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学资料--论述题

论述题:

1. 比较并评述“结构功能论”与“符号互动论”在理论前提、方法论及研究取向上的不同特点

研究取向:结构功能论将个人行为视为组织、制度、结构制约下的必然产物,因而人成为被动者;而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组织、制度、结构是人们活动的产物。它们之所以影响人的行为,只是因为影响人们对所处情境的解释。行为最初是由个人控制、设计并赋予其意义的,人是主观能动的人。

理论前提及方法论:

方法论:结构功能论

方法论:符号互动论,核心是尊重经验世界的本来面目,回到经验世界中去,对社会现象作直接的、密切的考察,这种直接考察包括“探索”和“检查”两种方式。尽力把经验世界作为主义中心,从被研究者的立场上来了解社会现象。

2. 试评结构功能分析的“AGIL框架”及其理论功能(P.208)

行动系统的基本制度化结构是由这一系统必须满足的功能要求决定的。帕森斯提出四个基本范畴来概括这些功能要求。这就是A(适应)G(达鹄)I(整合)L(维模) 。这四项要求是任何行动系统(包括社会系统) 都必须满足的。

1适应,是指系统必然同环境产生一定关系,为了能够存在下去,系统必须拥有从外部环境中获取所需资源的手段,或者说,系统必须具有通过操纵某些手段来控制环境状态的能力。

2达鹄,系统的目标是指某种期望状态。任何行动系统都具有目标导向,系统必须有能力确定自己的目标次序和调动系统内部的能量以集中实现系统目标。

3整合,任何行动系统都由各个部分组成,为了使系统成为一个整体有效的发挥效能,必须将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使各个部分之间协调一致,不致出现游离、脱节、和断裂。

④维模,又叫潜在模式的维持。在系统运行过程暂时中断即互动中止期间,原有的运行模式必须完整的保存下来,以保证系统重新开始运行时能照常恢复互动关系。系统必须拥有特定机制经常维护处在潜在状态的模式。

每个系统都可以相应的划分为四个子系统,最一般的行动系统是通过下述四个子系统来满足其功能需求的:

1行为有机体的生物特性决定着系统适应问题的性质,并为满足适求性功能需求提供基本能量。

2人格系统包括个体的动机、欲望和目标,行动系统的达鹄要求的满足正是在聚合和调节个体目标的基础上实现的。

3社会系统是由各个行动单位通过制度化关系连接而成的,因此满足着行动系统的整合要求。

④文化系统中所包含和保存的价值规范为整个行动系统提供着基本模式,从而实现了维模功能。

一般行动系统的各个独立的子系统本身也可以看作一个独立系统,因而也面临着同样四项必须满足的的功能要求。而且,当这一子系统达到一定规模时,其内部也会分化出相互区别和相对独立的更低层次的子系统。尽管分析的层次可以有所不同,因而对各个系统层次的具体解释也可以有巨大差异,但AGIL 却可以作为适用于各个层次行动系统的功能分析框架。

3. 阐述默顿“功能分析范式”的要点并说明这一范式是如何完善功能分析方法的(P.222)

要点:

1重点:制度化行动模式(结构) 的客观后果。

2充分认识,后果多样性,注意,出乎意料的潜在后果。

3结合时间因素,根据特定后果与相应系统间关系,进行功能评价。即确定功能性质,通过反功能考察社会问题、变迁现象。

④界定,后果涉及的,系统范围、群体范围。

⑤不同类型社会中,功能替代的可能性。通过对结构制约因素考察来解释。 完善:

1 提出新概念、新的观察角度,使传统变为可用来指导研究的概念范畴体系。 2 改变功能主义的基本性质。改变以论证系统稳定、秩序、均衡、整合为目的。新的,指导经验研究的工具,对现实社会结构的客观后果进行功能认识、作出功能评价。

4. 试评符号互动论的理论要点

5. 概括并评析布劳“宏观社会结构理论”的研究主题(P.336)(怎么答?太多了)

6. 评析社会交换论的利弊得失(P.275)

霍曼斯:理论缺陷(不一定要答)

1 心理还原主义:将一切社会行为,归结为简单的心理行为。认为人的行为,为了获得某种心理上的满足。

2 人的行为是一种理性行为的批评。但事实上,行动并非理性,由非理性的偏好和习惯决定。

3 同义反复的错误。基本概念相互定义,导致有些理论命题,同义反复的逻辑错误。 霍曼斯理论的社会学意义:

1 对整合的解释。在统一地理环境中生活的人,培养出共同的信仰、传统及友谊,使得人们彼此行为之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相互接受即赞同,导致社会肯定。随着互动次数的增多,就会形成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维持着社会的整合。

2 对权力的解释。最小利益原则。因不对等交换关系而出现。权力取决于提供报酬的能力。此说明只适用于初级群体,而不适用于正式的社会组织。

3 对地位的解释。社会交换的实质是平等、公正。给予别人得多,就会多取一些报酬。地位的高低取决于它们付出的多少。地位的不平等也是在平等交换的基础上形成的。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没有跳出“生物体”、“经济人”的圈子,他的理论主要适用于小群体的研究。尽管如此,霍曼斯微观社会学的历史意义不可低估。打破了功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理论观点上也有积极方面。如公正性期待等概念就是把公平交换和互惠的概念带入日常生活。对于解释人们之间的互动行动具有重要意义。

7. 试析符号互动论的意义及其局限性(P.318)

意义:

1 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强调人主观能动性,不是被动体。

2 注重微观、人际互动研究,重视个人特殊条件。因此可寻找产生问题的个人或个别原因。

3 重视对社会现实生活考察,从生活经验得理论,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 缺陷

1 过于强调主观因素、主观心理意识,忽视客观实际。强调已表现被认识的东西,忽视内在的规律性。

2 过于强调个别人因素,没有看到整体社会结构、制度的作用。

3 研究过于微观,只能研究个人或小群体,无法研究大规模社会现象。

④ 片面强调感觉、直觉的重要,否认理性认识真实性,是经验主义和现实主义。

8. 比较并评析霍曼斯与布劳交换理论的异同(P 。277)

1理论目标。研究重点存在差别。霍曼斯,所有社会现象的解释都植根于心理学原理,过于极端。忽视了社会结构所具有的突生性质,只适用于直接人际互动关系的小球普通出,只能解释非制度化的社会行为。布劳,无论微观还是宏观,都发生着同样的交换过程,只是宏观中这些交换过程更加复杂。

A. 从基本的交换现象中获得对社会结构形成过程的深入了解。

B. 不断扩大研究领域,随时补充新的概念和原理,用以认识宏观社会交换网络。从而考察宏观交换过程。

2社会交换:霍曼斯,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交换行为。布劳,交换,特定类型的交往。

