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清汶:笔墨当随时代,

编者按:全民收藏的盛世出现了两种群体,其一是执迷不悟的痴迷者,但却屡试不爽;其二是准确把握市场脉搏的“新藏家”,得以成为时代的幸运儿。“新藏家”的出现并不仅仅局限于年龄阶段和进入收藏拍卖圈子的新手,相反更多的是一批对于自己多年的藏品能够快速的进行调整和板块更新,从私人收藏到机构推手,甚至到大众的公共教育,都时刻的在调整,其趋势就是自身未来的系统化,并且能够借助各方资本发力,“新藏家”鲁清汶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二十多年的时间,从银行的职员到山东收藏界的大佬,不断的调整和取经,以及对新鲜事物的敏锐度,是他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

集市收购到画廊收藏的过渡

“九十年代初,我买的第一张作品是娄师白的假画,花了八百块钱,但是最后卖了一千二百块钱,还赚了几百块钱”,和鲁清汶第一次的谈话,并没有任何的掩饰,很直白的开始了对话,谈及首次买画的经历,鲁清汶还总是感觉初生牛犊不畏虎,第一次去天津的古玩市场上,仅凭第一感觉就敢下手,从装裱的好坏和画作的好看与否,就断定了要买这张作品,并且以当时三个月的工资买下,回到山东以后,在市场上看到了一模一样的娄师白的这张作品,幸运的是,在青州这样一个字画市场旺盛的城市,一张娄师白的假画很快就被市场消化了,并且还能够在市场上流通。

这第一次并不算成功的买画经历,虽然闹了一场假画的乌龙事件,让他看到了古玩市场中的种种假象,但是也让他赚到了一笔在当时不少的一桶金。这一次的经历让他知道鉴定的重要性,但是在当时自己根本就不会看画,怎么才能做到少吃药,当时第一想到的就是既然画家都还在世,为什么不能自己登门拜访呢?好在当时在天津美术学院里面的大宿舍,这些老先生都是邻居,并且有些老画家本身就是山东人,就这样带着同乡人和满身心的热血的资本,提画就直接拜访了,有了这些老先生的亲自鉴定,鲁清汶就可以放开手在天津的古玩市场上挑选作品了,每周末的晚上七点一刻钟青州到天津西站的火车上,鲁清汶成了常客。当时在天津的古玩市场上,多是一些银元之类的物件,而老字画是在集市的时候,礼拜六、日在店门口一堆堆的,书法和对联随便挑,不论真假都是120块钱一副对联,当时也的确是淘到了一些好的作品,也练就了眼力。

“当时孙其峰老先生以及天津的霍春阳先生,我都邀请他们到青州来作画”,在鲁清汶心中,当时就是想让这些老先生到青州来看看,并且能够在此作画,用现在的话讲是“代理”这批老先生在山东的作品售卖, 1994年的时候,霍春阳的四尺整张,八平尺大的白梅精选作品,售价是六百块,到了1995年的时候,霍春阳的作品市场在山东和天津的占有量都多了起来,但是价格还是六百块一张,老先生在年底的时候,还特地给鲁清汶留了一封信,大致内容是:

“鲁啊,过年了,你也忙,我也忙,我画不出来,你那边的需求量那么大,不行就涨涨价吧,涨到八百行不行?”

当时鲁清汶在整个山东地区是最早做这种形式的“代理”,直接和画家联络,当时的营销不仅仅是要卖出去,还要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的去打造出画家的知名度,偶尔举办逐步的成熟之后,鲁清汶就开始全职做字画的收藏和经营,1997年,鲁清汶在青州办了一个画店——青州艺泉斋书画社,当时还是以裱画为主,有了自己的大本营之后,马上就迎来了书画社的第一批客人,当时的山东省文物总店副总宋伟,看到画店里有孙奇峰、霍春阳、王学仲等老先生的作品,当即就买了好多作品。和宋伟的这次接触,让鲁清汶看到了艺术品经营的更多思路,以前也从来不知道文物可以这样去经营,鲁清汶说:“当时的文物商店店面里卖的是乱七八糟的工艺品,只有在楼上的贵宾室,只接待外宾,里面都是好作品,包括王雪涛、李苦禅等大家的作品,而且价格都不贵”,当时是苦于没有太多的资金,并没有涉足到这些大家作品的交易中,他还是坚持做当代字画,而在当时,当代字画也的确是不赔的。从做字画的散货到成立自己的画店,鲁清汶更多的精力还是在经营当代字画作品,包括后来的冯远、田黎明、王明明等画家的作品。

