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卷

学生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语文基石。(35分)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西游记》中美猴王因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玉帝便派________等将其擒住,并被太

上老君投于八卦炉中,经过了七七四十九天的烧炼,炼得了“______________”。

(2)我又搬到外祖父那里。“怎么啦,小强盗?”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现在

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让我养我就养,”外祖母说,“你以为这是个什么了不

起的难题吗?”“那你就养好了!”外祖父大叫一声,但是马上又安静下来,对我解释道:“我和她完全各过各的了,如今我们样样都是分开的„„”

阅读上述文字,你能从人物的对话中推断出,“我”的外祖父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

小说中___________曾经因为染坏一匹布被他打得昏死过去。

4.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九年级五班准备在本周五下午四点开展以“嫦娥三号探月”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12分)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4分)

北京时间2日凌晨2点17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

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

嫦娥三号承担着中国首次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重任。目前,全球只有美国、前苏

联成功实施了13次无人月球表面软着陆;只有美国实现了载人登月,前苏联开展了两次月面

无人巡视探测任务。

(2)班主任要你去邀请李校长来参加本次活动,你见到李校长,应该怎么说?(4分)

(3)活动中,李明同学写了一篇关注“科学探险”的短文。下面是短文中的部分内容,请

你按要求帮助她修改。(4分)

人类的文化、科学,是在一次次的【A】好奇、【B】发现、【C】探险的过程中进步的。

探险时让人着魔的,探险家们总是放弃安逸的生活、温馨的家庭,心甘情愿地忍受着常人难

以想象的苦难和死亡威胁。

人类从本性上说是不安分的,所以人类永远生活在未知世界的包围之中。这个未知的世

界永恒地刺激着人类好奇的本能和探险的欲望。

①第一段中划线句的三个词语语序不合理,应把【 】和【 】调换。(只填序号)(2分) ②第二段划线句的关联词存在使用不当的问题,可将“_______”改为“_______”。(2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位于东台西溪旅游文化景区的仙湖,碧波浩渺,一望无垠,它 ▲ 。.

而成三足鼎立之势的三个小岛就像三块绿宝石镶qiàn在湖泊之中。风儿徐徐,湖水波光粼

粼,湛篮的天空,漂浮的云彩,还有那迷人的绿州,都倒映在水中,与太阳的光辉交相辉映,折射出别样的风景。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一望无垠 ▲ 镶qiàn ▲ (2)语段最后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 改为 ▲ ▲ 改为 ▲

(3)请根据上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在语段空格处描绘出“仙湖”的丰姿。(2分)

它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A.在五四青年节之际,共青团中央在北京召开“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优秀

青年座谈。

B.近日,我市努力推进市区河道整治工作,避免汛期到来时险情不再发生。

C.赠人玫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而且明天还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的一座玫瑰园。

D.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抚顺市各旅游景点十分火爆,三天累计接待游客近七十二万

余人。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韩国“岁月号”客轮在触礁下沉时,其船长李俊硕在发出求救信号40分钟后便首当..其冲率先逃生。 ..B.这位同学的《西湖山水图》画得惟妙惟肖,大家轮流欣赏,爱不释手。 ....C.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被评为 “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

真是大快人心。 ....D. 大连义工移风易俗办婚事,此事传开后,成为佳话,村镇人家的婚嫁,纷纷效尤。 ..5.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

清人张潮在其《幽梦影》中曾说:“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

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稽友如阅传奇小说。”这话确有见地,人生一世,除了亲情、爱情

外,友情更是不可缺的。因为____________。

A. 友情是一种广度,亲情是一种深度,而爱情则是一种纯度

B. 友情是一种纯度,爱情是一种深度,而亲情则是一种广度

C. 爱情是一种纯度,亲情是一种深度,而友情则是一种广度

D. 亲情是一种深度,爱情是一种纯度,而友情则是一种广度

6. 阅读下面名著中的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甲】牧师描述了死者的美德和他们讨人喜欢的行为,以及非凡的前途。在座的人个个

都暗自承认他说得对,他们以前真是有眼无珠,居然对这些熟视无睹,反倒死盯着这些可怜

孩子的过错和毛病不放,心里不免感到难过。牧师还讲述了这几个孩子生前的一些感人事迹,

他们天真可爱,慷慨大方。人们现在一眼就看出他们那时的行为是多么地高尚,令人赞美。

【乙】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保尔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

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把手枪收起来吧,

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

益而充实。”

(1)【甲】段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一文中小镇上的人们为“这些孩子”举行葬礼的

情景,这些孩子是指汤姆、 ▲ 、 ▲ 。在举行葬礼的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是

▲ (3分)

(2)【乙】段中的保尔因 ▲ 而产生了自杀的念头,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

终战胜了自己。(2分)

7.伴随经济高速发展,雾霾、水污染、垃圾围城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困扰13亿中国人,此时“美

丽中国”的概念迅速走进国人的视线。希望中学正开展“美丽中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并按要求答题。(8分)

【美丽盐城】

10月4日晚,盐城市城乡建设局市政设施管理处下水道班班长李智慧和她的下水道女

子班亮相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最美青工”环节。节目中,李智慧和她的同事,被誉为入

得地的城市下水道“美人鱼”、美丽的城市良心守护者。

在节目中,李智慧表示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下水道工人的辛苦和美丽。“节目播出后,

我收到很多电话短信,说明大家对我们工作关注和认可。”李智慧告诉记者,班组平时难得

出去,当天她们完成节目录制,她就带着班组其他4个人在长沙好好玩了一天。

新闻组的同学搜集了这则新闻,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含标点)。

【美丽江苏】一个区域的美,还在于其公民行为

习惯的美。图片组的同学在我省多个城市的社区居民

中进行网络调查,绘制了一幅“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

章情况调查图”,请提取主要信息,并针对社区居民交

通出行状况提一条建议。(3分)

主要信息:(2分) ▲ 建 议:(1分) ▲ 【美丽中国】一个国家的美,更在于人们对真善美的精神追求,为此,希望中学特意举办了“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演讲比赛。小明同学在台上正准备作题为《我的梦因追求而精彩》的演讲时,竟一时紧张而忘了演讲词,如果你是主持人,会说什么为他解围?(3分)

二、综合阅读,心灵对话。(5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6分)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①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8. 这首诗抒发的情感是 ▲ 。(2分)

9.“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和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一句艺术手法上有何异同之处?(4分)

相同之处: ▲

不同之处: ▲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10~14题。(15分)

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①②乙文: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其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

③④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

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

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臵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有删改)

【注释】①孤:幼年丧父。②适:出嫁。③应天府:宋代较早的一所官学化书院。④戚同文:北宋初年著名的教育家,应天书院的奠基人。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 (2)不以物喜( ▲ ) ..

