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团花说课反思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百变团花》说课稿

科任组 王娜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的内容为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第六课《百变团花》。剪纸团花,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它是由折纸和剪纸相结合的艺术,教材中的图文体现了教学要围绕折法和基本形这个教学重点进行。它简单易学,装饰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给欣赏者以美的感受,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许多乐趣。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美术课,对剪纸有一定的了解。乐于动手,容易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并进行大胆尝试。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发现事物的不同特征。自我表现欲望很强。也有帮助别人的愿望,但是却不懂得帮助的策略和方法。对生活的观察、记忆有一定的基础,但往往流于概念。愿意与任何人合作,但又是缺乏合作的有效性。掌握了简单的设计、制作方法,但缺乏仔细、认真的态度,尤其是着急于在其他同学做完的时候,也不管自己剪得怎样,就着急将作品向同学展示。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研究团花的折法和剪法,并能总结出团花的基本特点。

2.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及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3.能力目标:在学习制作团花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是: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是:纹样的设计及镂空的面积大小。

三、说教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基于以上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因此本节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和求知欲,我采用的方法:情景创设发、演示法、观察欣赏、分析比较法。

四、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我采用人性化的方法指导,通过启发教给学生听、说、看、做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思维真正获得解放的状态下自然会展开想象进入美术创作的境界。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观察提问、激发兴趣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让学生观察后回答问题,了解团花知识和发展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面的设计做好铺垫,引出本课课题—《百变团花 》

(2)欣赏分析归纳方法技巧

通过播放课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3)探索实践 作业

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我播放了中国传统古筝乐《高山流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示范并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解决问题。

(4)展示欣赏 评价

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1.自评: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说说自己的作品名称,觉得自己的作品什么地方制作的棒?

2.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谈谈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能力,在互评时应多说好的方面,说不好的时候要委婉些。

3.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我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注意给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其优点,甚至扩大其优点,并发自内心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这样,让全体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5)课堂小结 扩展延伸

好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设计了“拓展延伸”这一环节,最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大家经过自己的努力,制作出一张张美丽的团花,请你说说这么美的作品,我们可以用它装饰哪里呢?请小组讨论。

说课后反思

科任组 王娜

本节课,作为“设计、应用”领域里的一课。有着工具简单,制作简便的特点。剪纸,作为我国民间传统艺术,对启发少儿的想象力,锻炼心灵手巧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首先要激发学生对剪纸的兴趣,我给他们讲述剪纸的历史,告诉学生这是咱们中国传统的艺术,通过欣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并通过自主探究的方法研究出它的制作方法。但对初学剪纸的学生来说,把握好造型,设计花纹是一个难点。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通过欣赏、示范和学生研讨,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在讲解到添加简单的图形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还可以有什么样形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他们掌握好剪纸的方法后,能够剪出美丽的团花,他们会喜欢上剪纸艺术,热爱美术学习。学生表现好的时候,可以把我剪的团花奖励给他们,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用自己的热情去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关注,并在学习中感受剪纸的魅力,逐步提升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的情感意识得到提升。

总之,这节课教学效果不错,教学过程成了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形成了对综合美术的持久兴趣。本课还有一些环节的估计不足。 以上就是我对教材的分析理解谢谢各位老师!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百变团花》说课稿

科任组 王娜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的内容为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第六课《百变团花》。剪纸团花,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它是由折纸和剪纸相结合的艺术,教材中的图文体现了教学要围绕折法和基本形这个教学重点进行。它简单易学,装饰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给欣赏者以美的感受,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许多乐趣。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美术课,对剪纸有一定的了解。乐于动手,容易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并进行大胆尝试。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发现事物的不同特征。自我表现欲望很强。也有帮助别人的愿望,但是却不懂得帮助的策略和方法。对生活的观察、记忆有一定的基础,但往往流于概念。愿意与任何人合作,但又是缺乏合作的有效性。掌握了简单的设计、制作方法,但缺乏仔细、认真的态度,尤其是着急于在其他同学做完的时候,也不管自己剪得怎样,就着急将作品向同学展示。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研究团花的折法和剪法,并能总结出团花的基本特点。

2.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及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3.能力目标:在学习制作团花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是: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是:纹样的设计及镂空的面积大小。

三、说教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基于以上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因此本节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和求知欲,我采用的方法:情景创设发、演示法、观察欣赏、分析比较法。

四、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我采用人性化的方法指导,通过启发教给学生听、说、看、做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思维真正获得解放的状态下自然会展开想象进入美术创作的境界。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观察提问、激发兴趣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让学生观察后回答问题,了解团花知识和发展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面的设计做好铺垫,引出本课课题—《百变团花 》

(2)欣赏分析归纳方法技巧

通过播放课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3)探索实践 作业

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我播放了中国传统古筝乐《高山流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示范并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解决问题。

(4)展示欣赏 评价

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1.自评: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说说自己的作品名称,觉得自己的作品什么地方制作的棒?

