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强理"也是家庭暴力

作者:萧于

少年儿童研究 2007年05期

  父母的“强理”是另类家庭暴力

  记者: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同感:孩子长到八九岁,突然变了,变得不认识、不好管了。这是为什么呢?

  陈建翔:在此之前,我们是把孩子当作完全不能自理、没有生活知识、不具备独立人格的婴幼儿来“养”的。我们像养小猫、小狗一样养孩子、疼孩子、宠孩子,把孩子看作是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块肉,跟孩子不分“你”、“我”。孩子突然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敢对家长说不,敢与家长对着干了。这是孩子成长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我们的家长一时没能醒悟、适应过来,还想孩子对自己百依百顺。于是,双方便有了冲突,家长开始抱怨:这孩子怎么越大越不听话、越不可爱了呢?

  记者:家长对孩子横加指责、抱怨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

  陈建翔:孩子不听话,不与家长配合,学习成绩又不理想,家长就开始絮叨、责备,心情越来越坏。原来生孩子的时候是个圆脸,养着养着就把自己的脸养成了长脸,耷拉着,没有一丝微笑,天天都是生气,生气。孩子看着家长愁眉苦脸的样子,自然就会得到一种暗示:我是一个坏孩子,我让家长失望了,我是家长的一块心病、一个包袱。

  我常打比方说,现在的孩子接受的批评,责备太多了,被泼的冷水太多了,就好比他的心里有一团柴火,这团柴火都是新柴火,长年累月被泼冷水,老是处在湿柴火的状态——燃烧不起来,对任何事物都没有热情。古人说的“哀莫大于心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试想想,一堆经常被泼冷水的柴火,怎么燃烧呢?它燃烧不了,还会把烧火的人熏得眼泪汪汪,呛得咳嗽不止,怎能不让烧火人气上加气、恨上加恨呢?

  家长与孩子的冲突,就是这样由不理解、不宽容引起的,双方各执一词,冲突不断升级,甚至演变成两代人之间无休无止的战争。这种战争,很像是一种说不清、道不白的宿命,一种“不是冤家不聚头”的宿命。然而,这是没有胜利者的战争,双方稀里糊涂都成了战争的牺牲品。

  记者:我们成年人都信奉这样一句话:天下只有不是的儿女,没有不是的父母。家长怎么“训”孩子都是天经地义的事,不“训”孩子的家长反倒有悖天理。家长的强势地位真的就是那么天经地义吗?

  陈建翔:有一天,一个家长对我说,她的孩子学习状态不好,成绩下降,自己虽然苦口婆心,不断给孩子讲道理,但讲了还是白讲。有一天,孩子居然对她说:“妈,你还是打我一顿吧!”她大惑不解:孩子怎么会逼迫我打他呢?

  我告诉她:孩子可能接受不了你的另类“家庭暴力”。

  打和骂,是我们常见的两种“家庭暴力”。现在,人的文化素养提高了,思想觉悟增强了,知道打孩子不对,对孩子打骂现象比以前减少了。但是,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家庭中还存在第三种“家庭暴力”,那就是家长的“强理”!它与打、骂一样,都是家长强权的表现。

  什么是“强理”?一是指“强词夺理”。本来没有理,是硬说出来的理,所谓“理解了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很有点“朕即真理”的意思。二是指“强迫之理”。虽然有理,但态度强硬、粗暴,不容置疑,所谓的“得理不饶人”就是这个意思。三是“强泛之理”。理倒是理,就是太大太虚,没有什么用。四是指“强聒之理”。天天在你耳边絮叨,强迫你听,引起你的听觉疲劳。什么样的理每天听上八遍、十遍,也不是好理了。

  “强理”作为家庭暴力,比打、骂“文明”一点,但它更有隐蔽性、覆盖性和无孔不入的渗透性。家长使用这种暴力手段越频繁、越心安理得,孩子心理上承受的伤害则越大、越深、越无以诉说。然而,对于这样一种家庭暴力,社会往往处在集体无意识里,没有人去深究和谴责。这样,家长就日复一日“心安理得”地用这种暴力去压迫孩子,而孩子,日复一日处在暴力之下,却说不清究竟受了什么委屈、在哪里受了委屈——他们受了压迫不说,还占不着丝毫的“理”!这就是我们成人控制的世界对孩子最大的不公所在!