(3)去之应天府( ▲ ) (4)仲淹不苦( ▲ ) ..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一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 或异二者之为

C. 去之应天府 D. 至以糜粥继之

12.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冬月惫甚,以水沃面。

13.乙文中的“ ▲ ”一句话体现了甲文中范仲淹“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政治抱负。(2分)

14. 乙文中范仲淹具有哪些品质,请结合选文加以分析。(3分 )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9题。(15分)

竹子的“私密生活”

史 军

①近年来世界森林面积正迅速减少,可竹林的面积却不降反升,被称作第二森林。竹产业作为绿色黄金产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关于竹产业的一句话也十分有趣:“年产十亿竹产品,不少竹海一根竹。”

②竹子究竟怀有怎样的绝技,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注目与期许?答案都藏身在这些青翠植物少为人知的“私密生活”中。

③超快的生长速度,便是竹子令人感兴趣的“私密”之一。一棵树长成10米高,可能需要50年,而同样高的竹子却只需约50天。

④竹子虽然看起来很像树,但它的生长方式和树截然不同。打个形象的比方,如果把植物生长比喻成修建大楼的话,那么普通的树木就只有顶层一个施工点,可竹子却有很多施工点,每一个竹节都是一个生长基地,这些工地一起施工,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竹子这座大厦建立起来。

⑤不过,一个有趣的疑问是,同为禾本科的小麦、玉米也都有类似的生长方式,那么为什么这些植物不能像竹子那样,最快时一昼夜长高2米左右呢?2012年,中国林业科学院的科学研究者们找到了其中的重要秘密——竹节间分生组织的细胞不仅分裂快,而且伸长的速度也快。这意味着竹子要在短时间内消耗更多的能量,对植物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有趣的是,竹子是天生的伟大战略家,深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竹节间不仅云集了大量的植物激素,还聚集着大量的糖以及分解糖的催化剂——酶,这些能量像是骆驼的驼峰,汽车的油箱,为竹子的“狂飙生长期”提供了充足的后援。

⑥竹子不仅生长迅速,还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其秘密“靠山”就埋藏在苍翠竹林的地下,那就是少为人知的竹鞭(地下茎)。它们不仅为快速生长的竹林储存和提供大量养料,也是扩张竹林领土的核心力量。据统计,在适宜条件下,种植一株竹子,通过其地下茎的延伸及发笋成竹,不需要耕地播种,一二十年就能发展到数万根,这真是令人吃惊的数字。

⑦竹子的这些小小“隐私”,展示了它的巨大潜力——在森林资源日益减少、木材稀缺的今天,“以竹代木”已被视为一条光明坦途。竹林作为“第二森林”,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选自2013年8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有删改)

15.简要概括竹子“私密生活”中有哪些私密?(3分)

16.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17.文章里加横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 (4分)

那么为什么这些植物不能像竹子那样,最快时一昼夜长高2米左右呢? ..

18.请写出第⑥段说明的过程。(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3题。(19分)

租房三天的女人

江泽涵

我家楼下有一间小屋,搁着旧家具,闲着也浪费,干脆租出去。刚贴出信息,就有人来电话询价。那是一个女人的声音,粗犷而略沙哑。说电话里说不清,人在楼下的电话亭,请我下楼商量。

快到一楼了,我闻到一股淡淡的腐味,可能感冒鼻塞,也可能真死老鼠了。 楼梯口站着一个女人,大脸盘大手脚,皮肤糙黑,衣着很旧,但洗得干净。女人冲我笑笑,带了一丝勉强,我回了一个招呼。简单介绍了条件,问要租多久。

“俺……三天!”女人拽紧了拳头,不及我变脸,紧接上,“俺……我给两百,成吗?”似失了勇气,又像在恳求。

不像找茬的。我也软下了:“光三天,还是住旅馆吧,搬东西也麻烦呀?”

“太贵了,而且……”声音沉了下去。

不像作风不正的。我不敢大意:“能告诉我,你这三天要干什么吗?”

女人涨红了脸,嗫嚅:“我女儿要来看我。”

我一愣,问女人原来住哪儿。

“在……住宿舍的。”女人说,“服装厂的。”女人说,“八个人一间,不准留客的。”女人说。

我向来不爱招麻烦,这次破例。女人欢天喜地地抱紧了拳头。她手脚很利索,一寸一寸拖起地板,瓷砖也擦得锃亮。

第二天一早,女人骑着大三轮搬来了,一床洗白的被褥,一套旧炊具,还有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

我问女人还需要什么。她讪笑:“你家阳台好多花呢,借俺一盆行不?”她盯着我的眼睛。我说不好都难了,挑来挑去,选了茶几上的水仙。

夜宵后我去散步,路过小屋。亮度不高的台灯下,一个女孩正在写作业,朴素,大方。女人在旁静静地陪着。女人和女儿都洋溢着笑。

“丫啊,这张是啥?”女人拿起一张纸。

“学生档案表啊。”

“高一不填过了吗?”

