、《世家》、《大夫谱》、《传》、《氏姓》、《居》、《作》、《谥法》等篇,可谓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的雏形。 《世本》的史料价值很高。

六、《山海经》

旧传《山海经》为夏禹或伯益所作,据今人考证,《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时期,经秦汉而有所增删。

今晋郭璞注本18卷,包括《山经》、《海经》、《大荒经》三部分。第一部分《山经》,有《东山经》、《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中山经》5篇。第二部分《海经》有《海外南经》、《海外西经》、《海外北经》、《海外东经》、《海内南经》、《海内西经》、《海内北经》、《海内东经》8篇。第三部分《大荒经》,有《大荒东经》、《大荒西经》、《大荒南经》、《大荒北经》、《海内经》5篇。

七、《穆天子传》

《穆天子传》,出自晋代《汲冢书》的竹书,叙述周穆王西游之事,是我国第一部游记体地理著作,记载了周代与西北少数民族之间交往情况和有关地理的著作。

《穆天子传》有6卷,卷一至卷四,是记载周穆王西征昆仑山,在瑶池会见西王母的行程。卷五记载周穆王狩猎,留昆国,陖翟国致赂,及游行各地之事。卷六,则专记载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对哀悼、祭奠、营葬等情况。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左传》 2、《竹书纪年》 3、《国语》 4、《战国纵横家书》 5、《战国策》 6、《禹贡》

7、《逸周书》 8、风胡子 9、《穆天子传》

二、简答

1、简述战国时期史学的特点。2、战国时代有哪些历史观念?3、试举出战国时代的重要史著,并指出它们的史学价值。4、《左传》对后世史学有怎样的影响?5、简述《左传》的史学思想。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史学

第一节 秦汉时期史学发展概况

一、秦代史学概况;二 、两汉史学概况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史料构成

一、官修史书;二、私修纪传体与编年体史著;三、书目;四、史注、史评、史抄;五、史料汇编;六、其他史料;七、出土资料

特点

1、史料范围扩大,数量增多。2、略古详今。3、纪传体史著成为最主要的载体。 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史官制度

一、秦朝的史官制度

太史令、御史、内史、小史等

二、西汉的史官制度

占了全书的五分之四。

《逸周书》与《尚书》相类,也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史书,史料价值极高,向来被认为是研究周代历史的珍贵资料。

五、《世本》

《世本》的作者与成书时间:书中称赵王迁(前135~前118)为“今王”,由此可知《世本》当为战国末年赵国人所编。

《世本》是一部档案资料汇编,记事上起黄帝,下至春秋。有《帝系》、《纪》、《王侯谱》、《世家》、《大夫谱》、《传》、《氏姓》、《居》、《作》、《谥法》等篇,可谓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的雏形。 《世本》的史料价值很高。

六、《山海经》

旧传《山海经》为夏禹或伯益所作,据今人考证,《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时期,经秦汉而有所增删。

今晋郭璞注本18卷,包括《山经》、《海经》、《大荒经》三部分。第一部分《山经》,有《东山经》、《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中山经》5篇。第二部分《海经》有《海外南经》、《海外西经》、《海外北经》、《海外东经》、《海内南经》、《海内西经》、《海内北经》、《海内东经》8篇。第三部分《大荒经》,有《大荒东经》、《大荒西经》、《大荒南经》、《大荒北经》、《海内经》5篇。

七、《穆天子传》

《穆天子传》,出自晋代《汲冢书》的竹书,叙述周穆王西游之事,是我国第一部游记体地理著作,记载了周代与西北少数民族之间交往情况和有关地理的著作。

《穆天子传》有6卷,卷一至卷四,是记载周穆王西征昆仑山,在瑶池会见西王母的行程。卷五记载周穆王狩猎,留昆国,陖翟国致赂,及游行各地之事。卷六,则专记载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对哀悼、祭奠、营葬等情况。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左传》 2、《竹书纪年》 3、《国语》 4、《战国纵横家书》 5、《战国策》 6、《禹贡》

7、《逸周书》 8、风胡子 9、《穆天子传》

二、简答

1、简述战国时期史学的特点。2、战国时代有哪些历史观念?3、试举出战国时代的重要史著,并指出它们的史学价值。4、《左传》对后世史学有怎样的影响?5、简述《左传》的史学思想。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史学

第一节 秦汉时期史学发展概况

一、秦代史学概况;二 、两汉史学概况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史料构成

一、官修史书;二、私修纪传体与编年体史著;三、书目;四、史注、史评、史抄;五、史料汇编;六、其他史料;七、出土资料

特点

1、史料范围扩大,数量增多。2、略古详今。3、纪传体史著成为最主要的载体。 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史官制度

一、秦朝的史官制度

太史令、御史、内史、小史等

二、西汉的史官制度

内史:汉景帝二年分内史为左内史与右内史;武帝时改右内史为京兆尹,改左内史为左冯翊,内史演变为京畿行政长官。

御史:隶属御史大夫,东汉初年,成为执法和检察机构的首脑,史官职能丧失。

太史:既掌天文,又要修史。汉昭帝时,太史执掌分解,仅主记瑞应、灾异、气象,史官职能丧失。

三、东汉的史官制度

1、兰台与兰台令史

兰台:初设于西汉,地处禁中未央宫,为图书秘籍收藏之处。东汉兰台收藏了国家的各种典章图籍等。

兰台令史:负责校定文字、书写记事、整理文书、撰写国史等,是天官、史官分立后最早的史官。

2、东观

东汉章帝章和六年后,宫廷图籍藏于东观,东观的著述活动主要是编撰了《东观汉记》。 第四节 秦汉时期的史家及其史著

一、司马迁与《史记》

(一)司马迁撰写《史记》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前一四五年),卒年不详。

家学渊源;博学;广泛游历;政治遭遇

(二)《史记》体例与内容

体例:纪传体通史

内容:记述了我国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七十列传:专传 合传 类传

十表:世表 年表 月表

八书:《礼书》《乐书》《律书》《历书》《天官书》《封禅书》《河渠书》《平准书》

编写特点:略古详今;实录;对史料详加考证;以“太史公曰”进行史评;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三)司马迁的史学思想

历史变革观;朴素的唯物论;同情人民,承认人民的历史作用;揭露封建专制的残暴统治。

(四)《史记》的注本

刘宋裴駰《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引》;唐张守节《史记正义》

二、班固与 《汉书》

(一)作者简介及成书经过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咸阳东北)人。

(二)《汉书》的体例

《汉书》沿袭《史记》的体例,但稍作变更:改“本纪” 为“纪” ,改“书”为“志”,改“列传”为“传”,并将“世家”归于其中,仍有“表”。

《汉书》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汉书》的内容

《汉书》记事上起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下终于王莽被诛,包括西汉一代230年的史事。凡一百篇,120卷,约八十多万字。全书共分四部分:

十二帝纪:《高帝纪》、《惠帝纪》、《高后纪》、《文帝纪》、《景帝纪》、《武帝纪》、《昭帝纪》、《宣帝纪》、《元帝纪》、《成帝纪》、《哀帝纪》、《平帝纪》。

八表:《异姓诸侯王表》、《侯王表》、《王子侯表》、 《高惠高后孝文功臣表》、《景武昭宣元

成功臣表》、《外戚恩泽侯表》等六表是根据《史记》有关的表制成,新增《古今人表》和《百官公卿表》。

十志:《律历志》、《礼乐志》、《食货志》、《沟洫志》、《郊祀志》、《天文志》、《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与《艺文志》。

七十列传:基本仿照《史记》,分专传、合传、类传与民族传。最后一传《叙传》,与《史记·太史公自序》相同,叙述《汉书》作者的家世、成书经过、内容。

(四)《汉书》的成就

1、《汉书》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体例,对后世影响深远。

2、《汉书》在《史记》的基础上整齐了纪传体。

3、《汉书》的十志,虽然本于《史记》八书,但远比《史记》的八书丰富完备,特别是其《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乃开创性著作。

4、《汉书》的一个突出优点,“文赡而事详”。

5、《汉书》增传不少。

(五)《汉书》的注本

唐颜师古为《汉书》作注,《汉书》中华书局标点本采用颜注。清王先谦《汉书补注》

(六)班固的史学思想

1、尊崇儒家的封建正统思想

2、浓厚的唯心主义神学天命论思想

3、历史变通、时势论

三、荀悦与《汉纪》

1、荀悦(148-209),东汉史学家,字仲豫,颍川颖阴人(今河南许昌)。

2、建安三年(198),汉献帝诏荀悦依《左传》体例改写《汉书》,遂改成编年体的《汉纪》30卷。《汉纪》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断代史,将类比材料的方法引进编年体中。

3、荀悦的史学思想:

宣扬神意天命史观;“夫事物之性,有自然而成者;有待人事而成,失人事而不成者;有虽加人事终不可成者,是谓三势。凡此三势,物无不然。”

鉴戒史观;“夫立典有五志焉:一曰达道义,二曰彰法式,三曰通古今,四曰著功勋,五曰表贤能。”

四、《东观汉记》

《东观汉记》是由东汉政府组织几代史学家相继修撰而成的我国第一部官修纪传体国史。始编于明帝,讫于献帝,经班固、刘珍、伏无忌、崔实、蔡邕等,历时160余年。《东观汉记》143卷,记事起于光武帝刘秀,讫于灵帝刘宏。

五、刘向、刘歆父子的文献整理与著述

刘向(前79-前8),字子政,西汉沛人。公元前27年,刘向奉命校书,撰写《别录》,另编撰《列女传》。

刘歆(?-23),字子骏,刘向第三子,在《别录》基础上,撰成《七略》,成为我国目录学史上最早的综合性提要目录,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

刘氏父子的文献整理活动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第一次由国家组织、由专长人才分工协作对古籍进行整理编目的规模宏大的学术活动,开启了编校整理国家藏书并编制目录的序幕。此外,在文献整理方法上,对后世也有着重大影响。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纪传体 2、“通古今之变” 3、“究天人之际” 4、《史记》三家注 5、《汉纪》 6、《东

观汉记》 7、《七略》

二、简答

1、简述秦汉时期史料的特点。2、简述《史记》的内容。3、简述《汉书》的史学成就。4、试比较《史记》与《汉书》的异同。5、简述刘向、刘歆父子在史学上的贡献。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发展与特色

一、史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东晋元帝太兴二年(319),后赵皇帝石勒以任播、崔浚为“史学祭酒”,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史学”一词。

西晋荀勖《中经新簿》,将文献典籍分为甲部(六艺小学)、乙部(诸子、术数)、丙部(史书)、丁部(诗赋)。史学独立于经学之外。

东晋李充《晋元帝书目》(《四部书目》),将文献典籍分为甲部(六艺小学)、乙部(史书)、丙部(诸子、术数)、丁部(诗赋)。史学取得仅次于经学的地位。

二、史著的迅速增加与体例的创新

修史的作者多。史书的数量多。史书的体例多。

三、史学打上门阀士族的烙印

谱系之书风起,是门阀制度在史学上的突出反映。

人物传记的极度兴盛,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在史学上的一种反映。

门阀制度在魏晋南北朝其它各类史学中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反映。

史学如何反映门阀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存在着激烈的尖锐矛盾。

四、佛道在史著中占有一席之地

魏收《魏书·释老志》、裴子野《众僧记》、释宝唱《法贤传》、慧皎《高僧传》。葛洪《神仙传》、陆修静《灵宝经目》。

五、各民族史学的繁盛和民族问题在史学中的反映

各民族政权都很重视修史。

民族问题在史学中有突出反映。

在南北对峙的形势下,各族史学都在为本族统治政权争正统。

随着民族融合,史学中的民族统一倾向有所发展。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官制度

一、魏蜀吴史官制度

(一)曹魏。设置著作郎,掌管国史修撰和宫中起居注。又设置著作佐郎,作为著作郎的助手。

(二)蜀汉。蜀汉未设专职史官,却有文书制度,图籍秘记由尚书省掌握,尚书令掌制诏诰文书。

(三)孙吴。太史令,掌天文历法,推占巫术和修撰国史。东观令,掌秘府图籍。左右国史。

二、两晋著作官制度

(一)著作机构的设置。置著作局,设著作郎、佐著作郎、著作令史。

(二)著作官的选任

(三)著作制度的形成

三、十六国的史官制度

(一)复汉型;(二)魏晋型(三)诸侯国型

四、南北朝史官制度

(一)南朝的史官制度

承袭东晋,但有所变革,如改两晋佐著作郎为著作佐郎,著作郎与著作佐郎修撰分工与两晋同。

(二)北朝的史官制度

北魏占据中原后,设置著作官,但无专门修史机构。和平元年(460)设置修史机构—著作局,此后常设。北魏还设立国史建修制度。北齐设置修史局。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思想

一、陈寿、裴松之的史学思想;二、常璩的史学思想;三、范晔的史学思想;四、刘勰的史学批评思想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而系统的文学评论著作。全书10卷,其中卷四中的《史传》是一篇史评专文,记述史官的建置、职守、史学源流、史学功用、撰史目的及态度。提倡直笔精神。评述史书体裁优劣。史学转受经旨的作用。师范于核要的史著语言。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家及其史著

一、陈寿与《三国志》

(一)陈寿及其撰写《三国志》

陈寿(233——297),字承祚,蜀汉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师于谯周(《古史考》)。《益部耆旧传》、《古国志》。

(二)《三国志》的体例、内容及其编撰特点

1、体例:纪传体的断代史,也是纪传体的国别史。

2、内容:起于东汉灵帝时的黄角起义(184),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三国志》65卷:《魏志》30卷、《蜀志》15卷、《吴志》20卷。

《魏志》30卷,有纪和志两部分。帝纪四卷,有:武帝纪(曹操)1卷,文帝纪(曹丕)1卷,明帝纪1卷,三少 帝(齐王芳、高贵乡公髦、陈留王奂)1卷。列传26卷,大多数是一般的传,其中特殊标题的有《方技传》,记载了华佗等人。又有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了边疆少数民族及外族的历史地理。

《蜀志》15卷,只有传,没有纪,刘备称为先主,刘禅称为后主,而不称帝,被列入传里。但是,《先主传》和《后主传》是按照本纪的方法,即编年体的方法予以记载。此外,又有《二主妃子传》,记载了刘备的甘后、穆后,刘禅的张后,以及刘备的庶子刘永、刘理和刘禅太子刘璿等人的事迹。这就表明,陈寿在形式上虽然视蜀为地方割据政权,但实际上又把它当作与魏国同等地位的国家来处理。

《吴志》20卷,也只有传,称孙权为吴王,不称帝,其他各帝连吴王都不称,而直呼其名,但记述方法仍用本纪的方法。《嫔妃传》对帝后只称夫人,如称吴主权谢夫人、权徐夫人、权步夫人等。这些书法,表明陈寿视吴比蜀又次一等。

3、编撰特点

一,取材谨慎,不苟下笔,叙事简洁。二,浓厚的正统思想。三,多品评人物,评论基本准确。四,存在许多曲笔,为魏晋统治者隐恶溢美。五,记事过于简略。

(三)陈寿的史学思想

一,浓厚的神学史观。二,一定的重人事思想。三,强烈的正统观念。

二、裴松之与《三国志注》

(一)生平简介

裴松之(372-451)

(二)《三国志注》

1、关于文字的解释。2、补充记载简略之处。3、补充记载遗漏之处。4、考辨记载的讹误。

5、对于各家不同记载的意见。6、对于史事及人物的评价。7、对陈寿的批评。8、对于其他

史家的批评。

三、范晔与《后汉书》

(一)作者简介和成书经过

范晔(398——445)字蔚宗,今河南淅川人。于刘宋朝担任过彭城王刘义康参军、尚书外兵郎、尚书吏部郎等职。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被人告发参加拥立刘义康为帝,被处以死刑,时年48岁。

在范晔《后汉书》之前,已有刘珍等《东观汉记》、晋司马彪《续汉书》、晋华峤《后汉书》、晋谢沈《后汉书》、晋薛莹《后汉书》、晋袁宏《后汉纪》等十余部关于东汉的史著。范晔根据以上诸家《后汉书》所提供的丰富史料,加以斟酌,订讹考异,删繁补略,仿照《汉书》体例,而写成《后汉书》。

(二)《后汉书》的体例与内容

体例:纪传体的断代史,属于前四史。

内容:记载了自刘秀建立东汉止东汉灭亡有关东汉一朝的历史。《后汉书》原定十纪、十志、八十列传共百篇,与《汉书》相应,可是十志尚未写成就被杀了,现在书中的八志是萧梁刘昭作注时从西晋司马彪的《续汉书》里取出来补进去的。全书130卷,有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而无表。

帝纪十,共分十二卷。《光武帝纪》(分上下卷)、《明帝纪》、《章帝纪》、《和帝纪》(附殇帝)、《安帝纪》、《顺帝纪》(附冲帝、质帝)、《桓帝纪》、《灵帝纪》(附少帝)、《献帝纪》、《皇后纪》(分上下卷)。

八十列传,八十八卷。除了专传、合传以外,有类传十一种:党锢、循吏、酷吏、宦者、儒林、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列女、东夷等少数民族传。其中,党锢、宦者、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列女七篇,是《后汉书》独创,这与东汉当时的政治形势有关。

《后汉书》合传最多,类传次之,专传较少。

《后汉书》八志,共三十卷,是刘昭为之作注时从司马彪《续汉书》中抽出补入的,多因袭《史记》与《汉书》,有《律历》、《礼仪》、《祭祀》、《天文》、《五行》、《郡国志》、《百官》、《舆服志》等八志,而缺少《食货志》、《刑法志 》、《沟洫志》、《艺文志》等重要内容。

(三)《后汉书》的成就

1、是研究东汉历史的最重要的史料。有关东汉史的史著,只留有袁宏的《后汉纪》、司马彪《续汉书》的补入范晔《后汉书》中的八志和范晔的《后汉书》,其余皆失传了。《后汉书》同班固的《汉书》一样,将有关治道的论文及重要的词赋,都收入在每个作者的传中,这些都是探讨东汉一代政治得失的名作,是重要的史料。

2、《后汉书》在编撰方法与思想性方面都有一些优点。

3、在思想性方面,《后汉书》有值得肯定之处。

(四)《后汉书》的注本

《后汉书》唐章怀太子注(李贤,武则天第二子),内志三十卷,西晋司马彪撰,梁刘昭注。 清王先谦《后汉书集解》;清侯康《补后汉书艺文志》

四、袁宏与《后汉纪》

(一)作者简介及成书经过

袁宏(328——376)字彦伯,东晋陈留阳夏(河南太康)人。袁宏不满当时流行的各种《后汉书》, 于是仿照荀悦《前汉纪》的体例,编成一部简明的东汉编年史。

(二)《后汉纪》的体例与内容

体例: 编年体断代史。

内容:《后汉纪》的内容与范晔的《后汉书》基本相同,上起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公元25年),下止于曹丕代汉建魏(公元220)。全书30卷,《光武帝纪》8卷、《明帝纪》2卷、

《章帝纪》2卷、《和帝纪》2卷、《殇帝纪》1卷、《安帝纪》2卷、《顺帝纪》2卷、《质帝纪》1卷、《桓帝纪》2卷、《灵帝纪》3卷、《献帝纪》5卷。

(三)《后汉纪》的特点

1、《后汉纪》取材广泛,博取众家之长。

2、《后汉纪》是研究东汉历史的重要资料。留传至今的有关东汉的史书只有范晔的《后汉书》与袁宏的《后汉纪》,二书记载基本一致,但也有出入,二者可以互相参照。

五、沈约与《宋书》

(一)作者与成书

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武康)人。沈约年十二,父亲沈璞被杀,靠母亲抚养成人。早年笃志好学,博读经史。成年后,历仕宋、齐、梁三朝。其著作有《晋书》110卷、《齐纪》20卷、《高祖(梁武帝)纪》14卷,代表作《宋书》。487年春,沈约奉齐武帝之命而编撰《宋书》,于是,沈约在徐爰《宋书》原稿基础上进行删削、整理,到次年二月,便编撰完。

(二)体例与内容

体例:纪传体的断代史,属于二十四史之一。

内容:《宋书》记事上起宋武帝永初元年(420),下止于宋顺帝升明三年(479)。全书共100卷:帝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缺少表,清代万斯同为之补表三种:《宋诸王世表》、《宋将相大臣年表》、《宋方镇年表》 。

帝纪十卷

《武帝纪》(上、中、下三卷)、《少帝纪》(1卷)、《文帝纪》(1卷)、《孝武帝纪》(1卷)、《前废帝纪》(1卷)、《明帝纪》(1卷)、《后废帝纪》(1卷 、《顺帝纪》(1卷)。在帝纪中,有很多回护曲笔的地方。

有八志共三十卷:《律历志》三卷、《礼志》五卷、《乐志》四卷、《天文志》四卷、《符瑞志》三卷、《五行志》五卷、《州郡志》四卷、《百官志》二卷。

八志不仅记载刘宋一朝的典章制度,而且上溯到汉魏,中间包括晋代,使魏晋到刘宋的典章制度源流分明。《宋书》缺少《食货》、《艺文》等重要内容,这是它的缺陷。

列传六十卷,其中有八种 “类传”:后妃、宗室、孝义、良吏、隐逸、恩倖(记载出身寒微而登显位的事迹,沈约立此传以反对对出身寒微者的信任,反对出身寒微者掌握机要)、民族、二凶(记载刘劭、刘浚兄弟杀死其父宋文帝的事迹)。

《宋书》重视对少数民族历史的记载,如立有《索虏传》以记载拓跋氏的历史。

(三)《宋书》的成就

1、八志材料丰富。

2、《宋书》的纪传收载了皇帝、大臣的重要诏令、奏疏,保存料很多重要材料。如《武帝纪》中载有其《禁淫祠诏》等等。

3、《宋书》创立带叙法。所谓带叙法就是在某一个人的传中将有关人物的事迹附带叙述出来,而不用立专篇叙述。这既可避免多立传,又可使读者对所牵涉的人物能详其生平。带叙与附传不同:附传是附载在传后面,带叙是将带叙人物简要的生平事迹插入传的叙事中,因而文省。

六、萧子显与 《南齐书》

(一)作者与成书

萧子显(489——537)字景阳,兰陵郡兰陵县(今江苏常州市)人,历经齐、梁两朝,是齐高帝萧道成的孙子。作为萧齐的皇族,由他编撰齐史,情况熟悉,比较便利。《南齐书》原名《齐书》,宋代为了区别李百药的《北齐书》而改名为《南齐书》。

(二)体例与内容

体例:纪传体的断代史,属于二十四史之一。

内容:《南齐书》记事上起齐高帝建元元年(479),下止于齐和帝中兴二年(520),共24年南齐的历史。全书共59卷:帝纪八卷,志十一卷,列传四十卷,缺少表,清代万斯同为之补表三种:《齐诸王世表》、《齐将相大臣年表》、《齐方镇年表》。

帝纪八卷:《高帝纪》(萧道成,上下卷)、《武帝纪》、《郁林王》、《海陵王》、《明帝》、《东昏侯》、《和帝》。由于萧子显是萧齐的皇族,所以在帝纪部分有回护溢美之处。

八志共十一卷:《礼》(上下)、《乐》 (1卷) 、《天文》(上下)、《州郡》(上下)、《百官》 (1卷) 、《舆服》 (1卷) 、《祥瑞》 (1卷)、《五行》(1卷),缺少《食货》、《刑法》、《艺文》三志。《天文志》仅记灾祥,《州郡志》仅述建置而不著户口, 《祥瑞志》多记图谶,只有《百官志》简要而有条理。

列传四十卷,其中有类传七:皇后、宗室、文学、良政(即良吏)、高逸、孝义、幸臣。 《南齐书》重视对少数民族历史的记载,改《宋书·索虏传》为《魏虏传》。

(三)成就

1、叙事简洁。

2、各志和“类传”,除少数外,一般都有序文,概括全篇内容,说明作者旨意。

3、研究萧齐的重要史料。

七、 魏收与《魏书》

(一)作者与成书

魏收(506——572)字伯起,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人。历经北魏、东魏、北齐三朝。北齐文宣帝天保二年(551年),诏魏收撰《魏书》,至天保五年完成,历时四年 多。虽有监修官和参与撰修的人,但主要执笔者是魏收。因此,虽然《魏书》是奉诏设立修史局编修,但与私修无异,后世史家都没有把《魏书》当作官修史书看待。

