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地宫文物发掘直播的故事·杭州日报

雷峰塔地宫文物发掘直播的故事

2012-06-19

王群力

2000年底,我在浙江电视台影视文化频道任节目部主任。一位制片人因为一个牵涉到文物考古内容的节目,需要采访相关专家。我父亲曾经担任过浙江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和那里的很多人熟悉,就陪着他去了杭州假山弄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我们见到了所长曹锦炎。采访结束,曹所长忽然问我,群力,你想不想做雷峰塔地宫发掘的直播?啊!居然有这样的一个机会?雷峰塔,是一个雅俗共赏、妇孺皆知的文化象征。能够做这样的直播,这是我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好啊!我毫不犹豫地说。

这个提议,必须说到2000年8月,中央电视台的北京老山汉墓地宫发掘直播。这是第一次大规模直播一个文物遗址的发掘,我曾经全程仔细观看了。曹所长之所以这么提议,也是受到了这次直播的影响。随后,我们进行了磋商和筹备,也签订了唯一独家直播的协议。这成为后来我们成功的重要保障!

我父亲一生从事文物考古工作,默默无闻贡献了自己的一生。他的很多同事也是这样。父亲1998年去世以后,随着整个社会对于文化价值的重视,文物考古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我一直对父亲工作的价值认识不足,等到他离开我们的时候,我才忽然意识到,那时候和他交流太少,对他关心不够。其实,他们的工作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是很大的。所以,内心里我很希望这是对他的缅怀和向他同事的致意!我的策划主要是掌握几个原则:1、忠实地展现过程,最理想的是三个小时之内能够有重大发现,然后就结束直播;2、避免挖宝探宝的心态,要有科学精神,尊重考古规律,绝对不干扰;3、注意知识性和节奏感,演播室和发掘现场结合。

筹备时间大概在三个月左右。雷峰塔地宫将在2011年3月11日发掘的消息透露以后,有领导希望这次直播应该有杭州市相关媒体来直播,因为考古所与我们有协议在前,此事以给一路信号解决。恪守信义的曹所长甚至还对其他媒体封锁了消息。而我只是忐忑,地下究竟有没有东西。老山汉墓直播的不成功就是因为最终没有发现有价值的文物。到直播的前夕,所有媒体都在关注我们的动态。

3月11日,是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直播分为演播室和现场两个部分,分别有现场主持人和演播室主持人。我作为总策划和总导演,需要在发掘现场,清晨六点多离开台里之前,我特地关照演播室主持人马莉几句话:1、文物考古工作是一个科学探索的过程,不是挖宝。不要带着挖宝的心态看直播;2、雷峰塔是杭州乃至中国文化最重要的象征之一,但是,传说不等于事实;3、注意请徐教授多说话。

到达雷峰塔现场,大吃一惊!那里聚集着许许多多来自全国的新闻媒体,他们都想冲进发掘的大棚子里观看现场。那怎么可以?9点直播必须开始。考古所所有发掘的专家都在坑里待命了。武警恪尽职守地阻拦媒体的进入,一些摄影记者不要命地往里冲。最终,新华社一位看起来年纪很大的记者突破重围冲进大棚,迅速地攀爬到架子上,死活不肯下来。我被同行高度的敬业精神感动了,让他留在了现场。

直播和发掘同步进行。一切和预想的一模一样。由于雷峰塔倒掉以后的遗址被圈入禁区,所以,地宫被非常完好地保存下来。镜头之下,一千年前先人埋下的祈祷社稷安稳、为江山带来好运的佛祖舍利等等,所有器物均安好地呈现出来。我被那尊飞舞的青铜龙极为动感的造型震撼了。直播一直进行了三个多小时。参加直播的中国考古学会会长徐苹芳,对我们的直播给予了高度的肯定。雷峰塔,这个寄托了中国传统文化太多内涵的遗址,第一次通过电视荧屏传播出去。直播影响力巨大。我也因此获得了从事媒体工作的最高荣誉——2002年度中国新闻奖和中国电视奖,成为我一生的荣耀。自此,我父亲单位很多同事、部下、学生和我们重新建立了联系,我又策划过一系列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电视节目,也获得很多好评。

几年以后,有一次遇到了当时的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朋友介绍我,是雷峰塔地宫直播的总策划、总导演。王国平书记开心地说:啊!王主任你真能干,做了这么有影响力的事情。你是杭州人咯?我说,是的,是的,我是杭州人!