“这张高考要用啦。”女儿一栏栏写下来,忽然喊,“海王星服装厂!妈,我还记得你的单位呢。”

“妈工作不好呢。”

“没呢,咱班都是工农子弟呀。”

女人笑了,两只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我明儿想去你厂里参观下。”

“可远了。周末也放假。妈明儿带你到附近逛逛,缺啥妈给你买。”

女儿摇摇头:“啥都不缺呢。”

送走女儿后,女人捧着水仙来退房。下个房客也没找上门,我只收了半价。女人后来又折回送了我一篮水果。

半月后,我的感冒总算好了,到哪儿都精神抖擞。兴之所致,我到老区拜访朋友。路过海王星服装厂,想起了租三天房的女人,现在应该正忙碌着。

临近一条老巷,酸腐味袭人。我往里走了几步,立时傻眼。晒场大的一块地上,一叠叠硬纸板,一袋袋废纸,一串串瓶罐,堆积如山。细看之下,山中还有一间屋子,木板架起的,六七平米,一张床,一条方凳,再无空地。屋侧是一辆大三轮,后面绕出一个女人,大脸盘大手脚,皮肤黝黑……我感到眼睛被灼伤了。(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4年第2期)

19.面对租房三天的女人,作为房东的“我”是如何做的?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内容,以展示完整的故事情节。(4分)

租房女人冲“我”笑,感冒中的“我”回了一个招呼—— ▲

—— ▲ ——感冒康复后,看到女人在收捡破烂,“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20.阅读上文,请说说作者以“租房三天的女人”为题有哪些好处?(4分)

21.选文中画线语句有什么作用?(4分)

22.文中多处使用省略号,且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下面句中的省略号反映了女人怎样的心理活动?(3分)

“在……住宿舍的。”女人说,“服装厂的,八个人一间,不准留客。”

23.一个租房的女人,一位平凡的母亲,令人心动。读罢全文,你有什么感想?请结合实际谈一谈。(4分)

▲ 一花一世界

①在云南西南边陲,毗邻广西的一座大山里,有一个哈尼族村寨,三十多户人家,星星点点罗列于山间。这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房屋艰难地在乱石间矗立,气候也格外干燥。村民们祖祖辈辈在乱石里讨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里信息闭塞,却有一份城市里难得的安闲。

②让人惊奇的,是村里的花。

③这是我迄今见过的最令人震撼的场景——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山坡上,凡是没有种植庄稼的地方,都满满地栽上了花。这里不是精心打扮的花园,自然没有什么名贵的品种,一小块一小块的土地上,黄黄的油菜花、淡紫的萝卜花„„恣意生长。整个村庄,都被花所渲染,像极了世外桃源。

④因为公路都没通,所以这儿并非是旅游的好地方。村庄里的花,都随意地绽放,东边一块,西边一片。花不宝贵,也没有精心修剪过,花骨朵格外羸弱,在风中懒懒散散地晒着太阳,虽然看似弱不禁风,整个村庄却因花儿的点缀如诗如画。

⑤我理解农村生活的艰难。农人面朝黄土背朝天,与天地自然拼搏,才硬生生从石缝间找得一碗饭吃。这个村庄,何以有这份悠然的闲心?

⑥一打听才知道,把山村“引”进画里的,是一个叫做“黑王辉”的哈尼姑娘。她从小性格有些内向,不爱跟小朋友玩,就喜欢山里的野花。奶奶在地里干活,她就一个人去摘野花,拿回家后,往竹筒里放一些泉水,再把花插进去,今天几朵,明天几枝,屋里都插满了花。

⑦慢慢地,她在秋天开始收集野花的种子。油菜花、青菜花、地里的蔬菜种子,她都悄悄地收集起来;鱼腥草、狗尾巴花,还有很多叫不出名的野花、野草,只要会开花,她也轻轻把种子采来。最开始时,她把这些种子撒在了没人种粮食的坡间,来年春天,一些生命开始发芽„„

⑧因为气候干燥,种植就成了件艰难的事,大把大把的种子撒下去,破土而出的生命并不多。“黑王辉”不急,也不弃,再慢慢去收集、补种。一年又一年,直到那个坡上鲜花盛开。

⑨起初,村里的人都笑话她,农村的孩子,怎么学城里的做派养花呢?还不如帮着奶奶做点家务。再说,这漫山遍野的花,都是田间地头的野花,种着又有什么意思呢?

⑩不清楚当年的“黑王辉”是如何面对闲言闲语的,我们能知道的,就是村里人也慢慢觉得她的做法没什么错。再后来,村里的小孩子也跟着她一起在自家的空地里种上野花,直到最后,一个村庄都走进了画里。

11几年后,“黑王辉”结婚了,就在这个村子里,还生下两个孩子。 ○

12在村民的指引下,我看到了她的孩子,大女儿牵着弟弟的小手,正在花丛中玩耍,○

人在花间起伏,笑声随花香飘溢四处。看着看着,人就醉了。

13再去寻找,终于找到这个以天地为画布的“画家”,远远的,她在田里干活,一回头○

——清秀的脸上,眼眶塌陷。

14目瞪口呆中,我还是无法相信,这个把村庄种满花的女人居然是个盲人。 ○

15我问:你看不见,为什么还要种花呢? ○

16她干净地笑:我闻得到啊。 ○

17从村民处,得到一个更令人震惊的消息: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因病去世,自幼随○

奶奶长大,村里人都觉得她可怜,但她一直骄傲地活着。直到这一刻,我才明白:书上说一叶一菩提,原来,再不起眼的一朵花,也可以香飘世界。

10.文章以“一花一世界”为题,有何好处?(3分)

11.第②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2.品位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看着看着,人就醉了。 .