“97国画百杰”带来的新方向

1997年的时候,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向社会推出了国画百杰画家,包括张仃、黄永玉、白雪石等画家在内的百位画家入选,当时受到这个项目的影响,鲁清汶就一直在关于中国当代的书法和画作,并且和官方保持一致,在当时的状况下就会形成一些收藏的标准,比如某位画家的社会地位和官职等等,都会影响到这位画家在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当时的王明明、何家英、田黎明等人都是97国画百杰中的画家,而鲁清汶在早期也正是看重了他们的实力,才开始从低处开始收藏和推广,田黎明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

“2000年以前没有人认田黎明的作品,看不懂其中的意思”,谈及当时开始收藏和推广田黎明作品时的源头,鲁清汶如是说,田黎明的作品看起来比较的超前,第二是画面上的东西给人的感觉是模模糊糊的,在田黎明的作品第一次来青州的时候,青州整体的状态是没有太多的认知,但在当时,尤其是受到85美术新潮的影响,田黎明的作品在意识上是非常前卫的,想了解他的作品只有通过不断的去学习,去体会他的创作,后来鲁清汶逐渐的体会到田黎明作品中的内涵,和同时代的中国画相比较,他的作品不是雅俗共赏的,是意识超前的,虽然一时在市场上,意识超前的作品可能不会有太高的市场价格,在接受度上会有些滞后,但是也正是因为作品中这种超前的预见性,才能使得在文化上达到一定的高度。

当时在青州第一次有田黎明作品的时候,也是以展览和绘画的形式来呈现,当时以鲁清汶自己的理解,田黎明的作品之所能够在青州发展起来,首先就在于田黎明在创作中自由和轻松的状态,其次是田黎明对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传统的改良,让山水和花鸟作品能够逐渐的和人物绘画平等,并且要求学生在创作前有严格的造型基础,要把传统的东西(技法)和心象(情感)结合起来,自然而然就成为优秀的水墨作品。正是这样对于田黎明的一步步解读,才让鲁清汶在市场上对这些百杰画家的收藏游刃有余。

而田黎明作品在日后的拍卖市场价格也证明了鲁清汶的观点,据雅昌艺术网数据不完全统计显示,在当代水墨频繁出现在拍卖市场之后,截至3月28日,田黎明共有1584件拍品上拍,共计成交额为2222万元,成交率高达74.89\%,而田黎明创作于1997-2000年之间的作品被认为是最值得关注,每平尺的价格更是超越20万元,这一时期也正是鲁清汶开始介入田黎明作品的时期。一些画家的创作现场之类的活动,并且画家一定要亲自来青州,现场绘画和交流,这个传统也一直保留至今。笔墨当随时代下的名录调整

田黎明等国画百杰在收藏上给与了鲁清汶方向,在鲁清汶的收藏推广名单中,几乎都有当下名人画家的身影,但是鲁清汶更能意识到一个重要的问题——笔墨当随时代,暨能时刻的把握市场的脉搏,当下人的收藏品味是什么?当下画家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气质?这些是鲁清汶一直未停下的思考。虽然自己的收藏和画廊名单中不乏当下过百万的名画,但是鲁清汶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不断的来调整思路,更新自己的名录。

“当代社会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既有传统功力,又有自己鲜明的绘画风格,表现自己的一些创作理念,按照目前的市场状况来讲,市场是权威,我倒是更希望文化市场能够主导”,在鲁清汶看来,当我们把目光仅仅盯在高价位的老一代画家作品上,其实是忽略了对于当下的艺术家的关注,因为老一辈的50后这批艺术家经过改革开放以后,好像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他的绘画语言、绘画结果,在他们这批人的身上已经定型似的,已经是有自己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并且在自己某一个领域当中也有独特的建树、见解,绘画风格。现在关注的这批画家更倾向于60后、70后、80后,从他们的绘画作品当中表现出来一种很强烈的创作,以及有非常旺盛的艺术生命在里面,他们不局限于某种定式,不局限于传统的条条框框,在非常扎实的传统造型基础上,还有技法基础上有自己的突破,给予创新,这是当下艺术家们最值得关注的一个点。因为以后的市场,以后的艺术品市场不会再去局限于某个画家是什么样的领导或者某个画家是什么样的职位、院长就会去更多地关注艺术作品,以后会更注重的是艺术的本质。