A. 社会交换,参与交往的各方都期待着他人的回报,一旦停止回报,交往关系中止。不期待他人回报的交往不是交换,交换概念比霍曼斯窄。

B. 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自愿性活动,暴力胁迫下的行为不是交换行为。

3基本交换过程:霍曼斯,集中分析抽象的交换原理。布劳,主义分析基本的交换过程,即社会交往发生、发展及其基本形态。

A. 吸引与竞争。

B. 分化。

C. 整合和冲突。

④宏观交换观点:霍曼斯,心理学原理解释一切社会现象。布劳,分析宏观过程,除了基本交换理论,增添新的概念。

A. 共享价值观。为参与交换各方共同接受的统一的社会标准,使各方以同样的情境定义进入交换关系,人们从而预先掌握各种交换关系中社会公认的报酬期待、互惠标准、回报价值以及公平准则。

B. 制度化,其核心是在共享价值观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套涉及各个具体交换关系的稳定和普遍的规范。

9. 试评达伦多夫关于“两种社会基本模式”各自要素及理论假定的观点

在“什么使人类结合为社会”问题上,认为社会秩序的稳定建立在价值共享基础上

的,形成了社会均衡模式。结构功能主义是社会均衡模式的典型代表。

达伦多夫将社会均衡模式的实质性要素概括为:稳定、整合、功能协调和价值共享。 1 每个社会都是一个相对稳定不变的诸要素构造体。

2 每个社会都是一个整合良好的诸要素构造体。

3 社会的每一组成要素都具有维持社会系统的功能。

④ 每个社会都以其成员的共享价值为基础。

社会均衡模式的核心概念是社会系统。达伦多夫认为,社会系统作为一个分析概念,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把它作为分析社会的惟一和最终的参考框架则是错误的。因为在许多方面,他与社会实际相脱节。

达伦多夫认为,社会现象本身充满着辩证关系,往往同时呈现出相互矛盾的二重层面:稳定与变迁,整合与冲突,功能与反功能,价值共享与利益对立等等。社会现象的这种辩证性质决定了社会学分析必须采用社会压制模式以补充社会均衡模式的不足。

在“什么使人类结合为社会”问题上,认为社会秩序建立在压制基础上的,形成了社会压制模式。

达伦多夫将社会压制模式的基本要素概括为四个基本假定:

1 社会变迁是普遍存在的最基本的现象。

2 凡有社会生活的地方就存在着冲突,冲突现象可以加以疏导和控制,可以暂时被压制,但无法彻底消除。

3 社会中的每一要素都可能促进社会变迁,破坏社会整合。

④ 每个社会都以其内部一部分成员压制其他成员为基础。

达伦多夫强调,压制模式并不比均衡模式更正确,之所以特别重视它是因为他对社会实体的那些经常遭到忽视的侧面——变迁、冲突、反功能和压制——给予极大关注。

10. 阐述并比较科赛与达伦多夫冲突理论的要点及区别(239、249)(太多,如何总结)

11. 社会交换论是如何看待社会、个人及互动关系的269、287(太少)

社会交换理论,人与人的互动行为,计算得失的理性行为,人类的一切行为互动都是为了追求最大利益的满足。

通过交换概念,发现社会资源分布的不平等及因此产生的权力地位的分化,并从各个权力层次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中找到社会系统发展、变迁的动力。

12. 试论达伦多夫冲突理论的研究主题及其展开形式255(是否需要全部扩充?只答条行否?)

1冲突团体形成的命题:强调性协调组合中,对立准团体的成员,除非受到被成为组织条件的经验变项的干预,都将把自己组织为具有外显利益的团体,因此而形成团体冲突。

组织条件分为:技术条件,必须的物质资料,领导者的人数,反映潜在利益的价值系统的团体章程的制订情况;政治条件,政治环境对自由联盟的容许程度;社会条件,由沟通工具决定的,成员相互接触的可能性,以及,吸收新成员的正常和正式的社会分配程序。

以角色利益的内化程序作为基本内容,的心理条件,也对利益团体的形成,发生重要影响。

2团体冲突形式的命题:利益团体之间在涉及到维持还是改变现状的问题时,常常处于相互冲突之中,形式是由被称为冲突条件的经验性变数决定的。

3社会结构变迁的命题:利益团体之间的冲突,通过改变统治地位的占有者而导致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结构变迁的种类、速度和深度取决于“结构变迁条件”的干预变数。

13. 概述和评析“社会交换论”的理论预设、概念框架、研究主题及分析重点(社会交换论是否就是霍曼斯理论?还是要加上布劳?)

14. 试述“符号互动论”所提供的理论视域并评析其意义与局限性

理论视域

意义:

1重视人的主观因素,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不是简单的被动体。

2注重微观的研究,重视人际互动的研究,重视每个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殊条件,可以寻找产生问题的个人或个别原因。

3重视对社会显示生活的考察,主张从生活经验中得出理论,有助于人们研究现实的、世纪的问题。

缺陷:

1过于强调主观因素、主观心理意识,忽视客观实际。强调已表现被认识的东西,忽视内在的规律性。

2过于强调个别人因素,没有看到整体社会结构、制度的作用。

3研究过于微观,只能研究个人或小群体,无法研究大规模社会现象。

④片面强调感觉、直觉的重要,否认理性认识真实性,是经验主义和现实主义。

15. 阐述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的对立,并举出各自的代表人物及其具体观点

16. 试评实证社会学的理论预设T —207(什么是理论预设)

17. 试析帕森斯的“模式变量论”及其理论功能203

模式变量理论是帕森斯用来区分行动者在互动过程中主观取向的类型学工具,在对社会系统的分析中,它又独特的充当了描述社会关系、区分社会结构的类型学工具。因此,通过这一理论,两个层次的现象——行动者的主观取向同社会系统的结构类型——沟通起来,这表明帕森斯的理论分析重点由社会行动转变到社会系统。 行动者在与其他行动者的互动过程中,必然要面临五个方面的抉择,即解决必然出

现的五个问题,这五个方面可能的抉择被概括在五对范畴之中。这些可供抉择的五对范畴被帕森斯成为“模式变量”,它们不仅可以用来确定行动者的主观取向,而且,由于行动总是在特定的系统之中发生,因此也可以把它们作为刻画系统的结构特征——制度化的角色关系——的基本变量。

模式变量的五对范畴是:普遍性与特殊性;扩散性与专一性,情感性与中立性,先赋性与自获性,私利性与公益性。

1普遍性与特殊性。这一抉择涉及到互动过程中特定行动标准的适用范围。区分这对范畴的决定性因素是行动者在互动过程中所遵循的规范性标准是否受团体界限的影响。在这一抉择中如果选择了普遍性,意味着行动者在同其他任何人的互动中都遵循同样的规范性标准;而选择特殊性则意味着行动者因人而异的改变自己的行动标准。

2扩散性与专一性。这一抉择设计到互动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宽窄和清晰程度。如果相互之间的义务是狭窄的并被明确限定,就意味着选择了专一性,其特征是提出要求的一方有证明这项要求的义务。相反,如果双方全部投入到互动关系之中,相互给予或取得的满足是广泛的和不受限定的,那么这类互动选择了扩散性一端,其特征是被要求一方有义务解释这一要求无法满足的理由。

3情感性与中立性。这一抉择要解决的是互动关系中是否包含着感情因素。如果双方在互动中投入或获得了感情,则关系处于情感性一边,相反,如果互动双方以理智相对待,避免在相互关系中搀进感情因素,则关系处于中立性一边。

