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心目中的杨沫

徐然

徐然是作家杨沫的长女,在这本书里,收录了徐然在不同时期回

忆杨沫的文章。本书内容的主体是发表杨沫写给徐然的163封书信以及

徐然对一些重要的信件所作的“解注”,此处摘录的三节都是出自徐

然所作的这些“解注”。

杨沫与白杨:因《青春之歌》而起纠葛

我母亲是兄妹四人,因为我的二姨妈不足20岁去世,与母亲相伴

今生的便只有我的舅舅杨高岱和三姨妈白杨了。

母亲有一封写于1980年5月的信,提及她到达上海,住在了白杨

姨妈家中。这并不是母亲首次居住在白杨姨妈处,50年代初,母亲身

体不好,就曾久居上海,吃、住、医疗都受到胞妹照顾。而且解放初

期,三姨在北京北池子附近买了一个院落,立刻就把她的哥哥姐姐—

——我的舅舅和我们一家安排住进了这所整齐舒适的四合院。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人一阔脸就变。对这点,想必凡来人世走一

回的,必定各有见识。是的,有的人一成名、一发财、一得势,何止

是不认旧友四邻?连“六亲”都不认者,也不罕见呢!而三姨白杨,

30年代就因主演《十字街头》而一举成名,成名了的她却从未忘记手

足之情。

母亲多次说到她与妹妹间的姐妹深情。

“七七”事变后,母亲投奔姨妈去往上海,上海也响起抗日的炮

声时,母亲决定回我父亲的老家河北,寻找已到达抗日根据地的丈夫。

临行时三姨帮母亲打点,钱、路费,自然也是三姨资助。母亲后来这

样对我叙说她离开上海的情景:“我真傻!你三姨给我的钱,大部分

我都打在行李里办了托运,只抱着你,提着一包尿布。火车开到南京,

行李却没有到,我天天到车站打听行李到了没有。日本飞机不停地轰

炸,有一回在火车站差点把咱们炸死!我知道不能再等行李了,钱,

珍贵的照片,什么都丢了……”

是从妈妈这些本意并非描绘白杨姨妈的叙说里,我才知道,是因

为得到白杨姨妈的帮助,母亲才能北上参加抗日战争的。虽然三姨给

的钱大部分丢失了,那却依然是姐妹情深的明证。

据我所知,虽然母亲和白杨姨妈是相亲相依的同胞姐妹,但她们

之间也并非全无矛盾,她们矛盾的起因是因为电影《青春之歌》。

1958年末,为庆祝建国十周年,《青春之歌》由有关部门确定推

上银幕。三姨得到《青春之歌》将拍电影的消息,曾数次来到北京,

争取饰演该片的女主角林道静。众所周知一部片子的演员取舍,决定

权在导演。而著名电影导演崔嵬先生(任《青春之歌》导演)认为,

林道静是个二十来岁的青年,而白杨的年龄偏大了。在这样的情况下,

三姨希望作为原著兼编剧的姐姐杨沫,能够施加影响,给她以帮助。

据我所知,母亲确曾做过努力,向方方面面反映了白杨的希望,然而

她的努力没能奏效。以后,她又曾给白杨姨妈出主意,让姨妈去找找

夏衍等文艺界领导同志,三姨是否听从母亲的意见?是否找过文化部

门的领导同志?我不得而知。但事情的结局是尽人皆知的———白杨

姨妈未能在电影《青春之歌》一片中担任主角。《青春之歌》于共和

国建国十周年时公映,由于崔嵬先生成功的导演,和影片优秀的演员、

摄影阵容,以及女主角谢芳女士的成功表演,这部电影获得一致好评,

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优秀影片之一。

只是,知道三姨曾热切盼望出演《青春之歌》的内幕,我的内心

就有着久久的遗憾和遐思:1958年,三姨还不到40岁,还记得那段日

子她一次次到北京来的情景,姨妈梳着带刘海的马尾独辫,白皙的面

容,优雅的身姿,我眼中的她,还是那样的美丽年轻。她若饰演林道

静,谁知道会创造出怎样的一个林道静呢?也许曾经历过30年代又了

解作者———姐姐杨沫的她,也能塑造出一个有魅力的林道静来?

