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我的父亲-陈铮先生

家父陈铮(1920.10.11—1987.4.23) 又名:陈忠,字:益民。自幼酷爱书画事业,经过其数十年的不懈努力,曾呕心沥血为振兴中国画事业的发展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值此国家昌盛,文坛繁荣,各条战线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撰文缅怀父亲不平凡的奋斗历程不仅抒怀我们的深切思念之情,而且将激励我们继承他的遗志,为建设更美好的明天去努力拼搏。

一. 从艺简历 :

父亲出生于文安镇西关四村一个世代书香门第家庭,受薰陶酷爱书画习作。幼年时因逢社会动荡,连年的战乱使祖上的家业损毁丢失怠尽,加之学校停办,迫使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他就过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承担起了压力和挫折,锻练了坚韧向上的开朗性格。为补贴家用他每天起早贪黑辛苦劳作,十年九涝的文安洼把他锻练成了罩鱼高手,厉练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劳作之余年青的父亲拿起画笔,他捕鱼画鱼,把鱼画的活灵活现,画树画鸟画人,见什麽画什麽,展现了超人的艺术天赋。为开拓就业渠道,几经探索他开始了自学成才的从艺之路。

父亲天资聪明,才思敏捷,多才多艺,其为从艺付出了极大的辛苦和心血,他废寝忘食刻苦钻研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境地,他无师自通地自学了绘画、书法、篆刻及文艺理论研究等.性情喜好使其练就了较为扎实的技艺基础,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修养,体现了较为突出的才情天赋,这些为他后期的绘画生崖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生存父亲每天奔波忙碌,靠美术和刻字维持生计,坚持练中干,实践中提高。他曾摆地滩刻过字,在教育馆凭美术打过工,参与过彩绘天津娘娘宫,在北京天坛公园彩绘过古建筑,尤其在北京珠市口开明戏院为梅兰芳等著名戏曲艺术家写海报、画广告的那段经历对他的人生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当时常有机会与梅先生接触,常看梅先生的戏,听梅先生教诲,使父亲对艺术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开了眼界, 从此对艺术更加痴迷。

天津解放后,父亲正式参加工作在天津国营印刷一厂任统计、庶务等职,在这里他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尽情发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他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用实际行动投入到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洪流中来。在工厂他主动参加政治宣传和文艺演出活动,参与过现代戏演出,曾多次扮演过青衣、武生、老生等古装京剧正面角色(如:“打渔杀家”的肖恩、“苏三起解”的玉堂春等),由于唱工演技出类拔萃,广受好评。而此时他的篆刻技艺已日臻成熟,绘画技艺更是如日中天,进步神速,加之写得一手好字更是令人刮目相看,很快即成为行业中响当当的人物。父亲画路宽广,擅长国画山水、花鸟、人物,多年努力打拼成就了其以写意为主,工写兼能的风格。为将一己所能报效国家,呕歌新时代,在大跃进的年月里父亲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历程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为搞好创作,父亲利用业余时间不辞劳苦,深入工厂工地农村地头,广泛接触工农兵,本着源于生活,贴进生活的宗旨,及时反映和报导新生事物新气象。由于父亲长期扎根在基层,社会阅历丰富,加之理解能力强,其画作能紧跟形势的需要,贴进老百姓的生活,具有时代感,极富感召力,因此很快被社会认可并在多种不同报刊杂志和媒体上发表,在当时的社会上下引起了广泛的好评和反响。记得父亲的一副画作在(中苏友好报)上发表后即引起了上级有关领导的重视,将其上调至天津市美术印刷公司专职从事美术创作,父亲自此正式步入画坛,进入其辉煌人生创作的美好时期。

父亲为人忠厚勤奋,对事业全力以赴,尤其对他衷爱的绘画事业更是倾尽满腔心血。在单位他刻苦努力,积极超额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和指标,在家里他克服居住狭窄的困难,身居陋室,以床代桌,不分昼夜,冒酷暑顶严寒,顽强拼搏,废寝忘食,坚持大搞业余美术创作。经过不懈努力,父亲的艺术造诣和绘画技艺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由于成绩卓著他先后被吸收成为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并破例被吸纳成为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成为天津市著名画家。

在其后的岁月里,为将自己一技之长奉献给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美术绘画人才父亲还曾奉调组建了天津市工艺美术技术学校,从筹建到招生、从组织教学大纲到授课以及下厂实习,父亲率先士卒,无不亲历亲为,为学校的组建、健康发展成长做出了积极贡献。经过不懈努力,学校各项工作很快进入正轨,为工艺美术行业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创作设计力量。父亲在教学中呕心沥血准备调整教案,在课堂上与学生打成一片,坚持用通俗的语言深入简出耐心地教授,他在同志中是忠厚长者,在学生中他是良师益友,加之其丰富的阅历和过硬的技艺,他当之无愧地成为学校的顶梁柱和不可或缺的教学技术人才,受到领导和公众的一致尊敬和爱戴。