④先赋性与自获性(或品质与成就) 。这一抉择涉及到行动者之间作为相互对待基础的识别标准的性质。先赋性的识别标准着眼于对方是“谁”,即对方的先天品质及其身份背景;自获性标准主要根据对方“做什么”,即对方的表现和成就来识别和评价对方。

⑤私利性与公益性。这一抉择涉及到互动中优先考虑的是哪一方的利益。私利性意味着将自身利益置于优先地位,而公益性则是将对方或整个集体的利益放在优先地位。

任何一种制度化的社会关系都是上述五种抉择的某种组合。但这并不意味着各个行动者在特定的情景状况下,处理具体的人际关系时可以临时或随意的作出这些抉择。帕森斯认为,特定的社会关系所包含的模式变量组合是既成的和稳定的,它是由社会文化中价值规范预先规定好的。模式变量的某种组合不是在个体行动者偶然的随意抉择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是社会文化系统中价值规范的制度化结晶。正是这种制度化的价值规范支撑着社会关系结构。行动者在进入某种社会关系时,不仅不能随意改变这种关系结构,而且必须预先通过社会化过程将价值规范内画在蝉的人格系统中,即了解各色角色关系中社会文化对五对变量所作的抉择,以便根据具体情景随时调整自己的主观取向。只有符合规范取向的行动,才能保持互动关系的平衡,使互动过程得以持续进行,使行动者顺利的达到目标。由此可见,模式变量是规范

取向在互动系统中的具体表现。

模式变量是描述公社—而后者类型的具体变量,是对滕尼斯类型学的发展与深化。 五种抉择的组合构成了所有可能的社会关系。这五对变量是相互独立的,因此,任意五种抉择的自由组合都可以构成某种独特的关系类型。与“公社”和“社会”相对应的不过是32种不同的关系类型中的两个极端类型。模式变量还可以分析处于这两个极端类型之间的所有复杂的结构类型。

帕森斯认为模式变量也为文化层次和人格层次上的分析和比较提供了分类学依据。在文化层次上,可以用模式变量对不同社会的价值取向作出分析,为跨文化比较提供了基础,在人格层次上,它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需求倾向,从而推动对各种人格类型的研究。

此外,模式变量还发挥了推动帕森斯理论发展的独特作用。

18. 评述“社会唯名论”与“社会唯实论”之间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理论分歧T —219

1社会唯名论,个人存在的真实性,社会不具有真实性、实在性。社会学研究应从了解个人的动机、目的、意识及行动入手。社会唯实论,社会是真实存在的客观实体,社会独立于并且决定个人的动机、意识和行动。

2社会唯名论的错误在与只承认构成要素的真实性,否定综合体的真实性。正确观点是同时承认个人与社会的真实性。综合体与集合体的区别在与,集合体是无关要素的简单堆砌,综合体,各个要素的统一,相互联系成一整体。社会,具有将个人联系起来的特定形式,真实存在的综合体。

3社会唯实论错误在于,简单的认为社会是不依赖于个人而且决定着个人的独立实体,过分夸大了社会的独立性和既存性,没有看到社会对个人的依赖性和社会的生成性。个人是社会生活的整体。个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通过个人的相互作用,人们才构成了真实的关系,是社会赖以生存的形式。社会不是定型的,是个人之间相互作用不断复制、重塑和改造的持续生成的实体。

19. 结构功能论是如何看待社会、个人及其互动关系的T —277

对社会进行功能分析的首要任务是解释分别满足四项功能需求的四类制度性结构的基本特征。满足这一功能要求的是经济制度,通过生产、分配将自然资源转化称满足成员需求的产品;承担达鹄功能的制度是整体,将社会中人力、物力组织起来,集中于目标的实现;整合功能,法律制度和宗教制度的某些部分,对社会中出现的冲突加以调整以维护社会团结,承担维模功能的是家庭制度、教育制度以及宗教制度的某些部分,他保存和传递基本价值规范,从而使互动模式得以维持。

揭示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如果某个子系统的输出恰恰满足了其他子系统的需要,而且他本身的需要又能通过其他子系统的输出得到满足,就意味着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对流使边界关系。不同子系统输出的一般交换媒介不同。适应功能子系统输出货币,大护功能子系统输出权力,整合功能子系统输出影响和赞同,维模功能子系统

输出价值承担和声望。

20. 择要区分社会学理论中关于“社会结构”概念的几种不同界定,并评述由此导致的理论视野及研究取向的歧异

21. 试阐述并评价西方理论社会学中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传统的分歧及其各自得失

22. 社会交换论是如何阐释群体结构和权力的生成的P 。281

在布劳看来,表现为群体成员交换地位分化的群体内部结构的分化可以根据一般性报酬的不同而进行类型划分。

布劳把资源的提供者可能得到的报酬概括为四类一般性报酬的形式,根据它们所具有的价值从小到大排列为:金钱、社会赞同、尊敬和依从。

布劳认为,大部分社会关系中,金钱都不适宜作为报酬,它的价值也最小,社会赞同可以作为一种适宜的报酬,但它不具有很高的价值,是社会地位差别不大的成员之间采取的一种报酬形式,最能体现结构分化的报酬形式是尊敬和依从,它们是具有最高价值的报酬。

根据报酬的类型,布劳阐述了结构分化的几种模式。

由于依从是一种具有极高价值的报酬,因此人们一般不会轻易的用依从同对方交换。只有在交换地位的分化达到比较悬殊的程度时,才会出现以依从作为回报形式的分化模式。也就是说,一个人以何种报酬形式进行交换,并不完全取决于它的主观动机,而是往往受到结构条件的制约。

人们在接受特定资源时,如果具备了下述条件,一般是不会以依从作为回报: ⑤ 人们可以用某种形式的服务作为回报手段。

⑥ 人们可以选择其他报酬形式

⑦ 人们可以使用某种强制性手段迫使对方提供资源

⑧ 人们可以找到其他资源提供者或替代资源,而不依赖于特定的提供者或特定资源。

在上述情况下,人们的回报形式往往是赞同或尊敬,从而使交换关系出现赞同网络的分化模式或声威等级的分化模式。相反,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人们就只能以依从作为回报,资源提供者因此而获得权力,交换关系中随之出现权力等级的分化模式。

因此,资源地位或娟和地位的分化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权力的分化,形成群体的权力结构。在权力结构中,全体成员的交换地位表现为权力地位。

23. 试论韦伯在宗教社会学研究中所贯彻的方法论原则P 。118

韦伯在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出色的运用了比较方法,在该项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具体分析之前,根据历史上各大宗教特点进行了分类。按照对待世界的方式,分为入世的和出世的;根据宗教行为的特点,分为禁欲的和神秘的。

1入世禁欲主义:尘世的劳动,人的天职,努力而勤勉的工作,获救和赎罪的手段。

信教。

2出世禁欲主义:把一切世俗生活看作不具有道德意义上善的代表。天主教。 3入世神秘主义:遵从某种圣统,要求顺应世俗,但带有悲观论和宿命论的色彩。儒教。

④出世神秘主义:弃世厌俗,沉于冥想。佛教。

根据神秘和禁欲这两种不同形式,将欧洲和亚洲宗教的不同特征进行对照,建立各种宗教的理想类型。当然,区分法不是绝对的。有各种成分的杂和。

24. 试述“结构功能论”的基本假设并评价其贡献与阙失T —273

25. 试述韦伯社会学理论的研究主题及其理论视域T —252

研究主体是欧美独具的普遍合理化趋势。从方法论个人主义原则出发,在社会行动层次上将资本主义定义为:在特定经济伦理驱动下的社会中心印度三的结果、组织方式或社会形成物。资本主义经济活动是普遍形式合理化趋势的重要方面。 理论视域:

26. 试述韦伯的“社会行动类型”及其理论视野P 。109

韦伯从理想类型的思想出发,对社会行动进行了区分。他将社会行动分为以下四种: 1 目的合理的行动。这种行动把对外界对象以及他人行为的期待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并以最为有效的途径达到目的和取得成效。

2 价值合理的行动。他表现为对纯粹自身行为本身的绝对价值所持的自觉信仰,无论这种价值是表现在伦理上、美学上、宗教上还是表现在其他方面。这种行动并不考虑有无现实的成效。

3 情感的或情绪的行动。由于现实的感情冲动和感情状态而引起的行动。 ④ 传统的行动。即通过习惯而进行的行动。

按照韦伯对社会行动的定义,上述后两种行动(传统的行动和情感的行动)严格说来,都不属于社会行动,因为在他们中间并不包含行动者明确的主观意义。因此,从合理性这个角度看,传统的行动和情感的行动都不属于合理的行动,只有价值合理的和目的合理的行动才属于合理的行动,也才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行动。不过,从韦伯理想类型的方法论来看,传统的和情感的行动,它可以被看作是“理想类型”中的“合理”行动的“偏差”,只有在这个意义上它才获得其自身意义。而且,它们虽然总的来说表现为“不合理性”,但其中也往往包含着过渡到价值合理的或目的合理的行动的因素。

韦伯还具体分析说明了以上几种行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细微区别。他先谈到情感的行动和价值合理的行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韦伯看来,两者之间的共同点是,无论对于前者还是后者,行动的意义不在于达到某种具体的目标或获得某种实际的效果,而主要在于行动过程之本身。两者之间的区别则在与,情感的行动并不表现为坚定的、始终如一的为实现或接近某种最高价值而努力,而往往表现为意识的、冲动性的情绪发泄。相反,价值合理的行动则强调行动的绝对立场和最高价值,并坚

定不移的、有计划的把达到这种价值公设作为行动的取向。

关于价值合理性与目的合理性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纯价值合理的行动,他并不考虑通过行动来实现可以预见的结果,而仅仅处于对义务、尊严、美、宗教谕令、虔诚等等的信仰。反之,目的合理的行动则表现为以对行动的目的、手段和结果的思考作为取向,不断的对各种可能的目的、与实现目的的相应手段、措施以及行动的结果进行理智上的权衡。由此可以看出,价值合理的行动与目的合理的行动往往处于复杂多样的联系之中。然而,韦伯认为,尽管如此,两者的区别还是明显的。因为从目的合理性的角度看,价值合理性永远总是不合理的。而且,他越是把行动的目的上升为某种永恒的绝对价值,越是不反思行动的结果,它便越是远离目的的合理性。可见,两者的区别在于,在目的合理的行动那里,目标是可变的,同时,把主要经理集中在对有效手段的选择上。而价值合理性则总是使行动向着某种绝对的、永恒不变的目标。

总之,在韦伯看来,现实中的社会行动是极为复杂的,很少只表现为某种单一的形式,而往往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形式的混合。所以说,现实中的行动只是近似的与上述四种纯粹类型相符。他同时指出,任何分类法都不能穷尽现实中的社会行动。

27. 试述韦伯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及其宏观历史研究之间的逻辑环节T —233(只有方法论个人主义原则,没有逻辑环节)

28. 试评韦伯宗教社会学的基本思想P 。119(是否就是新教理论?)

“天职”观念,即某种由上帝安排的任务,成为新教的核心内容。他抛弃了原来天主教那种禁欲主义的修行而超越尘世的空洞劝解和训令,而把个人在尘世中完成所赋予他的义务当作一种至高无上的天职。

在韦伯看来,新教在客观上为证明世俗活动具有道德意义起了作用,导致和促进了资本主义精神的萌芽和发展。为了进一步考察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韦伯还分析了新教的其他分支,特别是加尔文教的禁欲主义伦理。

整个加尔文教中最典型的特征是它的命定说,这种教义宣称,一个人甚至在他出生前就已被上帝判决了他的来世命运。而且,作为尘世中的人,他无法获得对上帝这种判决的了解,因为采取任何世俗的手段都无法窥知天意。这样,人与上帝、尘世与天国之间便存在着一到不可逾越的鸿沟。

这种教义的逻辑结论便是,季度徒在尘世中的活动,包括为日常服务的职业劳动,都只是为了遵从上帝的戒律,完成上帝的旨意。于是,紧张的从事世俗活动,争取获得职业上的成功,便成为建立获救信心的惟一手段。

在韦伯看来,加尔文教就是这样为人的世俗活动的意义找到了答案,他使全部的世俗生活彻底的合理化了。加尔文教作为宗教教派,使尘世活动(主要是职业劳动)具有了某种宗教上的合理性和崇高意义,即世俗的日常工作被视为荣耀上帝的行为。这种在宗教意义上世俗生活的合理化,使得加尔文教具有独特的禁欲主义倾向,具有必然性。它一方面表现为积极参加世事,勤勉的从事职业劳动,另一方面表现为

最大限度的节俭,抵制一切享乐性消费,认为积累财富的勤俭在道德上是无可指责的,骄奢纵欲是有罪的。

韦伯接着指出,加尔文教的禁欲主义倾向是独特的,表现在它与天主教的禁欲有着明显的不同。后者把禁欲限制在寺庙里,而加尔文教的禁欲生活却是在尘世中、在世俗的各种机构中度过的,因而是一种“入世禁欲主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种入世禁欲主义使宗教世俗化了。

加尔文教一方面是使全部的世俗生活升华为高度的宗教意识,另一方面,这种宗教意识又带有强烈的入世倾向。无论如何,在韦伯看来,这客观上都给世俗生活的发展以有力的推动,加尔文教中的劳动天职观念、职业成功意识、节俭致富倾向等等都是这方面的表现。而这一切又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亲和力。 经过分析,韦伯指出,在作为新教重要教派的加尔文教的教义内容和宗教实践中,包含了资本主义精神发展的因素,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及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并初步建立其宗教观念与一定的经济伦理、社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

韦伯反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按照社会的经济状况解释一切,把宗教的起源、乃至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归结为一定社会的经济状况,是一种错误的经济唯物主义。

29. 结合“自杀论”的研究步骤论述杜尔克姆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特征149 131(自杀论如何结合?)

