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技能赛参考题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技能赛参考题

一、选择题(1-16单项选择,17-20多项选择)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C )过程。

A 交往互动 B 共同发展 C 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B )。

A 教教材 B 用教材教

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B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数学思考 B 过程与方法 C 解决问题

4、《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A )的动词。

A 过程性目标 B 知识技能目标

5、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C

A 联系生活学数学 B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C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6、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该以( A )评价为主。

A、过程 B、结果 C、分数

7、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 )A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8.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 ) 年级开始设置。( )

A.一、 B.二 、 C.三、 D.四

9.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 )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 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10.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11.‚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 ( )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 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 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A.①② B.③ ④ C.②④ D.①③④

12、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C )。

A 组织者 合作者 B组织者 引导者 C 组织者 引导者 合作者

1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六项具体目标有:转变课程的功能、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改进教与学的方式和( )。A

①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②建立发展性的评价观 ③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14、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主要强调两个方面。( )B

①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②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③学生对数学应用能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15、数学思维的特性主要有( C )。

A 概括性 问题性 相对性 B 概括性 特殊性 相似性 C 概括性 问题性 相似性

16、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 A )的过程。

A. 生动活泼的 主动的 富于个性 B.主动和被动的 生动活泼的

C. 生动活泼的 被动的 富于个性

17、数学基本能力分为(A B )

A 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B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 其它数学能力主要指观察、理解、记忆、运用的能力。

18、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A B )之上。

A. 认知发展水平 B. 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19、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A B C )。

A.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B. 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C.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 abcde )。

A.数感 B 符号感 C 空间观念 D 统计观念 E 应用意识及推理能力

二、填空题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2、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_动手实践__、自主探索_与_合作交流_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知识与技能_、数学思考、解决问题_和情感与态度_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4、《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学习领域。

5、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6、‚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7、有学者将数学课程的目标分为三类:第一是实用知识;第二是学科知识;第三是 。推理知识

8、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9、‚ ‛必将成为我国21世纪上半叶中小学数学教育的主旋律。。

10、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 交流? 学习。

11、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1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 和谐 的发展。

13、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 教学。

1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 。过程

15、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 的重要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16、数学思维的特性主要有 。

17、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18、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 技能 、数学思想和方法。

19、学生是数学的 学习 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 者与合作者。

20、( 评价 )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三、分析说明题

1、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2、谈谈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体会,并举例说明。

3.有人认为: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仅仅是‚换本子‛,没有实质改变。试说明你的观点,为什么?

4、为什么要将数学课程生活化?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

前学校举行的青年教师公开课活动中听了一节‚分数的意义‛感触颇深。‚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单位‚1‛,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这样一节概念课教师在设计上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思路独特新颖,教学时,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描述】

单位‚1‛的理解。

说学具,充分利用学具表示。

师:如果老师叫同学们用不同的事物表示,我想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表示方法,这样吧,老师请

大家小组合作,用老师提供给你的圆片、毛线、4个小女孩的图片、12根小棒表示出。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的。

生:把一张圆形纸片对折再对折,每份用分数表示。

师:你为什么要对折再对折?

生:平均分。

师:还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吗?

生:将绳子剪成4段,每段是。

生连忙补充:将绳子剪成一样长的4段,每段是。

师:你们觉得他补充的对吗?他为什么要补充?

生:他前面没有平均分。

生:我把4个女同学中的其中的一个圈起来,它也表示。

生:我用4根火柴棒,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

生:我用8根火柴棒,也平均分成4份,每份2根也是。

生:我用12根火柴棒,每份3根也是。

师:请大家想想,在表示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或不同的地方?

生:都是平均分。

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生:分的对象不同。

生:有的分的是一个图片、一个的物体,有的是好多个物体组成的。

师:一个图片、一个物体,平均分后表示其中的几份可以写成分数,那么像4个女同学中的一个,8根火柴棒中的2根等这些都可以用自然数来表示,为什么也要用来表示?

(1)师:要不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怎么样?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反馈:

生:把好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

生:一个女同学,2根火柴棒都表示是整体的。

师:我们把这些都看成一个整体,那请你观察一下我们身边有这样的整体吗?

生:我们的班的全班同学。

生:教室里的所有老师。

生:教室里的6盏日光灯。

师:像这些整体或可以看成一个整体,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看作单位‚1‛(教师板书:单位1)。 师:你觉得这个‚1‛与自然数的1有什么不同?

生:它可以表示好多的物体。

生:它可以表示一个整体。

师:这样的话要把这个‚1‛与自然数的1要区别,你们觉得我们最好怎么处理?

生:给它加个引号。

师:我们把刚才的那些都看成一个整体,那请你说说他们中的一个或一盏可以表示出那一个分数? 生: 。

生:。

生:。 【评析】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常规性的观摩课,关于这节课的教案不少,课也听了不少,如何体现‚观念更新,基础要实,思维要活‛,我觉的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对课堂的设计以及处理,给我几点比较深的感触:

1、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思路独特新颖。

传统教学的种种封闭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迫切需要一种展现自我,发展个性的体验式学习。以前的教学改革,大多停留在数学学科层面上,往往比较注重将教科书上的知识教给学生。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清楚要教什么,为什么这样教和怎样教,学生却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学生的学习缺少方向,缺少动力,缺少方法,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很难得到发挥。因此,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应是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把整个学习过程放给学生,让学生小组合作,全员参与,共同探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2、让概念学习具有一定的开放度。

概念学习并不是枯燥的,用概念自身的魅力及教材的内在智力因素让概念学习也有一定的开放度。在上面这一环节中,教师注重教材的开放性和思考性,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如教师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让学生通过选一选、分一分,折一折等一系列的操作,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理解表示的意义,再通过比较一个图片,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

等一个整体和可以看成一个整体的一些群体,认识和理解单位‚1‛,教师让学生在基本理解的同

时去区别单位‚1‛与自然数的1的不同,从而教师突破理解单位‚1‛这一难点,教学中教师突出了单位‚1‛的动态变化、分数与所对应的量之间的联系、‚平均分‛概念的进一步深入、分数基本性质的渗透。又如‚我们身边有这样的整体吗?‛‚可以表示那一个分数?‛既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也让学生看到了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感悟了生活中的数学。也为理解分数的意义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建立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遵循儿童学习概念的规律的同时,创造性的处理教材。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找准学生的认知的起点,以一个圆形图片,一根1分米长的毛线段为切入口,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来表示,

再过渡用整体来表示。在这些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尊重学生,发

扬教学民主,学生在小组合作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探讨、质疑、创造,并逐步的完成对知识的理

解和深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较好的体现了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的研究者。

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还培养了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亲历探究发现的过程,已不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其本身就是教学的重要目的。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从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思维的空间,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

1、[案例描述]《带分数乘法》教学片断:

⒈学生根据应用题‚草坪长5米,宽2米,求草坪的面积。‛列出算式:5×2

⒉算式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四人小组交流算法。

其中一个组,在小组交流时,由于三位同学还没有想出方法,整个合作过程只好由一位同学讲了三种方法:①(5+)×(2+) ②5.8×2.5 ③×,其他同学拍手叫好而告终。

请你根据上述教学片断进行反思(主要从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层面分析)。

答:以上现象是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时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强调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

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应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多数学习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组织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应远远超过独立学习的结果。当然,宜独宜合,应和教学情景、学生实际结合,择善而用,才能日臻完美。我们在设计学生合作学习时,能否认真的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学生在合作交流前,你让学生经历过独立思考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他们有充分的时空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有否进行明确的角色分工呢?

2、[案例描述]记得那是一节顺利而精彩的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在课的结尾,教者没有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去小结,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班里用分数表述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情绪。令人难忘的是有一位学生在小组里的表述:‚我把整节课的学习情绪看成单位‘1’,高兴的占了3份,即3/4高兴,遗憾的占了一份,即1/4遗憾。因为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都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展示了我们班的风采,为班级争了光,我为我们班而自豪,感到十分高兴。我之所以遗憾,是因为整堂课我一直认真思考,积极举手,许多问题又不难,但老师没有给我一次机会,我感到很遗憾……‛

下课后我找到这位同学了解情况:

问:小朋友,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没让你发言吗?

答:老师有可能没有看到我举手,也有可能怕我回答不准确吧,因为数学这门课我学得不太好。 问:平时课堂上,老师都叫哪些同学发言呢?

答:差不多都是成绩较好的同学。

[案例反思](可以从面向全体的角度分析):

答:这是我们数学课堂中存在的普遍想象,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来面向全体学生呢?只有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体,才有可能真正面向全体,这样的道理已经很难在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得以落实。我们想,我们可以采用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的个人想法在小组内得到展示,在小组内得到表现。…

3、案例描述

师:今天,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之前,请你们独立解决一个问题:笑笑在书店买一套《中国儿童百科全书》花了148元,还剩下53元,笑笑带了多少钱?

师:淘气跟笑笑一起到书店买书,也有一个问题,看谁有办法帮他解决?

淘气在书店买一本《童话故事》,花了3. 2元,他又买了一本数学世界,花了11. 5元。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鼓励学生迎接挑战,认真审题,先列出算式,教师巡堂,再到黑板前列出算式:3.2+11.5=?)

师:(指着算式)这是我看到的一些同学所列的算式,有没有列式和这个不同的?(学生还可能列出11.5+3.2=?教师也把它写到黑板上,给予肯定)

师:为了帮淘气解决付钱的问题,大家都列出了正确的算式。可我们都没有尝试过两个小数怎么相加。现在就来试一试看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算法。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3)看一看教材中三位小朋友是怎么计算的。其中哪种算法和你的一样,哪种你没想到?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4)小组讨论:教材中的三种算法各有什么特点和相同之处?小数相加时,为什么智慧老人特别强调‚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5)全班围绕‚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交流,教师归纳小结,明晰小数加法的算理。 师:多位数相加时,个位数字一定要对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相同数位(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个位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小数相加时,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教材中前两种算法的共同特点是化去小数点,把小数相加变成整数相加,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没有变。所以,只要小数点对齐了,小数加法的计算与多位数加法的计算就没有什么不同了。

问题讨论

(1). ‚小数加法‛这一课,教材是让学生直接进行尝试的,本案例中教师引入时先安排了整数加法的内容,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直接安排学生尝试,对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是否有帮助?

(2)、教师在学生讨论完之后,安排了看书的环节,你认为有必要吗?为什么?

(3)、书中三种算法的共性是什么?为什么要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

案例分析(围绕上述问题分析)

4、案例《9加几》前半节课的教学过程:

⒈创设9+5的情境,列出数学算式。

⒉学生合作交流9+5=?

⒊比较算法多样化,得出‚凑十法‛。

⒋教师布置学生以四人小组的为单位,通过摆小棒计算9+6=

9+7= 9+4= 9+3=

笔者仔细观察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大多数小组同学先写出得数,再摆小

棒,有一个组的同学纯粹在玩小棒。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了弄清原因,于是我又出了一些9加几的算式让学生口答,每人5题,抽测了十位同学,只有一人算错了1题。问他们怎样算的,多数同学回答,想出来的,在幼儿园里就会算了。位数不少的同学能把‚凑十法‛的过程说得头头是道、明明白白。

思考题:1、摆小棒计算时学生为什么先写得数再摆小棒?