(二)体例与内容

体例:纪传体的断代史,属于二十四史之一。

内容:《魏书》记事上起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登国元年(386)建立北魏,下止于东魏孝静帝元善见武定八年(550)东魏灭,共165年的历史。全书共130卷:帝纪12篇,志十篇,列传 九十二篇,缺少表,清代万斯同为之补表六种:《魏诸王世表》、《异姓诸王世表》、《外戚诸王世表》、《魏将相大臣年表》、《西魏将相大臣年表》 、《东魏将相大臣年表》。

在帝纪之前,立《序纪》,记载拓跋珪建立魏国以前的世系状况,远溯至二十七代以前。帝纪12篇:太武帝拓跋焘和孝文帝元宏有两篇,分上下两卷,其余1卷。《太祖纪》、《太宗纪》、 《世祖纪》(上下)、《高宗纪》、《显祖纪》、《高祖纪》(上下)、《世宗纪》、《肃宗纪》、《孝庄纪》《前废帝广陵王、后废帝安定王、出帝平阳王纪》、《孝静纪》。

由于魏收历官东魏、北齐,所以在《魏书》中视东魏、北齐直接继承魏之正统,而不承认西魏政权,故《魏书》是北魏、东魏之史。

列传九十二篇,分为九十六卷。《魏书》类传有十三篇:皇后、外戚、儒林、文苑、孝感、节义、良吏、酷吏、逸士、术艺(即方术)、列女、恩幸、阉官。记载少数民族的各篇,冠以种族名,含鄙视之意,如匈奴刘聪,羯胡石勒。沈约的《宋书》称魏为“索虏”,而魏收的《魏书》称南朝为“岛夷”,如“岛夷刘裕”。《魏书》的列传多采用附见法,即在某人传后,把有关亲族需要记载而又不必立传者,附记于后。

十志共二十卷: 《天象》、《地形》、《律历》、《礼》、《乐》、《食货》(其中有对均田制的记载)、《刑罚》、《灵征》(即祥瑞)、《官氏》(即百官)、《释老》。其中,《释老》为新创,记载佛、道状况。

(三)对《魏书》的评价

《魏书》写成后,深受时人批评,后来,《魏书》经过三次修改,仍然不尽人意。从客观上,

尽管魏收过多掺入自己的主观东西,借修史以泄私愤,“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当使入地。”但是,它仍然是研究北魏历史最原始的著作,史料价值较高,而且在编纂体例上也有一些可取之处。

八、郦道元与《 水经注》

(一)作者简介和成书经过

郦道元 (?—527)字善长,北魏范阳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郦道元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郦嵩,为天水太守,父亲郦范,为青州刺史。郦道元作为御史中尉,被朝廷派去调查雍州刺史萧备夤是否反叛时,被萧的部下杀死。郦道元年少时就爱好地理,《山海经》、《禹贡》等古代地理著作,他都读过。对于《水经》,郦道元感觉它太简略,所以决心为之作注。 郦道元为《水经》作注的材料来源:一是博采群书,网罗百家。二是亲自实地调查、游历,以取得第一手资料。

关于《水经》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有三种种观点:

一:《新唐书·艺文志》、《通志·艺文略》等认为《水经》为东汉桑钦撰。

二: 《旧唐书·经籍志》认为《水经》是西晋郭璞撰。

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根据其内容则认为三国时人撰。现在一般认为《水经》是三国时魏人 所作,无姓名可考。

自晋以来,为《水经》作注的主要有西晋的郭璞和北魏的郦道元。

(二)《水经注》的内容及成就

《水经注》四十卷,约三十万字(《水经》一万多字),记载河流1252条(《水经》记137条),虽为《水经》作注,但它的内容远远比《水经》丰富,实际上是一部全面系统介绍我国古代河流分布的水文地理著作。

成就:

记载的河流北起黄河,南至江淮。详北略南。详载各河流经的地方历史、地理风俗等 广记各种文物及山川险要。

记录了很多古代人工运河和水利工程

不仅是一部历史地理名著,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第五章 隋唐史学

第一节 隋唐五代时期史学的重要转变及发展

一、修史机构的设置

隋朝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禁止私人修史。隋代的修史机构有著作曹,隶属秘书省,主要撰修前代史、国史和采集民间歌谣。著作曹设有著作郎、著作佐郎、校书郎、正字等14人 。隋初,记注由著作曹撰写起居注、实录。开皇十三年后,由门下省的员外散骑侍郎职掌,大业元年后归起居舍人。

唐朝设有专官撰起居注、日历、实录、国史。贞观三年,于禁中设置史馆,隶属门下省,后改隶属中书省,取代著作局成为国史修撰机构。贞观三年底,确立了宰相监修国史的制度。

二、不断完善史料搜集工作

隋朝开始由著作曹纂修起居注,搜集史料,撰修国史,后改由员外散骑侍郎编撰起居注。隋炀帝大业元年,设置起居舍人,专职修撰起居注。

唐朝将起居注、日历、实录等诸项工作分工进行。后来武则天时,又有宰相撰修时政记,专记军国大事,以补起居注的不足。为了全面掌握修史资料,唐政府还规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部门按时向史馆报送各种资料。

三、官修了大量的前代史

隋朝只存在了37年,修成和未修成的竟有数部。魏澹修《后魏书》,牛弘修《梁书》,杨素《魏书》,等等。

唐代官修的前代史有:姚思廉《梁书》与《陈书》,李百药的《北齐书》,令狐德棻的《周书》,魏征的《隋书》,房玄龄的《晋书》。李延寿的《南史》与《北史》虽然私修,但得到令狐德棻的帮助,唐高宗亲自为其作序。

四、私修史书迅速发展

隋朝私修史书,如王劭《齐志》、于仲文《汉书刊繁》、王通《元经》,等等。

唐代私修史书,如李延寿的《北史》与《南史》,刘知几的《史通》,杜佑的《通典》,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等等。

第二节 史料构成

一、官修史料;二、纪传体著述;三、编年体、国别体;四、典志体著述;五、地理著述;

六、谱牒与官牒;七、类书;八、史评、史论、史注与史考;九、史料摘编、笔记、轶闻、故事;十、出土史料

第三节 隋唐史官及官修史书制度

一、唐代史官制度的确立

北齐曾设置修史局来编撰《魏书》,这是设馆修史的先声。

隋代不准私家撰史,国史的修撰由封建政府包办下来,为唐代确立设馆修史定下了方向。 贞观三年底,唐于禁内置史馆,不设专职史官。原来的著作局仍由著作郎、佐郎组成,他们只能“掌修撰碑志、祝文、祭文”。著作郎与佐郎只有被诏准修国史,才能兼职,到史馆修史。

二、宰相监修与史馆的编修程式

(一)宰相监修

大臣监修国史始于北魏,至北齐形成制度,贞观三年又确立了由宰相监修史书的制度。唐代宰相监修,其职责主要有:第一,领衔接受修史任务。第二,组建修撰班子,分工撰写。第三,确立体例断限,删断史事,或亲自参与撰写。第四,定书稿,撰写论赞。第五,史书修竣后,表上朝廷。

(二)史馆编修程式

第一,史官必须在史馆修史。第二,史官编修国史所运用的材料必须是由记注官每季报送史馆的起居注,还有诸司报送史馆的事例,不得取材于私家著述和传闻。而且,官方对史书的体例也作了规定。第三,监修官专掌序赞总论,甚至皇帝亲自作论赞。

史馆编修所需资料来源:①起居注②时政记(武则天长寿二年以后,由宰相汇编)③中央及地方各官署,均有录报大事于史馆的责任,这就使史馆的资料更加广泛。

三、如何评价史馆修史制度?

设馆修史制度的确立,是封建政治统一的必然要求,又促进了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设馆修史,封建政府加强了对修史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史家的创造精神。 第四节 隋唐五代的著名史家及其史著

一、唐修前朝史书

(一)姚思廉《梁书》与《陈书》

姚思廉(557-637)

《梁书》记事上起梁武帝天监元年(502),下迄梁敬帝太平二年(556),全书56卷,本纪6卷,列传50卷。

《陈书》记事上起陈武帝永定元年(557),下迄陈灭亡(589)。全书36卷,本纪6卷,列传30卷。

(二)李百药《北齐书》

李百药(565-648),山东益都人。《北齐书》50卷,本纪8卷,列传42卷。记事上起高欢执政之时(496),下迄幼主承光元年(577)。

(三)令狐德棻《周书》

令狐德棻(583-666)。《周书》50卷,本纪8卷,列传42卷。记事上起宇文泰兴起,下迄周静帝大宝元年(550)。

(四)房玄龄《晋书》

房玄龄(579-648),山东淄博人。《晋书》130卷,本纪10卷,志20卷,列传70卷,载记30卷。记事上起晋武帝泰始元年(265),下迄晋恭帝元熙二年(420)。载记是《晋书》在正史中首创,专记北方五胡十六国的历史,比较成功地解决了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宣扬了四海一家的思想。《晋书》中的《宣帝纪》、《武帝纪》、《陆机传》、《王羲之传》文后的“论”为唐太宗所作。

(五)魏征《隋书》

魏征(580-643)。《隋书》55卷,本纪5卷,列传50卷。记事上起隋文帝开皇元年(581),下迄隋恭帝义宁二年(618),是有隋一代的纪传体正史。体例严整,文字严谨。

(六)李延寿《南史》与《北史》

《南史》80卷,本纪10卷,列传70卷。记事上起宋武帝永初元年(420),下迄陈后主祯明三年(589),载宋、齐、梁、陈四朝历史。

《北史》100卷,本纪12卷,列传88卷。上起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下迄隋恭帝义宁二年(618)。记载了北魏、北齐、北周、隋四朝历史。

《南史》、《北史》与原来的南北朝各正史相比较,

特点:一,消除偏见,适应了南北大一统的客观需要。二,增加了历史的连续性。三、删削史料基本得当。四,秉笔直书。

二、刘知几与《史通》

(一)刘知几简介

刘知几(661-721)字子玄,徐州彭城人。祖父刘胤之,父亲刘藏器 ,兄刘知柔 。

(二)《史通》的内容

《史通》20卷,分内篇与外篇两部分。内篇39篇,外篇13篇。内篇中,《体统》、《纰缪》、《弛张》三篇早已亡佚,仅存题目而无正文。内篇主要阐述史书的体例和编撰,外篇主要论述史官建置沿革和史籍源流,兼评古人得失。

内篇

“六家二体说”。刘知几根据史体形成和源流派别,归纳为“六家”,即一曰《尚书》家,二曰《春秋》家,三曰《左传》家,四曰《国语》家,五曰《史记》家,六曰《汉书》家。通过对“六家”源流的考察,认为“时移世异,《尚书》等四家,其体久废,所可祖述者,唯《左氏》及《汉书》二家而已。”六家的发展逐渐归于“二体”,即编年体和纪传体。刘知几进一步剖析了“二体”的短长,“互有得失,各有其美”,应“并行于世”,不可偏执而“唯守一家”。

纪传体各部分的关系 。

关于“书志”记述社会典章制度 。

外篇

主要评论史官建置沿革和史籍源流 。《史官建置》主要探讨了史官建置沿革。《古今正史》从史书编纂方面考察和阐明史学发展的历史。

(三)刘知几的史学思想

第一,提出“史才三长论”。

第二,提出“书法直笔论”。

第三,反对天命论,强调人事的作用。

第四,强调变革,但又持史学退化论。

第五,主张对史学遗产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不盲从圣贤及其经典,敢于对传统观念提出批评。

“史才三长论”:

“史才”,包括选择、组织史料的能力和书写记事的技巧,它要求做到“善择”、“辨疑”、“考伪”。《史通》中有《因习》、《言语》、《浮词》、《叙事》、《烦省》等篇对此进行论述。 “史学”,包括考察问题时所征引的史料以及历史知识,它强调“采摭群言”,主张把所有的历史著述都作为取材的对象。《史通》中有《采撰》、《补注》、《杂述》等篇论述史学。 “史识”,包括分析历史事件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观点、态度。它注重辨善恶、明是非、寓褒贬。《史通》中的《品藻》、《直书》、《曲笔》、《鉴识》、《人物》等篇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史识。 “书法直笔”:指史家要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记录历史,不可歪曲历史真实。直书是史家古来的优良传统,至刘知几撰写《史通》,立《直书》与《曲笔》两个专篇,阐发历史上的直书精神。

三、杜佑与《通典》

(一)杜佑简介

杜佑(735-812),字君卿,京兆万年(西安)人。出生于官宦之家,青年时代以恩荫步入仕途,初为县丞之类的小官,历任江西青苗使、江淮水陆转运使、户部侍郎判度支、御史中丞、御史大夫、抚州刺史、饶州刺史、岭南节度使,等等,最后官至宰相。

(二)《通典》内容及其价值

1、内容

共九门200卷,是一部专门记载历代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沿革变迁的史书。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唐天宝末年。《食货》部分又述及唐肃宗、代宗、德宗时期的情况。全书分《食货典》、《选举典》、《职官典》、 《礼典》、《乐典》、《兵典》、《刑典》、《州郡典》、《边防典》等九门,每门下又分若干子目,每门有总序一篇冠其首。

2、价值

一,创立了典志体通史的体例。二,发展了史书自注的方法。三,保存了许多古代的珍贵史料。四,重视经济,以食货为首。五,载史实,重议论。

(三)杜佑的史学思想

一,历史进化的思想。二,浓厚的经世致用思想。三,批判天命,重视人事。

四、李吉甫与《元和郡县图志》

李吉甫(758-814)两度为相,在改革朝廷弊政与平定藩镇上功不可没。

《元和郡县图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地理志书 ,40卷,又目录2卷,着重反映了唐元和年间藩镇割据状况。《图志》涉及内容很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疆域政区地理②自然地理(记载河流550条,湖泊陂池130多个)③经济地理(人口、贡赋、农田水利)。

五、吴兢《贞观政要》

吴兢(670-749)。《贞观政要》是一部摘载贞观年间君臣为政方面的史料汇编。全书10卷40篇,主要记载了四个方面:①为君之道(以民为本,虚心纳谏)。②要处理好君臣关系。③治国方针政策(重教化,重农慎刑,对外政策)。④教育和辅佐太子。

六、长孙无忌、于志宁等《唐律疏议》

对《唐律》所作的解释,不仅是研究唐代法律的依据,也是研究唐史的重要资料。

七、玄奘《大唐西域记》

玄奘(602-664),俗姓陈,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人,隋末出家为僧,创立法相宗。贞观元年(627)八月从长安出发西行,贞观五年底到达印度摩揭陀,进入印度最著名的那烂

陀寺,学法5年。学成后,巡游印度半岛。贞观十九年(645)正月,玄奘结束了历时19年、跋涉50000余里的伟大行程,回到长安。

《大唐西域记》12卷,记述了玄奘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和从传闻中所知的28个国家、地区和城邦的山川地形、城邑关防、交通道路、风土人情、气候物产、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内容,对研究今天河西走廊、新疆地区、中亚、南亚地区的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本章习题

一、名词

1、杜佑2、《通典》3、《隋书》4、《贞观政要》5、“史才三长论”6、著作曹

二、简答

1、隋唐五代时期史学发生了那些变化?2、《史通》的内容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3、如何评价史馆修史制度。4、简述《通典》的内容和体例。5、唐代史馆中宰相监修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三、论述

1、试论杜佑的史学成就及其史学思想。2、试论刘知几的史学思想。

第六章 宋元史学

第一节 宋元史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理学对史学的影响

胡瑗、孙复、石介、周敦颐、程颐、程灏、朱熹

一,理学对历史哲学的影响。

二,对历史编纂学的影响。①正统论。欧阳修的《正统论》、苏轼的《后正统论》、毕仲游的《正统论》以及司马光、朱熹、叶适等人对正统问题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②《春秋》笔法。

二、史论、史考的大量出现

北宋石介著《怪说》,孙甫《唐史记》,范祖禹《唐鉴》。南宋时期又出现了朱熹、吕祖谦、陈亮、叶适等人的史论。元代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

赵明诚《金石录》,刘敞《先秦古器图》,司马光撰《资治通鉴》,特意撰成《考异》一书,对所用的材料的考证过程、说明所引用材料的出处和去留的理由等记录下来。

三、史书体裁的创新

1、会要体。苏冕《会要》和崔铉《续会要》。王溥在前二人《会要》的基础上,补撰了唐宣宗-唐末的内容,修成贯通有唐一代的《唐会要》。王溥还撰有《五代会要》。

2、纪事本末体与纲目体。南宋《通鉴纪事本末》,朱熹《资治通鉴纲目》。

四、史家辈出,史著数量巨大

辽:除日历、实录、国史外,著名的有萧韩家奴《礼典》、王鼎的《焚椒录》等 。

金:除了国史、日历、实录外,主要的有完颜勖《女真郡望姓氏谱》、完颜孛迭的《中兴事迹》、王若虚《史记辨惑》。金朝还翻译辽《史记》、《汉书》、《尚书》、《新唐书》等。

元:除实录、国史之外,官修了《宋史》、《金史》、《辽史》。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叶隆礼《契丹国志》、王应麟的《玉海》等。

第二节 宋元时期的史料构成

一、官修基本史料与国史

起居注、时政记(皇帝与大臣商讨国家大事的记录)。两宋皇帝基本都有日历。两宋先后修成《三朝国史》(太祖、太宗、真宗)、《两朝国史》(仁宗、英宗)、《四朝国史》(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共625卷。辽朝曾编修过日历、实录与国史。

二、纪传体、编年体、纲目体、纪事本末体史著

纪传体:欧阳修《新唐书》、《新五代史》,刘昫《旧唐书》,薛居正《旧五代史》以及《宋史》、《辽史》、《金史》。

编年体:司马光《资治通鉴》、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纲目体:朱熹《资治通鉴纲目》、金履祥《资治通鉴前编》。

纪事本末体: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三、地理志及方志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北宋王存《元丰九域志》、沈括《天下郡县图》、元朝官修《大元一统志》、范成大《吴门志》、于钦《齐乘》

四、史论、史考与笔记

史论:范祖禹《唐鉴》、李焘《六朝通鉴博议》、吕祖谦《左氏博议》、叶适《学习记言序目》。 史考:吴缜《新唐书纠谬》、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及《通鉴地理通释》、刘攽《东汉刊误》。

笔记:洪迈《容斋随笔》、司马光《涑水记闻》、沈括《梦溪笔谈》、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五、金石、谱学、书目与史料汇编

金石: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

谱学:徐筠《姓氏源流考》、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苏洵《苏氏族谱》。

书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尤袤《遂初堂书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史料汇编:宋绶、宋敏求父子的《唐大诏令集》、徐梦莘《三朝北盟汇编》。

六、官制、礼仪、律令

官制:王益之《汉官总录》、徐筠《汉官考》、李焘《历代宰相年表》。

律令:《宋刑统》、《吏部条法》、《庆元条法事类》、《元典章》、《通制条格》

礼仪:欧阳修《太常因革礼》、王安石的《南郊式》、朱熹《二十家古今祭礼》。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史官制度

一、两宋修史机构与史官制度的变化

第一,沿袭前朝,如史馆、起居院。

第二,在前朝基础上因事设官,如实录院、国史院、玉牒所、会要所。这些机构都为临时机构,有撰写任务则成立,没有任务则罢。

第三,新置机构,如日历所。

二、辽、金、元的修史机构与史官制度

辽:设置国史院、著作局和起居舍人院。国史院有监修国史、史馆学士、史馆修撰、修国史等职。著作局有著作郎、著作佐郎,隶属秘书省。起居舍人院,隶属门下省,有起居舍人、知起居注和起居郎。

金:国史院(史馆)设置有:监修国史、修国史和同修国史,还有编修官、检阅官与刊修官。著作局隶属秘书监,设置著作郎1人,著作佐朗1人,掌修撰日历。记注院,掌修起居注。 元:翰林国史院,设有监修大臣(宰相领任)、翰林修撰、编修、检阅等官,史官多为兼官。秘书监置有著作郎2人,著作佐郎2人。但是,元朝无著作局机构。还有修起居注的官员。 第四节 宋元时期重要的史家及其史著

一、欧阳修与《新唐书》、《新五代史》

(一)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1072)生于北宋真宗景德四年,死于宋神宗熙宁五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吉水人(今江西吉安)。幼孤贫,其母以荻画地而教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及第。范仲淹在庆历年间实行新政,欧阳修积极赞助。庆历新政失败后,欧阳修

被贬出京,历任滁州、扬州、颖州知州、南京(商丘)留守。至和初,入朝为翰林学士。嘉祐三年(1058年)加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 “唐宋八大家”之一,官修了《新唐书》,私修《新五代史》。

(二)《新唐书》

1、成书经过

《新唐书》是宋朝史馆编修的一部官修史书,题名为欧阳修、宋祁。宋祁撰写列传部分,欧阳修撰纪、志、表,并审定了全书。《新唐书》从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开始编修,至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完成,前后历时17年。

编修者还有范缜、宋敏求、吕夏卿等。

2、内容

《新唐书》共225卷,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

本纪10卷,除高祖、太宗、高宗三纪各为一卷外,其余均两帝或两帝以上合为一卷,特别是卷八多至五帝一卷,这就比《旧唐书》简省得多。

志50卷,共有13种志,其中《仪卫》与《兵志》是《新唐书》首创。

表有四种,即《宰相表》、《方镇表》、《宗室世系表》、《宰相世系表》。

列传150卷,大多数是合传,专传只有《陆贽》、《刘蕡》二传,新创了《奸臣》、《藩镇》、《藩将》、《公主》四传,更全面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现象。

3、《新唐书》与《旧唐书》之比较

第一,史料价值方面,《旧唐书》编于乱世后晋,《新唐书》则成于治世,又后出,故新书采辑的资料比旧书丰富。

第二,文字方面,旧书用骈体文(讲求对仗和押韵)约190万字,文字冗赘,而欧阳修、宋祁都是文学家,善于运用流畅、简洁的散文语言表达,文字精炼,174万字。

第三,内容方面,新书废旧书61人,增331传,首创《兵志》、《仪卫志》,又编制《宰相表》、《方镇表》、《宗室世系表》、《宰相世系表》,内容比旧书更加丰富。

但是,新书苛意文省,有时难免流于晦涩。删去了奏疏、公文等重要史料,以致于史实失真。加之新书由不同人修撰而成,缺乏有计划的分工,造成纪、传之间矛盾、脱节现象频频出现。

(三)《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是欧阳私修。

《新五代史》74卷,记载了唐乾符二年(875)-后周显德七年(960)的历史。本纪12卷,列传45卷,考3卷,世家及世家年谱11卷(记十国),附录四夷3卷。

本纪12卷,《梁本纪》3卷,《唐本纪》4卷,《晋本纪》2卷,《汉本纪》1卷,《周本纪》2卷。列传45卷,均为“类传”。考3卷,《司天考》(天文志)2卷,《职方考》(地理志)1卷。世家10卷,分记十国之事,一国一卷。 《四夷附录》3卷,重点是记载契丹的事迹,其余记国内外民族。

(四)欧阳修的史学思想

1、怀疑天命,重人事。2、注重变通与势,把三纲五常作为历史发展的动力。3、“三绝三续”的正统论。4、强调以《春秋》笔法为修史的义例。

二、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一)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父亲司马池 。司马光二十岁考中进士,被任命为苏州签书判官厅公事,为州官佐制。后经过一系列的升迁,宋英宗时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即位,擢升为翰林学士,又兼侍读学士,是皇帝的顾问兼秘书。元祐元年(1086)九月病逝,终年68岁。宋朝追赠为太师、温国公。

(二)《资治通鉴》编撰过程

第一,司马光是在皇帝支持下,“自选辟官属”设局修史。刘攽、刘恕、范祖禹

第二,这个修史班子制定了一套良好的编纂方法,分工明确,人尽其长。

第三,与史馆中一般监修者往往徒挂虚名不同,司马光在修史局中充分发挥了主编者、定稿人的重要作用。

(三)《资治通鉴》的内容及其特点

1、内容

全书上起战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凡1362年历史。全书正文294卷,《周纪》5卷,《秦纪》3卷,《汉纪》60卷,《魏纪》10卷,《晋纪》40卷,《宋纪》16卷,《齐纪》10卷,《梁纪》22卷,《陈纪》10卷,《隋纪》8卷,《唐纪》81卷,《后梁纪》6卷,《后唐纪》8卷,《后晋纪》8卷,《后汉纪》4卷,《后周纪》5卷,另有目录三十卷,考异三十卷,合计354卷。

《资治通鉴》是一部以政治为中心,比较全面地反映历史内容的通史。

2、特点

一,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二,记事略古详今,繁简适宜,考证精详,取舍慎重。 三,《资治通鉴》记史事,既写其盛,又写其衰。四,在编年体写作上有重要发展。五,在编纂上,通过《考异》建立了优良的史考方法。后,司马光特意编写了《通鉴目录》,便于读者检阅。