1 必须把社会事实看作:事物。社会事实,独立的客观存在物。社会学能够而且必须以自然科学那种客观态度,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反对主观内省法。

2 社会事实能够而且只能用其他社会事实加以解释。是杜尔克姆的社会观在方法论领域的应用。体现:研究社会必须禁绝任何形式的还原论。必须把基于个体层次的生物学和心理学排除。

3 不能把社会事实的起因和所发挥的功能混为一谈。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社会学两个不同但又必需的研究方法。

30. 试述韦伯“合理性”思想及其在社会学历史研究领域中的运用P 。105(未曾找到。是否合理性行为处?即T —244)

31. 试评杜尔克姆的《自杀论》在实证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T —270

里程碑式地位。不仅在经验层次上验证、深化、发展了他的社会学基本理论,因为研究体现了实证社会学的基本精神,在发展实证社会学研究方法方面获得实质性突破。

孔德,第一个提出实证研究,未能实施。自杀研究是证明孔德思想的开拓性尝试。把建立理论同经验分析结合起来,是社会学史上第一个对来自实际生活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分析、比较、计算来确立社会学理论的社会学家,为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结合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研究表明,在社会现象研究领域,建立实证科学理论是可能的。

在方法上,自觉运用了他所确立的假设—预测—检验的研究步骤,将定量分析引进社会学研究,从而推动了现代社会统计方法的发展。

尚有可切磋之处:

1自杀理论的核心概念——规范与整合——缺乏明确界定。对此概念缺乏准确阐述,对区别也相互关系也全嘎论述,可能导致操作上的随意性和相互混淆。

2溯源分类法以现行的理论概括为分类依据,使得市政资料在类型归属上依赖于它们与多个理论命题的一致性,从而降低乃至取消了实证资料对理论命题的检验作用。 3自杀理论从总体上看不具有证伪性。从实证科学立场看,不具证伪性的理论其科学性也要大打折扣。

论述题:

1. 比较并评述“结构功能论”与“符号互动论”在理论前提、方法论及研究取向上的不同特点

研究取向:结构功能论将个人行为视为组织、制度、结构制约下的必然产物,因而人成为被动者;而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组织、制度、结构是人们活动的产物。它们之所以影响人的行为,只是因为影响人们对所处情境的解释。行为最初是由个人控制、设计并赋予其意义的,人是主观能动的人。

理论前提及方法论:

方法论:结构功能论

方法论:符号互动论,核心是尊重经验世界的本来面目,回到经验世界中去,对社会现象作直接的、密切的考察,这种直接考察包括“探索”和“检查”两种方式。尽力把经验世界作为主义中心,从被研究者的立场上来了解社会现象。

2. 试评结构功能分析的“AGIL框架”及其理论功能(P.208)

行动系统的基本制度化结构是由这一系统必须满足的功能要求决定的。帕森斯提出四个基本范畴来概括这些功能要求。这就是A(适应)G(达鹄)I(整合)L(维模) 。这四项要求是任何行动系统(包括社会系统) 都必须满足的。

1适应,是指系统必然同环境产生一定关系,为了能够存在下去,系统必须拥有从外部环境中获取所需资源的手段,或者说,系统必须具有通过操纵某些手段来控制环境状态的能力。

2达鹄,系统的目标是指某种期望状态。任何行动系统都具有目标导向,系统必须有能力确定自己的目标次序和调动系统内部的能量以集中实现系统目标。

3整合,任何行动系统都由各个部分组成,为了使系统成为一个整体有效的发挥效能,必须将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使各个部分之间协调一致,不致出现游离、脱节、和断裂。

④维模,又叫潜在模式的维持。在系统运行过程暂时中断即互动中止期间,原有的运行模式必须完整的保存下来,以保证系统重新开始运行时能照常恢复互动关系。系统必须拥有特定机制经常维护处在潜在状态的模式。

每个系统都可以相应的划分为四个子系统,最一般的行动系统是通过下述四个子系统来满足其功能需求的:

1行为有机体的生物特性决定着系统适应问题的性质,并为满足适求性功能需求提供基本能量。

2人格系统包括个体的动机、欲望和目标,行动系统的达鹄要求的满足正是在聚合和调节个体目标的基础上实现的。

3社会系统是由各个行动单位通过制度化关系连接而成的,因此满足着行动系统的整合要求。

④文化系统中所包含和保存的价值规范为整个行动系统提供着基本模式,从而实现了维模功能。

一般行动系统的各个独立的子系统本身也可以看作一个独立系统,因而也面临着同样四项必须满足的的功能要求。而且,当这一子系统达到一定规模时,其内部也会分化出相互区别和相对独立的更低层次的子系统。尽管分析的层次可以有所不同,因而对各个系统层次的具体解释也可以有巨大差异,但AGIL 却可以作为适用于各个层次行动系统的功能分析框架。

3. 阐述默顿“功能分析范式”的要点并说明这一范式是如何完善功能分析方法的(P.222)

要点:

1重点:制度化行动模式(结构) 的客观后果。

2充分认识,后果多样性,注意,出乎意料的潜在后果。

3结合时间因素,根据特定后果与相应系统间关系,进行功能评价。即确定功能性质,通过反功能考察社会问题、变迁现象。

④界定,后果涉及的,系统范围、群体范围。

⑤不同类型社会中,功能替代的可能性。通过对结构制约因素考察来解释。 完善:

1 提出新概念、新的观察角度,使传统变为可用来指导研究的概念范畴体系。 2 改变功能主义的基本性质。改变以论证系统稳定、秩序、均衡、整合为目的。新的,指导经验研究的工具,对现实社会结构的客观后果进行功能认识、作出功能评价。

4. 试评符号互动论的理论要点

5. 概括并评析布劳“宏观社会结构理论”的研究主题(P.336)(怎么答?太多了)

6. 评析社会交换论的利弊得失(P.275)

霍曼斯:理论缺陷(不一定要答)

1 心理还原主义:将一切社会行为,归结为简单的心理行为。认为人的行为,为了获得某种心理上的满足。

2 人的行为是一种理性行为的批评。但事实上,行动并非理性,由非理性的偏好和习惯决定。

3 同义反复的错误。基本概念相互定义,导致有些理论命题,同义反复的逻辑错误。 霍曼斯理论的社会学意义:

1 对整合的解释。在统一地理环境中生活的人,培养出共同的信仰、传统及友谊,使得人们彼此行为之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相互接受即赞同,导致社会肯定。随着互动次数的增多,就会形成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维持着社会的整合。

2 对权力的解释。最小利益原则。因不对等交换关系而出现。权力取决于提供报酬的能力。此说明只适用于初级群体,而不适用于正式的社会组织。

3 对地位的解释。社会交换的实质是平等、公正。给予别人得多,就会多取一些报酬。地位的高低取决于它们付出的多少。地位的不平等也是在平等交换的基础上形成的。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没有跳出“生物体”、“经济人”的圈子,他的理论主要适用于小群体的研究。尽管如此,霍曼斯微观社会学的历史意义不可低估。打破了功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理论观点上也有积极方面。如公正性期待等概念就是把公平交换和互惠的概念带入日常生活。对于解释人们之间的互动行动具有重要意义。

7. 试析符号互动论的意义及其局限性(P.318)

意义:

1 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强调人主观能动性,不是被动体。

2 注重微观、人际互动研究,重视个人特殊条件。因此可寻找产生问题的个人或个别原因。

3 重视对社会现实生活考察,从生活经验得理论,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 缺陷

1 过于强调主观因素、主观心理意识,忽视客观实际。强调已表现被认识的东西,忽视内在的规律性。

2 过于强调个别人因素,没有看到整体社会结构、制度的作用。

3 研究过于微观,只能研究个人或小群体,无法研究大规模社会现象。

④ 片面强调感觉、直觉的重要,否认理性认识真实性,是经验主义和现实主义。

8. 比较并评析霍曼斯与布劳交换理论的异同(P 。277)

1理论目标。研究重点存在差别。霍曼斯,所有社会现象的解释都植根于心理学原理,过于极端。忽视了社会结构所具有的突生性质,只适用于直接人际互动关系的小球普通出,只能解释非制度化的社会行为。布劳,无论微观还是宏观,都发生着同样的交换过程,只是宏观中这些交换过程更加复杂。

A. 从基本的交换现象中获得对社会结构形成过程的深入了解。

B. 不断扩大研究领域,随时补充新的概念和原理,用以认识宏观社会交换网络。从而考察宏观交换过程。

2社会交换:霍曼斯,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交换行为。布劳,交换,特定类型的交往。

A. 社会交换,参与交往的各方都期待着他人的回报,一旦停止回报,交往关系中止。不期待他人回报的交往不是交换,交换概念比霍曼斯窄。

B. 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自愿性活动,暴力胁迫下的行为不是交换行为。

3基本交换过程:霍曼斯,集中分析抽象的交换原理。布劳,主义分析基本的交换过程,即社会交往发生、发展及其基本形态。

A. 吸引与竞争。

B. 分化。

C. 整合和冲突。

④宏观交换观点:霍曼斯,心理学原理解释一切社会现象。布劳,分析宏观过程,除了基本交换理论,增添新的概念。

A. 共享价值观。为参与交换各方共同接受的统一的社会标准,使各方以同样的情境定义进入交换关系,人们从而预先掌握各种交换关系中社会公认的报酬期待、互惠标准、回报价值以及公平准则。

B. 制度化,其核心是在共享价值观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套涉及各个具体交换关系的稳定和普遍的规范。

9. 试评达伦多夫关于“两种社会基本模式”各自要素及理论假定的观点

在“什么使人类结合为社会”问题上,认为社会秩序的稳定建立在价值共享基础上

的,形成了社会均衡模式。结构功能主义是社会均衡模式的典型代表。

达伦多夫将社会均衡模式的实质性要素概括为:稳定、整合、功能协调和价值共享。 1 每个社会都是一个相对稳定不变的诸要素构造体。

2 每个社会都是一个整合良好的诸要素构造体。

3 社会的每一组成要素都具有维持社会系统的功能。

④ 每个社会都以其成员的共享价值为基础。

社会均衡模式的核心概念是社会系统。达伦多夫认为,社会系统作为一个分析概念,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把它作为分析社会的惟一和最终的参考框架则是错误的。因为在许多方面,他与社会实际相脱节。

达伦多夫认为,社会现象本身充满着辩证关系,往往同时呈现出相互矛盾的二重层面:稳定与变迁,整合与冲突,功能与反功能,价值共享与利益对立等等。社会现象的这种辩证性质决定了社会学分析必须采用社会压制模式以补充社会均衡模式的不足。

在“什么使人类结合为社会”问题上,认为社会秩序建立在压制基础上的,形成了社会压制模式。

达伦多夫将社会压制模式的基本要素概括为四个基本假定:

1 社会变迁是普遍存在的最基本的现象。

2 凡有社会生活的地方就存在着冲突,冲突现象可以加以疏导和控制,可以暂时被压制,但无法彻底消除。

3 社会中的每一要素都可能促进社会变迁,破坏社会整合。

④ 每个社会都以其内部一部分成员压制其他成员为基础。

达伦多夫强调,压制模式并不比均衡模式更正确,之所以特别重视它是因为他对社会实体的那些经常遭到忽视的侧面——变迁、冲突、反功能和压制——给予极大关注。

10. 阐述并比较科赛与达伦多夫冲突理论的要点及区别(239、249)(太多,如何总结)

11. 社会交换论是如何看待社会、个人及互动关系的269、287(太少)

社会交换理论,人与人的互动行为,计算得失的理性行为,人类的一切行为互动都是为了追求最大利益的满足。

通过交换概念,发现社会资源分布的不平等及因此产生的权力地位的分化,并从各个权力层次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中找到社会系统发展、变迁的动力。

12. 试论达伦多夫冲突理论的研究主题及其展开形式255(是否需要全部扩充?只答条行否?)

1冲突团体形成的命题:强调性协调组合中,对立准团体的成员,除非受到被成为组织条件的经验变项的干预,都将把自己组织为具有外显利益的团体,因此而形成团体冲突。

组织条件分为:技术条件,必须的物质资料,领导者的人数,反映潜在利益的价值系统的团体章程的制订情况;政治条件,政治环境对自由联盟的容许程度;社会条件,由沟通工具决定的,成员相互接触的可能性,以及,吸收新成员的正常和正式的社会分配程序。

以角色利益的内化程序作为基本内容,的心理条件,也对利益团体的形成,发生重要影响。

2团体冲突形式的命题:利益团体之间在涉及到维持还是改变现状的问题时,常常处于相互冲突之中,形式是由被称为冲突条件的经验性变数决定的。

3社会结构变迁的命题:利益团体之间的冲突,通过改变统治地位的占有者而导致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结构变迁的种类、速度和深度取决于“结构变迁条件”的干预变数。

13. 概述和评析“社会交换论”的理论预设、概念框架、研究主题及分析重点(社会交换论是否就是霍曼斯理论?还是要加上布劳?)

14. 试述“符号互动论”所提供的理论视域并评析其意义与局限性

理论视域

意义:

1重视人的主观因素,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不是简单的被动体。

2注重微观的研究,重视人际互动的研究,重视每个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殊条件,可以寻找产生问题的个人或个别原因。

3重视对社会显示生活的考察,主张从生活经验中得出理论,有助于人们研究现实的、世纪的问题。

缺陷:

1过于强调主观因素、主观心理意识,忽视客观实际。强调已表现被认识的东西,忽视内在的规律性。

2过于强调个别人因素,没有看到整体社会结构、制度的作用。

3研究过于微观,只能研究个人或小群体,无法研究大规模社会现象。

④片面强调感觉、直觉的重要,否认理性认识真实性,是经验主义和现实主义。

15. 阐述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的对立,并举出各自的代表人物及其具体观点

16. 试评实证社会学的理论预设T —207(什么是理论预设)

17. 试析帕森斯的“模式变量论”及其理论功能203

模式变量理论是帕森斯用来区分行动者在互动过程中主观取向的类型学工具,在对社会系统的分析中,它又独特的充当了描述社会关系、区分社会结构的类型学工具。因此,通过这一理论,两个层次的现象——行动者的主观取向同社会系统的结构类型——沟通起来,这表明帕森斯的理论分析重点由社会行动转变到社会系统。 行动者在与其他行动者的互动过程中,必然要面临五个方面的抉择,即解决必然出