天有不测风云,正在父亲享受丰收成果意欲大展宏图大干一番之时,文革浩劫袭来,折断了他理想的翅膀,一夜之间他被打成了反动学术权威,被抄家遭批判,关牛棚达八个多月不准回家,而后又被勒令下放到天津拉链厂劳改。红卫兵把父亲多年的画作当作所谓黑材料抄走令他痛心疾首侧夜难眠,知名画家、挚友张其翼、孙其峯、李骆公等先生赠送给他的珍贵书画也被席卷、遗失更令父亲五内俱焚,加之无妄的大批判煎熬和劳动改造使父亲身心疲惫,精神备受摧残,几经挣扎父亲终于患脑血拴病倒下了。

父亲原本身体素质极好,是个身材高大,体魄魁伟的人,从骨子里说,他是个为艺术而生、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患病后他不甘心就此断送了其从艺生涯,于是就积极与疾病抗争,坚持练手练脑练技艺,意在尽快恢复。经过一个时期的治疗与自身调理,当他受邀参加天津市政府安排的高级知识份子集体疗养活动时,他体现了良好的精神状态,主动向有关领导表达了大病初愈后继续奋斗、拼搏的决心,为此,上级相关领导尊重父亲的意愿把他调到了天津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父亲十分感激党的关怀,不顾劝阻,就快乐地拄着手杖拖着病体,带着对新的工作设想,又以更大热情投入到为基层设计新产品事业中来,为工艺美术事业贡献出了自己全部的光和热,直至积劳过度一病不起,历时十三年后病逝。

二,艺术特色;

父亲的作品主要有如下艺术特色;

1,充满时代生活气息

看过父亲作品的人都能感受到作品中那扑面而来的时代生活气息。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全国人民热火朝天建设社会主义的情景激励着父亲,经过他的艺术加工无数感人的画作见曾诸于报端,这些画面雅俗共赏,生动自然,即是对劳动人民辛勤努力的真实歌颂,也反映抒发了作者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的真实情感。父亲有着深厚的农村、城市生活基础,当过农民,也当过多年工人、干部,在艺术探索中坚持求真、求新、求精,为了丰富自己的阅历他经常深入厂矿、农村、工地和民间,到各处去写生采访,收集素材,汲取营养,感受时代的进步。他的作品都是从生活中来,都是歌颂劳动人民的真善美和勤俭建国的劳动热情,反映了那个时期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父亲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各行各业,是其深入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劳动结晶。

2.洋溢着正义精神

父亲是一个光明磊落,忠厚善良的人。他原名“陈忠”,后更名“陈铮”,曾自刻一方“老铮”石印,取铮铮铁骨之意。他作风正派,为人正直,坚持正义,与他共过事的人都评价说他“颇有燕赵之风”。一九四五年五月,文安县解放。父亲曾在人民政府组织的剧团里当主要演员,他满腔热血,壮怀激烈,夜以继日地排练演出各种文艺节目,并书写标语,彩绘高跷腿,画宣传画;宣传减租减息,参与斗地主分田地,载歌载舞欢庆文安解放,为支持和迎接石家庄地解放做出过积极贡献。这期间,父亲曾怀着同仇敌忾和对穷苦百姓的无比同情,演出过京剧“解放文安城”、歌剧“万年穷”等剧目,其中在扮演“万年穷”剧中主角万年穷老人时由于深入角色,投入感情,把角色刻划的非常成功,使现场观众十分感动,不少人看的泪如雨下,有力地抨击了万恶的旧社会。

父亲的正义精神也体现在他的画作里,例如“在边防线上”,父亲描写的是我边防战士顶风冒雪在森林里巡逻的情景,画面上他只画了两棵苍松和三个骑马的解放军战士,虽然着墨不多但由于重点突出刻划了较前面一个解放军战士的威武雄姿,使人感觉在高头大马之上我英俊豪气的解放军战士的英雄气概统治了正个画面,背景上那大片空白里仿佛有凛然正气在四处弥漫扩散,笼罩并占领了祖国边防线上的千山万岭,也让人想到在三骑之后正在严阵以待的我三军正义之师厉兵摩马,奋勇歼敌的光辉形像。画作里正义精神已经衍化成征服外敌的强大力量。