(四)司马光的史学思想

1、重视历史的鉴戒作用。2、反对谶纬神学与鬼神迷信,主张“治人不治天”。3、强烈的保守意识。4、正统的史学思想。

三、胡三省与《资治通鉴音注》

胡三省(1230-1302),字身之,浙江海宁人。他生于南宋绍宁三年,二十七岁时与文天祥、陆秀夫等同中宝祐四年科进士,历任宋朝县尉、县令、府学教授等职,参加抗元斗争。南宋灭亡后,他不做元朝的官,隐居山林,闭门著书,是一位很有民族气节的爱国史学家。 《音注》的字数几乎与原文相等,在注文中,每遇一难字,就注出音义;对名物制度、草木虫鱼、地理沿革,解释都很精详;对正文不完备之处进行补充;遇有谬误,则加以纠正。

四、郑樵与《通志》

(一)郑樵撰写《通志》

郑樵(1104-1162)字渔仲,北宋福建路兴化军莆田人 。十六岁,结茅夹漈山,专心读书,后来学者称他为“夹漈先生”。

郑樵把“上自羲皇,下逮五代,集天下之书为一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即综合古今各种古籍,编成一部当时的百科全书,这个志愿可以说实现了,编成了《通志》。

(二)《通志》内容与体例

《通志》是记述社会全面情况的纪传体通史,共200卷,本纪18卷,年谱4卷,略52卷,世家3卷,列传115卷,载记8卷。

纪传部分:本纪自三皇五帝到隋。列传自周至隋(但其中《后妃传》是自汉至唐)。《载记》是取《晋书》的《载记》。年谱,起于三皇,到唐高祖武德元年。

《略》,就是正史的志。二十略即:《氏族略》、《六书略》、《七音略》(音韵学)、《天文略》、《地理略》、《都邑略》、《礼略》、《谥略》、《器服略》、《乐略》、《职官略》、《选举略》、《刑法略》、《食货略》、《艺文略》、《校雠略》、《图谱略》、《金石略》、《灾祥略》、《昆虫草木略》。

(三)郑樵的史学思想

1、认为“会通”是治史的基本原则。2、批判精神是他的进步史学思想的一个表现。3、反对神学迷信、天命论。4、主张据史直书,反对“褒贬之说”。5、既主张“自成一家之言”,又“惟圣人是从”。

五、袁枢与《通鉴纪事本末》

(一)袁枢简介及撰写《通鉴纪事本末》

袁枢(1131-1205)字仲机,南宋建州建安人(福建建瓯)。南宋孝宗时参加礼部试,词赋第一名,后考中进士,历任温州判官、礼部试官、严州教授。在任严州教授期间,职掌清闲,所以得以撰成《通鉴纪事本末》42卷。后又任国史院编修官、工部侍郎兼国子监祭酒等职。 《宋史·袁枢传》记载:“枢常喜诵司马光《资治通鉴》,苦其浩博,乃区别其事而贯通之,号《通鉴纪事本末》。”

(二)《通鉴纪事本末》的体例、内容及价值

《通鉴纪事本末》的问世,它在编年、纪传之外,又创立了一种新的体裁-纪事本末体。明陈邦瞻的《宋史纪事本末》和《元史纪事本末》、清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李铭汉与李于铠父子的《续通鉴纪事本末》、高士奇的《左传纪事本末》、魏源的《圣武记》。

袁枢以事件为纲,从《通鉴》中记载的1362年的史事当中,选取了239件历史上的大事,每事一篇,详其始末,按时间顺序排列,使之为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的纪事本末体史书。全书42卷,239目,另有66件事,分别附于各条之后。因此,实际记载了大小历史事件305件,其中,绝大多数是政治、军事方面的。

六、马端临与《文献通考》

(一)马端临及撰写《文献通考》经过

马端临(1254-1323)字贵与,江西饶州乐平人。马端临的父亲马廷鸾,曾任南宋右丞相兼枢密使、国史院编修官。

在马端临看来,历代之治乱兴衰和典章经制,都应该记述研究。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开始正式撰写《文献通考》,前后经过20多年的努力,到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完成了这部典志体通史巨著《文献通考》。

(二)《文献通考》的内容与特点

1、内容:《文献通考》上起上古,下到南宋宁宗嘉定年间。全书共348卷,分为24门,每门又分为若干子目。24门为:田赋考、钱币考、户口考、职役考、征榷考、市籴考、土贡考、国用考、选举考、学校考、职官考、郊社考、宗庙考、王礼考、乐考、兵考、刑考、经籍考、帝系考、封建考、象纬考、物异考、舆地考、四裔考。除了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等5门外,其他19门是沿袭了《通典》。

2、特点:①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材料丰富,史料价值高。②在编纂方法上有所创新。③《文献通考》虽然因袭《通典》,但从使用价值上来讲,却超过了《通典》。

(三)马端临的史学思想

1、强调会通的史学思想。2、反对阴阳五行思想。3、历史变革论。

七、薛居正与《旧五代史》

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四月下诏修五代史,由宰相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李昉、李穆等人参与撰述。

《旧五代史》有本纪61卷,列传77卷,志12卷,共150卷。原名《梁唐晋汉周书》,总称《五代史》,为区别欧阳修的《五代史》,故称为《旧五代史》。上起朱温称帝建立后梁,下迄周世宗显德七年北宋代周,共54年的历史。以纪记载五代历史,以《世袭传》和《僭伪传》记述十国之史。

《旧五代史》的主要缺点:史学思想方面,宣扬正统论、天命论。内容中,有一些虚美和曲笔回护之处。主要优点:有些史料是《新五代史》中所没有的。

八、《宋史》、《辽史》与《金史》

元惠宗时,中书右丞相脱脱总裁监修。三书成书很快,在二十四史中质量最差。

(一)《宋史》496卷,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在二十四史中卷帙

最多。列传收入2000余人。

(二)《辽史》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附录1卷,共116卷。由于材料少,所以内容很简单。内容记载了从阿保机建立契丹,一直到辽的灭亡。

(三)《金史》135卷,本纪19卷,志39卷,表4卷,列传73卷,从阿骨打之前十代事迹开始记,一直到1234年金被灭。《兵志》记载了猛安谋克制度,重要的还有《河渠志》、《百官志》等。在元末所修三史中是最好的一部。

九、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徐梦莘《三朝北盟汇编》

(一)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续资治通鉴长编》上起北宋建隆元年(960),迄于靖康年间(1226-1127),记载了北宋九朝168年的历史。今本辑自《永乐大典》。

(二)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200卷,仿照《资治通鉴》的体例,记载了宋高宗一朝的历史,与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相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取材广泛,国史、日历、野史、杂史、奏议,今本辑自《永乐大典》。

(三)徐梦莘《三朝北盟汇编》

三朝指徽宗、钦宗、高宗三朝。记事上起北宋徽宗政和七年海上之盟,下迄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金海陵王自杀,共45年。主要记载了宋、金之间的和战。此书取材广泛,敕、制、诰、国书、疏、奏议等,徐梦莘引用书籍196种。

(四)清毕沅《续资治通鉴》,上起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与《通鉴》衔接,下迄元顺帝至正三十年(1370),411年的历史,220卷。

十、《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与《册府元龟》

李昉、扈蒙等《太平御览》: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十二月编成,初名《太平总类》,书成后,太宗每天阅读3卷,故改名为《太平御览》。1000卷,55大类,包罗万象,百科全书。 李昉、扈蒙等《文苑英华》:文学总集,1000卷,收集了上起萧梁,下迄唐。共收作者2200人,作品近20000篇。

李昉、扈蒙等《太平广记》:小说类编,搜集汉至宋初的杂史、笔记、野史等故事。

王钦若《册府元龟》:1000卷,宋真宗景德二年王钦若奉敕编修。“册府”就是典籍聚集的地方,“元龟”就是古代用以占卜的宝物,“册府元龟”即这部书是典籍聚集的地方,文坛的宝物。内容:专集历代君臣事迹,自上古至五代,保存了不少的诏令、奏议等原始材料。 十一、朱熹的《通鉴纲目》及纲目体史著

朱熹根据《通鉴》,增损简化,编成《通鉴纲目》。大字顶格为纲(史事的提纲),小字降格分注为目(史事的详细叙述),叙事有纲目之分。

朱熹修《通鉴纲目》,为中国史书创制了一种新的体裁,但不能与纪传、编年、纪事本末平列而为第四种史体,因为它是为编年体创立了一种新格式,仍是编年记事,只是前面立纲,后面立目。纲目体的优点是:叙事简明,条理清楚,通俗易懂。

十二、王溥《唐会要》、《五代会要》及宋代会要体著作

会要体是北宋王溥创立的,会要属于断代典志体史书,专记一代的典章制度。王溥在苏冕的《会要》和崔铉的《续会要》的基础上,续修了唐宣宗以后至唐末的部分,撰成了《新编唐会要》100卷,后世称《唐会要》,又编成《五代会要》30卷。

南宋徐天麟依据《汉书》所载资料,编成《西汉会要》70卷。依据《后汉书》、司马彪《续汉书》、《东观汉纪》编成《东汉会要》40卷。

十三、乐史《太平寰宇记》及方志地理著作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全国性方志,分道、州郡、县三级,以州郡为单位,记载了宋初各地的地理状况,有关少数民族与海外国家情况也有记载。

北宋王存的《元丰九域志》、欧阳忞《舆地广记》、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沈括的《天下郡县图》。

还有专记一地的方志。陆游的《会稽志》、宋敏求的《长安志》。元朝官修《元一统志》1300卷。

十四、金史学及目录学

研究金石学的有:郑樵《通志·二十略》中的《金史略》、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赵明诚的《金石录》、洪适的《隶释》。金石图谱类著作:吕大临的《考古图》,官修《宣和博古图》。文字类著作: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贴》、王厚之的《钟鼎款识》等。

官修书目:北宋有《崇文总目》、《秘书总目》。南宋有《中兴馆阁书目》、《中兴馆阁续书目》。私修书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尤袤《遂初堂书目》。 十五、笔记

司马光的《涑水纪闻》、欧阳修的《归田录》、宋敏求的《春明退朝录》、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文献通考》2、欧阳修3、李焘4、《资治通鉴纲目》5、《建炎以来系年要录》6、玉牒所

7、袁枢

二、简答

1、简述《通志》的内容与体例。2、简述宋代理学对史学的影响如何?3、简述司马光的史学思想。

三、论述

1、论述司马光在中国历史编纂学上的杰出贡献。2、论述《资治通鉴》的内容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

第七章 明清史学

第一节 明清史学的特色及其基本状况

一、明清史学的特色

(一)启蒙特色

明清史学的启蒙色彩,主要体现在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上。

(二)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

主要体现在对文献古籍的整理上,求真务实,实事求是。明代的胡应麟、杨慎、焦竑、陈第在考据学领域的开拓,特别是焦竑、陈第提出了“本证”与“旁证”相结合的考据方法。清代乾嘉时期,考据学甚是兴盛,举凡经学、史学、文学、音韵、天文、地理、金石等,都进行考证、辨伪、诠释,显示出了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

二、明清史学的基本状况

(一)明代史学的成就

官修《元史》;编修浩繁的《明实录》;撰修《大明一统志》等全国、地方方志;官修《永乐大典》;稗史著作空前增多 ;私修史籍。

(二)清代史学发展状况

明末清初,出现了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三大启蒙思想家;清朝中期,出现了乾嘉考据学派;道光、咸丰年间,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史学风气一变,繁琐考据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经世致用思想再度高涨,出现了魏源的《海国图志》、龚自珍的《西域置行省议》与《蒙古图志》等。

第二节 明清时期史料的构成

一、官修基本史料

(一)起居注 ;(二)日历 ;(三)实录 ——《明实录》与《清实录》;(四)官修本朝纪传体国史

二、编年体史著

1、明代私撰:丘浚《世史正纲》、姜清的《姜氏秘史》(建文朝事迹)、陈建的《皇明通纪》(洪武-正德)、黄光升《昭代典则》,等等。

2、明末清初的编年体史著:沈国元《两朝从信录》、朱国祯的《皇明史概》、谈迁的《国榷》、计六奇的《明季北略》与《明季南略》。

3、清代记载明朝历史的编年体史著有:陈鹤《明纪》、夏燮的《明通鉴》等。

4、续《通鉴》之作:明代王宗沐《宋元资治通鉴》、薛应旂《宋元资治通鉴》、清代毕沅的《续资治通鉴》,等等。

5、纲目体史著:明代敕商辂《宋元通鉴纲目》、清官修《通鉴辑览》。

三、纪传体史著

1、官修:明代官修《元史》,清官修《明史》、王鸿绪《明史稿》。

2、明代私修:许相卿《革朝志》、郑晓《吾学编》、邓元锡《皇明书》、黄金《开国功臣录》。

3、清代私修纪传体史著:傅维鳞《明书》、张岱《石匮书》、查继佐的《罪惟录》、庄廷龙《明史钞略》、钱仪吉《碑砖集》、阮元《畴人传》。

四、资料汇编

1、明代 有关法律、礼仪、官制的资料汇编:《大明律》、《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大明会典》、杨士奇的《三朝圣谕录》、龙文彬的《明会要》、陈子龙的《皇明经世文编》。

2、清代 《康熙会典》、《雍正会典》、《乾隆会典》、《嘉庆会典》、《光绪会典》、《续文献通考》、《续通志》、《续通典》、《清朝文献通考》、《清通典》、《清通志》、魏源的《皇朝经世文编》。

五、纪事本末体史著

明代:万历年间陈邦瞻的《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

清代: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吴伟业《绥寇纪略》、钱名氏《四藩始末》、傅恒《平定准噶尔方略》、阿桂《平定两金川方略》。

六、地理、方志

全国性方志:洪武年间的《大明志书》、《寰宇通衢书》,景泰年间的《寰宇通志》,英宗年间的李贤撰《大明一统志》。乾隆八年、四十九年及道光二十二年,先后修成三部《一统志》。 州县地方志:《山东通志》、《山西通志》,等等。

专志:边关志、边镇志等。

修志名家:章学诚、戴震、洪亮吉、孙星衍、李兆洛、钱大昕等。

明清两代对国外地理也予以重视,如马欢《瀛涯胜览》各国)、胡宗宪《筹海图编》、霍冀《九边图说》、张燮《东西洋考》。

清代地理学著作: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七、杂史、笔记

明代:宋濂的《洪武圣政记》、金幼孜的《北征前录》、《北征后录》、杨荣的《北征记》、袁彬的《北征事迹》、娄性的《皇明政要》、王世贞的《弇山堂别集》、张瀚的《松窗梦语》、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焦竑的《玉堂丛语》、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清代:王士祯的《池北隅谈》、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叶梦珠的《阅世编》、昭槤《啸亭杂录》。

八、档案

著名的有内阁大库明清档案、辽宁明清档案、四川巴县明清民国档案、山东曲阜孔府档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档案。

明清档案陆续整理影印出版,1930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首编,1935、1936年出版乙、丙两编,1951年出版丁编。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整理在台湾100箱内阁档案,先后编撰出版了戊、己、庚、辛、壬、癸各编。大陆在1978年陆续整理出版《清代档案史料丛编》

九、史考、史评、史抄

明代:王世贞《史乘考误》(即《弇山堂别集》卷二十至三十)、胡应麟《四部正讹》、张燮《东西洋考》。

清代:钱谦益《太祖实录辨证》,考订了《明太祖实录》的错误。顾炎武《日知录》、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赵翼《廿二史札记》。

十、书目

明代官修书目:《文渊阁书目》、《秘阁书目》、《国子监书目》。

明私修书目:《天下古今书目》、《古今书目》。

清代官修书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清代私修书目:徐乾学《传是楼宋元版书目》、汪本《天一阁书目》。

十一、非汉文史料

满文档案:清太祖、太宗时留下的。朝鲜《李朝实录》中保存了大量明朝建州女真及其与明朝关系的资料。越南阮朝《大南实录》,完全用汉文写成。日本元禄八年(康熙34年)刊行的《华裔通商考》及后出的《增补华裔通商考》,反映了当时中日两国贸易的情况。 第三节 明清史官制度

一、明代的史官制度

记注官,明太祖、明成祖时设置,宣宗时废。此后,时置时废。

史馆不常设,有修史任务即设馆纂修,事毕则罢。修史时,史馆中有总裁、副总裁和纂修官,纂修官主要由翰林院修撰、编修、检讨等官充任。

二、清代的史官制度

常设起居注馆和国史馆。至于史馆,与明代相同,仍在翰林院内设修撰、编修、检讨为史官。此外,还设有四库馆、三通馆。

第四节 明清时期重要史家及其史著

一、李贽与《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

(一)李贽简介

李贽(1527-1602),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福建泉州晋江人,是一位不受封建专制束缚的进步思想家。

(二)李贽的著作

1、《藏书》与《续藏书》

《藏书》68卷,载录了自战国至元亡的历史人物约800名。 《续藏书》27卷,载录了明神宗以前明代人物约400名。

2、《焚书》与《续焚书》

此二书是李贽的诗文集,收录了他所写的书信、杂著、史论、诗歌等,也选入了他的其他著作中的少量文章。

(三)李贽的史学思想

一,提出“经史相为表里”的主张。二,提倡“六经皆史”说。三,主张独立思考,“一切断以己意”。四,提出评价史事、人物的新标准。五,推崇功利。

二、明末清初三大启蒙思想家及其史著

(一)顾炎武及其《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

1、顾炎武简介

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

2、《日知录》

《日知录·目录》云:“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积三十余年,乃成一编,取子夏之言,名曰《日知录》,以正后之君子。”子夏之言,见《论语·子张篇》: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而矣。” 《日知录》32卷,所记1020条,每条一个标题,条目的编次先后,是以类相从,根据内容编定。该书分经术、治道、博闻三大部分,以匡时救国为宗旨,详考历代得失之故,充分体现了顾炎武的通儒之才。

3、《天下郡国利病书》

120卷,论述了全国山脉、气候、河流以及分省地理,指出地方利病,研究经济发展。

4、《肇域志》

凡100卷,专门论述地理形势与山川要塞。

5、顾炎武的史学思想

一,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心性的学风 。二,旁征博引,考镜源流,倡导一种新的治学方法-考据。三,提倡创创新的思想。四,反对门户之见。

(二)黄宗羲与《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

1、黄宗羲简介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

2、《明儒学案》、《宋元学案》与《明夷待访录》

《明儒学案》62卷,专记明代学术思想,根据明代诸学者的思想言行,分析他们的学说及学派源流,把200来位学者划分为17个学案。

《宋元学案》 100卷 ,共记述了91个学案 。

《明夷待访录》1卷,表达了黄宗羲的政治观点。

3、黄宗羲的史学思想

一,提倡治史的经世致用。 二,贵在创新的治学精神。三,反对门户之见,兼取诸家之长的治史态度。四,治学尚博,严核是非的治学方法。

(三)王夫之及其《读通鉴论》

1、王夫之简介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因晚年隐居于衡阳石船山麓,故人称“船山先生”。

2、《读通鉴论》与《宋论》

《读通鉴论》30卷,评论自战国至五代的历史。其中,评论先秦史1卷,评论两汉史8卷,评论三国史1卷,评论两晋史4卷,评论南北朝史4卷,评论隋史1卷,评论唐史8卷,评论五代史3卷。末附《叙论》四篇,自述撰写此书的旨意及其主要观点。

《宋论》专评宋代史事,体裁与前者同。

3、王夫之的史学思想

第一,王夫之进一步阐发了史学“经世致用”的思想,坚持史学为现实政治服务。 第二,反对封建的“正统论”,宣传不主于一尊的民主思潮。

第三,在历史观方面,王夫之提出了许多进步的观点。

三、乾嘉考据学与考据三大家

(一)乾嘉考据学兴起的原因

1、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统一安定,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基础。

2、清廷极力提倡考据学。

3、严酷的封建文化专制主义压制。

(二)乾嘉考据学派

皖派以戴震(1723-1777)为首,有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人。

吴派以惠栋(1697-1758)为首,有江声、余萧客、钱大昕、王鸣盛、赵翼等人。 扬州学派主要有焦循、阮元、汪中等人。

吴学最专,徽学最精,扬州之学最通。无吴、皖之专精,则清学不能盛;无扬州之通学,则清学不能大。

(三)乾嘉考据学的成就

一,校注古籍,考证古史。如王先谦《汉书补注》、《后汉书集解》,惠栋的《后汉书补注》等。二,辨伪书,辑佚书。三,改作、补作旧史。

(四)乾嘉考据学三大家及其著作

1、钱大昕与《廿二史考异》

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征,一字辛楣,又号竹汀居士,江苏太仓州嘉定县(今属上海)人。乾隆朝进士,官至广东学政,48岁时丁忧休官,定居苏州,不复出仕。

《廿二史考异》100卷。所谓二十二史,是指二十四史除去《旧五代史》和《明史》而言。此外,钱大昕又将司马彪《续汉书》的八志,从《后汉书》中分出,别立《续汉书》二卷。这样,此书实际上是考史二十三部。 《廿二史考异》它对二十三部部史著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文字校勘,而且进行考证。

2、王鸣盛与《十七史商榷》

王鸣盛(1722-1797),字凤喈,号西庄,江苏嘉定人。

《十七史商榷》100卷,上起《史记》,下迄《五代史》,以读书笔记的形式考订、评论了历代正史十九种(因为五代史、唐史都是两部)。所谓“商榷”,实际上是考订与评论。全书的内容可分为三方面:第一,校勘文字,考证典章制度。第二,评论史书和史家。王鸣盛肯定了司马迁创立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体例的功绩。第三,评论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3、赵翼与《廿二史札记》

赵翼(1727-1814),字耘松,号瓯北,江苏阳湖(今常州)人。

《廿二史札记》共有36卷578篇札记,对清朝以前的二十四部正史作了全面考订和评论;评论了史事和人物。

4、三大考据学家之比较

他们的学术观点和思想意识是以维护封建统治为职志的,纲常名教的传统观念很强烈,没有明末清初史家们的那种民族意识,为清廷服务的责任很明确,对于农民起义,他们都坚决反对。对于现实社会是采取回避的态度,安分守己,顺其自然的,他们埋头于故纸堆中,只考古史,不涉及明史,更不敢讲清史。

钱氏《廿二史考异》详于文字校勘、名物训诂、典制考释,尤其重于地理、官制、年代的考订。王氏《十七史商榷》除对正史进行校勘、考证外,还有对于诸史优劣及其作者的评论。赵氏《廿二史札记》虽也对历代正史作校勘、考异、注释之类的工作,但他并不仅局限于对个别事件或字句的订正,多由大处着手,能汇集相互联系的材料,综合阐明历史上重要的史实并做出评论,有很强的综合能力。

四、章学诚与《文史通义》

(一)章学诚简介与《文史通义》的成书

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浙江会稽人。他曾”七应科场”,四十岁时才中举人,41岁考中进士。一直没有做官,全靠替人修史、做幕客或主讲书院维持生活。

《文史通义》是章学诚的代表作,此书始作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但直到他去世仍未最

后定稿,也未正式编定目录。

(二)章学诚的史学理论

1、提倡史学“经世致用”,对考据学采取批判的态度。2、提出“六经皆史”说。3、注重史家的史德。4、区分史籍为撰述与记注两大类,提出新的史书体例。5、承认历史进化论。

五、《元史》

洪武元年,明太祖就下令编撰《元史》,总用时不到一年,在正史中成书最快。《元史》记事上起元太祖铁木真称成吉思汗(1206),下迄元顺帝之死(1370),共210卷。本纪47卷,14帝纪,其中以记载元世祖忽必烈事迹最详,关于元顺帝的事迹记载也较多。志58卷,天文、五行、历、地理、河渠、礼乐、祭祀、舆服、选举、百官、食货、兵、刑法。表8卷,后妃表1卷,宗室世系表1卷,诸王表1卷,公主表1卷,三公表2卷,宰相表2卷。列传97卷,编排次序,大致是以蒙古人、色目人居先,以汉人、南人居后。

六、《明史》

(一)《明史》的编修

《明史》编修的时间前后达95余年,经过三次修成,是二十四史中编纂时间最长的一部。

第一阶段:顺治二年(1645),清廷就命大学士冯铨为总裁纂修《明史》。

第二阶段:康熙十八年(1679)-雍正元年(1723)。康熙十八年重开明史馆,命内阁学士徐元文为监修,翰林院掌院学士叶方蔼、右庶子张玉书为总裁,参加编修的如朱彝尊、毛奇龄、尤侗、汤斌、王鸿绪、万斯同、黄百家、潘耒等。这一阶段贡献最大的当属万斯同。

