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设施的类型.结构与性能

设施的类型、结构与性能

第一节 地面覆盖

地面覆盖指接近于地表的覆盖,包括地膜覆盖、遮阳网覆盖、小拱棚覆盖。

一、简易覆盖

简易覆盖是传统的初级覆盖方式,主要包括风障畦(分小风障畦与大风障畦)、阳畦及改良阳畦、温床及小暖窖等,目前在我国北方一些城镇郊区、远郊农区、新菜区,上述简易覆盖方法仍在生产中应用,在湖南的湖区、河边风比较大的地方也有一定的应用。

㈠ 风障畦

⒈ 结构

小风障畦是在菜畦的北侧搭设约1m 高的风障,其防风、保温效果仅能达到风障2m 以内的菜畦,大风障畦又分为迎风障和普通风障畦两种:前者风障高1.5~

2.5m ,仅为1层,而后者为1层较密的风障,以竹篱笆或木篱笆做骨架,稍向南倾科,北侧加附一层较厚的披风草(玉米秆、高粱秆、芦苇秆),较前者防风保温效果更佳。

⒉ 性能

风障畦能减弱风速,稳定气流,反射阳光,提高风障前气温、地温2-3℃,减少水分蒸发,保持一定湿度,能营造作物生长发育的适宜环境条件,使露地春菜早收7~10d ,增产10%~80%,多者达1倍以上。

⒊ 应用

风障畦用于瓜类、茄果类及甘蓝蔬菜早春提早定植,叶类菜早熟栽培,葱蒜类菜育苗以及十字花科蔬菜的采种等。

㈡ 阳畦

阳畦是由风障畦发展而来的一种冷床,北方叫阳畦,南方叫冷床。是将风障畦的畦埂提高加厚成阳畦的畦框,在上部加玻璃、薄膜和草苫而成为阳畦。阳畦可分为槽子畦、抢阳畦和改良式阳畦等3种类型,目前生产上多用抢阳畦和改良阳畦。

⒈ 结构

阳畦结构

阳畦为风障、畦框及覆盖物组成。

⑴ 风障:由篱笆、披风草和土背3部分组成,篱笆高2m ,后边夹设披风草,土背高40cm ,底宽80cm ,上宽20cm ,高出阳畦北框10cm ,固定风障和披风草,加强防寒和保温作用。

⑵ 畦框:北框高35~60cm,南框高25~45cm,东西两框,北高南低,与南北框密接,畦内可接收阳光照射,故称抢阳畦,每阳畦实际栽培面积为1.66m ×5.6m 。

⑶ 覆盖物:覆盖物有玻璃、塑料农膜以及覆盖材料草苫、蒲席等。

阳畦的温度分布状况分析:南侧温度最低、中间最高、北侧最低。

改良阳畦的结构

改良阳畦由土墙、立柱、拱杆、薄膜、草苫组成,或者由土墙、风障、后屋面、立柱、拱杆及玻璃、薄膜、草苫等组成。

一般土墙高100cm ,厚50cm ,山墙最高点150~170cm,棚内宽度3~4m,后屋面且芦苇、秸秆做底,上盖土约10cm 厚,再用草泥封顶。前边多为玻璃立窗或由细竹竿搭设的拱架直接架设在后墙上,上盖薄膜、草苫。人可进入作业。

⒉ 性能

阳畦性能

风障阳畦有减弱风速、稳定气流的作用,白天可吸收阳光贮热,夜间在畦框和覆盖物的保护下能保温、防寒、防冻。在1~2月的寒冷季节里,抢阳畦内旬平均最低气温较露地高,最高温达20℃左右,最低温为2~3℃。

改良阳畦性能

玻璃窗的角度大,冬季进光量多,加之有墙及后屋面蓄热保温,其性能强于一般阳畦,可以进入里边进行管理作业,较阳畦作业条件有改善。改良阳畦气温、地温比普遍阳畦高4~7℃,低于5℃的时间缩短,而高于10~20℃的时间加长。低温期可栽培油菜、芹菜、小萝卜等耐寒菜,早春可提早定植瓜类、茄果类、豆类等,进行早熟栽培。

⒊ 应用

阳畦可安全栽培耐寒叶菜或育苗。改良式阳畦低温期可栽培油菜、芹菜、小

萝卜等耐寒菜,早春可提早定植瓜类、茄果类、豆类等,进行早熟栽培。 ㈢ 温床

温床除具有冷床的性能外,又增加了人工加温设备,可稳定地提高床温、地温,可提早育苗,使栽培期提前,也是设施栽培中的重要设施之一。

⒈ 结构

生产上温床的设置与冷床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床内有加温设备,其性能比冷床好,用途比冷床更加广泛。人工加热的热源以酿热物为主,也可用煤火炉、热水、工业废气热以及电热线加温,

温床常用的加温方法有酿热加温、火热加温和电热加温三种。

⑴ 酿热温床

利用各有机酿热物铺设在床土下面,酿热物发酵生热而提高床温;

高温酿热物:分解快,发热温度高,如马粪、禽粪、饼肥等。

低温酿热物:分解慢,发热温度低,如牛粪、猪粪、稻草、垃圾、树叶、锯末屑等。

对于酿热加温苗床的要求既要温度适宜,又要发热持久。因此,宜将高热和低热酿热物适量混合起来填充,效果比较好,酿热物应早收集并晒干贮藏备用。

酿热温床装填酿热物的数量要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苗床使用时期,秧苗种类及其所占用苗床时间的长短等来决定。我国南方一般填床厚度为15~25cm 。

装填时一要充分拌匀搭配填充;二要浇足水分,含水量为70%左右;三要分层填充,分层踏实,防止发酵后凹陷,这段幼苗根系。填床后立即盖上玻璃或农膜,晚上加盖草帘,提高床温,促使酿热物发酵生热,几天后,酿热物温度升高到50~60℃时,方可铺上床土,床土厚度7~8cm 。

酿热物分解释放的热量有限,床温调节比较困难,填充酿热物比较费工,酿热物来源越来越少,是酿热温床发展的限制因素。

⑵ 火热温床

利用燃煤在床外炉膛灶中燃烧,所产生的热量或热水流通过埋在床土下的管道直接传给床土而提高床温;

一个直径12cm 的家用煤炉,可以加温一个20m ×1m 的苗床。其安装方法为: ① 铺暗管道 扒开表土,在床中央挖一条深、宽各为25cm ,长20m 的沟,沟

底垫一层稻草、锯末屑等保温。将陶瓷管安放在上面,进气口与煤炉相连,煤炉安放在近门的苗床端部,排气口应通至棚外。

② 衬垫与盖土 暗管道安装好后,在沟上横放一些手指粗的竹竿,上面铺一层稻草,再把取出的床土盖上整平,上面再盖3cm 左右厚的培养土。

⑶ 电热温床

使用一种专门的电热加温线,将其埋设在床土下,使电热传给床土而升高床温。

⒉ 性能

酿热温床的性能与酿热物的种类、酿热物填充的数量有关。酿热物一般7d 后可增温达70℃,后速降至50℃,以后降温变缓。温床酿热物发热时间短,仅40d 左右,有前期高后期低的特点,对床温的变化不能有效地调节。

电热温床一般每m 2苗床要埋设100~140W 的电热线,热性能好于阳畦,温床温度均衡、稳定。

⒊ 应用

温床可用于春茬露地菜的育苗,秧苗移出后可在温床内继续定植番茄、黄瓜等,进行早熟栽培。如在大棚内设置温床,也可生产叶类菜或栽培果菜,可提早上市。

二、地膜覆盖栽培

地膜覆盖栽培,塑料薄膜地面覆盖,保护作物根系,又称为护根栽培。是现代一项新兴的用人工方法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的设施栽培技术。20世纪50年代首先在美国夏威夷开始应用,1978年从日本传入我国。它是在地面覆盖一层极薄的微膜或地膜,按照株行距的需要,在膜上打孔栽植农作物的一种栽培方法。用作地面覆盖栽培的地膜是一种专用的、厚度只有0.005~0.015mm (农膜厚度0.5-0.6mm )且具有不同颜色的聚乙烯薄膜。这种栽培法能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土壤温度,同时,还可以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节约用水,减少肥料流失,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抑制病虫害发生和杂草生长,从而有效地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作物的早熟高产。因为这项农业技术措施增产、省工、省水、省肥、操作简便、成本低、易为生产者接受,因而已在全国各地迅速推广。

㈠ 地膜的种类与性质

地膜的种类很多,可按制作地膜的原料、工艺和不同颜色进行分类。

⒈ 按制作地膜的原料与工艺分类

⑴ 高压低密度地膜

厚度约0.015mm ,若按覆盖面积80%计算,则每666.7m 2用量约需8~10kg,这种膜的特点是纵向和横向拉伸强度比较均衡,抗老化能力强,但成本较高,为第一代地膜。

⑵ 低压高密度地膜

厚度在0.006~0.008mm之间,因厚度较薄,每666.7m 2只需4~5kg,这种膜纵向横向拉伸长度有差异,虽成本比高压地膜降低,但透明度不如高压地膜好,且易拉裂,为第二代地膜。

⑶ 低压低密度线型地膜

厚度0.008~0.010mm,每666.7m 2约需6~8kg,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抗穿刺性等性能均优于第一代、第二代地膜。

⑷ 共混型地膜

由高、低压低密度聚乙烯原料混合吹塑而成,为第四代地膜。厚度约0.005~0.008mm,其机械性能远远超过纯高压或纯低压聚乙烯生产出的地膜,使用效果与线型地膜相似,但成本降低。

目前在生产中使用较多的是后两种类型的地膜。

再生的聚乙烯生产的地膜,不耐老化。

⒉ 按地膜颜色与功能分类

在地膜的制作工艺中,混入一定比例母料(或添加剂),可制作出各种不同颜色和功能的地膜。

⑴ 无色透明膜

又称本色膜,未加任何添加剂制作而成,是生产上应用最普遍的聚乙烯透明膜。土壤增温效果好,一般可使土壤耕作层温度提高2℃~4℃,适于春提早和越冬蔬菜的栽培。但因透光率高,杂草易繁殖生长,需采用适当的除草措施,如覆膜前在畦面喷洒除草剂等。

⑵ 有色地膜

又称彩色地膜,常见的有黑色、绿色、银色反光膜。

① 黑色膜

在聚乙烯树脂中加入2%~3%的炭黑母料后吹塑而成,厚度约0.010~0.013mm。这种膜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和抑制杂草的性能要优于无色透明膜,但因透光率小,对土壤的增温效果不如无色膜,成本也相对较高。

② 绿色膜

在可见光的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最旺盛的是波长为0.4~0.72um的范围,此范围即为蓝、红光的波长。试验证明,蓝、红光可增强叶绿素光合作用能力,而绿光却使光合作用能力下降。根据此原理在聚乙烯树脂中加入一定量的绿色母料吹塑成绿色膜,使可见光透过量减少,而绿色光增加,膜下植物的光合效率降低,有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这种膜厚度为0.015~0.02mm,多用于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但绿色颜料比较昂贵,对聚乙烯薄膜有一定破坏作用,影响膜的使用寿命,生产上使用较少。

③ 银色反光膜

在聚乙烯树脂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钛白粉等白色母料后制成。具有隔热和较强的反射阳光的作用,在高温季节可降低地温,并提高群体下部的光合作用强度。用于春夏茬作物的栽培,较无色透明地膜抑制杂草,降低土温和增产效果显著。冬春季等弱光季节在棚室内覆盖,使作物叶片能接受较多的反射光,从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有利于高产。

⑶ 双色地膜

可分为同面异色地膜和双面异色地膜两类。

① 同面异色地膜

指一块膜有无色和有色两部分,膜中央部分是透明的,覆盖于种植行上,能提高地温;两边是黑色,可抑制杂草生长。

② 黑白双面膜

这是一种为了克服黑色膜的缺点而研制的两面复合膜。一面为黑色。一面为乳白色。覆盖时黑色一面朝下贴地,用来阻止光透射抑制杂草、降低地温;白色一面朝上,可以反射阳光降低地温。适用于高温季节防草、降温覆盖栽培。膜的厚度0.025~0.04mm ,覆盖成本较高。

③ 银黑双面膜

一面为银灰色,另一面为黑色,使用时银灰色面朝上,黑色面贴地。与黑白

两面膜相比,这种地膜具有更强的光反射和降低地温功能,还有驱避蚜虫、减轻病毒病危害之功能。由于能反射更多的紫外线,具有抑制蔬菜作物徒长的作用,更适用于高温季节防草、降温、防蚜覆盖栽培。膜的厚度0.03~0.05mm 。因膜较厚,覆盖成本也比较高。

⑷ 有孔膜和除草膜

有孔膜是根据栽培蔬菜行株距的需要,在工厂里于微膜加工成型后打好播种孔或定植孔,这样既省工,又标准。除草膜是利用含有除草剂的树脂,经过吹塑工艺加工而成。盖膜后,除草剂通过凝洁在地膜下表面的汽化水滴而溶解,并随水滴进入表土层,起到杀草作用,这种膜特别适用草荒严重的田块覆盖栽培。

还有一种降解膜,解决地膜残留问题,使用变性淀粉制成。

㈡ 地膜的环境效应

⒈ 调节土壤温度状况

⑴ 提高土壤温度

通常在地面无覆盖物的情况下,表土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大约90%都转化为土壤水分气化热蒸发掉,其余的还通过传导和对流交换或以长波辐射的方式进入空气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传导并贮存到下层土壤中去,所以,在露地条件下,春季土壤温度回升较缓慢,不利于作物的及早播种和定植。而在地面覆盖地膜后,由于地膜的阻隔作用,有效地减少了地面蒸发、对流和辐射散热,土壤温度显著增加,

据观测,一般无色透明膜覆盖能使0~20cm 耕层地温日平均增加3~6℃,作物生育期内的有效积温增加200~300℃,地膜覆盖栽培之所以早熟和高产,与有效地积温的增多,提前满足了作物生育期所需的积温量有直接关系。

⑵ 利用银灰地膜降低土壤温度

夏秋高温季节若使用透光率很高的无色膜覆盖,地表面的高温对作物有一定影响,而选用银黑两面膜覆盖,可以反射强光,阻隔部分热量向土壤的传导,降低土壤温度。

⒉ 改善光照条件

地面覆盖地膜后,由于膜下附着一层具有反射能力较强的水滴,再加上微膜本身的反射作用,可使近地面的反射和散射光强度增加,有效光照时间延长,叶片光合效率提高,从而促进了作物的光合作用,增加了光合产物,这也是地膜覆

盖栽培早熟高产的重要生理基础。

⒊ 保持土壤水分的相对稳定

⑴ 改变了土壤水分的移动方向

覆膜后雨水的移动方向与露地是不同的,露地土壤水分主要是自上而下移动;覆膜后,地沟中的水分是垂直向下移动的;而有一部分水分通过横向渗透入畦内,再稍微向上移动。显然,露地水分垂直向下移动速度较快,落雨后土壤迅速变湿,雨停后又容易变干。相反,盖膜后土壤水分横向移动速度较慢,落雨后土壤不易变湿,变湿后也不容易迅速变干。

⑵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当地面覆盖薄膜后,由于地膜的增温效应,促进了土壤深层毛细管水分向上运动,地表和薄膜之间形成的密闭的狭小空间,又切断了土壤水分同近地气层的水分交换通道,汽化了的土壤水分在地膜下表面凝洁成水滴再被土壤吸收,土壤水分在膜下形成内循环,大大减少了地面蒸发,起到了保水提墒作用。此外,地膜不论覆盖于露地还是棚室内,因为它能大大减少地面蒸发,故有利于降低田间空气湿度,特别是在大棚、温室等相对密闭的设施环境中,地膜覆盖结合膜下暗灌等措施,在多雨潮湿的季节,能显著地降低田间小气候的相对湿度,对多种茎、叶和果实上的侵染性病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利于减轻病害对作物的危害。

⑶ 避免过多雨水进入土壤,降低土壤含水量

在雨水过多的季节或地区,采用地膜覆盖,由于地膜的阻挡,大部分雨水沿地沟流走,可以避免过多雨水进入土壤,影响蔬菜作物根系的生长。这点在南方春季多雨地区蔬菜栽培上非常重要,因为梅雨季节雨水过多造成蔬菜作物生长发育不良。

⒋ 增加土壤速效养分、防止肥土流失

土壤温度水分条件的改善,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加速了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而且地膜能有效地防止由于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而造成的肥土流失,并能使土壤反硝化细菌造成氨态氮挥发损失大大减少,从而有效地提高土壤肥料的利用率。

⒌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地膜覆盖避免了农业机具和人畜的践踏,能防止土壤因雨、水冲刷而板结,

使土壤容量减轻,孔隙度增加,固、气、液三相比例适宜,水、肥、气、热协调,而且还能够减少土壤风蚀和水蚀,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㈢ 地膜覆盖的形式:

地膜覆盖的形式因地区、季节和作物种类不同而异,畦向一般采用南北向,畦高因栽培作物种类而不同,现介绍几种常见的覆盖形式。

⒈ 深沟高畦全覆盖

这是我国南方目前地膜覆盖栽培中应用最广泛的覆盖方式。适用的季节和作物相当广泛,应用最多的是茄果类、瓜类、豆类等蔬菜的早熟促成栽培以及莴笋、甘蓝、大白菜等蔬菜的秋冬季栽培,一般畦宽100~150cm ,高25~30cm ,沟宽30~40cm ,畦长最好不超过20m ,采用幅度120~200cm 的地膜,将整个畦面覆盖。在多雨的季节或地区,为防止土壤和空气湿度过高,可采用低压边全田覆盖,即畦面和畦沟都覆盖地膜,整个栽培田见不到土壤裸露。但在生产实践中,大都采用高压边的形式,即地膜只覆盖畦面和畦边,露出畦沟,以有利于干旱时灌溉并节省膜的用量。

⒉ 宽畦沿行覆盖

畦宽220~300cm ,沟宽30~40cm ,深17~20cm ,长度不限。沿畦两侧用1m 宽地膜各覆盖60~70cm 畦面,畦两边各种植一行作物。适于种植西瓜、甜瓜等,采用单蔓或双蔓整枝,向畦中央引蔓 。或在宽畦的中央覆盖1m 宽的地膜,每畦上只种植一行作物,向畦两侧引蔓。