3.隐含作者宽厚大度的人格

中国画最讲究笔墨意境。父亲十分注意在传统基础上创新,且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上下功夫,经多年探索,其画作追求用笔“松”秀,笔“断”意连,以“简”取胜,以达笔简意繁的初衷;用墨力求温润淡雅,以“淡”取胜,通过浓淡对比,营造并展开空灵搏大的画面空间,尽量以少许胜多许,以有数胜无数,以“虚”代实,使人有发挥想像的余地,做到空而不空,画中有画,画外还有画。再就是以“减”求“略”,如部分轮廓线全然从略,再以周围墨色衬之仍感完整。“松”、“断”、“简”、“淡”、“虚”、“减”、“略”,其实都是“舍”的艺术处理,可使画面虚实相生,意境更加宽广开阔,达到高格调的艺术思想境界。

“画如其人”一语的确恰当反映印证出了父亲的高尚艺术思想境界与人品。在天津美术界、在工作单位父亲有极好的人缘和口碑,他渧除名利干扰,乐于助人,常常拿稿费和薪酬扶贫济困,在那个年代自己虽然经济不富裕,但他看不了别人的困难与穷苦,总是忍不住慷慨解囊,特别在节粮度荒年代更显突出,因为接济别人而使自己和家人饿肚子的事曾多次发生过,但他面对抱怨总是一笑了之,依然我行我素,坚持接济他人。在家中,不管自己多忙多累,他都会热情、耐心地接待慕名而来的求教者,不厌其繁地耐心施教、指导,讲解技法和绘画经验。对于上门求画者,他更是不计金钱,有求比应,甚至还自搭纸墨。他曾多次义务给工厂、企事业、学校讲学、作画、搞美术设计,从来不把钱看在眼里,为社会服务根本不计较个人得失。记得“五反”运动时他曾主动为居住地公安派出所画宣传壁画,完全是自掏腰包义务行为,由此受到区街领导的表扬。此类事例举不胜举,记得七十年代初,我县文化馆因宣传需要急需照像用胶卷,但由于经费紧张买不起,正在束手无策之时是父亲帮助解决了燃眉之急,他在天津找熟人联系货源,自掏腰包及时把胶卷送到文化馆,自然还搭了往返车费,此事令文化馆领导和全体职工深为感动,感谢之余纷纷称赞父亲的高尚风格。

三.艺术成就

中国画技艺博大精深,入之愈深,难度愈大,其境则愈奇。父亲作画是多面手,以写意为主,工写兼能。他技艺高超,才气横溢,胸有成竹,创作从来不打草稿,总是信手拈来,率意为之。他的绘画,或细腻柔韧,或粗狂刚劲,或简洁流畅,或飘洒灵动,无不闪烁着美的光彩,跃动着生命地激情。其大写意的水墨荷花和虾意境脱凡,神态超俗。山水、花鸟气魄宏伟,唯妙逼真。他最擅长画人物,形象简括生动,洗练自然,仕女人物秀润清雅,工农兵人物朴素无华。“在当时中国画十分不景气的情况下,能坚持人物画创作尤显得难能可贵”,这是父亲去世后天津美术界及单位领导给他的中肯评价。

1.发表出版与展览表演

父亲的作品曾先后发表在、、、、、、、、、、、、、、、、、、及等众多报刊杂志上,总数达三百余幅。另,父亲曾有十余画作被出版社选中用于出版年画、挂历;有两幅作品被收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六十年代,父亲曾和“津门五老之首”的刘子久老先生合作了题为“歇晌”的画作,被出版社印成图片发行后,在新华书店被抢购一空,几次加印仍畅销不衰。其后,父亲的工笔人物画“蔡文姬”被印刷发行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成为抢手货。此外,父亲的画作还多次在天津和全国的美术展览会上参展并获奖,多幅画作被当做范画用于美术院校教学,许多画作为社会、机关、单位收藏及在著名大商场的橱窗里展览、展示

由于父亲绘画艺术成就斐然,引起了当时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好评,因而其各种社会活动当时特别频繁,经常受邀到天津各文化场所讲学、进行绘画表演,如:天津第一工人文化宫、第二工人文化宫,和平区文化馆、民族文化宫等;为此,当时的天津报纸曾多次刊发过对他的专访和照片进行报导。

2.代表作:

我国著名画家孙其峯先生十分赏识父亲的绘画才干,曾

赞誉父亲为“不可多得的高产画家”。父亲的作品很多,广受好评。其中有几幅代表作曾引起轰动,一幅是“主任也学会了给牲畜治病”,表现的是农村基层干部深入群众,服务生产的情景。此画作先后被“人民日报”、“河北日报”等四种报纸发表或转载,有力地配合了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收到了积极效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推崇和好评。父亲另一幅“蔡文姬”是精工细作的工笔仕女画,着重刻划了蔡文姬的神态表情,主题人物诩诩如生,洁净明艳;画面富丽堂皇,五彩缤纷;身后的抱琴侍女则衬托出主人公不同凡响的身份和才情,呈现出一派巧夺天工、艳中寓雅的大美气象。这幅画作由于投入了父亲了很多心血和精力,精致唯美,出版后即珍藏起来很少出示,十分珍视,,可惜在文革抄家前出于无奈,被父亲忍痛亲手烧掉了。

3.业余美术教学:

父亲多年来曾先后在天津新华业余大学、和平区文化馆、南开文化宫、第二工人文化宫等文化场所常年业余授课,多年来为社会、为机关、企事业培养了众多的美术人材,父亲十分欣赏青年美术爱好者能够创新,看到青年画家有突破非常欣慰。其中不少人因成绩卓著,或成为了专家,或成为了教授,他们已成为了天津美术界的中坚骨干力量。现在每当提及父亲时,他们都对启蒙恩师印象深刻,一往情深。

4.本职工作:

父亲对待本职工作任何时候都是认真负责,竞竞业业的。他为单位设计创作的各种作品不计其数,其中不少获得各种奖项和奖励,有的工艺美术精品还行销到国外。对于年轻人他倾其所有,耐心帮扶传帮带,为工艺美术行业培养了一批创作设计力量。父亲热爱美术事业,工作热情高涨,为完成任务经常通霄达旦忘记休息,为设计昼思夜想废寝忘食,上班时没有干完的工作他时常带回家完成,不计时间不计报酬。尤其父亲患病复出后他并未因此而改变,为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光和热,他更加大了奉献力度,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坚持抱病作画创作,他说:“有病不怕,就怕画不了画”。最终,在一次下基层工艺美术厂指导、组织技术攻关时因劳累过度,遭遇风雨致旧病复发而再次倒下,这一病就再也没再起来。父亲病逝后众多学生,同事、好友纷纷赶来吊唁,表达了悲痛、惋惜之情,都认为是天津美术界的重大损失,单位为其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寄托哀思,父亲的境界、为人和画风给后人树立了光辉榜样。

父亲的一生是平凡的,是在奔波忙碌中度过的,他没有创造丰功伟绩,没有给家庭留下什麽物质财富,但是他的顽强,他对生活的热爱,他对事业的追求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公已逝,艺永存,  德艺双馨.

相信,知道和了解父亲的人们是不会忘记他的!

分享:

3

  喜欢

0

  赠金笔

家父陈铮(1920.10.11—1987.4.23) 又名:陈忠,字:益民。自幼酷爱书画事业,经过其数十年的不懈努力,曾呕心沥血为振兴中国画事业的发展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值此国家昌盛,文坛繁荣,各条战线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撰文缅怀父亲不平凡的奋斗历程不仅抒怀我们的深切思念之情,而且将激励我们继承他的遗志,为建设更美好的明天去努力拼搏。

一. 从艺简历 :

父亲出生于文安镇西关四村一个世代书香门第家庭,受薰陶酷爱书画习作。幼年时因逢社会动荡,连年的战乱使祖上的家业损毁丢失怠尽,加之学校停办,迫使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他就过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承担起了压力和挫折,锻练了坚韧向上的开朗性格。为补贴家用他每天起早贪黑辛苦劳作,十年九涝的文安洼把他锻练成了罩鱼高手,厉练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劳作之余年青的父亲拿起画笔,他捕鱼画鱼,把鱼画的活灵活现,画树画鸟画人,见什麽画什麽,展现了超人的艺术天赋。为开拓就业渠道,几经探索他开始了自学成才的从艺之路。

父亲天资聪明,才思敏捷,多才多艺,其为从艺付出了极大的辛苦和心血,他废寝忘食刻苦钻研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境地,他无师自通地自学了绘画、书法、篆刻及文艺理论研究等.性情喜好使其练就了较为扎实的技艺基础,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修养,体现了较为突出的才情天赋,这些为他后期的绘画生崖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生存父亲每天奔波忙碌,靠美术和刻字维持生计,坚持练中干,实践中提高。他曾摆地滩刻过字,在教育馆凭美术打过工,参与过彩绘天津娘娘宫,在北京天坛公园彩绘过古建筑,尤其在北京珠市口开明戏院为梅兰芳等著名戏曲艺术家写海报、画广告的那段经历对他的人生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当时常有机会与梅先生接触,常看梅先生的戏,听梅先生教诲,使父亲对艺术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开了眼界, 从此对艺术更加痴迷。

