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带来的城乡差距

剖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拉大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9年,我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分配领域也出现了收入差距逐步拉大的现象,农民收入的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居民收入,并且二者之间的绝对差距逐年扩大这对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十八大中也针对现今居民收入明确要“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因此,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已刻不容缓。

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

(一)财政二元分割体制。

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历史现象。尤其是我国自195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条例》起,就将全国人口截然分成了两部分,既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这种户籍管理制度使得城乡之间人为地筑起了一道“壁垒”,并导致了我国二元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的产生,从而导致了就业的不自由和不平衡:一方面农民不能自由地流向城市,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困难,另一方面户籍制度剥夺了农民对居住地点和工作的选择权利,使农民被迫在低收入岗位和低收入地区工作,造成了城乡居民在就业和创业方面初始条件方面的不公平。如城镇居民有机会进入国有企业获得稳定的工作,而农民却很难进入国有企业工作,即使农民能够进入这些行业工作,也只能是临时工,不能享受与正式工一样的收入和待遇。

(二)税收制度不完善

一般来说,比较完善的税收制度在调节社会收入分配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税收制度还不够完善,难以发挥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的作用。我国税制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还比较低,过低的起征点只能使得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更低,而对高收入阶层影响很小,使城乡居民之间承担的税负不均。二是我国现行税制结构中与税收调节有关的税种还很不健全,除开征了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和财产税之外,遗产税、赠予税和社会保障税都没有开征。三是税收监控的法律和技术手段滞后,致使高收入群体的“逃税”、“避税”现象严重。

(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存在着覆盖人口有限、低水平保障,运用的资源有限等问题。虽然近几年国家加快社会保障的建设,社保的天平也逐渐倾向于农村,但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仍然较低。另外,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欠公平,造成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例如,在劳动者中,存在着有社会保险与无社会保险者的收益差异;在城乡居民中,存在着社会保障项目多寡与水平高低等的差异。此外,还存在着农民工、失业人员以及失地农民、贫困灾区、农村老龄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导致居民收入低、劳动者报酬低,进而形成较大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四)城乡土地制度的不对称,是农村无法与城市平等的分享由发展机遇带来的资源收益。

由于农民土地权力的残缺及农民本身对维护自身土地利益意识的淡薄,使得农民应有的土地权益难以得到应有的保护。例如,目前虽然我国增加了对农村土地的补贴,但由于90年代土地市场化,使得部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归属产生纠纷。城镇居民得到了土地市场化带来的好处,而农村居民却因为土地权利的残缺,大大影响收入的增加,甚至失去基本的生活保障权利。

(五)农业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生产率低。

近些年,由于部分地区政府过分追求GDP,对地区的农业投入不足,并且保持单一的农业结构,农业产业经营程度低,农产品流通不畅,使得依靠土地吃饭的农村居民收入不断

减少,并由此使得大量农民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缺失,同时由于市场劳动力过多,大量无技术的农村劳动人员失业。

综合以上分析,针对我国目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惟有采取综合性的制度改革和制度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分配的过大差距。

(一)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加快农村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

从目前来看,要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当务之急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首先,必须打破城乡壁垒等区域间的制度障碍,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实行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让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享有充分流动的自由和同等的就业机会,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城市经济活动,增加农民人均占有资源,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其次,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农民流转的制度障碍。改变城乡有别的户籍管理、劳动用工和社会福利制度,形成城乡居民在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范围及水平上的公平。

(二)深化税收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

税收作为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杠杆,是治理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手段。因此,只有继续深化税收体制改革,才能更好地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用。

首先,继续推进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缴力度,科学、合理地确定和调整费用扣除额,重点向高收入者征税。其次,继续推进消费税改革,适度提高部分高档奢侈消费品税率。三是加强对财产差距的税收调节,适时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加大对房地产保有环节特别是高档房屋以及个人持有多处房屋的税收调节力度。四是严格申报制度,加大逃税处罚力度,强化管理,由此缩小与低收入者的悬殊差距。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贫富差距,应特别重视推进以下几项措施:一是提高国家预算的社会保障支出比重,可通过变现部分国有资产等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二是扩大社保覆盖面,打破城乡分割壁垒,让更多的人享有社会保障。并且要关注失地农民、农民工、残疾人特殊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逐步将范围扩大到所有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三是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和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四是研究建立农村老龄人口生活补助制度。特别是对那些贫困、落后地区的老龄人口政府应给一定金额的养老金,让他们老有,老有所依。