⒊ 蔸部覆盖

对于栽培株行距很大的蔬菜作物,为节省地膜,可采用蔸部覆盖法,即只盖蔸部四周的小块地面。通常把幅度1m 的地膜裁成正方形,盖于蔸部,拉紧后,四周压入土中。适于种植莲藕和南瓜等。

㈣ 地膜覆盖技术要领

地膜覆盖栽培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技术内容极为丰富,各地应因地制宜,合理运用,才能保证地膜覆盖栽培的效果,现将地膜覆盖栽培的技术要领概述如下:

⒈ 合理选择地膜

因制作工艺和功能不同,地膜的种类多种多样,为增强栽培效果和节约成本,须根据不同的生产季节和栽培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地膜。如作春提早栽培,以提

高土温为主要目的,可选用无色透明地膜;作夏秋蔬菜栽培,因温度高、蚜虫多,可选用银黑双面膜;草害重的地块,宜用除草膜或黑色膜等等。

目前生产的地膜幅宽从1.0~2.0m 有多种,可根据栽培作物的株行距和整地方式的不同选用。西、甜瓜等实行露地宽畦栽培,只需沿行覆盖较窄的地膜,可将宽膜剪成两幅使用。

⒉ 精细整地作畦

准备地膜覆盖栽培的土壤必须提早进行深耕冻、晒垡,以达到熟化土壤、改善理化性状,杀灭病虫源体的目的。盖膜前结合施有机肥还要浅耕细耙,精细整地,务必使土地平整细碎。若整地不平、不细,膜就盖不严,贴地就不紧,将会影响膜的保温、保水、保肥及除草的效果。

作畦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栽培作物的种类来决定畦的宽窄和高低。南方春夏多雨季节一般采用高畦、窄畦栽培,畦宽80~120cm ,畦高25~30cm ,采用幅宽120~160cm 地膜覆盖,适宜于栽培果菜类;少雨地区和旱季,畦面可适当加宽至150~160cm ,采用幅宽200m 的地膜覆盖。作好的土畦畦面略呈龟背形,并用铁锹稍加镇压土面,使畦面无大土坨凸出,以保证地膜紧贴地面,提高覆膜质量。

⒊ 科学施肥

⑴ 施足基肥

地膜覆盖后,地温增高,植株生长旺盛,而后期追肥又不很方便,故必须一次性施足基肥,一般基肥应占整个施肥量的70%以上,还特别应注意增施迟效性有机肥,配合适量的速效性化肥,以防止蔬菜作物后期缺肥早衰。基肥一般结合整地和作畦进行普施,即匀施和深施相结合、撒施和条施相结合,使20cm 深的耕层内都有肥料分布,以有利于引导根系深扎并防止烧根烧苗。

⑵ 合理追肥

在作物生长的前期,化肥施用量特别是氮肥施用量不能过多,以免蔬菜作物产生徒长,可通过定植孔施入充分腐熟的人畜粪液肥;后期追肥以化肥为主,此时,外界气温已明显升高,膜的保温功能已变得不重要,因此可破膜追肥,方法是在行间用刀把地膜划开两侧卷起,然后追肥,追肥后把地膜仍盖好,对减少水分蒸发和养分流失仍有一定作用。在干旱天气和灌水条件好的地方,也可不破膜,

而将肥料撒入畦沟内,结合灌水使肥料随水渗入畦内。

⒋ 保证盖膜质量

为了彻底防除杂草,盖膜前三天可根据作物种类的不同选择敌草胺、拉索、都尔、氟乐灵等除草剂喷洒畦面。然后视土壤干湿状况,把握时机适时覆膜,南方春季雨水多,覆膜时土壤宜偏干;秋季干旱少雨,覆膜时土壤宜湿润,因此土壤过湿或过干,均不宜覆膜。

覆膜的方法有人工覆膜和机械覆膜,国内目前仍以人工覆膜为主。盖膜的质量是地膜覆盖栽培的关键。覆膜时要选无风天气,最好三人一组,先将膜平放土面,用土将一头压实固定,然后由一人在前边铺膜,二人分别在畦的两侧培土,固定薄膜。盖膜时必须将膜拉紧、铺平,四周都用土压严、压实,不留空隙,以防止漏气和被大风吹掉,同时有利于土壤升温和抑制杂草的生长。

⒌ 选择正确的播种与定植方式

⑴ 播种

部分蔬菜如豆类和一部分果类、叶菜类采用直播法。早春种萝卜,韩国品种白玉春,2月播种,40~50天上市,由于气温低,采用地膜覆盖,先播种。

直接播种一般是先盖膜后播种;先在铺好膜的畦上按作物所需要的株行距用刀片划“十”字或“一”字形切口,然而进行播种,播种后用细干土盖好播种孔。如采用先播种后盖膜,等出苗后再打孔掏苗的方法,必须有专人及时进行检查,否则一旦掏苗不及时就会灼伤幼苗,同时还可能会使根的初期发育不良。

⑵ 定植

大部分蔬菜都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按操作顺序的不同,有先定植后覆膜和先覆膜后定植两种方法之分,生产中多采用后者。采用先盖膜后定植的方法,定植孔有的是在工厂里已在膜上打好,大多是栽植幼苗时用刀片将膜划开或用小栽锄在膜上挖一定植孔,将定植孔下的土挖出后再栽苗,浇上定植水,然后将挖出的土覆回或用其它土杂肥将定植孔四周捂严压紧即可。

三、遮阳网覆盖栽培

遮阳网又称凉爽纱、寒冷纱,它是以聚乙烯为主要原料(以尼龙线为经线、聚乙烯拉丝为纬线),通过拉丝编织而成的一种轻质、高强度、耐老化、网状的新

型农用覆盖材料。它与传统的天然覆盖材料相比,具有轻便、省工、省力的特点;其次是成本也不高,根据遮光率的不同(即网的密度不同)每m 2价格在0.45~1.00元之间,如果合理使用和妥善保管,其寿命可长达4~5年。利用遮阳网覆盖作物具有一定的遮光降温、防暴雨冲刷、避免土壤板结、防旱保墒和忌避害虫等功能。在夏秋高温季节利用它进行蔬菜的栽培或育苗,可改善蔬菜生长的环境条件,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培养健壮的优质苗,其效果十分可观。

㈠ 遮阳网的种类与规格

遮阳网的种类按颜色可分为黑色、白色、银灰色、绿色、蓝色、黄色和黑白相间等几种。采用何种网来进行覆盖应依栽培的作物种类而定,需光较弱的蔬菜,应采用遮光率高的黑网覆盖;需光较强的蔬菜,应采用遮光率低的白色或银灰色网覆盖。

按其遮光率的不同分为35%~50%、50%~65%、65%~80%、≥80%等四种类型,应用最多的是50%~75%的黑网和65%的银灰网。

目前生产遮阳网的厂家较多,所生产网的幅宽从2m 到8m 不等,用户可根据需要选用。一般幅度越宽、网眼的密度也越大(即遮光率越高),单价也越贵。大棚覆盖宜选择8m 幅宽的遮阳网。

㈡ 遮阳网的环境效应

⒈ 遮强光、降高温

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炎热的夏季和早秋,光照强度常达到8~12万Lx ,晴朗无云的中午甚至高达15万Lx ,而最喜光的西瓜其光饱和点才7万Lx ,一般蔬菜为3~4万Lx 。光照过强,会使蔬菜植侏的叶绿素破坏,呼吸剧增,水分不足,蒸腾受阻,生理代谢失调,光合作用下降,影响作物生长。通过遮阳网覆盖,可减弱强光对蔬菜生长的不良影响。因此根据不同蔬菜的光饱和点分别选用适度遮光率的遮阳网,通过盖网,不仅调节了光强,也相应降低了温度,夏季睛天网内气温比露地低4~6℃,土温比露地低8~10℃,能有效地防止热害。

⒉ 防暴雨和土壤板结

遮阳网通过拦截雨滴,使其变成毛毛细雨从网眼漏下,使暴雨对作物或土壤的冲击减少50倍,能减轻或避免暴雨直接冲击作物和土壤,防止蔬菜植株的机械损伤、倒苗及死苗现象,避免土壤板结,使土壤结构不受破坏,保持疏松状态。

⒊ 防旱保墒、增加湿度

在夏秋高温干旱季节,遮阳网能大幅度减少地面幅射,减缓风速,增加网内湿度,有效地抑制地面蒸发、减轻作物蒸腾,提高田间的空气湿度,防止干旱。

⒋ 保温防冻

在严寒的冬季或早春利用遮阳网覆盖在大棚或小拱棚上,可以防寒防冻,一般夜晚覆盖,网内温度比露地高2~3℃。

㈢ 遮阳网在生产上的利用方式及覆盖形式

目前遮阳网在生产上的利用方式主要是夏秋菜的遮阳抗高温覆盖栽培及秋冬菜的提早育苗。覆盖形式主要有:温室、大中小棚覆盖和浮面覆盖;单层网覆盖;网膜并盖;出苗期覆盖、前期覆盖、后期覆盖、全生育期覆盖和全天候覆盖。生产上要因地、因作物及栽培目的选择经济合理的覆盖形式。

⒈ 利用方式

⑴ 遮阳网覆盖栽培

夏伏播蔬菜 普通白菜(俗称火白菜、伏菜秧、小青菜)等速生叶菜和伏黄爪等。

秋菜提前播种 甘蓝、茼蒿、莴苣、芹菜、芫荽、菠菜、萝卜等。

夏菜延后 辣椒、茄子、番茄等的防霜冻覆盖栽培。

葱蒜类包括韭、葱、蒜的夏季生产。

食用菌如草菇、平菇等的夏季覆盖栽培。

⑵ 遮阳网覆盖育苗 南方栽培秋冬季蔬菜如甘蓝类、芹菜、大白菜、莴苣等都在夏秋季育苗,为减少高温、强光及暴雨危害,用遮阳网来遮荫育苗,可以提早播期,并有效地培育壮苗。

⒉ 覆盖形式

⑴ 浮面覆盖 即在夏秋菜育苗、播种或定植后将遮阳网直接覆盖在畦面或作物上,无支撑物,四周用土块把网固定好,防风吹翻,待齐苗或移栽苗活棵后揭网。

⑵ 小拱棚覆盖 利用竹片、小树枝或小圆钢等为支架,在畦面上搭建小拱棚,遮阳网覆盖在棚顶。

⑶ 大中棚覆盖 是遮阳网覆盖的主要形式,根据覆盖方式的不同分为大棚内

覆盖、大中棚外覆盖两种。大棚内覆盖一般离地1~1.5m,网盖在棚内;大中棚外覆盖包括单网覆盖、网膜(网在上、膜在下)结合覆盖、棚外四周覆盖几种。单网覆盖和网膜结合覆盖一般在大棚两侧离地1m 左右悬空不盖网,以利用早晚的光照及加强通风效果。由于网膜结合的形式既能避雨又能遮强光,故在生产中的使用效果良好。

⑷ 地面平棚覆盖 是利用竹杆、木棍等为支撑材料,并用铁丝连结固定在地面搭成立柱式棚架,将遮阳网覆盖在支架上。棚架高度在0.5~1.8m之间,可根据需要选择,一般低棚揭盖网方便,高棚则有利于在棚内进行生产操作。 ㈣ 遮阳网覆盖技术要领

⒈ 应根据当地自然光照强度、覆盖作物的光饱和点以及覆盖栽培管理方法科学地选用不同种类的遮阳网,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对光照条件的要求。一般情况下,白菜类、甘蓝类等蔬菜全天覆盖栽培,不宜选用遮光率大于40%的遮阳网;晴天强光高温期覆盖的,宜选用遮光率为55%-65%的遮阳网;蚜虫、病毒病危害重的地区及作物宜选用银灰色遮阳网,并一直盖到棚底部。

⒉ 进行遮阳网覆盖,并不是一盖到底,盖得好,就增产,盖得不好,会减产,蔬菜品质也差,因此,使用遮阳网不能固定式,要根据不同天气,不同作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灵活应变,并配合其它综合丰产技术,才能获得好的覆盖效果。

⒊ 夏秋用遮阳网覆盖育苗时,除使用膜网结合外,使用遮阳网还应做到晴天盖、阴天揭,气温高于30℃时,上午9时盖,下午4时揭;气温高于35℃时,全天盖。播种至出苗,移苗到成活连续盖;出苗和活蔸后看天气情况揭揭盖盖。苗床上的幼苗在定植前5~7d应揭网炼苗,提高秧苗成活率。

⒋ 夏秋高温季节用遮阳网覆盖栽培速生叶菜时要掌握“一连盖”和“三揭三盖”的技术要点 “一连盖”即从播种至出苗时平地连续浮面覆盖,但3-5d 后,当幼苗顶出土面,即应搭建小拱棚,网要“三盖三揭”即“一是白天盖、傍晚揭(打露水)”;其次是要“晴天盖,阴雨天揭”;三是“暴雨前盖,雨后揭”。特别要注意预防高温弱光下秧苗生长瘦弱,出现徒长苗的现象。

⒌ 遮阳网用于防霜冻覆盖栽培时,应做到日落后盖,日出后揭,霜冻前盖,融冻后揭,并配合选择耐寒的蔬菜品种,加强相适应的肥水管理。

第二节 塑料拱棚

一、塑料小拱棚

塑料小拱棚是以竹片、竹竿、钢筋或特制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竿等材料弯成高度小于1.5m 的圆拱形骨架,并在圆拱形骨架上覆盖塑料薄膜的栽培设施称为塑料小拱棚。

其结构简单、投资少、适合于大面积普通推广应用。南方地区塑料小拱棚按覆盖的层次可分为单层覆盖和双层覆盖两种类型。

㈠ 单层覆盖型

只插装一个拱架,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的小拱棚称单层覆盖型小拱棚。一般畦宽1.1m ,拱高0.5~1.2m ,竹片长度1.8~2m(约0.4元/片),棚长因地而异,10m 到数10m 不等,棚外四周可覆盖防寒草帘或草裙等。

要注意小拱棚为南北走向,不能东西走向,这主要是出于防风考虑。 该形式多用于春季瓜果蔬菜的分苗和前期覆盖栽培及大棚或温室内的双重覆盖栽培与育苗。

㈡ 双层覆盖型

在单层覆盖型小拱棚的基础上,再重叠插装一个拱架,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两拱架及两层薄膜之间保持一个10~20cm 厚的空气夹层,该种类型的小拱棚称双层覆盖型小拱棚。棚外四周也可覆盖防寒草帘或草裙等。该形式的小拱棚由于有双层薄膜覆盖,特别是双层薄膜之间有一定缓冲气温变化作用的空气夹层,因此,棚内气温变化相对较平缓,保温效果要显著高于单层覆盖型,可单独或与大棚配合用于冬春低温时果菜类的育苗防冻及春提早栽培。

二、塑料大棚

塑料大棚是指以竹木、钢筋水泥或热镀锌钢管等材料作骨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的大型保护地栽培设施,它是我国南方地区普遍推广应用的主体保护地设施。

㈠ 塑料大棚的类型与构造

塑料大棚依其构形,可分为单体塑料大棚和边栋塑料大棚两种类型:

1. 单体塑料大棚

单体塑料大棚的构形一般为拱圆形,依其材料不同,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⑴ 竹木结构大棚

大棚棚架由立柱、拉杆、拱杆等组成。各部分结构均用竹木料制成,拱杆一般用楠竹片(约2元/片),片宽3~5cm 、厚1cm 左右;拉杆多用直径3~5 cm的老熟斑竹,立柱用直径10cm 的木杆。棚架上覆盖塑料薄膜,由顶膜(或天膜) 和裙膜组成,膜上再用压膜带在两拱杆间进行压固。

竹木结构大棚一般面积较小, 由于竹木结构的承风能力差,大棚不能太高(树大招风),因此跨度也不能太宽,否则棚顶过于平缓积雪积雨。一般跨度5~5.5m ,长20~40m ,棚高2.1~2.2m左右,拱距0.6~0.8m ,根据所用材料的质地和大棚的跨度决定是否设置立柱和立柱的多少。

立柱设在棚内拉杆与拱杆的交汇点上,用以支撑拱杆,能增强拱棚对风、雨、雪的承载能力。拉杆一般设置3~5排,在棚顶正中, 两肩或在顶端与两肩的中间再各设置一排拉杆。拦杆使大棚拱杆连成一个整体, 使单一拱杆或某一点上的承受力由整个大棚来承受, 从而增强大棚整体的承受力。

竹木结构塑料大棚建造简单, 可就地取材, 建造成本低, 容易推广。但竹木经过长期日晒, 雨淋后, 其材料强度急剧下降, 承受风、雨、雪荷载能力降低, 极易遭受风、雪灾害, 使用寿命短, 同时遮光多, 作业也不方便。对于一些经济条件尚比较落后的地区和刚刚起步发展蔬菜设施栽培的地区, 均可采用这种结构形式。

⑵ 水泥预制件塑料大棚

水泥预制件塑料大棚是以水泥为基材, 以钢筋作增强材料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棚架构件建造。它又分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塑料大棚和玻璃纤维增强水泥(缩写S -GRC) 新型复合材料的塑料大棚。前者棚架预制期长, 比较笨重, 构件断面大, 遮荫面积大, 构件易断裂破损, 组装也显得困难, 只能在菜地附近就地生产。后者结构重量轻, 水泥使用量是普遍钢筋混凝土结构塑料大棚的一半, 用钢量是纲结构塑料大棚的1/5, 且组装方便, 常由厂家按定型设计进行标准化商品生产, 水泥预制件塑料大棚也由拱杆、拉杆、棚头、立杆三部分组成(图2-6), 拱杆由水泥预制管架通连锣丝固定连接而成, 拉杆一般为3排, 棚顶高2.3m, 肩高1.3~1.5m, 棚长30m, 拱柱1m, 棚跨5~6m, 其结构功能与镀锌钢管装配式大棚相差无几, 而造价只及后者的1/2, 使用寿命长达10年, 因此, 容易大面积发展推广。但由于其笨重, 长途搬运易产生断裂, 只适于在一定区域内就地生产就地发展。