天津解放后,父亲正式参加工作在天津国营印刷一厂任统计、庶务等职,在这里他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尽情发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他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用实际行动投入到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洪流中来。在工厂他主动参加政治宣传和文艺演出活动,参与过现代戏演出,曾多次扮演过青衣、武生、老生等古装京剧正面角色(如:“打渔杀家”的肖恩、“苏三起解”的玉堂春等),由于唱工演技出类拔萃,广受好评。而此时他的篆刻技艺已日臻成熟,绘画技艺更是如日中天,进步神速,加之写得一手好字更是令人刮目相看,很快即成为行业中响当当的人物。父亲画路宽广,擅长国画山水、花鸟、人物,多年努力打拼成就了其以写意为主,工写兼能的风格。为将一己所能报效国家,呕歌新时代,在大跃进的年月里父亲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历程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为搞好创作,父亲利用业余时间不辞劳苦,深入工厂工地农村地头,广泛接触工农兵,本着源于生活,贴进生活的宗旨,及时反映和报导新生事物新气象。由于父亲长期扎根在基层,社会阅历丰富,加之理解能力强,其画作能紧跟形势的需要,贴进老百姓的生活,具有时代感,极富感召力,因此很快被社会认可并在多种不同报刊杂志和媒体上发表,在当时的社会上下引起了广泛的好评和反响。记得父亲的一副画作在(中苏友好报)上发表后即引起了上级有关领导的重视,将其上调至天津市美术印刷公司专职从事美术创作,父亲自此正式步入画坛,进入其辉煌人生创作的美好时期。

父亲为人忠厚勤奋,对事业全力以赴,尤其对他衷爱的绘画事业更是倾尽满腔心血。在单位他刻苦努力,积极超额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和指标,在家里他克服居住狭窄的困难,身居陋室,以床代桌,不分昼夜,冒酷暑顶严寒,顽强拼搏,废寝忘食,坚持大搞业余美术创作。经过不懈努力,父亲的艺术造诣和绘画技艺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由于成绩卓著他先后被吸收成为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并破例被吸纳成为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成为天津市著名画家。

在其后的岁月里,为将自己一技之长奉献给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美术绘画人才父亲还曾奉调组建了天津市工艺美术技术学校,从筹建到招生、从组织教学大纲到授课以及下厂实习,父亲率先士卒,无不亲历亲为,为学校的组建、健康发展成长做出了积极贡献。经过不懈努力,学校各项工作很快进入正轨,为工艺美术行业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创作设计力量。父亲在教学中呕心沥血准备调整教案,在课堂上与学生打成一片,坚持用通俗的语言深入简出耐心地教授,他在同志中是忠厚长者,在学生中他是良师益友,加之其丰富的阅历和过硬的技艺,他当之无愧地成为学校的顶梁柱和不可或缺的教学技术人才,受到领导和公众的一致尊敬和爱戴。

天有不测风云,正在父亲享受丰收成果意欲大展宏图大干一番之时,文革浩劫袭来,折断了他理想的翅膀,一夜之间他被打成了反动学术权威,被抄家遭批判,关牛棚达八个多月不准回家,而后又被勒令下放到天津拉链厂劳改。红卫兵把父亲多年的画作当作所谓黑材料抄走令他痛心疾首侧夜难眠,知名画家、挚友张其翼、孙其峯、李骆公等先生赠送给他的珍贵书画也被席卷、遗失更令父亲五内俱焚,加之无妄的大批判煎熬和劳动改造使父亲身心疲惫,精神备受摧残,几经挣扎父亲终于患脑血拴病倒下了。

父亲原本身体素质极好,是个身材高大,体魄魁伟的人,从骨子里说,他是个为艺术而生、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患病后他不甘心就此断送了其从艺生涯,于是就积极与疾病抗争,坚持练手练脑练技艺,意在尽快恢复。经过一个时期的治疗与自身调理,当他受邀参加天津市政府安排的高级知识份子集体疗养活动时,他体现了良好的精神状态,主动向有关领导表达了大病初愈后继续奋斗、拼搏的决心,为此,上级相关领导尊重父亲的意愿把他调到了天津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父亲十分感激党的关怀,不顾劝阻,就快乐地拄着手杖拖着病体,带着对新的工作设想,又以更大热情投入到为基层设计新产品事业中来,为工艺美术事业贡献出了自己全部的光和热,直至积劳过度一病不起,历时十三年后病逝。

二,艺术特色;

父亲的作品主要有如下艺术特色;