就是这件事,白杨姨妈伤心了,一个时期她曾怪怨姐姐没有为之

尽力。母亲曾神色黯然地对我说过:“你三姨来北京了,都不来看我

……”

当然,因为深深的姐妹亲情,最终三姨还是和母亲言归于好。90

年代后,母亲和姨妈渐渐步入高龄,她们先后都坐上了轮椅。有时姨

妈来到北京,却因为同卧病榻,而无法相见。作为母亲的女儿,我便

常常成为她们的联络员。

1995年12月10日上午10时许,弥留之际的母亲急切地向我表述着

某个要求,她挤眼、努嘴,摇头,却说不出。守在病榻前的我安慰母

亲说:“你是不是想见三姨?她来过了,你当时没有醒……”这时,

久已不言的妈妈忽然迸出一句:“没有!”

是的,白杨姨妈没能和姐姐做最后的诀别,姨妈因为脑血栓这时

已瘫痪在床,母亲辞世9个月后的1996年9月,姨妈长逝于上海。

关于老舍和邓拓

母亲曾经深情地对我谈及老舍先生,悲痛地忆及他的去世。老舍

先生1966年时担任北京市文联主席,这就使他成为“造反派”们的首

选打击目标。1966年8月23日,老舍、萧军、骆宾基等二三十个人被

“揪出来”批斗。

那一天,母亲还没有被“揪出来”,但是她必须表现出参加运动

的热情———她不能离开这“斗争的前线”。那天直到深夜11点,她

才拖着疲惫已极的身心,返回家中。

拨乱反正后的1981年,母亲与老舍夫人胡青女士同参加一次会

议时,胡青向母亲补叙了母亲所不知道的那个1966年8月23日夜的

后来:那一夜的1点多钟,胡青接到市文联什么人的电话,说老舍

被送到了西长安街六部口派出所了。胡青赶到那个派出所,看到了

憔悴受伤的老舍先生。他们回到家,老舍先生倒在床上,没有多说话。

第二天一早,老舍起床,没有吃早饭,只对夫人说:“……我到单位

去了。”夫人劝他不要去了,他却昂然迈步走出了家门。

老舍先生从此没有回家。

使我对母亲所叙述深深不能忘怀的,还有妈妈与胡青在那一次

相聚一室时的几句对话。那一次妈妈告诉老舍夫人:“听当时革命委

员会的人说,是怕红卫兵把老舍先生打坏了,才想出这个权宜之计,

把他送到派出所保护起来……”听到妈妈的话,胡青睁大眼睛说:

“要是他知道真相是这样,他也许不会……送他上派出所,他可真受

不了呀!他不能理解,他这个堂堂正正的人民作家,竟要像流氓小偷

一样给送派出所!”

根据母亲所言,我一直以为导致老舍先生愤而离世的直接导火索,

或许还不是白天红卫兵的批斗,使他真正觉得绝望的,应该是被送派

出所———也许那是某些人的好意?但是他们忘记了“士可杀,不可

辱”的这一句中国老话。因为挨批斗的毕竟是多个作家,而送派出所

的却是老舍先生一个。无论如何,事实是,自尊、自爱、倔强的一代

文豪老舍先生以死来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那时,妈妈不得不烧毁了老舍先生赠送她的一幅诗作,以及邓拓

先生送给母亲的数幅对联和条幅。这是妈妈心头永远的遗憾。老舍先

生的诗比较长,是亲笔写在一张宣纸上,母亲得到后,裱好,珍重地

挂在了自己卧室的墙上。邓拓先生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解放战

争时期,我父亲母亲与邓拓先生曾同在《人民日报》的前身———《

晋察冀日报》社工作,所以,早已是老友。邓拓是不可多得的才子,

母亲得到他的墨宝,是珍重无比的。然而,两位人杰相继辞世,他们

的名字在当时是有多么可怕。因此,父母亲不得不烧掉了这些珍迹,

而且一再地为和老舍、邓拓的这些交往写着检查,交待与他们这些人

的关系……

“文化大革命”后,母亲在自己的作品中、话语里,一再表示着

为自己未能保存下来这些诗幅而心痛。

您无需再为贫穷而心酸

90年代初,我忽然想到整理一下往日存放的大量信件,这其中自

然就翻出了妈妈写给我的数百封信件。妈妈得知后,说想看看以前写

给我的那些信。

后来,当她把这些信交还给我时,若有所思地说:“不知怎么的,

读这些信,我很心酸!那些年代,咱们国家真穷呵!咱们家还算好的,

还过的是那样的日子,一般老百姓该有多难!……”