13.第③段中极力描写村里花的美丽,有什么用意?试作简要分析。(4分)

14.你认为哈尼姑娘“黑王辉”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15.谈谈你对“原来,再不起眼的一朵花,也可以香飘世界”这句话含义的理解。(4分)

三、个性创作,感悟生活。(60分,含书写分)

24.请以“__ ___,触动我的情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要求:(1)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如“那句话”“故乡”“诗词”“一根芦苇”“你的微笑”等;(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4)字迹清楚,书写工整。

东台市2014年中考调研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一、1.(1) 千里共婵娟(2)绝知此事要躬行(3))直挂云帆济沧海(4)为山九仞(5)志在千里(6)落红不是无情物(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1)yín 嵌 (2)篮-蓝 州-洲

(3)示例:就像一面硕大的银镜被仙人遗落在这绿色的王国

3.C

4.B 5.D

6.(1)哈克 乔 三个“死了”的孩子突然出现在葬礼的现场(意思对即可) (2)疾病缠身,失去了战斗能力

7.【美丽盐城】最美下水道女工”李智慧亮相《天天向上》

【美丽江苏】主要信息: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较为普遍,甚至有个别居民经常违章。(全面准确提取信息,得2分;只提取部分信息酌情扣分)

建议:社区居民文明出行意识需要提高。(共1分,意思表达准确即可)

【美丽中国】人生的长河中,我们都曾拥有自己的梦想,我们也一定如小明同学一样,因自己的不懈追求,收获精彩而激动不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聆听他别样的精彩!

二、(一)8.热爱农村自然风光,追求自由、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

9.相同之处: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不同之处:“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一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1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还以动写静(以声衬静),(1分)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2分)(写“想象那一片蛙声都是在谈论着丰收的年景”也给1分)

译文:一群村童跑进了村子,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田野里遍地是豆荚和姜芽,村子里的炊烟带来一阵阵煮肉的香味。田里的稻子高高举起了稻花,不知它们的主人是谁呢。看,那里有几只红蜻蜓在飞舞,草枝上竟然还有一只淘气的绿螳螂。

(二)10.(1)探求(2)因为(3)离开(4)“以„„为苦”或“感到痛苦”

11.B

12. (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冬天很疲惫的时候,以水洗脸

13. 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14.勤奋好学 孝敬长辈 节俭 富有同情心 乐善好施 不怕吃苦(只要指出两点并结合选文分析即可)

译:范仲淹字希文,唐朝宰相履冰的后代。他的祖先是邠州人,后迁居江南,就成为苏州昊县人。仲淹两岁时失去父亲,母亲改嫁长山朱氏,依从其姓,名说。从小有志向节操,长大后,知道出身家世,就受到感动哭着辞别母亲,离家到应天府,跟着戚同文学习。昼夜不停,冬天很疲惫的时候,以水洗脸;没有吃的,以至于接着喝稀粥,别人不能忍受,仲淹却不以为苦。考上了进士,任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接他的母亲回来奉养。仲淹内刚外柔,性情极孝,因母亲在世时家中贫穷,以后虽然显贵,没有宾客就不吃两种以上的肉食。妻子儿女的衣食,仅仅能够自足。喜欢施舍给予别人,在里巷中设义庄,以赡养族人。博爱乐于善行,士人大多出于他的门下,即使是里巷百姓,也都能说出他的名字。死的那天,四方之人听说的,都为之叹息。

(三)15.生长速度超快,生长方式特别,繁殖能力强大

16.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2分)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竹子的独特“秘密”,(1分)突出强调了竹子生长速度超快。(1分)

17.不能去掉,“左右”一词表示估计,(1分)用在这里表示这些植物最快时一昼夜长高可能超过2米或少于2米,也可能正好是2米,(1分)去掉后就成了正好2米,这不符合实际,显得太绝对了。(1分)“左右”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1分)

18.这一段首先承上启下指出竹子繁殖能力强大的特点,并指明其秘密的“靠山”——竹鞭,然后具体说明了竹鞭储存、提供量养料等方面的作用,最后再列举统计数据进一步说明了竹子繁殖能力强大的特点。

(四)19. “我”心软下来,破例同意租房,并答应女人借花的要求;女人退房时,“我”只收了她半价。

20.交代文章主要内容;确定文章描写对象;一个女人为什么要租三天房呢,这样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也蕴含着“我”对这一女人的敬佩之情。

21.内容上,两处画线句均着意刻画女人的外貌,使得人物形象更加形象逼真,让人印象深刻。结构上,前后呼应,浑然一体,也使结构更加严谨。

22.示例:该处省略号表示女人欲言又止,不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实住址,反映了女人矛盾的心理。

23.示例:天底下的母亲,为了不让儿女担心,总是独自咀嚼痛苦,却会把阳光的一面展现在儿女的面前。作为儿女的我们,除了理解母亲之外,更应该努力做好自己,让母亲少为我们担心。

11

学生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语文基石。(35分)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西游记》中美猴王因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玉帝便派________等将其擒住,并被太

上老君投于八卦炉中,经过了七七四十九天的烧炼,炼得了“______________”。

(2)我又搬到外祖父那里。“怎么啦,小强盗?”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现在

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让我养我就养,”外祖母说,“你以为这是个什么了不

起的难题吗?”“那你就养好了!”外祖父大叫一声,但是马上又安静下来,对我解释道:“我和她完全各过各的了,如今我们样样都是分开的„„”

阅读上述文字,你能从人物的对话中推断出,“我”的外祖父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

小说中___________曾经因为染坏一匹布被他打得昏死过去。

4.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九年级五班准备在本周五下午四点开展以“嫦娥三号探月”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12分)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4分)

北京时间2日凌晨2点17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

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

嫦娥三号承担着中国首次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重任。目前,全球只有美国、前苏

联成功实施了13次无人月球表面软着陆;只有美国实现了载人登月,前苏联开展了两次月面

无人巡视探测任务。

(2)班主任要你去邀请李校长来参加本次活动,你见到李校长,应该怎么说?(4分)

(3)活动中,李明同学写了一篇关注“科学探险”的短文。下面是短文中的部分内容,请

你按要求帮助她修改。(4分)

人类的文化、科学,是在一次次的【A】好奇、【B】发现、【C】探险的过程中进步的。

探险时让人着魔的,探险家们总是放弃安逸的生活、温馨的家庭,心甘情愿地忍受着常人难

以想象的苦难和死亡威胁。

人类从本性上说是不安分的,所以人类永远生活在未知世界的包围之中。这个未知的世

界永恒地刺激着人类好奇的本能和探险的欲望。

①第一段中划线句的三个词语语序不合理,应把【 】和【 】调换。(只填序号)(2分) ②第二段划线句的关联词存在使用不当的问题,可将“_______”改为“_______”。(2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位于东台西溪旅游文化景区的仙湖,碧波浩渺,一望无垠,它 ▲ 。.

