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公司市场营销战略分析

海尔公司市场营销战略分析

二十年来,海尔集团已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04年全球营业额1016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度;产品已经从当时的单一电冰箱到现在的空调、冷柜、洗衣机、彩电、热水器、国旅、家居等十几个大门类。2004年,海尔品牌价值实现616亿元,蝉联中国第一品牌。据全球权威消费市场调查与分析机构EUROMONITOR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按公司销量统计,海尔集团目前在全球白色家电制造商中排名第四,按品牌销量统计,海尔跃升全球第二大白色家电品牌。

海尔的成功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但其正确而超前的营销战略则具有决定性作用。海尔从创建之初到今天,营销战略在三个方面发生了根本变化,而且这些变化代表了市场经济走向成熟时企业营销战略的发展方向。

一、 营销客体从“有形具体产品”到“无形

企业整体形象”

海尔对营销客体的认识就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把每一件产品做好,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的要求。在冰箱是奢侈品且质量高销路就好的客观社会经济环境下,海尔人很自然地把 以“市场导向”为

核心内容的市场营销观念作为自己的经营管理指导思想,因此也便产生了海尔创建之初的一系列旨在提高产品质量的管理标准与措施。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当时他们对电冰箱的各项技术指标的规定均高于国家标准,其中重要的七项指标的实测值均优于发达国家水平。为了满足当时用户对高档家电的特殊需求,他们对外观、噪音等指标还作出了特别要求。如冰箱外观,国家标准要求1.5米以内看不出划痕,而他们要求则是0.5米以 内不得看出划痕;噪音,国家规定为52dB,海尔企业内控标准为50dB。然后是对少数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措施严厉。如1985年,检查出76台电冰箱不合格,而是抢起大锤把它们砸碎,以显示海尔人生产一流产品的决心与信心,这才有了80年代末的一系列质量优势与声誉。

但是,到90年代,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产品日趋多元化,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尤其是随着供过于求逐渐成为我国家电行业市场供求关系的主旋律,这种单纯依靠技术手段管理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方法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需求,海尔人开始逐步认识到“企业只有在经营观念上领先,才能在市场竞争中领先,即没有思路便没有出路”。海尔对产品和产品质量问题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着手从理念上、制度上、全员意识上和生产全过程上采取措施,力争在经营观念上有所突破,主要从三方面着手解决产品问题:1、根据自己几年来在产品管理上积累的经验,总结提炼出“日清日高管理理念(OEC)”。率先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全面质量管理标准ISO9001系列标准管理法,并于1992年在我国电冰箱行业率先通过了国际认证,1994年又

率先通过了ISO9001—94E最新版国际认证、欧共体CE、德国GS等国际质量认证,从而把产品从设计、制造到使用全过程的产品管理与控制纳入规范化轨道,为产品质量管理提供了制度保证。3、随着人类所面对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对企业社会责任认识的进一步加深,海尔承担起一个大型国有企业应负的责任,1996年又率先通过了ISO14000系列认证。

二、品牌策略从“名牌产品战略”走向“名牌企业战略”

海尔集团的前身是1984年由濒临倒闭的两个集团小厂合并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1985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先进技术和设备生产出亚洲第一代 “四星级”电冰箱。当时,为体现这是双方合作的成果,也由于受“市场营销观念”的支配,将该产品定名为“琴岛-利勃海尔”,成功地设计了象征中德合作的儿童吉祥物。

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尤其是随着海尔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原来以产品品牌为基础的标志和名称与德方相似,严重影响了国际市 场的开拓。而且,产品品牌的名称、标志与“青岛电冰箱总厂”的企业名称不统一,其弊端越来越多地显露出来。经过几次变更,1991年海尔人把企业名称简化 为“青岛琴岛海尔集团公司”,产品品牌名称也同步简化为“琴岛海尔”牌,初步实现了企业品牌名称与产品品牌名称的统一。应该说,经过改进后,海尔人品牌策略更加明确。

但是从技术上说这些标志与名称也存在着诸如不够凝练、整体感不强、技术特征不明显等弱点。企业需要更为超前的企业整体形象的物质载体。为此,1993年5月,海尔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决定对企业整体形象的物质载体———企业品牌识别系统做根本改造:第一,将企业名称简化为“海尔集团”; 第二,将英文“Haier”作为企业品牌主识别文字标志;第三,使产品品牌商标标志与企业品牌简称和标志统一起来。现在,经过两次否定之否定后的海尔,企业品牌已成为海尔集团的象征、海尔产品品质的象征、海尔文化的象征、海尔信誉的象征。至此,海尔终于 从产品品牌走向了企业品牌,在名牌战略上也从名牌产品战略过渡到了名牌企业战略。