2、我们应如何对待书中所安排的动手操作?

案例分析:

5、设计一个你认为较理想的问题情境,并加以分析。

6、、案例描述:这样的合作有效果吗?

场景1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一课时,在学生根据情境列出16-7这样一个算式之后,马上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应该怎样计算16-7。

场景2

某校四年级六班有56名同学,老师在教学实践活动课‚秋游计划‛一课时,在让学生合作制订购买秋游所需物品及所需钱数之后,又设计了一个活动——乘车与买门票。‚一辆大客车可坐50人,每辆300元;一辆中型客车可坐30人,每辆200元。个人票每人10元,团体票每人8元(10人为一组)。‛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这些数据,讨论交流应该怎样租车、怎样购买门票比较合理(在第二次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在继续计算买哪些吃的更好,有的在互相玩计算器)。 场景3 .

一位教师在教学二年级数学课‚克和千克‛一课时,让小组合作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小组汇报时,有一个学生说:‚我称的是竖笛,它的重量是8克。‛老师问道: ‚是8克吗?‛坐在旁边的学生提醒了一下:‚它的重量是85克。‛这名学生终于说出了合理的答案。

思考题:场景1的合作缺少了什么?场景2在第二次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在继续计算买哪些吃的更好,有的在互相玩计算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场景3中为什么会出现第一次说是8克而第二次说是85克的情况呢?

‚5的加法‛新授课。教材是这样编写的:

教材编写的意图是:渗透算法多样化的理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那么老师又是怎样理解使用教材的呢?

师:算出一共5只,是用什么方法算?

生1:4+1=5。

生2:4和1组成5。

师:为什么用加法?

生:(无人举手)

师:昨天学习加法,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现在,要把4只和1只合起来,所以该用——加法。

师:算式4+1=5中的4、1、5表示什么?

生:(略)

师:5只鸟,可能用什么方法算出来?

生:(脱口而出)用加法。

(教师想要的方法没出来,于是教师要求学生讨论)

师:请四人小组讨论。

生:(学生讨论)

师:谁来汇报‚5只鸟,可能用什么方法算出来?‛

生1:用加法。

生2:想组成分解。

(这时教材上列举的三种方法,学生只想到‚组成‛这一种。于是,教师继续引导)

师:有不同的想法吗?你是怎么想的?

生3:心里想的。

生4:5-0=5(这时,学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师:请你说一说怎样想出等于5?

生5:4和1组成5。

生6:跟他一样是心里想的。

(学生仍然想不出‚数数‛的方法,这时教师干脆直截了当地‚导‛)

师:在心里怎样算?先数几?

生7:先数4。

师:再数几?

生7:再数5。

(至此,‚用数数的方法来计算4+1=?‛终于出来了)

【评析】为了启发学生说出数数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用了十几分钟。在这当中学生有什么收获呢?学生为什么不会想到数数的方法?实际上城市的一年级新生几乎100%接受幼儿园教育。目前,许多幼儿园都在教学10以内加减法,而且为了更好地与小学‚接轨‛,他们教孩子用想组成分解的方法来计算加减法,还让学生天天练习。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幼儿园期间对10以内的加减法已达到了提取事实的阶段(即脱口而出的程度),早已超越用数数得到计算结果的阶段。也就是说学生经验中早就淡忘了数数的方法,所以学生想不到数数的方法也就成其自然了。

教师用这么长的时间想达到什么目的呢?为什么千方百计地非要学生说出用数数的方法计算‚4+1=?‛呢?因为这种方法教材上出现了。有些教师以为教材提倡算法多样化,就必须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每一种方法。这说明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尚未理解,仍然是‚以教材为本‛、‚以教案为本‛。

学生在这十几分钟里知识无增,认知水平降低,只有失败的体验。这样的教学,无论是从教学目标的哪个维度来衡量,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反而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课改的基本理念是:教育要以人为本,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而要体现这个基本理念,非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可。那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在‚五个字‛(调、改、增、组、挖)上下功夫。调:调整认知目标,调整教学内容,调整练习题;改:改变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活动情境……)、改变例题、习题;增:增加让学生探索创造的活动;组:重组教学内容;挖:挖掘教材中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

像前面举的这个例子,当学生列式计算之后,教师可让学生说一说:‚4+1=5,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能想出几种就几种,勿强求。接着教师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笑笑也在学习5以内的加法,可2+3=?他给忘了,你能帮他想办法算出这题的得数吗?然后可设计游戏和一些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练习。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哪些事可以用5的加法来表示?……如果班级学生的基础较好,可以把5以内的加减法合在一起上,甚至也可以不教学这部分内容。这样的设计,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发展需求,较好地体现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

7.[案例描述]《带分数乘法》教学片断:

⒈学生根据应用题‚草坪长5米,宽2米,求草坪的面积。‛列出算式:5×2

⒉算式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四人小组交流算法。

其中一个组,在小组交流时,由于三位同学还没有想出方法,整个合作过程只好由一位同学讲了三种方法:①(5+)×(2+) ②5.8×2.5 ③×,其他同学拍手叫好而告终。

请你根据上述教学片断进行反思(主要从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层面分析)。

答:以上现象是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时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强调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应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多数学习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组织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应远远超过独立学习的结果。当然,宜独宜合,应和教学情景、学生实际结合,择善而用,才能日臻完美。我们在设计学生合作学习时,能否认真的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学生在合作交流前,你让学生经历过独立思考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他们有充分的时空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有否进行明确的角色分工呢?

8.[案例描述]记得那是一节顺利而精彩的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

在课的结尾,教者没有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去小结,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班里用分数表述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情绪。令人难忘的是有一位学生在小组里的表述:‚我把整节课的学习情绪看成单位‘1’,高兴的占了3份,即3/4高兴,遗憾的占了一份,即1/4遗憾。因为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都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展示了我们班的风采,为班级争了光,我为我们班而自豪,感到十分高兴。我之所以遗憾,是因为整堂课我一直认真思考,积极举手,许多问题又不难,但老师没有给我一次机会,我感到很遗憾……‛

下课后我找到这位同学了解情况:

问:小朋友,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没让你发言吗?

答:老师有可能没有看到我举手,也有可能怕我回答不准确吧,因为数学这门课我学得不太好。 问:平时课堂上,老师都叫哪些同学发言呢?

答:差不多都是成绩较好的同学。

[案例反思](可以从面向全体的角度分析):

答:这是我们数学课堂中存在的普遍想象,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来面向全体学生呢?只有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体,才有可能真正面向全体,这样的道理已经很难在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得以落实。我们想,我们可以采用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的个人想法在小组内得到展示,在小组内得到表现。……

(一) 两位教师上《圆的认识》一课。

教师A在教学‚半径和直径关系‛时,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制表,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在同一圆中,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教师B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是这样设计的:

师:通过自学,你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吗?

生1: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生2:在同一圆里,所有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生3:如果用字母表示,则是d=2r。r=d/2。

师:这是同学们通过自学获得的,你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一结论是正确的呢?

生1:我可以用尺测量一下直径和半径的长度,然后考查它们之间的关系。

师:那我们一起用这一方法检测一下。

……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2:通过折纸,我能看出它们的关系。

……

思考题:

1、两案例的主要共同点是什么?

2、是否真正了解学生的起点?

3、从线性与非线性的观点分析两教法。预测两教法的教学效果。P25。

案例分析:答:两个案例都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特征及联系 B教师设计,是学生不断激活‚内存‛的过程。建构主义是非常强调个体的经验的,个体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以经验为基础展开的,让学生充分调集和展示经验,是师生高效对话的前提。我

们不仅要充分承认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还要尽可能了解学生已经有了哪些颜色。

很明显,第二位老师已经为学生创设了一次成功的数学活动,我们可以预测这样的活动一定能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这种魅力,一方面是因为它承接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学生感受到数学很简单、很日常、很好玩,有信心,有兴趣去学习。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多感官的活动,探究这些亲切有趣的现象背后的原理,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培养一定的数学能力,由此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持续动力。

(二)

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原题的内容是一个粮店三月份售出面粉674袋,每袋25千克,一共售出面粉多少千克?这样一道例题让学生感觉与自己生活太远,和白己的关系又不是很密切,所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照着原例题讲,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无味。于是,我们联系学生的生活来进行延伸。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猜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们一听是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事情,兴趣盎然,有的猜测5千克,有的猜测10千克,还有的猜测20千克,有个别学生看到了课后的内容说出来是12千克。教师接着问,照这样计算,一年要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马上算出平年是4380千克,闰年是4392千克。随着计算结果的出现,学生觉得非常吃惊:‚哇!这么多呀!‛看着学生吃惊的样子,教师又提出新的要求:‚你家所住的楼房一共有多少户?如果按一家一个水龙头计算,一年要白白流掉多少水?‛ 思考题:原题与改动后的题目比较有什么异同(包括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目标的维度、教学效果)?

案例分析(二)、主要从素材的度分析。

答:‚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是一个比较抽象化的数学知识练习,但是它同样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时应提供具体有趣的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使学生获得‚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的学习体验,并掌握‚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算理。

从上面的两个情景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情景,由于学生缺乏真实的体验,缺少吸引学生的素材,学生很难对这教材产生学习积极性,也不可能很好的参与学习的过程了。

不少专家指出,‚教科书,只是教与学的工具,决不是唯一的资源‛。‚大胆而创造性处理教材,甚至重组或改编教材,那时教师的业务权利‛。因此,在第二个教学情景中,老师进行了大胆的替换改造,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取代。在上面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学生已初步学会了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周围世界,并且在这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真正体会到了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

(三)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派车‛的教学片断:

(1)出示问题:假期里,我们班将组织25名优秀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夏令营,学校安排面包车、小轿车两种车接送。其中面包车每辆限乘8人,小轿车每辆限乘3人。假如你是老师,你将如何派车?

(2)学生独立思考后并在小组内交流。

(3)学生汇报:

生1:派2辆面包车和3辆小轿车,算式:2×8=16(人) 3×3=9(人)。

师:掌声鼓励!

生2:派4辆面包车,留7个坐位放行李。算式:8×4-7=25(人)

生3:派5辆面包车。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3:每辆面包车坐5人,留3个坐位放行李,算式:5×5=25(人)

师:也可以!

生4:派6辆面包车,其中5辆面包车每辆坐4人,一辆坐5人,空位放行李。

……

学生海阔天空的答,而教师不管学生如何回答,都一一加以肯定,以示教学的民主,体现‚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待过了20分钟,学生说出了11种派车方案(其中有8种方案空位超过一辆车的坐位)时,教师小结并布置了练习:同学们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案,每种方案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果增加4位教师,共有29人,你又会怎样派车呢?