而成三足鼎立之势的三个小岛就像三块绿宝石镶qiàn在湖泊之中。风儿徐徐,湖水波光粼

粼,湛篮的天空,漂浮的云彩,还有那迷人的绿州,都倒映在水中,与太阳的光辉交相辉映,折射出别样的风景。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一望无垠 ▲ 镶qiàn ▲ (2)语段最后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 改为 ▲ ▲ 改为 ▲

(3)请根据上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在语段空格处描绘出“仙湖”的丰姿。(2分)

它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A.在五四青年节之际,共青团中央在北京召开“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优秀

青年座谈。

B.近日,我市努力推进市区河道整治工作,避免汛期到来时险情不再发生。

C.赠人玫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而且明天还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的一座玫瑰园。

D.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抚顺市各旅游景点十分火爆,三天累计接待游客近七十二万

余人。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韩国“岁月号”客轮在触礁下沉时,其船长李俊硕在发出求救信号40分钟后便首当..其冲率先逃生。 ..B.这位同学的《西湖山水图》画得惟妙惟肖,大家轮流欣赏,爱不释手。 ....C.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被评为 “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

真是大快人心。 ....D. 大连义工移风易俗办婚事,此事传开后,成为佳话,村镇人家的婚嫁,纷纷效尤。 ..5.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

清人张潮在其《幽梦影》中曾说:“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

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稽友如阅传奇小说。”这话确有见地,人生一世,除了亲情、爱情

外,友情更是不可缺的。因为____________。

A. 友情是一种广度,亲情是一种深度,而爱情则是一种纯度

B. 友情是一种纯度,爱情是一种深度,而亲情则是一种广度

C. 爱情是一种纯度,亲情是一种深度,而友情则是一种广度

D. 亲情是一种深度,爱情是一种纯度,而友情则是一种广度

6. 阅读下面名著中的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甲】牧师描述了死者的美德和他们讨人喜欢的行为,以及非凡的前途。在座的人个个

都暗自承认他说得对,他们以前真是有眼无珠,居然对这些熟视无睹,反倒死盯着这些可怜

孩子的过错和毛病不放,心里不免感到难过。牧师还讲述了这几个孩子生前的一些感人事迹,

他们天真可爱,慷慨大方。人们现在一眼就看出他们那时的行为是多么地高尚,令人赞美。

【乙】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保尔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

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把手枪收起来吧,

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

益而充实。”

(1)【甲】段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一文中小镇上的人们为“这些孩子”举行葬礼的

情景,这些孩子是指汤姆、 ▲ 、 ▲ 。在举行葬礼的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是

▲ (3分)

(2)【乙】段中的保尔因 ▲ 而产生了自杀的念头,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

终战胜了自己。(2分)

7.伴随经济高速发展,雾霾、水污染、垃圾围城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困扰13亿中国人,此时“美

丽中国”的概念迅速走进国人的视线。希望中学正开展“美丽中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并按要求答题。(8分)

【美丽盐城】

10月4日晚,盐城市城乡建设局市政设施管理处下水道班班长李智慧和她的下水道女

子班亮相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最美青工”环节。节目中,李智慧和她的同事,被誉为入

得地的城市下水道“美人鱼”、美丽的城市良心守护者。

在节目中,李智慧表示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下水道工人的辛苦和美丽。“节目播出后,

我收到很多电话短信,说明大家对我们工作关注和认可。”李智慧告诉记者,班组平时难得

出去,当天她们完成节目录制,她就带着班组其他4个人在长沙好好玩了一天。

新闻组的同学搜集了这则新闻,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含标点)。

【美丽江苏】一个区域的美,还在于其公民行为

习惯的美。图片组的同学在我省多个城市的社区居民

中进行网络调查,绘制了一幅“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

章情况调查图”,请提取主要信息,并针对社区居民交

通出行状况提一条建议。(3分)

主要信息:(2分) ▲ 建 议:(1分) ▲ 【美丽中国】一个国家的美,更在于人们对真善美的精神追求,为此,希望中学特意举办了“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演讲比赛。小明同学在台上正准备作题为《我的梦因追求而精彩》的演讲时,竟一时紧张而忘了演讲词,如果你是主持人,会说什么为他解围?(3分)

二、综合阅读,心灵对话。(5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6分)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①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8. 这首诗抒发的情感是 ▲ 。(2分)

9.“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和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一句艺术手法上有何异同之处?(4分)

相同之处: ▲

不同之处: ▲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10~14题。(15分)

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①②乙文: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其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

③④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

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

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臵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有删改)

【注释】①孤:幼年丧父。②适:出嫁。③应天府:宋代较早的一所官学化书院。④戚同文:北宋初年著名的教育家,应天书院的奠基人。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 (2)不以物喜( ▲ ) ..