⑶ 热镀锌钢管装配式塑料大棚

大棚棚架由热镀锌钢管及棚架配件装配而成。用直径25mm 的薄壁钢管制作成拱杆、拉杆、立杆(两端棚头用), 经热镀锌后可使用10年以上。用卡具、套杆连接

棚杆组装成棚体, 覆盖薄膜用卡膜槽固定, 并用3~5道纵向拉管将拱棚连接起来, 两边采用摇壁式自动卷膜机进行卷膜放风, 棚顶高2.4~2.6m, 肩高1. 7m, 棚长30m, 拱间跨0.61m, 棚跨6~8m(图2-7) 。此种棚架由专业厂家定型生产, 盖膜方便, 卷膜灵活、省工。棚内空间大, 遮光少, 操作便利, 注意保养, 寿命较长, 但造价较高, 适用于南方地区春提早, 秋延后蔬菜的栽培。

2. 连栋塑料大棚

由单栋镀锌钢管装配式塑料大棚的基础发展起来的, 有二连栋、三连栋、四连栋、五连栋„„等形式(图2-8) 。其采用骨架仍由φ22×1.2mm 的镀锌钢管组成, 单栋跨度6~8m, 长度30m, 不同的是每隔3m 双拱结构, 增加强度, 同时增加了棚体的高度, 棚顶高3.5~3.8m, 边高2.3~2.6m, 在两棚之间设立天沟以排除雨水, 棚顶沿天沟有齿轮转动双向卷膜, 棚四周仍安装摇臂式卷膜机自动卷膜, 棚顶部设有外遮阳幕, 棚内设有内保温幕实施双层保温, 有的还在棚北面设立大型排气扇进行强制通风, 排热降温。连栋塑料大棚由于安装和拆卸棚膜不方便, 一般采用进口长寿防老化棚膜覆盖, 使用寿命为4~5年。连栋装配式钢管塑料大棚的棚体由专业厂家定型生产, 空间大, 土地利用率高, 便于种植各种高架作物, 农活操作方便, 温度分布均匀、稳定, 但棚内通风困难, 不易降温, 棚内附属设施常造成棚内阴暗带, 影响部分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另外, 连栋间的棚面排除雨雪也较困难, 维护管理也有诸多不便。连栋塑料大棚设施虽然先进, 但造价极高, 常为单栋大棚造价的3~7倍, 因此在现段, 不宜在生产上大面积发展, 南方各地局部地区虽有引建, 仅起示范作用。

㈡ 塑料大棚的性能与调控

⒈ 温度变化特点及其调控

塑料大棚实际上是一种日光温室, 棚内的小气候随着季节和天气状况而变, 其气温具有升温快、温差大, 晴天变化剧烈, 阴雨天变化平缓和分布不均的特点。 长江流域在当年12月至翌年2月, 棚内温度一般在-1℃~15℃之间。但在晴天中午最高气温仍可达30℃以上。初春随着露地气温的回升, 大棚内的温度逐渐升高, 2~3月份棚内最高气温可达25~38℃, 比露地高2.5~15℃, 甚至更高, 棚内最低温度在5~10℃, 比露地高2~3℃。4~5月份, 棚内在不通风的状况下, 最高温可达40℃甚至50℃以上, 如不及时通风, 会发生高温障害, 甚至烫坏棚内蔬菜。一般在5月中下旬, 不宜再盖棚膜即卸膜敞棚, 6~9月夏秋季棚架上则应覆盖遮阳网降温保湿, 促进夏秋菜栽培。对于不便拆膜的连栋大棚也必须覆盖遮阳网, 以降低棚内温度。

9~11 月外界气温逐渐降低应根据天气和棚内作物需要决定是否盖棚膜, 对于一些秋延后的果菜类应及早盖膜, 以满足其最适的生长温度。一般在11月份初霜前10d 都应盖棚膜, 此时棚内外最高气温相差较大, 最低气温相差不多, 相对而言秋季大棚的增温效果要比春季差一些。塑料拱棚夜间保温能力不强, 特别是晴天夜间的最低气温较露地提高不多, 两侧通风处覆盖不严时效果差, 应增加多层覆盖以提高保温效果。

拱棚内的气温无论是垂直分布上还是水平分布上都不均, 并与天气状况、棚体大小有关,白天近顶处温度最高, 中下部较低, 夜间则相反; 晴天上下部温差大, 阴雨天则小; 中午上下部温差大, 清晨与夜间则小; 冬季气温低时上下温差大, 春季气温高时上下温差则小。拱棚棚体愈大, 空气容量也愈大, 热缓冲性愈大, 棚内温度较均匀, 变化幅度较小;棚体高则相反;

相对而言,大棚内地温的变化没有气温变化那么剧烈,早春,随着棚内气温升高,地温也回升,3月份土壤平均温度可达10℃ ;6~9月份,棚内10cm 地温可达30℃以上。但随着棚内作物长大封行,加之通风和灌水量增加,故棚内外地温差又逐渐减小,有时夏、秋季棚内地温可能比露地还低1~3℃。晚秋时,外界地温显著下降,棚内地温增温作用比气温明显,仍能维持10~20℃,有利于秋延后栽培,入冬后,棚内气温降至0℃时,其地温仍可维持在2~3℃。

生产上,应根据塑料大棚内温度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因季节、天气状况、作物种类及其生长情况等因素来调节棚温,充分发挥大棚的增温保温效能。

塑料拱棚虽有一定的增温和保温效果, 但在冬春或深秋季节棚内的气温和土温仍较低, 不能达到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温度要求。为了尽量提高气温和土温, 减少热辐射损失, 在深秋至早春(11月至次年3月), 应采取多层覆盖措施来提高保温性能。实践证明, 在长江流域最采用3~4层覆盖就可使茄果类菜苗安全过冬。在冬春棚内温度过低时, 除了多层覆盖防寒保温外, 还可采用电热线加温措施, 但成本较高或增温不明显。

在3~6月气温较高时, 则应采取揭膜通风甚至在棚膜上加盖遮阳网的办法来降低棚温, 防止高温危害, 最常用的办法是拉开顶膜与裙膜之间的间隙, 利用棚内外温度不同而造成的压力进行通风降温。揭膜程度视气温高低而定。棚温在25~30℃以下时揭少些, 反之则揭大些。

秋季温度的调节与春季相反, 即前期适当加大通风量, 白天要防止高温危害; 中后期当外界气温下降时, 应注意夜间保温以免发生冻害。

⒉ 湿度变化特点及其调控

塑料薄膜不易透气, 也不透水, 因而塑料大棚具有较强的保湿能力, 加上地面和叶面水分的蒸发, 棚内水蒸气的含量要比棚外高3~4倍。因此, 当大棚密闭不通风时, 棚内相对湿度常高于露地, 一般在80%~90%以上, 夜间外界气温低, 棚内相对湿度甚至达100%饱和状态。

塑料大棚内相对湿度变化的规律是: 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与温度成反相关, 棚温升高, 相对湿度降低; 棚温降低, 相对湿度升高; 晴天刮风天相对湿度低, 阴雨雪天相对湿度显著上升。另外, 晴天白天棚内相对湿度与通风密切相关。早、晚不通风时, 相对湿度高于露地, 通风后棚内大量水蒸气逸出, 有时又会低于露地。

大棚在不通风时空气湿度高, 土壤蒸发量小, 使土壤湿度也高, 尤其是晴天夜间, 棚膜上会凝集大量水珠, 当其积累到一定大时, 就会形成“冷雨”降到地面, 又增加了土壤的湿度。当露地气温回升, 大棚加大通风时, 使土壤蒸发量加大, 土壤水分明显下降, 气温越高, 通风时间越长, 土壤湿度就越小。大棚内空气湿度过大是诱发病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根据上述特点和规律, 大棚内空气湿度主要靠自然通风来调节和控制。在早春和晚秋, 由于外界气温较低, 通风降湿常与闭棚保温有矛盾, 即闭棚保温常会使棚内湿度增加, 而通风降湿又会使棚温降低。选用无滴棚膜对降低棚室内空气湿度的效果也较好。保温和通风降湿的矛盾, 主要依靠通风时间的早晚、长短和通风口的大小来解决。低温阶段以保温为主, 降湿为辅, 应晚通风, 早闭棚。揭膜时应在背风面进行, 只有在棚内温度过高时才在迎风面通风。高温季节应降温排湿, 需早通风, 甚至昼夜通风。

另一方面, 棚内空气湿度与土壤湿度有关, 当土壤湿度大时, 空气湿度往往也大, 因此还可以通过调节土壤湿度来控制空气湿度。

土壤湿度以浇水来调节最为简单有效, 加强中耕也是调节土壤湿度的另一个有效办法。

在大棚内覆盖地膜可以降低空气湿度10%~15%, 同时还可以增加土壤湿度和提高地温, 减少浇水次数, 对棚内蔬菜生长有利。

冬春时应注意盖棚的时间, 如果在土壤很湿的情况下盖棚, 盖棚后由于气温已降低, 长时间闭棚保温, 造成棚内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都太大, 棚膜上长期凝集水珠, 使作物经常处于高湿的条件下, 对作物生长极为不利。当早春气温上升时, 如不及时揭膜通风降温, 以致棚内雾气腾腾, 这样极易导致病害发生。因此, 应在

每年秋末冬初, 土壤干燥时盖棚, 这样就便于日后对棚内土壤和空气湿度进行调节。早春气温回升后, 即使是阴天或雨天, 当棚内湿度过大时, 也应及时揭膜通风降湿。

另外, 春夏之交(5、6月份), 顶膜不要过早揭除。此时, 气温已明显升高并稳定, 棚内温度往往高于作物所需, 似乎不必再盖顶膜。但实际上随着气温升高, 雨季随之来临, 迟揭顶膜, 可以防止雨水的冲击, 有效地控制棚内土壤和空气的湿度。这时, 大棚内的土壤湿度比露地低, 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结实和防止病害的传播蔓延。为解决棚温过高的矛盾, 可撤掉裙膜, 加大通风量并日夜通风, 必要时还可以在棚顶加盖一层遮阳网降温。只有当棚内春夏作物收获之后再揭顶膜, 然后深耕晒土, 准备秋种。

一般来说, 相对湿度在50%~80%时, 蔬菜作物生长较好, 瓜类要求相对湿度高于其它蔬菜, 但也不宜超过80%。同时, 作物生长期在白天相对湿度可低一些, 晚上可高一些。应根据季节、天气状况、作物种类及其生长发育阶段以及病害发生情况等综合条件, 依据干湿温度计显示的相对湿度, 及时调节控制棚内相对湿度, 以利作物生长。

⒊ 光照条件及其调控

大棚内的温度条件一般用人工较易控制, 但光照条件至今依靠自然光照, 而其利用率只有自然环境的40%~60%。蔬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 所需要的光照强度, 因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同时又随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生育阶段的不同而变化。果菜类蔬菜的生育和产量大体与光量相一致。大棚内光照条件不仅影响蔬菜的生育, 而且还直接影响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其它条件。大棚内对光照的要求, 一是光照要充足; 二是光照分布要均匀。在冬春季大棚内光照不足时, 需要补光加以调节, 但补光成本高, 在生产上还不能普遍应用。在夏季光照强的季节, 不需要强光而用遮荫的方法进行调节。大棚使用普通棚膜时, 夜间和阴雨雪天由于棚内外温差, 加上棚内的空气湿度大, 薄膜内表面结露严重, 每天有相当一部分太阳辐射能耗费在蒸发大棚薄膜内表面的露珠上, 露珠对射入的阳光还有一定的反射作用, 对棚内上午的光照和温度影响较大, 使棚室内的弱光、低温时间延长, 不利于大棚蔬菜生产。冬季要及时揭开棚内保温覆盖物, 让阳光充分进入棚内。棚膜宜选用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无滴膜。无滴膜气化水在薄膜内表面凝结后便形成一层薄薄的水膜, 并顺着薄膜表面流入土壤, 这样就避免了大量雾滴(露珠) 聚集于棚膜内表面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能, 增加了棚内的光照强度。盛夏光照过强,

温度过高, 对大棚蔬菜越夏栽培不利, 可在棚上加盖遮阳网, 遮光率在60%左右, 使棚内温度降低, 光照减弱。

⒋ 气体条件及其调控

大棚中的气体, 由于不如温、湿度那样明显地影响着蔬菜作物的生育, 容易被人忽视。据测定, 在密闭情况下, 大棚内CO 2的浓度, 因管理方法不同有时能降到0.007%而影响蔬菜的生育。 大棚内由于加温时的烟火和施肥方法不当以及有毒塑料薄膜产生的有毒气体等能使蔬菜遭受危害。通风不仅能调节保护棚内的温度, 而且由于空气的流动也调节了气体成分, 使蔬菜免遭危害。为了提高大棚内的蔬菜产量, 除调节温湿度外, 还有必要很好地调节大棚内的气体成分及其浓度。

⑴ 二氧化碳浓度的调节

二氧化碳是绿色蔬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 制造有机营养物质的主要原料, 生态环境中二氧化碳的供给水平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和质量。大棚小气候中二氧化碳的昼夜变化规律与空气相对湿度一致。夜间由于作物不仅不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而且呼吸作用还放出二氧化碳, 使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高于自然界。而白天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 棚室温度升高, 蔬菜光合作用加强, 二氧化碳浓度显著下降, 如不注意通风换气, 光合作用效率将降低。CO 2浓度的日变化与大棚容积大小有关, 随着大棚容积的增大, 最低浓度出现的时间要推迟。在蔬菜群体中, 白天植株间CO 2浓度很低, 限制了光合作用的进行, 所以空气流动对大棚内蔬菜的生育影响很大。大棚蔬菜在密闭情况下, 经常感到CO 2不足。这不仅影响了蔬菜的正常生育, 还容易发生高温和低温障碍, 所以利用通风的方法调节CO 2浓度容易达到与外界的平衡, 提高CO 2浓度。CO 2浓度是大棚生产的重要限制因子。采用CO 2施肥, 可提高大棚内蔬菜对太阳光能的利用率。

CO 2浓度的调节: 一是通过通风的办法提高大棚内的CO 2浓度;二是施用CO 2。通风一般是与大棚温湿度管理同时进行。CO 2的施用一般采用硫酸碳铵法。 即先将浓硫酸稀释, 水和浓硫酸按体积比3:1稀释。注意只能将酸放入水中, 而不能将水放入酸中, 否则易造成事故。先将陶瓷或塑料容器放入大棚中, 然后用塑料袋分装0.15~0.2 kg 碳铵, 在袋底用针扎数个小孔, 放入稀酸中, 即可产生CO 2。一般在日出之后30 min开始施用。停止施用时刻取决于棚内的气温和通风换气等情况。一般在棚温上升到30℃左右开始通风换气时, 可由室外空气补充CO 2, 就可停止施用; 在严寒天气或阴天, 不通风或通风量h, 可以施用到中午为止。在无条件增施CO 2的地区, 通过大量施用优质有机肥, 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释放CO 2, 增加大棚

内的CO 2浓度。还可以采取菇菜间作套种, 食用菌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 释放出蔬菜作物所需要的CO 2和热能。蔬菜作物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为食用菌生长发育提供新鲜充足的氧气, 二者互相促进。采用畜菜、禽菜同棚生产, 也可以形成优势互补的共生环境, 即畜禽新陈代谢为蔬菜增加CO 2和热能, 蔬菜生长为畜禽提供新鲜氧气。

但是增施CO 2后蔬菜叶片肥大, 植株生长茂盛, 要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 适当控制生长促进发育。另外, 由于增施CO 2之后改变了蔬菜根系吸收无机养分的特性, 如吸收磷酸的能力减弱, 常引起钙、锰等元素的缺素症。因此, 要增施有机肥料, 降低棚内湿度和增加光量, 才能收到早熟优质高产的效果。

⑵ 有毒气体的危害和防止办法

大棚内容易产生的有毒气体主要是氨气(NH3) 和亚硝酸气体(NO2) 、一氧化碳(CO)等。这些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 就会影响蔬菜生长。大棚内NH 3达到百万分之五、NO 2气体达到百万分之二时, 蔬菜从外观上就可以看出危害症状。NH 3主要是危害叶缘, 先使组织变色, 逐渐变褐色甚至枯死;NO 2主要危害叶肉, 先漂白侵入的气孔部分使之成为斑点状, 严重时除叶脉外叶肉都漂白致死。氨气危害, 一般在追肥几天后发生, 亚硝酸气体危害, 一般在施肥一周后发生。黄瓜、番茄对氨气的抵抗力最弱, 茄子对亚硝酸气体的危害的抵抗力最弱。大棚中氨气的来源, 主要是氮素肥料施用过多或施用不当。为了避免发生NH 3和NO 2的挥发, 氮肥一次要少施, 最好和过磷酸钙一起施用, 多浇水可抑制NH 3的挥发, 有NO 2挥发危害时, 可施石灰使土壤呈碱性就可停止NO 2的挥发。

此外, 在大棚内采用火炉加温时, 若燃烧不完全, 易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中毒。用聚氯乙烯为材料制成的膜或其它材料, 由于其生产过程中用了有毒物质, 不仅可以散发有毒气体, 而且有的还会流入水中, 可对蔬菜造成严重毒害。 为防止大棚内有毒气体的危害, 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低温季节追肥以后的数天之内, 应适当加强通风, 以排除有害气体。

②不要采用新鲜的粪肥作追肥, 也不要用未腐熟的粪肥作追肥。用于大棚内的肥料要充分腐熟, 并且用量要适当, 不能施用过多。不宜在冬春季密闭的大棚内施用未腐熟的人畜粪作基肥。

③在大棚内严禁使用碳铵作追肥, 用尿素、硫铵作追肥时, 严格控制用量。每666.7m 2每次随水追施尿素20kg, 每隔7~10d 用0.2%的尿素和0.1%~0.2 %的磷酸二氢钾作根外追肥(叶面追肥), 效果更好。

④不宜进行明火加温, 而通过烟道加温。

⑤尽量采用聚乙烯膜作为棚膜, 以聚氯乙烯为材料制成的塑料制品或其它材料, 尽量不要放在棚内, 用后要及时搬出棚外。

㈢ 塑料大棚的应用

塑料大棚跨度大、容量体积较大,对高温、低温的缓冲能力强,内部可进行多种形式的保温覆盖,提高其防寒保温性能,可栽培多种作物,如黄瓜、架豆、番茄、茄子、甜椒、甜瓜、西瓜等,较露地早熟20~40d,秋季可延后25~30d。