第三阶段:雍正元年(1723)清廷重开史局,以隆科多、王顼龄为监修,以张廷玉、朱轼为总裁,令史馆在王鸿绪《明史稿》的基础上再进行删改,于雍正十三年(1735)成书,并在乾隆四年(1739)刻印。

(二)《明史》的内容

《明史》332卷,内容上起元顺帝至正四年朱元璋在皇觉寺削发为僧,迄于崇祯17年(1644)思宗朱由检自缢于媒山(景山)。本纪24卷,记载了16个帝王,南明的福王朱由崧、唐王朱聿键、鲁王朱以海、桂王朱由榔只立在列传中。志75卷,十五种,即天文、五行、历、地理、礼、乐、仪卫、舆服、选举、职官、食货、河渠、兵、刑法、艺文。表13卷,五种,即诸王表5卷,功臣表3卷,外戚表1卷,宰辅表2卷,七卿表2卷(六部尚书与都御使)。列传220卷。

七、顾祖禹与《读史方舆纪要》

顾祖禹(1631-1692)江苏无锡人,明末清初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

全书共130卷,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9卷,叙述了历代州域形势,按历史顺序,叙述了自三代至明各朝的政治区划及沿革。第二部分114卷,以明代的两京、十三布政使司的行政区划为单位,分别叙述各京省所属的府、州、县的情况、名山、大川、险要、地理位置、疆域等。第三部分6卷,采录了历代地理书中对山川、江河、漕河、海运的记载。第四部分1卷,为分野,采录了历代史志中关于各地星宿分野的说法。

八、毕沅与《续资治通鉴》

毕沅(1730-1797),历任陕西按察使、布政使、巡抚、陕甘总督、湖广总督。

乾隆三十七年前后,毕沅在劭晋涵、章学诚的协助下,开始纂修《续资治通鉴》,用了20多年的时间,四易其稿,于乾隆五十七年完成。

《续资治通鉴》220卷,上起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960),下迄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记录了宋、辽、金、元四朝历史。

优点:叙述宋、辽、金、元史详细,大事无一遗漏,史料比其他的续作丰富。缺点:引用史料,直录原文,没有经自己之手进行熔铸,叙事风格未能划一,书中的人名、地名略有混乱。

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总目提要》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官修书目,是古典目录学的集大成之作,共200卷,纪昀等人编写 。

《四库全书》收录了3461种,存目6793种。《提要》将数千种书按照经、史、子、集分成四大类。经部又分成10小类,史部分为15小类,子部分为14小类,集部分为5小类。同类之书均以时代先后为序,每书提要要先标书名、卷数及采进的来历,次徐作者简历、书籍的内容、优劣得失等,字数自几十至数百不等,言简意赅。

十、续三通与清三通

乾隆时,设立三通馆,编撰“续三通”和“清三通”。

《续文献通考》,以张廷玉为总裁,齐召南等为纂修,后经纪昀等校订,于乾隆二十二年成书,250卷,上接《文献通考》起于宋宁宗嘉定年间,下迄明末,分为26门。《续通典》,乾隆三十二年敕修,成书于乾隆48年,150卷,分9门,记事上接《通典》起于唐肃宗至德元年,下迄明末。《续通志》,乾隆三十二年敕修,成书于乾隆五十年,共640卷,仍分为纪、传、谱、略。其纪传部分起于唐,终于元,下接明史。其谱、略始于五代,终于明末。 清三通是续三通的续作,清三通由三通馆纂修,总裁为嵇璜、刘墉。《清通典》(《皇朝通典》)100卷,分9门。《清通志》(《皇朝通志》)126卷,名目与《通志》同。《清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300卷,26门。刘锦藻于光绪末撰成《清朝续文献通考》。

十一、王世贞与《弇山堂别集》

王世贞(1526-1590),江苏太仓人,明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

《弇山堂别集》包括:《盛事述》5卷,《异典述》10卷,《奇事述》4卷,《史乘考误》11卷,《表》分67目,共34卷,《考》分16目,共36卷。对明初至万历初年的明代历史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精审的考述。

十二、谈迁与《国榷》

谈迁(1594-1657),是明末秀才,他一生家境清贫,以当幕僚、替人办理文书事务、代写应酬文字赚取月俸维持生活。家境虽贫,但是他喜欢读书,尤爱治史,留心明朝史事的收集。 《国榷》104卷,加上卷首4卷,共108卷。卷首4卷,叙述了明代的朝章典制,分门别类,简单扼要。正文则编纂史事,按照年月日叙述,上起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下迄南明福王弘光元年(1645)。

特点: ①据事直书,精与考证 。②记载明朝历史全面系统,首尾完具。 ③善于评论,在重要事件、人物之后,附列时人、后人有代表性的议论和自己的认识。④语言精炼。 十三、计六奇与《明季南略》、《明季北略》

计六奇(1622-?)无锡人。

《明季北略》24卷,上起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努尔哈赤发祥于东北,下迄思宗崇祯十七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明季南略》16卷,上起南明弘光元年福王政权成立于南京,下迄康熙四年洪承畴病死于福建,记录了福王、鲁王、唐王、桂王政权之事。

这两本书大体上按年月记事,每事又各标有题目,力图把编年与纪事本末合为一体。 十四、徐松与《宋会要辑稿》等会要著述

徐松(1781-1848),在任全堂文馆提调兼总纂官时,利用职务之便,将《永乐大典》所录《宋会要》资料抄出,抄了五六百卷,未及整理,便死去,这是最初的《宋会要辑稿》。 《宋会要辑稿》中得许多资料是《宋史》上所难以见到的。

十五、《西藏王臣史》

阿旺·罗桑嘉措(1617-?)格鲁派的五世达赖。

《西藏王臣史》记述了西藏有史以来至顾实汗之间历代王朝的历史。

本章习题:

一、名次解释

1、章学诚2、《廿二史考异》3、《廿二史札记》4、钱大昕5、《文史通义》6、《国榷》7、《明儒学案》8、赵翼9、李贽

二、简答

1、简述乾嘉时代三部著名史考著作。2、简述《明儒学案》的内容与体例。3、章学诚如何论史德?5、简述明代史学的主要成就。6、简述乾嘉学者整理古籍的成就。7、简述王夫之史论著述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

1、论述乾嘉史学的贡献及其评价。2、试论述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在史学上的重大成就。3、试论述章学诚的史学著作及其史学思想。

第八章 近代史学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下中国史学的新特点

一、注重对世界各国与边疆史地的研究

徐继畲《瀛环志略》、王韬《普法战纪》与《法国志略》、康有为《俄彼得变政记》与《法国革命记》。

魏源《圣武记》、何秋涛《朔方备乘》、张穆《蒙古游牧记》、姚莹《康輶纪行》、祈韵士《西陲要略》与《西域释地》、徐松《西域水道记》与《新疆识略》。

二、史学思想的变迁

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失败以后,出现了以龚自珍、魏源倡导的社会变革理论与经世致用思想为代表。

第二阶段:洋务运动失败以后,出现了以王韬、黄遵宪、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变法思想。

第三阶段: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出现了以孙中山、章太炎、刘师培等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史学思想。

三、章节体史著的出现

夏曾佑于1902年开始撰写中国第一部章节体通史《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1933年改名为《中国古代史》。他首次突破了中国传统的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等体例,采用外国通行的章节体来撰写中国通史。

四、古史研究出现了新方法

王国维首创了“二重证据法”

第二节 王国维的古史研究

一、王国维生平简介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观堂集林》和《海宁王忠愨公遗书》

二、王国维史学成就

(一)对商周古史的研究。《殷周贞人文字考》、《殷卜辞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周制度论》。

(二)对西北地区史的研究。如《说自契至成汤八迁》、《说商》、《说殷》、《秦都邑考》等。

(三)对古代民族的研究。如《胡服考》、《西胡考》、《西胡续考》等考证了匈奴,还考证了突厥、回鹘、蒙古等族。

(四)首倡“二重证据法”。利用新发现的甲骨文、古器物、简牍、故写本等史料与古史研究相结合。他运用二重证据法治史取得了巨大成绩,如运用简牍材料考证汉代历史和西北地理,根据敦煌文书考证唐史,运用金石碑铭和民族史料考证民族史。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震动了学术界,陈寅恪称之为“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证”法,傅斯年称“直接间接材

料之互相为用法”。

第三节 “新史学”思潮及其代表梁启超

一、新史学的奠基人-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1895年参加“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主编《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时务报》,发表了《变法通议》等文章。 1901年写成《中国史叙论》一文,首次将西方资产阶级史学的新史观、新方法、分期法及其成就向中国介绍。1902年,梁启超以《中国史叙论》为基础,扩充成《新史学》,提出“史界革命”口号。

二、“新史学”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一)对旧史学的批判

梁启超在《新史学》一文中对中国旧史学进行了系统批判,指出旧史学的“四蔽”、“二病”、“三恶果”。

“四蔽”:一蔽,“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蔽,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三蔽,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蔽,知有史实而不知有理想。

“二病”:病一,能铺叙而不能别裁。病二,能因袭而不能创作。

“三恶果”:恶果一,难读。 恶果二,难别择。 恶果三,无感触。

(二)对“新史学”的构建

“新史学”的核心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即认为世界万物都处在普遍的进化状态中,人类社会的进化主要是通过人种、民族、国家间优胜劣败的斗争来实现的。梁启超强调著史应以优胜劣败之理来叙述人群进化与竞争,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历史的进化不是直线式发展,而是“或尺进而寸退,或大涨而小落,其象如一螺线,”由低向高级曲折前进,但总的趋势是越来越进步。

新史学的任务,就在于“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公理公例。”

(三)理论意义

一是“新史学”通过对封建旧史学体系的批判与对西方资产阶级史学理论、方法的消化吸收,使这一思想更具爱国主义色彩与救亡图存的特征,对于唤起我国民众,树立民族意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主义精神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新史学”的历史观毕竟是庸俗的历史进化论,过分夸大了地理环境的作用等弊端。但“新史学”思想毕竟代表了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史学理沦最高点,“史界革命”的口号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资产阶级新史学体系的初步建立为中国近代历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新史学》 2、夏曾佑 3、四蔽二病4、二重证据法

二、简答

1、中国近代史学有怎样的新特点?2、简述清末史学思想的三个阶段。

三、论述

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第九章 现代史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传播与李大钊的《史学要论》

一、李大钊简介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早年留学日本,接触到马克思主义。1918年

任北大图书馆主任,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它发表大量文章,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进行系统介绍,先后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历史研究的任务》、《史学与哲学》、《演化与进步》以及《史学要论》。

二、《史学要论》及理论价值

《史学要论》是李大钊史学思想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的史学理论著作。此书中阐述了“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学”、“历史学的系统”、“史学在科学中的位置”、史学与其他相关学问的关系、现代史学的研究及对于人生态度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这些是关于史学之内涵、分类、地位、功能等历史学的基本问题,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立具有奠基意义

李大钊指出历史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有三条:一是研究社会发展过程,二是考证个别历史事实,三是发现因果,寻求规律。

总之,《史学要论》阐述了史学的内涵、分类、地位、功能及与相关科学的关系等一系列历史学的基本问题,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建立具有奠基意义。

第二节 梁启超、胡适、陈寅恪、傅斯年等人的史学研究

一、梁启超的史学成就

《清代学术概论》:按照学术思想发展的具体特点,把清代思想史划分为启蒙期、全盛期、蜕分期、衰弱期等四个时期,并指出了各期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对清代的学术发展进行了考察,详细地对清初各学派的开创人进行了介绍。这二著作,前者重于“论”,后者重于“史”。

《中国历史研究法》:共6章,即《史的意义及其范围》、《过去之中国史学界》、《史之改造》、《说史料》、《史料之搜集与鉴别》、《史迹之论次》。具体介绍史料搜集、鉴别等方法和对史书编纂的见解,总结了清末以来对中国封建史学的批判、改造,规定了史学研究的对象、任务,为中国较早的资产阶级史学理论和方法论专著。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由《绪论》、《总论》和五个《分论》组成。总论的第一章讨论了史的目的,第二章阐述了史家“四长”,即史德、史学、史识、史才,第三章讲解了五种专史即有关人、事、文物、地方和断代史的写作方法。分论是该书的主要部分,按前述五种专史,分别详述各类专史的撰写方法。在此书中,梁启超首次提出建立中国史学史学科的问题。

二、胡适的实证主义史学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1917年回国,后任北大教授。1917年1月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倡白话文,进行文学革命。1919年7月,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攻击马克思主义,从新文化运动的统一战线中分化出来。在学术上宣扬实用主义,并将实用主义运用到史学领域,代表作《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胡适文存》、《胡适论学近著》等。 胡适的学术方法论,最根本的是所谓“十字真言”,即“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没有证据只可悬而不断;证据不够只可假设,不可武断;必须等到证实以后,方才奉为定论。”这种假设与求证的说法来源于杜威实用主义方法论原则,即疑难发生、指定问题、假设、推理、证明五步说。这种方法,在实质上宣传了探讨的精神,表达了明显的反对武断的态度。但是,也存在缺陷,它忽略了提出假设需要有前提条件,强调“假设不大胆,不能有新发明”,甚至说:“假设是愈大胆愈好”,这就可能把研究引向主观主义,小心的求证也容易使人简单地归结为寻求例证。

三、顾颉刚的“古史辨”

顾颉刚(1893-1980),江苏苏州人,1916年入北京大学,先后在厦门大学、北大、燕京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等执教,是“古史辨派”的代表人物。

1923年发表的《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中提出“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的观点,形成了

疑古派(古史辨派),包括胡适、钱玄同、傅斯年、罗根泽、周予同等人,同一些信古学者的刘掞藜、柳诒徵、胡堇等展开了激烈的论战。顾颉刚把这些文章和信函编写成《古史辨》出版,1941年陆续出版7册,汇集350篇,325万字。人们把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称为古史辨派。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

其一,在古史记载中,“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

其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

其三,我们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 以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派”对古史的研究,对旧史观进行了严厉批判,冲破了神话传说统治的传统史学观念,破除了人们盲目崇古的思想,解放了思想,探索了新路。但是,古史辨派也存在一些缺陷。

四、陈寅恪的史学成就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德、瑞士、法、美,1925年回国,先后任职于清华、西南联大、岭南大学。他博通10多种语言文字,熟习佛典,致力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研究,代表作《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史笺证稿》等。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系统考辨汉魏至隋唐典章制度渊源和演变,提出隋唐制度三大源流:一是北魏、北齐,二是梁、陈,三是西魏、北周。三源中以北魏、北齐为主。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论述了唐代政治史的发展。

五、陈垣的史学

陈垣(1880-1971),号援庵,广东新会人。1917年《元也里可温教考》,解决了元朝基督教的真实情况。他又陆续发表了《开封一赐乐业教考》、《火祆教入中国考》、《摩尼教入中国考》,分别考出了犹太教、火祆教、摩尼教传入中国情况及其传播、盛衰,这些文章合称《古教四考》。陈垣在元史成绩突出,《元西域人华化考》。《沈刻元典章校补》和《元秘史译音用字考》对《元典章》、《元朝秘史》作了详尽的校补。

六、傅斯年与史料学派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聊城人。

傅斯年明确指出要进行“科学的研究”,把历史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使历史学成为“客观的史学”,提出了“史学便是史料学”的口号。他认为史学根本没有什么规律,只有一件件互不联系的历史事件。历史学的任务就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查明一件件特殊的事件。他提出史学进步的三条标准:“能直接研究材料”,“能扩张他研究的材料”,“能扩充他作研究时应用的工具”。傅斯年的这一认识,使人们对史料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促进了史学科学化的进程。但存在缺陷:史料学的地位高于史学,使史学研究出现重视史料而轻视理论的倾向,使史学家专注于细微末节,缺乏一种探求人类历史使命的胸襟与眼光。

七、钱穆的史学

钱穆(1895-1990)江苏无锡人,20世纪20年代-30年代,主要研究先秦诸子学,《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先秦诸子生平、著述、学术流变)。《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研究清代学术史)。1940年出版了代表作《国史大纲》上下册,成为当时国民党官方史学中最有影响的一部通史著作(通论了中国历史和文化,叙述了从虞夏到清末的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国文化史导论》。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迅速发展

一、郭沫若的史学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

1928-1929年先后发表了《中国社会之历史的发展阶段》、《卜辞中的古代社会》、《周代彝

铭中的社会史观》。1930年发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该书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解释中国历史发展全过程的著作。他通过古代典籍文献、甲骨、金文、地下文物等考证、研究,论证了中国历史上存在奴隶制,西周以前是原始社会,西周是奴隶制社会,春秋以后是封建社会。

《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卜辞通纂》、《甲骨文字研究》、《青铜时代》、《十批判书》。

二、吕振羽的古代史研究

吕振羽(1900-1980)湖南邵阳人。《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中国政治思想史》、《简明中国通史》、《中国社会史诸问题》。

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

(一)范文澜(1893-1969),字仲沄,浙江绍兴人。范撰写《中国通史简编》,是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地叙述中国古代历史的著作。《中国近代史》。

(二)翦伯赞(1898-1968)湖南桃源人,《中国史纲》第一、二卷。

(三)侯外庐(1903-1987)山西平遥人,《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中国近代思想学说史》、《中国古典社会史论》。

(四)邓初民(1889-1981)湖北石首人,社会史研究成绩巨大,《社会进化史纲》、《社会史简明教程》、《中国社会史教程》。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中国历史研究法》 2、《清代学术概论》 3、古史辨派 4、《史学要论》5、《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二、简答

1、《史学要论》的有何理论价值?2、试析“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主要观点。3、试析“史学便是史料学”的涵义。

三、论述

1、试论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成就。2、试析“古史辨派”的史学功绩及其意义。

中 国 史 学 史

绪论

一、《中国史学史》研究目的及对象

(一)研究目的:通过历代史家和史著的分析和研究,阐明史学的源流演变进程,揭示史学的发展规律。

(二)研究对象:①史官与修史机构②史家及其史学理论 ③史籍与史体演变。

二、中国史学发展概况

(一)中国古代史学

1、古代史学的萌芽创始-先秦时期史学

2、古代史学史的确立和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学

班固《汉书·艺文志》分:1、辑略(总序);2、六艺略(易、书、诗、礼、乐、春秋);

3、诸子略(儒、道、法、阴阳等);4、诗赋略;5、兵书略(权谋、形势、技巧);6、术数略(天文、五行、刑法);7、方技略(医经、经方、神仙)

西晋荀勖《中经新簿》:甲部(六艺、小学),乙部(诸子、术数),丙部(史记、旧事、杂事),丁部(诗赋、图赞)。

东晋李充《四部书目》:甲部(五经)、乙部(史记)、丙部(诸子)、丁部(诗赋)。

3、古代史学繁荣兴盛-隋唐五代宋元史学

4、古代史学的缓慢发展-明清史学

(二)中国近代史学

严重的民族危机使一部分具有爱国思想的地主阶级史学家,开始从脱离现实的繁琐考据转向经世致用,注意研究实际问题,封建史学的藩篱开始被冲破。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先后兴起, “西学”与“中学”、“新学”与“旧学”之争,对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梁启超于1902年发表《新史学》,明确提出了“史学革命”的口号,初步提出了资产阶级“新史学”理论。

(三)中国现代史学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和发展,是这三十年历史学发展的一条主线。

李大钊《史学要论》是中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的史学理论著作,对建立历史科学理论体系作了尝试性的探索。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最早提出建立中国史学史学科。

参考书目:

金毓黼《中国史学史》,魏应麒《中国史学史》,王玉璋《中国史学史概要》,刘节《中国史学史稿》,张孟伦《中国史学史》,尹达《中国史学发展史》,高国抗《中国古代史学史概要》,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瞿林东《中国史学史》

第一章 夏商周春秋时期的史学

第一节 历史意识与中国史学的起源

一、史学的源头-原始的历史意识

二 、中国史学的起源

(一)文字、历法的出现-历史记载的重要条件

(二)史学意识

第二节 巫瞽史官与史官制度

巫瞽是最初的史官。

许慎的《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商代史官:作册、贞人、太史等。

周代史官: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 等。史官还有左、右之分,左史记事,右史记言。

第三节 史书编修的演变

一、史书编修在内容上的逐渐扩大

甲骨卜辞包括四部分:①序辞②命辞 ③占辞④验辞

《尚书》文体主要有:典、谟、训、诰、誓、命。

《春秋》以记事为主,但记事过于简略。

二、史书编修在记时方面的发展

甲骨文记事方法:干支记日,置于文首;记年、月用数字,置于文后,顺序是日、月、年。 如“癸巳,卜贞,王□亡□?十二月,在齐□,隹王来征人方” 。

金文记事也是干支记日,数字记年月。如《大盂鼎》铭开端只记月,最后才记年。如:“隹九月,王在宗周,命盂”,到了最后才记“隹王廿又三祀”。

《春秋》记时,时以鲁国隐公以后十二代国君的先后为次序,按年、时(季)、月、日排比史事。

第四节 夏商周时期的史学思想

一、历史观的演变

1、商代的天命史观

2、西周信天命而重人事的观点

3、春秋时期对天命观的怀疑和对人事的重视

二、孔子的史学思想

1、畏天命重人事的天人观。

2、历史变化的损益论。

3、“惩恶劝善”的史学功用观。

4、详近略远、多闻阙疑的史学方法论。

第五节 夏商周春秋时期的史著

一、《尚书》

《尚书》为孔子删定。 它上起唐尧(《尧典》),下讫春秋前期秦穆公伐郑(《秦誓》),长达1300多年。共含《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58篇。

今文、古文《尚书》及其真伪问题。

体例:不是一部成熟的历史著作,只是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是中国古代史籍的雏形。 学术价值:①史料价值极大。②编纂方法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尚书》每一篇都有一个标题,在标题之下,记一个完整的人或事件,它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全书按朝代先后进行编排,每一朝代又按帝王顺序进行排列,实际上又是我国编年史的开端;《禹贡》一篇,总结了秦统一以前的地理知识,开创了后世地理志的先例。

二、《春秋》

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讫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用鲁国纪元,“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

史学价值:①开创了编年体史书的撰写方法。②为后世研究春秋时期的历史提供了最早可信的文献资料。 ③开创了私人著史与私人讲史的先例。

《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

三、《周礼》

《周礼》是一部记载西周政治制度的书,原名《周官》,也称《周官经》,西汉末年改称《周

礼》。

全书六篇,按六官分述。六官为: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冬官全亡,汉儒以《考工记》补之。

本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春秋》三传 2、属辞比事 3、《尚书》

二、简答

1、简述中国史学的起源。2、简述《春秋》的史学价值。3、简述孔子的史学思想。

第二章 战国时期的史学

第一节 战国时期史学发展的原因及特点

一、战国时期史学发展的原因

1、生产力的发展,是战国时期史学发展的根本原因。

2、社会大动荡,诸国争霸,为思想界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的环境。

3、随着“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也为史学发展提供了可能。

二、战国时期史学的特点

1、在前代史学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战国时期史著如《铎氏微》、《春秋事语》、《虞氏春秋》、《纪年》、《世本》、《战国策》、《战国纵横家书》、《大事记》等。

2、历史观有了新的发展,人们正逐渐摆脱天命史观,更注重人的作用。

3、总结前代经验教训为现实政治服务。

4、该时期重视史德,将“信”视为修史的准则,初步形成了“书法不隐”、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

第二节 战国时期的史料构成

一、编年体史著;二、国别体史著;三、资料汇编著述;四、历史地理文献;五、诸子的著述;六、自然科学著作;七、出土的竹简、帛书等史料

第三节 战国时期的史官

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史官设置概况

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史官的职责

1、记录、出纳王命,撰写本国国史。

2、参加盟会、掌管文书。

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史学思想

一、天命论与阴阳五行思想

早期的五行思想可追溯到 《尚书·洪范》,邹衍把自然观运用到社会历史观领域时,提出了“五德终始”循环相生的观点。

二、社会发展观

1、韩非子2、墨子 3、荀子

4、风胡子。战国时期楚国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观方面,提出了一个奇特的划分历史阶段的方法,即以石、玉、铜、铁四种兵器为划分时代的标志,与现代考古学对人类文化发展分为旧石器、新石器、铜器、铁器四个时期相似。

三、法先王与法后王之争

1、墨子、孟子等人主张法先王

2、荀子、韩非子等人主张法后王

第五节 战国时期的重要史著

一、《左传》

(一)《左传》的作者及成书时间问题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它按鲁国十二公的时间次第编年,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悼公四年(前463年)。