……

案例分析(从解题策略多样化要注意的有关问题的角度分析):

答: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对几十个人去解决同一个问题而言的,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要求能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因此,对于学生个体来说,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学习能力低的学生只要求能用一种方法解决问题,学习能力高的学生要求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过于追求算法多样化,往往会造成学生对每种算法的理解不够深入,思维仅仅停留在横向的比较层面上.而现在一般强调的算法要优化,实质是为了使学生的思维能够纵向地,深入地发展,同时算法的优化也有利于更好完成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如本课"寻求租车的多种方案"的目标.因为优化的方法往往是已经公认的,适合大多数学生掌握的,有推广和使用价值的方法,学生只有在掌握优化方法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去完成熟练的技能.

(四) 师:(呈现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这两个图形分别是什么?

生:左边的是长方形,右边的是正方形。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

师:(边比划边说)通过折一折量一量,你能发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用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量一量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四个角,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与指定的方法探索)

生1:我们组发现了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的?

生1(边比划边说):用尺子量、用折纸的方法发现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用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发现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还有不同的吗?

生2:我们组是用绳子量的方法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的。

案例分析(从问题的品质的角度分析):

答: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

(1)应当明确、具体和可感。学生可以不必为琢磨问题的内涵而费尽周折,可以直接关注问题所导向的学习领域或学习空间。

(2)应当具有思考价值,即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和广度,需要学生历经真实的思考,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的组合进行苦苦思索、探究后木材内寻求到问题的结果;要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应当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后都能解决问题,并且让那些学习基础或能力暂时较差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或同学的帮助下也能不同层次到解决问题。

(3)要关注‚三维‛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4)问题要具有情境功能。

(五)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教学片断:

⒈教师布置学生独立思考的内容:我们如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经知道面积公式的平面图形来研究它的面积公式呢?

⒉学生合作交流不到2分钟,当教师发现有一个小组的同学‚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把平行四边形分割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然后再等量拼成一个长方形,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乘高‛的方法后,就立即宣布合作结束。

[案例分析] (主要从与合作学习有关的因素的角度上加以分析)

答:1、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了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的‚一言堂‛的专制,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当前,很多教师都已经有意识地把它引入课堂,但很多时候的小组合作只是作了个形式而已。

2.小组合作要追求实效,防止流于形式

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前,你可以先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这节课(或者这个环节)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用可以吗?(2)如果要用,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拔、引导?(3)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4)学习中,哪些内容适合进行班级集体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内容适合个人自学?

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独立学习。教学中,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应给学生充分的独立学习时间,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在合作互动中重视创造问题的产生合作互动是否有效来自于教师对讨论目标的期望。 教师只有将学生的讨论置于自由开放的目标领域,都能让学生真正在讨论中有所生成(问题生成、新的观点生成),产生可贵的教学资源。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广大的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践中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而将传统的教学形式说得一无是处。不讲原则的过多的合作学习也可能限制学生思考的空间,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六)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需要多少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教学片断:

① 出示买卖的情境图(图标有泳圈的单价12元,篮球的单价15元)。

② 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③ 探索算法多样化。

师: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算式怎样列?

生:15×3=

师:应该怎样算呢?

生1:我用加法15+15+15=30+15=45(元)

生2:我用乘法10×3=30 5×3=15 30+15=45(元)

生3:把15看成3个5,共有9个5,得45(元)

师:你喜欢用什么方法?

生1:用加法。

师:用加法也可以。

生2:用乘法。

师:好的。

④练习13×3 70×5 24×2 13×5 31×3 34×2 24×4

师:你喜欢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

学生练习时笔者观察了7位小朋友所用的方法,其中有4位是采用加法的……

[案例分析] (主要从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层面上加以分析):

答 :有的教师认为,如果对算法进行优化,那就谈不上算法多样化,似乎多样化与优化之间存在矛盾。其实不然,方法和方法之间根本不存在优劣之分,任何优越性与不足都是与一定的环境相联系的。算法优化是学生个体的学习、体验与感悟的过程,不是群体或教师的优化。对个体而言,是个体对原有的计算方法优化的过程,是个体思维发展、提高的过程。如果不对算法进行优化,那么我们的学生就没有收获,没有提高。

在优化算法的过程,教师必须注意两点:第一,优化的主体是学生,要尊重学生的想法,教师应把选择判断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优化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完善的过程,产生修正自我的内需,从而‚悟‛出属于自己的最佳方法。教师在评价算法时,不要讲‚优点‛,而要讲‚特点‛,把优点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这才能达到优化的目的。第二,教师要明确‚优化‛并不是统一一种方法,把优化的过程作为引导学生主动寻找更好方法的过程,尊重学生的选择,只要学生认为合适、自己喜欢,教师就应加以肯定和鼓励。

(七)

记得那是一节顺利而精彩的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在课的结尾,教者没有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去小结,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班里用分数表述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情绪.令人难忘的是有一位学生在小组里的表述:"我把整节课的学习情绪看成单位'1',高兴的占了3份,即3/4高兴,遗憾的占了一份,即1/4遗憾.因为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都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展示了我们班的风采,为班级争了光,我为我们班而自豪,感到十分高兴.我之所以遗憾,是因为整堂课我一直认真思考,积极举手,许多问题又不难,但老师没有给我一次机会,我感到很遗憾……"

下课后我找到这位同学了解情况:

问:小朋友,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没让你发言吗

答:老师有可能没有看到我举手,也有可能怕我回答不准确吧,因为数学这门课我学得不太好. 问:平时课堂上,老师都叫哪些同学发言呢

答:差不多都是成绩较好的同学.

[案例反思](可以从面向全体的角度分析):

答:这是我们数学课堂中存在的普遍想象,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来面向全体学生呢 我们想,我们可以采用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的个人想法在小组内得到展示,在小组内得到表现.……

(八)

《平行四边行的面积》教学片段

教师演示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随着演示活动的进行,教师随即提出以下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是沿着什么将平行四边形剪开的

生:高.

师:我们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了哪两个图形

生:(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

教师把三角形平移到梯形的另一面(并大声强调了几遍——"平移"这个词),拼成一个长方形. 师:这个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样

生:相等!

师:为什么

生:面积既没有多也没有少.

师:很好!那长方形的长,宽分别对应着原来平行四边形的什么

生:长方形的长对应着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高对应着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

师:现在你能说出如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了吗

生: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为了强调可以沿任意一条高剪开,老师又重复地操作了一遍,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直角梯形,转化成长方形.由于问题的提问与前面相仿,笔者不再赘述)

教师又出示了大量变式练习进行提问与训练,学生进入习题操练过程……

问题探讨:

(1)从提问目的,层次,开放上分析上述教学你认为怎样

(2)这样的教学是否表明学生们已经很好地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方法

(3)这样的教学与新理念比较你认为怎样

案例分析:

(1)从提问目的、层次、开放上分析上述教学你认为怎样?

从提问的目的分析,教师主要是为完成知识点的教学这一任务而设计的。更多的是关注自已的教学。从层次性来分析层次的展开主要针对知识点的各个要素问题始终归于一个平面。从开放上讲,这不算什么开放因为它始终围绕着教师的提问展开教学。而学生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没有自已动手操作,探索知识。

(2)这样的教学是否表明学生们已经很好地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方法?

不能表明学生已掌握了知识。由于课堂上对平行四边形的:‚割补‛是由教师示范完成的。而并非学生的独立发现,一旦出现较复杂的情况,一部分学生就会因此陷入困境。

(3)这样的教学与新理念比较你认为怎样?

这样的教学与新理念差距还很大。新理念关注的是学生自身发展,以学生为本。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师自已的教学。教师在这里让学生的思维跟着自已走,没有给学生的开放学习以更多的空间。没让学生自已去剪拼,而是自已在示范操作,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推理,交

流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发展了。

(九)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的教学过程片断:

⒈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顶点下定义.

⒉通过动手操作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个数.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的模型,闭上眼睛摸一摸,睁开眼睛看一看,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 有几个顶点

(生按要求操作并回答).

课后笔者进行了一个小调查:

调查对象:还没有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的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年级的五(3)班学生. 调查内容:长方体有()个面,有()条棱,有()个顶点(学生填空前先学习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概念).

调查结果:全班56人,六个面答对的有50人,12条棱答对的有37人,8个顶点答对的有51人. 案例分析:

答: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

奥苏伯尔有句名言:"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位老师的教学,没有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水平,使的课堂得探究活动显得乏味.我们必须认真体会新课程提倡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条理念.

案例分析:

从本案例可以看出,教师未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对学生的学习起点把握不准确。 其实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起点找准教学起点,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具体方法有:(1)课前自问自答;(2)课前了解;(3)导入环节,直接了解。

(十)

《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课

教师首先用了15分钟时间复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及每个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把这几种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画成一个网络图。学生用了近5分钟时间便完成了。于是纷纷要求上台给大家展示,并讲解。有的还要求把自己的网络图画到黑板上,然后象小教师一样绘声绘色地讲自己的想法。还有的同学说:"长方形就象母体,其余的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就象子体。"课堂上学生表现得非常出色。看到同学们那种人人奋勇当小教师的热情,教师实在不忍心因为时间关系而把此环节结束了。等同学们都表现得差不多的时候,教师一看表,不到5分钟就要下课了。于是匆匆忙忙出示了一道实际应用的题目,学生还没做完,下课的铃声就无情地敲响了。

剖析:本节课,教师的确把学生放在了最为突出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角"。从公式的推导到知识网络的构建,80%的话都是由学生讲出来的,教师退而居其次。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施展,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数学活动的全过程。孩子们构建的网络图,虽然有的不太合理,但毕竟是他们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创造。然而,遗憾的是,本节课在汇报交流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太多,而没有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策略:变人人交流为集体反馈。在汇报交流网络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找几个有代表性的学生上台展示并讲解后,对学生说:"我知道同学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并想在这里一展才华。然而时间有限,课后,把你们的作品贴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里,我们再继续交流,好不好?并且比一比,看谁的作品画得最合理,最美观!"这样,既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本节课继续往下进行。

(十一)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

1、[案例描述]《带分数乘法》教学片断:

⒈学生根据应用题‚草坪长5米,宽2米,求草坪的面积。‛列出算式:5×2

⒉算式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四人小组交流算法。

其中一个组,在小组交流时,由于三位同学还没有想出方法,整个合作过程只好由一位同学讲了三种方法:①(5+)×(2+) ②5.8×2.5 ③×,其他同学拍手叫好而告终。

请你根据上述教学片断进行反思(主要从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层面分析)。

答:以上现象是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时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强调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应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多数学习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组织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应远远超过独立学习的结果。当然,宜独宜合,应和教学情景、学生实际结合,择善而用,才能日臻完美。我们在设计学生合作学习时,能否认真的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学生在合作交流前,你让学生经历过独立思考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他们有充分的时空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有否进行明确的角色分工呢?

2、[案例描述]记得那是一节顺利而精彩的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在课的结尾,教者没有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去小结,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班里用分数表述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情绪。令人难忘的是有一位学生在小组里的表述:‚我把整节课的学习情绪看成单位‘1’,高兴的占了3份,即3/4高兴,遗憾的占了一份,即1/4遗憾。因为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都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展示了我们班的风采,为班级争了光,我为我们班而自豪,感到十分高兴。我之所以遗憾,是因为整堂课我一直认真思考,积极举手,许多问题又不难,但老师没有给我一次机会,我感到很遗憾……‛

下课后我找到这位同学了解情况:

问:小朋友,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没让你发言吗?