塑料大棚主要用其进行蔬菜的早熟和延后栽培,早春可以加茬栽植1茬快熟耐寒叶菜,如小油菜、小白菜、水萝卜等,40~50d即可收获,3~4月供应市场。南方用大棚还进行育苗、蔬菜采种等。

第三节 温室

温室的类型很多,按结构材料主要有砖木结构温室、钢筋水泥结构温室、热镀锌钢架温室与铝合金温室;按覆盖材料可分为玻璃温室、聚碳酸酯板温室、塑料薄膜温室;按热源类型可分为日光温室和加温温室,本节按热源类型重点介绍节能日光温室和现代化加温温室。

一、节能型日光温室

节能型日光温室是我国辽宁省农民在长期的设施栽培中研究、总结、创新的一种新的高效节能园艺设施,在北纬34°~43°的广大地区,冬天不加温而依靠太阳光热强化保温,可以生产喜温果菜,在元旦和春节淡季供应市场,这是我国设施栽培划时代的发明与创新,对世界园艺设施栽培也做出了新贡献。 ㈠ 结构

节能型日光温室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由北墙及东、西山墙(土筑或砖筑)建成,由同质或异质复合墙体支撑后屋面;二是前屋面用不同材质如用竹竿、竹木、木杆、钢筋、钢管、水泥定型预制拱架等构成,上面覆盖薄膜,还要根据地区不同覆盖草苫、纸被、棉被、化纤保温毯(被),以达到防寒保温的效果(图2-9); 一是有后屋面,由秫秸、草泥、麦秸泥、发泡板或加气水涨板组成,有蓄热、保温作用。在广大农区大规模建造的日光温室,仍以竹拱架、木立柱、土墙、秫秸草泥后屋面的简易结构为多,而在近郊区则多建造钢筋(管)结构,无立柱、砖墙,覆盖轻质防寒被、有卷苫机械的较为现代化的节能日光温室。

节能型日光温室是在普遍日光温室结构基础上演变而来,其结构改进、性能提高、采光及保温性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其特点:一是提高了中脊高度,达到2.6~2.8m,高者达3.0~3.5m,从而使前屋面角加大,更利于阳光射入,增加室温,改善室内光照条件;二是加大后屋面仰角,缩小后屋面投影,使冬至前后阳光能直射后屋面和后墙,增加室内蓄热保温面积;三是加大温室的跨度,由5.5m 加大至6~7m,容积增加,缓解了高、低温对作物的不利影响;四是可利用全钢焊接式或组装式日光温室,无立柱,不仅利于采光增温,同时也改善和优化了内部的作业条件。

㈡ 性能

由于日光温室方位多为坐北朝南东西延长,再加上后部有后墙和保温好的后屋面,两侧有山墙,前屋面在夜间外加草苫、保温被等防寒覆盖物保温,因此其采光和保温性能均较好。

节能日光温室结构优化、采光与保温性能强化,加之与其配套的栽培技术,结束了北纬

34°~43°地区冬天不加温不能种植果菜类的历史,使元旦、春节两大节日各种鲜菜充分供给的梦想成真。

㈢ 日光温室的应用

⒈ 园艺作物育苗 可以利用日光温室为大棚、小棚和露地果菜类蔬菜栽培培育幼苗,还可能培育草莓、葡萄、桃、樱桃等果树幼苗和各种花卉苗。

⒉ 蔬菜周年栽培 目前利用日光温室栽培蔬菜已有几十种,其中包括瓜类、茄果类、绿叶菜类、葱蒜类、豆类、甘蓝类、食用菌类、芽菜类等蔬菜的春茬、冬春茬、秋茬、秋冬茬栽培。各地还根据当地的特点,创造出许多高产、高效益的栽培荐口安排,如一年一大茬,一年两茬,一年多茬等。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蔬菜周年均衡供应的重要途径。

⒊花卉栽培 日光温室花卉生产也得到了快速地发展,除了生产盆花以外,还生产各种切花,如玫瑰、菊花、百合、康乃馨、剑兰、小苍兰、非洲菊等,目前仍在发展之中。

⒋果树栽培 近年来,日光温室果树生产也不断发展,如日光温室草莓、葡萄、桃、樱桃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二、现代化温室

㈠ 结构

现代化温室主要有屋脊连接屋面和拱圆形连接屋面温室,现以屋脊连接屋面温室为例介绍其结构。

⒈框架结构

⑴ 基础 框架结构的组成首先是基础,它是连接结构与地基的构件,它将风荷载、雪载、作物吊重、构件自重等安全地传递到地基。基础由预埋件和混凝土浇注而成,塑料薄膜温室基础比较简单,玻璃温室较复杂,且必须浇注边墙和端墙的地固梁。

⑵ 骨架 荷兰温室骨架一类是柱、梁或拱架都用矩形钢管、槽钢等制成,经过热浸镀锌防锈蚀处理,具有很好的防锈能力;另一类是门窗、屋顶等为铝合金型材,经抗氧化处理,轻便美观,不生锈、密封性好,且推拉开启省力。目前,大多数荷兰温室厂家都采用并安装铝合金型材和固定玻璃。也有公司用薄壁型钢,但外层用镀锌、铝和硅添加剂组成的复合材料。该涂层的化学成分为55%铝、43.4%锌、1.6%硅添加剂。该构件结合了铝合金型材耐腐蚀性强、钢镀锌件强度高的优点。

⑶ 排水槽 又叫“天沟”,它的作用是将单栋温室连接成连栋温室,同时又起到收集和排放雨(雪)水的作用。排水槽自温室中部向两端倾斜延伸,坡降多为0.5%。连栋温室的排水槽在地面形成阴影,约占覆盖地面总面积的5%,因此要求在保证结构强度和排水顺畅的前提下,排水槽结构形状对光照的影响尽可能最小。研究结果认为:按照排水槽结构设计的流体力学要求,当排水倾斜度为0.5%,5min 降雨强度为300L/(s ·hm 2)时,排水槽的排水能力是其断面形状、坡度以及长度的函数,即在排水能力一定的情况下,每一种结构形式的排水槽都对应着一个最大的长度,这一参数也为温室的整体布局提供了设计依据。

为防止冬季寒冷夜晚覆盖物内表面形成冷凝水而滴到作物上或增加室内湿度,在排水槽下面还安排有半圆形的铝合金冷凝水回收槽,将冷凝水收集后排放到地面,或将该回收槽同雨水回收管连接,直接排到室外或蓄水池。

⒉覆盖材料 理想的覆盖材料应是透光性、保温性好,坚固耐用,质地轻,便于安装,价格便宜等。屋脊型连栋温室的覆盖材料主要为平板玻璃(西欧、北欧、东欧玻璃温室比较多),塑料板材(FRA 板、PC 板等,美国、加拿大多用)和塑料薄膜(亚洲、以色列、西班牙等多用)。寒冷地区、光照条件差的地区,玻璃仍是较常用的覆盖材料,保温透光好,但其价格高,约是薄膜温室的5倍,且易损坏,维修不方便。玻璃重量大,要求温室框架材料强度高,也增高投资。

塑料薄膜价格低廉,易于安装,质地轻,但不适于屋脊型屋面,且易污染老化,透光率差,故屋脊型连接屋面温室少用。近年来新研究开发的聚碳酸酯板材(PC 板),兼用玻璃和薄膜两种材料的优点,且坚固耐用不易污染,是理想的覆盖材料,惟其价格昂贵,还难以大面积推广。

⒊自然通风系统 有侧窗通风、顶窗通风或两者兼有3种类型。通风窗面积是自然通风系统的一个重要参数,研究测试结果表明,空气交换速率,取决于室外风速和开窗面积的大小,并证明顶窗加侧窗通风效果比只有侧窗好。在多风地区,如何设计合理的顶窗面积及开度十分重要,因其结构强度和运行可靠性受风速影响较大,设计不合理时易被损坏,并限制其空气交换潜力的发挥。顶窗开启方向有单向和双向两种,双向开窗可以更好地适应外界条件的变化,也可较好地满足室内环境调控的要求。玻璃温室开窗常采用联动式驱动系统,工作原理是发动机转动时带动纵向转动轴,并通过齿轴-齿轮机构,将转动轴的转动变为推拉杆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从而实现顶窗启闭。因此,在整个传动机构中,齿轮、齿条的质量和加工精度,是开窗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关键。

⒋加热系统 现代化温室因面积大,没有外覆盖保温防寒,只能依靠加温来保证寒冷季节园艺作物正常生产。加温系统采用集中供暖分区控制,有热水管道加温和热风加温两种方式。

热水管道加温主要是利用热水锅炉,通过加热管道对温室加温。该系统由锅炉、锅炉房,调节组、连接附件及传感器、进水及水口主管、温室内的散热管等组成。温室内的散热排列有以下要求:①保证温室内温度均匀,一般水平方向的温度差不超过1℃;②热源能根据温室作物生长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保证了作物生长的温度;③保证热水在管道内循环流畅。根据温室内作物生长的变化,温室内散热管的排列按管道的移层性可分为升降式和固定式管道,按管道的位置则可分为垂直排列和水平排列管道。热水管道采用燃煤进行加热,其特点是温室内温度上升速度慢,室内温度均匀,在停止加热后温室内温度下降的速度也慢,因此有利于作物生长。而且加热管道可兼作高架作业车的轨道,便于温室作物的日常管理。但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多,安装维修费时、费工,一次性投资大,且需另占土地修建锅炉房等附属设施。温室面积大时,一般采用热水管道加温。

热风加热主要是利用热风炉,通过风机将热风送入温室加热。该系统由热风炉、送气管道(一般用聚乙烯薄膜作管道)、附件及传感器等组成。热风加热采燃油或燃气进行加热,其特点是温室内温度上升速度快,但在停止加热后,温度下降也快,加热效果不及热水管道。但设备和材料较热水管道节省,安装维修简便,占地面积小。热风加温适用于面积比较小的连栋温室。

荷兰目前多利用白天CO 2施肥时燃烧天然气或重油放出的热量将水加热,然后将热水贮存在地下蓄热罐中,晚间让热水通过管道循环,达到温室加温的目的。一个供热量6.5t 的蒸汽锅炉,每h 耗油量300kg/台,供热量16538×106J/h,可满足外界最低气温在—15℃地区10000m 2不加保温覆盖温室的供暖。

⒌帘幕系统 帘幕系统具有双重功能,即在夏季可遮挡阳光,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一般可遮荫降温7℃左右;冬季可增加保温效果,降低能耗,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一般可提高室温6~7℃。

帘幕材料有多种形式,较常用的一种采用塑料编织而成,并按保温和遮阳的不同要求,嵌入不同比例的铝箔。帘幕可分为节能型、节能/遮光型、遮光型和全遮光型等多种类型,各种类型又有许多产品,每种产品的节能率和遮阳率有所不同,生产上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帘幕开闭驱动系统根据其采用构件的不同而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齿轮-齿条

驱动机构,由发动机转动带驱动轴转动,经过齿轮箱、驱动轴的转动转换为推拉杆的水平移动,从而实现帘幕的展开和收拢;另一种是钢丝绳牵引式驱动机构,由齿轮减速电机、轴承、传动管轴、牵引钢丝绳、滑轮组件、链轮和链条等组成。传动钢丝绳安装在两端山墙横梁上的滑轮组件内,并与传动管轴相绕;钢丝绳用张紧器张紧至适当的张紧度;当传动管轴旋转时,借助摩擦力带动钢丝绳运动,从而牵引帘幕:通过电机的正反转实现帘幕的展开与收拢。

⒍计算机环境测量和控制系统 计算机环境测控系统,是创造符合园艺作物生育要求的生态环境,从而获得高产、优质产品不可缺少的手段。调节和控制的气候目标参数包括温度、湿度、CO 2浓度和光照等。针对不同的气候目标参数,宜采用不同的控制设备(表2-3)。

表2-3 温室气候的目标参数及其控制设备

目标参数

温 度

湿 度

CO 2浓度

光 照 控 制 设 备 加热系统、通风系统、帘幕系统、喷淋/喷雾系统 加热系统、通风系统、降湿系统、喷淋/喷雾系统 通风系统、CO 2施用系统 帘幕系统、人工照明

控制设备多种多样,按控制原理可分为开关控制和比例或比例加积分两种类型(表2-4)

表2-4 控制设备及控制原理

控制设备

喷淋/喷雾系统

降湿系统

CO 2系统

帘幕系统

人工照明

强制通风系统

自然通风系统

加热系统 控制原理 开关控制 开关控制 开关控制 开关控制 开关控制 开关控制 比例或比例加积分控制 比例或比例加积分控制

无论是开关控制还是比例或比例加积分控制,都存在测量目标值和实际值之间会有偏差,例如温度传感器的实测值,往往迟滞于温室内的实际温度值,所以国际上许多研究机构正在研究开发更加现代化的控制方法,如最优控制和适应式控制等。

⒎灌溉和施肥系统 完善的灌溉和施肥系统,通常包括水源、贮水及供给设施、水处理设施、灌溉和施肥设施、田间网络、灌水器如滴斗等。其中,贮水及供给设施、水处理设施、灌溉和施肥设施构成了灌溉和施肥系统的首部,首部设施可按混合罐合理制作成一个系统。在土壤栽培时,作物根区土层下需铺设暗管,以利于排水。在基质栽培时,可采用肥水回收装置,将多余的肥水收集起来,重复利用或排放到温室外面。

在灌溉和施肥系统中,肥料均匀注入水中非常重要。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文丘里注肥器法、水力驱动式肥料泵法、电驱动肥料泵法。

文丘里注肥器法是使用根据流体力学的文丘里原理设计而成的文丘里注肥器进行施肥的一种方法。也就是利用输液管某一部分截面变化而引发的水的速度变化,使管道内形成一定负压,将液体肥料带入水中,随水进行施肥。

水力驱动式肥料泵法是通过水流流过柱塞或转子,将液体肥料带入水中,注肥比率可以进行准确控制。电驱动肥料泵法是通过电驱动肥料泵将液体肥料施入田间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泵的价格低,运行可靠,在有电源的地方可使用。电驱动肥料泵型号较多,小到每h 注入几升肥料液,大到每h 注入几百升肥料液。

灌溉和施肥系统设有电子调节器及电磁阀,通过时间继电器,调整成时间程序,可以定时、定量地进行自动灌水。如果是无土栽培,则可以定量灌液,并能自动调节营养液中各种元素的浓度。在寒冷季节,可以根据水温控制混合阀门调节器,把冷水与锅炉的热水混合在一起,以提高水的温度。喷灌系统也可进行液肥喷灌和喷施农药,并在控制盘上可测出液肥、农药配比的电导度和需要稀释的加水量。

温室盆栽花卉多采用针式滴头施肥灌溉,可在滴灌管线上每隔一定距离安置增压器,每个增压器最多可带动50个滴头,可有效改善滴灌效果。

⒏二氧化碳气肥系统 大型连栋温室因是相对封闭的环境,CO 2浓度白天低于外界,为增强温室园艺作物的光合作用,需补充CO 2进行气体施肥。大型温室多采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将煤油或天然气等碳氢化合物通过充分燃烧产生CO 2。通常1L 煤燃烧可产生1.27m 3的CO 2气体。另种方法也可将CO 2的贮气罐或贮液罐安放在温室内,直接输送CO 2到温室中。CO 2一般通过电磁阀、鼓风机和管道,输送到温室各个部位。为了控制CO 2浓度,需在室内安置CO 2气体分析仪等设备。

⒐温室内常用作业机具

⑴ 土壤和基质消毒机 温室长年使用,作物连作较多,土壤中有害生物容易

积累,影响作物生长,甚至使作物发生严重病虫害。无土栽培的基质在生产和加工的过程中也常会携带各种病菌,因此采用土壤消毒方法,消除土壤中的有害生物十分必要。土壤和基质的消毒方法主要有物理和化学两种:

物理方法包括高温蒸汽消毒、热风消毒、太阳能消毒、微波消毒等,其中高温蒸汽消毒较为普遍。采用土壤和基质蒸汽消毒机消毒,在土壤或基质消毒之前,需将待消毒深度的土壤或基质疏松好,用帆布或耐高温的厚塑料薄膜覆盖在待消毒的土壤或基质表面上,四周要密封,并将高温蒸汽输送管放置到覆盖物之下,每次消毒的面积同消毒机锅炉的能力有关,要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每m 2土壤每h 需要50kg 的高温蒸汽。

采用化学方法消毒时,土壤消毒机可使液体药剂直接注入土壤到达一定深度,并使其汽化和扩散。

⑵ 喷雾机械 在大型温室中,使用人力喷雾难以满足规模化生产需要,故需采用喷雾机械防治病虫害。荷兰温室多采用Enbar LVM 型低容量喷雾机,可定时或全自动控制,无需人员在场,安全省力。每h 用药液量为2.5L ,每台机具一次可喷洒面积达3000~4000m2,运行时间约45min 。为使药剂弥散均匀,需在每1000m 2的区域内安装一台空气循环风扇。

设施的类型、结构与性能

第一节 地面覆盖

地面覆盖指接近于地表的覆盖,包括地膜覆盖、遮阳网覆盖、小拱棚覆盖。

一、简易覆盖

简易覆盖是传统的初级覆盖方式,主要包括风障畦(分小风障畦与大风障畦)、阳畦及改良阳畦、温床及小暖窖等,目前在我国北方一些城镇郊区、远郊农区、新菜区,上述简易覆盖方法仍在生产中应用,在湖南的湖区、河边风比较大的地方也有一定的应用。

㈠ 风障畦

⒈ 结构

小风障畦是在菜畦的北侧搭设约1m 高的风障,其防风、保温效果仅能达到风障2m 以内的菜畦,大风障畦又分为迎风障和普通风障畦两种:前者风障高1.5~

2.5m ,仅为1层,而后者为1层较密的风障,以竹篱笆或木篱笆做骨架,稍向南倾科,北侧加附一层较厚的披风草(玉米秆、高粱秆、芦苇秆),较前者防风保温效果更佳。

⒉ 性能

风障畦能减弱风速,稳定气流,反射阳光,提高风障前气温、地温2-3℃,减少水分蒸发,保持一定湿度,能营造作物生长发育的适宜环境条件,使露地春菜早收7~10d ,增产10%~80%,多者达1倍以上。