《左传》的作者,传统的说法是左丘明,成书年代当在战国初,最后写定当在战国中叶。

(二)《左传》的编纂特点

1、《左传》试图把分散于各个流传渠道的史事汇合起来,包容在一书之中,大体勾勒出春秋时期周王室及诸侯国兴亡之迹和当时社会的轮廓。

2、取材广泛,而善于运笔。

3、叙事分别主次轻重。

4、文字通俗清晰,简洁精练,准确明快,尤长于描写人物和战争,是一部优秀的文学名著。

(三)《左传》的史学思想

1、社会历史进化观点。2、惩恶劝善思想。3、对世俗迷信的信任态度。 4、轻天命而重人事的思想。 5、提倡记载史事必须据事直书。

(四)《左传》在史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为我们保存了大量春秋时期的史料。2、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编年体史书。3、开创文史结合的先例,为历史文学提供了一个范例。

二、《国语》

(一)作者及成书时间

《左传》称《春秋内传》,《国语》称《春秋外传》。

最初作者是左丘明,最后成书应在战国初期,最后写定者当为战国人。

(二)内容

记事上起秦穆王征犬戎(前967年),下讫智伯灭亡(前453年)。

全书共21卷,分国编排史料,《周语》三卷,《鲁语》二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郑语》一卷,《楚语》二卷,《吴语》一卷,《越语》二卷。

记事196条,《周语》33条,《鲁语》37条,《齐语》6条,《晋语》92条,《郑语》1条,《楚语》18条,《吴语》7条,《越语》2条。

(三)体例特点

1、按照国别叙述史事,它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以记言为主。

3、是史料汇编性质的史书,不是著述体的历史著作。

三、《战国策》

《战国策》原是一部战国时期策士游说言论的资料汇编,后经过西汉刘向系统的整理,又经过北宋名儒曾巩的编订、校补。记事上“继《春秋》之后,讫汉楚之起”。全书记述了12国,共33卷,东周1卷,西周1卷,秦5卷,齐6卷,楚4卷,赵4卷,魏4卷,韩3卷,燕3卷,宋、卫合为1卷,中山1卷。其内容是记载战国时期策士们游说各国诸侯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

四、《逸周书》

《汉书·艺文志》称其为《周书》。许慎《说文解字》因其所记载乃《尚书·周书》所无,以为是孔子删《尚书》之余,所以称之为《逸周书》。

《逸周书》的成书时间,除了《世俘》、《克殷》、《商誓》等篇系西周初年的作品外,其余多出自战国时期人之手,也有少数篇章为秦汉学者所为。

《逸周书》在汉代有71篇,今存60篇,其余11篇有目无文。其内容包括西周、春秋时代约为六百年的事迹,上自周文、武王,下讫周景王,其中反映西周初年历史活动的篇幅最多,

占了全书的五分之四。

《逸周书》与《尚书》相类,也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史书,史料价值极高,向来被认为是研究周代历史的珍贵资料。

五、《世本》

《世本》的作者与成书时间:书中称赵王迁(前135~前118)为“今王”,由此可知《世本》当为战国末年赵国人所编。

《世本》是一部档案资料汇编,记事上起黄帝,下至春秋。有《帝系》、《纪》、《王侯谱》、《世家》、《大夫谱》、《传》、《氏姓》、《居》、《作》、《谥法》等篇,可谓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的雏形。 《世本》的史料价值很高。

六、《山海经》

旧传《山海经》为夏禹或伯益所作,据今人考证,《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时期,经秦汉而有所增删。

今晋郭璞注本18卷,包括《山经》、《海经》、《大荒经》三部分。第一部分《山经》,有《东山经》、《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中山经》5篇。第二部分《海经》有《海外南经》、《海外西经》、《海外北经》、《海外东经》、《海内南经》、《海内西经》、《海内北经》、《海内东经》8篇。第三部分《大荒经》,有《大荒东经》、《大荒西经》、《大荒南经》、《大荒北经》、《海内经》5篇。

七、《穆天子传》

《穆天子传》,出自晋代《汲冢书》的竹书,叙述周穆王西游之事,是我国第一部游记体地理著作,记载了周代与西北少数民族之间交往情况和有关地理的著作。

《穆天子传》有6卷,卷一至卷四,是记载周穆王西征昆仑山,在瑶池会见西王母的行程。卷五记载周穆王狩猎,留昆国,陖翟国致赂,及游行各地之事。卷六,则专记载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对哀悼、祭奠、营葬等情况。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左传》 2、《竹书纪年》 3、《国语》 4、《战国纵横家书》 5、《战国策》 6、《禹贡》

7、《逸周书》 8、风胡子 9、《穆天子传》

二、简答

1、简述战国时期史学的特点。2、战国时代有哪些历史观念?3、试举出战国时代的重要史著,并指出它们的史学价值。4、《左传》对后世史学有怎样的影响?5、简述《左传》的史学思想。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史学

第一节 秦汉时期史学发展概况

一、秦代史学概况;二 、两汉史学概况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史料构成

一、官修史书;二、私修纪传体与编年体史著;三、书目;四、史注、史评、史抄;五、史料汇编;六、其他史料;七、出土资料

特点

1、史料范围扩大,数量增多。2、略古详今。3、纪传体史著成为最主要的载体。 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史官制度

一、秦朝的史官制度

太史令、御史、内史、小史等

二、西汉的史官制度

占了全书的五分之四。

《逸周书》与《尚书》相类,也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史书,史料价值极高,向来被认为是研究周代历史的珍贵资料。

五、《世本》

《世本》的作者与成书时间:书中称赵王迁(前135~前118)为“今王”,由此可知《世本》当为战国末年赵国人所编。

《世本》是一部档案资料汇编,记事上起黄帝,下至春秋。有《帝系》、《纪》、《王侯谱》、《世家》、《大夫谱》、《传》、《氏姓》、《居》、《作》、《谥法》等篇,可谓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的雏形。 《世本》的史料价值很高。

六、《山海经》

旧传《山海经》为夏禹或伯益所作,据今人考证,《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时期,经秦汉而有所增删。

今晋郭璞注本18卷,包括《山经》、《海经》、《大荒经》三部分。第一部分《山经》,有《东山经》、《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中山经》5篇。第二部分《海经》有《海外南经》、《海外西经》、《海外北经》、《海外东经》、《海内南经》、《海内西经》、《海内北经》、《海内东经》8篇。第三部分《大荒经》,有《大荒东经》、《大荒西经》、《大荒南经》、《大荒北经》、《海内经》5篇。

七、《穆天子传》

《穆天子传》,出自晋代《汲冢书》的竹书,叙述周穆王西游之事,是我国第一部游记体地理著作,记载了周代与西北少数民族之间交往情况和有关地理的著作。

《穆天子传》有6卷,卷一至卷四,是记载周穆王西征昆仑山,在瑶池会见西王母的行程。卷五记载周穆王狩猎,留昆国,陖翟国致赂,及游行各地之事。卷六,则专记载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对哀悼、祭奠、营葬等情况。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左传》 2、《竹书纪年》 3、《国语》 4、《战国纵横家书》 5、《战国策》 6、《禹贡》

7、《逸周书》 8、风胡子 9、《穆天子传》

二、简答

1、简述战国时期史学的特点。2、战国时代有哪些历史观念?3、试举出战国时代的重要史著,并指出它们的史学价值。4、《左传》对后世史学有怎样的影响?5、简述《左传》的史学思想。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史学

第一节 秦汉时期史学发展概况

一、秦代史学概况;二 、两汉史学概况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史料构成

一、官修史书;二、私修纪传体与编年体史著;三、书目;四、史注、史评、史抄;五、史料汇编;六、其他史料;七、出土资料

特点

1、史料范围扩大,数量增多。2、略古详今。3、纪传体史著成为最主要的载体。 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史官制度

一、秦朝的史官制度

太史令、御史、内史、小史等

二、西汉的史官制度

内史:汉景帝二年分内史为左内史与右内史;武帝时改右内史为京兆尹,改左内史为左冯翊,内史演变为京畿行政长官。

御史:隶属御史大夫,东汉初年,成为执法和检察机构的首脑,史官职能丧失。

太史:既掌天文,又要修史。汉昭帝时,太史执掌分解,仅主记瑞应、灾异、气象,史官职能丧失。

三、东汉的史官制度

1、兰台与兰台令史

兰台:初设于西汉,地处禁中未央宫,为图书秘籍收藏之处。东汉兰台收藏了国家的各种典章图籍等。

兰台令史:负责校定文字、书写记事、整理文书、撰写国史等,是天官、史官分立后最早的史官。

2、东观

东汉章帝章和六年后,宫廷图籍藏于东观,东观的著述活动主要是编撰了《东观汉记》。 第四节 秦汉时期的史家及其史著

一、司马迁与《史记》

(一)司马迁撰写《史记》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前一四五年),卒年不详。

家学渊源;博学;广泛游历;政治遭遇

(二)《史记》体例与内容

体例:纪传体通史

内容:记述了我国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七十列传:专传 合传 类传

十表:世表 年表 月表

八书:《礼书》《乐书》《律书》《历书》《天官书》《封禅书》《河渠书》《平准书》

编写特点:略古详今;实录;对史料详加考证;以“太史公曰”进行史评;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三)司马迁的史学思想

历史变革观;朴素的唯物论;同情人民,承认人民的历史作用;揭露封建专制的残暴统治。

(四)《史记》的注本

刘宋裴駰《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引》;唐张守节《史记正义》

二、班固与 《汉书》

(一)作者简介及成书经过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咸阳东北)人。

(二)《汉书》的体例

《汉书》沿袭《史记》的体例,但稍作变更:改“本纪” 为“纪” ,改“书”为“志”,改“列传”为“传”,并将“世家”归于其中,仍有“表”。

《汉书》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汉书》的内容

《汉书》记事上起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下终于王莽被诛,包括西汉一代230年的史事。凡一百篇,120卷,约八十多万字。全书共分四部分:

十二帝纪:《高帝纪》、《惠帝纪》、《高后纪》、《文帝纪》、《景帝纪》、《武帝纪》、《昭帝纪》、《宣帝纪》、《元帝纪》、《成帝纪》、《哀帝纪》、《平帝纪》。

八表:《异姓诸侯王表》、《侯王表》、《王子侯表》、 《高惠高后孝文功臣表》、《景武昭宣元

成功臣表》、《外戚恩泽侯表》等六表是根据《史记》有关的表制成,新增《古今人表》和《百官公卿表》。

十志:《律历志》、《礼乐志》、《食货志》、《沟洫志》、《郊祀志》、《天文志》、《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与《艺文志》。

七十列传:基本仿照《史记》,分专传、合传、类传与民族传。最后一传《叙传》,与《史记·太史公自序》相同,叙述《汉书》作者的家世、成书经过、内容。

(四)《汉书》的成就

1、《汉书》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体例,对后世影响深远。

2、《汉书》在《史记》的基础上整齐了纪传体。

3、《汉书》的十志,虽然本于《史记》八书,但远比《史记》的八书丰富完备,特别是其《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乃开创性著作。

4、《汉书》的一个突出优点,“文赡而事详”。

5、《汉书》增传不少。

(五)《汉书》的注本

唐颜师古为《汉书》作注,《汉书》中华书局标点本采用颜注。清王先谦《汉书补注》

(六)班固的史学思想

1、尊崇儒家的封建正统思想

2、浓厚的唯心主义神学天命论思想

3、历史变通、时势论

三、荀悦与《汉纪》

1、荀悦(148-209),东汉史学家,字仲豫,颍川颖阴人(今河南许昌)。

2、建安三年(198),汉献帝诏荀悦依《左传》体例改写《汉书》,遂改成编年体的《汉纪》30卷。《汉纪》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断代史,将类比材料的方法引进编年体中。

3、荀悦的史学思想:

宣扬神意天命史观;“夫事物之性,有自然而成者;有待人事而成,失人事而不成者;有虽加人事终不可成者,是谓三势。凡此三势,物无不然。”

鉴戒史观;“夫立典有五志焉:一曰达道义,二曰彰法式,三曰通古今,四曰著功勋,五曰表贤能。”

四、《东观汉记》

《东观汉记》是由东汉政府组织几代史学家相继修撰而成的我国第一部官修纪传体国史。始编于明帝,讫于献帝,经班固、刘珍、伏无忌、崔实、蔡邕等,历时160余年。《东观汉记》143卷,记事起于光武帝刘秀,讫于灵帝刘宏。

五、刘向、刘歆父子的文献整理与著述

刘向(前79-前8),字子政,西汉沛人。公元前27年,刘向奉命校书,撰写《别录》,另编撰《列女传》。

刘歆(?-23),字子骏,刘向第三子,在《别录》基础上,撰成《七略》,成为我国目录学史上最早的综合性提要目录,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

刘氏父子的文献整理活动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第一次由国家组织、由专长人才分工协作对古籍进行整理编目的规模宏大的学术活动,开启了编校整理国家藏书并编制目录的序幕。此外,在文献整理方法上,对后世也有着重大影响。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纪传体 2、“通古今之变” 3、“究天人之际” 4、《史记》三家注 5、《汉纪》 6、《东

观汉记》 7、《七略》

二、简答

1、简述秦汉时期史料的特点。2、简述《史记》的内容。3、简述《汉书》的史学成就。4、试比较《史记》与《汉书》的异同。5、简述刘向、刘歆父子在史学上的贡献。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发展与特色

一、史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东晋元帝太兴二年(319),后赵皇帝石勒以任播、崔浚为“史学祭酒”,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史学”一词。

西晋荀勖《中经新簿》,将文献典籍分为甲部(六艺小学)、乙部(诸子、术数)、丙部(史书)、丁部(诗赋)。史学独立于经学之外。

东晋李充《晋元帝书目》(《四部书目》),将文献典籍分为甲部(六艺小学)、乙部(史书)、丙部(诸子、术数)、丁部(诗赋)。史学取得仅次于经学的地位。

二、史著的迅速增加与体例的创新

修史的作者多。史书的数量多。史书的体例多。

三、史学打上门阀士族的烙印

谱系之书风起,是门阀制度在史学上的突出反映。

人物传记的极度兴盛,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在史学上的一种反映。

门阀制度在魏晋南北朝其它各类史学中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反映。

史学如何反映门阀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存在着激烈的尖锐矛盾。

四、佛道在史著中占有一席之地

魏收《魏书·释老志》、裴子野《众僧记》、释宝唱《法贤传》、慧皎《高僧传》。葛洪《神仙传》、陆修静《灵宝经目》。

五、各民族史学的繁盛和民族问题在史学中的反映

各民族政权都很重视修史。

民族问题在史学中有突出反映。

在南北对峙的形势下,各族史学都在为本族统治政权争正统。

随着民族融合,史学中的民族统一倾向有所发展。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官制度

一、魏蜀吴史官制度

(一)曹魏。设置著作郎,掌管国史修撰和宫中起居注。又设置著作佐郎,作为著作郎的助手。

(二)蜀汉。蜀汉未设专职史官,却有文书制度,图籍秘记由尚书省掌握,尚书令掌制诏诰文书。

(三)孙吴。太史令,掌天文历法,推占巫术和修撰国史。东观令,掌秘府图籍。左右国史。

二、两晋著作官制度

(一)著作机构的设置。置著作局,设著作郎、佐著作郎、著作令史。

(二)著作官的选任

(三)著作制度的形成

三、十六国的史官制度

(一)复汉型;(二)魏晋型(三)诸侯国型

四、南北朝史官制度

(一)南朝的史官制度

承袭东晋,但有所变革,如改两晋佐著作郎为著作佐郎,著作郎与著作佐郎修撰分工与两晋同。

(二)北朝的史官制度

北魏占据中原后,设置著作官,但无专门修史机构。和平元年(460)设置修史机构—著作局,此后常设。北魏还设立国史建修制度。北齐设置修史局。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思想

一、陈寿、裴松之的史学思想;二、常璩的史学思想;三、范晔的史学思想;四、刘勰的史学批评思想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而系统的文学评论著作。全书10卷,其中卷四中的《史传》是一篇史评专文,记述史官的建置、职守、史学源流、史学功用、撰史目的及态度。提倡直笔精神。评述史书体裁优劣。史学转受经旨的作用。师范于核要的史著语言。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家及其史著

一、陈寿与《三国志》

(一)陈寿及其撰写《三国志》

陈寿(233——297),字承祚,蜀汉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师于谯周(《古史考》)。《益部耆旧传》、《古国志》。

(二)《三国志》的体例、内容及其编撰特点

1、体例:纪传体的断代史,也是纪传体的国别史。

2、内容:起于东汉灵帝时的黄角起义(184),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三国志》65卷:《魏志》30卷、《蜀志》15卷、《吴志》20卷。

《魏志》30卷,有纪和志两部分。帝纪四卷,有:武帝纪(曹操)1卷,文帝纪(曹丕)1卷,明帝纪1卷,三少 帝(齐王芳、高贵乡公髦、陈留王奂)1卷。列传26卷,大多数是一般的传,其中特殊标题的有《方技传》,记载了华佗等人。又有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了边疆少数民族及外族的历史地理。

《蜀志》15卷,只有传,没有纪,刘备称为先主,刘禅称为后主,而不称帝,被列入传里。但是,《先主传》和《后主传》是按照本纪的方法,即编年体的方法予以记载。此外,又有《二主妃子传》,记载了刘备的甘后、穆后,刘禅的张后,以及刘备的庶子刘永、刘理和刘禅太子刘璿等人的事迹。这就表明,陈寿在形式上虽然视蜀为地方割据政权,但实际上又把它当作与魏国同等地位的国家来处理。

《吴志》20卷,也只有传,称孙权为吴王,不称帝,其他各帝连吴王都不称,而直呼其名,但记述方法仍用本纪的方法。《嫔妃传》对帝后只称夫人,如称吴主权谢夫人、权徐夫人、权步夫人等。这些书法,表明陈寿视吴比蜀又次一等。

3、编撰特点

一,取材谨慎,不苟下笔,叙事简洁。二,浓厚的正统思想。三,多品评人物,评论基本准确。四,存在许多曲笔,为魏晋统治者隐恶溢美。五,记事过于简略。

(三)陈寿的史学思想

一,浓厚的神学史观。二,一定的重人事思想。三,强烈的正统观念。

二、裴松之与《三国志注》

(一)生平简介

裴松之(372-451)

(二)《三国志注》

1、关于文字的解释。2、补充记载简略之处。3、补充记载遗漏之处。4、考辨记载的讹误。

5、对于各家不同记载的意见。6、对于史事及人物的评价。7、对陈寿的批评。8、对于其他

史家的批评。

三、范晔与《后汉书》

(一)作者简介和成书经过

范晔(398——445)字蔚宗,今河南淅川人。于刘宋朝担任过彭城王刘义康参军、尚书外兵郎、尚书吏部郎等职。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被人告发参加拥立刘义康为帝,被处以死刑,时年48岁。

在范晔《后汉书》之前,已有刘珍等《东观汉记》、晋司马彪《续汉书》、晋华峤《后汉书》、晋谢沈《后汉书》、晋薛莹《后汉书》、晋袁宏《后汉纪》等十余部关于东汉的史著。范晔根据以上诸家《后汉书》所提供的丰富史料,加以斟酌,订讹考异,删繁补略,仿照《汉书》体例,而写成《后汉书》。

(二)《后汉书》的体例与内容

体例:纪传体的断代史,属于前四史。

内容:记载了自刘秀建立东汉止东汉灭亡有关东汉一朝的历史。《后汉书》原定十纪、十志、八十列传共百篇,与《汉书》相应,可是十志尚未写成就被杀了,现在书中的八志是萧梁刘昭作注时从西晋司马彪的《续汉书》里取出来补进去的。全书130卷,有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而无表。

帝纪十,共分十二卷。《光武帝纪》(分上下卷)、《明帝纪》、《章帝纪》、《和帝纪》(附殇帝)、《安帝纪》、《顺帝纪》(附冲帝、质帝)、《桓帝纪》、《灵帝纪》(附少帝)、《献帝纪》、《皇后纪》(分上下卷)。

八十列传,八十八卷。除了专传、合传以外,有类传十一种:党锢、循吏、酷吏、宦者、儒林、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列女、东夷等少数民族传。其中,党锢、宦者、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列女七篇,是《后汉书》独创,这与东汉当时的政治形势有关。

《后汉书》合传最多,类传次之,专传较少。

《后汉书》八志,共三十卷,是刘昭为之作注时从司马彪《续汉书》中抽出补入的,多因袭《史记》与《汉书》,有《律历》、《礼仪》、《祭祀》、《天文》、《五行》、《郡国志》、《百官》、《舆服志》等八志,而缺少《食货志》、《刑法志 》、《沟洫志》、《艺文志》等重要内容。

(三)《后汉书》的成就

1、是研究东汉历史的最重要的史料。有关东汉史的史著,只留有袁宏的《后汉纪》、司马彪《续汉书》的补入范晔《后汉书》中的八志和范晔的《后汉书》,其余皆失传了。《后汉书》同班固的《汉书》一样,将有关治道的论文及重要的词赋,都收入在每个作者的传中,这些都是探讨东汉一代政治得失的名作,是重要的史料。

2、《后汉书》在编撰方法与思想性方面都有一些优点。

3、在思想性方面,《后汉书》有值得肯定之处。

(四)《后汉书》的注本

《后汉书》唐章怀太子注(李贤,武则天第二子),内志三十卷,西晋司马彪撰,梁刘昭注。 清王先谦《后汉书集解》;清侯康《补后汉书艺文志》

四、袁宏与《后汉纪》

(一)作者简介及成书经过

袁宏(328——376)字彦伯,东晋陈留阳夏(河南太康)人。袁宏不满当时流行的各种《后汉书》, 于是仿照荀悦《前汉纪》的体例,编成一部简明的东汉编年史。

(二)《后汉纪》的体例与内容

体例: 编年体断代史。

内容:《后汉纪》的内容与范晔的《后汉书》基本相同,上起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公元25年),下止于曹丕代汉建魏(公元220)。全书30卷,《光武帝纪》8卷、《明帝纪》2卷、

《章帝纪》2卷、《和帝纪》2卷、《殇帝纪》1卷、《安帝纪》2卷、《顺帝纪》2卷、《质帝纪》1卷、《桓帝纪》2卷、《灵帝纪》3卷、《献帝纪》5卷。

(三)《后汉纪》的特点

1、《后汉纪》取材广泛,博取众家之长。

2、《后汉纪》是研究东汉历史的重要资料。留传至今的有关东汉的史书只有范晔的《后汉书》与袁宏的《后汉纪》,二书记载基本一致,但也有出入,二者可以互相参照。

五、沈约与《宋书》

(一)作者与成书

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武康)人。沈约年十二,父亲沈璞被杀,靠母亲抚养成人。早年笃志好学,博读经史。成年后,历仕宋、齐、梁三朝。其著作有《晋书》110卷、《齐纪》20卷、《高祖(梁武帝)纪》14卷,代表作《宋书》。487年春,沈约奉齐武帝之命而编撰《宋书》,于是,沈约在徐爰《宋书》原稿基础上进行删削、整理,到次年二月,便编撰完。

(二)体例与内容

体例:纪传体的断代史,属于二十四史之一。

内容:《宋书》记事上起宋武帝永初元年(420),下止于宋顺帝升明三年(479)。全书共100卷:帝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缺少表,清代万斯同为之补表三种:《宋诸王世表》、《宋将相大臣年表》、《宋方镇年表》 。

帝纪十卷

《武帝纪》(上、中、下三卷)、《少帝纪》(1卷)、《文帝纪》(1卷)、《孝武帝纪》(1卷)、《前废帝纪》(1卷)、《明帝纪》(1卷)、《后废帝纪》(1卷 、《顺帝纪》(1卷)。在帝纪中,有很多回护曲笔的地方。

有八志共三十卷:《律历志》三卷、《礼志》五卷、《乐志》四卷、《天文志》四卷、《符瑞志》三卷、《五行志》五卷、《州郡志》四卷、《百官志》二卷。

八志不仅记载刘宋一朝的典章制度,而且上溯到汉魏,中间包括晋代,使魏晋到刘宋的典章制度源流分明。《宋书》缺少《食货》、《艺文》等重要内容,这是它的缺陷。

列传六十卷,其中有八种 “类传”:后妃、宗室、孝义、良吏、隐逸、恩倖(记载出身寒微而登显位的事迹,沈约立此传以反对对出身寒微者的信任,反对出身寒微者掌握机要)、民族、二凶(记载刘劭、刘浚兄弟杀死其父宋文帝的事迹)。