  记者:孩子和家长发生冲突,受伤最厉害的为什么总是孩子?

  陈建翔:大多数的成年人,我把他们归纳为左脑人;大多数的孩子,我把他们归纳为右脑人。我把右脑叫做哲学脑、智慧脑,我把左脑叫做经济脑、小聪明脑。左脑不是没有聪明,但是它的聪明是有限度的。右脑看起来比较笨,呆呆傻傻的,但是它储藏着大智慧。这种大智慧却不太擅长用语言来表达。左脑是负责语言的,左脑人特别会用语言来表达。

  右脑人跟左脑人在一起的时候,也就是孩子跟家长在一起的时候,孩子不会表达,不会说话,我们成年人太会表达,太会说了。大多数时候,我们过分地滥用了语言的力量,造成了孩子对我们的反感和厌倦。

  很多家长“训”孩子,无非是想教育孩子,但实际上每一次说教都起不到什么教育作用,白白地给自己添堵,给孩子添堵。所以,我想,作为成年人,我们的语言系统非常发达,但是,越发达,越要慎用语言,因为用得不好就容易伤害孩子。跟孩子的交流一定要设底线,这个底线就是孩子的自尊心,伤到这个底线,教育就变成了非教育,甚至反教育。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在我看来,应说可怜天下孩子心才对。我们父母“训”孩子,起码我们还能够比较充分地、比较主动地表达我们的意愿,甚至当我们做得不好,做得不对的时候,我们能够强词夺理。孩子没有这个特权,总是处于被批评、被责备的地位。许多孩子在家长的严厉管束下,处境非常可怜:他们没有成长的自由,没有平等的权利,没有抗争的力量,没有分辩的机会,没有拒绝的余地。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受了委屈,到哪儿去发泄?如果憋着,肯定出毛病;如果转移给别的孩子,这叫做黑色能量的转移,会造成孩子反社会。

  所以,当我们跟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时刻都要有这方面的警觉:是不是滥用丁一些天然的优势,是不是把自己的习惯、自己的行为框架强套给孩子了?我们不能欺负了孩子,还让孩子有苦无处诉。

  父母对孩子的批评绝大多数是没有必要的

  记者:家长都爱对孩子指指点点,那家长对孩子的批评到底起多大的作用呢?

  陈建翔:中国家长都信奉“优点不说跑不了,缺点不说改不了”的传统家教理念。我们敏锐地、犀利地看着孩子身上的每一点瑕疵,随时随地都想加以批评。

  我认为,我们的家长对孩子的批评太多了(这是与赞扬、表扬相比较而言的)!而其中,绝大多数的批评都是没有必要的。

  有50%的批评属于絮叨,就是“习惯性批评”。批评孩子的话,翻过来、调过去,总是那么几句车轱辘话,没什么新鲜的。家长多说—遍,孩子多—分反感。对于这样的批评,我建议“压缩”成一个月、起码一个星期说一次,效果要好得多。

  有30%的批评属于抱怨。就是孩子没有完全做好,但不是故意没有做好,比如考试没有得满分,钢琴比赛没有得名次,把家钥匙弄丢了,等等。我们不满意,有怨气,于是就开批。在这种情况里面,孩子的过失中往往有家长的责任,抱怨孩子是不公平的。对于这种情况,家长该做的,是实际地帮助孩子,为孩子做点什么,而不是一味抱怨。

  有10%的批评属于迁怒。家长工作不顺利、在单位受了点气、跟爱人闹了矛盾,等等,找个什么理由,把孩子当作“出气筒”,用批评孩子发泄怒气。

  有5%的批评属于“敲打”。就是“警告性批评”。本来孩子做得不错,应该受表扬,但家长为不使孩子骄傲自满,便“正话反说”,给孩子一番不应有的批评。

  还有3%的批评,实属莫名其妙。

  去掉上述98%的批评,只剩下2%的批评是合理的、有教育意义的。

  换句话说,在我们平时批评孩子的100句话里,有98句是可以免开尊口的。如果真能那样,中国孩子就幸福啦!

  记者:中国家长怎样才能摆脱自己的“恶婆婆”形象,还孩子以应有的公平呢?