答:老师有可能没有看到我举手,也有可能怕我回答不准确吧,因为数学这门课我学得不太好。 问:平时课堂上,老师都叫哪些同学发言呢?

答:差不多都是成绩较好的同学。

[案例反思](可以从面向全体的角度分析):

答:这是我们数学课堂中存在的普遍想象,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来面向全体学生呢?只有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体,才有可能真正面向全体,这样的道理已经很难在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得以落实。我们想,我们可以采用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的个人想法在小组内得到展示,在小组内得到表现。…

3、案例描述

师:今天,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之前,请你们独立解决一个问题:笑笑在书店买一套《中国儿童百科全书》花了148元,还剩下53元,笑笑带了多少钱?

师:淘气跟笑笑一起到书店买书,也有一个问题,看谁有办法帮他解决?

淘气在书店买一本《童话故事》,花了3. 2元,他又买了一本数学世界,花了11. 5元。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鼓励学生迎接挑战,认真审题,先列出算式,教师巡堂,再到黑板前列出算式:3.2+11.5=?)

师:(指着算式)这是我看到的一些同学所列的算式,有没有列式和这个不同的?(学生还可能列出11.5+3.2=?教师也把它写到黑板上,给予肯定)

师:为了帮淘气解决付钱的问题,大家都列出了正确的算式。可我们都没有尝试过两个小数怎么相加。现在就来试一试看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算法。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3)看一看教材中三位小朋友是怎么计算的。其中哪种算法和你的一样,哪种你没想到?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4)小组讨论:教材中的三种算法各有什么特点和相同之处?小数相加时,为什么智慧老人特别强调‚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5)全班围绕‚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交流,教师归纳小结,明晰小数加法的算理。 师:多位数相加时,个位数字一定要对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相同数位(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个位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小数相加时,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教材中前两种算法的共同特点是化去小数点,把小数相加变成整数相加,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没有变。所以,只要小数点对齐了,小数加法的计算与多位数加法的计算就没有什么不同了。

问题讨论

(1). ‚小数加法‛这一课,教材是让学生直接进行尝试的,本案例中教师引入时先安排了整数加法的内容,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直接安排学生尝试,对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是否有帮助?

(2)、教师在学生讨论完之后,安排了看书的环节,你认为有必要吗?为什么?

(3)、书中三种算法的共性是什么?为什么要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

案例分析(围绕上述问题分析)

4、案例《9加几》前半节课的教学过程:

⒈创设9+5的情境,列出数学算式。

⒉学生合作交流9+5=?

⒊比较算法多样化,得出‚凑十法‛。

⒋教师布置学生以四人小组的为单位,通过摆小棒计算9+6=

9+7= 9+4= 9+3=

笔者仔细观察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大多数小组同学先写出得数,再摆小

棒,有一个组的同学纯粹在玩小棒。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了弄清原因,于是我又出了一些9加几的算式让学生口答,每人5题,抽测了十位同学,只有一人算错了1题。问他们怎样算的,多数同学回答,想出来的,在幼儿园里就会算了。位数不少的同学能把‚凑十法‛的过程说得头头是道、明明白白。

思考题:1、摆小棒计算时学生为什么先写得数再摆小棒?

2、我们应如何对待书中所安排的动手操作?

案例分析:

5、设计一个你认为较理想的问题情境,并加以分析。

6、、案例描述:这样的合作有效果吗?

场景1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一课时,在学生根据情境列出16-7这样一个算式之后,马上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应该怎样计算16-7。

场景2

某校四年级六班有56名同学,老师在教学实践活动课‚秋游计划‛一课时,在让学生合作制订购买秋游所需物品及所需钱数之后,又设计了一个活动——乘车与买门票。‚一辆大客车可坐50人,每辆300元;一辆中型客车可坐30人,每辆200元。个人票每人10元,团体票每人8元(10人为一组)。‛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这些数据,讨论交流应该怎样租车、怎样购买门票比较合理(在第二次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在继续计算买哪些吃的更好,有的在互相玩计算器)。 场景3 .

一位教师在教学二年级数学课‚克和千克‛一课时,让小组合作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小组汇报时,有一个学生说:‚我称的是竖笛,它的重量是8克。‛老师问道: ‚是8克吗?‛坐在旁边的学生提醒了一下:‚它的重量是85克。‛这名学生终于说出了合理的答案。

思考题:场景1的合作缺少了什么?场景2在第二次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在继续计算买哪些吃的更好,有的在互相玩计算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场景3中为什么会出现第一次说是8克而第二次说是85克的情况呢?

‚5的加法‛新授课。教材是这样编写的:

教材编写的意图是:渗透算法多样化的理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那么老师又是怎样理解使用教材的呢?

师:算出一共5只,是用什么方法算?

生1:4+1=5。

生2:4和1组成5。

师:为什么用加法?

生:(无人举手)

师:昨天学习加法,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现在,要把4只和1只合起来,所以该用——加法。

师:算式4+1=5中的4、1、5表示什么?

生:(略)

师:5只鸟,可能用什么方法算出来?

生:(脱口而出)用加法。

(教师想要的方法没出来,于是教师要求学生讨论)

师:请四人小组讨论。

生:(学生讨论)

师:谁来汇报‚5只鸟,可能用什么方法算出来?‛

生1:用加法。

生2:想组成分解。

(这时教材上列举的三种方法,学生只想到‚组成‛这一种。于是,教师继续引导)

师:有不同的想法吗?你是怎么想的?

生3:心里想的。

生4:5-0=5(这时,学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师:请你说一说怎样想出等于5?

生5:4和1组成5。

生6:跟他一样是心里想的。

(学生仍然想不出‚数数‛的方法,这时教师干脆直截了当地‚导‛)

师:在心里怎样算?先数几?

生7:先数4。

师:再数几?

生7:再数5。

(至此,‚用数数的方法来计算4+1=?‛终于出来了)

【评析】为了启发学生说出数数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用了十几分钟。在这当中学生有什么收获呢?学生为什么不会想到数数的方法?实际上城市的一年级新生几乎100%接受幼儿园教育。目前,许多幼儿园都在教学10以内加减法,而且为了更好地与小学‚接轨‛,他们教孩子用想组成分解的方法来计算加减法,还让学生天天练习。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幼儿园期间对10以内的加减法已达到了提取事实的阶段(即脱口而出的程度),早已超越用数数得到计算结果的阶段。也就是说学生经验中早就淡忘了数数的方法,所以学生想不到数数的方法也就成其自然了。

教师用这么长的时间想达到什么目的呢?为什么千方百计地非要学生说出用数数的方法计算‚4+1=?‛呢?因为这种方法教材上出现了。有些教师以为教材提倡算法多样化,就必须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每一种方法。这说明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尚未理解,仍然是‚以教材为本‛、‚以教案为本‛。

学生在这十几分钟里知识无增,认知水平降低,只有失败的体验。这样的教学,无论是从教学目标的哪个维度来衡量,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反而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课改的基本理念是:教育要以人为本,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而要体现这个基本理念,非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可。那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在‚五个字‛(调、改、增、组、挖)上下功夫。调:调整认知目标,调整教学内容,调整练习题;改:改变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活动情境……)、改变例题、习题;增:增加让学生探索创造的活动;组:重组教学内容;挖:挖掘教材中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

像前面举的这个例子,当学生列式计算之后,教师可让学生说一说:‚4+1=5,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能想出几种就几种,勿强求。接着教师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笑笑也在学习5以内的加法,可2+3=?他给忘了,你能帮他想办法算出这题的得数吗?然后可设计游戏和一些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练习。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哪些事可以用5的加法来表示?……如果班级学生的基础较好,可以把5以内的加减法合在一起上,甚至也可以不教学这部分内容。这样的设计,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发展需求,较好地体现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

7.[案例描述]《带分数乘法》教学片断:

⒈学生根据应用题‚草坪长5米,宽2米,求草坪的面积。‛列出算式:5×2

⒉算式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四人小组交流算法。

其中一个组,在小组交流时,由于三位同学还没有想出方法,整个合作过程只好由一位同学讲了三种方法:①(5+)×(2+) ②5.8×2.5 ③×,其他同学拍手叫好而告终。

请你根据上述教学片断进行反思(主要从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层面分析)。

答:以上现象是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时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强调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应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多数学习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组织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应远远超过独立学习的结果。当然,宜独宜合,应和教学情景、学生实际结合,择善而用,才能日臻完美。我们在设计学生合作学习时,能否认真的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学生在合作交流前,你让学生经历过独立思考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他们有充分的时空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有否进行明确的角色分工呢?

8.[案例描述]记得那是一节顺利而精彩的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

在课的结尾,教者没有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去小结,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班里用分数表述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情绪。令人难忘的是有一位学生在小组里的表述:‚我把整节课的学习情绪看成单位‘1’,高兴的占了3份,即3/4高兴,遗憾的占了一份,即1/4遗憾。因为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都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展示了我们班的风采,为班级争了光,我为我们班而自豪,感到十分高兴。我之所以遗憾,是因为整堂课我一直认真思考,积极举手,许多问题又不难,但老师没有给我一次机会,我感到很遗憾……‛

下课后我找到这位同学了解情况:

问:小朋友,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没让你发言吗?

答:老师有可能没有看到我举手,也有可能怕我回答不准确吧,因为数学这门课我学得不太好。 问:平时课堂上,老师都叫哪些同学发言呢?

答:差不多都是成绩较好的同学。

[案例反思](可以从面向全体的角度分析):

答:这是我们数学课堂中存在的普遍想象,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来面向全体学生呢?只有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体,才有可能真正面向全体,这样的道理已经很难在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得以落实。我们想,我们可以采用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的个人想法在小组内得到展示,在小组内得到表现。……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技能赛参考题

一、选择题(1-16单项选择,17-20多项选择)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C )过程。

A 交往互动 B 共同发展 C 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B )。

A 教教材 B 用教材教

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B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数学思考 B 过程与方法 C 解决问题

4、《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A )的动词。

A 过程性目标 B 知识技能目标

5、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C

A 联系生活学数学 B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C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6、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该以( A )评价为主。

A、过程 B、结果 C、分数

7、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 )A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8.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 ) 年级开始设置。( )

A.一、 B.二 、 C.三、 D.四

9.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 )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 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10.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11.‚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 ( )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 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 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A.①② B.③ ④ C.②④ D.①③④

12、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C )。

A 组织者 合作者 B组织者 引导者 C 组织者 引导者 合作者

1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六项具体目标有:转变课程的功能、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改进教与学的方式和( )。A

①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②建立发展性的评价观 ③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14、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主要强调两个方面。( )B

①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②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③学生对数学应用能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15、数学思维的特性主要有( C )。

A 概括性 问题性 相对性 B 概括性 特殊性 相似性 C 概括性 问题性 相似性

16、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 A )的过程。

A. 生动活泼的 主动的 富于个性 B.主动和被动的 生动活泼的

C. 生动活泼的 被动的 富于个性

17、数学基本能力分为(A B )

A 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B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 其它数学能力主要指观察、理解、记忆、运用的能力。

18、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A B )之上。

A. 认知发展水平 B. 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19、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A B C )。

A.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B. 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C.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 abcde )。

A.数感 B 符号感 C 空间观念 D 统计观念 E 应用意识及推理能力

二、填空题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2、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_动手实践__、自主探索_与_合作交流_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知识与技能_、数学思考、解决问题_和情感与态度_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4、《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学习领域。

5、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6、‚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7、有学者将数学课程的目标分为三类:第一是实用知识;第二是学科知识;第三是 。推理知识

8、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9、‚ ‛必将成为我国21世纪上半叶中小学数学教育的主旋律。。

10、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 交流? 学习。

11、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1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 和谐 的发展。

13、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 教学。

1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 。过程

15、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 的重要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16、数学思维的特性主要有 。

17、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18、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 技能 、数学思想和方法。

19、学生是数学的 学习 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 者与合作者。

20、( 评价 )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三、分析说明题

1、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2、谈谈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体会,并举例说明。

3.有人认为: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仅仅是‚换本子‛,没有实质改变。试说明你的观点,为什么?