《宋书》重视对少数民族历史的记载,如立有《索虏传》以记载拓跋氏的历史。

(三)《宋书》的成就

1、八志材料丰富。

2、《宋书》的纪传收载了皇帝、大臣的重要诏令、奏疏,保存料很多重要材料。如《武帝纪》中载有其《禁淫祠诏》等等。

3、《宋书》创立带叙法。所谓带叙法就是在某一个人的传中将有关人物的事迹附带叙述出来,而不用立专篇叙述。这既可避免多立传,又可使读者对所牵涉的人物能详其生平。带叙与附传不同:附传是附载在传后面,带叙是将带叙人物简要的生平事迹插入传的叙事中,因而文省。

六、萧子显与 《南齐书》

(一)作者与成书

萧子显(489——537)字景阳,兰陵郡兰陵县(今江苏常州市)人,历经齐、梁两朝,是齐高帝萧道成的孙子。作为萧齐的皇族,由他编撰齐史,情况熟悉,比较便利。《南齐书》原名《齐书》,宋代为了区别李百药的《北齐书》而改名为《南齐书》。

(二)体例与内容

体例:纪传体的断代史,属于二十四史之一。

内容:《南齐书》记事上起齐高帝建元元年(479),下止于齐和帝中兴二年(520),共24年南齐的历史。全书共59卷:帝纪八卷,志十一卷,列传四十卷,缺少表,清代万斯同为之补表三种:《齐诸王世表》、《齐将相大臣年表》、《齐方镇年表》。

帝纪八卷:《高帝纪》(萧道成,上下卷)、《武帝纪》、《郁林王》、《海陵王》、《明帝》、《东昏侯》、《和帝》。由于萧子显是萧齐的皇族,所以在帝纪部分有回护溢美之处。

八志共十一卷:《礼》(上下)、《乐》 (1卷) 、《天文》(上下)、《州郡》(上下)、《百官》 (1卷) 、《舆服》 (1卷) 、《祥瑞》 (1卷)、《五行》(1卷),缺少《食货》、《刑法》、《艺文》三志。《天文志》仅记灾祥,《州郡志》仅述建置而不著户口, 《祥瑞志》多记图谶,只有《百官志》简要而有条理。

列传四十卷,其中有类传七:皇后、宗室、文学、良政(即良吏)、高逸、孝义、幸臣。 《南齐书》重视对少数民族历史的记载,改《宋书·索虏传》为《魏虏传》。

(三)成就

1、叙事简洁。

2、各志和“类传”,除少数外,一般都有序文,概括全篇内容,说明作者旨意。

3、研究萧齐的重要史料。

七、 魏收与《魏书》

(一)作者与成书

魏收(506——572)字伯起,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人。历经北魏、东魏、北齐三朝。北齐文宣帝天保二年(551年),诏魏收撰《魏书》,至天保五年完成,历时四年 多。虽有监修官和参与撰修的人,但主要执笔者是魏收。因此,虽然《魏书》是奉诏设立修史局编修,但与私修无异,后世史家都没有把《魏书》当作官修史书看待。

(二)体例与内容

体例:纪传体的断代史,属于二十四史之一。

内容:《魏书》记事上起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登国元年(386)建立北魏,下止于东魏孝静帝元善见武定八年(550)东魏灭,共165年的历史。全书共130卷:帝纪12篇,志十篇,列传 九十二篇,缺少表,清代万斯同为之补表六种:《魏诸王世表》、《异姓诸王世表》、《外戚诸王世表》、《魏将相大臣年表》、《西魏将相大臣年表》 、《东魏将相大臣年表》。

在帝纪之前,立《序纪》,记载拓跋珪建立魏国以前的世系状况,远溯至二十七代以前。帝纪12篇:太武帝拓跋焘和孝文帝元宏有两篇,分上下两卷,其余1卷。《太祖纪》、《太宗纪》、 《世祖纪》(上下)、《高宗纪》、《显祖纪》、《高祖纪》(上下)、《世宗纪》、《肃宗纪》、《孝庄纪》《前废帝广陵王、后废帝安定王、出帝平阳王纪》、《孝静纪》。

由于魏收历官东魏、北齐,所以在《魏书》中视东魏、北齐直接继承魏之正统,而不承认西魏政权,故《魏书》是北魏、东魏之史。

列传九十二篇,分为九十六卷。《魏书》类传有十三篇:皇后、外戚、儒林、文苑、孝感、节义、良吏、酷吏、逸士、术艺(即方术)、列女、恩幸、阉官。记载少数民族的各篇,冠以种族名,含鄙视之意,如匈奴刘聪,羯胡石勒。沈约的《宋书》称魏为“索虏”,而魏收的《魏书》称南朝为“岛夷”,如“岛夷刘裕”。《魏书》的列传多采用附见法,即在某人传后,把有关亲族需要记载而又不必立传者,附记于后。

十志共二十卷: 《天象》、《地形》、《律历》、《礼》、《乐》、《食货》(其中有对均田制的记载)、《刑罚》、《灵征》(即祥瑞)、《官氏》(即百官)、《释老》。其中,《释老》为新创,记载佛、道状况。

(三)对《魏书》的评价

《魏书》写成后,深受时人批评,后来,《魏书》经过三次修改,仍然不尽人意。从客观上,

尽管魏收过多掺入自己的主观东西,借修史以泄私愤,“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当使入地。”但是,它仍然是研究北魏历史最原始的著作,史料价值较高,而且在编纂体例上也有一些可取之处。

八、郦道元与《 水经注》

(一)作者简介和成书经过

郦道元 (?—527)字善长,北魏范阳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郦道元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郦嵩,为天水太守,父亲郦范,为青州刺史。郦道元作为御史中尉,被朝廷派去调查雍州刺史萧备夤是否反叛时,被萧的部下杀死。郦道元年少时就爱好地理,《山海经》、《禹贡》等古代地理著作,他都读过。对于《水经》,郦道元感觉它太简略,所以决心为之作注。 郦道元为《水经》作注的材料来源:一是博采群书,网罗百家。二是亲自实地调查、游历,以取得第一手资料。

关于《水经》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有三种种观点:

一:《新唐书·艺文志》、《通志·艺文略》等认为《水经》为东汉桑钦撰。

二: 《旧唐书·经籍志》认为《水经》是西晋郭璞撰。

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根据其内容则认为三国时人撰。现在一般认为《水经》是三国时魏人 所作,无姓名可考。

自晋以来,为《水经》作注的主要有西晋的郭璞和北魏的郦道元。

(二)《水经注》的内容及成就

《水经注》四十卷,约三十万字(《水经》一万多字),记载河流1252条(《水经》记137条),虽为《水经》作注,但它的内容远远比《水经》丰富,实际上是一部全面系统介绍我国古代河流分布的水文地理著作。

成就:

记载的河流北起黄河,南至江淮。详北略南。详载各河流经的地方历史、地理风俗等 广记各种文物及山川险要。

记录了很多古代人工运河和水利工程

不仅是一部历史地理名著,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第五章 隋唐史学

第一节 隋唐五代时期史学的重要转变及发展

一、修史机构的设置

隋朝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禁止私人修史。隋代的修史机构有著作曹,隶属秘书省,主要撰修前代史、国史和采集民间歌谣。著作曹设有著作郎、著作佐郎、校书郎、正字等14人 。隋初,记注由著作曹撰写起居注、实录。开皇十三年后,由门下省的员外散骑侍郎职掌,大业元年后归起居舍人。

唐朝设有专官撰起居注、日历、实录、国史。贞观三年,于禁中设置史馆,隶属门下省,后改隶属中书省,取代著作局成为国史修撰机构。贞观三年底,确立了宰相监修国史的制度。

二、不断完善史料搜集工作

隋朝开始由著作曹纂修起居注,搜集史料,撰修国史,后改由员外散骑侍郎编撰起居注。隋炀帝大业元年,设置起居舍人,专职修撰起居注。

唐朝将起居注、日历、实录等诸项工作分工进行。后来武则天时,又有宰相撰修时政记,专记军国大事,以补起居注的不足。为了全面掌握修史资料,唐政府还规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部门按时向史馆报送各种资料。

三、官修了大量的前代史

隋朝只存在了37年,修成和未修成的竟有数部。魏澹修《后魏书》,牛弘修《梁书》,杨素《魏书》,等等。

唐代官修的前代史有:姚思廉《梁书》与《陈书》,李百药的《北齐书》,令狐德棻的《周书》,魏征的《隋书》,房玄龄的《晋书》。李延寿的《南史》与《北史》虽然私修,但得到令狐德棻的帮助,唐高宗亲自为其作序。

四、私修史书迅速发展

隋朝私修史书,如王劭《齐志》、于仲文《汉书刊繁》、王通《元经》,等等。

唐代私修史书,如李延寿的《北史》与《南史》,刘知几的《史通》,杜佑的《通典》,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等等。

第二节 史料构成

一、官修史料;二、纪传体著述;三、编年体、国别体;四、典志体著述;五、地理著述;

六、谱牒与官牒;七、类书;八、史评、史论、史注与史考;九、史料摘编、笔记、轶闻、故事;十、出土史料

第三节 隋唐史官及官修史书制度

一、唐代史官制度的确立

北齐曾设置修史局来编撰《魏书》,这是设馆修史的先声。

隋代不准私家撰史,国史的修撰由封建政府包办下来,为唐代确立设馆修史定下了方向。 贞观三年底,唐于禁内置史馆,不设专职史官。原来的著作局仍由著作郎、佐郎组成,他们只能“掌修撰碑志、祝文、祭文”。著作郎与佐郎只有被诏准修国史,才能兼职,到史馆修史。

二、宰相监修与史馆的编修程式

(一)宰相监修

大臣监修国史始于北魏,至北齐形成制度,贞观三年又确立了由宰相监修史书的制度。唐代宰相监修,其职责主要有:第一,领衔接受修史任务。第二,组建修撰班子,分工撰写。第三,确立体例断限,删断史事,或亲自参与撰写。第四,定书稿,撰写论赞。第五,史书修竣后,表上朝廷。

(二)史馆编修程式

第一,史官必须在史馆修史。第二,史官编修国史所运用的材料必须是由记注官每季报送史馆的起居注,还有诸司报送史馆的事例,不得取材于私家著述和传闻。而且,官方对史书的体例也作了规定。第三,监修官专掌序赞总论,甚至皇帝亲自作论赞。

史馆编修所需资料来源:①起居注②时政记(武则天长寿二年以后,由宰相汇编)③中央及地方各官署,均有录报大事于史馆的责任,这就使史馆的资料更加广泛。

三、如何评价史馆修史制度?

设馆修史制度的确立,是封建政治统一的必然要求,又促进了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设馆修史,封建政府加强了对修史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史家的创造精神。 第四节 隋唐五代的著名史家及其史著

一、唐修前朝史书

(一)姚思廉《梁书》与《陈书》

姚思廉(557-637)

《梁书》记事上起梁武帝天监元年(502),下迄梁敬帝太平二年(556),全书56卷,本纪6卷,列传50卷。

《陈书》记事上起陈武帝永定元年(557),下迄陈灭亡(589)。全书36卷,本纪6卷,列传30卷。

(二)李百药《北齐书》

李百药(565-648),山东益都人。《北齐书》50卷,本纪8卷,列传42卷。记事上起高欢执政之时(496),下迄幼主承光元年(577)。

(三)令狐德棻《周书》

令狐德棻(583-666)。《周书》50卷,本纪8卷,列传42卷。记事上起宇文泰兴起,下迄周静帝大宝元年(550)。

(四)房玄龄《晋书》

房玄龄(579-648),山东淄博人。《晋书》130卷,本纪10卷,志20卷,列传70卷,载记30卷。记事上起晋武帝泰始元年(265),下迄晋恭帝元熙二年(420)。载记是《晋书》在正史中首创,专记北方五胡十六国的历史,比较成功地解决了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宣扬了四海一家的思想。《晋书》中的《宣帝纪》、《武帝纪》、《陆机传》、《王羲之传》文后的“论”为唐太宗所作。

(五)魏征《隋书》

魏征(580-643)。《隋书》55卷,本纪5卷,列传50卷。记事上起隋文帝开皇元年(581),下迄隋恭帝义宁二年(618),是有隋一代的纪传体正史。体例严整,文字严谨。

(六)李延寿《南史》与《北史》

《南史》80卷,本纪10卷,列传70卷。记事上起宋武帝永初元年(420),下迄陈后主祯明三年(589),载宋、齐、梁、陈四朝历史。

《北史》100卷,本纪12卷,列传88卷。上起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下迄隋恭帝义宁二年(618)。记载了北魏、北齐、北周、隋四朝历史。

《南史》、《北史》与原来的南北朝各正史相比较,

特点:一,消除偏见,适应了南北大一统的客观需要。二,增加了历史的连续性。三、删削史料基本得当。四,秉笔直书。

二、刘知几与《史通》

(一)刘知几简介

刘知几(661-721)字子玄,徐州彭城人。祖父刘胤之,父亲刘藏器 ,兄刘知柔 。

(二)《史通》的内容

《史通》20卷,分内篇与外篇两部分。内篇39篇,外篇13篇。内篇中,《体统》、《纰缪》、《弛张》三篇早已亡佚,仅存题目而无正文。内篇主要阐述史书的体例和编撰,外篇主要论述史官建置沿革和史籍源流,兼评古人得失。

内篇

“六家二体说”。刘知几根据史体形成和源流派别,归纳为“六家”,即一曰《尚书》家,二曰《春秋》家,三曰《左传》家,四曰《国语》家,五曰《史记》家,六曰《汉书》家。通过对“六家”源流的考察,认为“时移世异,《尚书》等四家,其体久废,所可祖述者,唯《左氏》及《汉书》二家而已。”六家的发展逐渐归于“二体”,即编年体和纪传体。刘知几进一步剖析了“二体”的短长,“互有得失,各有其美”,应“并行于世”,不可偏执而“唯守一家”。

纪传体各部分的关系 。

关于“书志”记述社会典章制度 。

外篇

主要评论史官建置沿革和史籍源流 。《史官建置》主要探讨了史官建置沿革。《古今正史》从史书编纂方面考察和阐明史学发展的历史。

(三)刘知几的史学思想

第一,提出“史才三长论”。

第二,提出“书法直笔论”。

第三,反对天命论,强调人事的作用。

第四,强调变革,但又持史学退化论。

第五,主张对史学遗产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不盲从圣贤及其经典,敢于对传统观念提出批评。

“史才三长论”:

“史才”,包括选择、组织史料的能力和书写记事的技巧,它要求做到“善择”、“辨疑”、“考伪”。《史通》中有《因习》、《言语》、《浮词》、《叙事》、《烦省》等篇对此进行论述。 “史学”,包括考察问题时所征引的史料以及历史知识,它强调“采摭群言”,主张把所有的历史著述都作为取材的对象。《史通》中有《采撰》、《补注》、《杂述》等篇论述史学。 “史识”,包括分析历史事件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观点、态度。它注重辨善恶、明是非、寓褒贬。《史通》中的《品藻》、《直书》、《曲笔》、《鉴识》、《人物》等篇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史识。 “书法直笔”:指史家要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记录历史,不可歪曲历史真实。直书是史家古来的优良传统,至刘知几撰写《史通》,立《直书》与《曲笔》两个专篇,阐发历史上的直书精神。

三、杜佑与《通典》

(一)杜佑简介

杜佑(735-812),字君卿,京兆万年(西安)人。出生于官宦之家,青年时代以恩荫步入仕途,初为县丞之类的小官,历任江西青苗使、江淮水陆转运使、户部侍郎判度支、御史中丞、御史大夫、抚州刺史、饶州刺史、岭南节度使,等等,最后官至宰相。

(二)《通典》内容及其价值

1、内容

共九门200卷,是一部专门记载历代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沿革变迁的史书。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唐天宝末年。《食货》部分又述及唐肃宗、代宗、德宗时期的情况。全书分《食货典》、《选举典》、《职官典》、 《礼典》、《乐典》、《兵典》、《刑典》、《州郡典》、《边防典》等九门,每门下又分若干子目,每门有总序一篇冠其首。

2、价值

一,创立了典志体通史的体例。二,发展了史书自注的方法。三,保存了许多古代的珍贵史料。四,重视经济,以食货为首。五,载史实,重议论。

(三)杜佑的史学思想

一,历史进化的思想。二,浓厚的经世致用思想。三,批判天命,重视人事。

四、李吉甫与《元和郡县图志》

李吉甫(758-814)两度为相,在改革朝廷弊政与平定藩镇上功不可没。

《元和郡县图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地理志书 ,40卷,又目录2卷,着重反映了唐元和年间藩镇割据状况。《图志》涉及内容很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疆域政区地理②自然地理(记载河流550条,湖泊陂池130多个)③经济地理(人口、贡赋、农田水利)。

五、吴兢《贞观政要》

吴兢(670-749)。《贞观政要》是一部摘载贞观年间君臣为政方面的史料汇编。全书10卷40篇,主要记载了四个方面:①为君之道(以民为本,虚心纳谏)。②要处理好君臣关系。③治国方针政策(重教化,重农慎刑,对外政策)。④教育和辅佐太子。

六、长孙无忌、于志宁等《唐律疏议》

对《唐律》所作的解释,不仅是研究唐代法律的依据,也是研究唐史的重要资料。

七、玄奘《大唐西域记》

玄奘(602-664),俗姓陈,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人,隋末出家为僧,创立法相宗。贞观元年(627)八月从长安出发西行,贞观五年底到达印度摩揭陀,进入印度最著名的那烂

陀寺,学法5年。学成后,巡游印度半岛。贞观十九年(645)正月,玄奘结束了历时19年、跋涉50000余里的伟大行程,回到长安。

《大唐西域记》12卷,记述了玄奘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和从传闻中所知的28个国家、地区和城邦的山川地形、城邑关防、交通道路、风土人情、气候物产、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内容,对研究今天河西走廊、新疆地区、中亚、南亚地区的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本章习题

一、名词

1、杜佑2、《通典》3、《隋书》4、《贞观政要》5、“史才三长论”6、著作曹

二、简答

1、隋唐五代时期史学发生了那些变化?2、《史通》的内容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3、如何评价史馆修史制度。4、简述《通典》的内容和体例。5、唐代史馆中宰相监修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三、论述

1、试论杜佑的史学成就及其史学思想。2、试论刘知几的史学思想。

第六章 宋元史学

第一节 宋元史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理学对史学的影响

胡瑗、孙复、石介、周敦颐、程颐、程灏、朱熹

一,理学对历史哲学的影响。

二,对历史编纂学的影响。①正统论。欧阳修的《正统论》、苏轼的《后正统论》、毕仲游的《正统论》以及司马光、朱熹、叶适等人对正统问题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②《春秋》笔法。

二、史论、史考的大量出现

北宋石介著《怪说》,孙甫《唐史记》,范祖禹《唐鉴》。南宋时期又出现了朱熹、吕祖谦、陈亮、叶适等人的史论。元代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

赵明诚《金石录》,刘敞《先秦古器图》,司马光撰《资治通鉴》,特意撰成《考异》一书,对所用的材料的考证过程、说明所引用材料的出处和去留的理由等记录下来。

三、史书体裁的创新

1、会要体。苏冕《会要》和崔铉《续会要》。王溥在前二人《会要》的基础上,补撰了唐宣宗-唐末的内容,修成贯通有唐一代的《唐会要》。王溥还撰有《五代会要》。

2、纪事本末体与纲目体。南宋《通鉴纪事本末》,朱熹《资治通鉴纲目》。

四、史家辈出,史著数量巨大

辽:除日历、实录、国史外,著名的有萧韩家奴《礼典》、王鼎的《焚椒录》等 。

金:除了国史、日历、实录外,主要的有完颜勖《女真郡望姓氏谱》、完颜孛迭的《中兴事迹》、王若虚《史记辨惑》。金朝还翻译辽《史记》、《汉书》、《尚书》、《新唐书》等。

元:除实录、国史之外,官修了《宋史》、《金史》、《辽史》。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叶隆礼《契丹国志》、王应麟的《玉海》等。

第二节 宋元时期的史料构成

一、官修基本史料与国史

起居注、时政记(皇帝与大臣商讨国家大事的记录)。两宋皇帝基本都有日历。两宋先后修成《三朝国史》(太祖、太宗、真宗)、《两朝国史》(仁宗、英宗)、《四朝国史》(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共625卷。辽朝曾编修过日历、实录与国史。

二、纪传体、编年体、纲目体、纪事本末体史著

纪传体:欧阳修《新唐书》、《新五代史》,刘昫《旧唐书》,薛居正《旧五代史》以及《宋史》、《辽史》、《金史》。

编年体:司马光《资治通鉴》、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纲目体:朱熹《资治通鉴纲目》、金履祥《资治通鉴前编》。

纪事本末体: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三、地理志及方志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北宋王存《元丰九域志》、沈括《天下郡县图》、元朝官修《大元一统志》、范成大《吴门志》、于钦《齐乘》

四、史论、史考与笔记

史论:范祖禹《唐鉴》、李焘《六朝通鉴博议》、吕祖谦《左氏博议》、叶适《学习记言序目》。 史考:吴缜《新唐书纠谬》、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及《通鉴地理通释》、刘攽《东汉刊误》。

笔记:洪迈《容斋随笔》、司马光《涑水记闻》、沈括《梦溪笔谈》、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五、金石、谱学、书目与史料汇编

金石: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

谱学:徐筠《姓氏源流考》、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苏洵《苏氏族谱》。

书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尤袤《遂初堂书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史料汇编:宋绶、宋敏求父子的《唐大诏令集》、徐梦莘《三朝北盟汇编》。

六、官制、礼仪、律令

官制:王益之《汉官总录》、徐筠《汉官考》、李焘《历代宰相年表》。

律令:《宋刑统》、《吏部条法》、《庆元条法事类》、《元典章》、《通制条格》

礼仪:欧阳修《太常因革礼》、王安石的《南郊式》、朱熹《二十家古今祭礼》。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史官制度

一、两宋修史机构与史官制度的变化

第一,沿袭前朝,如史馆、起居院。

第二,在前朝基础上因事设官,如实录院、国史院、玉牒所、会要所。这些机构都为临时机构,有撰写任务则成立,没有任务则罢。

第三,新置机构,如日历所。

二、辽、金、元的修史机构与史官制度

辽:设置国史院、著作局和起居舍人院。国史院有监修国史、史馆学士、史馆修撰、修国史等职。著作局有著作郎、著作佐郎,隶属秘书省。起居舍人院,隶属门下省,有起居舍人、知起居注和起居郎。

金:国史院(史馆)设置有:监修国史、修国史和同修国史,还有编修官、检阅官与刊修官。著作局隶属秘书监,设置著作郎1人,著作佐朗1人,掌修撰日历。记注院,掌修起居注。 元:翰林国史院,设有监修大臣(宰相领任)、翰林修撰、编修、检阅等官,史官多为兼官。秘书监置有著作郎2人,著作佐郎2人。但是,元朝无著作局机构。还有修起居注的官员。 第四节 宋元时期重要的史家及其史著

一、欧阳修与《新唐书》、《新五代史》

(一)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1072)生于北宋真宗景德四年,死于宋神宗熙宁五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吉水人(今江西吉安)。幼孤贫,其母以荻画地而教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及第。范仲淹在庆历年间实行新政,欧阳修积极赞助。庆历新政失败后,欧阳修

被贬出京,历任滁州、扬州、颖州知州、南京(商丘)留守。至和初,入朝为翰林学士。嘉祐三年(1058年)加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 “唐宋八大家”之一,官修了《新唐书》,私修《新五代史》。

(二)《新唐书》

1、成书经过

《新唐书》是宋朝史馆编修的一部官修史书,题名为欧阳修、宋祁。宋祁撰写列传部分,欧阳修撰纪、志、表,并审定了全书。《新唐书》从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开始编修,至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完成,前后历时17年。

编修者还有范缜、宋敏求、吕夏卿等。

2、内容

《新唐书》共225卷,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

本纪10卷,除高祖、太宗、高宗三纪各为一卷外,其余均两帝或两帝以上合为一卷,特别是卷八多至五帝一卷,这就比《旧唐书》简省得多。

志50卷,共有13种志,其中《仪卫》与《兵志》是《新唐书》首创。

表有四种,即《宰相表》、《方镇表》、《宗室世系表》、《宰相世系表》。

列传150卷,大多数是合传,专传只有《陆贽》、《刘蕡》二传,新创了《奸臣》、《藩镇》、《藩将》、《公主》四传,更全面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现象。