  陈建翔:首先,家长应端正自己的思维模式,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孩子。孩子不是东西,不是工具,是一个生命体,他有自己成长发育的历程。如果你用期待和欣赏的眼光来看他,就会发现他每天都在变化,每天都在发生奇迹。孩子的前途就在家长的眼光里。你看他是个天才,他就会成长为天才;你看他是个笨蛋,他就会成长为笨蛋。家长每天都应充满期待,充满虔诚,类似于对宗教的虔诚来看待自己的孩子。

  其次,要改变孩子首先得改变我们这张脸。是孩子哪能不犯“错误”?不犯“错误”就不是孩子。我们小时候不也都是这样过来的吗?为什么我们能宽容自己而不能宽容孩子?我们想改变孩子,先就得从改变我们这张脸开始。孩子都希望看到家长充满笑容的圆脸,我们就应把愁容变成笑容。

  很多家长却信奉“给好心,不给好脸”,或者“给好心,不给好话”的传统观念。我要说的是,孩子可没有成年人那么深沉、世故,他们很难透过家长“苦脸、坏话”的现象,去理解家长“好心”的本质。家长教育孩子,好心、好脸、好话,应该是“三维一体”的,给孩子“好脸、好话”就是给他们成长的阳光和雨露!

  再次,就是要把戳戳点点、批评责备、絮絮叨叨变成鼓励、表扬、赏识。孩子代表了大自然浓缩的智慧和精华;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成年人难以赶上的,孩子的创造力也是成年人难以想像的。孩子身上拥有我们无法理解的神奇色彩,他们的很多错误都是我们的误解造成的。我们看孩子的心态变了以后,对孩子的态度就会发生变化,自然而然地从用食指对孩子戳戳点点变成用拇指鼓励、表扬孩子。

  从食指变成拇指并不是要避讳孩子的缺点、问题、错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从食指变成拇指是育儿观的一场深刻变革,批评、惩罚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固然不可低估,但这是另一个层次的问题,还有比这更高的一个层次,那就是赏识孩子、敬重孩子。有了赏识、敬重这样一个心态,批评也好,惩罚也好,孩子都会乐意接受。只有接受了,才会达到教育的目的。

  最后,应改变“强势家长”的形象,让自己姿态低一点、弱一点、“傻”一点,变得能让孩子感觉自己高一点、强一点、聪明一点。还有就是停止絮叨,减少“说理”的次数,只在孩子完全放松的情况下与其做朋友式的交谈,并尽量扮演建议者,让孩子做决策者。

  家长任何时候都应为孩子着想,让孩子尽可能地感觉快乐。当孩子快乐时,他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舒展着,快乐比成功更重要。

  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大部分是“流水问题”

  记者:孩子的成长并不总是那么尽如人意的,看着他们出错,我们就着急,就急于要纠正,但无论我们怎么着急都无济于事,甚至事与愿违,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该怎么办?

  陈建翔:孩子对家长的好心帮助并不是立竿见影就能接受的,他们的思想转变有一个“延滞效应”,需在某个特定条件下才会显现出来。教育就如同播种子,要等待一定的季节、一定的阳光(温度)、一定的水分和一定的土壤等条件齐备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有的孩子似乎很“乖”,一听家长督促,没有什么延滞,马上就做出配合的反应,让家长很舒服。但是,这其实是不牢靠的,因为这往往是孩子在讨好家长,而不是他主动地意识到了、觉悟到了什么。

  家长对孩子做人做事的要求一定要坚持,但时间不必那么急。家长和孩子的意见不一致,有了冲突,暂时解决不了,可以悬置起来。悬置不是不解决,而是条件一时不具备,需暂缓一下。操之过急不仅达不到教育的效果,还会因为双方的不冷静,引起更大的矛盾,造成更坏的影响。

  对于孩子的非原则性、非品质性问题,家长可记在心头,等待时机解决。短则一两日,长则三四月,甚至更长时间。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的问题,一定要当时、当日解决。可是孩子一时转不过弯来,不情愿、不配合、不接受。许多家长不知道“悬置法”,一味穷追猛打,结果孩子急了,家长也急了;老问题没解决,新问题又产生。

  孩子成长中的许多问题都是“流水问题”,即可以随着孩子年岁的增长自然解决、自然流逝的问题。比如,小孩子爱动手“打人”;有的孩子不爱与人说话;有的学习粗心大意;有的吃东西爱偏食、挑食等等,大部分都是“流水问题”。流水宜流不宜堵,就是要让它往前走,不要停滞下来。