4、为什么要将数学课程生活化?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

前学校举行的青年教师公开课活动中听了一节‚分数的意义‛感触颇深。‚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单位‚1‛,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这样一节概念课教师在设计上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思路独特新颖,教学时,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描述】

单位‚1‛的理解。

说学具,充分利用学具表示。

师:如果老师叫同学们用不同的事物表示,我想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表示方法,这样吧,老师请

大家小组合作,用老师提供给你的圆片、毛线、4个小女孩的图片、12根小棒表示出。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的。

生:把一张圆形纸片对折再对折,每份用分数表示。

师:你为什么要对折再对折?

生:平均分。

师:还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吗?

生:将绳子剪成4段,每段是。

生连忙补充:将绳子剪成一样长的4段,每段是。

师:你们觉得他补充的对吗?他为什么要补充?

生:他前面没有平均分。

生:我把4个女同学中的其中的一个圈起来,它也表示。

生:我用4根火柴棒,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

生:我用8根火柴棒,也平均分成4份,每份2根也是。

生:我用12根火柴棒,每份3根也是。

师:请大家想想,在表示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或不同的地方?

生:都是平均分。

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生:分的对象不同。

生:有的分的是一个图片、一个的物体,有的是好多个物体组成的。

师:一个图片、一个物体,平均分后表示其中的几份可以写成分数,那么像4个女同学中的一个,8根火柴棒中的2根等这些都可以用自然数来表示,为什么也要用来表示?

(1)师:要不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怎么样?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反馈:

生:把好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

生:一个女同学,2根火柴棒都表示是整体的。

师:我们把这些都看成一个整体,那请你观察一下我们身边有这样的整体吗?

生:我们的班的全班同学。

生:教室里的所有老师。

生:教室里的6盏日光灯。

师:像这些整体或可以看成一个整体,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看作单位‚1‛(教师板书:单位1)。 师:你觉得这个‚1‛与自然数的1有什么不同?

生:它可以表示好多的物体。

生:它可以表示一个整体。

师:这样的话要把这个‚1‛与自然数的1要区别,你们觉得我们最好怎么处理?

生:给它加个引号。

师:我们把刚才的那些都看成一个整体,那请你说说他们中的一个或一盏可以表示出那一个分数? 生: 。

生:。

生:。 【评析】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常规性的观摩课,关于这节课的教案不少,课也听了不少,如何体现‚观念更新,基础要实,思维要活‛,我觉的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对课堂的设计以及处理,给我几点比较深的感触:

1、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思路独特新颖。

传统教学的种种封闭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迫切需要一种展现自我,发展个性的体验式学习。以前的教学改革,大多停留在数学学科层面上,往往比较注重将教科书上的知识教给学生。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清楚要教什么,为什么这样教和怎样教,学生却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学生的学习缺少方向,缺少动力,缺少方法,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很难得到发挥。因此,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应是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把整个学习过程放给学生,让学生小组合作,全员参与,共同探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2、让概念学习具有一定的开放度。

概念学习并不是枯燥的,用概念自身的魅力及教材的内在智力因素让概念学习也有一定的开放度。在上面这一环节中,教师注重教材的开放性和思考性,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如教师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让学生通过选一选、分一分,折一折等一系列的操作,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理解表示的意义,再通过比较一个图片,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

等一个整体和可以看成一个整体的一些群体,认识和理解单位‚1‛,教师让学生在基本理解的同

时去区别单位‚1‛与自然数的1的不同,从而教师突破理解单位‚1‛这一难点,教学中教师突出了单位‚1‛的动态变化、分数与所对应的量之间的联系、‚平均分‛概念的进一步深入、分数基本性质的渗透。又如‚我们身边有这样的整体吗?‛‚可以表示那一个分数?‛既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也让学生看到了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感悟了生活中的数学。也为理解分数的意义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建立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遵循儿童学习概念的规律的同时,创造性的处理教材。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找准学生的认知的起点,以一个圆形图片,一根1分米长的毛线段为切入口,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来表示,

再过渡用整体来表示。在这些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尊重学生,发

扬教学民主,学生在小组合作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探讨、质疑、创造,并逐步的完成对知识的理

解和深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较好的体现了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的研究者。

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还培养了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亲历探究发现的过程,已不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其本身就是教学的重要目的。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从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思维的空间,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

1、[案例描述]《带分数乘法》教学片断:

⒈学生根据应用题‚草坪长5米,宽2米,求草坪的面积。‛列出算式:5×2

⒉算式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四人小组交流算法。

其中一个组,在小组交流时,由于三位同学还没有想出方法,整个合作过程只好由一位同学讲了三种方法:①(5+)×(2+) ②5.8×2.5 ③×,其他同学拍手叫好而告终。

请你根据上述教学片断进行反思(主要从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层面分析)。

答:以上现象是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时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强调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

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应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多数学习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组织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应远远超过独立学习的结果。当然,宜独宜合,应和教学情景、学生实际结合,择善而用,才能日臻完美。我们在设计学生合作学习时,能否认真的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学生在合作交流前,你让学生经历过独立思考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他们有充分的时空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有否进行明确的角色分工呢?

2、[案例描述]记得那是一节顺利而精彩的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在课的结尾,教者没有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去小结,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班里用分数表述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情绪。令人难忘的是有一位学生在小组里的表述:‚我把整节课的学习情绪看成单位‘1’,高兴的占了3份,即3/4高兴,遗憾的占了一份,即1/4遗憾。因为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都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展示了我们班的风采,为班级争了光,我为我们班而自豪,感到十分高兴。我之所以遗憾,是因为整堂课我一直认真思考,积极举手,许多问题又不难,但老师没有给我一次机会,我感到很遗憾……‛

下课后我找到这位同学了解情况:

问:小朋友,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没让你发言吗?

答:老师有可能没有看到我举手,也有可能怕我回答不准确吧,因为数学这门课我学得不太好。 问:平时课堂上,老师都叫哪些同学发言呢?

答:差不多都是成绩较好的同学。

[案例反思](可以从面向全体的角度分析):

答:这是我们数学课堂中存在的普遍想象,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来面向全体学生呢?只有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体,才有可能真正面向全体,这样的道理已经很难在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得以落实。我们想,我们可以采用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的个人想法在小组内得到展示,在小组内得到表现。…

3、案例描述

师:今天,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之前,请你们独立解决一个问题:笑笑在书店买一套《中国儿童百科全书》花了148元,还剩下53元,笑笑带了多少钱?

师:淘气跟笑笑一起到书店买书,也有一个问题,看谁有办法帮他解决?

淘气在书店买一本《童话故事》,花了3. 2元,他又买了一本数学世界,花了11. 5元。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鼓励学生迎接挑战,认真审题,先列出算式,教师巡堂,再到黑板前列出算式:3.2+11.5=?)

师:(指着算式)这是我看到的一些同学所列的算式,有没有列式和这个不同的?(学生还可能列出11.5+3.2=?教师也把它写到黑板上,给予肯定)

师:为了帮淘气解决付钱的问题,大家都列出了正确的算式。可我们都没有尝试过两个小数怎么相加。现在就来试一试看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算法。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3)看一看教材中三位小朋友是怎么计算的。其中哪种算法和你的一样,哪种你没想到?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4)小组讨论:教材中的三种算法各有什么特点和相同之处?小数相加时,为什么智慧老人特别强调‚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5)全班围绕‚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交流,教师归纳小结,明晰小数加法的算理。 师:多位数相加时,个位数字一定要对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相同数位(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个位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小数相加时,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教材中前两种算法的共同特点是化去小数点,把小数相加变成整数相加,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没有变。所以,只要小数点对齐了,小数加法的计算与多位数加法的计算就没有什么不同了。

问题讨论

(1). ‚小数加法‛这一课,教材是让学生直接进行尝试的,本案例中教师引入时先安排了整数加法的内容,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直接安排学生尝试,对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是否有帮助?

(2)、教师在学生讨论完之后,安排了看书的环节,你认为有必要吗?为什么?

(3)、书中三种算法的共性是什么?为什么要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

案例分析(围绕上述问题分析)

4、案例《9加几》前半节课的教学过程:

⒈创设9+5的情境,列出数学算式。

⒉学生合作交流9+5=?

⒊比较算法多样化,得出‚凑十法‛。

⒋教师布置学生以四人小组的为单位,通过摆小棒计算9+6=

9+7= 9+4= 9+3=

笔者仔细观察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大多数小组同学先写出得数,再摆小

棒,有一个组的同学纯粹在玩小棒。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了弄清原因,于是我又出了一些9加几的算式让学生口答,每人5题,抽测了十位同学,只有一人算错了1题。问他们怎样算的,多数同学回答,想出来的,在幼儿园里就会算了。位数不少的同学能把‚凑十法‛的过程说得头头是道、明明白白。

思考题:1、摆小棒计算时学生为什么先写得数再摆小棒?

2、我们应如何对待书中所安排的动手操作?

案例分析:

5、设计一个你认为较理想的问题情境,并加以分析。

6、、案例描述:这样的合作有效果吗?

场景1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一课时,在学生根据情境列出16-7这样一个算式之后,马上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应该怎样计算16-7。

场景2

某校四年级六班有56名同学,老师在教学实践活动课‚秋游计划‛一课时,在让学生合作制订购买秋游所需物品及所需钱数之后,又设计了一个活动——乘车与买门票。‚一辆大客车可坐50人,每辆300元;一辆中型客车可坐30人,每辆200元。个人票每人10元,团体票每人8元(10人为一组)。‛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这些数据,讨论交流应该怎样租车、怎样购买门票比较合理(在第二次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在继续计算买哪些吃的更好,有的在互相玩计算器)。 场景3 .

一位教师在教学二年级数学课‚克和千克‛一课时,让小组合作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小组汇报时,有一个学生说:‚我称的是竖笛,它的重量是8克。‛老师问道: ‚是8克吗?‛坐在旁边的学生提醒了一下:‚它的重量是85克。‛这名学生终于说出了合理的答案。

思考题:场景1的合作缺少了什么?场景2在第二次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在继续计算买哪些吃的更好,有的在互相玩计算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场景3中为什么会出现第一次说是8克而第二次说是85克的情况呢?