(3)去之应天府( ▲ ) (4)仲淹不苦( ▲ ) ..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一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 或异二者之为

C. 去之应天府 D. 至以糜粥继之

12.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冬月惫甚,以水沃面。

13.乙文中的“ ▲ ”一句话体现了甲文中范仲淹“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政治抱负。(2分)

14. 乙文中范仲淹具有哪些品质,请结合选文加以分析。(3分 )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9题。(15分)

竹子的“私密生活”

史 军

①近年来世界森林面积正迅速减少,可竹林的面积却不降反升,被称作第二森林。竹产业作为绿色黄金产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关于竹产业的一句话也十分有趣:“年产十亿竹产品,不少竹海一根竹。”

②竹子究竟怀有怎样的绝技,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注目与期许?答案都藏身在这些青翠植物少为人知的“私密生活”中。

③超快的生长速度,便是竹子令人感兴趣的“私密”之一。一棵树长成10米高,可能需要50年,而同样高的竹子却只需约50天。

④竹子虽然看起来很像树,但它的生长方式和树截然不同。打个形象的比方,如果把植物生长比喻成修建大楼的话,那么普通的树木就只有顶层一个施工点,可竹子却有很多施工点,每一个竹节都是一个生长基地,这些工地一起施工,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竹子这座大厦建立起来。

⑤不过,一个有趣的疑问是,同为禾本科的小麦、玉米也都有类似的生长方式,那么为什么这些植物不能像竹子那样,最快时一昼夜长高2米左右呢?2012年,中国林业科学院的科学研究者们找到了其中的重要秘密——竹节间分生组织的细胞不仅分裂快,而且伸长的速度也快。这意味着竹子要在短时间内消耗更多的能量,对植物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有趣的是,竹子是天生的伟大战略家,深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竹节间不仅云集了大量的植物激素,还聚集着大量的糖以及分解糖的催化剂——酶,这些能量像是骆驼的驼峰,汽车的油箱,为竹子的“狂飙生长期”提供了充足的后援。

⑥竹子不仅生长迅速,还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其秘密“靠山”就埋藏在苍翠竹林的地下,那就是少为人知的竹鞭(地下茎)。它们不仅为快速生长的竹林储存和提供大量养料,也是扩张竹林领土的核心力量。据统计,在适宜条件下,种植一株竹子,通过其地下茎的延伸及发笋成竹,不需要耕地播种,一二十年就能发展到数万根,这真是令人吃惊的数字。

⑦竹子的这些小小“隐私”,展示了它的巨大潜力——在森林资源日益减少、木材稀缺的今天,“以竹代木”已被视为一条光明坦途。竹林作为“第二森林”,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选自2013年8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有删改)

15.简要概括竹子“私密生活”中有哪些私密?(3分)

16.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17.文章里加横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 (4分)

那么为什么这些植物不能像竹子那样,最快时一昼夜长高2米左右呢? ..

18.请写出第⑥段说明的过程。(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3题。(19分)

租房三天的女人

江泽涵

我家楼下有一间小屋,搁着旧家具,闲着也浪费,干脆租出去。刚贴出信息,就有人来电话询价。那是一个女人的声音,粗犷而略沙哑。说电话里说不清,人在楼下的电话亭,请我下楼商量。

快到一楼了,我闻到一股淡淡的腐味,可能感冒鼻塞,也可能真死老鼠了。 楼梯口站着一个女人,大脸盘大手脚,皮肤糙黑,衣着很旧,但洗得干净。女人冲我笑笑,带了一丝勉强,我回了一个招呼。简单介绍了条件,问要租多久。

“俺……三天!”女人拽紧了拳头,不及我变脸,紧接上,“俺……我给两百,成吗?”似失了勇气,又像在恳求。

不像找茬的。我也软下了:“光三天,还是住旅馆吧,搬东西也麻烦呀?”

“太贵了,而且……”声音沉了下去。

不像作风不正的。我不敢大意:“能告诉我,你这三天要干什么吗?”

女人涨红了脸,嗫嚅:“我女儿要来看我。”

我一愣,问女人原来住哪儿。

“在……住宿舍的。”女人说,“服装厂的。”女人说,“八个人一间,不准留客的。”女人说。

我向来不爱招麻烦,这次破例。女人欢天喜地地抱紧了拳头。她手脚很利索,一寸一寸拖起地板,瓷砖也擦得锃亮。

第二天一早,女人骑着大三轮搬来了,一床洗白的被褥,一套旧炊具,还有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

我问女人还需要什么。她讪笑:“你家阳台好多花呢,借俺一盆行不?”她盯着我的眼睛。我说不好都难了,挑来挑去,选了茶几上的水仙。

夜宵后我去散步,路过小屋。亮度不高的台灯下,一个女孩正在写作业,朴素,大方。女人在旁静静地陪着。女人和女儿都洋溢着笑。

“丫啊,这张是啥?”女人拿起一张纸。

“学生档案表啊。”

“高一不填过了吗?”

“这张高考要用啦。”女儿一栏栏写下来,忽然喊,“海王星服装厂!妈,我还记得你的单位呢。”

“妈工作不好呢。”

“没呢,咱班都是工农子弟呀。”

女人笑了,两只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我明儿想去你厂里参观下。”

“可远了。周末也放假。妈明儿带你到附近逛逛,缺啥妈给你买。”

女儿摇摇头:“啥都不缺呢。”

送走女儿后,女人捧着水仙来退房。下个房客也没找上门,我只收了半价。女人后来又折回送了我一篮水果。

半月后,我的感冒总算好了,到哪儿都精神抖擞。兴之所致,我到老区拜访朋友。路过海王星服装厂,想起了租三天房的女人,现在应该正忙碌着。

临近一条老巷,酸腐味袭人。我往里走了几步,立时傻眼。晒场大的一块地上,一叠叠硬纸板,一袋袋废纸,一串串瓶罐,堆积如山。细看之下,山中还有一间屋子,木板架起的,六七平米,一张床,一条方凳,再无空地。屋侧是一辆大三轮,后面绕出一个女人,大脸盘大手脚,皮肤黝黑……我感到眼睛被灼伤了。(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4年第2期)

19.面对租房三天的女人,作为房东的“我”是如何做的?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内容,以展示完整的故事情节。(4分)

租房女人冲“我”笑,感冒中的“我”回了一个招呼—— ▲

—— ▲ ——感冒康复后,看到女人在收捡破烂,“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20.阅读上文,请说说作者以“租房三天的女人”为题有哪些好处?(4分)

21.选文中画线语句有什么作用?(4分)

22.文中多处使用省略号,且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下面句中的省略号反映了女人怎样的心理活动?(3分)

“在……住宿舍的。”女人说,“服装厂的,八个人一间,不准留客。”

23.一个租房的女人,一位平凡的母亲,令人心动。读罢全文,你有什么感想?请结合实际谈一谈。(4分)