整个六七十年代物资的匮乏,是人所共知的,但有人总以为杨沫

是大作家,有稿费,穷不到她。比如,有个读者曾写信给母亲说:“

您的钱有如西江之水,流淌无尽,请能分我一小瓢……”其实并不是

这样,有那么一段时期,父母亲的存款被查封,工资也曾被停发,母

亲耍了个“小心眼儿”,她把手头仅有的1000元钱,让一位亲人埋在

了家中院落的一角。后来母亲给放回家,再去寻找这1000元人民币时,

钱却已经不翼而飞了。

也还记得,妈妈对我说到她年轻时代的“穷”。那是30年代后期,

她和爸爸在北平做地下工作,就靠爸爸在《世界日报》做掩护身份的

小职员的一点收入维持生计。恰巧刚出生的我又生了病,他们没钱给

孩子看病,就向房东“柱子妈”借了当时的30块钱。周围的人因此奚

落我母亲:“还给她看什么病!小点点月子孩子就借钱看病,命好不

了!”父母亲并没有力量归还房东这30块钱。不久他们离开北平,到

解放区参加抗日游击战争,直到1949年再进北京,妈妈几经寻觅,终

于找到柱子妈,才归还了这一笔欠款。

在我长大成人后,母亲提及这件事,依然颇有感触,她说:“幸

亏借了那30块钱,你才长了这么大,我要听那些人的话,就没你啦!”

还是这件事,母亲还曾悄悄问我:“我给了柱子妈30万块钱(合现在

的人民币300元),可是借了人家十来年呀!你说给人家的是不是还

是少了点儿?……”

是在欠债还钱以后,善良的母亲还有着这样的忐忑不安,那么,

在奔波抗战的十余年间,背负着30块钱的欠债母亲,心头又该有着怎

样沉沉的歉疚?!

妈妈五年前辞世时任北京市文联主席,月工资千元。她已经很满

意,很知足。我却十分地遗憾———妈妈没能看到2000年共和国的今

天,这是怎样突飞猛进的共和国的五年呀!此刻,我家的每一间卧室

都放置着大型彩色电视机,我们的楼前楼后停满了私家汽车,我的刚

刚大学毕业的小儿,月工资是3000元……

妈妈,请您安息,您无需再为祖国母亲的贫穷而心酸。

摘自《爱也温柔爱也冷酷———〈青春之歌〉背后的杨沫》辽宁

人民出版社二000年八月第一版

徐然

徐然是作家杨沫的长女,在这本书里,收录了徐然在不同时期回

忆杨沫的文章。本书内容的主体是发表杨沫写给徐然的163封书信以及

徐然对一些重要的信件所作的“解注”,此处摘录的三节都是出自徐

然所作的这些“解注”。

杨沫与白杨:因《青春之歌》而起纠葛

我母亲是兄妹四人,因为我的二姨妈不足20岁去世,与母亲相伴

今生的便只有我的舅舅杨高岱和三姨妈白杨了。

母亲有一封写于1980年5月的信,提及她到达上海,住在了白杨

姨妈家中。这并不是母亲首次居住在白杨姨妈处,50年代初,母亲身

体不好,就曾久居上海,吃、住、医疗都受到胞妹照顾。而且解放初

期,三姨在北京北池子附近买了一个院落,立刻就把她的哥哥姐姐—

——我的舅舅和我们一家安排住进了这所整齐舒适的四合院。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人一阔脸就变。对这点,想必凡来人世走一

回的,必定各有见识。是的,有的人一成名、一发财、一得势,何止

是不认旧友四邻?连“六亲”都不认者,也不罕见呢!而三姨白杨,

30年代就因主演《十字街头》而一举成名,成名了的她却从未忘记手

足之情。

母亲多次说到她与妹妹间的姐妹深情。

“七七”事变后,母亲投奔姨妈去往上海,上海也响起抗日的炮

声时,母亲决定回我父亲的老家河北,寻找已到达抗日根据地的丈夫。

临行时三姨帮母亲打点,钱、路费,自然也是三姨资助。母亲后来这

样对我叙说她离开上海的情景:“我真傻!你三姨给我的钱,大部分

我都打在行李里办了托运,只抱着你,提着一包尿布。火车开到南京,

行李却没有到,我天天到车站打听行李到了没有。日本飞机不停地轰

炸,有一回在火车站差点把咱们炸死!我知道不能再等行李了,钱,

珍贵的照片,什么都丢了……”