  “流水问题”也是问题,当然也要认真对待。但是,所有大惊小怪、批评过度、伤害孩子自尊的处理,都无异于把这股水堵住,停滞下来。本来,水遇到了暗礁,也许打一个漩就过去了,但如果过度处理,这水就被阻塞,不能往前走。

  成长的问题要靠成长来解决。对于“流水问题”,我以为,最认真的态度、最合适的办法,就是点到为止,同时静观其变,耐心等待这股“水”慢慢流过去。

作者:萧于

少年儿童研究 2007年05期

  父母的“强理”是另类家庭暴力

  记者: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同感:孩子长到八九岁,突然变了,变得不认识、不好管了。这是为什么呢?

  陈建翔:在此之前,我们是把孩子当作完全不能自理、没有生活知识、不具备独立人格的婴幼儿来“养”的。我们像养小猫、小狗一样养孩子、疼孩子、宠孩子,把孩子看作是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块肉,跟孩子不分“你”、“我”。孩子突然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敢对家长说不,敢与家长对着干了。这是孩子成长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我们的家长一时没能醒悟、适应过来,还想孩子对自己百依百顺。于是,双方便有了冲突,家长开始抱怨:这孩子怎么越大越不听话、越不可爱了呢?

  记者:家长对孩子横加指责、抱怨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

  陈建翔:孩子不听话,不与家长配合,学习成绩又不理想,家长就开始絮叨、责备,心情越来越坏。原来生孩子的时候是个圆脸,养着养着就把自己的脸养成了长脸,耷拉着,没有一丝微笑,天天都是生气,生气。孩子看着家长愁眉苦脸的样子,自然就会得到一种暗示:我是一个坏孩子,我让家长失望了,我是家长的一块心病、一个包袱。

  我常打比方说,现在的孩子接受的批评,责备太多了,被泼的冷水太多了,就好比他的心里有一团柴火,这团柴火都是新柴火,长年累月被泼冷水,老是处在湿柴火的状态——燃烧不起来,对任何事物都没有热情。古人说的“哀莫大于心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试想想,一堆经常被泼冷水的柴火,怎么燃烧呢?它燃烧不了,还会把烧火的人熏得眼泪汪汪,呛得咳嗽不止,怎能不让烧火人气上加气、恨上加恨呢?

  家长与孩子的冲突,就是这样由不理解、不宽容引起的,双方各执一词,冲突不断升级,甚至演变成两代人之间无休无止的战争。这种战争,很像是一种说不清、道不白的宿命,一种“不是冤家不聚头”的宿命。然而,这是没有胜利者的战争,双方稀里糊涂都成了战争的牺牲品。

  记者:我们成年人都信奉这样一句话:天下只有不是的儿女,没有不是的父母。家长怎么“训”孩子都是天经地义的事,不“训”孩子的家长反倒有悖天理。家长的强势地位真的就是那么天经地义吗?

  陈建翔:有一天,一个家长对我说,她的孩子学习状态不好,成绩下降,自己虽然苦口婆心,不断给孩子讲道理,但讲了还是白讲。有一天,孩子居然对她说:“妈,你还是打我一顿吧!”她大惑不解:孩子怎么会逼迫我打他呢?

  我告诉她:孩子可能接受不了你的另类“家庭暴力”。

  打和骂,是我们常见的两种“家庭暴力”。现在,人的文化素养提高了,思想觉悟增强了,知道打孩子不对,对孩子打骂现象比以前减少了。但是,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家庭中还存在第三种“家庭暴力”,那就是家长的“强理”!它与打、骂一样,都是家长强权的表现。

  什么是“强理”?一是指“强词夺理”。本来没有理,是硬说出来的理,所谓“理解了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很有点“朕即真理”的意思。二是指“强迫之理”。虽然有理,但态度强硬、粗暴,不容置疑,所谓的“得理不饶人”就是这个意思。三是“强泛之理”。理倒是理,就是太大太虚,没有什么用。四是指“强聒之理”。天天在你耳边絮叨,强迫你听,引起你的听觉疲劳。什么样的理每天听上八遍、十遍,也不是好理了。

  “强理”作为家庭暴力,比打、骂“文明”一点,但它更有隐蔽性、覆盖性和无孔不入的渗透性。家长使用这种暴力手段越频繁、越心安理得,孩子心理上承受的伤害则越大、越深、越无以诉说。然而,对于这样一种家庭暴力,社会往往处在集体无意识里,没有人去深究和谴责。这样,家长就日复一日“心安理得”地用这种暴力去压迫孩子,而孩子,日复一日处在暴力之下,却说不清究竟受了什么委屈、在哪里受了委屈——他们受了压迫不说,还占不着丝毫的“理”!这就是我们成人控制的世界对孩子最大的不公所在!