(四)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土地对农民而言,既是生产手段和财产,又具有社会保障的功能。土地理应成为农民财产和收入的主要来源。土地对农民的这些功能的充分实现,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利益和收入增长。但现实中,我国的土地制度还不很完善,农民在土地的流转和出让中还不能获得合理的补偿和回报,这大大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减少了农民的收入。因此,亟须进一步创新我国的土地制度。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国家要增加居民收入,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剖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拉大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9年,我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分配领域也出现了收入差距逐步拉大的现象,农民收入的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居民收入,并且二者之间的绝对差距逐年扩大这对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十八大中也针对现今居民收入明确要“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因此,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已刻不容缓。

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

(一)财政二元分割体制。

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历史现象。尤其是我国自195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条例》起,就将全国人口截然分成了两部分,既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这种户籍管理制度使得城乡之间人为地筑起了一道“壁垒”,并导致了我国二元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的产生,从而导致了就业的不自由和不平衡:一方面农民不能自由地流向城市,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困难,另一方面户籍制度剥夺了农民对居住地点和工作的选择权利,使农民被迫在低收入岗位和低收入地区工作,造成了城乡居民在就业和创业方面初始条件方面的不公平。如城镇居民有机会进入国有企业获得稳定的工作,而农民却很难进入国有企业工作,即使农民能够进入这些行业工作,也只能是临时工,不能享受与正式工一样的收入和待遇。

(二)税收制度不完善

一般来说,比较完善的税收制度在调节社会收入分配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税收制度还不够完善,难以发挥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的作用。我国税制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还比较低,过低的起征点只能使得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更低,而对高收入阶层影响很小,使城乡居民之间承担的税负不均。二是我国现行税制结构中与税收调节有关的税种还很不健全,除开征了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和财产税之外,遗产税、赠予税和社会保障税都没有开征。三是税收监控的法律和技术手段滞后,致使高收入群体的“逃税”、“避税”现象严重。

(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存在着覆盖人口有限、低水平保障,运用的资源有限等问题。虽然近几年国家加快社会保障的建设,社保的天平也逐渐倾向于农村,但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仍然较低。另外,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欠公平,造成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例如,在劳动者中,存在着有社会保险与无社会保险者的收益差异;在城乡居民中,存在着社会保障项目多寡与水平高低等的差异。此外,还存在着农民工、失业人员以及失地农民、贫困灾区、农村老龄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导致居民收入低、劳动者报酬低,进而形成较大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四)城乡土地制度的不对称,是农村无法与城市平等的分享由发展机遇带来的资源收益。

由于农民土地权力的残缺及农民本身对维护自身土地利益意识的淡薄,使得农民应有的土地权益难以得到应有的保护。例如,目前虽然我国增加了对农村土地的补贴,但由于90年代土地市场化,使得部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归属产生纠纷。城镇居民得到了土地市场化带来的好处,而农村居民却因为土地权利的残缺,大大影响收入的增加,甚至失去基本的生活保障权利。

(五)农业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生产率低。

近些年,由于部分地区政府过分追求GDP,对地区的农业投入不足,并且保持单一的农业结构,农业产业经营程度低,农产品流通不畅,使得依靠土地吃饭的农村居民收入不断

减少,并由此使得大量农民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缺失,同时由于市场劳动力过多,大量无技术的农村劳动人员失业。

综合以上分析,针对我国目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惟有采取综合性的制度改革和制度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分配的过大差距。

(一)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加快农村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

从目前来看,要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当务之急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首先,必须打破城乡壁垒等区域间的制度障碍,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实行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让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享有充分流动的自由和同等的就业机会,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城市经济活动,增加农民人均占有资源,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其次,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农民流转的制度障碍。改变城乡有别的户籍管理、劳动用工和社会福利制度,形成城乡居民在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范围及水平上的公平。

(二)深化税收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

税收作为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杠杆,是治理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手段。因此,只有继续深化税收体制改革,才能更好地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用。