⒊ 应用

风障畦用于瓜类、茄果类及甘蓝蔬菜早春提早定植,叶类菜早熟栽培,葱蒜类菜育苗以及十字花科蔬菜的采种等。

㈡ 阳畦

阳畦是由风障畦发展而来的一种冷床,北方叫阳畦,南方叫冷床。是将风障畦的畦埂提高加厚成阳畦的畦框,在上部加玻璃、薄膜和草苫而成为阳畦。阳畦可分为槽子畦、抢阳畦和改良式阳畦等3种类型,目前生产上多用抢阳畦和改良阳畦。

⒈ 结构

阳畦结构

阳畦为风障、畦框及覆盖物组成。

⑴ 风障:由篱笆、披风草和土背3部分组成,篱笆高2m ,后边夹设披风草,土背高40cm ,底宽80cm ,上宽20cm ,高出阳畦北框10cm ,固定风障和披风草,加强防寒和保温作用。

⑵ 畦框:北框高35~60cm,南框高25~45cm,东西两框,北高南低,与南北框密接,畦内可接收阳光照射,故称抢阳畦,每阳畦实际栽培面积为1.66m ×5.6m 。

⑶ 覆盖物:覆盖物有玻璃、塑料农膜以及覆盖材料草苫、蒲席等。

阳畦的温度分布状况分析:南侧温度最低、中间最高、北侧最低。

改良阳畦的结构

改良阳畦由土墙、立柱、拱杆、薄膜、草苫组成,或者由土墙、风障、后屋面、立柱、拱杆及玻璃、薄膜、草苫等组成。

一般土墙高100cm ,厚50cm ,山墙最高点150~170cm,棚内宽度3~4m,后屋面且芦苇、秸秆做底,上盖土约10cm 厚,再用草泥封顶。前边多为玻璃立窗或由细竹竿搭设的拱架直接架设在后墙上,上盖薄膜、草苫。人可进入作业。

⒉ 性能

阳畦性能

风障阳畦有减弱风速、稳定气流的作用,白天可吸收阳光贮热,夜间在畦框和覆盖物的保护下能保温、防寒、防冻。在1~2月的寒冷季节里,抢阳畦内旬平均最低气温较露地高,最高温达20℃左右,最低温为2~3℃。

改良阳畦性能

玻璃窗的角度大,冬季进光量多,加之有墙及后屋面蓄热保温,其性能强于一般阳畦,可以进入里边进行管理作业,较阳畦作业条件有改善。改良阳畦气温、地温比普遍阳畦高4~7℃,低于5℃的时间缩短,而高于10~20℃的时间加长。低温期可栽培油菜、芹菜、小萝卜等耐寒菜,早春可提早定植瓜类、茄果类、豆类等,进行早熟栽培。

⒊ 应用

阳畦可安全栽培耐寒叶菜或育苗。改良式阳畦低温期可栽培油菜、芹菜、小

萝卜等耐寒菜,早春可提早定植瓜类、茄果类、豆类等,进行早熟栽培。 ㈢ 温床

温床除具有冷床的性能外,又增加了人工加温设备,可稳定地提高床温、地温,可提早育苗,使栽培期提前,也是设施栽培中的重要设施之一。

⒈ 结构

生产上温床的设置与冷床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床内有加温设备,其性能比冷床好,用途比冷床更加广泛。人工加热的热源以酿热物为主,也可用煤火炉、热水、工业废气热以及电热线加温,

温床常用的加温方法有酿热加温、火热加温和电热加温三种。

⑴ 酿热温床

利用各有机酿热物铺设在床土下面,酿热物发酵生热而提高床温;

高温酿热物:分解快,发热温度高,如马粪、禽粪、饼肥等。

低温酿热物:分解慢,发热温度低,如牛粪、猪粪、稻草、垃圾、树叶、锯末屑等。

对于酿热加温苗床的要求既要温度适宜,又要发热持久。因此,宜将高热和低热酿热物适量混合起来填充,效果比较好,酿热物应早收集并晒干贮藏备用。

酿热温床装填酿热物的数量要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苗床使用时期,秧苗种类及其所占用苗床时间的长短等来决定。我国南方一般填床厚度为15~25cm 。

装填时一要充分拌匀搭配填充;二要浇足水分,含水量为70%左右;三要分层填充,分层踏实,防止发酵后凹陷,这段幼苗根系。填床后立即盖上玻璃或农膜,晚上加盖草帘,提高床温,促使酿热物发酵生热,几天后,酿热物温度升高到50~60℃时,方可铺上床土,床土厚度7~8cm 。

酿热物分解释放的热量有限,床温调节比较困难,填充酿热物比较费工,酿热物来源越来越少,是酿热温床发展的限制因素。

⑵ 火热温床

利用燃煤在床外炉膛灶中燃烧,所产生的热量或热水流通过埋在床土下的管道直接传给床土而提高床温;

一个直径12cm 的家用煤炉,可以加温一个20m ×1m 的苗床。其安装方法为: ① 铺暗管道 扒开表土,在床中央挖一条深、宽各为25cm ,长20m 的沟,沟

底垫一层稻草、锯末屑等保温。将陶瓷管安放在上面,进气口与煤炉相连,煤炉安放在近门的苗床端部,排气口应通至棚外。

② 衬垫与盖土 暗管道安装好后,在沟上横放一些手指粗的竹竿,上面铺一层稻草,再把取出的床土盖上整平,上面再盖3cm 左右厚的培养土。

⑶ 电热温床

使用一种专门的电热加温线,将其埋设在床土下,使电热传给床土而升高床温。

⒉ 性能

酿热温床的性能与酿热物的种类、酿热物填充的数量有关。酿热物一般7d 后可增温达70℃,后速降至50℃,以后降温变缓。温床酿热物发热时间短,仅40d 左右,有前期高后期低的特点,对床温的变化不能有效地调节。

电热温床一般每m 2苗床要埋设100~140W 的电热线,热性能好于阳畦,温床温度均衡、稳定。

⒊ 应用

温床可用于春茬露地菜的育苗,秧苗移出后可在温床内继续定植番茄、黄瓜等,进行早熟栽培。如在大棚内设置温床,也可生产叶类菜或栽培果菜,可提早上市。

二、地膜覆盖栽培

地膜覆盖栽培,塑料薄膜地面覆盖,保护作物根系,又称为护根栽培。是现代一项新兴的用人工方法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的设施栽培技术。20世纪50年代首先在美国夏威夷开始应用,1978年从日本传入我国。它是在地面覆盖一层极薄的微膜或地膜,按照株行距的需要,在膜上打孔栽植农作物的一种栽培方法。用作地面覆盖栽培的地膜是一种专用的、厚度只有0.005~0.015mm (农膜厚度0.5-0.6mm )且具有不同颜色的聚乙烯薄膜。这种栽培法能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土壤温度,同时,还可以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节约用水,减少肥料流失,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抑制病虫害发生和杂草生长,从而有效地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作物的早熟高产。因为这项农业技术措施增产、省工、省水、省肥、操作简便、成本低、易为生产者接受,因而已在全国各地迅速推广。

㈠ 地膜的种类与性质

地膜的种类很多,可按制作地膜的原料、工艺和不同颜色进行分类。

⒈ 按制作地膜的原料与工艺分类

⑴ 高压低密度地膜

厚度约0.015mm ,若按覆盖面积80%计算,则每666.7m 2用量约需8~10kg,这种膜的特点是纵向和横向拉伸强度比较均衡,抗老化能力强,但成本较高,为第一代地膜。

⑵ 低压高密度地膜

厚度在0.006~0.008mm之间,因厚度较薄,每666.7m 2只需4~5kg,这种膜纵向横向拉伸长度有差异,虽成本比高压地膜降低,但透明度不如高压地膜好,且易拉裂,为第二代地膜。

⑶ 低压低密度线型地膜

厚度0.008~0.010mm,每666.7m 2约需6~8kg,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抗穿刺性等性能均优于第一代、第二代地膜。

⑷ 共混型地膜

由高、低压低密度聚乙烯原料混合吹塑而成,为第四代地膜。厚度约0.005~0.008mm,其机械性能远远超过纯高压或纯低压聚乙烯生产出的地膜,使用效果与线型地膜相似,但成本降低。

目前在生产中使用较多的是后两种类型的地膜。

再生的聚乙烯生产的地膜,不耐老化。

⒉ 按地膜颜色与功能分类

在地膜的制作工艺中,混入一定比例母料(或添加剂),可制作出各种不同颜色和功能的地膜。

⑴ 无色透明膜

又称本色膜,未加任何添加剂制作而成,是生产上应用最普遍的聚乙烯透明膜。土壤增温效果好,一般可使土壤耕作层温度提高2℃~4℃,适于春提早和越冬蔬菜的栽培。但因透光率高,杂草易繁殖生长,需采用适当的除草措施,如覆膜前在畦面喷洒除草剂等。

⑵ 有色地膜

又称彩色地膜,常见的有黑色、绿色、银色反光膜。

① 黑色膜

在聚乙烯树脂中加入2%~3%的炭黑母料后吹塑而成,厚度约0.010~0.013mm。这种膜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和抑制杂草的性能要优于无色透明膜,但因透光率小,对土壤的增温效果不如无色膜,成本也相对较高。

② 绿色膜

在可见光的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最旺盛的是波长为0.4~0.72um的范围,此范围即为蓝、红光的波长。试验证明,蓝、红光可增强叶绿素光合作用能力,而绿光却使光合作用能力下降。根据此原理在聚乙烯树脂中加入一定量的绿色母料吹塑成绿色膜,使可见光透过量减少,而绿色光增加,膜下植物的光合效率降低,有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这种膜厚度为0.015~0.02mm,多用于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但绿色颜料比较昂贵,对聚乙烯薄膜有一定破坏作用,影响膜的使用寿命,生产上使用较少。

③ 银色反光膜

在聚乙烯树脂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钛白粉等白色母料后制成。具有隔热和较强的反射阳光的作用,在高温季节可降低地温,并提高群体下部的光合作用强度。用于春夏茬作物的栽培,较无色透明地膜抑制杂草,降低土温和增产效果显著。冬春季等弱光季节在棚室内覆盖,使作物叶片能接受较多的反射光,从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有利于高产。

⑶ 双色地膜

可分为同面异色地膜和双面异色地膜两类。

① 同面异色地膜

指一块膜有无色和有色两部分,膜中央部分是透明的,覆盖于种植行上,能提高地温;两边是黑色,可抑制杂草生长。

② 黑白双面膜

这是一种为了克服黑色膜的缺点而研制的两面复合膜。一面为黑色。一面为乳白色。覆盖时黑色一面朝下贴地,用来阻止光透射抑制杂草、降低地温;白色一面朝上,可以反射阳光降低地温。适用于高温季节防草、降温覆盖栽培。膜的厚度0.025~0.04mm ,覆盖成本较高。

③ 银黑双面膜

一面为银灰色,另一面为黑色,使用时银灰色面朝上,黑色面贴地。与黑白

两面膜相比,这种地膜具有更强的光反射和降低地温功能,还有驱避蚜虫、减轻病毒病危害之功能。由于能反射更多的紫外线,具有抑制蔬菜作物徒长的作用,更适用于高温季节防草、降温、防蚜覆盖栽培。膜的厚度0.03~0.05mm 。因膜较厚,覆盖成本也比较高。

⑷ 有孔膜和除草膜

有孔膜是根据栽培蔬菜行株距的需要,在工厂里于微膜加工成型后打好播种孔或定植孔,这样既省工,又标准。除草膜是利用含有除草剂的树脂,经过吹塑工艺加工而成。盖膜后,除草剂通过凝洁在地膜下表面的汽化水滴而溶解,并随水滴进入表土层,起到杀草作用,这种膜特别适用草荒严重的田块覆盖栽培。

还有一种降解膜,解决地膜残留问题,使用变性淀粉制成。

㈡ 地膜的环境效应

⒈ 调节土壤温度状况

⑴ 提高土壤温度

通常在地面无覆盖物的情况下,表土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大约90%都转化为土壤水分气化热蒸发掉,其余的还通过传导和对流交换或以长波辐射的方式进入空气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传导并贮存到下层土壤中去,所以,在露地条件下,春季土壤温度回升较缓慢,不利于作物的及早播种和定植。而在地面覆盖地膜后,由于地膜的阻隔作用,有效地减少了地面蒸发、对流和辐射散热,土壤温度显著增加,

据观测,一般无色透明膜覆盖能使0~20cm 耕层地温日平均增加3~6℃,作物生育期内的有效积温增加200~300℃,地膜覆盖栽培之所以早熟和高产,与有效地积温的增多,提前满足了作物生育期所需的积温量有直接关系。

⑵ 利用银灰地膜降低土壤温度

夏秋高温季节若使用透光率很高的无色膜覆盖,地表面的高温对作物有一定影响,而选用银黑两面膜覆盖,可以反射强光,阻隔部分热量向土壤的传导,降低土壤温度。

⒉ 改善光照条件

地面覆盖地膜后,由于膜下附着一层具有反射能力较强的水滴,再加上微膜本身的反射作用,可使近地面的反射和散射光强度增加,有效光照时间延长,叶片光合效率提高,从而促进了作物的光合作用,增加了光合产物,这也是地膜覆

盖栽培早熟高产的重要生理基础。

⒊ 保持土壤水分的相对稳定

⑴ 改变了土壤水分的移动方向

覆膜后雨水的移动方向与露地是不同的,露地土壤水分主要是自上而下移动;覆膜后,地沟中的水分是垂直向下移动的;而有一部分水分通过横向渗透入畦内,再稍微向上移动。显然,露地水分垂直向下移动速度较快,落雨后土壤迅速变湿,雨停后又容易变干。相反,盖膜后土壤水分横向移动速度较慢,落雨后土壤不易变湿,变湿后也不容易迅速变干。

⑵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当地面覆盖薄膜后,由于地膜的增温效应,促进了土壤深层毛细管水分向上运动,地表和薄膜之间形成的密闭的狭小空间,又切断了土壤水分同近地气层的水分交换通道,汽化了的土壤水分在地膜下表面凝洁成水滴再被土壤吸收,土壤水分在膜下形成内循环,大大减少了地面蒸发,起到了保水提墒作用。此外,地膜不论覆盖于露地还是棚室内,因为它能大大减少地面蒸发,故有利于降低田间空气湿度,特别是在大棚、温室等相对密闭的设施环境中,地膜覆盖结合膜下暗灌等措施,在多雨潮湿的季节,能显著地降低田间小气候的相对湿度,对多种茎、叶和果实上的侵染性病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利于减轻病害对作物的危害。

⑶ 避免过多雨水进入土壤,降低土壤含水量

在雨水过多的季节或地区,采用地膜覆盖,由于地膜的阻挡,大部分雨水沿地沟流走,可以避免过多雨水进入土壤,影响蔬菜作物根系的生长。这点在南方春季多雨地区蔬菜栽培上非常重要,因为梅雨季节雨水过多造成蔬菜作物生长发育不良。

⒋ 增加土壤速效养分、防止肥土流失

土壤温度水分条件的改善,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加速了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而且地膜能有效地防止由于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而造成的肥土流失,并能使土壤反硝化细菌造成氨态氮挥发损失大大减少,从而有效地提高土壤肥料的利用率。

⒌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地膜覆盖避免了农业机具和人畜的践踏,能防止土壤因雨、水冲刷而板结,

使土壤容量减轻,孔隙度增加,固、气、液三相比例适宜,水、肥、气、热协调,而且还能够减少土壤风蚀和水蚀,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㈢ 地膜覆盖的形式:

地膜覆盖的形式因地区、季节和作物种类不同而异,畦向一般采用南北向,畦高因栽培作物种类而不同,现介绍几种常见的覆盖形式。

⒈ 深沟高畦全覆盖

这是我国南方目前地膜覆盖栽培中应用最广泛的覆盖方式。适用的季节和作物相当广泛,应用最多的是茄果类、瓜类、豆类等蔬菜的早熟促成栽培以及莴笋、甘蓝、大白菜等蔬菜的秋冬季栽培,一般畦宽100~150cm ,高25~30cm ,沟宽30~40cm ,畦长最好不超过20m ,采用幅度120~200cm 的地膜,将整个畦面覆盖。在多雨的季节或地区,为防止土壤和空气湿度过高,可采用低压边全田覆盖,即畦面和畦沟都覆盖地膜,整个栽培田见不到土壤裸露。但在生产实践中,大都采用高压边的形式,即地膜只覆盖畦面和畦边,露出畦沟,以有利于干旱时灌溉并节省膜的用量。

⒉ 宽畦沿行覆盖

畦宽220~300cm ,沟宽30~40cm ,深17~20cm ,长度不限。沿畦两侧用1m 宽地膜各覆盖60~70cm 畦面,畦两边各种植一行作物。适于种植西瓜、甜瓜等,采用单蔓或双蔓整枝,向畦中央引蔓 。或在宽畦的中央覆盖1m 宽的地膜,每畦上只种植一行作物,向畦两侧引蔓。

⒊ 蔸部覆盖

对于栽培株行距很大的蔬菜作物,为节省地膜,可采用蔸部覆盖法,即只盖蔸部四周的小块地面。通常把幅度1m 的地膜裁成正方形,盖于蔸部,拉紧后,四周压入土中。适于种植莲藕和南瓜等。

㈣ 地膜覆盖技术要领

地膜覆盖栽培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技术内容极为丰富,各地应因地制宜,合理运用,才能保证地膜覆盖栽培的效果,现将地膜覆盖栽培的技术要领概述如下:

⒈ 合理选择地膜

因制作工艺和功能不同,地膜的种类多种多样,为增强栽培效果和节约成本,须根据不同的生产季节和栽培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地膜。如作春提早栽培,以提

高土温为主要目的,可选用无色透明地膜;作夏秋蔬菜栽培,因温度高、蚜虫多,可选用银黑双面膜;草害重的地块,宜用除草膜或黑色膜等等。

目前生产的地膜幅宽从1.0~2.0m 有多种,可根据栽培作物的株行距和整地方式的不同选用。西、甜瓜等实行露地宽畦栽培,只需沿行覆盖较窄的地膜,可将宽膜剪成两幅使用。

⒉ 精细整地作畦

准备地膜覆盖栽培的土壤必须提早进行深耕冻、晒垡,以达到熟化土壤、改善理化性状,杀灭病虫源体的目的。盖膜前结合施有机肥还要浅耕细耙,精细整地,务必使土地平整细碎。若整地不平、不细,膜就盖不严,贴地就不紧,将会影响膜的保温、保水、保肥及除草的效果。