2.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谈谈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能力,在互评时应多说好的方面,说不好的时候要委婉些。

3.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我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注意给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其优点,甚至扩大其优点,并发自内心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这样,让全体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5)课堂小结 扩展延伸

好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设计了“拓展延伸”这一环节,最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大家经过自己的努力,制作出一张张美丽的团花,请你说说这么美的作品,我们可以用它装饰哪里呢?请小组讨论。

说课后反思

科任组 王娜

本节课,作为“设计、应用”领域里的一课。有着工具简单,制作简便的特点。剪纸,作为我国民间传统艺术,对启发少儿的想象力,锻炼心灵手巧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首先要激发学生对剪纸的兴趣,我给他们讲述剪纸的历史,告诉学生这是咱们中国传统的艺术,通过欣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并通过自主探究的方法研究出它的制作方法。但对初学剪纸的学生来说,把握好造型,设计花纹是一个难点。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通过欣赏、示范和学生研讨,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在讲解到添加简单的图形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还可以有什么样形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他们掌握好剪纸的方法后,能够剪出美丽的团花,他们会喜欢上剪纸艺术,热爱美术学习。学生表现好的时候,可以把我剪的团花奖励给他们,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用自己的热情去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关注,并在学习中感受剪纸的魅力,逐步提升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的情感意识得到提升。

总之,这节课教学效果不错,教学过程成了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形成了对综合美术的持久兴趣。本课还有一些环节的估计不足。 以上就是我对教材的分析理解谢谢各位老师!


相关内容

  • 聋班素描教学后的教学反思
  • 素描教学后的教学反思 教学往往在不断的反思中改进.完善和提高的.在聋一.聋二班的素描教学后我进行了思考,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设计了未来教学的改进方向. 一.在写生中感受素描. 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写生不太熟练,更多的是临摹.这样可能影响了学生对素描知识的体验.所以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 ...

  • 百变团花教案
  • 教学目标:了解折.剪团花创作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并能运用自己喜爱的花纹,折.剪富有变化的团花作品.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欣赏作品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悠久的美术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掌握折.剪团花创作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教学难点:作品折.剪得规范.美观.新颖,体 ...

  • 美术.剪窗花教案
  • 班级:大班 人数:25人 课题:剪纸 活动目标: 1.感受剪纸的生动的形象,强调.概括简化.夸张变形的造型,虚实 装饰的构图.了解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作品. 2.根据折好的边与展开的纹样之间的关系学习剪团花方法. 3.了解人们用剪纸作品来表达喜庆.愉快的心情. 活动重难点: 重点:花边剪法和对折剪 ...

  • 美术[百变团花]教学设计
  • <百变团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学习团花的具体折.剪方法. 2.能力目标:在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团花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合作及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及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

  • 陕西团花剪纸艺术的魅力
  • 来源: 博宝网 编辑: 编辑整理 时间:2008-12-02 (阅读:) (连年有余---李秀芳) 剪纸的一种布局格式.呈圆形花样.四面均齐.这种装饰格式在剪纸中尤能显示其优异性,由于纸张可折叠,如对角折叠二次.三次.四次不等,便可剪出四面均齐的团花.我国最早的剪纸实物,新疆出土的北朝时期剪纸,即为 ...

  • [百变团花]教学设计
  • <百 变 团 花>教学设计 乳源县第一小学 邹玉萍 教材分析: 1.教学分析: 本课所讲授的内容为剪纸团花,是"设计应用"领域里的一课内容.它是由剪纸和折纸相结合的艺术,它简单易学,装饰性和艺术都很强.取一张纸,用一把剪刀,通过巧妙的构思和不同的折叠方法,只需一会儿功 ...

  • 教学设计-剪纸团花
  • <剪纸--团花>教学设计 廉州学区第四中学 韩国会 课 题: <剪纸--团花> 教材分析: 剪纸团花是一种比较简单,易于初学者掌握的民间艺术形式,它是由折和剪相结合. 剪纸,作为一种民族手工艺,有着工具简单.制作简便和便于少儿接受的特点:剪纸,作为一种美育的手段,对启发少儿的 ...

  • 冀教版小学美术教案1至6年级下册
  • 河北美术出版社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听音乐画画 教材分析 本课是-节学科之间的综合课,以美术学科为主.结合音乐的课程内容进行学习.活动设置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情感体验,透过美术.音乐.文学感受相织的艺术情感.让学生产生共鸣,选择自己的绘画表达方式进行交流学习. 教材中的一些学生作业是听听画画的一种呈 ...

  • 民间艺术赏析
  • 创作说明: 在剪纸艺术中,我最喜欢的,莫过于浓缩有致.花团似锦的团花.团花是剪纸的一种布局格式.呈圆形花样.四面均齐,是剪纸中最古老的格式.团花重在一个"团"字,作为折叠剪纸,它最能体现剪纸多次折叠.重复造型的优势.团花的美,给人一种规整中起变化,散射中又有聚合的审美感受.而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