首先,继续推进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缴力度,科学、合理地确定和调整费用扣除额,重点向高收入者征税。其次,继续推进消费税改革,适度提高部分高档奢侈消费品税率。三是加强对财产差距的税收调节,适时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加大对房地产保有环节特别是高档房屋以及个人持有多处房屋的税收调节力度。四是严格申报制度,加大逃税处罚力度,强化管理,由此缩小与低收入者的悬殊差距。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贫富差距,应特别重视推进以下几项措施:一是提高国家预算的社会保障支出比重,可通过变现部分国有资产等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二是扩大社保覆盖面,打破城乡分割壁垒,让更多的人享有社会保障。并且要关注失地农民、农民工、残疾人特殊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逐步将范围扩大到所有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三是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和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四是研究建立农村老龄人口生活补助制度。特别是对那些贫困、落后地区的老龄人口政府应给一定金额的养老金,让他们老有,老有所依。

(四)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土地对农民而言,既是生产手段和财产,又具有社会保障的功能。土地理应成为农民财产和收入的主要来源。土地对农民的这些功能的充分实现,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利益和收入增长。但现实中,我国的土地制度还不很完善,农民在土地的流转和出让中还不能获得合理的补偿和回报,这大大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减少了农民的收入。因此,亟须进一步创新我国的土地制度。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国家要增加居民收入,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关内容

  • 谭浩俊:正视贫富差距拉大对中国未来发展带来的挑战
  • 2010年08月17日 07:58红网[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2条 据媒体报道,全球最大的会计专业团体之一--澳洲会计师公会日前发布的最新调查显示:贫富差距加大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持此观点者占到近半数. 我认为,最大的挑战不仅仅来自于贫富差距拉大本身,更在于是否了解贫富差距拉 ...

  •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 [摘要]文章主要从目前收入分配现状入手,分析产生这种状况的四种原因,然后从注重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中等收入人群四个方面提出了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关键词]分配现状:收入差别:对策 收入分配,是涉及每个人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

  • 公共资源开发推动GDP增长下的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 [摘要] 基于非私有的公共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收入差距拉大,是当前我国一些以公共资源开发推动经济发展为主的地区面临的一个难题.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消除因收入差距扩大而带来的种种风险,采取多种措施缩小收入差距,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公正. [关键词]公共资源 收入分配 收入差距 党的十七大 ...

  • 论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根源和政策选择
  • 论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根源和政策选择 陈享光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 [关键词][摘 要] 收入分配不公:生产条件分配:根源 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的初次分配是直接与生产条件的分配相联系的,收入分配不 仅取决于生产条件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而且取决于生产条件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收入的 ...

  • 李实 等:当前中国贫富差距
  • 中国研究 > 国情民情 > 李实 等:当前中国贫富差距 发布时间:2014-03-21 15:01 作者:李实.石秀印.张展新.魏众.李人庆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 12052次 综述 李实教授介绍了贫富差距的两层含义:收入差距和财产差距,当前收入分配差距的估计结果.针对当前西南财大和 ...

  • 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缺陷与调整思路
  • 第3j善第1期郑州走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版):j!年1月.ol35No.1JoURNALOFZHENGZHOUUNIVERSITYhm!I¨12 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缺陷与调整思路 霍海燕 郑州托学公妾管理学院,河oh郑州45(,052 摘要:政策作为推进改革开放的基本手段.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 ...

  • 科学认识和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 1 127 蔡律 转载自新华网 | 2011-07-22 18:58 | |投票 关键字:科学认识和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科学认识和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人民日报>发表任理轩文章<科学认识和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我觉得写得非常好,及符合实际,又有高度的理论概括,把重要观点辑录出来, ...

  •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但是收入分配中还存在一些不公平因素,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不断加大:这里既有分配制度上的原因,也有体制上的弊端,因此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是缓和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 ...

  • 中欧贸易摩擦
  • 中欧贸易摩擦 目前,世界各国都远没摆脱金融危机带来的深重影响,在全球贸易萎缩.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况下,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树起保护本土贸易的旗帜,从而导致全球国际贸易摩擦向纵深发展.因此,在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实体和第二大出口国,将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对象,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