作畦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栽培作物的种类来决定畦的宽窄和高低。南方春夏多雨季节一般采用高畦、窄畦栽培,畦宽80~120cm ,畦高25~30cm ,采用幅宽120~160cm 地膜覆盖,适宜于栽培果菜类;少雨地区和旱季,畦面可适当加宽至150~160cm ,采用幅宽200m 的地膜覆盖。作好的土畦畦面略呈龟背形,并用铁锹稍加镇压土面,使畦面无大土坨凸出,以保证地膜紧贴地面,提高覆膜质量。

⒊ 科学施肥

⑴ 施足基肥

地膜覆盖后,地温增高,植株生长旺盛,而后期追肥又不很方便,故必须一次性施足基肥,一般基肥应占整个施肥量的70%以上,还特别应注意增施迟效性有机肥,配合适量的速效性化肥,以防止蔬菜作物后期缺肥早衰。基肥一般结合整地和作畦进行普施,即匀施和深施相结合、撒施和条施相结合,使20cm 深的耕层内都有肥料分布,以有利于引导根系深扎并防止烧根烧苗。

⑵ 合理追肥

在作物生长的前期,化肥施用量特别是氮肥施用量不能过多,以免蔬菜作物产生徒长,可通过定植孔施入充分腐熟的人畜粪液肥;后期追肥以化肥为主,此时,外界气温已明显升高,膜的保温功能已变得不重要,因此可破膜追肥,方法是在行间用刀把地膜划开两侧卷起,然后追肥,追肥后把地膜仍盖好,对减少水分蒸发和养分流失仍有一定作用。在干旱天气和灌水条件好的地方,也可不破膜,

而将肥料撒入畦沟内,结合灌水使肥料随水渗入畦内。

⒋ 保证盖膜质量

为了彻底防除杂草,盖膜前三天可根据作物种类的不同选择敌草胺、拉索、都尔、氟乐灵等除草剂喷洒畦面。然后视土壤干湿状况,把握时机适时覆膜,南方春季雨水多,覆膜时土壤宜偏干;秋季干旱少雨,覆膜时土壤宜湿润,因此土壤过湿或过干,均不宜覆膜。

覆膜的方法有人工覆膜和机械覆膜,国内目前仍以人工覆膜为主。盖膜的质量是地膜覆盖栽培的关键。覆膜时要选无风天气,最好三人一组,先将膜平放土面,用土将一头压实固定,然后由一人在前边铺膜,二人分别在畦的两侧培土,固定薄膜。盖膜时必须将膜拉紧、铺平,四周都用土压严、压实,不留空隙,以防止漏气和被大风吹掉,同时有利于土壤升温和抑制杂草的生长。

⒌ 选择正确的播种与定植方式

⑴ 播种

部分蔬菜如豆类和一部分果类、叶菜类采用直播法。早春种萝卜,韩国品种白玉春,2月播种,40~50天上市,由于气温低,采用地膜覆盖,先播种。

直接播种一般是先盖膜后播种;先在铺好膜的畦上按作物所需要的株行距用刀片划“十”字或“一”字形切口,然而进行播种,播种后用细干土盖好播种孔。如采用先播种后盖膜,等出苗后再打孔掏苗的方法,必须有专人及时进行检查,否则一旦掏苗不及时就会灼伤幼苗,同时还可能会使根的初期发育不良。

⑵ 定植

大部分蔬菜都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按操作顺序的不同,有先定植后覆膜和先覆膜后定植两种方法之分,生产中多采用后者。采用先盖膜后定植的方法,定植孔有的是在工厂里已在膜上打好,大多是栽植幼苗时用刀片将膜划开或用小栽锄在膜上挖一定植孔,将定植孔下的土挖出后再栽苗,浇上定植水,然后将挖出的土覆回或用其它土杂肥将定植孔四周捂严压紧即可。

三、遮阳网覆盖栽培

遮阳网又称凉爽纱、寒冷纱,它是以聚乙烯为主要原料(以尼龙线为经线、聚乙烯拉丝为纬线),通过拉丝编织而成的一种轻质、高强度、耐老化、网状的新

型农用覆盖材料。它与传统的天然覆盖材料相比,具有轻便、省工、省力的特点;其次是成本也不高,根据遮光率的不同(即网的密度不同)每m 2价格在0.45~1.00元之间,如果合理使用和妥善保管,其寿命可长达4~5年。利用遮阳网覆盖作物具有一定的遮光降温、防暴雨冲刷、避免土壤板结、防旱保墒和忌避害虫等功能。在夏秋高温季节利用它进行蔬菜的栽培或育苗,可改善蔬菜生长的环境条件,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培养健壮的优质苗,其效果十分可观。

㈠ 遮阳网的种类与规格

遮阳网的种类按颜色可分为黑色、白色、银灰色、绿色、蓝色、黄色和黑白相间等几种。采用何种网来进行覆盖应依栽培的作物种类而定,需光较弱的蔬菜,应采用遮光率高的黑网覆盖;需光较强的蔬菜,应采用遮光率低的白色或银灰色网覆盖。

按其遮光率的不同分为35%~50%、50%~65%、65%~80%、≥80%等四种类型,应用最多的是50%~75%的黑网和65%的银灰网。

目前生产遮阳网的厂家较多,所生产网的幅宽从2m 到8m 不等,用户可根据需要选用。一般幅度越宽、网眼的密度也越大(即遮光率越高),单价也越贵。大棚覆盖宜选择8m 幅宽的遮阳网。

㈡ 遮阳网的环境效应

⒈ 遮强光、降高温

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炎热的夏季和早秋,光照强度常达到8~12万Lx ,晴朗无云的中午甚至高达15万Lx ,而最喜光的西瓜其光饱和点才7万Lx ,一般蔬菜为3~4万Lx 。光照过强,会使蔬菜植侏的叶绿素破坏,呼吸剧增,水分不足,蒸腾受阻,生理代谢失调,光合作用下降,影响作物生长。通过遮阳网覆盖,可减弱强光对蔬菜生长的不良影响。因此根据不同蔬菜的光饱和点分别选用适度遮光率的遮阳网,通过盖网,不仅调节了光强,也相应降低了温度,夏季睛天网内气温比露地低4~6℃,土温比露地低8~10℃,能有效地防止热害。

⒉ 防暴雨和土壤板结

遮阳网通过拦截雨滴,使其变成毛毛细雨从网眼漏下,使暴雨对作物或土壤的冲击减少50倍,能减轻或避免暴雨直接冲击作物和土壤,防止蔬菜植株的机械损伤、倒苗及死苗现象,避免土壤板结,使土壤结构不受破坏,保持疏松状态。

⒊ 防旱保墒、增加湿度

在夏秋高温干旱季节,遮阳网能大幅度减少地面幅射,减缓风速,增加网内湿度,有效地抑制地面蒸发、减轻作物蒸腾,提高田间的空气湿度,防止干旱。

⒋ 保温防冻

在严寒的冬季或早春利用遮阳网覆盖在大棚或小拱棚上,可以防寒防冻,一般夜晚覆盖,网内温度比露地高2~3℃。

㈢ 遮阳网在生产上的利用方式及覆盖形式

目前遮阳网在生产上的利用方式主要是夏秋菜的遮阳抗高温覆盖栽培及秋冬菜的提早育苗。覆盖形式主要有:温室、大中小棚覆盖和浮面覆盖;单层网覆盖;网膜并盖;出苗期覆盖、前期覆盖、后期覆盖、全生育期覆盖和全天候覆盖。生产上要因地、因作物及栽培目的选择经济合理的覆盖形式。

⒈ 利用方式

⑴ 遮阳网覆盖栽培

夏伏播蔬菜 普通白菜(俗称火白菜、伏菜秧、小青菜)等速生叶菜和伏黄爪等。

秋菜提前播种 甘蓝、茼蒿、莴苣、芹菜、芫荽、菠菜、萝卜等。

夏菜延后 辣椒、茄子、番茄等的防霜冻覆盖栽培。

葱蒜类包括韭、葱、蒜的夏季生产。

食用菌如草菇、平菇等的夏季覆盖栽培。

⑵ 遮阳网覆盖育苗 南方栽培秋冬季蔬菜如甘蓝类、芹菜、大白菜、莴苣等都在夏秋季育苗,为减少高温、强光及暴雨危害,用遮阳网来遮荫育苗,可以提早播期,并有效地培育壮苗。

⒉ 覆盖形式

⑴ 浮面覆盖 即在夏秋菜育苗、播种或定植后将遮阳网直接覆盖在畦面或作物上,无支撑物,四周用土块把网固定好,防风吹翻,待齐苗或移栽苗活棵后揭网。

⑵ 小拱棚覆盖 利用竹片、小树枝或小圆钢等为支架,在畦面上搭建小拱棚,遮阳网覆盖在棚顶。

⑶ 大中棚覆盖 是遮阳网覆盖的主要形式,根据覆盖方式的不同分为大棚内

覆盖、大中棚外覆盖两种。大棚内覆盖一般离地1~1.5m,网盖在棚内;大中棚外覆盖包括单网覆盖、网膜(网在上、膜在下)结合覆盖、棚外四周覆盖几种。单网覆盖和网膜结合覆盖一般在大棚两侧离地1m 左右悬空不盖网,以利用早晚的光照及加强通风效果。由于网膜结合的形式既能避雨又能遮强光,故在生产中的使用效果良好。

⑷ 地面平棚覆盖 是利用竹杆、木棍等为支撑材料,并用铁丝连结固定在地面搭成立柱式棚架,将遮阳网覆盖在支架上。棚架高度在0.5~1.8m之间,可根据需要选择,一般低棚揭盖网方便,高棚则有利于在棚内进行生产操作。 ㈣ 遮阳网覆盖技术要领

⒈ 应根据当地自然光照强度、覆盖作物的光饱和点以及覆盖栽培管理方法科学地选用不同种类的遮阳网,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对光照条件的要求。一般情况下,白菜类、甘蓝类等蔬菜全天覆盖栽培,不宜选用遮光率大于40%的遮阳网;晴天强光高温期覆盖的,宜选用遮光率为55%-65%的遮阳网;蚜虫、病毒病危害重的地区及作物宜选用银灰色遮阳网,并一直盖到棚底部。

⒉ 进行遮阳网覆盖,并不是一盖到底,盖得好,就增产,盖得不好,会减产,蔬菜品质也差,因此,使用遮阳网不能固定式,要根据不同天气,不同作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灵活应变,并配合其它综合丰产技术,才能获得好的覆盖效果。

⒊ 夏秋用遮阳网覆盖育苗时,除使用膜网结合外,使用遮阳网还应做到晴天盖、阴天揭,气温高于30℃时,上午9时盖,下午4时揭;气温高于35℃时,全天盖。播种至出苗,移苗到成活连续盖;出苗和活蔸后看天气情况揭揭盖盖。苗床上的幼苗在定植前5~7d应揭网炼苗,提高秧苗成活率。

⒋ 夏秋高温季节用遮阳网覆盖栽培速生叶菜时要掌握“一连盖”和“三揭三盖”的技术要点 “一连盖”即从播种至出苗时平地连续浮面覆盖,但3-5d 后,当幼苗顶出土面,即应搭建小拱棚,网要“三盖三揭”即“一是白天盖、傍晚揭(打露水)”;其次是要“晴天盖,阴雨天揭”;三是“暴雨前盖,雨后揭”。特别要注意预防高温弱光下秧苗生长瘦弱,出现徒长苗的现象。

⒌ 遮阳网用于防霜冻覆盖栽培时,应做到日落后盖,日出后揭,霜冻前盖,融冻后揭,并配合选择耐寒的蔬菜品种,加强相适应的肥水管理。

第二节 塑料拱棚

一、塑料小拱棚

塑料小拱棚是以竹片、竹竿、钢筋或特制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竿等材料弯成高度小于1.5m 的圆拱形骨架,并在圆拱形骨架上覆盖塑料薄膜的栽培设施称为塑料小拱棚。

其结构简单、投资少、适合于大面积普通推广应用。南方地区塑料小拱棚按覆盖的层次可分为单层覆盖和双层覆盖两种类型。

㈠ 单层覆盖型

只插装一个拱架,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的小拱棚称单层覆盖型小拱棚。一般畦宽1.1m ,拱高0.5~1.2m ,竹片长度1.8~2m(约0.4元/片),棚长因地而异,10m 到数10m 不等,棚外四周可覆盖防寒草帘或草裙等。

要注意小拱棚为南北走向,不能东西走向,这主要是出于防风考虑。 该形式多用于春季瓜果蔬菜的分苗和前期覆盖栽培及大棚或温室内的双重覆盖栽培与育苗。

㈡ 双层覆盖型

在单层覆盖型小拱棚的基础上,再重叠插装一个拱架,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两拱架及两层薄膜之间保持一个10~20cm 厚的空气夹层,该种类型的小拱棚称双层覆盖型小拱棚。棚外四周也可覆盖防寒草帘或草裙等。该形式的小拱棚由于有双层薄膜覆盖,特别是双层薄膜之间有一定缓冲气温变化作用的空气夹层,因此,棚内气温变化相对较平缓,保温效果要显著高于单层覆盖型,可单独或与大棚配合用于冬春低温时果菜类的育苗防冻及春提早栽培。

二、塑料大棚

塑料大棚是指以竹木、钢筋水泥或热镀锌钢管等材料作骨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的大型保护地栽培设施,它是我国南方地区普遍推广应用的主体保护地设施。

㈠ 塑料大棚的类型与构造

塑料大棚依其构形,可分为单体塑料大棚和边栋塑料大棚两种类型:

1. 单体塑料大棚

单体塑料大棚的构形一般为拱圆形,依其材料不同,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⑴ 竹木结构大棚

大棚棚架由立柱、拉杆、拱杆等组成。各部分结构均用竹木料制成,拱杆一般用楠竹片(约2元/片),片宽3~5cm 、厚1cm 左右;拉杆多用直径3~5 cm的老熟斑竹,立柱用直径10cm 的木杆。棚架上覆盖塑料薄膜,由顶膜(或天膜) 和裙膜组成,膜上再用压膜带在两拱杆间进行压固。

竹木结构大棚一般面积较小, 由于竹木结构的承风能力差,大棚不能太高(树大招风),因此跨度也不能太宽,否则棚顶过于平缓积雪积雨。一般跨度5~5.5m ,长20~40m ,棚高2.1~2.2m左右,拱距0.6~0.8m ,根据所用材料的质地和大棚的跨度决定是否设置立柱和立柱的多少。

立柱设在棚内拉杆与拱杆的交汇点上,用以支撑拱杆,能增强拱棚对风、雨、雪的承载能力。拉杆一般设置3~5排,在棚顶正中, 两肩或在顶端与两肩的中间再各设置一排拉杆。拦杆使大棚拱杆连成一个整体, 使单一拱杆或某一点上的承受力由整个大棚来承受, 从而增强大棚整体的承受力。

竹木结构塑料大棚建造简单, 可就地取材, 建造成本低, 容易推广。但竹木经过长期日晒, 雨淋后, 其材料强度急剧下降, 承受风、雨、雪荷载能力降低, 极易遭受风、雪灾害, 使用寿命短, 同时遮光多, 作业也不方便。对于一些经济条件尚比较落后的地区和刚刚起步发展蔬菜设施栽培的地区, 均可采用这种结构形式。

⑵ 水泥预制件塑料大棚

水泥预制件塑料大棚是以水泥为基材, 以钢筋作增强材料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棚架构件建造。它又分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塑料大棚和玻璃纤维增强水泥(缩写S -GRC) 新型复合材料的塑料大棚。前者棚架预制期长, 比较笨重, 构件断面大, 遮荫面积大, 构件易断裂破损, 组装也显得困难, 只能在菜地附近就地生产。后者结构重量轻, 水泥使用量是普遍钢筋混凝土结构塑料大棚的一半, 用钢量是纲结构塑料大棚的1/5, 且组装方便, 常由厂家按定型设计进行标准化商品生产, 水泥预制件塑料大棚也由拱杆、拉杆、棚头、立杆三部分组成(图2-6), 拱杆由水泥预制管架通连锣丝固定连接而成, 拉杆一般为3排, 棚顶高2.3m, 肩高1.3~1.5m, 棚长30m, 拱柱1m, 棚跨5~6m, 其结构功能与镀锌钢管装配式大棚相差无几, 而造价只及后者的1/2, 使用寿命长达10年, 因此, 容易大面积发展推广。但由于其笨重, 长途搬运易产生断裂, 只适于在一定区域内就地生产就地发展。

⑶ 热镀锌钢管装配式塑料大棚

大棚棚架由热镀锌钢管及棚架配件装配而成。用直径25mm 的薄壁钢管制作成拱杆、拉杆、立杆(两端棚头用), 经热镀锌后可使用10年以上。用卡具、套杆连接

棚杆组装成棚体, 覆盖薄膜用卡膜槽固定, 并用3~5道纵向拉管将拱棚连接起来, 两边采用摇壁式自动卷膜机进行卷膜放风, 棚顶高2.4~2.6m, 肩高1. 7m, 棚长30m, 拱间跨0.61m, 棚跨6~8m(图2-7) 。此种棚架由专业厂家定型生产, 盖膜方便, 卷膜灵活、省工。棚内空间大, 遮光少, 操作便利, 注意保养, 寿命较长, 但造价较高, 适用于南方地区春提早, 秋延后蔬菜的栽培。

2. 连栋塑料大棚

由单栋镀锌钢管装配式塑料大棚的基础发展起来的, 有二连栋、三连栋、四连栋、五连栋„„等形式(图2-8) 。其采用骨架仍由φ22×1.2mm 的镀锌钢管组成, 单栋跨度6~8m, 长度30m, 不同的是每隔3m 双拱结构, 增加强度, 同时增加了棚体的高度, 棚顶高3.5~3.8m, 边高2.3~2.6m, 在两棚之间设立天沟以排除雨水, 棚顶沿天沟有齿轮转动双向卷膜, 棚四周仍安装摇臂式卷膜机自动卷膜, 棚顶部设有外遮阳幕, 棚内设有内保温幕实施双层保温, 有的还在棚北面设立大型排气扇进行强制通风, 排热降温。连栋塑料大棚由于安装和拆卸棚膜不方便, 一般采用进口长寿防老化棚膜覆盖, 使用寿命为4~5年。连栋装配式钢管塑料大棚的棚体由专业厂家定型生产, 空间大, 土地利用率高, 便于种植各种高架作物, 农活操作方便, 温度分布均匀、稳定, 但棚内通风困难, 不易降温, 棚内附属设施常造成棚内阴暗带, 影响部分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另外, 连栋间的棚面排除雨雪也较困难, 维护管理也有诸多不便。连栋塑料大棚设施虽然先进, 但造价极高, 常为单栋大棚造价的3~7倍, 因此在现段, 不宜在生产上大面积发展, 南方各地局部地区虽有引建, 仅起示范作用。