现的五个问题,这五个方面可能的抉择被概括在五对范畴之中。这些可供抉择的五对范畴被帕森斯成为“模式变量”,它们不仅可以用来确定行动者的主观取向,而且,由于行动总是在特定的系统之中发生,因此也可以把它们作为刻画系统的结构特征——制度化的角色关系——的基本变量。

模式变量的五对范畴是:普遍性与特殊性;扩散性与专一性,情感性与中立性,先赋性与自获性,私利性与公益性。

1普遍性与特殊性。这一抉择涉及到互动过程中特定行动标准的适用范围。区分这对范畴的决定性因素是行动者在互动过程中所遵循的规范性标准是否受团体界限的影响。在这一抉择中如果选择了普遍性,意味着行动者在同其他任何人的互动中都遵循同样的规范性标准;而选择特殊性则意味着行动者因人而异的改变自己的行动标准。

2扩散性与专一性。这一抉择设计到互动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宽窄和清晰程度。如果相互之间的义务是狭窄的并被明确限定,就意味着选择了专一性,其特征是提出要求的一方有证明这项要求的义务。相反,如果双方全部投入到互动关系之中,相互给予或取得的满足是广泛的和不受限定的,那么这类互动选择了扩散性一端,其特征是被要求一方有义务解释这一要求无法满足的理由。

3情感性与中立性。这一抉择要解决的是互动关系中是否包含着感情因素。如果双方在互动中投入或获得了感情,则关系处于情感性一边,相反,如果互动双方以理智相对待,避免在相互关系中搀进感情因素,则关系处于中立性一边。

④先赋性与自获性(或品质与成就) 。这一抉择涉及到行动者之间作为相互对待基础的识别标准的性质。先赋性的识别标准着眼于对方是“谁”,即对方的先天品质及其身份背景;自获性标准主要根据对方“做什么”,即对方的表现和成就来识别和评价对方。

⑤私利性与公益性。这一抉择涉及到互动中优先考虑的是哪一方的利益。私利性意味着将自身利益置于优先地位,而公益性则是将对方或整个集体的利益放在优先地位。

任何一种制度化的社会关系都是上述五种抉择的某种组合。但这并不意味着各个行动者在特定的情景状况下,处理具体的人际关系时可以临时或随意的作出这些抉择。帕森斯认为,特定的社会关系所包含的模式变量组合是既成的和稳定的,它是由社会文化中价值规范预先规定好的。模式变量的某种组合不是在个体行动者偶然的随意抉择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是社会文化系统中价值规范的制度化结晶。正是这种制度化的价值规范支撑着社会关系结构。行动者在进入某种社会关系时,不仅不能随意改变这种关系结构,而且必须预先通过社会化过程将价值规范内画在蝉的人格系统中,即了解各色角色关系中社会文化对五对变量所作的抉择,以便根据具体情景随时调整自己的主观取向。只有符合规范取向的行动,才能保持互动关系的平衡,使互动过程得以持续进行,使行动者顺利的达到目标。由此可见,模式变量是规范

取向在互动系统中的具体表现。

模式变量是描述公社—而后者类型的具体变量,是对滕尼斯类型学的发展与深化。 五种抉择的组合构成了所有可能的社会关系。这五对变量是相互独立的,因此,任意五种抉择的自由组合都可以构成某种独特的关系类型。与“公社”和“社会”相对应的不过是32种不同的关系类型中的两个极端类型。模式变量还可以分析处于这两个极端类型之间的所有复杂的结构类型。

帕森斯认为模式变量也为文化层次和人格层次上的分析和比较提供了分类学依据。在文化层次上,可以用模式变量对不同社会的价值取向作出分析,为跨文化比较提供了基础,在人格层次上,它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需求倾向,从而推动对各种人格类型的研究。

此外,模式变量还发挥了推动帕森斯理论发展的独特作用。

18. 评述“社会唯名论”与“社会唯实论”之间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理论分歧T —219

1社会唯名论,个人存在的真实性,社会不具有真实性、实在性。社会学研究应从了解个人的动机、目的、意识及行动入手。社会唯实论,社会是真实存在的客观实体,社会独立于并且决定个人的动机、意识和行动。

2社会唯名论的错误在与只承认构成要素的真实性,否定综合体的真实性。正确观点是同时承认个人与社会的真实性。综合体与集合体的区别在与,集合体是无关要素的简单堆砌,综合体,各个要素的统一,相互联系成一整体。社会,具有将个人联系起来的特定形式,真实存在的综合体。

3社会唯实论错误在于,简单的认为社会是不依赖于个人而且决定着个人的独立实体,过分夸大了社会的独立性和既存性,没有看到社会对个人的依赖性和社会的生成性。个人是社会生活的整体。个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通过个人的相互作用,人们才构成了真实的关系,是社会赖以生存的形式。社会不是定型的,是个人之间相互作用不断复制、重塑和改造的持续生成的实体。

19. 结构功能论是如何看待社会、个人及其互动关系的T —277

对社会进行功能分析的首要任务是解释分别满足四项功能需求的四类制度性结构的基本特征。满足这一功能要求的是经济制度,通过生产、分配将自然资源转化称满足成员需求的产品;承担达鹄功能的制度是整体,将社会中人力、物力组织起来,集中于目标的实现;整合功能,法律制度和宗教制度的某些部分,对社会中出现的冲突加以调整以维护社会团结,承担维模功能的是家庭制度、教育制度以及宗教制度的某些部分,他保存和传递基本价值规范,从而使互动模式得以维持。

揭示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如果某个子系统的输出恰恰满足了其他子系统的需要,而且他本身的需要又能通过其他子系统的输出得到满足,就意味着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对流使边界关系。不同子系统输出的一般交换媒介不同。适应功能子系统输出货币,大护功能子系统输出权力,整合功能子系统输出影响和赞同,维模功能子系统

输出价值承担和声望。

20. 择要区分社会学理论中关于“社会结构”概念的几种不同界定,并评述由此导致的理论视野及研究取向的歧异

21. 试阐述并评价西方理论社会学中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传统的分歧及其各自得失

22. 社会交换论是如何阐释群体结构和权力的生成的P 。281

在布劳看来,表现为群体成员交换地位分化的群体内部结构的分化可以根据一般性报酬的不同而进行类型划分。

布劳把资源的提供者可能得到的报酬概括为四类一般性报酬的形式,根据它们所具有的价值从小到大排列为:金钱、社会赞同、尊敬和依从。

布劳认为,大部分社会关系中,金钱都不适宜作为报酬,它的价值也最小,社会赞同可以作为一种适宜的报酬,但它不具有很高的价值,是社会地位差别不大的成员之间采取的一种报酬形式,最能体现结构分化的报酬形式是尊敬和依从,它们是具有最高价值的报酬。

根据报酬的类型,布劳阐述了结构分化的几种模式。

由于依从是一种具有极高价值的报酬,因此人们一般不会轻易的用依从同对方交换。只有在交换地位的分化达到比较悬殊的程度时,才会出现以依从作为回报形式的分化模式。也就是说,一个人以何种报酬形式进行交换,并不完全取决于它的主观动机,而是往往受到结构条件的制约。