‚5的加法‛新授课。教材是这样编写的:

教材编写的意图是:渗透算法多样化的理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那么老师又是怎样理解使用教材的呢?

师:算出一共5只,是用什么方法算?

生1:4+1=5。

生2:4和1组成5。

师:为什么用加法?

生:(无人举手)

师:昨天学习加法,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现在,要把4只和1只合起来,所以该用——加法。

师:算式4+1=5中的4、1、5表示什么?

生:(略)

师:5只鸟,可能用什么方法算出来?

生:(脱口而出)用加法。

(教师想要的方法没出来,于是教师要求学生讨论)

师:请四人小组讨论。

生:(学生讨论)

师:谁来汇报‚5只鸟,可能用什么方法算出来?‛

生1:用加法。

生2:想组成分解。

(这时教材上列举的三种方法,学生只想到‚组成‛这一种。于是,教师继续引导)

师:有不同的想法吗?你是怎么想的?

生3:心里想的。

生4:5-0=5(这时,学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师:请你说一说怎样想出等于5?

生5:4和1组成5。

生6:跟他一样是心里想的。

(学生仍然想不出‚数数‛的方法,这时教师干脆直截了当地‚导‛)

师:在心里怎样算?先数几?

生7:先数4。

师:再数几?

生7:再数5。

(至此,‚用数数的方法来计算4+1=?‛终于出来了)

【评析】为了启发学生说出数数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用了十几分钟。在这当中学生有什么收获呢?学生为什么不会想到数数的方法?实际上城市的一年级新生几乎100%接受幼儿园教育。目前,许多幼儿园都在教学10以内加减法,而且为了更好地与小学‚接轨‛,他们教孩子用想组成分解的方法来计算加减法,还让学生天天练习。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幼儿园期间对10以内的加减法已达到了提取事实的阶段(即脱口而出的程度),早已超越用数数得到计算结果的阶段。也就是说学生经验中早就淡忘了数数的方法,所以学生想不到数数的方法也就成其自然了。

教师用这么长的时间想达到什么目的呢?为什么千方百计地非要学生说出用数数的方法计算‚4+1=?‛呢?因为这种方法教材上出现了。有些教师以为教材提倡算法多样化,就必须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每一种方法。这说明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尚未理解,仍然是‚以教材为本‛、‚以教案为本‛。

学生在这十几分钟里知识无增,认知水平降低,只有失败的体验。这样的教学,无论是从教学目标的哪个维度来衡量,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反而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课改的基本理念是:教育要以人为本,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而要体现这个基本理念,非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可。那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在‚五个字‛(调、改、增、组、挖)上下功夫。调:调整认知目标,调整教学内容,调整练习题;改:改变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活动情境……)、改变例题、习题;增:增加让学生探索创造的活动;组:重组教学内容;挖:挖掘教材中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

像前面举的这个例子,当学生列式计算之后,教师可让学生说一说:‚4+1=5,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能想出几种就几种,勿强求。接着教师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笑笑也在学习5以内的加法,可2+3=?他给忘了,你能帮他想办法算出这题的得数吗?然后可设计游戏和一些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练习。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哪些事可以用5的加法来表示?……如果班级学生的基础较好,可以把5以内的加减法合在一起上,甚至也可以不教学这部分内容。这样的设计,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发展需求,较好地体现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

7.[案例描述]《带分数乘法》教学片断:

⒈学生根据应用题‚草坪长5米,宽2米,求草坪的面积。‛列出算式:5×2

⒉算式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四人小组交流算法。

其中一个组,在小组交流时,由于三位同学还没有想出方法,整个合作过程只好由一位同学讲了三种方法:①(5+)×(2+) ②5.8×2.5 ③×,其他同学拍手叫好而告终。

请你根据上述教学片断进行反思(主要从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层面分析)。

答:以上现象是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时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强调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应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多数学习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组织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应远远超过独立学习的结果。当然,宜独宜合,应和教学情景、学生实际结合,择善而用,才能日臻完美。我们在设计学生合作学习时,能否认真的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学生在合作交流前,你让学生经历过独立思考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他们有充分的时空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有否进行明确的角色分工呢?

8.[案例描述]记得那是一节顺利而精彩的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

在课的结尾,教者没有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去小结,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班里用分数表述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情绪。令人难忘的是有一位学生在小组里的表述:‚我把整节课的学习情绪看成单位‘1’,高兴的占了3份,即3/4高兴,遗憾的占了一份,即1/4遗憾。因为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都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展示了我们班的风采,为班级争了光,我为我们班而自豪,感到十分高兴。我之所以遗憾,是因为整堂课我一直认真思考,积极举手,许多问题又不难,但老师没有给我一次机会,我感到很遗憾……‛

下课后我找到这位同学了解情况:

问:小朋友,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没让你发言吗?

答:老师有可能没有看到我举手,也有可能怕我回答不准确吧,因为数学这门课我学得不太好。 问:平时课堂上,老师都叫哪些同学发言呢?

答:差不多都是成绩较好的同学。

[案例反思](可以从面向全体的角度分析):

答:这是我们数学课堂中存在的普遍想象,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来面向全体学生呢?只有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体,才有可能真正面向全体,这样的道理已经很难在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得以落实。我们想,我们可以采用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的个人想法在小组内得到展示,在小组内得到表现。……

(一) 两位教师上《圆的认识》一课。

教师A在教学‚半径和直径关系‛时,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制表,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在同一圆中,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教师B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是这样设计的:

师:通过自学,你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吗?

生1: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生2:在同一圆里,所有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生3:如果用字母表示,则是d=2r。r=d/2。

师:这是同学们通过自学获得的,你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一结论是正确的呢?

生1:我可以用尺测量一下直径和半径的长度,然后考查它们之间的关系。

师:那我们一起用这一方法检测一下。

……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2:通过折纸,我能看出它们的关系。

……

思考题:

1、两案例的主要共同点是什么?

2、是否真正了解学生的起点?

3、从线性与非线性的观点分析两教法。预测两教法的教学效果。P25。

案例分析:答:两个案例都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特征及联系 B教师设计,是学生不断激活‚内存‛的过程。建构主义是非常强调个体的经验的,个体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以经验为基础展开的,让学生充分调集和展示经验,是师生高效对话的前提。我

们不仅要充分承认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还要尽可能了解学生已经有了哪些颜色。

很明显,第二位老师已经为学生创设了一次成功的数学活动,我们可以预测这样的活动一定能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这种魅力,一方面是因为它承接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学生感受到数学很简单、很日常、很好玩,有信心,有兴趣去学习。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多感官的活动,探究这些亲切有趣的现象背后的原理,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培养一定的数学能力,由此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持续动力。

(二)

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原题的内容是一个粮店三月份售出面粉674袋,每袋25千克,一共售出面粉多少千克?这样一道例题让学生感觉与自己生活太远,和白己的关系又不是很密切,所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照着原例题讲,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无味。于是,我们联系学生的生活来进行延伸。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猜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们一听是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事情,兴趣盎然,有的猜测5千克,有的猜测10千克,还有的猜测20千克,有个别学生看到了课后的内容说出来是12千克。教师接着问,照这样计算,一年要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马上算出平年是4380千克,闰年是4392千克。随着计算结果的出现,学生觉得非常吃惊:‚哇!这么多呀!‛看着学生吃惊的样子,教师又提出新的要求:‚你家所住的楼房一共有多少户?如果按一家一个水龙头计算,一年要白白流掉多少水?‛ 思考题:原题与改动后的题目比较有什么异同(包括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目标的维度、教学效果)?

案例分析(二)、主要从素材的度分析。

答:‚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是一个比较抽象化的数学知识练习,但是它同样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时应提供具体有趣的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使学生获得‚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的学习体验,并掌握‚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算理。

从上面的两个情景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情景,由于学生缺乏真实的体验,缺少吸引学生的素材,学生很难对这教材产生学习积极性,也不可能很好的参与学习的过程了。

不少专家指出,‚教科书,只是教与学的工具,决不是唯一的资源‛。‚大胆而创造性处理教材,甚至重组或改编教材,那时教师的业务权利‛。因此,在第二个教学情景中,老师进行了大胆的替换改造,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取代。在上面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学生已初步学会了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周围世界,并且在这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真正体会到了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

(三)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派车‛的教学片断:

(1)出示问题:假期里,我们班将组织25名优秀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夏令营,学校安排面包车、小轿车两种车接送。其中面包车每辆限乘8人,小轿车每辆限乘3人。假如你是老师,你将如何派车?

(2)学生独立思考后并在小组内交流。

(3)学生汇报:

生1:派2辆面包车和3辆小轿车,算式:2×8=16(人) 3×3=9(人)。

师:掌声鼓励!

生2:派4辆面包车,留7个坐位放行李。算式:8×4-7=25(人)

生3:派5辆面包车。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3:每辆面包车坐5人,留3个坐位放行李,算式:5×5=25(人)

师:也可以!

生4:派6辆面包车,其中5辆面包车每辆坐4人,一辆坐5人,空位放行李。

……

学生海阔天空的答,而教师不管学生如何回答,都一一加以肯定,以示教学的民主,体现‚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待过了20分钟,学生说出了11种派车方案(其中有8种方案空位超过一辆车的坐位)时,教师小结并布置了练习:同学们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案,每种方案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果增加4位教师,共有29人,你又会怎样派车呢?

……

案例分析(从解题策略多样化要注意的有关问题的角度分析):

答: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对几十个人去解决同一个问题而言的,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要求能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因此,对于学生个体来说,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学习能力低的学生只要求能用一种方法解决问题,学习能力高的学生要求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过于追求算法多样化,往往会造成学生对每种算法的理解不够深入,思维仅仅停留在横向的比较层面上.而现在一般强调的算法要优化,实质是为了使学生的思维能够纵向地,深入地发展,同时算法的优化也有利于更好完成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如本课"寻求租车的多种方案"的目标.因为优化的方法往往是已经公认的,适合大多数学生掌握的,有推广和使用价值的方法,学生只有在掌握优化方法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去完成熟练的技能.

(四) 师:(呈现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这两个图形分别是什么?

生:左边的是长方形,右边的是正方形。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

师:(边比划边说)通过折一折量一量,你能发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用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量一量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四个角,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与指定的方法探索)

生1:我们组发现了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的?

生1(边比划边说):用尺子量、用折纸的方法发现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用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发现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还有不同的吗?

生2:我们组是用绳子量的方法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的。

案例分析(从问题的品质的角度分析):

答: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

(1)应当明确、具体和可感。学生可以不必为琢磨问题的内涵而费尽周折,可以直接关注问题所导向的学习领域或学习空间。

(2)应当具有思考价值,即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和广度,需要学生历经真实的思考,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的组合进行苦苦思索、探究后木材内寻求到问题的结果;要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应当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后都能解决问题,并且让那些学习基础或能力暂时较差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或同学的帮助下也能不同层次到解决问题。

(3)要关注‚三维‛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4)问题要具有情境功能。

(五)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教学片断:

⒈教师布置学生独立思考的内容:我们如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经知道面积公式的平面图形来研究它的面积公式呢?