㈡ 塑料大棚的性能与调控

⒈ 温度变化特点及其调控

塑料大棚实际上是一种日光温室, 棚内的小气候随着季节和天气状况而变, 其气温具有升温快、温差大, 晴天变化剧烈, 阴雨天变化平缓和分布不均的特点。 长江流域在当年12月至翌年2月, 棚内温度一般在-1℃~15℃之间。但在晴天中午最高气温仍可达30℃以上。初春随着露地气温的回升, 大棚内的温度逐渐升高, 2~3月份棚内最高气温可达25~38℃, 比露地高2.5~15℃, 甚至更高, 棚内最低温度在5~10℃, 比露地高2~3℃。4~5月份, 棚内在不通风的状况下, 最高温可达40℃甚至50℃以上, 如不及时通风, 会发生高温障害, 甚至烫坏棚内蔬菜。一般在5月中下旬, 不宜再盖棚膜即卸膜敞棚, 6~9月夏秋季棚架上则应覆盖遮阳网降温保湿, 促进夏秋菜栽培。对于不便拆膜的连栋大棚也必须覆盖遮阳网, 以降低棚内温度。

9~11 月外界气温逐渐降低应根据天气和棚内作物需要决定是否盖棚膜, 对于一些秋延后的果菜类应及早盖膜, 以满足其最适的生长温度。一般在11月份初霜前10d 都应盖棚膜, 此时棚内外最高气温相差较大, 最低气温相差不多, 相对而言秋季大棚的增温效果要比春季差一些。塑料拱棚夜间保温能力不强, 特别是晴天夜间的最低气温较露地提高不多, 两侧通风处覆盖不严时效果差, 应增加多层覆盖以提高保温效果。

拱棚内的气温无论是垂直分布上还是水平分布上都不均, 并与天气状况、棚体大小有关,白天近顶处温度最高, 中下部较低, 夜间则相反; 晴天上下部温差大, 阴雨天则小; 中午上下部温差大, 清晨与夜间则小; 冬季气温低时上下温差大, 春季气温高时上下温差则小。拱棚棚体愈大, 空气容量也愈大, 热缓冲性愈大, 棚内温度较均匀, 变化幅度较小;棚体高则相反;

相对而言,大棚内地温的变化没有气温变化那么剧烈,早春,随着棚内气温升高,地温也回升,3月份土壤平均温度可达10℃ ;6~9月份,棚内10cm 地温可达30℃以上。但随着棚内作物长大封行,加之通风和灌水量增加,故棚内外地温差又逐渐减小,有时夏、秋季棚内地温可能比露地还低1~3℃。晚秋时,外界地温显著下降,棚内地温增温作用比气温明显,仍能维持10~20℃,有利于秋延后栽培,入冬后,棚内气温降至0℃时,其地温仍可维持在2~3℃。

生产上,应根据塑料大棚内温度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因季节、天气状况、作物种类及其生长情况等因素来调节棚温,充分发挥大棚的增温保温效能。

塑料拱棚虽有一定的增温和保温效果, 但在冬春或深秋季节棚内的气温和土温仍较低, 不能达到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温度要求。为了尽量提高气温和土温, 减少热辐射损失, 在深秋至早春(11月至次年3月), 应采取多层覆盖措施来提高保温性能。实践证明, 在长江流域最采用3~4层覆盖就可使茄果类菜苗安全过冬。在冬春棚内温度过低时, 除了多层覆盖防寒保温外, 还可采用电热线加温措施, 但成本较高或增温不明显。

在3~6月气温较高时, 则应采取揭膜通风甚至在棚膜上加盖遮阳网的办法来降低棚温, 防止高温危害, 最常用的办法是拉开顶膜与裙膜之间的间隙, 利用棚内外温度不同而造成的压力进行通风降温。揭膜程度视气温高低而定。棚温在25~30℃以下时揭少些, 反之则揭大些。

秋季温度的调节与春季相反, 即前期适当加大通风量, 白天要防止高温危害; 中后期当外界气温下降时, 应注意夜间保温以免发生冻害。

⒉ 湿度变化特点及其调控

塑料薄膜不易透气, 也不透水, 因而塑料大棚具有较强的保湿能力, 加上地面和叶面水分的蒸发, 棚内水蒸气的含量要比棚外高3~4倍。因此, 当大棚密闭不通风时, 棚内相对湿度常高于露地, 一般在80%~90%以上, 夜间外界气温低, 棚内相对湿度甚至达100%饱和状态。

塑料大棚内相对湿度变化的规律是: 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与温度成反相关, 棚温升高, 相对湿度降低; 棚温降低, 相对湿度升高; 晴天刮风天相对湿度低, 阴雨雪天相对湿度显著上升。另外, 晴天白天棚内相对湿度与通风密切相关。早、晚不通风时, 相对湿度高于露地, 通风后棚内大量水蒸气逸出, 有时又会低于露地。

大棚在不通风时空气湿度高, 土壤蒸发量小, 使土壤湿度也高, 尤其是晴天夜间, 棚膜上会凝集大量水珠, 当其积累到一定大时, 就会形成“冷雨”降到地面, 又增加了土壤的湿度。当露地气温回升, 大棚加大通风时, 使土壤蒸发量加大, 土壤水分明显下降, 气温越高, 通风时间越长, 土壤湿度就越小。大棚内空气湿度过大是诱发病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根据上述特点和规律, 大棚内空气湿度主要靠自然通风来调节和控制。在早春和晚秋, 由于外界气温较低, 通风降湿常与闭棚保温有矛盾, 即闭棚保温常会使棚内湿度增加, 而通风降湿又会使棚温降低。选用无滴棚膜对降低棚室内空气湿度的效果也较好。保温和通风降湿的矛盾, 主要依靠通风时间的早晚、长短和通风口的大小来解决。低温阶段以保温为主, 降湿为辅, 应晚通风, 早闭棚。揭膜时应在背风面进行, 只有在棚内温度过高时才在迎风面通风。高温季节应降温排湿, 需早通风, 甚至昼夜通风。

另一方面, 棚内空气湿度与土壤湿度有关, 当土壤湿度大时, 空气湿度往往也大, 因此还可以通过调节土壤湿度来控制空气湿度。

土壤湿度以浇水来调节最为简单有效, 加强中耕也是调节土壤湿度的另一个有效办法。

在大棚内覆盖地膜可以降低空气湿度10%~15%, 同时还可以增加土壤湿度和提高地温, 减少浇水次数, 对棚内蔬菜生长有利。

冬春时应注意盖棚的时间, 如果在土壤很湿的情况下盖棚, 盖棚后由于气温已降低, 长时间闭棚保温, 造成棚内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都太大, 棚膜上长期凝集水珠, 使作物经常处于高湿的条件下, 对作物生长极为不利。当早春气温上升时, 如不及时揭膜通风降温, 以致棚内雾气腾腾, 这样极易导致病害发生。因此, 应在

每年秋末冬初, 土壤干燥时盖棚, 这样就便于日后对棚内土壤和空气湿度进行调节。早春气温回升后, 即使是阴天或雨天, 当棚内湿度过大时, 也应及时揭膜通风降湿。

另外, 春夏之交(5、6月份), 顶膜不要过早揭除。此时, 气温已明显升高并稳定, 棚内温度往往高于作物所需, 似乎不必再盖顶膜。但实际上随着气温升高, 雨季随之来临, 迟揭顶膜, 可以防止雨水的冲击, 有效地控制棚内土壤和空气的湿度。这时, 大棚内的土壤湿度比露地低, 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结实和防止病害的传播蔓延。为解决棚温过高的矛盾, 可撤掉裙膜, 加大通风量并日夜通风, 必要时还可以在棚顶加盖一层遮阳网降温。只有当棚内春夏作物收获之后再揭顶膜, 然后深耕晒土, 准备秋种。

一般来说, 相对湿度在50%~80%时, 蔬菜作物生长较好, 瓜类要求相对湿度高于其它蔬菜, 但也不宜超过80%。同时, 作物生长期在白天相对湿度可低一些, 晚上可高一些。应根据季节、天气状况、作物种类及其生长发育阶段以及病害发生情况等综合条件, 依据干湿温度计显示的相对湿度, 及时调节控制棚内相对湿度, 以利作物生长。

⒊ 光照条件及其调控

大棚内的温度条件一般用人工较易控制, 但光照条件至今依靠自然光照, 而其利用率只有自然环境的40%~60%。蔬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 所需要的光照强度, 因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同时又随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生育阶段的不同而变化。果菜类蔬菜的生育和产量大体与光量相一致。大棚内光照条件不仅影响蔬菜的生育, 而且还直接影响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其它条件。大棚内对光照的要求, 一是光照要充足; 二是光照分布要均匀。在冬春季大棚内光照不足时, 需要补光加以调节, 但补光成本高, 在生产上还不能普遍应用。在夏季光照强的季节, 不需要强光而用遮荫的方法进行调节。大棚使用普通棚膜时, 夜间和阴雨雪天由于棚内外温差, 加上棚内的空气湿度大, 薄膜内表面结露严重, 每天有相当一部分太阳辐射能耗费在蒸发大棚薄膜内表面的露珠上, 露珠对射入的阳光还有一定的反射作用, 对棚内上午的光照和温度影响较大, 使棚室内的弱光、低温时间延长, 不利于大棚蔬菜生产。冬季要及时揭开棚内保温覆盖物, 让阳光充分进入棚内。棚膜宜选用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无滴膜。无滴膜气化水在薄膜内表面凝结后便形成一层薄薄的水膜, 并顺着薄膜表面流入土壤, 这样就避免了大量雾滴(露珠) 聚集于棚膜内表面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能, 增加了棚内的光照强度。盛夏光照过强,

温度过高, 对大棚蔬菜越夏栽培不利, 可在棚上加盖遮阳网, 遮光率在60%左右, 使棚内温度降低, 光照减弱。

⒋ 气体条件及其调控

大棚中的气体, 由于不如温、湿度那样明显地影响着蔬菜作物的生育, 容易被人忽视。据测定, 在密闭情况下, 大棚内CO 2的浓度, 因管理方法不同有时能降到0.007%而影响蔬菜的生育。 大棚内由于加温时的烟火和施肥方法不当以及有毒塑料薄膜产生的有毒气体等能使蔬菜遭受危害。通风不仅能调节保护棚内的温度, 而且由于空气的流动也调节了气体成分, 使蔬菜免遭危害。为了提高大棚内的蔬菜产量, 除调节温湿度外, 还有必要很好地调节大棚内的气体成分及其浓度。

⑴ 二氧化碳浓度的调节

二氧化碳是绿色蔬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 制造有机营养物质的主要原料, 生态环境中二氧化碳的供给水平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和质量。大棚小气候中二氧化碳的昼夜变化规律与空气相对湿度一致。夜间由于作物不仅不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而且呼吸作用还放出二氧化碳, 使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高于自然界。而白天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 棚室温度升高, 蔬菜光合作用加强, 二氧化碳浓度显著下降, 如不注意通风换气, 光合作用效率将降低。CO 2浓度的日变化与大棚容积大小有关, 随着大棚容积的增大, 最低浓度出现的时间要推迟。在蔬菜群体中, 白天植株间CO 2浓度很低, 限制了光合作用的进行, 所以空气流动对大棚内蔬菜的生育影响很大。大棚蔬菜在密闭情况下, 经常感到CO 2不足。这不仅影响了蔬菜的正常生育, 还容易发生高温和低温障碍, 所以利用通风的方法调节CO 2浓度容易达到与外界的平衡, 提高CO 2浓度。CO 2浓度是大棚生产的重要限制因子。采用CO 2施肥, 可提高大棚内蔬菜对太阳光能的利用率。

CO 2浓度的调节: 一是通过通风的办法提高大棚内的CO 2浓度;二是施用CO 2。通风一般是与大棚温湿度管理同时进行。CO 2的施用一般采用硫酸碳铵法。 即先将浓硫酸稀释, 水和浓硫酸按体积比3:1稀释。注意只能将酸放入水中, 而不能将水放入酸中, 否则易造成事故。先将陶瓷或塑料容器放入大棚中, 然后用塑料袋分装0.15~0.2 kg 碳铵, 在袋底用针扎数个小孔, 放入稀酸中, 即可产生CO 2。一般在日出之后30 min开始施用。停止施用时刻取决于棚内的气温和通风换气等情况。一般在棚温上升到30℃左右开始通风换气时, 可由室外空气补充CO 2, 就可停止施用; 在严寒天气或阴天, 不通风或通风量h, 可以施用到中午为止。在无条件增施CO 2的地区, 通过大量施用优质有机肥, 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释放CO 2, 增加大棚

内的CO 2浓度。还可以采取菇菜间作套种, 食用菌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 释放出蔬菜作物所需要的CO 2和热能。蔬菜作物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为食用菌生长发育提供新鲜充足的氧气, 二者互相促进。采用畜菜、禽菜同棚生产, 也可以形成优势互补的共生环境, 即畜禽新陈代谢为蔬菜增加CO 2和热能, 蔬菜生长为畜禽提供新鲜氧气。

但是增施CO 2后蔬菜叶片肥大, 植株生长茂盛, 要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 适当控制生长促进发育。另外, 由于增施CO 2之后改变了蔬菜根系吸收无机养分的特性, 如吸收磷酸的能力减弱, 常引起钙、锰等元素的缺素症。因此, 要增施有机肥料, 降低棚内湿度和增加光量, 才能收到早熟优质高产的效果。

⑵ 有毒气体的危害和防止办法

大棚内容易产生的有毒气体主要是氨气(NH3) 和亚硝酸气体(NO2) 、一氧化碳(CO)等。这些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 就会影响蔬菜生长。大棚内NH 3达到百万分之五、NO 2气体达到百万分之二时, 蔬菜从外观上就可以看出危害症状。NH 3主要是危害叶缘, 先使组织变色, 逐渐变褐色甚至枯死;NO 2主要危害叶肉, 先漂白侵入的气孔部分使之成为斑点状, 严重时除叶脉外叶肉都漂白致死。氨气危害, 一般在追肥几天后发生, 亚硝酸气体危害, 一般在施肥一周后发生。黄瓜、番茄对氨气的抵抗力最弱, 茄子对亚硝酸气体的危害的抵抗力最弱。大棚中氨气的来源, 主要是氮素肥料施用过多或施用不当。为了避免发生NH 3和NO 2的挥发, 氮肥一次要少施, 最好和过磷酸钙一起施用, 多浇水可抑制NH 3的挥发, 有NO 2挥发危害时, 可施石灰使土壤呈碱性就可停止NO 2的挥发。

此外, 在大棚内采用火炉加温时, 若燃烧不完全, 易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中毒。用聚氯乙烯为材料制成的膜或其它材料, 由于其生产过程中用了有毒物质, 不仅可以散发有毒气体, 而且有的还会流入水中, 可对蔬菜造成严重毒害。 为防止大棚内有毒气体的危害, 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低温季节追肥以后的数天之内, 应适当加强通风, 以排除有害气体。

②不要采用新鲜的粪肥作追肥, 也不要用未腐熟的粪肥作追肥。用于大棚内的肥料要充分腐熟, 并且用量要适当, 不能施用过多。不宜在冬春季密闭的大棚内施用未腐熟的人畜粪作基肥。

③在大棚内严禁使用碳铵作追肥, 用尿素、硫铵作追肥时, 严格控制用量。每666.7m 2每次随水追施尿素20kg, 每隔7~10d 用0.2%的尿素和0.1%~0.2 %的磷酸二氢钾作根外追肥(叶面追肥), 效果更好。

④不宜进行明火加温, 而通过烟道加温。

⑤尽量采用聚乙烯膜作为棚膜, 以聚氯乙烯为材料制成的塑料制品或其它材料, 尽量不要放在棚内, 用后要及时搬出棚外。

㈢ 塑料大棚的应用

塑料大棚跨度大、容量体积较大,对高温、低温的缓冲能力强,内部可进行多种形式的保温覆盖,提高其防寒保温性能,可栽培多种作物,如黄瓜、架豆、番茄、茄子、甜椒、甜瓜、西瓜等,较露地早熟20~40d,秋季可延后25~30d。

塑料大棚主要用其进行蔬菜的早熟和延后栽培,早春可以加茬栽植1茬快熟耐寒叶菜,如小油菜、小白菜、水萝卜等,40~50d即可收获,3~4月供应市场。南方用大棚还进行育苗、蔬菜采种等。

第三节 温室

温室的类型很多,按结构材料主要有砖木结构温室、钢筋水泥结构温室、热镀锌钢架温室与铝合金温室;按覆盖材料可分为玻璃温室、聚碳酸酯板温室、塑料薄膜温室;按热源类型可分为日光温室和加温温室,本节按热源类型重点介绍节能日光温室和现代化加温温室。

一、节能型日光温室

节能型日光温室是我国辽宁省农民在长期的设施栽培中研究、总结、创新的一种新的高效节能园艺设施,在北纬34°~43°的广大地区,冬天不加温而依靠太阳光热强化保温,可以生产喜温果菜,在元旦和春节淡季供应市场,这是我国设施栽培划时代的发明与创新,对世界园艺设施栽培也做出了新贡献。 ㈠ 结构

节能型日光温室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由北墙及东、西山墙(土筑或砖筑)建成,由同质或异质复合墙体支撑后屋面;二是前屋面用不同材质如用竹竿、竹木、木杆、钢筋、钢管、水泥定型预制拱架等构成,上面覆盖薄膜,还要根据地区不同覆盖草苫、纸被、棉被、化纤保温毯(被),以达到防寒保温的效果(图2-9); 一是有后屋面,由秫秸、草泥、麦秸泥、发泡板或加气水涨板组成,有蓄热、保温作用。在广大农区大规模建造的日光温室,仍以竹拱架、木立柱、土墙、秫秸草泥后屋面的简易结构为多,而在近郊区则多建造钢筋(管)结构,无立柱、砖墙,覆盖轻质防寒被、有卷苫机械的较为现代化的节能日光温室。