1,充满时代生活气息

看过父亲作品的人都能感受到作品中那扑面而来的时代生活气息。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全国人民热火朝天建设社会主义的情景激励着父亲,经过他的艺术加工无数感人的画作见曾诸于报端,这些画面雅俗共赏,生动自然,即是对劳动人民辛勤努力的真实歌颂,也反映抒发了作者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的真实情感。父亲有着深厚的农村、城市生活基础,当过农民,也当过多年工人、干部,在艺术探索中坚持求真、求新、求精,为了丰富自己的阅历他经常深入厂矿、农村、工地和民间,到各处去写生采访,收集素材,汲取营养,感受时代的进步。他的作品都是从生活中来,都是歌颂劳动人民的真善美和勤俭建国的劳动热情,反映了那个时期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父亲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各行各业,是其深入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劳动结晶。

2.洋溢着正义精神

父亲是一个光明磊落,忠厚善良的人。他原名“陈忠”,后更名“陈铮”,曾自刻一方“老铮”石印,取铮铮铁骨之意。他作风正派,为人正直,坚持正义,与他共过事的人都评价说他“颇有燕赵之风”。一九四五年五月,文安县解放。父亲曾在人民政府组织的剧团里当主要演员,他满腔热血,壮怀激烈,夜以继日地排练演出各种文艺节目,并书写标语,彩绘高跷腿,画宣传画;宣传减租减息,参与斗地主分田地,载歌载舞欢庆文安解放,为支持和迎接石家庄地解放做出过积极贡献。这期间,父亲曾怀着同仇敌忾和对穷苦百姓的无比同情,演出过京剧“解放文安城”、歌剧“万年穷”等剧目,其中在扮演“万年穷”剧中主角万年穷老人时由于深入角色,投入感情,把角色刻划的非常成功,使现场观众十分感动,不少人看的泪如雨下,有力地抨击了万恶的旧社会。

父亲的正义精神也体现在他的画作里,例如“在边防线上”,父亲描写的是我边防战士顶风冒雪在森林里巡逻的情景,画面上他只画了两棵苍松和三个骑马的解放军战士,虽然着墨不多但由于重点突出刻划了较前面一个解放军战士的威武雄姿,使人感觉在高头大马之上我英俊豪气的解放军战士的英雄气概统治了正个画面,背景上那大片空白里仿佛有凛然正气在四处弥漫扩散,笼罩并占领了祖国边防线上的千山万岭,也让人想到在三骑之后正在严阵以待的我三军正义之师厉兵摩马,奋勇歼敌的光辉形像。画作里正义精神已经衍化成征服外敌的强大力量。

3.隐含作者宽厚大度的人格

中国画最讲究笔墨意境。父亲十分注意在传统基础上创新,且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上下功夫,经多年探索,其画作追求用笔“松”秀,笔“断”意连,以“简”取胜,以达笔简意繁的初衷;用墨力求温润淡雅,以“淡”取胜,通过浓淡对比,营造并展开空灵搏大的画面空间,尽量以少许胜多许,以有数胜无数,以“虚”代实,使人有发挥想像的余地,做到空而不空,画中有画,画外还有画。再就是以“减”求“略”,如部分轮廓线全然从略,再以周围墨色衬之仍感完整。“松”、“断”、“简”、“淡”、“虚”、“减”、“略”,其实都是“舍”的艺术处理,可使画面虚实相生,意境更加宽广开阔,达到高格调的艺术思想境界。

“画如其人”一语的确恰当反映印证出了父亲的高尚艺术思想境界与人品。在天津美术界、在工作单位父亲有极好的人缘和口碑,他渧除名利干扰,乐于助人,常常拿稿费和薪酬扶贫济困,在那个年代自己虽然经济不富裕,但他看不了别人的困难与穷苦,总是忍不住慷慨解囊,特别在节粮度荒年代更显突出,因为接济别人而使自己和家人饿肚子的事曾多次发生过,但他面对抱怨总是一笑了之,依然我行我素,坚持接济他人。在家中,不管自己多忙多累,他都会热情、耐心地接待慕名而来的求教者,不厌其繁地耐心施教、指导,讲解技法和绘画经验。对于上门求画者,他更是不计金钱,有求比应,甚至还自搭纸墨。他曾多次义务给工厂、企事业、学校讲学、作画、搞美术设计,从来不把钱看在眼里,为社会服务根本不计较个人得失。记得“五反”运动时他曾主动为居住地公安派出所画宣传壁画,完全是自掏腰包义务行为,由此受到区街领导的表扬。此类事例举不胜举,记得七十年代初,我县文化馆因宣传需要急需照像用胶卷,但由于经费紧张买不起,正在束手无策之时是父亲帮助解决了燃眉之急,他在天津找熟人联系货源,自掏腰包及时把胶卷送到文化馆,自然还搭了往返车费,此事令文化馆领导和全体职工深为感动,感谢之余纷纷称赞父亲的高尚风格。