从收购天津古玩市场的旧字画到97国画百杰带来的收藏名录调整,很难发现鲁清汶会是一个对于新水墨接受超强的人,但当时正是这种对于时代的敏锐观察才让他能够在收藏和经营中游刃有余,同样,在鲁清汶看来,当下艺术家何以才能有效和更多的占据市场的份额?是如何让现代人去接受这种传统意识,谁能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谁就会受宠于市场或者被市场认可,现在好多画家本身艺术就是超前的一种意识,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应该是前卫的,应该是给后一代人或者后两代人留下一些想象的空间,这个艺术家才是谁能留的空间更大,谁会占据更大的市场。

何以才能成为笔墨当随时代的新兴作品?在鲁清汶看来,也有自身的要求,第一是要求绘画作者,在创作当中一定是要原创的东西,原创的东西应该是最有艺术价值的;再就是有自己鲜明的艺术观点,就是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最后就是要看画家是不是完成了原始的创作技法,包括造型、笔墨、线这些结构,具备了这三个原则之后,才可以谈论说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有没有艺术价值,这样的情况下挑选最优秀的、最有市场潜质,所谓市场潜质就是最好是没有进入市场,或者是进入市场比较少,还没有引起更多的收藏者或者观众注意的一些作品,这样相对来说会比较容易。利用连锁平台资本对藏品推介

在对于藏品和艺术家作品进行调整的同时,鲁清汶也意识到,如果只是单纯还是依靠现在的画廊和会所的模式来推介,存在太多的弊端,比如在区域上的限制、在规模上的限制、在艺术家数量上的限制,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鲁清汶也坦言在经济上肯定存在着不足。另外一方面鲁清汶说并不想以美术馆或者是博物馆的形式来呈现,因为自己不是艺术品的消费者,需要做的更多的是如何调整让更多的藏家接触到,换言之是希望藏品“活起来”,连锁性质的推介活动就悄然在他脑中形成了。

鲁清汶说:“在一个俱乐部里面,包括高端客户、藏家、艺术家,怎么样跟藏家对接,整个完成一系列的东西在俱乐部,完全可以根据作品的情况而定,如果藏家很喜欢某一种类的作品,这样的高端藏家又是有经济能力能够消费艺术品的,那可以根据需求去做一些比较私人个性化的藏品推介,形成一个真正的艺术品消费,肯定也是收藏,收藏就是艺术品肯定要增值,增值的前提是消费艺术品。

另外画廊在鲁清汶看来也是一个可以运作的链条,受到地域的限制,可能目前只是在青州有这样的条件去做推介,但是藏家群体未必是集中在青州,或许是在郑州、西安等地,这时候如果有一些当地的画廊可以加盟到这个链条中,我们可以联手做连锁推介和展示,每年可以有定额的作品或者是艺术家本人直接到当地去做展览和创作,把青州模式复制到全国各地,就等于是做了巡回的展览,这种方式的受众面会更加大,相对来讲作品能够快速的得以在全国范围内流通,不局限于一个地方,不捆绑在一个地方单纯地去判断,可能把艺术作品拿到更多的地方做一些展示,受到更多的观众的批评或者是关注,对艺术家公平,对画廊和藏家也是相对有好处。

拍卖行和画廊历来被看做是在市场占有额的竞争对手,但是在鲁清汶看来,利用拍卖行快速的反应能力以及超快的市场宣传轰炸能力,再加上画廊对于藏品的把握上,两者完全可以做到有效的合作,而这也是鲁清汶正在进行的计划之一。针对艺术本体而言,拍卖行是一个延续性的商业运作,并没有太多的观点在,而鲁清汶需要做的就是根据拍卖行和市场的需求,来加以调整,如他和保利贵宾部的合作,推出的“寻找好工笔”的展览,一方面解决了拍卖公司的征集和宣传问题,另一方面鲁清汶也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调整。