节能型日光温室是在普遍日光温室结构基础上演变而来,其结构改进、性能提高、采光及保温性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其特点:一是提高了中脊高度,达到2.6~2.8m,高者达3.0~3.5m,从而使前屋面角加大,更利于阳光射入,增加室温,改善室内光照条件;二是加大后屋面仰角,缩小后屋面投影,使冬至前后阳光能直射后屋面和后墙,增加室内蓄热保温面积;三是加大温室的跨度,由5.5m 加大至6~7m,容积增加,缓解了高、低温对作物的不利影响;四是可利用全钢焊接式或组装式日光温室,无立柱,不仅利于采光增温,同时也改善和优化了内部的作业条件。

㈡ 性能

由于日光温室方位多为坐北朝南东西延长,再加上后部有后墙和保温好的后屋面,两侧有山墙,前屋面在夜间外加草苫、保温被等防寒覆盖物保温,因此其采光和保温性能均较好。

节能日光温室结构优化、采光与保温性能强化,加之与其配套的栽培技术,结束了北纬

34°~43°地区冬天不加温不能种植果菜类的历史,使元旦、春节两大节日各种鲜菜充分供给的梦想成真。

㈢ 日光温室的应用

⒈ 园艺作物育苗 可以利用日光温室为大棚、小棚和露地果菜类蔬菜栽培培育幼苗,还可能培育草莓、葡萄、桃、樱桃等果树幼苗和各种花卉苗。

⒉ 蔬菜周年栽培 目前利用日光温室栽培蔬菜已有几十种,其中包括瓜类、茄果类、绿叶菜类、葱蒜类、豆类、甘蓝类、食用菌类、芽菜类等蔬菜的春茬、冬春茬、秋茬、秋冬茬栽培。各地还根据当地的特点,创造出许多高产、高效益的栽培荐口安排,如一年一大茬,一年两茬,一年多茬等。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蔬菜周年均衡供应的重要途径。

⒊花卉栽培 日光温室花卉生产也得到了快速地发展,除了生产盆花以外,还生产各种切花,如玫瑰、菊花、百合、康乃馨、剑兰、小苍兰、非洲菊等,目前仍在发展之中。

⒋果树栽培 近年来,日光温室果树生产也不断发展,如日光温室草莓、葡萄、桃、樱桃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二、现代化温室

㈠ 结构

现代化温室主要有屋脊连接屋面和拱圆形连接屋面温室,现以屋脊连接屋面温室为例介绍其结构。

⒈框架结构

⑴ 基础 框架结构的组成首先是基础,它是连接结构与地基的构件,它将风荷载、雪载、作物吊重、构件自重等安全地传递到地基。基础由预埋件和混凝土浇注而成,塑料薄膜温室基础比较简单,玻璃温室较复杂,且必须浇注边墙和端墙的地固梁。

⑵ 骨架 荷兰温室骨架一类是柱、梁或拱架都用矩形钢管、槽钢等制成,经过热浸镀锌防锈蚀处理,具有很好的防锈能力;另一类是门窗、屋顶等为铝合金型材,经抗氧化处理,轻便美观,不生锈、密封性好,且推拉开启省力。目前,大多数荷兰温室厂家都采用并安装铝合金型材和固定玻璃。也有公司用薄壁型钢,但外层用镀锌、铝和硅添加剂组成的复合材料。该涂层的化学成分为55%铝、43.4%锌、1.6%硅添加剂。该构件结合了铝合金型材耐腐蚀性强、钢镀锌件强度高的优点。

⑶ 排水槽 又叫“天沟”,它的作用是将单栋温室连接成连栋温室,同时又起到收集和排放雨(雪)水的作用。排水槽自温室中部向两端倾斜延伸,坡降多为0.5%。连栋温室的排水槽在地面形成阴影,约占覆盖地面总面积的5%,因此要求在保证结构强度和排水顺畅的前提下,排水槽结构形状对光照的影响尽可能最小。研究结果认为:按照排水槽结构设计的流体力学要求,当排水倾斜度为0.5%,5min 降雨强度为300L/(s ·hm 2)时,排水槽的排水能力是其断面形状、坡度以及长度的函数,即在排水能力一定的情况下,每一种结构形式的排水槽都对应着一个最大的长度,这一参数也为温室的整体布局提供了设计依据。

为防止冬季寒冷夜晚覆盖物内表面形成冷凝水而滴到作物上或增加室内湿度,在排水槽下面还安排有半圆形的铝合金冷凝水回收槽,将冷凝水收集后排放到地面,或将该回收槽同雨水回收管连接,直接排到室外或蓄水池。

⒉覆盖材料 理想的覆盖材料应是透光性、保温性好,坚固耐用,质地轻,便于安装,价格便宜等。屋脊型连栋温室的覆盖材料主要为平板玻璃(西欧、北欧、东欧玻璃温室比较多),塑料板材(FRA 板、PC 板等,美国、加拿大多用)和塑料薄膜(亚洲、以色列、西班牙等多用)。寒冷地区、光照条件差的地区,玻璃仍是较常用的覆盖材料,保温透光好,但其价格高,约是薄膜温室的5倍,且易损坏,维修不方便。玻璃重量大,要求温室框架材料强度高,也增高投资。

塑料薄膜价格低廉,易于安装,质地轻,但不适于屋脊型屋面,且易污染老化,透光率差,故屋脊型连接屋面温室少用。近年来新研究开发的聚碳酸酯板材(PC 板),兼用玻璃和薄膜两种材料的优点,且坚固耐用不易污染,是理想的覆盖材料,惟其价格昂贵,还难以大面积推广。

⒊自然通风系统 有侧窗通风、顶窗通风或两者兼有3种类型。通风窗面积是自然通风系统的一个重要参数,研究测试结果表明,空气交换速率,取决于室外风速和开窗面积的大小,并证明顶窗加侧窗通风效果比只有侧窗好。在多风地区,如何设计合理的顶窗面积及开度十分重要,因其结构强度和运行可靠性受风速影响较大,设计不合理时易被损坏,并限制其空气交换潜力的发挥。顶窗开启方向有单向和双向两种,双向开窗可以更好地适应外界条件的变化,也可较好地满足室内环境调控的要求。玻璃温室开窗常采用联动式驱动系统,工作原理是发动机转动时带动纵向转动轴,并通过齿轴-齿轮机构,将转动轴的转动变为推拉杆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从而实现顶窗启闭。因此,在整个传动机构中,齿轮、齿条的质量和加工精度,是开窗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关键。

⒋加热系统 现代化温室因面积大,没有外覆盖保温防寒,只能依靠加温来保证寒冷季节园艺作物正常生产。加温系统采用集中供暖分区控制,有热水管道加温和热风加温两种方式。

热水管道加温主要是利用热水锅炉,通过加热管道对温室加温。该系统由锅炉、锅炉房,调节组、连接附件及传感器、进水及水口主管、温室内的散热管等组成。温室内的散热排列有以下要求:①保证温室内温度均匀,一般水平方向的温度差不超过1℃;②热源能根据温室作物生长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保证了作物生长的温度;③保证热水在管道内循环流畅。根据温室内作物生长的变化,温室内散热管的排列按管道的移层性可分为升降式和固定式管道,按管道的位置则可分为垂直排列和水平排列管道。热水管道采用燃煤进行加热,其特点是温室内温度上升速度慢,室内温度均匀,在停止加热后温室内温度下降的速度也慢,因此有利于作物生长。而且加热管道可兼作高架作业车的轨道,便于温室作物的日常管理。但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多,安装维修费时、费工,一次性投资大,且需另占土地修建锅炉房等附属设施。温室面积大时,一般采用热水管道加温。

热风加热主要是利用热风炉,通过风机将热风送入温室加热。该系统由热风炉、送气管道(一般用聚乙烯薄膜作管道)、附件及传感器等组成。热风加热采燃油或燃气进行加热,其特点是温室内温度上升速度快,但在停止加热后,温度下降也快,加热效果不及热水管道。但设备和材料较热水管道节省,安装维修简便,占地面积小。热风加温适用于面积比较小的连栋温室。

荷兰目前多利用白天CO 2施肥时燃烧天然气或重油放出的热量将水加热,然后将热水贮存在地下蓄热罐中,晚间让热水通过管道循环,达到温室加温的目的。一个供热量6.5t 的蒸汽锅炉,每h 耗油量300kg/台,供热量16538×106J/h,可满足外界最低气温在—15℃地区10000m 2不加保温覆盖温室的供暖。

⒌帘幕系统 帘幕系统具有双重功能,即在夏季可遮挡阳光,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一般可遮荫降温7℃左右;冬季可增加保温效果,降低能耗,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一般可提高室温6~7℃。

帘幕材料有多种形式,较常用的一种采用塑料编织而成,并按保温和遮阳的不同要求,嵌入不同比例的铝箔。帘幕可分为节能型、节能/遮光型、遮光型和全遮光型等多种类型,各种类型又有许多产品,每种产品的节能率和遮阳率有所不同,生产上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帘幕开闭驱动系统根据其采用构件的不同而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齿轮-齿条

驱动机构,由发动机转动带驱动轴转动,经过齿轮箱、驱动轴的转动转换为推拉杆的水平移动,从而实现帘幕的展开和收拢;另一种是钢丝绳牵引式驱动机构,由齿轮减速电机、轴承、传动管轴、牵引钢丝绳、滑轮组件、链轮和链条等组成。传动钢丝绳安装在两端山墙横梁上的滑轮组件内,并与传动管轴相绕;钢丝绳用张紧器张紧至适当的张紧度;当传动管轴旋转时,借助摩擦力带动钢丝绳运动,从而牵引帘幕:通过电机的正反转实现帘幕的展开与收拢。

⒍计算机环境测量和控制系统 计算机环境测控系统,是创造符合园艺作物生育要求的生态环境,从而获得高产、优质产品不可缺少的手段。调节和控制的气候目标参数包括温度、湿度、CO 2浓度和光照等。针对不同的气候目标参数,宜采用不同的控制设备(表2-3)。

表2-3 温室气候的目标参数及其控制设备

目标参数

温 度

湿 度

CO 2浓度

光 照 控 制 设 备 加热系统、通风系统、帘幕系统、喷淋/喷雾系统 加热系统、通风系统、降湿系统、喷淋/喷雾系统 通风系统、CO 2施用系统 帘幕系统、人工照明

控制设备多种多样,按控制原理可分为开关控制和比例或比例加积分两种类型(表2-4)

表2-4 控制设备及控制原理

控制设备

喷淋/喷雾系统

降湿系统

CO 2系统

帘幕系统

人工照明

强制通风系统

自然通风系统

加热系统 控制原理 开关控制 开关控制 开关控制 开关控制 开关控制 开关控制 比例或比例加积分控制 比例或比例加积分控制

无论是开关控制还是比例或比例加积分控制,都存在测量目标值和实际值之间会有偏差,例如温度传感器的实测值,往往迟滞于温室内的实际温度值,所以国际上许多研究机构正在研究开发更加现代化的控制方法,如最优控制和适应式控制等。

⒎灌溉和施肥系统 完善的灌溉和施肥系统,通常包括水源、贮水及供给设施、水处理设施、灌溉和施肥设施、田间网络、灌水器如滴斗等。其中,贮水及供给设施、水处理设施、灌溉和施肥设施构成了灌溉和施肥系统的首部,首部设施可按混合罐合理制作成一个系统。在土壤栽培时,作物根区土层下需铺设暗管,以利于排水。在基质栽培时,可采用肥水回收装置,将多余的肥水收集起来,重复利用或排放到温室外面。

在灌溉和施肥系统中,肥料均匀注入水中非常重要。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文丘里注肥器法、水力驱动式肥料泵法、电驱动肥料泵法。

文丘里注肥器法是使用根据流体力学的文丘里原理设计而成的文丘里注肥器进行施肥的一种方法。也就是利用输液管某一部分截面变化而引发的水的速度变化,使管道内形成一定负压,将液体肥料带入水中,随水进行施肥。

水力驱动式肥料泵法是通过水流流过柱塞或转子,将液体肥料带入水中,注肥比率可以进行准确控制。电驱动肥料泵法是通过电驱动肥料泵将液体肥料施入田间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泵的价格低,运行可靠,在有电源的地方可使用。电驱动肥料泵型号较多,小到每h 注入几升肥料液,大到每h 注入几百升肥料液。

灌溉和施肥系统设有电子调节器及电磁阀,通过时间继电器,调整成时间程序,可以定时、定量地进行自动灌水。如果是无土栽培,则可以定量灌液,并能自动调节营养液中各种元素的浓度。在寒冷季节,可以根据水温控制混合阀门调节器,把冷水与锅炉的热水混合在一起,以提高水的温度。喷灌系统也可进行液肥喷灌和喷施农药,并在控制盘上可测出液肥、农药配比的电导度和需要稀释的加水量。

温室盆栽花卉多采用针式滴头施肥灌溉,可在滴灌管线上每隔一定距离安置增压器,每个增压器最多可带动50个滴头,可有效改善滴灌效果。

⒏二氧化碳气肥系统 大型连栋温室因是相对封闭的环境,CO 2浓度白天低于外界,为增强温室园艺作物的光合作用,需补充CO 2进行气体施肥。大型温室多采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将煤油或天然气等碳氢化合物通过充分燃烧产生CO 2。通常1L 煤燃烧可产生1.27m 3的CO 2气体。另种方法也可将CO 2的贮气罐或贮液罐安放在温室内,直接输送CO 2到温室中。CO 2一般通过电磁阀、鼓风机和管道,输送到温室各个部位。为了控制CO 2浓度,需在室内安置CO 2气体分析仪等设备。

⒐温室内常用作业机具

⑴ 土壤和基质消毒机 温室长年使用,作物连作较多,土壤中有害生物容易

积累,影响作物生长,甚至使作物发生严重病虫害。无土栽培的基质在生产和加工的过程中也常会携带各种病菌,因此采用土壤消毒方法,消除土壤中的有害生物十分必要。土壤和基质的消毒方法主要有物理和化学两种:

物理方法包括高温蒸汽消毒、热风消毒、太阳能消毒、微波消毒等,其中高温蒸汽消毒较为普遍。采用土壤和基质蒸汽消毒机消毒,在土壤或基质消毒之前,需将待消毒深度的土壤或基质疏松好,用帆布或耐高温的厚塑料薄膜覆盖在待消毒的土壤或基质表面上,四周要密封,并将高温蒸汽输送管放置到覆盖物之下,每次消毒的面积同消毒机锅炉的能力有关,要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每m 2土壤每h 需要50kg 的高温蒸汽。

采用化学方法消毒时,土壤消毒机可使液体药剂直接注入土壤到达一定深度,并使其汽化和扩散。

⑵ 喷雾机械 在大型温室中,使用人力喷雾难以满足规模化生产需要,故需采用喷雾机械防治病虫害。荷兰温室多采用Enbar LVM 型低容量喷雾机,可定时或全自动控制,无需人员在场,安全省力。每h 用药液量为2.5L ,每台机具一次可喷洒面积达3000~4000m2,运行时间约45min 。为使药剂弥散均匀,需在每1000m 2的区域内安装一台空气循环风扇。


相关内容

  • [设施园艺学]18学时 华中农业大学
  • 本课程为华中农业大学别之龙教授主讲的设施园艺学精品课程教学视频,全套课程共18学时,由壹课堂网整理免费共享. 设施园艺学是园艺专业的专业课程,课程主要讲授园艺设施的类型与结构.覆盖材料.环境调节控制.规划设计.无土栽培和园艺作物的设施栽培等内容,讲课学时为24学时,实验为16学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

  • 园艺设施的发展
  • 问题二: 我国园艺设施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如何发展我国的花卉设施生产 分析: 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1. 缺乏规划引导 我国的设施园艺规模虽然已经具备,但尚无权威性全国甚至省级以上发展区划.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引导,发展方向不明确,政策扶持和投资引导重点不突出,致使各地发展设施园艺随意性大,设施功能和市场 ...

  • 设施园艺学复习资料
  • 09园艺<设施园艺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设施园艺:人为地利用园艺设施(保温.防寒或降温.防雨设施.设备等)创造适宜园艺作物(蔬菜.果树.花卉.药用植物等)生长发育的小气候环境,使园艺作物生产力遗传潜能充分表达的园艺生产方式称为设施园艺.又称保护地栽培. 2.园艺设施:人为创造适 ...

  • 设施农业培训1
  • 设施农业培训讲义 一.设施农业的定义 设施农业(Protected Agriculture)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它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生产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 ...

  • 华北五省区日光温室微气候环境调查与评价
  • 中国农业气象(ChineseJournalofAgrometeorology)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4.01.003 J].中国农业气象,2014,35(1):17-25徐凡,马承伟,曲梅,等.华北五省区日光温室微气候环境调查与评价[ 2014年 华北五省 ...

  • 园艺设施作业参考答案
  • 园艺设施作业1参考答案 一.产生更高的生产能力. 二.1.数量较大,质量较差 2.设施种类齐全,内部功能较差 3.种植种类较多,栽培技术不规范 4.生产面积较大,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市场发育不健全 三.要选择南面开阔.无遮阴的平坦矩形地块 四.集中管理.连片配置:因时因地,选择方位:邻栋间隔,合理设计 ...

  • 植物组织培养工厂化生产与农业现化
  • 植物组织培养工厂化生产与农业现化 胡安生1 陈春明2 (1,海峡两岸(漳州)农业科技交流中心2,浙江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摘要:植物组织培养工厂化生产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是植物组培技术成果转化为商品化的过程,在技术层面上它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集成与创新为支撑的新兴产业,在经济层面上它是高度商品化的生 ...

  • 温湿度对农业的影响
  • 温室大棚的温湿度控制 塑料大棚 按棚顶形状可分为:拱圆形.屋脊形 按骨架材料可分为:竹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架结构.钢竹混合结构等. 按连接方式可分为:单栋大棚.双连栋大棚.多连栋大棚 课题背景:温湿度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 采用STC89C52 单片机为控制中心, 由 AM2301温湿度传 ...

  • 2015年设施农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015年版中国设施农业市场现状调研与发 展趋势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587709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