是从妈妈这些本意并非描绘白杨姨妈的叙说里,我才知道,是因

为得到白杨姨妈的帮助,母亲才能北上参加抗日战争的。虽然三姨给

的钱大部分丢失了,那却依然是姐妹情深的明证。

据我所知,虽然母亲和白杨姨妈是相亲相依的同胞姐妹,但她们

之间也并非全无矛盾,她们矛盾的起因是因为电影《青春之歌》。

1958年末,为庆祝建国十周年,《青春之歌》由有关部门确定推

上银幕。三姨得到《青春之歌》将拍电影的消息,曾数次来到北京,

争取饰演该片的女主角林道静。众所周知一部片子的演员取舍,决定

权在导演。而著名电影导演崔嵬先生(任《青春之歌》导演)认为,

林道静是个二十来岁的青年,而白杨的年龄偏大了。在这样的情况下,

三姨希望作为原著兼编剧的姐姐杨沫,能够施加影响,给她以帮助。

据我所知,母亲确曾做过努力,向方方面面反映了白杨的希望,然而

她的努力没能奏效。以后,她又曾给白杨姨妈出主意,让姨妈去找找

夏衍等文艺界领导同志,三姨是否听从母亲的意见?是否找过文化部

门的领导同志?我不得而知。但事情的结局是尽人皆知的———白杨

姨妈未能在电影《青春之歌》一片中担任主角。《青春之歌》于共和

国建国十周年时公映,由于崔嵬先生成功的导演,和影片优秀的演员、

摄影阵容,以及女主角谢芳女士的成功表演,这部电影获得一致好评,

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优秀影片之一。

只是,知道三姨曾热切盼望出演《青春之歌》的内幕,我的内心

就有着久久的遗憾和遐思:1958年,三姨还不到40岁,还记得那段日

子她一次次到北京来的情景,姨妈梳着带刘海的马尾独辫,白皙的面

容,优雅的身姿,我眼中的她,还是那样的美丽年轻。她若饰演林道

静,谁知道会创造出怎样的一个林道静呢?也许曾经历过30年代又了

解作者———姐姐杨沫的她,也能塑造出一个有魅力的林道静来?

就是这件事,白杨姨妈伤心了,一个时期她曾怪怨姐姐没有为之

尽力。母亲曾神色黯然地对我说过:“你三姨来北京了,都不来看我

……”

当然,因为深深的姐妹亲情,最终三姨还是和母亲言归于好。90

年代后,母亲和姨妈渐渐步入高龄,她们先后都坐上了轮椅。有时姨

妈来到北京,却因为同卧病榻,而无法相见。作为母亲的女儿,我便

常常成为她们的联络员。

1995年12月10日上午10时许,弥留之际的母亲急切地向我表述着

某个要求,她挤眼、努嘴,摇头,却说不出。守在病榻前的我安慰母

亲说:“你是不是想见三姨?她来过了,你当时没有醒……”这时,

久已不言的妈妈忽然迸出一句:“没有!”