▲ 一花一世界

①在云南西南边陲,毗邻广西的一座大山里,有一个哈尼族村寨,三十多户人家,星星点点罗列于山间。这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房屋艰难地在乱石间矗立,气候也格外干燥。村民们祖祖辈辈在乱石里讨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里信息闭塞,却有一份城市里难得的安闲。

②让人惊奇的,是村里的花。

③这是我迄今见过的最令人震撼的场景——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山坡上,凡是没有种植庄稼的地方,都满满地栽上了花。这里不是精心打扮的花园,自然没有什么名贵的品种,一小块一小块的土地上,黄黄的油菜花、淡紫的萝卜花„„恣意生长。整个村庄,都被花所渲染,像极了世外桃源。

④因为公路都没通,所以这儿并非是旅游的好地方。村庄里的花,都随意地绽放,东边一块,西边一片。花不宝贵,也没有精心修剪过,花骨朵格外羸弱,在风中懒懒散散地晒着太阳,虽然看似弱不禁风,整个村庄却因花儿的点缀如诗如画。

⑤我理解农村生活的艰难。农人面朝黄土背朝天,与天地自然拼搏,才硬生生从石缝间找得一碗饭吃。这个村庄,何以有这份悠然的闲心?

⑥一打听才知道,把山村“引”进画里的,是一个叫做“黑王辉”的哈尼姑娘。她从小性格有些内向,不爱跟小朋友玩,就喜欢山里的野花。奶奶在地里干活,她就一个人去摘野花,拿回家后,往竹筒里放一些泉水,再把花插进去,今天几朵,明天几枝,屋里都插满了花。

⑦慢慢地,她在秋天开始收集野花的种子。油菜花、青菜花、地里的蔬菜种子,她都悄悄地收集起来;鱼腥草、狗尾巴花,还有很多叫不出名的野花、野草,只要会开花,她也轻轻把种子采来。最开始时,她把这些种子撒在了没人种粮食的坡间,来年春天,一些生命开始发芽„„

⑧因为气候干燥,种植就成了件艰难的事,大把大把的种子撒下去,破土而出的生命并不多。“黑王辉”不急,也不弃,再慢慢去收集、补种。一年又一年,直到那个坡上鲜花盛开。

⑨起初,村里的人都笑话她,农村的孩子,怎么学城里的做派养花呢?还不如帮着奶奶做点家务。再说,这漫山遍野的花,都是田间地头的野花,种着又有什么意思呢?

⑩不清楚当年的“黑王辉”是如何面对闲言闲语的,我们能知道的,就是村里人也慢慢觉得她的做法没什么错。再后来,村里的小孩子也跟着她一起在自家的空地里种上野花,直到最后,一个村庄都走进了画里。

11几年后,“黑王辉”结婚了,就在这个村子里,还生下两个孩子。 ○

12在村民的指引下,我看到了她的孩子,大女儿牵着弟弟的小手,正在花丛中玩耍,○

人在花间起伏,笑声随花香飘溢四处。看着看着,人就醉了。

13再去寻找,终于找到这个以天地为画布的“画家”,远远的,她在田里干活,一回头○

——清秀的脸上,眼眶塌陷。

14目瞪口呆中,我还是无法相信,这个把村庄种满花的女人居然是个盲人。 ○

15我问:你看不见,为什么还要种花呢? ○

16她干净地笑:我闻得到啊。 ○

17从村民处,得到一个更令人震惊的消息: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因病去世,自幼随○

奶奶长大,村里人都觉得她可怜,但她一直骄傲地活着。直到这一刻,我才明白:书上说一叶一菩提,原来,再不起眼的一朵花,也可以香飘世界。

10.文章以“一花一世界”为题,有何好处?(3分)

11.第②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2.品位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看着看着,人就醉了。 .

13.第③段中极力描写村里花的美丽,有什么用意?试作简要分析。(4分)

14.你认为哈尼姑娘“黑王辉”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15.谈谈你对“原来,再不起眼的一朵花,也可以香飘世界”这句话含义的理解。(4分)

三、个性创作,感悟生活。(60分,含书写分)

24.请以“__ ___,触动我的情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要求:(1)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如“那句话”“故乡”“诗词”“一根芦苇”“你的微笑”等;(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4)字迹清楚,书写工整。

东台市2014年中考调研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一、1.(1) 千里共婵娟(2)绝知此事要躬行(3))直挂云帆济沧海(4)为山九仞(5)志在千里(6)落红不是无情物(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1)yín 嵌 (2)篮-蓝 州-洲

(3)示例:就像一面硕大的银镜被仙人遗落在这绿色的王国

3.C

4.B 5.D

6.(1)哈克 乔 三个“死了”的孩子突然出现在葬礼的现场(意思对即可) (2)疾病缠身,失去了战斗能力

7.【美丽盐城】最美下水道女工”李智慧亮相《天天向上》

【美丽江苏】主要信息: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较为普遍,甚至有个别居民经常违章。(全面准确提取信息,得2分;只提取部分信息酌情扣分)

建议:社区居民文明出行意识需要提高。(共1分,意思表达准确即可)

【美丽中国】人生的长河中,我们都曾拥有自己的梦想,我们也一定如小明同学一样,因自己的不懈追求,收获精彩而激动不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聆听他别样的精彩!