  记者:孩子和家长发生冲突,受伤最厉害的为什么总是孩子?

  陈建翔:大多数的成年人,我把他们归纳为左脑人;大多数的孩子,我把他们归纳为右脑人。我把右脑叫做哲学脑、智慧脑,我把左脑叫做经济脑、小聪明脑。左脑不是没有聪明,但是它的聪明是有限度的。右脑看起来比较笨,呆呆傻傻的,但是它储藏着大智慧。这种大智慧却不太擅长用语言来表达。左脑是负责语言的,左脑人特别会用语言来表达。

  右脑人跟左脑人在一起的时候,也就是孩子跟家长在一起的时候,孩子不会表达,不会说话,我们成年人太会表达,太会说了。大多数时候,我们过分地滥用了语言的力量,造成了孩子对我们的反感和厌倦。

  很多家长“训”孩子,无非是想教育孩子,但实际上每一次说教都起不到什么教育作用,白白地给自己添堵,给孩子添堵。所以,我想,作为成年人,我们的语言系统非常发达,但是,越发达,越要慎用语言,因为用得不好就容易伤害孩子。跟孩子的交流一定要设底线,这个底线就是孩子的自尊心,伤到这个底线,教育就变成了非教育,甚至反教育。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在我看来,应说可怜天下孩子心才对。我们父母“训”孩子,起码我们还能够比较充分地、比较主动地表达我们的意愿,甚至当我们做得不好,做得不对的时候,我们能够强词夺理。孩子没有这个特权,总是处于被批评、被责备的地位。许多孩子在家长的严厉管束下,处境非常可怜:他们没有成长的自由,没有平等的权利,没有抗争的力量,没有分辩的机会,没有拒绝的余地。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受了委屈,到哪儿去发泄?如果憋着,肯定出毛病;如果转移给别的孩子,这叫做黑色能量的转移,会造成孩子反社会。

  所以,当我们跟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时刻都要有这方面的警觉:是不是滥用丁一些天然的优势,是不是把自己的习惯、自己的行为框架强套给孩子了?我们不能欺负了孩子,还让孩子有苦无处诉。

  父母对孩子的批评绝大多数是没有必要的

  记者:家长都爱对孩子指指点点,那家长对孩子的批评到底起多大的作用呢?

  陈建翔:中国家长都信奉“优点不说跑不了,缺点不说改不了”的传统家教理念。我们敏锐地、犀利地看着孩子身上的每一点瑕疵,随时随地都想加以批评。

  我认为,我们的家长对孩子的批评太多了(这是与赞扬、表扬相比较而言的)!而其中,绝大多数的批评都是没有必要的。

  有50%的批评属于絮叨,就是“习惯性批评”。批评孩子的话,翻过来、调过去,总是那么几句车轱辘话,没什么新鲜的。家长多说—遍,孩子多—分反感。对于这样的批评,我建议“压缩”成一个月、起码一个星期说一次,效果要好得多。

  有30%的批评属于抱怨。就是孩子没有完全做好,但不是故意没有做好,比如考试没有得满分,钢琴比赛没有得名次,把家钥匙弄丢了,等等。我们不满意,有怨气,于是就开批。在这种情况里面,孩子的过失中往往有家长的责任,抱怨孩子是不公平的。对于这种情况,家长该做的,是实际地帮助孩子,为孩子做点什么,而不是一味抱怨。

  有10%的批评属于迁怒。家长工作不顺利、在单位受了点气、跟爱人闹了矛盾,等等,找个什么理由,把孩子当作“出气筒”,用批评孩子发泄怒气。

  有5%的批评属于“敲打”。就是“警告性批评”。本来孩子做得不错,应该受表扬,但家长为不使孩子骄傲自满,便“正话反说”,给孩子一番不应有的批评。

  还有3%的批评,实属莫名其妙。

  去掉上述98%的批评,只剩下2%的批评是合理的、有教育意义的。

  换句话说,在我们平时批评孩子的100句话里,有98句是可以免开尊口的。如果真能那样,中国孩子就幸福啦!