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这不仅仅是画家在创作中所应该追求的,还应该是收藏家在不断的调整要坚守的准则。艺术品收藏随着社会结构和文化选择的变迁而改变,如何利用自身的眼光和社会资本的力量去推动藏品的“进化”,这将成为“新藏家”变身的突破口。

编者按:全民收藏的盛世出现了两种群体,其一是执迷不悟的痴迷者,但却屡试不爽;其二是准确把握市场脉搏的“新藏家”,得以成为时代的幸运儿。“新藏家”的出现并不仅仅局限于年龄阶段和进入收藏拍卖圈子的新手,相反更多的是一批对于自己多年的藏品能够快速的进行调整和板块更新,从私人收藏到机构推手,甚至到大众的公共教育,都时刻的在调整,其趋势就是自身未来的系统化,并且能够借助各方资本发力,“新藏家”鲁清汶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二十多年的时间,从银行的职员到山东收藏界的大佬,不断的调整和取经,以及对新鲜事物的敏锐度,是他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

集市收购到画廊收藏的过渡

“九十年代初,我买的第一张作品是娄师白的假画,花了八百块钱,但是最后卖了一千二百块钱,还赚了几百块钱”,和鲁清汶第一次的谈话,并没有任何的掩饰,很直白的开始了对话,谈及首次买画的经历,鲁清汶还总是感觉初生牛犊不畏虎,第一次去天津的古玩市场上,仅凭第一感觉就敢下手,从装裱的好坏和画作的好看与否,就断定了要买这张作品,并且以当时三个月的工资买下,回到山东以后,在市场上看到了一模一样的娄师白的这张作品,幸运的是,在青州这样一个字画市场旺盛的城市,一张娄师白的假画很快就被市场消化了,并且还能够在市场上流通。

这第一次并不算成功的买画经历,虽然闹了一场假画的乌龙事件,让他看到了古玩市场中的种种假象,但是也让他赚到了一笔在当时不少的一桶金。这一次的经历让他知道鉴定的重要性,但是在当时自己根本就不会看画,怎么才能做到少吃药,当时第一想到的就是既然画家都还在世,为什么不能自己登门拜访呢?好在当时在天津美术学院里面的大宿舍,这些老先生都是邻居,并且有些老画家本身就是山东人,就这样带着同乡人和满身心的热血的资本,提画就直接拜访了,有了这些老先生的亲自鉴定,鲁清汶就可以放开手在天津的古玩市场上挑选作品了,每周末的晚上七点一刻钟青州到天津西站的火车上,鲁清汶成了常客。当时在天津的古玩市场上,多是一些银元之类的物件,而老字画是在集市的时候,礼拜六、日在店门口一堆堆的,书法和对联随便挑,不论真假都是120块钱一副对联,当时也的确是淘到了一些好的作品,也练就了眼力。

“当时孙其峰老先生以及天津的霍春阳先生,我都邀请他们到青州来作画”,在鲁清汶心中,当时就是想让这些老先生到青州来看看,并且能够在此作画,用现在的话讲是“代理”这批老先生在山东的作品售卖, 1994年的时候,霍春阳的四尺整张,八平尺大的白梅精选作品,售价是六百块,到了1995年的时候,霍春阳的作品市场在山东和天津的占有量都多了起来,但是价格还是六百块一张,老先生在年底的时候,还特地给鲁清汶留了一封信,大致内容是:

“鲁啊,过年了,你也忙,我也忙,我画不出来,你那边的需求量那么大,不行就涨涨价吧,涨到八百行不行?”