⒉学生合作交流不到2分钟,当教师发现有一个小组的同学‚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把平行四边形分割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然后再等量拼成一个长方形,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乘高‛的方法后,就立即宣布合作结束。

[案例分析] (主要从与合作学习有关的因素的角度上加以分析)

答:1、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了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的‚一言堂‛的专制,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当前,很多教师都已经有意识地把它引入课堂,但很多时候的小组合作只是作了个形式而已。

2.小组合作要追求实效,防止流于形式

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前,你可以先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这节课(或者这个环节)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用可以吗?(2)如果要用,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拔、引导?(3)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4)学习中,哪些内容适合进行班级集体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内容适合个人自学?

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独立学习。教学中,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应给学生充分的独立学习时间,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在合作互动中重视创造问题的产生合作互动是否有效来自于教师对讨论目标的期望。 教师只有将学生的讨论置于自由开放的目标领域,都能让学生真正在讨论中有所生成(问题生成、新的观点生成),产生可贵的教学资源。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广大的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践中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而将传统的教学形式说得一无是处。不讲原则的过多的合作学习也可能限制学生思考的空间,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六)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需要多少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教学片断:

① 出示买卖的情境图(图标有泳圈的单价12元,篮球的单价15元)。

② 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③ 探索算法多样化。

师: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算式怎样列?

生:15×3=

师:应该怎样算呢?

生1:我用加法15+15+15=30+15=45(元)

生2:我用乘法10×3=30 5×3=15 30+15=45(元)

生3:把15看成3个5,共有9个5,得45(元)

师:你喜欢用什么方法?

生1:用加法。

师:用加法也可以。

生2:用乘法。

师:好的。

④练习13×3 70×5 24×2 13×5 31×3 34×2 24×4

师:你喜欢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

学生练习时笔者观察了7位小朋友所用的方法,其中有4位是采用加法的……

[案例分析] (主要从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层面上加以分析):

答 :有的教师认为,如果对算法进行优化,那就谈不上算法多样化,似乎多样化与优化之间存在矛盾。其实不然,方法和方法之间根本不存在优劣之分,任何优越性与不足都是与一定的环境相联系的。算法优化是学生个体的学习、体验与感悟的过程,不是群体或教师的优化。对个体而言,是个体对原有的计算方法优化的过程,是个体思维发展、提高的过程。如果不对算法进行优化,那么我们的学生就没有收获,没有提高。

在优化算法的过程,教师必须注意两点:第一,优化的主体是学生,要尊重学生的想法,教师应把选择判断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优化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完善的过程,产生修正自我的内需,从而‚悟‛出属于自己的最佳方法。教师在评价算法时,不要讲‚优点‛,而要讲‚特点‛,把优点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这才能达到优化的目的。第二,教师要明确‚优化‛并不是统一一种方法,把优化的过程作为引导学生主动寻找更好方法的过程,尊重学生的选择,只要学生认为合适、自己喜欢,教师就应加以肯定和鼓励。

(七)

记得那是一节顺利而精彩的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在课的结尾,教者没有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去小结,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班里用分数表述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情绪.令人难忘的是有一位学生在小组里的表述:"我把整节课的学习情绪看成单位'1',高兴的占了3份,即3/4高兴,遗憾的占了一份,即1/4遗憾.因为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都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展示了我们班的风采,为班级争了光,我为我们班而自豪,感到十分高兴.我之所以遗憾,是因为整堂课我一直认真思考,积极举手,许多问题又不难,但老师没有给我一次机会,我感到很遗憾……"

下课后我找到这位同学了解情况:

问:小朋友,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没让你发言吗

答:老师有可能没有看到我举手,也有可能怕我回答不准确吧,因为数学这门课我学得不太好. 问:平时课堂上,老师都叫哪些同学发言呢

答:差不多都是成绩较好的同学.

[案例反思](可以从面向全体的角度分析):

答:这是我们数学课堂中存在的普遍想象,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来面向全体学生呢 我们想,我们可以采用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的个人想法在小组内得到展示,在小组内得到表现.……

(八)

《平行四边行的面积》教学片段

教师演示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随着演示活动的进行,教师随即提出以下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是沿着什么将平行四边形剪开的

生:高.

师:我们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了哪两个图形

生:(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

教师把三角形平移到梯形的另一面(并大声强调了几遍——"平移"这个词),拼成一个长方形. 师:这个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样

生:相等!

师:为什么

生:面积既没有多也没有少.

师:很好!那长方形的长,宽分别对应着原来平行四边形的什么

生:长方形的长对应着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高对应着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

师:现在你能说出如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了吗

生: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为了强调可以沿任意一条高剪开,老师又重复地操作了一遍,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直角梯形,转化成长方形.由于问题的提问与前面相仿,笔者不再赘述)

教师又出示了大量变式练习进行提问与训练,学生进入习题操练过程……

问题探讨:

(1)从提问目的,层次,开放上分析上述教学你认为怎样

(2)这样的教学是否表明学生们已经很好地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方法

(3)这样的教学与新理念比较你认为怎样

案例分析:

(1)从提问目的、层次、开放上分析上述教学你认为怎样?

从提问的目的分析,教师主要是为完成知识点的教学这一任务而设计的。更多的是关注自已的教学。从层次性来分析层次的展开主要针对知识点的各个要素问题始终归于一个平面。从开放上讲,这不算什么开放因为它始终围绕着教师的提问展开教学。而学生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没有自已动手操作,探索知识。

(2)这样的教学是否表明学生们已经很好地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方法?

不能表明学生已掌握了知识。由于课堂上对平行四边形的:‚割补‛是由教师示范完成的。而并非学生的独立发现,一旦出现较复杂的情况,一部分学生就会因此陷入困境。

(3)这样的教学与新理念比较你认为怎样?

这样的教学与新理念差距还很大。新理念关注的是学生自身发展,以学生为本。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师自已的教学。教师在这里让学生的思维跟着自已走,没有给学生的开放学习以更多的空间。没让学生自已去剪拼,而是自已在示范操作,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推理,交

流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发展了。

(九)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的教学过程片断:

⒈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顶点下定义.

⒉通过动手操作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个数.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的模型,闭上眼睛摸一摸,睁开眼睛看一看,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 有几个顶点

(生按要求操作并回答).

课后笔者进行了一个小调查:

调查对象:还没有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的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年级的五(3)班学生. 调查内容:长方体有()个面,有()条棱,有()个顶点(学生填空前先学习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概念).

调查结果:全班56人,六个面答对的有50人,12条棱答对的有37人,8个顶点答对的有51人. 案例分析:

答: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

奥苏伯尔有句名言:"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位老师的教学,没有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水平,使的课堂得探究活动显得乏味.我们必须认真体会新课程提倡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条理念.

案例分析:

从本案例可以看出,教师未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对学生的学习起点把握不准确。 其实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起点找准教学起点,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具体方法有:(1)课前自问自答;(2)课前了解;(3)导入环节,直接了解。

(十)

《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课

教师首先用了15分钟时间复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及每个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把这几种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画成一个网络图。学生用了近5分钟时间便完成了。于是纷纷要求上台给大家展示,并讲解。有的还要求把自己的网络图画到黑板上,然后象小教师一样绘声绘色地讲自己的想法。还有的同学说:"长方形就象母体,其余的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就象子体。"课堂上学生表现得非常出色。看到同学们那种人人奋勇当小教师的热情,教师实在不忍心因为时间关系而把此环节结束了。等同学们都表现得差不多的时候,教师一看表,不到5分钟就要下课了。于是匆匆忙忙出示了一道实际应用的题目,学生还没做完,下课的铃声就无情地敲响了。

剖析:本节课,教师的确把学生放在了最为突出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角"。从公式的推导到知识网络的构建,80%的话都是由学生讲出来的,教师退而居其次。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施展,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数学活动的全过程。孩子们构建的网络图,虽然有的不太合理,但毕竟是他们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创造。然而,遗憾的是,本节课在汇报交流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太多,而没有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策略:变人人交流为集体反馈。在汇报交流网络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找几个有代表性的学生上台展示并讲解后,对学生说:"我知道同学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并想在这里一展才华。然而时间有限,课后,把你们的作品贴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里,我们再继续交流,好不好?并且比一比,看谁的作品画得最合理,最美观!"这样,既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本节课继续往下进行。

(十一)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

1、[案例描述]《带分数乘法》教学片断:

⒈学生根据应用题‚草坪长5米,宽2米,求草坪的面积。‛列出算式:5×2

⒉算式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四人小组交流算法。

其中一个组,在小组交流时,由于三位同学还没有想出方法,整个合作过程只好由一位同学讲了三种方法:①(5+)×(2+) ②5.8×2.5 ③×,其他同学拍手叫好而告终。

请你根据上述教学片断进行反思(主要从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层面分析)。

答:以上现象是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时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强调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应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多数学习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组织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应远远超过独立学习的结果。当然,宜独宜合,应和教学情景、学生实际结合,择善而用,才能日臻完美。我们在设计学生合作学习时,能否认真的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学生在合作交流前,你让学生经历过独立思考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他们有充分的时空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有否进行明确的角色分工呢?

2、[案例描述]记得那是一节顺利而精彩的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在课的结尾,教者没有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去小结,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班里用分数表述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情绪。令人难忘的是有一位学生在小组里的表述:‚我把整节课的学习情绪看成单位‘1’,高兴的占了3份,即3/4高兴,遗憾的占了一份,即1/4遗憾。因为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都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展示了我们班的风采,为班级争了光,我为我们班而自豪,感到十分高兴。我之所以遗憾,是因为整堂课我一直认真思考,积极举手,许多问题又不难,但老师没有给我一次机会,我感到很遗憾……‛

下课后我找到这位同学了解情况:

问:小朋友,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没让你发言吗?

答:老师有可能没有看到我举手,也有可能怕我回答不准确吧,因为数学这门课我学得不太好。 问:平时课堂上,老师都叫哪些同学发言呢?

答:差不多都是成绩较好的同学。

[案例反思](可以从面向全体的角度分析):

答:这是我们数学课堂中存在的普遍想象,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来面向全体学生呢?只有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体,才有可能真正面向全体,这样的道理已经很难在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得以落实。我们想,我们可以采用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的个人想法在小组内得到展示,在小组内得到表现。…

3、案例描述

师:今天,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之前,请你们独立解决一个问题:笑笑在书店买一套《中国儿童百科全书》花了148元,还剩下53元,笑笑带了多少钱?

师:淘气跟笑笑一起到书店买书,也有一个问题,看谁有办法帮他解决?

淘气在书店买一本《童话故事》,花了3. 2元,他又买了一本数学世界,花了11. 5元。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鼓励学生迎接挑战,认真审题,先列出算式,教师巡堂,再到黑板前列出算式:3.2+11.5=?)