  记者:中国家长怎样才能摆脱自己的“恶婆婆”形象,还孩子以应有的公平呢?

  陈建翔:首先,家长应端正自己的思维模式,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孩子。孩子不是东西,不是工具,是一个生命体,他有自己成长发育的历程。如果你用期待和欣赏的眼光来看他,就会发现他每天都在变化,每天都在发生奇迹。孩子的前途就在家长的眼光里。你看他是个天才,他就会成长为天才;你看他是个笨蛋,他就会成长为笨蛋。家长每天都应充满期待,充满虔诚,类似于对宗教的虔诚来看待自己的孩子。

  其次,要改变孩子首先得改变我们这张脸。是孩子哪能不犯“错误”?不犯“错误”就不是孩子。我们小时候不也都是这样过来的吗?为什么我们能宽容自己而不能宽容孩子?我们想改变孩子,先就得从改变我们这张脸开始。孩子都希望看到家长充满笑容的圆脸,我们就应把愁容变成笑容。

  很多家长却信奉“给好心,不给好脸”,或者“给好心,不给好话”的传统观念。我要说的是,孩子可没有成年人那么深沉、世故,他们很难透过家长“苦脸、坏话”的现象,去理解家长“好心”的本质。家长教育孩子,好心、好脸、好话,应该是“三维一体”的,给孩子“好脸、好话”就是给他们成长的阳光和雨露!

  再次,就是要把戳戳点点、批评责备、絮絮叨叨变成鼓励、表扬、赏识。孩子代表了大自然浓缩的智慧和精华;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成年人难以赶上的,孩子的创造力也是成年人难以想像的。孩子身上拥有我们无法理解的神奇色彩,他们的很多错误都是我们的误解造成的。我们看孩子的心态变了以后,对孩子的态度就会发生变化,自然而然地从用食指对孩子戳戳点点变成用拇指鼓励、表扬孩子。

  从食指变成拇指并不是要避讳孩子的缺点、问题、错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从食指变成拇指是育儿观的一场深刻变革,批评、惩罚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固然不可低估,但这是另一个层次的问题,还有比这更高的一个层次,那就是赏识孩子、敬重孩子。有了赏识、敬重这样一个心态,批评也好,惩罚也好,孩子都会乐意接受。只有接受了,才会达到教育的目的。

  最后,应改变“强势家长”的形象,让自己姿态低一点、弱一点、“傻”一点,变得能让孩子感觉自己高一点、强一点、聪明一点。还有就是停止絮叨,减少“说理”的次数,只在孩子完全放松的情况下与其做朋友式的交谈,并尽量扮演建议者,让孩子做决策者。

  家长任何时候都应为孩子着想,让孩子尽可能地感觉快乐。当孩子快乐时,他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舒展着,快乐比成功更重要。

  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大部分是“流水问题”

  记者:孩子的成长并不总是那么尽如人意的,看着他们出错,我们就着急,就急于要纠正,但无论我们怎么着急都无济于事,甚至事与愿违,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该怎么办?

  陈建翔:孩子对家长的好心帮助并不是立竿见影就能接受的,他们的思想转变有一个“延滞效应”,需在某个特定条件下才会显现出来。教育就如同播种子,要等待一定的季节、一定的阳光(温度)、一定的水分和一定的土壤等条件齐备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有的孩子似乎很“乖”,一听家长督促,没有什么延滞,马上就做出配合的反应,让家长很舒服。但是,这其实是不牢靠的,因为这往往是孩子在讨好家长,而不是他主动地意识到了、觉悟到了什么。

  家长对孩子做人做事的要求一定要坚持,但时间不必那么急。家长和孩子的意见不一致,有了冲突,暂时解决不了,可以悬置起来。悬置不是不解决,而是条件一时不具备,需暂缓一下。操之过急不仅达不到教育的效果,还会因为双方的不冷静,引起更大的矛盾,造成更坏的影响。