在这个过程中,海尔在电冰箱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电冰箱、空调器、微波炉、洗衣机等小家电等七大类产品、 65个系列、2000多个品种,现在又进军黑色家电领域,从而逐步形成了一个大型的集团公司,半年销售收入便超过百亿元。 今天,“海尔”已成为一种象征,已成为一面旗帜,成为海尔企业整体形象名副其实的物质载体。

三、营销对象“从目标市场”到“目标社会公众”

最初的海尔与许多企业一样,在“市场营销观念”指导下,以具体产品为营销客体,把营销对象主要定位于目标市场的消费者身上。但是随着海尔人因经营观念变化 而导致营销客体变成无形的企

海尔公司市场营销战略分析

二十年来,海尔集团已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04年全球营业额1016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度;产品已经从当时的单一电冰箱到现在的空调、冷柜、洗衣机、彩电、热水器、国旅、家居等十几个大门类。2004年,海尔品牌价值实现616亿元,蝉联中国第一品牌。据全球权威消费市场调查与分析机构EUROMONITOR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按公司销量统计,海尔集团目前在全球白色家电制造商中排名第四,按品牌销量统计,海尔跃升全球第二大白色家电品牌。

海尔的成功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但其正确而超前的营销战略则具有决定性作用。海尔从创建之初到今天,营销战略在三个方面发生了根本变化,而且这些变化代表了市场经济走向成熟时企业营销战略的发展方向。

一、 营销客体从“有形具体产品”到“无形

企业整体形象”

海尔对营销客体的认识就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把每一件产品做好,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的要求。在冰箱是奢侈品且质量高销路就好的客观社会经济环境下,海尔人很自然地把 以“市场导向”为

核心内容的市场营销观念作为自己的经营管理指导思想,因此也便产生了海尔创建之初的一系列旨在提高产品质量的管理标准与措施。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当时他们对电冰箱的各项技术指标的规定均高于国家标准,其中重要的七项指标的实测值均优于发达国家水平。为了满足当时用户对高档家电的特殊需求,他们对外观、噪音等指标还作出了特别要求。如冰箱外观,国家标准要求1.5米以内看不出划痕,而他们要求则是0.5米以 内不得看出划痕;噪音,国家规定为52dB,海尔企业内控标准为50dB。然后是对少数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措施严厉。如1985年,检查出76台电冰箱不合格,而是抢起大锤把它们砸碎,以显示海尔人生产一流产品的决心与信心,这才有了80年代末的一系列质量优势与声誉。

但是,到90年代,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产品日趋多元化,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尤其是随着供过于求逐渐成为我国家电行业市场供求关系的主旋律,这种单纯依靠技术手段管理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方法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需求,海尔人开始逐步认识到“企业只有在经营观念上领先,才能在市场竞争中领先,即没有思路便没有出路”。海尔对产品和产品质量问题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着手从理念上、制度上、全员意识上和生产全过程上采取措施,力争在经营观念上有所突破,主要从三方面着手解决产品问题:1、根据自己几年来在产品管理上积累的经验,总结提炼出“日清日高管理理念(OEC)”。率先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全面质量管理标准ISO9001系列标准管理法,并于1992年在我国电冰箱行业率先通过了国际认证,1994年又

率先通过了ISO9001—94E最新版国际认证、欧共体CE、德国GS等国际质量认证,从而把产品从设计、制造到使用全过程的产品管理与控制纳入规范化轨道,为产品质量管理提供了制度保证。3、随着人类所面对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对企业社会责任认识的进一步加深,海尔承担起一个大型国有企业应负的责任,1996年又率先通过了ISO14000系列认证。

二、品牌策略从“名牌产品战略”走向“名牌企业战略”

海尔集团的前身是1984年由濒临倒闭的两个集团小厂合并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1985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先进技术和设备生产出亚洲第一代 “四星级”电冰箱。当时,为体现这是双方合作的成果,也由于受“市场营销观念”的支配,将该产品定名为“琴岛-利勃海尔”,成功地设计了象征中德合作的儿童吉祥物。

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尤其是随着海尔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原来以产品品牌为基础的标志和名称与德方相似,严重影响了国际市 场的开拓。而且,产品品牌的名称、标志与“青岛电冰箱总厂”的企业名称不统一,其弊端越来越多地显露出来。经过几次变更,1991年海尔人把企业名称简化 为“青岛琴岛海尔集团公司”,产品品牌名称也同步简化为“琴岛海尔”牌,初步实现了企业品牌名称与产品品牌名称的统一。应该说,经过改进后,海尔人品牌策略更加明确。