投稿通道

以“我心目中的雷峰塔”为主题,书写个体与雷峰塔有关的故事、情感记忆和文化认识。

征文请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email protected] (也可点击“杭报在线”首页www.hzrb.cn/“我心目中的雷峰塔”征文活动专区上传作品),或者写信投寄到:杭州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副刊部,信封上请写明“我心目中的雷峰塔”征文(截止时间以邮戳为准)。邮编:310041

征文字数:1000-1500字

截稿时间:即日起至7月15日

“我心目中的雷峰塔”有奖征文

雷峰塔十年

感恩系列活动

雷峰塔地宫文物发掘直播的故事

2012-06-19

王群力

2000年底,我在浙江电视台影视文化频道任节目部主任。一位制片人因为一个牵涉到文物考古内容的节目,需要采访相关专家。我父亲曾经担任过浙江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和那里的很多人熟悉,就陪着他去了杭州假山弄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我们见到了所长曹锦炎。采访结束,曹所长忽然问我,群力,你想不想做雷峰塔地宫发掘的直播?啊!居然有这样的一个机会?雷峰塔,是一个雅俗共赏、妇孺皆知的文化象征。能够做这样的直播,这是我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好啊!我毫不犹豫地说。

这个提议,必须说到2000年8月,中央电视台的北京老山汉墓地宫发掘直播。这是第一次大规模直播一个文物遗址的发掘,我曾经全程仔细观看了。曹所长之所以这么提议,也是受到了这次直播的影响。随后,我们进行了磋商和筹备,也签订了唯一独家直播的协议。这成为后来我们成功的重要保障!

我父亲一生从事文物考古工作,默默无闻贡献了自己的一生。他的很多同事也是这样。父亲1998年去世以后,随着整个社会对于文化价值的重视,文物考古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我一直对父亲工作的价值认识不足,等到他离开我们的时候,我才忽然意识到,那时候和他交流太少,对他关心不够。其实,他们的工作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是很大的。所以,内心里我很希望这是对他的缅怀和向他同事的致意!我的策划主要是掌握几个原则:1、忠实地展现过程,最理想的是三个小时之内能够有重大发现,然后就结束直播;2、避免挖宝探宝的心态,要有科学精神,尊重考古规律,绝对不干扰;3、注意知识性和节奏感,演播室和发掘现场结合。

筹备时间大概在三个月左右。雷峰塔地宫将在2011年3月11日发掘的消息透露以后,有领导希望这次直播应该有杭州市相关媒体来直播,因为考古所与我们有协议在前,此事以给一路信号解决。恪守信义的曹所长甚至还对其他媒体封锁了消息。而我只是忐忑,地下究竟有没有东西。老山汉墓直播的不成功就是因为最终没有发现有价值的文物。到直播的前夕,所有媒体都在关注我们的动态。

3月11日,是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直播分为演播室和现场两个部分,分别有现场主持人和演播室主持人。我作为总策划和总导演,需要在发掘现场,清晨六点多离开台里之前,我特地关照演播室主持人马莉几句话:1、文物考古工作是一个科学探索的过程,不是挖宝。不要带着挖宝的心态看直播;2、雷峰塔是杭州乃至中国文化最重要的象征之一,但是,传说不等于事实;3、注意请徐教授多说话。

到达雷峰塔现场,大吃一惊!那里聚集着许许多多来自全国的新闻媒体,他们都想冲进发掘的大棚子里观看现场。那怎么可以?9点直播必须开始。考古所所有发掘的专家都在坑里待命了。武警恪尽职守地阻拦媒体的进入,一些摄影记者不要命地往里冲。最终,新华社一位看起来年纪很大的记者突破重围冲进大棚,迅速地攀爬到架子上,死活不肯下来。我被同行高度的敬业精神感动了,让他留在了现场。

直播和发掘同步进行。一切和预想的一模一样。由于雷峰塔倒掉以后的遗址被圈入禁区,所以,地宫被非常完好地保存下来。镜头之下,一千年前先人埋下的祈祷社稷安稳、为江山带来好运的佛祖舍利等等,所有器物均安好地呈现出来。我被那尊飞舞的青铜龙极为动感的造型震撼了。直播一直进行了三个多小时。参加直播的中国考古学会会长徐苹芳,对我们的直播给予了高度的肯定。雷峰塔,这个寄托了中国传统文化太多内涵的遗址,第一次通过电视荧屏传播出去。直播影响力巨大。我也因此获得了从事媒体工作的最高荣誉——2002年度中国新闻奖和中国电视奖,成为我一生的荣耀。自此,我父亲单位很多同事、部下、学生和我们重新建立了联系,我又策划过一系列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电视节目,也获得很多好评。

几年以后,有一次遇到了当时的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朋友介绍我,是雷峰塔地宫直播的总策划、总导演。王国平书记开心地说:啊!王主任你真能干,做了这么有影响力的事情。你是杭州人咯?我说,是的,是的,我是杭州人!