  对于孩子的非原则性、非品质性问题,家长可记在心头,等待时机解决。短则一两日,长则三四月,甚至更长时间。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的问题,一定要当时、当日解决。可是孩子一时转不过弯来,不情愿、不配合、不接受。许多家长不知道“悬置法”,一味穷追猛打,结果孩子急了,家长也急了;老问题没解决,新问题又产生。

  孩子成长中的许多问题都是“流水问题”,即可以随着孩子年岁的增长自然解决、自然流逝的问题。比如,小孩子爱动手“打人”;有的孩子不爱与人说话;有的学习粗心大意;有的吃东西爱偏食、挑食等等,大部分都是“流水问题”。流水宜流不宜堵,就是要让它往前走,不要停滞下来。

  “流水问题”也是问题,当然也要认真对待。但是,所有大惊小怪、批评过度、伤害孩子自尊的处理,都无异于把这股水堵住,停滞下来。本来,水遇到了暗礁,也许打一个漩就过去了,但如果过度处理,这水就被阻塞,不能往前走。

  成长的问题要靠成长来解决。对于“流水问题”,我以为,最认真的态度、最合适的办法,就是点到为止,同时静观其变,耐心等待这股“水”慢慢流过去。


相关内容

  • 当前家庭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新视野
  • 当前家庭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新视野 贵州省兴仁县第二中学林必友 摘要: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充分表明家庭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富有战略远见的政治家无不重视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作为强国富民.增强国家可持续发展潜力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奠基工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上,我国促进工 ...

  • 春家长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 家长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所以,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前所末有的普遍关注,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有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理论.经验 ...

  • 班主任家访记录表(1)
  • 马各庄小学小学 2015 年寒假班主任家访记录表 学生姓名 班级 家长姓名 家庭地址 家庭电话 家访时间 接待人 家访教师 家长签名 学生情况 家庭情况 家长建议 和要求 教师给家 长的建议 汲浜小学 2013 年寒假班主任家访记录表 学生姓名 黄龚妍 班级 四2 家长姓名 黄水 家庭地址 中兴富圩 ...

  • "小学家庭教育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 精选范文:"小学家庭教育计划"教育工作计划(共2篇)一.指导思想积极贯彻中共中央 <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和<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以创 建学习型家庭为重点,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家庭教育指导的新途径.新方式,切实提高家庭教 育指导水平 ...

  • 家庭教育工作计划
  •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国“十一五”家庭教育工作规划为指针,全面落实各级教育部门、妇联有关家庭教育工作精神。切实提高各级家长学校的办学效果,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为构建***家庭、***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基本目标: 1、争创三级家长学校:合格家长学校;示范家长学校;品牌家长学 ...

  • 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策略研究
  • 齐 齐 哈 尔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策略研究 学 院: 教 育 与 传 媒 学 院 专业班级: 教 育 学 081 班 学生姓名: 蔡亚洲 指导教师: 佟凤仙 成 绩: 摘要 一个人的成长会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家庭方面的影响,而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 ...

  • 教师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 家庭教育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杨琳 我参加了为期近半年的新疆家庭教育网络培训学习.通过学习,我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曾经的很多想法都发生了改变,我深刻体会到家庭教育的重要.家庭教育学习让我真真切切感到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同时也 ...

  • 艺术儿园家庭教育工作总结
  • 家庭教育是针对每一位家庭成员认知家庭、构建家庭幸福的必要手段。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园家庭教育现代化工作,提升我园家庭教育的整体水平并促进可持续发展,特制定家庭教育工作计划,并按计划认真施行,以下是我园的家庭教育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依据克拉玛依市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的学期家庭教育工作计划,制定形成我 ...

  • 开办家长学校好处多
  • 开办家长学校好处多 河北省家长学校是一所面向全省中小学学生和幼儿家长的成人教育机构.旨在传播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家长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帮助家长掌握孩子成长的身心特点,纠正家庭教育过程中的错误行为,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把孩子培养成未来社会需 ...

  • 新课程培训总结 英语
  • 开办家长学校,时刻把握时代脉搏,科学运筹,精心组织,突出重点,逐步搭建起系统化的家教平台,实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现将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常规管理,常抓不懈 在抓家长学校常规管理方面,我们作到了一提高,二聘请,三落实,四活动,五保障. "一提高":自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