3、《新唐书》与《旧唐书》之比较

第一,史料价值方面,《旧唐书》编于乱世后晋,《新唐书》则成于治世,又后出,故新书采辑的资料比旧书丰富。

第二,文字方面,旧书用骈体文(讲求对仗和押韵)约190万字,文字冗赘,而欧阳修、宋祁都是文学家,善于运用流畅、简洁的散文语言表达,文字精炼,174万字。

第三,内容方面,新书废旧书61人,增331传,首创《兵志》、《仪卫志》,又编制《宰相表》、《方镇表》、《宗室世系表》、《宰相世系表》,内容比旧书更加丰富。

但是,新书苛意文省,有时难免流于晦涩。删去了奏疏、公文等重要史料,以致于史实失真。加之新书由不同人修撰而成,缺乏有计划的分工,造成纪、传之间矛盾、脱节现象频频出现。

(三)《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是欧阳私修。

《新五代史》74卷,记载了唐乾符二年(875)-后周显德七年(960)的历史。本纪12卷,列传45卷,考3卷,世家及世家年谱11卷(记十国),附录四夷3卷。

本纪12卷,《梁本纪》3卷,《唐本纪》4卷,《晋本纪》2卷,《汉本纪》1卷,《周本纪》2卷。列传45卷,均为“类传”。考3卷,《司天考》(天文志)2卷,《职方考》(地理志)1卷。世家10卷,分记十国之事,一国一卷。 《四夷附录》3卷,重点是记载契丹的事迹,其余记国内外民族。

(四)欧阳修的史学思想

1、怀疑天命,重人事。2、注重变通与势,把三纲五常作为历史发展的动力。3、“三绝三续”的正统论。4、强调以《春秋》笔法为修史的义例。

二、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一)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父亲司马池 。司马光二十岁考中进士,被任命为苏州签书判官厅公事,为州官佐制。后经过一系列的升迁,宋英宗时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即位,擢升为翰林学士,又兼侍读学士,是皇帝的顾问兼秘书。元祐元年(1086)九月病逝,终年68岁。宋朝追赠为太师、温国公。

(二)《资治通鉴》编撰过程

第一,司马光是在皇帝支持下,“自选辟官属”设局修史。刘攽、刘恕、范祖禹

第二,这个修史班子制定了一套良好的编纂方法,分工明确,人尽其长。

第三,与史馆中一般监修者往往徒挂虚名不同,司马光在修史局中充分发挥了主编者、定稿人的重要作用。

(三)《资治通鉴》的内容及其特点

1、内容

全书上起战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凡1362年历史。全书正文294卷,《周纪》5卷,《秦纪》3卷,《汉纪》60卷,《魏纪》10卷,《晋纪》40卷,《宋纪》16卷,《齐纪》10卷,《梁纪》22卷,《陈纪》10卷,《隋纪》8卷,《唐纪》81卷,《后梁纪》6卷,《后唐纪》8卷,《后晋纪》8卷,《后汉纪》4卷,《后周纪》5卷,另有目录三十卷,考异三十卷,合计354卷。

《资治通鉴》是一部以政治为中心,比较全面地反映历史内容的通史。

2、特点

一,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二,记事略古详今,繁简适宜,考证精详,取舍慎重。 三,《资治通鉴》记史事,既写其盛,又写其衰。四,在编年体写作上有重要发展。五,在编纂上,通过《考异》建立了优良的史考方法。后,司马光特意编写了《通鉴目录》,便于读者检阅。

(四)司马光的史学思想

1、重视历史的鉴戒作用。2、反对谶纬神学与鬼神迷信,主张“治人不治天”。3、强烈的保守意识。4、正统的史学思想。

三、胡三省与《资治通鉴音注》

胡三省(1230-1302),字身之,浙江海宁人。他生于南宋绍宁三年,二十七岁时与文天祥、陆秀夫等同中宝祐四年科进士,历任宋朝县尉、县令、府学教授等职,参加抗元斗争。南宋灭亡后,他不做元朝的官,隐居山林,闭门著书,是一位很有民族气节的爱国史学家。 《音注》的字数几乎与原文相等,在注文中,每遇一难字,就注出音义;对名物制度、草木虫鱼、地理沿革,解释都很精详;对正文不完备之处进行补充;遇有谬误,则加以纠正。

四、郑樵与《通志》

(一)郑樵撰写《通志》

郑樵(1104-1162)字渔仲,北宋福建路兴化军莆田人 。十六岁,结茅夹漈山,专心读书,后来学者称他为“夹漈先生”。

郑樵把“上自羲皇,下逮五代,集天下之书为一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即综合古今各种古籍,编成一部当时的百科全书,这个志愿可以说实现了,编成了《通志》。

(二)《通志》内容与体例

《通志》是记述社会全面情况的纪传体通史,共200卷,本纪18卷,年谱4卷,略52卷,世家3卷,列传115卷,载记8卷。

纪传部分:本纪自三皇五帝到隋。列传自周至隋(但其中《后妃传》是自汉至唐)。《载记》是取《晋书》的《载记》。年谱,起于三皇,到唐高祖武德元年。

《略》,就是正史的志。二十略即:《氏族略》、《六书略》、《七音略》(音韵学)、《天文略》、《地理略》、《都邑略》、《礼略》、《谥略》、《器服略》、《乐略》、《职官略》、《选举略》、《刑法略》、《食货略》、《艺文略》、《校雠略》、《图谱略》、《金石略》、《灾祥略》、《昆虫草木略》。

(三)郑樵的史学思想

1、认为“会通”是治史的基本原则。2、批判精神是他的进步史学思想的一个表现。3、反对神学迷信、天命论。4、主张据史直书,反对“褒贬之说”。5、既主张“自成一家之言”,又“惟圣人是从”。

五、袁枢与《通鉴纪事本末》

(一)袁枢简介及撰写《通鉴纪事本末》

袁枢(1131-1205)字仲机,南宋建州建安人(福建建瓯)。南宋孝宗时参加礼部试,词赋第一名,后考中进士,历任温州判官、礼部试官、严州教授。在任严州教授期间,职掌清闲,所以得以撰成《通鉴纪事本末》42卷。后又任国史院编修官、工部侍郎兼国子监祭酒等职。 《宋史·袁枢传》记载:“枢常喜诵司马光《资治通鉴》,苦其浩博,乃区别其事而贯通之,号《通鉴纪事本末》。”

(二)《通鉴纪事本末》的体例、内容及价值

《通鉴纪事本末》的问世,它在编年、纪传之外,又创立了一种新的体裁-纪事本末体。明陈邦瞻的《宋史纪事本末》和《元史纪事本末》、清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李铭汉与李于铠父子的《续通鉴纪事本末》、高士奇的《左传纪事本末》、魏源的《圣武记》。

袁枢以事件为纲,从《通鉴》中记载的1362年的史事当中,选取了239件历史上的大事,每事一篇,详其始末,按时间顺序排列,使之为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的纪事本末体史书。全书42卷,239目,另有66件事,分别附于各条之后。因此,实际记载了大小历史事件305件,其中,绝大多数是政治、军事方面的。

六、马端临与《文献通考》

(一)马端临及撰写《文献通考》经过

马端临(1254-1323)字贵与,江西饶州乐平人。马端临的父亲马廷鸾,曾任南宋右丞相兼枢密使、国史院编修官。

在马端临看来,历代之治乱兴衰和典章经制,都应该记述研究。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开始正式撰写《文献通考》,前后经过20多年的努力,到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完成了这部典志体通史巨著《文献通考》。

(二)《文献通考》的内容与特点

1、内容:《文献通考》上起上古,下到南宋宁宗嘉定年间。全书共348卷,分为24门,每门又分为若干子目。24门为:田赋考、钱币考、户口考、职役考、征榷考、市籴考、土贡考、国用考、选举考、学校考、职官考、郊社考、宗庙考、王礼考、乐考、兵考、刑考、经籍考、帝系考、封建考、象纬考、物异考、舆地考、四裔考。除了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等5门外,其他19门是沿袭了《通典》。

2、特点:①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材料丰富,史料价值高。②在编纂方法上有所创新。③《文献通考》虽然因袭《通典》,但从使用价值上来讲,却超过了《通典》。

(三)马端临的史学思想

1、强调会通的史学思想。2、反对阴阳五行思想。3、历史变革论。

七、薛居正与《旧五代史》

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四月下诏修五代史,由宰相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李昉、李穆等人参与撰述。

《旧五代史》有本纪61卷,列传77卷,志12卷,共150卷。原名《梁唐晋汉周书》,总称《五代史》,为区别欧阳修的《五代史》,故称为《旧五代史》。上起朱温称帝建立后梁,下迄周世宗显德七年北宋代周,共54年的历史。以纪记载五代历史,以《世袭传》和《僭伪传》记述十国之史。

《旧五代史》的主要缺点:史学思想方面,宣扬正统论、天命论。内容中,有一些虚美和曲笔回护之处。主要优点:有些史料是《新五代史》中所没有的。

八、《宋史》、《辽史》与《金史》

元惠宗时,中书右丞相脱脱总裁监修。三书成书很快,在二十四史中质量最差。

(一)《宋史》496卷,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在二十四史中卷帙

最多。列传收入2000余人。

(二)《辽史》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附录1卷,共116卷。由于材料少,所以内容很简单。内容记载了从阿保机建立契丹,一直到辽的灭亡。

(三)《金史》135卷,本纪19卷,志39卷,表4卷,列传73卷,从阿骨打之前十代事迹开始记,一直到1234年金被灭。《兵志》记载了猛安谋克制度,重要的还有《河渠志》、《百官志》等。在元末所修三史中是最好的一部。

九、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徐梦莘《三朝北盟汇编》

(一)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续资治通鉴长编》上起北宋建隆元年(960),迄于靖康年间(1226-1127),记载了北宋九朝168年的历史。今本辑自《永乐大典》。

(二)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200卷,仿照《资治通鉴》的体例,记载了宋高宗一朝的历史,与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相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取材广泛,国史、日历、野史、杂史、奏议,今本辑自《永乐大典》。

(三)徐梦莘《三朝北盟汇编》

三朝指徽宗、钦宗、高宗三朝。记事上起北宋徽宗政和七年海上之盟,下迄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金海陵王自杀,共45年。主要记载了宋、金之间的和战。此书取材广泛,敕、制、诰、国书、疏、奏议等,徐梦莘引用书籍196种。

(四)清毕沅《续资治通鉴》,上起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与《通鉴》衔接,下迄元顺帝至正三十年(1370),411年的历史,220卷。

十、《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与《册府元龟》

李昉、扈蒙等《太平御览》: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十二月编成,初名《太平总类》,书成后,太宗每天阅读3卷,故改名为《太平御览》。1000卷,55大类,包罗万象,百科全书。 李昉、扈蒙等《文苑英华》:文学总集,1000卷,收集了上起萧梁,下迄唐。共收作者2200人,作品近20000篇。

李昉、扈蒙等《太平广记》:小说类编,搜集汉至宋初的杂史、笔记、野史等故事。

王钦若《册府元龟》:1000卷,宋真宗景德二年王钦若奉敕编修。“册府”就是典籍聚集的地方,“元龟”就是古代用以占卜的宝物,“册府元龟”即这部书是典籍聚集的地方,文坛的宝物。内容:专集历代君臣事迹,自上古至五代,保存了不少的诏令、奏议等原始材料。 十一、朱熹的《通鉴纲目》及纲目体史著

朱熹根据《通鉴》,增损简化,编成《通鉴纲目》。大字顶格为纲(史事的提纲),小字降格分注为目(史事的详细叙述),叙事有纲目之分。

朱熹修《通鉴纲目》,为中国史书创制了一种新的体裁,但不能与纪传、编年、纪事本末平列而为第四种史体,因为它是为编年体创立了一种新格式,仍是编年记事,只是前面立纲,后面立目。纲目体的优点是:叙事简明,条理清楚,通俗易懂。

十二、王溥《唐会要》、《五代会要》及宋代会要体著作

会要体是北宋王溥创立的,会要属于断代典志体史书,专记一代的典章制度。王溥在苏冕的《会要》和崔铉的《续会要》的基础上,续修了唐宣宗以后至唐末的部分,撰成了《新编唐会要》100卷,后世称《唐会要》,又编成《五代会要》30卷。

南宋徐天麟依据《汉书》所载资料,编成《西汉会要》70卷。依据《后汉书》、司马彪《续汉书》、《东观汉纪》编成《东汉会要》40卷。

十三、乐史《太平寰宇记》及方志地理著作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全国性方志,分道、州郡、县三级,以州郡为单位,记载了宋初各地的地理状况,有关少数民族与海外国家情况也有记载。

北宋王存的《元丰九域志》、欧阳忞《舆地广记》、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沈括的《天下郡县图》。

还有专记一地的方志。陆游的《会稽志》、宋敏求的《长安志》。元朝官修《元一统志》1300卷。

十四、金史学及目录学

研究金石学的有:郑樵《通志·二十略》中的《金史略》、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赵明诚的《金石录》、洪适的《隶释》。金石图谱类著作:吕大临的《考古图》,官修《宣和博古图》。文字类著作: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贴》、王厚之的《钟鼎款识》等。

官修书目:北宋有《崇文总目》、《秘书总目》。南宋有《中兴馆阁书目》、《中兴馆阁续书目》。私修书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尤袤《遂初堂书目》。 十五、笔记

司马光的《涑水纪闻》、欧阳修的《归田录》、宋敏求的《春明退朝录》、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文献通考》2、欧阳修3、李焘4、《资治通鉴纲目》5、《建炎以来系年要录》6、玉牒所

7、袁枢

二、简答

1、简述《通志》的内容与体例。2、简述宋代理学对史学的影响如何?3、简述司马光的史学思想。

三、论述

1、论述司马光在中国历史编纂学上的杰出贡献。2、论述《资治通鉴》的内容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

第七章 明清史学

第一节 明清史学的特色及其基本状况

一、明清史学的特色

(一)启蒙特色

明清史学的启蒙色彩,主要体现在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上。

(二)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

主要体现在对文献古籍的整理上,求真务实,实事求是。明代的胡应麟、杨慎、焦竑、陈第在考据学领域的开拓,特别是焦竑、陈第提出了“本证”与“旁证”相结合的考据方法。清代乾嘉时期,考据学甚是兴盛,举凡经学、史学、文学、音韵、天文、地理、金石等,都进行考证、辨伪、诠释,显示出了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

二、明清史学的基本状况

(一)明代史学的成就

官修《元史》;编修浩繁的《明实录》;撰修《大明一统志》等全国、地方方志;官修《永乐大典》;稗史著作空前增多 ;私修史籍。

(二)清代史学发展状况

明末清初,出现了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三大启蒙思想家;清朝中期,出现了乾嘉考据学派;道光、咸丰年间,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史学风气一变,繁琐考据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经世致用思想再度高涨,出现了魏源的《海国图志》、龚自珍的《西域置行省议》与《蒙古图志》等。

第二节 明清时期史料的构成

一、官修基本史料

(一)起居注 ;(二)日历 ;(三)实录 ——《明实录》与《清实录》;(四)官修本朝纪传体国史

二、编年体史著

1、明代私撰:丘浚《世史正纲》、姜清的《姜氏秘史》(建文朝事迹)、陈建的《皇明通纪》(洪武-正德)、黄光升《昭代典则》,等等。

2、明末清初的编年体史著:沈国元《两朝从信录》、朱国祯的《皇明史概》、谈迁的《国榷》、计六奇的《明季北略》与《明季南略》。

3、清代记载明朝历史的编年体史著有:陈鹤《明纪》、夏燮的《明通鉴》等。

4、续《通鉴》之作:明代王宗沐《宋元资治通鉴》、薛应旂《宋元资治通鉴》、清代毕沅的《续资治通鉴》,等等。

5、纲目体史著:明代敕商辂《宋元通鉴纲目》、清官修《通鉴辑览》。

三、纪传体史著

1、官修:明代官修《元史》,清官修《明史》、王鸿绪《明史稿》。

2、明代私修:许相卿《革朝志》、郑晓《吾学编》、邓元锡《皇明书》、黄金《开国功臣录》。

3、清代私修纪传体史著:傅维鳞《明书》、张岱《石匮书》、查继佐的《罪惟录》、庄廷龙《明史钞略》、钱仪吉《碑砖集》、阮元《畴人传》。

四、资料汇编

1、明代 有关法律、礼仪、官制的资料汇编:《大明律》、《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大明会典》、杨士奇的《三朝圣谕录》、龙文彬的《明会要》、陈子龙的《皇明经世文编》。

2、清代 《康熙会典》、《雍正会典》、《乾隆会典》、《嘉庆会典》、《光绪会典》、《续文献通考》、《续通志》、《续通典》、《清朝文献通考》、《清通典》、《清通志》、魏源的《皇朝经世文编》。

五、纪事本末体史著

明代:万历年间陈邦瞻的《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

清代: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吴伟业《绥寇纪略》、钱名氏《四藩始末》、傅恒《平定准噶尔方略》、阿桂《平定两金川方略》。

六、地理、方志

全国性方志:洪武年间的《大明志书》、《寰宇通衢书》,景泰年间的《寰宇通志》,英宗年间的李贤撰《大明一统志》。乾隆八年、四十九年及道光二十二年,先后修成三部《一统志》。 州县地方志:《山东通志》、《山西通志》,等等。

专志:边关志、边镇志等。

修志名家:章学诚、戴震、洪亮吉、孙星衍、李兆洛、钱大昕等。

明清两代对国外地理也予以重视,如马欢《瀛涯胜览》各国)、胡宗宪《筹海图编》、霍冀《九边图说》、张燮《东西洋考》。

清代地理学著作: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七、杂史、笔记

明代:宋濂的《洪武圣政记》、金幼孜的《北征前录》、《北征后录》、杨荣的《北征记》、袁彬的《北征事迹》、娄性的《皇明政要》、王世贞的《弇山堂别集》、张瀚的《松窗梦语》、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焦竑的《玉堂丛语》、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清代:王士祯的《池北隅谈》、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叶梦珠的《阅世编》、昭槤《啸亭杂录》。

八、档案

著名的有内阁大库明清档案、辽宁明清档案、四川巴县明清民国档案、山东曲阜孔府档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档案。

明清档案陆续整理影印出版,1930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首编,1935、1936年出版乙、丙两编,1951年出版丁编。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整理在台湾100箱内阁档案,先后编撰出版了戊、己、庚、辛、壬、癸各编。大陆在1978年陆续整理出版《清代档案史料丛编》

九、史考、史评、史抄

明代:王世贞《史乘考误》(即《弇山堂别集》卷二十至三十)、胡应麟《四部正讹》、张燮《东西洋考》。

清代:钱谦益《太祖实录辨证》,考订了《明太祖实录》的错误。顾炎武《日知录》、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赵翼《廿二史札记》。

十、书目

明代官修书目:《文渊阁书目》、《秘阁书目》、《国子监书目》。

明私修书目:《天下古今书目》、《古今书目》。

清代官修书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清代私修书目:徐乾学《传是楼宋元版书目》、汪本《天一阁书目》。

十一、非汉文史料

满文档案:清太祖、太宗时留下的。朝鲜《李朝实录》中保存了大量明朝建州女真及其与明朝关系的资料。越南阮朝《大南实录》,完全用汉文写成。日本元禄八年(康熙34年)刊行的《华裔通商考》及后出的《增补华裔通商考》,反映了当时中日两国贸易的情况。 第三节 明清史官制度

一、明代的史官制度

记注官,明太祖、明成祖时设置,宣宗时废。此后,时置时废。

史馆不常设,有修史任务即设馆纂修,事毕则罢。修史时,史馆中有总裁、副总裁和纂修官,纂修官主要由翰林院修撰、编修、检讨等官充任。

二、清代的史官制度

常设起居注馆和国史馆。至于史馆,与明代相同,仍在翰林院内设修撰、编修、检讨为史官。此外,还设有四库馆、三通馆。

第四节 明清时期重要史家及其史著

一、李贽与《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

(一)李贽简介

李贽(1527-1602),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福建泉州晋江人,是一位不受封建专制束缚的进步思想家。

(二)李贽的著作

1、《藏书》与《续藏书》

《藏书》68卷,载录了自战国至元亡的历史人物约800名。 《续藏书》27卷,载录了明神宗以前明代人物约400名。

2、《焚书》与《续焚书》

此二书是李贽的诗文集,收录了他所写的书信、杂著、史论、诗歌等,也选入了他的其他著作中的少量文章。

(三)李贽的史学思想

一,提出“经史相为表里”的主张。二,提倡“六经皆史”说。三,主张独立思考,“一切断以己意”。四,提出评价史事、人物的新标准。五,推崇功利。

二、明末清初三大启蒙思想家及其史著

(一)顾炎武及其《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

1、顾炎武简介

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

2、《日知录》

《日知录·目录》云:“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积三十余年,乃成一编,取子夏之言,名曰《日知录》,以正后之君子。”子夏之言,见《论语·子张篇》: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而矣。” 《日知录》32卷,所记1020条,每条一个标题,条目的编次先后,是以类相从,根据内容编定。该书分经术、治道、博闻三大部分,以匡时救国为宗旨,详考历代得失之故,充分体现了顾炎武的通儒之才。

3、《天下郡国利病书》

120卷,论述了全国山脉、气候、河流以及分省地理,指出地方利病,研究经济发展。

4、《肇域志》

凡100卷,专门论述地理形势与山川要塞。

5、顾炎武的史学思想

一,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心性的学风 。二,旁征博引,考镜源流,倡导一种新的治学方法-考据。三,提倡创创新的思想。四,反对门户之见。

(二)黄宗羲与《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

1、黄宗羲简介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

2、《明儒学案》、《宋元学案》与《明夷待访录》

《明儒学案》62卷,专记明代学术思想,根据明代诸学者的思想言行,分析他们的学说及学派源流,把200来位学者划分为17个学案。

《宋元学案》 100卷 ,共记述了91个学案 。

《明夷待访录》1卷,表达了黄宗羲的政治观点。

3、黄宗羲的史学思想

一,提倡治史的经世致用。 二,贵在创新的治学精神。三,反对门户之见,兼取诸家之长的治史态度。四,治学尚博,严核是非的治学方法。

(三)王夫之及其《读通鉴论》

1、王夫之简介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因晚年隐居于衡阳石船山麓,故人称“船山先生”。

2、《读通鉴论》与《宋论》

《读通鉴论》30卷,评论自战国至五代的历史。其中,评论先秦史1卷,评论两汉史8卷,评论三国史1卷,评论两晋史4卷,评论南北朝史4卷,评论隋史1卷,评论唐史8卷,评论五代史3卷。末附《叙论》四篇,自述撰写此书的旨意及其主要观点。

《宋论》专评宋代史事,体裁与前者同。

3、王夫之的史学思想

第一,王夫之进一步阐发了史学“经世致用”的思想,坚持史学为现实政治服务。 第二,反对封建的“正统论”,宣传不主于一尊的民主思潮。

第三,在历史观方面,王夫之提出了许多进步的观点。

三、乾嘉考据学与考据三大家

(一)乾嘉考据学兴起的原因

1、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统一安定,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基础。

2、清廷极力提倡考据学。

3、严酷的封建文化专制主义压制。

(二)乾嘉考据学派

皖派以戴震(1723-1777)为首,有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人。

吴派以惠栋(1697-1758)为首,有江声、余萧客、钱大昕、王鸣盛、赵翼等人。 扬州学派主要有焦循、阮元、汪中等人。

吴学最专,徽学最精,扬州之学最通。无吴、皖之专精,则清学不能盛;无扬州之通学,则清学不能大。

(三)乾嘉考据学的成就

一,校注古籍,考证古史。如王先谦《汉书补注》、《后汉书集解》,惠栋的《后汉书补注》等。二,辨伪书,辑佚书。三,改作、补作旧史。

(四)乾嘉考据学三大家及其著作

1、钱大昕与《廿二史考异》

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征,一字辛楣,又号竹汀居士,江苏太仓州嘉定县(今属上海)人。乾隆朝进士,官至广东学政,48岁时丁忧休官,定居苏州,不复出仕。

《廿二史考异》100卷。所谓二十二史,是指二十四史除去《旧五代史》和《明史》而言。此外,钱大昕又将司马彪《续汉书》的八志,从《后汉书》中分出,别立《续汉书》二卷。这样,此书实际上是考史二十三部。 《廿二史考异》它对二十三部部史著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文字校勘,而且进行考证。