三.艺术成就

中国画技艺博大精深,入之愈深,难度愈大,其境则愈奇。父亲作画是多面手,以写意为主,工写兼能。他技艺高超,才气横溢,胸有成竹,创作从来不打草稿,总是信手拈来,率意为之。他的绘画,或细腻柔韧,或粗狂刚劲,或简洁流畅,或飘洒灵动,无不闪烁着美的光彩,跃动着生命地激情。其大写意的水墨荷花和虾意境脱凡,神态超俗。山水、花鸟气魄宏伟,唯妙逼真。他最擅长画人物,形象简括生动,洗练自然,仕女人物秀润清雅,工农兵人物朴素无华。“在当时中国画十分不景气的情况下,能坚持人物画创作尤显得难能可贵”,这是父亲去世后天津美术界及单位领导给他的中肯评价。

1.发表出版与展览表演

父亲的作品曾先后发表在、、、、、、、、、、、、、、、、、、及等众多报刊杂志上,总数达三百余幅。另,父亲曾有十余画作被出版社选中用于出版年画、挂历;有两幅作品被收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六十年代,父亲曾和“津门五老之首”的刘子久老先生合作了题为“歇晌”的画作,被出版社印成图片发行后,在新华书店被抢购一空,几次加印仍畅销不衰。其后,父亲的工笔人物画“蔡文姬”被印刷发行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成为抢手货。此外,父亲的画作还多次在天津和全国的美术展览会上参展并获奖,多幅画作被当做范画用于美术院校教学,许多画作为社会、机关、单位收藏及在著名大商场的橱窗里展览、展示

由于父亲绘画艺术成就斐然,引起了当时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好评,因而其各种社会活动当时特别频繁,经常受邀到天津各文化场所讲学、进行绘画表演,如:天津第一工人文化宫、第二工人文化宫,和平区文化馆、民族文化宫等;为此,当时的天津报纸曾多次刊发过对他的专访和照片进行报导。

2.代表作:

我国著名画家孙其峯先生十分赏识父亲的绘画才干,曾

赞誉父亲为“不可多得的高产画家”。父亲的作品很多,广受好评。其中有几幅代表作曾引起轰动,一幅是“主任也学会了给牲畜治病”,表现的是农村基层干部深入群众,服务生产的情景。此画作先后被“人民日报”、“河北日报”等四种报纸发表或转载,有力地配合了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收到了积极效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推崇和好评。父亲另一幅“蔡文姬”是精工细作的工笔仕女画,着重刻划了蔡文姬的神态表情,主题人物诩诩如生,洁净明艳;画面富丽堂皇,五彩缤纷;身后的抱琴侍女则衬托出主人公不同凡响的身份和才情,呈现出一派巧夺天工、艳中寓雅的大美气象。这幅画作由于投入了父亲了很多心血和精力,精致唯美,出版后即珍藏起来很少出示,十分珍视,,可惜在文革抄家前出于无奈,被父亲忍痛亲手烧掉了。

3.业余美术教学:

父亲多年来曾先后在天津新华业余大学、和平区文化馆、南开文化宫、第二工人文化宫等文化场所常年业余授课,多年来为社会、为机关、企事业培养了众多的美术人材,父亲十分欣赏青年美术爱好者能够创新,看到青年画家有突破非常欣慰。其中不少人因成绩卓著,或成为了专家,或成为了教授,他们已成为了天津美术界的中坚骨干力量。现在每当提及父亲时,他们都对启蒙恩师印象深刻,一往情深。

4.本职工作:

父亲对待本职工作任何时候都是认真负责,竞竞业业的。他为单位设计创作的各种作品不计其数,其中不少获得各种奖项和奖励,有的工艺美术精品还行销到国外。对于年轻人他倾其所有,耐心帮扶传帮带,为工艺美术行业培养了一批创作设计力量。父亲热爱美术事业,工作热情高涨,为完成任务经常通霄达旦忘记休息,为设计昼思夜想废寝忘食,上班时没有干完的工作他时常带回家完成,不计时间不计报酬。尤其父亲患病复出后他并未因此而改变,为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光和热,他更加大了奉献力度,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坚持抱病作画创作,他说:“有病不怕,就怕画不了画”。最终,在一次下基层工艺美术厂指导、组织技术攻关时因劳累过度,遭遇风雨致旧病复发而再次倒下,这一病就再也没再起来。父亲病逝后众多学生,同事、好友纷纷赶来吊唁,表达了悲痛、惋惜之情,都认为是天津美术界的重大损失,单位为其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寄托哀思,父亲的境界、为人和画风给后人树立了光辉榜样。

父亲的一生是平凡的,是在奔波忙碌中度过的,他没有创造丰功伟绩,没有给家庭留下什麽物质财富,但是他的顽强,他对生活的热爱,他对事业的追求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公已逝,艺永存,  德艺双馨.