师:(指着算式)这是我看到的一些同学所列的算式,有没有列式和这个不同的?(学生还可能列出11.5+3.2=?教师也把它写到黑板上,给予肯定)

师:为了帮淘气解决付钱的问题,大家都列出了正确的算式。可我们都没有尝试过两个小数怎么相加。现在就来试一试看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算法。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3)看一看教材中三位小朋友是怎么计算的。其中哪种算法和你的一样,哪种你没想到?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4)小组讨论:教材中的三种算法各有什么特点和相同之处?小数相加时,为什么智慧老人特别强调‚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5)全班围绕‚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交流,教师归纳小结,明晰小数加法的算理。 师:多位数相加时,个位数字一定要对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相同数位(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个位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小数相加时,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教材中前两种算法的共同特点是化去小数点,把小数相加变成整数相加,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没有变。所以,只要小数点对齐了,小数加法的计算与多位数加法的计算就没有什么不同了。

问题讨论

(1). ‚小数加法‛这一课,教材是让学生直接进行尝试的,本案例中教师引入时先安排了整数加法的内容,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直接安排学生尝试,对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是否有帮助?

(2)、教师在学生讨论完之后,安排了看书的环节,你认为有必要吗?为什么?

(3)、书中三种算法的共性是什么?为什么要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

案例分析(围绕上述问题分析)

4、案例《9加几》前半节课的教学过程:

⒈创设9+5的情境,列出数学算式。

⒉学生合作交流9+5=?

⒊比较算法多样化,得出‚凑十法‛。

⒋教师布置学生以四人小组的为单位,通过摆小棒计算9+6=

9+7= 9+4= 9+3=

笔者仔细观察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大多数小组同学先写出得数,再摆小

棒,有一个组的同学纯粹在玩小棒。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了弄清原因,于是我又出了一些9加几的算式让学生口答,每人5题,抽测了十位同学,只有一人算错了1题。问他们怎样算的,多数同学回答,想出来的,在幼儿园里就会算了。位数不少的同学能把‚凑十法‛的过程说得头头是道、明明白白。

思考题:1、摆小棒计算时学生为什么先写得数再摆小棒?

2、我们应如何对待书中所安排的动手操作?

案例分析:

5、设计一个你认为较理想的问题情境,并加以分析。

6、、案例描述:这样的合作有效果吗?

场景1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一课时,在学生根据情境列出16-7这样一个算式之后,马上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应该怎样计算16-7。

场景2

某校四年级六班有56名同学,老师在教学实践活动课‚秋游计划‛一课时,在让学生合作制订购买秋游所需物品及所需钱数之后,又设计了一个活动——乘车与买门票。‚一辆大客车可坐50人,每辆300元;一辆中型客车可坐30人,每辆200元。个人票每人10元,团体票每人8元(10人为一组)。‛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这些数据,讨论交流应该怎样租车、怎样购买门票比较合理(在第二次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在继续计算买哪些吃的更好,有的在互相玩计算器)。 场景3 .

一位教师在教学二年级数学课‚克和千克‛一课时,让小组合作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小组汇报时,有一个学生说:‚我称的是竖笛,它的重量是8克。‛老师问道: ‚是8克吗?‛坐在旁边的学生提醒了一下:‚它的重量是85克。‛这名学生终于说出了合理的答案。

思考题:场景1的合作缺少了什么?场景2在第二次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在继续计算买哪些吃的更好,有的在互相玩计算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场景3中为什么会出现第一次说是8克而第二次说是85克的情况呢?

‚5的加法‛新授课。教材是这样编写的:

教材编写的意图是:渗透算法多样化的理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那么老师又是怎样理解使用教材的呢?

师:算出一共5只,是用什么方法算?

生1:4+1=5。

生2:4和1组成5。

师:为什么用加法?

生:(无人举手)

师:昨天学习加法,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现在,要把4只和1只合起来,所以该用——加法。

师:算式4+1=5中的4、1、5表示什么?

生:(略)

师:5只鸟,可能用什么方法算出来?

生:(脱口而出)用加法。

(教师想要的方法没出来,于是教师要求学生讨论)

师:请四人小组讨论。

生:(学生讨论)

师:谁来汇报‚5只鸟,可能用什么方法算出来?‛

生1:用加法。

生2:想组成分解。

(这时教材上列举的三种方法,学生只想到‚组成‛这一种。于是,教师继续引导)

师:有不同的想法吗?你是怎么想的?

生3:心里想的。

生4:5-0=5(这时,学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师:请你说一说怎样想出等于5?

生5:4和1组成5。

生6:跟他一样是心里想的。

(学生仍然想不出‚数数‛的方法,这时教师干脆直截了当地‚导‛)

师:在心里怎样算?先数几?

生7:先数4。

师:再数几?

生7:再数5。

(至此,‚用数数的方法来计算4+1=?‛终于出来了)

【评析】为了启发学生说出数数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用了十几分钟。在这当中学生有什么收获呢?学生为什么不会想到数数的方法?实际上城市的一年级新生几乎100%接受幼儿园教育。目前,许多幼儿园都在教学10以内加减法,而且为了更好地与小学‚接轨‛,他们教孩子用想组成分解的方法来计算加减法,还让学生天天练习。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幼儿园期间对10以内的加减法已达到了提取事实的阶段(即脱口而出的程度),早已超越用数数得到计算结果的阶段。也就是说学生经验中早就淡忘了数数的方法,所以学生想不到数数的方法也就成其自然了。

教师用这么长的时间想达到什么目的呢?为什么千方百计地非要学生说出用数数的方法计算‚4+1=?‛呢?因为这种方法教材上出现了。有些教师以为教材提倡算法多样化,就必须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每一种方法。这说明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尚未理解,仍然是‚以教材为本‛、‚以教案为本‛。

学生在这十几分钟里知识无增,认知水平降低,只有失败的体验。这样的教学,无论是从教学目标的哪个维度来衡量,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反而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课改的基本理念是:教育要以人为本,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而要体现这个基本理念,非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可。那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在‚五个字‛(调、改、增、组、挖)上下功夫。调:调整认知目标,调整教学内容,调整练习题;改:改变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活动情境……)、改变例题、习题;增:增加让学生探索创造的活动;组:重组教学内容;挖:挖掘教材中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

像前面举的这个例子,当学生列式计算之后,教师可让学生说一说:‚4+1=5,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能想出几种就几种,勿强求。接着教师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笑笑也在学习5以内的加法,可2+3=?他给忘了,你能帮他想办法算出这题的得数吗?然后可设计游戏和一些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练习。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哪些事可以用5的加法来表示?……如果班级学生的基础较好,可以把5以内的加减法合在一起上,甚至也可以不教学这部分内容。这样的设计,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发展需求,较好地体现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

7.[案例描述]《带分数乘法》教学片断:

⒈学生根据应用题‚草坪长5米,宽2米,求草坪的面积。‛列出算式:5×2

⒉算式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四人小组交流算法。

其中一个组,在小组交流时,由于三位同学还没有想出方法,整个合作过程只好由一位同学讲了三种方法:①(5+)×(2+) ②5.8×2.5 ③×,其他同学拍手叫好而告终。

请你根据上述教学片断进行反思(主要从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层面分析)。

答:以上现象是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时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强调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应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多数学习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组织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应远远超过独立学习的结果。当然,宜独宜合,应和教学情景、学生实际结合,择善而用,才能日臻完美。我们在设计学生合作学习时,能否认真的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学生在合作交流前,你让学生经历过独立思考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他们有充分的时空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有否进行明确的角色分工呢?

8.[案例描述]记得那是一节顺利而精彩的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

在课的结尾,教者没有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去小结,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班里用分数表述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情绪。令人难忘的是有一位学生在小组里的表述:‚我把整节课的学习情绪看成单位‘1’,高兴的占了3份,即3/4高兴,遗憾的占了一份,即1/4遗憾。因为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都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展示了我们班的风采,为班级争了光,我为我们班而自豪,感到十分高兴。我之所以遗憾,是因为整堂课我一直认真思考,积极举手,许多问题又不难,但老师没有给我一次机会,我感到很遗憾……‛

下课后我找到这位同学了解情况:

问:小朋友,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没让你发言吗?

答:老师有可能没有看到我举手,也有可能怕我回答不准确吧,因为数学这门课我学得不太好。 问:平时课堂上,老师都叫哪些同学发言呢?

答:差不多都是成绩较好的同学。

[案例反思](可以从面向全体的角度分析):

答:这是我们数学课堂中存在的普遍想象,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来面向全体学生呢?只有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体,才有可能真正面向全体,这样的道理已经很难在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得以落实。我们想,我们可以采用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的个人想法在小组内得到展示,在小组内得到表现。……


相关内容

  • 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包括哪些
  • 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包括哪些 ? 2012-5-24 13:17 提问者: 曹子建0000 | 浏览次数:383次 回答 共3条 2012-5-24 14:57 zhangtao628649 | 三级 我校开展过 我们举行了多项比赛 演讲比赛 粉笔字比赛 钢笔字比赛 作文比赛 课堂教学大赛 评课大赛 运 ...

  • 刍议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的问题及改善对策
  • 摘要: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上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更好的提问技能来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在良好的师生互动交流过程中进行.然而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提问的主体却忽视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长此以往,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够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反而还会使学生产生懒惰甚 ...

  • 初等教育系2015届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方案
  • 初等教育系2015届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方案 毕业论文写作是教学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综合考核. 一.毕业论文的地位和作用 1.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学生学业.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

  • 小学各学科备课要求
  • 西岗镇小学关于各学科备课的指导意见 语 文 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处理 教材.编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处理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记录下来,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 要想写出一篇实用教案,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钻研教材 第一步:读课 ...

  • 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促进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 摘 要: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即教师向学生生硬死板地讲解各种理论知识点,学生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的学习状态,学习个性与创新性发展被压制,学生无法真正喜欢数学.热爱数学,无法获得良好的数学基本素养,数学教学效果自然十分低下.因此,对当前单一传统 ...

  •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一.课题的提出 1.新课程呼唤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 新课程是一场以教育价值观转换为特征的教育改革,其核心理念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师生在教育中共同成长".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三维 ...

  • 浅析小学数学的实用性教学
  • 教 育 战 线浅析小学数学的实用性教学 西藏昌都察雅县教育局教研室 斯郎曲珍 西藏昌都察雅县小学 向 措 摘 要:小学是数学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后生活工作中所用的很大一部分数学知识,都是来自于这个阶段.所以,这个阶段数学教学的实用性,就变的十分重要. 关键词 ...

  • 小学数学答辩题及参考答案
  • 小学数学答辩题及参考答案 01 A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 答: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B .数和数字有什么不同? 答:用来记数的符号叫做数字.常用的数字有四种:阿拉伯数 字.中国小写数字.中国大写数字.罗马数字.现在国际通用的数字是阿拉伯数字,他共有 以下 ...

  • 小学数学教学基本训练及参考答案
  • 小学数学教学基本训练及参考答案 一.小学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一.填空题 1具,是现代化社会中不可替代的关键技术.数学的内容.语言.思想和方法也是人类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 2 3 4研究形式推理的数理逻辑以及研究随机现象的概率论也属于基础数学. 5.当前,经渗透到一切科学技术部门与生产.生活中.并 ...

  • 小学数学教学基本要求
  • 小学数学教学基本要求 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特点,特制定小学数学教学基本要求. 一.备课 1.把握课程标准.要认真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