是的,白杨姨妈没能和姐姐做最后的诀别,姨妈因为脑血栓这时

已瘫痪在床,母亲辞世9个月后的1996年9月,姨妈长逝于上海。

关于老舍和邓拓

母亲曾经深情地对我谈及老舍先生,悲痛地忆及他的去世。老舍

先生1966年时担任北京市文联主席,这就使他成为“造反派”们的首

选打击目标。1966年8月23日,老舍、萧军、骆宾基等二三十个人被

“揪出来”批斗。

那一天,母亲还没有被“揪出来”,但是她必须表现出参加运动

的热情———她不能离开这“斗争的前线”。那天直到深夜11点,她

才拖着疲惫已极的身心,返回家中。

拨乱反正后的1981年,母亲与老舍夫人胡青女士同参加一次会

议时,胡青向母亲补叙了母亲所不知道的那个1966年8月23日夜的

后来:那一夜的1点多钟,胡青接到市文联什么人的电话,说老舍

被送到了西长安街六部口派出所了。胡青赶到那个派出所,看到了

憔悴受伤的老舍先生。他们回到家,老舍先生倒在床上,没有多说话。

第二天一早,老舍起床,没有吃早饭,只对夫人说:“……我到单位

去了。”夫人劝他不要去了,他却昂然迈步走出了家门。

老舍先生从此没有回家。

使我对母亲所叙述深深不能忘怀的,还有妈妈与胡青在那一次

相聚一室时的几句对话。那一次妈妈告诉老舍夫人:“听当时革命委

员会的人说,是怕红卫兵把老舍先生打坏了,才想出这个权宜之计,

把他送到派出所保护起来……”听到妈妈的话,胡青睁大眼睛说:

“要是他知道真相是这样,他也许不会……送他上派出所,他可真受

不了呀!他不能理解,他这个堂堂正正的人民作家,竟要像流氓小偷

一样给送派出所!”

根据母亲所言,我一直以为导致老舍先生愤而离世的直接导火索,

或许还不是白天红卫兵的批斗,使他真正觉得绝望的,应该是被送派

出所———也许那是某些人的好意?但是他们忘记了“士可杀,不可

辱”的这一句中国老话。因为挨批斗的毕竟是多个作家,而送派出所

的却是老舍先生一个。无论如何,事实是,自尊、自爱、倔强的一代

文豪老舍先生以死来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那时,妈妈不得不烧毁了老舍先生赠送她的一幅诗作,以及邓拓

先生送给母亲的数幅对联和条幅。这是妈妈心头永远的遗憾。老舍先

生的诗比较长,是亲笔写在一张宣纸上,母亲得到后,裱好,珍重地

挂在了自己卧室的墙上。邓拓先生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解放战

争时期,我父亲母亲与邓拓先生曾同在《人民日报》的前身———《

晋察冀日报》社工作,所以,早已是老友。邓拓是不可多得的才子,

母亲得到他的墨宝,是珍重无比的。然而,两位人杰相继辞世,他们

的名字在当时是有多么可怕。因此,父母亲不得不烧掉了这些珍迹,

而且一再地为和老舍、邓拓的这些交往写着检查,交待与他们这些人

的关系……

“文化大革命”后,母亲在自己的作品中、话语里,一再表示着

为自己未能保存下来这些诗幅而心痛。

您无需再为贫穷而心酸

90年代初,我忽然想到整理一下往日存放的大量信件,这其中自

然就翻出了妈妈写给我的数百封信件。妈妈得知后,说想看看以前写

给我的那些信。

后来,当她把这些信交还给我时,若有所思地说:“不知怎么的,

读这些信,我很心酸!那些年代,咱们国家真穷呵!咱们家还算好的,

还过的是那样的日子,一般老百姓该有多难!……”

整个六七十年代物资的匮乏,是人所共知的,但有人总以为杨沫

是大作家,有稿费,穷不到她。比如,有个读者曾写信给母亲说:“

您的钱有如西江之水,流淌无尽,请能分我一小瓢……”其实并不是

这样,有那么一段时期,父母亲的存款被查封,工资也曾被停发,母

亲耍了个“小心眼儿”,她把手头仅有的1000元钱,让一位亲人埋在

了家中院落的一角。后来母亲给放回家,再去寻找这1000元人民币时,

钱却已经不翼而飞了。

也还记得,妈妈对我说到她年轻时代的“穷”。那是30年代后期,

她和爸爸在北平做地下工作,就靠爸爸在《世界日报》做掩护身份的

小职员的一点收入维持生计。恰巧刚出生的我又生了病,他们没钱给

孩子看病,就向房东“柱子妈”借了当时的30块钱。周围的人因此奚

落我母亲:“还给她看什么病!小点点月子孩子就借钱看病,命好不

了!”父母亲并没有力量归还房东这30块钱。不久他们离开北平,到

解放区参加抗日游击战争,直到1949年再进北京,妈妈几经寻觅,终

于找到柱子妈,才归还了这一笔欠款。

在我长大成人后,母亲提及这件事,依然颇有感触,她说:“幸

亏借了那30块钱,你才长了这么大,我要听那些人的话,就没你啦!”