相信,知道和了解父亲的人们是不会忘记他的!

分享:

3

  喜欢

0

  赠金笔


相关内容

  • 高一语文小说阅读积累(四)[感恩节的两位绅士][父亲]
  • 高一语文小说阅读积累(四) 2015.12.3 感恩节的两位绅士 [美]欧·亨利 斯塔弗·皮特坐在联合广场边东侧入口处右面的第三条长凳上.九年来,每逢感恩节的下午一点钟,他总是准时坐在老地方,总有奇遇发生在他身上,使他心跳加速,激情澎湃. 但今年,皮特出现在一年一度的约会地点,是出于习惯,并不是被饥 ...

  • 奥斯丁笔下的父亲形象
  • 摘  要:简・奥斯丁,英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尽管女性意识在她所生活的时代并不十分鲜明,然而她却通过一系列女性形象塑造传递出了较强的女意识.在这强烈女性意识的背后,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父亲都无一例外地被弱化或消失.本文将通过对奥斯丁笔下班纳特先生形象的分析,来更进一步挖掘作品中女性意识存在的深 ...

  • 父亲60岁生日主持词
  • 父亲66岁生日寿辰主持词 〔开场词〕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热情的佳宾们: 你们好。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金猪报喜,喜从天降,喜上眉梢,喜上加喜,皆大欢喜; 喜出望外,喜逐颜开,阖家欢喜,喜气洋洋,喜乐无边; 中间略…… 福!祝贺XXX先生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代表老寿星及其儿女们, ...

  • 我们的父亲朱自清--访朱自清先生的儿女们
  • 我们的父亲朱自清 --访朱自清先生的儿女们 李立宇/文 <荷塘月色>中"妻"拍着的小小的闰儿,在<儿女>中也只是 个话也讲不清的小孩子:如今却是一位白发苍苍笑容可掬的老人了. 荷塘依旧,蛙声依旧,月光依旧,时间却已是七十年后了.是朱自清 先生的百年诞辰唤回 ...

  • 朱自清散文艺术特点
  • 南 大学网 络教育学 毕 业 论 文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学 生 牛小花 学 号 [1**********]16 专 业 汉语言文学教育 层 次 专升本 通讯地址 兰州市皋兰县北辰路646号 邮政编码 730200 指导教师 刘宇清 西院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评定表 目 录 摘 ...

  • 父亲与钱锺书的交往
  • 钱锺书生于1910年,比我父亲宋淇年长九岁,他在1998年逝世.我父亲和钱锺书从1979 年起至1989年间通信,有138 封. 尽管父亲是钱先生的知己,但我始终跟他们家缘悭一面,只偶然从父亲口中听到几件趣事.例如他有天就告诉我:钱锺书曾顽皮地把莎士比亚的名字,用上海话念成"邪士胚&quo ...

  • 爱的教育-第五 二月
  • 第五 二月 奖牌授予 四日 今天,视学官到学校里来,说是来给予赏牌的.那是有白须着黑服的绅士,在功课将完毕的时候,和校长先生一同到了我们的教室里,坐在先生的旁边,对三四个学生做了一会儿考问.把一等奖的赏牌给与代洛西,又和先生及校长低声谈说. "受二等奖的不知是谁?"我们正这样想, ...

  • 通过典型事例写出人物鲜明个性
  • [导语]人物的个性特征就是指在思想.行为.品质.习惯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征.善于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文章,才有可能打动读者.本期我们通过选取两篇文章,让同学们借鉴其是如何通过典型事例,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的. [选文一] 敬爱的"号兵" 文/琦 君 求学时代,对负责学生事务的老师,多少 ...

  • [父亲的病]读后感600字
  • <父亲的病>读后感600字 在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等文章后,我对鲁迅先生的文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被他它们深厚的寓意所折服.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篇<父亲的病>. 文章主要讲述了父亲生病后,鲁迅先生请来城中"最好" ...

  • 蒋碧薇讲和徐悲鸿的爱情故事
  • 蒋碧微画像 初识 我和徐悲鸿先生,都是江苏宜兴人.蒋家是宜兴大族,光绪十六年,父亲和出身名门的戴清波女士结婚,两人心志相投,经常一起唱和诗词.吹箫弄笛,恩爱逾恒.我出生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二月二十九日,正巧我家东书房一棵海棠盛放,祖父为我取名棠珍,字书楣. 我第一次见到徐悲鸿先生,是在宜兴家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