但是从技术上说这些标志与名称也存在着诸如不够凝练、整体感不强、技术特征不明显等弱点。企业需要更为超前的企业整体形象的物质载体。为此,1993年5月,海尔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决定对企业整体形象的物质载体———企业品牌识别系统做根本改造:第一,将企业名称简化为“海尔集团”; 第二,将英文“Haier”作为企业品牌主识别文字标志;第三,使产品品牌商标标志与企业品牌简称和标志统一起来。现在,经过两次否定之否定后的海尔,企业品牌已成为海尔集团的象征、海尔产品品质的象征、海尔文化的象征、海尔信誉的象征。至此,海尔终于 从产品品牌走向了企业品牌,在名牌战略上也从名牌产品战略过渡到了名牌企业战略。

在这个过程中,海尔在电冰箱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电冰箱、空调器、微波炉、洗衣机等小家电等七大类产品、 65个系列、2000多个品种,现在又进军黑色家电领域,从而逐步形成了一个大型的集团公司,半年销售收入便超过百亿元。 今天,“海尔”已成为一种象征,已成为一面旗帜,成为海尔企业整体形象名副其实的物质载体。

三、营销对象“从目标市场”到“目标社会公众”

最初的海尔与许多企业一样,在“市场营销观念”指导下,以具体产品为营销客体,把营销对象主要定位于目标市场的消费者身上。但是随着海尔人因经营观念变化 而导致营销客体变成无形的企


相关内容

  • 组织理论与设计论文
  • <组织理论与设计>课程结业论文 从组织理论与设计的角度浅析中外企业的成功之道 --海尔与IBM对比分析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三日 目录 摘要............................................................ ...

  • 企业战略目标构成分析
  • 企业战略目标构成分析 [摘 要] 企业只有具备了明确的任务和目的,才可能制定明确的和现实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就是把企业在某一战略期的任务具体化,以便于执行和衡量.对于一个大型企业而言,其组织结构较为复杂,因而就具有多个管理层次,此时就需要在各管理层次上依据企业的使命,制定相应的战略目标来指导企业的发 ...

  • "海尔的国际化经营之路"案例报告
  • "海尔的国际化经营之路"案例报告 小组成员:王楠.张晓雪.吕斌.赵亮. 贾子辉.谢爽.姚唐.周伟 指导教师:吴晓云 教授 完成日期:2004-10-23 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国界概念已经消失,全世界80%的本地生产.本地消费的经济形态迅速全球化.在知识经济背 ...

  • 海尔市场营销论文
  • 海尔的营销渠道 摘要: 本文主要对海尔集团的营销渠道进行剖析.全文共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介绍海尔集团的4个战略管理阶段.第二个部分主要分析海尔集团的营销渠道的现状.第三个部分重点分析海尔集团的伙伴关系型营销渠道.通过本文的介绍,要了解作为我国知名的世界品牌-海尔如何通过建立有效的营销渠道来在 ...

  • 对海尔的技术创新战略的分析
  • 对海尔的技术创新战略的分析 [关键词] 海尔 技术创新战略 自主创新 [摘要] 本文在结合技术创新战略理论的基础上对海尔的技术创新战略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我国企业其他在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上能有所帮助 ,技术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一个企业竞争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对企 ...

  • 海尔的阶段性发展战略
  • 海 尔 阶 段 性 发 展 战 略 分 析 组长:闫超 组员:魏璐佳.唐华.陈瑜.蒋晴 海尔的阶段性发展战略 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08年海尔 ...

  • 海尔公司品牌管理研究毕业论文
  • 海尔公司品牌管理研究 摘要 品牌管理是公司整体市场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若市场成熟度的逐步加强, 以及竞争产品的同质化, 品牌管理成为公司获取竞争优势和争夺顾客的重要手段之一, 品牌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笔者结合海尔品牌发展的历史,通过对海尔企业实施的品牌管理战略的分析,发现在其建立起 ...

  • 中美企业全面创新管理模式比较--海尔模式与惠普模式
  • 第 卷 第 期 年 月 文章编号: ( ) 科 学 学 研 究 中美企业全面创新管理模式比较 ---海尔模式与惠普模式 许庆瑞,顾良丰 (浙江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浙江杭州 ) 在提出全面创新管理( )成功的影响因素之后,本文详细研究了海尔和惠普的动态创新历程,首次摘 要: 提出了以企业家创新精神 ...

  • 海尔品牌战略分析
  • 致谢 本论文的工作是在我的导师宋守信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宋守信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和影响.在此衷心感谢三年来宋守信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指导. 宋守信教授悉心指导我们完成了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都给 粤r'予了我很大的关心和帮助,在此向宋守信老师表示衷心的谢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