当时鲁清汶在整个山东地区是最早做这种形式的“代理”,直接和画家联络,当时的营销不仅仅是要卖出去,还要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的去打造出画家的知名度,偶尔举办逐步的成熟之后,鲁清汶就开始全职做字画的收藏和经营,1997年,鲁清汶在青州办了一个画店——青州艺泉斋书画社,当时还是以裱画为主,有了自己的大本营之后,马上就迎来了书画社的第一批客人,当时的山东省文物总店副总宋伟,看到画店里有孙奇峰、霍春阳、王学仲等老先生的作品,当即就买了好多作品。和宋伟的这次接触,让鲁清汶看到了艺术品经营的更多思路,以前也从来不知道文物可以这样去经营,鲁清汶说:“当时的文物商店店面里卖的是乱七八糟的工艺品,只有在楼上的贵宾室,只接待外宾,里面都是好作品,包括王雪涛、李苦禅等大家的作品,而且价格都不贵”,当时是苦于没有太多的资金,并没有涉足到这些大家作品的交易中,他还是坚持做当代字画,而在当时,当代字画也的确是不赔的。从做字画的散货到成立自己的画店,鲁清汶更多的精力还是在经营当代字画作品,包括后来的冯远、田黎明、王明明等画家的作品。

“97国画百杰”带来的新方向

1997年的时候,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向社会推出了国画百杰画家,包括张仃、黄永玉、白雪石等画家在内的百位画家入选,当时受到这个项目的影响,鲁清汶就一直在关于中国当代的书法和画作,并且和官方保持一致,在当时的状况下就会形成一些收藏的标准,比如某位画家的社会地位和官职等等,都会影响到这位画家在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当时的王明明、何家英、田黎明等人都是97国画百杰中的画家,而鲁清汶在早期也正是看重了他们的实力,才开始从低处开始收藏和推广,田黎明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

“2000年以前没有人认田黎明的作品,看不懂其中的意思”,谈及当时开始收藏和推广田黎明作品时的源头,鲁清汶如是说,田黎明的作品看起来比较的超前,第二是画面上的东西给人的感觉是模模糊糊的,在田黎明的作品第一次来青州的时候,青州整体的状态是没有太多的认知,但在当时,尤其是受到85美术新潮的影响,田黎明的作品在意识上是非常前卫的,想了解他的作品只有通过不断的去学习,去体会他的创作,后来鲁清汶逐渐的体会到田黎明作品中的内涵,和同时代的中国画相比较,他的作品不是雅俗共赏的,是意识超前的,虽然一时在市场上,意识超前的作品可能不会有太高的市场价格,在接受度上会有些滞后,但是也正是因为作品中这种超前的预见性,才能使得在文化上达到一定的高度。

当时在青州第一次有田黎明作品的时候,也是以展览和绘画的形式来呈现,当时以鲁清汶自己的理解,田黎明的作品之所能够在青州发展起来,首先就在于田黎明在创作中自由和轻松的状态,其次是田黎明对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传统的改良,让山水和花鸟作品能够逐渐的和人物绘画平等,并且要求学生在创作前有严格的造型基础,要把传统的东西(技法)和心象(情感)结合起来,自然而然就成为优秀的水墨作品。正是这样对于田黎明的一步步解读,才让鲁清汶在市场上对这些百杰画家的收藏游刃有余。

而田黎明作品在日后的拍卖市场价格也证明了鲁清汶的观点,据雅昌艺术网数据不完全统计显示,在当代水墨频繁出现在拍卖市场之后,截至3月28日,田黎明共有1584件拍品上拍,共计成交额为2222万元,成交率高达74.89\%,而田黎明创作于1997-2000年之间的作品被认为是最值得关注,每平尺的价格更是超越20万元,这一时期也正是鲁清汶开始介入田黎明作品的时期。一些画家的创作现场之类的活动,并且画家一定要亲自来青州,现场绘画和交流,这个传统也一直保留至今。笔墨当随时代下的名录调整

田黎明等国画百杰在收藏上给与了鲁清汶方向,在鲁清汶的收藏推广名单中,几乎都有当下名人画家的身影,但是鲁清汶更能意识到一个重要的问题——笔墨当随时代,暨能时刻的把握市场的脉搏,当下人的收藏品味是什么?当下画家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气质?这些是鲁清汶一直未停下的思考。虽然自己的收藏和画廊名单中不乏当下过百万的名画,但是鲁清汶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不断的来调整思路,更新自己的名录。