二、(一)8.热爱农村自然风光,追求自由、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

9.相同之处: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不同之处:“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一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1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还以动写静(以声衬静),(1分)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2分)(写“想象那一片蛙声都是在谈论着丰收的年景”也给1分)

译文:一群村童跑进了村子,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田野里遍地是豆荚和姜芽,村子里的炊烟带来一阵阵煮肉的香味。田里的稻子高高举起了稻花,不知它们的主人是谁呢。看,那里有几只红蜻蜓在飞舞,草枝上竟然还有一只淘气的绿螳螂。

(二)10.(1)探求(2)因为(3)离开(4)“以„„为苦”或“感到痛苦”

11.B

12. (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冬天很疲惫的时候,以水洗脸

13. 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14.勤奋好学 孝敬长辈 节俭 富有同情心 乐善好施 不怕吃苦(只要指出两点并结合选文分析即可)

译:范仲淹字希文,唐朝宰相履冰的后代。他的祖先是邠州人,后迁居江南,就成为苏州昊县人。仲淹两岁时失去父亲,母亲改嫁长山朱氏,依从其姓,名说。从小有志向节操,长大后,知道出身家世,就受到感动哭着辞别母亲,离家到应天府,跟着戚同文学习。昼夜不停,冬天很疲惫的时候,以水洗脸;没有吃的,以至于接着喝稀粥,别人不能忍受,仲淹却不以为苦。考上了进士,任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接他的母亲回来奉养。仲淹内刚外柔,性情极孝,因母亲在世时家中贫穷,以后虽然显贵,没有宾客就不吃两种以上的肉食。妻子儿女的衣食,仅仅能够自足。喜欢施舍给予别人,在里巷中设义庄,以赡养族人。博爱乐于善行,士人大多出于他的门下,即使是里巷百姓,也都能说出他的名字。死的那天,四方之人听说的,都为之叹息。

(三)15.生长速度超快,生长方式特别,繁殖能力强大

16.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2分)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竹子的独特“秘密”,(1分)突出强调了竹子生长速度超快。(1分)

17.不能去掉,“左右”一词表示估计,(1分)用在这里表示这些植物最快时一昼夜长高可能超过2米或少于2米,也可能正好是2米,(1分)去掉后就成了正好2米,这不符合实际,显得太绝对了。(1分)“左右”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1分)

18.这一段首先承上启下指出竹子繁殖能力强大的特点,并指明其秘密的“靠山”——竹鞭,然后具体说明了竹鞭储存、提供量养料等方面的作用,最后再列举统计数据进一步说明了竹子繁殖能力强大的特点。

(四)19. “我”心软下来,破例同意租房,并答应女人借花的要求;女人退房时,“我”只收了她半价。

20.交代文章主要内容;确定文章描写对象;一个女人为什么要租三天房呢,这样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也蕴含着“我”对这一女人的敬佩之情。

21.内容上,两处画线句均着意刻画女人的外貌,使得人物形象更加形象逼真,让人印象深刻。结构上,前后呼应,浑然一体,也使结构更加严谨。

22.示例:该处省略号表示女人欲言又止,不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实住址,反映了女人矛盾的心理。

23.示例:天底下的母亲,为了不让儿女担心,总是独自咀嚼痛苦,却会把阳光的一面展现在儿女的面前。作为儿女的我们,除了理解母亲之外,更应该努力做好自己,让母亲少为我们担心。

11


相关内容

  • 2012年初三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 2012年初三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更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现将复习计划拟定如下: 一.新课结束和开始复习时间 三月中旬结束新课开始复习. 二.指导 ...

  • 初中语文教学课件大全
  • [名师风采]高考语文评价目标的形成与展望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不错过那股味道(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只是因为那本书(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美丽的插曲(附 ...

  • 中考冲刺学习方法集锦
  • 中考冲刺学习方法我用一套六轮中考复习法来帮你.这个计划是很全的,要尽可能跟上学校老 师的教学思路.也可以自己设计复习进度,时间可以根据自己调整.第一轮:各学科各单元的基础知识复习:(时间:一至一个半 1 月 15 日-2 月 15 日前) 1.把课本从头到尾认真的看一遍(我把它叫做沙场点兵) . 把 ...

  • 九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 初三语文复习计划 客观地说,语文成绩的取得,不是靠短暂的两个月的复习就可以的,重要的是平时脚踏实地的学习积累.但科学有计划的总复习对中考来说还是有效的.我校没有在寒假补课,所以我们的语文在四月中旬才结束新课任务,第六册仅用了四天的复习时间就参加了期中考试,时间相当紧迫.我们的复习计划如下: 复习指导 ...

  • 初中三年级备考会议发言稿
  •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又到了一年一度初三备战中考的时候了,很荣幸和大家一起面对2011年的中考。近几年我们学校在中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此,我谈谈我们迎考复习策略的制定与落实中的一些做法,抛砖引玉,与大家交流互补,迎战中考。   复习是每一届初三的必修课。扎实有效的复习是取得中考胜利的 ...

  • 初三语文中考总复习计划
  • 初三语文中考总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标和近年来中考语文的命题思路.题型设置的要求,在总复习阶段,要有全局思想,要提高语文学科的复习效率,必须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恰当的复习方法,真正做到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加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实际 ...

  • 2013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2013 3) 学校:双桥中学 教师:张燕 许洪丽 学生现状分析 升入初三后,大部分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但还有小部分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随着初三中考任务的加重,原来基础差的学生知识接受能力明显跟不上,再加之学习能力本来有限,整体上感觉复习会很吃力.好在,他们现在有明 ...

  • 2014年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 一.学情现状分析 2014年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面对目前这种状况,作为语文教师需自我检讨和深刻反思,我们要找准和中考目标的差距.同时,通过对每次试卷的分析,发现学生书写不工整,审题不清: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为此,在接下来的复习阶段,九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应以"夯实基础"为根本,以&qu ...

  • 教师招聘中高考题指南
  • 教师招聘中高考题指南 初中语文 [满29元包邮]语文(13地市卷)/2011江苏中考试卷含答案精选 [活页] http://s.click.taobao.com/t_8?e=7HZ6jHSTbIQ9qMzNVsIM1uVu0mHpWR8%2FKCTlbLy2PJtP2g%3D%3D&p=mm ...

  • 精选中考语文押题模拟试卷及答案7
  • 精选中考语文押题模拟试卷及答案7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5题,共25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8分) ①人生是路,是一条漫长而悠远的路.②只因人生之路的漫长.曲折.坎坷[A ]才有. 悄然面对生活的智慧与执着.③人生是路,成长亦是路,只不过,人生之路虚以成长之路作. 为起程,一颗颗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