2、王鸣盛与《十七史商榷》

王鸣盛(1722-1797),字凤喈,号西庄,江苏嘉定人。

《十七史商榷》100卷,上起《史记》,下迄《五代史》,以读书笔记的形式考订、评论了历代正史十九种(因为五代史、唐史都是两部)。所谓“商榷”,实际上是考订与评论。全书的内容可分为三方面:第一,校勘文字,考证典章制度。第二,评论史书和史家。王鸣盛肯定了司马迁创立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体例的功绩。第三,评论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3、赵翼与《廿二史札记》

赵翼(1727-1814),字耘松,号瓯北,江苏阳湖(今常州)人。

《廿二史札记》共有36卷578篇札记,对清朝以前的二十四部正史作了全面考订和评论;评论了史事和人物。

4、三大考据学家之比较

他们的学术观点和思想意识是以维护封建统治为职志的,纲常名教的传统观念很强烈,没有明末清初史家们的那种民族意识,为清廷服务的责任很明确,对于农民起义,他们都坚决反对。对于现实社会是采取回避的态度,安分守己,顺其自然的,他们埋头于故纸堆中,只考古史,不涉及明史,更不敢讲清史。

钱氏《廿二史考异》详于文字校勘、名物训诂、典制考释,尤其重于地理、官制、年代的考订。王氏《十七史商榷》除对正史进行校勘、考证外,还有对于诸史优劣及其作者的评论。赵氏《廿二史札记》虽也对历代正史作校勘、考异、注释之类的工作,但他并不仅局限于对个别事件或字句的订正,多由大处着手,能汇集相互联系的材料,综合阐明历史上重要的史实并做出评论,有很强的综合能力。

四、章学诚与《文史通义》

(一)章学诚简介与《文史通义》的成书

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浙江会稽人。他曾”七应科场”,四十岁时才中举人,41岁考中进士。一直没有做官,全靠替人修史、做幕客或主讲书院维持生活。

《文史通义》是章学诚的代表作,此书始作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但直到他去世仍未最

后定稿,也未正式编定目录。

(二)章学诚的史学理论

1、提倡史学“经世致用”,对考据学采取批判的态度。2、提出“六经皆史”说。3、注重史家的史德。4、区分史籍为撰述与记注两大类,提出新的史书体例。5、承认历史进化论。

五、《元史》

洪武元年,明太祖就下令编撰《元史》,总用时不到一年,在正史中成书最快。《元史》记事上起元太祖铁木真称成吉思汗(1206),下迄元顺帝之死(1370),共210卷。本纪47卷,14帝纪,其中以记载元世祖忽必烈事迹最详,关于元顺帝的事迹记载也较多。志58卷,天文、五行、历、地理、河渠、礼乐、祭祀、舆服、选举、百官、食货、兵、刑法。表8卷,后妃表1卷,宗室世系表1卷,诸王表1卷,公主表1卷,三公表2卷,宰相表2卷。列传97卷,编排次序,大致是以蒙古人、色目人居先,以汉人、南人居后。

六、《明史》

(一)《明史》的编修

《明史》编修的时间前后达95余年,经过三次修成,是二十四史中编纂时间最长的一部。

第一阶段:顺治二年(1645),清廷就命大学士冯铨为总裁纂修《明史》。

第二阶段:康熙十八年(1679)-雍正元年(1723)。康熙十八年重开明史馆,命内阁学士徐元文为监修,翰林院掌院学士叶方蔼、右庶子张玉书为总裁,参加编修的如朱彝尊、毛奇龄、尤侗、汤斌、王鸿绪、万斯同、黄百家、潘耒等。这一阶段贡献最大的当属万斯同。

第三阶段:雍正元年(1723)清廷重开史局,以隆科多、王顼龄为监修,以张廷玉、朱轼为总裁,令史馆在王鸿绪《明史稿》的基础上再进行删改,于雍正十三年(1735)成书,并在乾隆四年(1739)刻印。

(二)《明史》的内容

《明史》332卷,内容上起元顺帝至正四年朱元璋在皇觉寺削发为僧,迄于崇祯17年(1644)思宗朱由检自缢于媒山(景山)。本纪24卷,记载了16个帝王,南明的福王朱由崧、唐王朱聿键、鲁王朱以海、桂王朱由榔只立在列传中。志75卷,十五种,即天文、五行、历、地理、礼、乐、仪卫、舆服、选举、职官、食货、河渠、兵、刑法、艺文。表13卷,五种,即诸王表5卷,功臣表3卷,外戚表1卷,宰辅表2卷,七卿表2卷(六部尚书与都御使)。列传220卷。

七、顾祖禹与《读史方舆纪要》

顾祖禹(1631-1692)江苏无锡人,明末清初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

全书共130卷,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9卷,叙述了历代州域形势,按历史顺序,叙述了自三代至明各朝的政治区划及沿革。第二部分114卷,以明代的两京、十三布政使司的行政区划为单位,分别叙述各京省所属的府、州、县的情况、名山、大川、险要、地理位置、疆域等。第三部分6卷,采录了历代地理书中对山川、江河、漕河、海运的记载。第四部分1卷,为分野,采录了历代史志中关于各地星宿分野的说法。

八、毕沅与《续资治通鉴》

毕沅(1730-1797),历任陕西按察使、布政使、巡抚、陕甘总督、湖广总督。

乾隆三十七年前后,毕沅在劭晋涵、章学诚的协助下,开始纂修《续资治通鉴》,用了20多年的时间,四易其稿,于乾隆五十七年完成。

《续资治通鉴》220卷,上起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960),下迄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记录了宋、辽、金、元四朝历史。

优点:叙述宋、辽、金、元史详细,大事无一遗漏,史料比其他的续作丰富。缺点:引用史料,直录原文,没有经自己之手进行熔铸,叙事风格未能划一,书中的人名、地名略有混乱。

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总目提要》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官修书目,是古典目录学的集大成之作,共200卷,纪昀等人编写 。

《四库全书》收录了3461种,存目6793种。《提要》将数千种书按照经、史、子、集分成四大类。经部又分成10小类,史部分为15小类,子部分为14小类,集部分为5小类。同类之书均以时代先后为序,每书提要要先标书名、卷数及采进的来历,次徐作者简历、书籍的内容、优劣得失等,字数自几十至数百不等,言简意赅。

十、续三通与清三通

乾隆时,设立三通馆,编撰“续三通”和“清三通”。

《续文献通考》,以张廷玉为总裁,齐召南等为纂修,后经纪昀等校订,于乾隆二十二年成书,250卷,上接《文献通考》起于宋宁宗嘉定年间,下迄明末,分为26门。《续通典》,乾隆三十二年敕修,成书于乾隆48年,150卷,分9门,记事上接《通典》起于唐肃宗至德元年,下迄明末。《续通志》,乾隆三十二年敕修,成书于乾隆五十年,共640卷,仍分为纪、传、谱、略。其纪传部分起于唐,终于元,下接明史。其谱、略始于五代,终于明末。 清三通是续三通的续作,清三通由三通馆纂修,总裁为嵇璜、刘墉。《清通典》(《皇朝通典》)100卷,分9门。《清通志》(《皇朝通志》)126卷,名目与《通志》同。《清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300卷,26门。刘锦藻于光绪末撰成《清朝续文献通考》。

十一、王世贞与《弇山堂别集》

王世贞(1526-1590),江苏太仓人,明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

《弇山堂别集》包括:《盛事述》5卷,《异典述》10卷,《奇事述》4卷,《史乘考误》11卷,《表》分67目,共34卷,《考》分16目,共36卷。对明初至万历初年的明代历史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精审的考述。

十二、谈迁与《国榷》

谈迁(1594-1657),是明末秀才,他一生家境清贫,以当幕僚、替人办理文书事务、代写应酬文字赚取月俸维持生活。家境虽贫,但是他喜欢读书,尤爱治史,留心明朝史事的收集。 《国榷》104卷,加上卷首4卷,共108卷。卷首4卷,叙述了明代的朝章典制,分门别类,简单扼要。正文则编纂史事,按照年月日叙述,上起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下迄南明福王弘光元年(1645)。

特点: ①据事直书,精与考证 。②记载明朝历史全面系统,首尾完具。 ③善于评论,在重要事件、人物之后,附列时人、后人有代表性的议论和自己的认识。④语言精炼。 十三、计六奇与《明季南略》、《明季北略》

计六奇(1622-?)无锡人。

《明季北略》24卷,上起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努尔哈赤发祥于东北,下迄思宗崇祯十七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明季南略》16卷,上起南明弘光元年福王政权成立于南京,下迄康熙四年洪承畴病死于福建,记录了福王、鲁王、唐王、桂王政权之事。

这两本书大体上按年月记事,每事又各标有题目,力图把编年与纪事本末合为一体。 十四、徐松与《宋会要辑稿》等会要著述

徐松(1781-1848),在任全堂文馆提调兼总纂官时,利用职务之便,将《永乐大典》所录《宋会要》资料抄出,抄了五六百卷,未及整理,便死去,这是最初的《宋会要辑稿》。 《宋会要辑稿》中得许多资料是《宋史》上所难以见到的。

十五、《西藏王臣史》

阿旺·罗桑嘉措(1617-?)格鲁派的五世达赖。

《西藏王臣史》记述了西藏有史以来至顾实汗之间历代王朝的历史。

本章习题:

一、名次解释

1、章学诚2、《廿二史考异》3、《廿二史札记》4、钱大昕5、《文史通义》6、《国榷》7、《明儒学案》8、赵翼9、李贽

二、简答

1、简述乾嘉时代三部著名史考著作。2、简述《明儒学案》的内容与体例。3、章学诚如何论史德?5、简述明代史学的主要成就。6、简述乾嘉学者整理古籍的成就。7、简述王夫之史论著述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

1、论述乾嘉史学的贡献及其评价。2、试论述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在史学上的重大成就。3、试论述章学诚的史学著作及其史学思想。

第八章 近代史学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下中国史学的新特点

一、注重对世界各国与边疆史地的研究

徐继畲《瀛环志略》、王韬《普法战纪》与《法国志略》、康有为《俄彼得变政记》与《法国革命记》。

魏源《圣武记》、何秋涛《朔方备乘》、张穆《蒙古游牧记》、姚莹《康輶纪行》、祈韵士《西陲要略》与《西域释地》、徐松《西域水道记》与《新疆识略》。

二、史学思想的变迁

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失败以后,出现了以龚自珍、魏源倡导的社会变革理论与经世致用思想为代表。

第二阶段:洋务运动失败以后,出现了以王韬、黄遵宪、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变法思想。

第三阶段: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出现了以孙中山、章太炎、刘师培等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史学思想。

三、章节体史著的出现

夏曾佑于1902年开始撰写中国第一部章节体通史《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1933年改名为《中国古代史》。他首次突破了中国传统的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等体例,采用外国通行的章节体来撰写中国通史。

四、古史研究出现了新方法

王国维首创了“二重证据法”

第二节 王国维的古史研究

一、王国维生平简介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观堂集林》和《海宁王忠愨公遗书》

二、王国维史学成就

(一)对商周古史的研究。《殷周贞人文字考》、《殷卜辞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周制度论》。

(二)对西北地区史的研究。如《说自契至成汤八迁》、《说商》、《说殷》、《秦都邑考》等。

(三)对古代民族的研究。如《胡服考》、《西胡考》、《西胡续考》等考证了匈奴,还考证了突厥、回鹘、蒙古等族。

(四)首倡“二重证据法”。利用新发现的甲骨文、古器物、简牍、故写本等史料与古史研究相结合。他运用二重证据法治史取得了巨大成绩,如运用简牍材料考证汉代历史和西北地理,根据敦煌文书考证唐史,运用金石碑铭和民族史料考证民族史。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震动了学术界,陈寅恪称之为“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证”法,傅斯年称“直接间接材

料之互相为用法”。

第三节 “新史学”思潮及其代表梁启超

一、新史学的奠基人-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1895年参加“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主编《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时务报》,发表了《变法通议》等文章。 1901年写成《中国史叙论》一文,首次将西方资产阶级史学的新史观、新方法、分期法及其成就向中国介绍。1902年,梁启超以《中国史叙论》为基础,扩充成《新史学》,提出“史界革命”口号。

二、“新史学”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一)对旧史学的批判

梁启超在《新史学》一文中对中国旧史学进行了系统批判,指出旧史学的“四蔽”、“二病”、“三恶果”。

“四蔽”:一蔽,“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蔽,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三蔽,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蔽,知有史实而不知有理想。

“二病”:病一,能铺叙而不能别裁。病二,能因袭而不能创作。

“三恶果”:恶果一,难读。 恶果二,难别择。 恶果三,无感触。

(二)对“新史学”的构建

“新史学”的核心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即认为世界万物都处在普遍的进化状态中,人类社会的进化主要是通过人种、民族、国家间优胜劣败的斗争来实现的。梁启超强调著史应以优胜劣败之理来叙述人群进化与竞争,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历史的进化不是直线式发展,而是“或尺进而寸退,或大涨而小落,其象如一螺线,”由低向高级曲折前进,但总的趋势是越来越进步。

新史学的任务,就在于“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公理公例。”

(三)理论意义

一是“新史学”通过对封建旧史学体系的批判与对西方资产阶级史学理论、方法的消化吸收,使这一思想更具爱国主义色彩与救亡图存的特征,对于唤起我国民众,树立民族意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主义精神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新史学”的历史观毕竟是庸俗的历史进化论,过分夸大了地理环境的作用等弊端。但“新史学”思想毕竟代表了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史学理沦最高点,“史界革命”的口号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资产阶级新史学体系的初步建立为中国近代历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新史学》 2、夏曾佑 3、四蔽二病4、二重证据法

二、简答

1、中国近代史学有怎样的新特点?2、简述清末史学思想的三个阶段。

三、论述

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第九章 现代史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传播与李大钊的《史学要论》

一、李大钊简介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早年留学日本,接触到马克思主义。1918年

任北大图书馆主任,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它发表大量文章,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进行系统介绍,先后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历史研究的任务》、《史学与哲学》、《演化与进步》以及《史学要论》。

二、《史学要论》及理论价值

《史学要论》是李大钊史学思想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的史学理论著作。此书中阐述了“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学”、“历史学的系统”、“史学在科学中的位置”、史学与其他相关学问的关系、现代史学的研究及对于人生态度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这些是关于史学之内涵、分类、地位、功能等历史学的基本问题,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立具有奠基意义

李大钊指出历史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有三条:一是研究社会发展过程,二是考证个别历史事实,三是发现因果,寻求规律。

总之,《史学要论》阐述了史学的内涵、分类、地位、功能及与相关科学的关系等一系列历史学的基本问题,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建立具有奠基意义。

第二节 梁启超、胡适、陈寅恪、傅斯年等人的史学研究

一、梁启超的史学成就

《清代学术概论》:按照学术思想发展的具体特点,把清代思想史划分为启蒙期、全盛期、蜕分期、衰弱期等四个时期,并指出了各期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对清代的学术发展进行了考察,详细地对清初各学派的开创人进行了介绍。这二著作,前者重于“论”,后者重于“史”。

《中国历史研究法》:共6章,即《史的意义及其范围》、《过去之中国史学界》、《史之改造》、《说史料》、《史料之搜集与鉴别》、《史迹之论次》。具体介绍史料搜集、鉴别等方法和对史书编纂的见解,总结了清末以来对中国封建史学的批判、改造,规定了史学研究的对象、任务,为中国较早的资产阶级史学理论和方法论专著。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由《绪论》、《总论》和五个《分论》组成。总论的第一章讨论了史的目的,第二章阐述了史家“四长”,即史德、史学、史识、史才,第三章讲解了五种专史即有关人、事、文物、地方和断代史的写作方法。分论是该书的主要部分,按前述五种专史,分别详述各类专史的撰写方法。在此书中,梁启超首次提出建立中国史学史学科的问题。

二、胡适的实证主义史学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1917年回国,后任北大教授。1917年1月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倡白话文,进行文学革命。1919年7月,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攻击马克思主义,从新文化运动的统一战线中分化出来。在学术上宣扬实用主义,并将实用主义运用到史学领域,代表作《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胡适文存》、《胡适论学近著》等。 胡适的学术方法论,最根本的是所谓“十字真言”,即“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没有证据只可悬而不断;证据不够只可假设,不可武断;必须等到证实以后,方才奉为定论。”这种假设与求证的说法来源于杜威实用主义方法论原则,即疑难发生、指定问题、假设、推理、证明五步说。这种方法,在实质上宣传了探讨的精神,表达了明显的反对武断的态度。但是,也存在缺陷,它忽略了提出假设需要有前提条件,强调“假设不大胆,不能有新发明”,甚至说:“假设是愈大胆愈好”,这就可能把研究引向主观主义,小心的求证也容易使人简单地归结为寻求例证。

三、顾颉刚的“古史辨”

顾颉刚(1893-1980),江苏苏州人,1916年入北京大学,先后在厦门大学、北大、燕京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等执教,是“古史辨派”的代表人物。

1923年发表的《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中提出“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的观点,形成了

疑古派(古史辨派),包括胡适、钱玄同、傅斯年、罗根泽、周予同等人,同一些信古学者的刘掞藜、柳诒徵、胡堇等展开了激烈的论战。顾颉刚把这些文章和信函编写成《古史辨》出版,1941年陆续出版7册,汇集350篇,325万字。人们把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称为古史辨派。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

其一,在古史记载中,“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

其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

其三,我们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 以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派”对古史的研究,对旧史观进行了严厉批判,冲破了神话传说统治的传统史学观念,破除了人们盲目崇古的思想,解放了思想,探索了新路。但是,古史辨派也存在一些缺陷。

四、陈寅恪的史学成就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德、瑞士、法、美,1925年回国,先后任职于清华、西南联大、岭南大学。他博通10多种语言文字,熟习佛典,致力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研究,代表作《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史笺证稿》等。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系统考辨汉魏至隋唐典章制度渊源和演变,提出隋唐制度三大源流:一是北魏、北齐,二是梁、陈,三是西魏、北周。三源中以北魏、北齐为主。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论述了唐代政治史的发展。

五、陈垣的史学

陈垣(1880-1971),号援庵,广东新会人。1917年《元也里可温教考》,解决了元朝基督教的真实情况。他又陆续发表了《开封一赐乐业教考》、《火祆教入中国考》、《摩尼教入中国考》,分别考出了犹太教、火祆教、摩尼教传入中国情况及其传播、盛衰,这些文章合称《古教四考》。陈垣在元史成绩突出,《元西域人华化考》。《沈刻元典章校补》和《元秘史译音用字考》对《元典章》、《元朝秘史》作了详尽的校补。

六、傅斯年与史料学派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聊城人。

傅斯年明确指出要进行“科学的研究”,把历史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使历史学成为“客观的史学”,提出了“史学便是史料学”的口号。他认为史学根本没有什么规律,只有一件件互不联系的历史事件。历史学的任务就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查明一件件特殊的事件。他提出史学进步的三条标准:“能直接研究材料”,“能扩张他研究的材料”,“能扩充他作研究时应用的工具”。傅斯年的这一认识,使人们对史料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促进了史学科学化的进程。但存在缺陷:史料学的地位高于史学,使史学研究出现重视史料而轻视理论的倾向,使史学家专注于细微末节,缺乏一种探求人类历史使命的胸襟与眼光。

七、钱穆的史学

钱穆(1895-1990)江苏无锡人,20世纪20年代-30年代,主要研究先秦诸子学,《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先秦诸子生平、著述、学术流变)。《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研究清代学术史)。1940年出版了代表作《国史大纲》上下册,成为当时国民党官方史学中最有影响的一部通史著作(通论了中国历史和文化,叙述了从虞夏到清末的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国文化史导论》。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迅速发展

一、郭沫若的史学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

1928-1929年先后发表了《中国社会之历史的发展阶段》、《卜辞中的古代社会》、《周代彝

铭中的社会史观》。1930年发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该书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解释中国历史发展全过程的著作。他通过古代典籍文献、甲骨、金文、地下文物等考证、研究,论证了中国历史上存在奴隶制,西周以前是原始社会,西周是奴隶制社会,春秋以后是封建社会。

《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卜辞通纂》、《甲骨文字研究》、《青铜时代》、《十批判书》。

二、吕振羽的古代史研究

吕振羽(1900-1980)湖南邵阳人。《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中国政治思想史》、《简明中国通史》、《中国社会史诸问题》。

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

(一)范文澜(1893-1969),字仲沄,浙江绍兴人。范撰写《中国通史简编》,是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地叙述中国古代历史的著作。《中国近代史》。

(二)翦伯赞(1898-1968)湖南桃源人,《中国史纲》第一、二卷。

(三)侯外庐(1903-1987)山西平遥人,《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中国近代思想学说史》、《中国古典社会史论》。

(四)邓初民(1889-1981)湖北石首人,社会史研究成绩巨大,《社会进化史纲》、《社会史简明教程》、《中国社会史教程》。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中国历史研究法》 2、《清代学术概论》 3、古史辨派 4、《史学要论》5、《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二、简答

1、《史学要论》的有何理论价值?2、试析“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主要观点。3、试析“史学便是史料学”的涵义。

三、论述

1、试论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成就。2、试析“古史辨派”的史学功绩及其意义。


相关内容

  • 试题库及相应标准答案史学概论
  • 试题库及相应标准答案: 试题库 一.填空题: 1.有关历史运动的历史观点有: . 规律论等. 2.有关历史动力的历史观点有: . . 地理环境论等. 3.有关史学功能的历史观点有: . .经世史观等. 4.历史文献学包含有 . 辨伪学等. 5.历史学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有 . . .训诂学 ...

  • 李勇:年鉴学派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 李勇:年鉴学派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2014-05-06 17:54:06) 标签: 文化 分类: 明清经济史研究 1929年,法国史学家费弗尔(LucienFebvre)[1].布洛赫(MarcBloch)[2]等人创办一份后来被通称为<年鉴>(Annales)的学刊[3],围绕这个刊 ...

  • 简评白寿彝主编的_中国史学史_教材
  • 本文由kafeishuangyu8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ANCHANG COLLEGE OF EDUCATI N O 第 23 卷 第 1 期 Vol 23 No. 1 2008 . 简评 ...

  • 唯物主义与历史学
  • 唯物史观与历史学 指导老师: 摘要:唯物史观是我国历史学最主要的指导思想,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我国历史学取得了极大的成果,为了更科学的将唯物史观应用于历史学中,本文简单的按在唯物史观在中国近代早期.建国初期和新时期三个阶段进行简单的梳理,从中感受到唯物史观在中国化过程中强大的适应力与生命力,从而明确 ...

  • 史学概论-庞卓恒简化版
  • 第一章 历史和历史学 历史一词有三层基本含义:一是指过去发生的事件与过程,即客观历史本身:一是指有关过去的记录与研究,即历史著述,即是经过人脑的思考.加工而形成的主体化的历史:它还指一门学科,或一门专业. 第一节 什么是历史 一.历史与历史著述的区别和联系 历史,广义说来,是指宇宙间万事万物发生.发 ...

  • 让史学参与历史的创造
  • 让史学参与历史的创造 作者:本报记者 户华为 周晓菲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11日 01版) "告诉我,爸爸,历史有什么用?"这是20世纪40年代年鉴学派创始人之一马克·布洛赫的小儿子问父亲的问题.布洛赫竟一时语塞.而这一萦绕不去的追问,直接导致其名著< ...

  • 后现代史学_匆匆过客还是余音绕梁
  • 2008年第3期 后现代史学:匆匆过客还是余音绕梁 赵世瑜 [摘要]后现代史学引起西方学术界的讨论已近半个世纪,虽在中国有所介绍,但未引起人们.特别是 专注于具体研究的史学家的关注和讨论,并有转瞬即逝的可能.事实上,后现代史学提出的许多问题与我们 目前正在发展的社会史.历史人类学等有直接关系,它的反 ...

  • 2017年历史学考研:你必须知道的10个方面
  • 2017年历史学考研:你必须知道的10个方面 2017历史学考研的复习也进入了暑期阶段,大家的历史学复习得怎么样了?下面勤思教育历史学考研辅导班的老师整理了10个方面,2017历史学考研的考生注意 一.历史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历史学专业从2007年改为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命 ...

  • 史学概论2014
  • 史学概论复习绪论 一.名词解释 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是人类对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世界观和历史观互相影响,相互制约. 二.列举1各种历史观:唯物史观.英雄史观.天命史观.进化史观.人道主义史观.循环论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 2最基本的几种历史观 (1)文明史观 文明史 ...

  • _碎片化的历史学_理解与反省--章清
  • "碎片化"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问题笔谈(下) 能力的枯竭和理论抽象思维能力的退化.以蓬勃发展的中国近代史而言,这些年的进步不少是由 "区域经济理论".海外输入的理论模式来推动的,如施坚雅的萧公权与周锡瑞等的"士绅社会"理 "市民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