“当代社会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既有传统功力,又有自己鲜明的绘画风格,表现自己的一些创作理念,按照目前的市场状况来讲,市场是权威,我倒是更希望文化市场能够主导”,在鲁清汶看来,当我们把目光仅仅盯在高价位的老一代画家作品上,其实是忽略了对于当下的艺术家的关注,因为老一辈的50后这批艺术家经过改革开放以后,好像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他的绘画语言、绘画结果,在他们这批人的身上已经定型似的,已经是有自己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并且在自己某一个领域当中也有独特的建树、见解,绘画风格。现在关注的这批画家更倾向于60后、70后、80后,从他们的绘画作品当中表现出来一种很强烈的创作,以及有非常旺盛的艺术生命在里面,他们不局限于某种定式,不局限于传统的条条框框,在非常扎实的传统造型基础上,还有技法基础上有自己的突破,给予创新,这是当下艺术家们最值得关注的一个点。因为以后的市场,以后的艺术品市场不会再去局限于某个画家是什么样的领导或者某个画家是什么样的职位、院长就会去更多地关注艺术作品,以后会更注重的是艺术的本质。

从收购天津古玩市场的旧字画到97国画百杰带来的收藏名录调整,很难发现鲁清汶会是一个对于新水墨接受超强的人,但当时正是这种对于时代的敏锐观察才让他能够在收藏和经营中游刃有余,同样,在鲁清汶看来,当下艺术家何以才能有效和更多的占据市场的份额?是如何让现代人去接受这种传统意识,谁能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谁就会受宠于市场或者被市场认可,现在好多画家本身艺术就是超前的一种意识,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应该是前卫的,应该是给后一代人或者后两代人留下一些想象的空间,这个艺术家才是谁能留的空间更大,谁会占据更大的市场。

何以才能成为笔墨当随时代的新兴作品?在鲁清汶看来,也有自身的要求,第一是要求绘画作者,在创作当中一定是要原创的东西,原创的东西应该是最有艺术价值的;再就是有自己鲜明的艺术观点,就是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最后就是要看画家是不是完成了原始的创作技法,包括造型、笔墨、线这些结构,具备了这三个原则之后,才可以谈论说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有没有艺术价值,这样的情况下挑选最优秀的、最有市场潜质,所谓市场潜质就是最好是没有进入市场,或者是进入市场比较少,还没有引起更多的收藏者或者观众注意的一些作品,这样相对来说会比较容易。利用连锁平台资本对藏品推介

在对于藏品和艺术家作品进行调整的同时,鲁清汶也意识到,如果只是单纯还是依靠现在的画廊和会所的模式来推介,存在太多的弊端,比如在区域上的限制、在规模上的限制、在艺术家数量上的限制,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鲁清汶也坦言在经济上肯定存在着不足。另外一方面鲁清汶说并不想以美术馆或者是博物馆的形式来呈现,因为自己不是艺术品的消费者,需要做的更多的是如何调整让更多的藏家接触到,换言之是希望藏品“活起来”,连锁性质的推介活动就悄然在他脑中形成了。

鲁清汶说:“在一个俱乐部里面,包括高端客户、藏家、艺术家,怎么样跟藏家对接,整个完成一系列的东西在俱乐部,完全可以根据作品的情况而定,如果藏家很喜欢某一种类的作品,这样的高端藏家又是有经济能力能够消费艺术品的,那可以根据需求去做一些比较私人个性化的藏品推介,形成一个真正的艺术品消费,肯定也是收藏,收藏就是艺术品肯定要增值,增值的前提是消费艺术品。

另外画廊在鲁清汶看来也是一个可以运作的链条,受到地域的限制,可能目前只是在青州有这样的条件去做推介,但是藏家群体未必是集中在青州,或许是在郑州、西安等地,这时候如果有一些当地的画廊可以加盟到这个链条中,我们可以联手做连锁推介和展示,每年可以有定额的作品或者是艺术家本人直接到当地去做展览和创作,把青州模式复制到全国各地,就等于是做了巡回的展览,这种方式的受众面会更加大,相对来讲作品能够快速的得以在全国范围内流通,不局限于一个地方,不捆绑在一个地方单纯地去判断,可能把艺术作品拿到更多的地方做一些展示,受到更多的观众的批评或者是关注,对艺术家公平,对画廊和藏家也是相对有好处。

