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修身持家之道:福不可尽享,势不可使尽

曾国藩在世之时是汉人在清朝廷地位最高、权力最重的人。他为官三十年,只留下两万两银子(相当于他半年的收入);除乡间的老屋外,未曾建造一间房子。

在曾国藩看来,儿子如果贤明,那么不靠父母的官囊,也照样能够自己去找衣食;儿子如果不肖的话,那么做父母的多积一分钱,他将多造一份孽,将来淫逸做恶,必定大坏家庭名声。所以他下定了决心——决不肯靠做官来发财,决不肯留银钱给后人。

他认为,如果俸禄收入较为丰厚,除了供养自己的父母亲吃好喝好外,其余的钱财应尽量用来周济亲戚族人中的贫穷者。这是他一直的志向。

曾国藩还曾经对僚属宣誓:“不取军中的一钱寄回家里”。他确实做到了。在这方面他的作风与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如出一辙。因此,他所率领的湘军将领僚属,多数都很廉洁。而民间在无形当中,受益不小。所以躬行廉洁,就是暗中为民造福;如果做将帅的自己要钱,那么下面的将领官吏,人人都想发财,人民就会受害不小了。

曾国藩说:余蒙先人余荫,忝居高位,与诸弟及子孙谆谆慎守者,但有二语,曰“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而已。福不多享,故总以俭字为主,少用仆婢,少花银钱,自然惜福矣。

世上的人们凡事都追求圆满。但曾国藩曾给自己所居住的房子取名叫“求阙斋”,用意即是持满戒溢,居安思危。因为他相信,这个世间并无十全十美的事物,“丰于此者,必缺于彼”。所以若想得到精神上的圆满,最好先在物质上有些欠缺。

所谓精神上的圆满,比如父母健在,家庭和睦,子孙贤达,享有天伦之乐,道义之乐等等。也就是精神财富。物质者,是指衣服饮食、车马宫室,乃至官阶财富,一切的享用等。

曾国藩常用这个道理来教家人,说家计不宜太过宽裕,与常人的见解恰恰相反。他常说:古人有“花未全开月未圆”的话,这乃是智者的境界。因为花全开了,则表示快将凋谢了;月已圆时,转瞬间,即要缺了呀!所谓“盛极必衰,乐极生悲”,古人告诫的这些话人们听起来并不悦耳,但却是被生活一再证明了的真理。

曾国藩在世之时是汉人在清朝廷地位最高、权力最重的人。他为官三十年,只留下两万两银子(相当于他半年的收入);除乡间的老屋外,未曾建造一间房子。

在曾国藩看来,儿子如果贤明,那么不靠父母的官囊,也照样能够自己去找衣食;儿子如果不肖的话,那么做父母的多积一分钱,他将多造一份孽,将来淫逸做恶,必定大坏家庭名声。所以他下定了决心——决不肯靠做官来发财,决不肯留银钱给后人。

他认为,如果俸禄收入较为丰厚,除了供养自己的父母亲吃好喝好外,其余的钱财应尽量用来周济亲戚族人中的贫穷者。这是他一直的志向。

曾国藩还曾经对僚属宣誓:“不取军中的一钱寄回家里”。他确实做到了。在这方面他的作风与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如出一辙。因此,他所率领的湘军将领僚属,多数都很廉洁。而民间在无形当中,受益不小。所以躬行廉洁,就是暗中为民造福;如果做将帅的自己要钱,那么下面的将领官吏,人人都想发财,人民就会受害不小了。

曾国藩说:余蒙先人余荫,忝居高位,与诸弟及子孙谆谆慎守者,但有二语,曰“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而已。福不多享,故总以俭字为主,少用仆婢,少花银钱,自然惜福矣。

世上的人们凡事都追求圆满。但曾国藩曾给自己所居住的房子取名叫“求阙斋”,用意即是持满戒溢,居安思危。因为他相信,这个世间并无十全十美的事物,“丰于此者,必缺于彼”。所以若想得到精神上的圆满,最好先在物质上有些欠缺。

所谓精神上的圆满,比如父母健在,家庭和睦,子孙贤达,享有天伦之乐,道义之乐等等。也就是精神财富。物质者,是指衣服饮食、车马宫室,乃至官阶财富,一切的享用等。

曾国藩常用这个道理来教家人,说家计不宜太过宽裕,与常人的见解恰恰相反。他常说:古人有“花未全开月未圆”的话,这乃是智者的境界。因为花全开了,则表示快将凋谢了;月已圆时,转瞬间,即要缺了呀!所谓“盛极必衰,乐极生悲”,古人告诫的这些话人们听起来并不悦耳,但却是被生活一再证明了的真理。


相关内容

  • 曾国藩之我见
  • 曾国藩之我见 说到曾国藩,大家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中兴圣人":因为他镇压了太平天国,也有人说他是卖国贼和刽子手.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能因为曾国藩阻碍了太平天国运动就说他是历史的罪人.而我对曾国藩的评价,更多的是从他自身为人处世.为官之道和家庭 ...

  • 曾国藩治家格言
  • 猪蔬鱼书,早扫考宝 猪(栏中有猪);蔬(园中有蔬);鱼(塘中有鱼);书(后辈好好读书);早(事事赶早,勤于劳动,勤于读书);扫(天天打扫环境,扫除心灵灰尘);考(诚修祭祀,诚心祭祀缅怀先人);宝(善待亲族邻里,友善对待一起生活的世人)。 这是为人的根本所在,是一种纯朴的民风。八字家训循循善诱,简单易 ...

  • [曾国藩家书]全文翻译目录
  • <曾国藩家书>全文翻译目录:                                                                    最后整理:2013.9 1.劝学篇 禀父母·闻九弟习字长进 89.治家篇 致九弟季弟·做后辈宜戒骄横之心 2.劝学篇 禀父母 ...

  •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1500字
  •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1500字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不可回避的一个历史人物,一直以来颇受争议,或为晚清" 中兴第一名臣", 或为" 卖国贼" ." 大汉奸", 在此我们不去评判其历史上的功过是非,也不对其做评判,但其所言.所做对他所 ...

  • 对曾国藩家书的评价.doc
  • <曾国藩家书>内容广博,既有治军为政之道,又有人生处世之谈,自1879年初刊以来,广为流传,是研究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的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曾国藩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 ...

  • 小论曾国藩
  • 小论曾国藩 曾国藩,其名,如雷贯耳.从书店地摊上满摆着的他自己的书籍.有有关于他的书籍.甚至于某些人为了求销量生拉硬套地为自己的书籍命名为<曾国藩于XXX>.由此足以见得他对我们当代认得影响非同凡响. 在一些人的眼里,他是卖国贼,以致曾国藩也觉得"内咎神明,外咎清议" ...

  • 曾国藩的六条齐家格言
  • 引 言 重点提示 不要有代代做官的想法 不要沾染上官宦人家的习气 居家之道,不可多有余财 古人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又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中国人的家庭观念都是很重的。家庭对事业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每一个成功的领导者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家庭。成功领 导者的成功,也不仅仅是在政坛上。 ...

  • 教育:曾国藩的[诫子书]
  • 曾国藩(1811-1872年),字伯函,号涤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因历尽艰辛为清王朝镇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太平天国运动,而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 ...

  •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 一直不愿读晚清这段历史,也不愿了解那时代的人物.毕竟这是段国势日渐衰弱.列强虎视眈眈.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屈辱历史,读来让人心情沉重.一个偶然的机会,读了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这边书,竟然有种相见很晚的感觉. 现代人有多少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头疼心烦,有多少人为家庭事务所累,心力交瘁,不妨读读郦波教授评说的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