投稿通道

以“我心目中的雷峰塔”为主题,书写个体与雷峰塔有关的故事、情感记忆和文化认识。

征文请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email protected] (也可点击“杭报在线”首页www.hzrb.cn/“我心目中的雷峰塔”征文活动专区上传作品),或者写信投寄到:杭州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副刊部,信封上请写明“我心目中的雷峰塔”征文(截止时间以邮戳为准)。邮编:310041

征文字数:1000-1500字

截稿时间:即日起至7月15日

“我心目中的雷峰塔”有奖征文

雷峰塔十年

感恩系列活动


相关内容

  • 雷峰塔,活着的故事·杭州日报
  • 雷峰塔,活着的故事 2012-06-10 征文 李杭育 雷峰塔的故事很多,虚虚实实,人妖同台,古今交错.其中比较晚近的一个,让我多了一份亲历. 2001年,杭州市为重建雷峰塔,对其遗址展开抢救性发掘.3月11日,浙江卫视直播雷峰塔地宫考古现场,三位嘉宾被请到演播室,一位是已故前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徐 ...

  • 杭州西湖雷峰塔
  • 所在地:浙江-杭州 发布:管理员 来源:网络 时间:2008-2-2 11:28:00 点击: 228 (正门口--概况--室外电梯--正南门) 各位游客大家好,西湖以其一山二堤三岛十景而闻名于世,而在西湖十景中,雷峰夕照是唯一损毁又恢复的景点,现在我们所来到的便是刚对外开放不久的雷峰塔景区. 雷峰 ...

  • 浙江杭州西湖雷峰塔导游词
  • (正门口--概况--室外电梯--正南门) 各位游客大家好,西湖以其一山二堤三岛十景而闻名于世,而在西湖十景中,雷峰夕照是唯一损毁又恢复的景点,现在我们所来到的便是刚对外开放不久的雷峰塔景区. 雷峰塔景区是于2000年冬奠基,2002年秋竣工,于2002年11月20日开始对外开放,目前还属于试运营阶段

  • 雷峰塔导游词
  • 雷峰塔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西湖以其一山二堤三岛十景而闻名于世,而在西湖十景中,雷峰夕照是唯一损毁又恢复的景点,现在我们所来到的便是刚对外开放不久的雷峰塔景区. 雷峰塔景区是于2000年冬奠基,2002年秋竣工,于2002年11月20日开始对外开放,目前还属于试运营阶段.整个景区的造价达1.5亿元 ...

  • 西湖一日游
  • 大家好,我是我们锦诚旅业的导游,小杜.今天将由我带着大家游览"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的杭州西湖.其实如果真的要把杭州西湖玩个透,我个人觉得起码要个3~4天,所以我们今天就1天时间,就选了几个比较经典的景点去走走.说到西湖呢`他有十景,其实不然.他还分老十景,新十景,新新 ...

  • 三峡考古实习记略
  • 考古学在公众心目中是一门充满浪漫色彩与神秘气息的学科,尤其是在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人们常常把它与奢华富丽的陵墓、湮没于荒漠的古城以及各种奇珍异宝联系起来,这就更为考古学增加了一层朦胧的面纱。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新闻媒体对各地的考古工作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随着老山汉墓发掘、雷峰塔地宫开启等一系列电 ...

  • 小学语文奥赛训练题
  • 小学语文奥赛训练题 一.走进名著. 1.按要求写成语 源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 . 2.填空.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里的<西游记>里有 ‚三打 ‛的故事:<水浒传>里有‚三打 ‛的故事:<三国演义>中有‚三请 ‛和‚三气 ‛的故事.此外,还有一部名著是< > ...

  • 夜游雷峰塔
  • 夜游雷峰塔 夜游雷峰塔 我爱夜晚的西湖? 其中我最爱的便是雷峰塔的夜景: 夜晚阵阵凉风扑面" 我们来到了雷峰塔脚下; 金碧辉煌的彩灯把塔身照耀的格外绚烂夺目'我们一路拾级而上,走进正门'眼前是已倒塌的古雷峰塔的残躯,沧桑而又透着淡淡的凄凉; 却似乎又对未来充满了向往, 可是时间从不会为任何 ...

  • 考古再现吴越国王后奢华生活(图)
  • 秘色瓷方盒 秘色瓷方盒 秘色瓷瓜棱罐 秘色瓷瓜棱罐 秘色瓷执壶 秘色瓷执壶 玉凤凰簪花 玉凤凰簪花 康陵后室 康陵后室 近日,<五代吴越国康陵>正式出版发行,第一次详细介绍了对五代十国历史研究极为重要的一座王后墓-康陵.据考证,这座王后陵葬的是吴越国第二代国王的王后马氏.发掘前虽多次被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