拍卖行和画廊历来被看做是在市场占有额的竞争对手,但是在鲁清汶看来,利用拍卖行快速的反应能力以及超快的市场宣传轰炸能力,再加上画廊对于藏品的把握上,两者完全可以做到有效的合作,而这也是鲁清汶正在进行的计划之一。针对艺术本体而言,拍卖行是一个延续性的商业运作,并没有太多的观点在,而鲁清汶需要做的就是根据拍卖行和市场的需求,来加以调整,如他和保利贵宾部的合作,推出的“寻找好工笔”的展览,一方面解决了拍卖公司的征集和宣传问题,另一方面鲁清汶也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调整。

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这不仅仅是画家在创作中所应该追求的,还应该是收藏家在不断的调整要坚守的准则。艺术品收藏随着社会结构和文化选择的变迁而改变,如何利用自身的眼光和社会资本的力量去推动藏品的“进化”,这将成为“新藏家”变身的突破口。


相关内容

  • 中国画笔墨语言创新不能脱离民族文化母体
  • 摘自<文艺报> 张葆冬 2006-7-5 15:18:00 不同时代不同文化有着特定的思想.理论.习俗和风尚,这种综合的因素构成了时代精神及其文化特征,具有时代精神和文化特征的创造并非来源于传统或地域文化符号的直接挪用和拼贴,而是要从民族心理自信的层面上对传统资源的精神内核再度发现,并必 ...

  • 中国画存在的独特意义
  • 程大利--<中国画存在的独特意义> 转载 1840年以来,西风东渐,国学式微,国力逐渐贫弱,一些有识之士看到国家贫弱,便开始到西方去寻求真理,寻求救国救民的办法.找到了两把钥匙:科学和民主.科学和民主最优秀的代表是马克思主义,把这个思想带进中国.一百年来,中国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84 ...

  • 秦仲文绘画研究的历史意义及其影响
  • [摘 要]本文通过对秦仲文先生绘画的历史意义及其影响的研究,描述了秦仲文先生在美术史上的影响,并且对秦仲文先生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做了详细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秦仲文;绘画;美术;中国画;笔墨 中图分类号:J22 秦仲文(1896-1974),原名秦裕荣,号仲文.近现代中国著名画家.美术史论家.美术教 ...

  • 论谢赫_六法_之间的辩证关系
  • 第24卷第4期2010年8月 文章编号:1674-0882(2010)004-0101-04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hanxiDa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Vol.24NO.4 Aug.2010 论谢赫"六法"之间的辩 ...

  • 论当代中国画的审美意象与创作心智
  • 论当代中国画的审美意象与创作心智 金麦QQ:914548835 [内容提要] 无论翻开中国绘画史中任何一段篇章,中国画的艺术表现都离不开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象原则.作为人类文化的第一种形态,「诗」化意象是根植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情结.它使中国画的发展以追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思想规范,以重「意」而轻 ...

  • 论黄启芳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
  • 黄启芳在中国当代画史奠定的重要地位 1 一.黄启芳书画艺术引发的当代画坛现状思考 黄启芳先生就像从乱世中杀出的英雄.他悄悄地在中国当代画史中奠定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就像是对中国当代画坛的一次突袭,让人毫无心理准备.为何说是突袭?这话要从何说起?首先不得不谈谈中国当代画坛的现状. 中国当代画坛就像&qu ...

  • 中国美术史魏晋南北朝
  •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发展有什么新特点? 1.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勃然兴起,丰富了我国民族传统艺术. 2.人物画在继承汉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注重传神,以线为造型基础的方法不仅在艺术实践中贯穿始终,而且进一步提高到理论上的充分肯定. 3.山水逐渐从人物背景中分化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 ...

  • 艺术的拓荒者――吴冠中
  • 摘 要:2010年6月25日艺术界的一颗巨星陨落了,艺术家吴冠中去世.吴冠中是当代最富盛名的艺术家之一,他一生孜孜不倦的对艺术追求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回顾吴冠中的先生的一生,他提出了自己对于艺术的新见地,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拓荒者,为艺术开辟了新天地,震撼了艺术界. 关键词:内容:形式:笔墨:抽象 ...

  • 工笔画的写意性
  • 浅论工笔画的写意性 摘 要:在宋元文人画出现之前,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表现形态,一般观点认为只有写意画才有"意"而工笔画中没有"意"的存在.其实受传统哲学.美学.绘画理论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工笔画这种画体不但同写意画一样也具有写意性的特征及意的表达,而且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