还是这件事,母亲还曾悄悄问我:“我给了柱子妈30万块钱(合现在

的人民币300元),可是借了人家十来年呀!你说给人家的是不是还

是少了点儿?……”

是在欠债还钱以后,善良的母亲还有着这样的忐忑不安,那么,

在奔波抗战的十余年间,背负着30块钱的欠债母亲,心头又该有着怎

样沉沉的歉疚?!

妈妈五年前辞世时任北京市文联主席,月工资千元。她已经很满

意,很知足。我却十分地遗憾———妈妈没能看到2000年共和国的今

天,这是怎样突飞猛进的共和国的五年呀!此刻,我家的每一间卧室

都放置着大型彩色电视机,我们的楼前楼后停满了私家汽车,我的刚

刚大学毕业的小儿,月工资是3000元……

妈妈,请您安息,您无需再为祖国母亲的贫穷而心酸。

摘自《爱也温柔爱也冷酷———〈青春之歌〉背后的杨沫》辽宁

人民出版社二000年八月第一版


相关内容

  • 杨沫[青春之歌]简析
  • 杨沫<青春之歌>简析 清晨,一列从北平向东开行的平沈通车,正驰行在广阔.碧绿的原野上.茂密的庄稼,明亮的小河,黄色的泥屋,矗立的电杆„„全闪电似的在凭倚车窗的乘客眼前闪了过去. 乘客们吸足了新鲜空气,看车外看得腻烦了,一个个都慢慢回过头来,有的打着呵欠,有的搜寻着车上的新奇事物.不久人们 ...

  • [青春之歌]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
  • 杨沫的<青春之歌>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在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下 的学生运动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以主人公林道静为例,描 写了"五.四"精神下的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过程和命运.在林道静的成长过程中,抗争始终贯穿于其中:在迷茫中勇于抗争.在抗争下勇于 ...

  •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辞典2
  •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辞典 佘树森 牛运清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凡例 一.本辞典共收入中国当代小说.诗歌.话剧.散文及报告文学辞条近1500条. 二.本辞典所收作品之时限:1949年10月至1988年12月. 三.本辞典收选作品之依据:成就较高,影响较大(包括争议),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 ...

  • 一中学生民族精神教育课外阅读书籍推荐目录
  • **一中学生民族精神教育课外阅读书籍推荐目录 类别 年段 序号 1 2 3 4 5 6 7 初中 8 9 10 11 爱 祖 国 12 13 14 15 爱 人 民 16 17 18 19 20 21 高中 22 23 24 25 26 27 28 三国演义 水浒传 家 爱的教育 三里湾 青春之歌 ...

  • 君子无怨2014年7期
  • 孔子教诲我们说:"人不知而不愠.""劳而不怨.""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君子当无怨,古今中外的贤人能士是很重视做到这一点的. 韩愈与柳宗元同朝为官,共同倡导古文运动,成了好友.韩愈写了<师说>一文,遭到当时传统势力的嘲讽与打击, ...

  • 青春文本的复杂性
  • <青春之歌>文本的复杂性程光炜[论文分类]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论文网络来源]http://www.csscipaper.com/J3[学刊期数]2004 年 03 期[论文期刊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沪)2004 年 01 期第 86-100 页[内容提要] <青 ...

  • 母亲节黑板报内容:中国赞美母亲名言
  •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 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的母亲. --茅盾 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 --陶行知 母亲是本翻不尽的大书;母亲是座看不尽的远山.--蒋祖慧 在孩子和母亲之间,母亲始终是一只超载的轮船 ...

  • 生存困境与精神畸变
  • 铁凝的<大浴女>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读者和评论家的广泛关注,贺绍俊认为<大浴女>是"灵魂在场的精神洗浴":张志忠认为:"在对人物心灵的追问和审问上,<大浴女>的确是走在了当代中国作家的前列的":王春林认为,在"文革 ...

  • 爸爸心目中的女儿[散文欣赏]
  • 象千万做爸爸的人一样,心目中的女儿永远是美丽的.可爱的.懂事的,对女儿似掌上明珠一般精心呵护着.培育着.女儿的成长为家庭注入了无尽的情趣和温馨. 我对此有深深的感受. 女儿刚生下来时候,十斤的重量.胖忸忸的,浓眉大眼似几个月的儿童.与其他刚生下来皮肤皱皱疤疤.眉毛稀稀疏疏的婴儿形成鲜明的对照,着实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