人们在接受特定资源时,如果具备了下述条件,一般是不会以依从作为回报: ⑤ 人们可以用某种形式的服务作为回报手段。

⑥ 人们可以选择其他报酬形式

⑦ 人们可以使用某种强制性手段迫使对方提供资源

⑧ 人们可以找到其他资源提供者或替代资源,而不依赖于特定的提供者或特定资源。

在上述情况下,人们的回报形式往往是赞同或尊敬,从而使交换关系出现赞同网络的分化模式或声威等级的分化模式。相反,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人们就只能以依从作为回报,资源提供者因此而获得权力,交换关系中随之出现权力等级的分化模式。

因此,资源地位或娟和地位的分化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权力的分化,形成群体的权力结构。在权力结构中,全体成员的交换地位表现为权力地位。

23. 试论韦伯在宗教社会学研究中所贯彻的方法论原则P 。118

韦伯在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出色的运用了比较方法,在该项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具体分析之前,根据历史上各大宗教特点进行了分类。按照对待世界的方式,分为入世的和出世的;根据宗教行为的特点,分为禁欲的和神秘的。

1入世禁欲主义:尘世的劳动,人的天职,努力而勤勉的工作,获救和赎罪的手段。

信教。

2出世禁欲主义:把一切世俗生活看作不具有道德意义上善的代表。天主教。 3入世神秘主义:遵从某种圣统,要求顺应世俗,但带有悲观论和宿命论的色彩。儒教。

④出世神秘主义:弃世厌俗,沉于冥想。佛教。

根据神秘和禁欲这两种不同形式,将欧洲和亚洲宗教的不同特征进行对照,建立各种宗教的理想类型。当然,区分法不是绝对的。有各种成分的杂和。

24. 试述“结构功能论”的基本假设并评价其贡献与阙失T —273

25. 试述韦伯社会学理论的研究主题及其理论视域T —252

研究主体是欧美独具的普遍合理化趋势。从方法论个人主义原则出发,在社会行动层次上将资本主义定义为:在特定经济伦理驱动下的社会中心印度三的结果、组织方式或社会形成物。资本主义经济活动是普遍形式合理化趋势的重要方面。 理论视域:

26. 试述韦伯的“社会行动类型”及其理论视野P 。109

韦伯从理想类型的思想出发,对社会行动进行了区分。他将社会行动分为以下四种: 1 目的合理的行动。这种行动把对外界对象以及他人行为的期待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并以最为有效的途径达到目的和取得成效。

2 价值合理的行动。他表现为对纯粹自身行为本身的绝对价值所持的自觉信仰,无论这种价值是表现在伦理上、美学上、宗教上还是表现在其他方面。这种行动并不考虑有无现实的成效。

3 情感的或情绪的行动。由于现实的感情冲动和感情状态而引起的行动。 ④ 传统的行动。即通过习惯而进行的行动。

按照韦伯对社会行动的定义,上述后两种行动(传统的行动和情感的行动)严格说来,都不属于社会行动,因为在他们中间并不包含行动者明确的主观意义。因此,从合理性这个角度看,传统的行动和情感的行动都不属于合理的行动,只有价值合理的和目的合理的行动才属于合理的行动,也才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行动。不过,从韦伯理想类型的方法论来看,传统的和情感的行动,它可以被看作是“理想类型”中的“合理”行动的“偏差”,只有在这个意义上它才获得其自身意义。而且,它们虽然总的来说表现为“不合理性”,但其中也往往包含着过渡到价值合理的或目的合理的行动的因素。

韦伯还具体分析说明了以上几种行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细微区别。他先谈到情感的行动和价值合理的行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韦伯看来,两者之间的共同点是,无论对于前者还是后者,行动的意义不在于达到某种具体的目标或获得某种实际的效果,而主要在于行动过程之本身。两者之间的区别则在与,情感的行动并不表现为坚定的、始终如一的为实现或接近某种最高价值而努力,而往往表现为意识的、冲动性的情绪发泄。相反,价值合理的行动则强调行动的绝对立场和最高价值,并坚

定不移的、有计划的把达到这种价值公设作为行动的取向。

关于价值合理性与目的合理性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纯价值合理的行动,他并不考虑通过行动来实现可以预见的结果,而仅仅处于对义务、尊严、美、宗教谕令、虔诚等等的信仰。反之,目的合理的行动则表现为以对行动的目的、手段和结果的思考作为取向,不断的对各种可能的目的、与实现目的的相应手段、措施以及行动的结果进行理智上的权衡。由此可以看出,价值合理的行动与目的合理的行动往往处于复杂多样的联系之中。然而,韦伯认为,尽管如此,两者的区别还是明显的。因为从目的合理性的角度看,价值合理性永远总是不合理的。而且,他越是把行动的目的上升为某种永恒的绝对价值,越是不反思行动的结果,它便越是远离目的的合理性。可见,两者的区别在于,在目的合理的行动那里,目标是可变的,同时,把主要经理集中在对有效手段的选择上。而价值合理性则总是使行动向着某种绝对的、永恒不变的目标。

总之,在韦伯看来,现实中的社会行动是极为复杂的,很少只表现为某种单一的形式,而往往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形式的混合。所以说,现实中的行动只是近似的与上述四种纯粹类型相符。他同时指出,任何分类法都不能穷尽现实中的社会行动。

27. 试述韦伯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及其宏观历史研究之间的逻辑环节T —233(只有方法论个人主义原则,没有逻辑环节)

28. 试评韦伯宗教社会学的基本思想P 。119(是否就是新教理论?)

“天职”观念,即某种由上帝安排的任务,成为新教的核心内容。他抛弃了原来天主教那种禁欲主义的修行而超越尘世的空洞劝解和训令,而把个人在尘世中完成所赋予他的义务当作一种至高无上的天职。

在韦伯看来,新教在客观上为证明世俗活动具有道德意义起了作用,导致和促进了资本主义精神的萌芽和发展。为了进一步考察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韦伯还分析了新教的其他分支,特别是加尔文教的禁欲主义伦理。

整个加尔文教中最典型的特征是它的命定说,这种教义宣称,一个人甚至在他出生前就已被上帝判决了他的来世命运。而且,作为尘世中的人,他无法获得对上帝这种判决的了解,因为采取任何世俗的手段都无法窥知天意。这样,人与上帝、尘世与天国之间便存在着一到不可逾越的鸿沟。

这种教义的逻辑结论便是,季度徒在尘世中的活动,包括为日常服务的职业劳动,都只是为了遵从上帝的戒律,完成上帝的旨意。于是,紧张的从事世俗活动,争取获得职业上的成功,便成为建立获救信心的惟一手段。

在韦伯看来,加尔文教就是这样为人的世俗活动的意义找到了答案,他使全部的世俗生活彻底的合理化了。加尔文教作为宗教教派,使尘世活动(主要是职业劳动)具有了某种宗教上的合理性和崇高意义,即世俗的日常工作被视为荣耀上帝的行为。这种在宗教意义上世俗生活的合理化,使得加尔文教具有独特的禁欲主义倾向,具有必然性。它一方面表现为积极参加世事,勤勉的从事职业劳动,另一方面表现为

最大限度的节俭,抵制一切享乐性消费,认为积累财富的勤俭在道德上是无可指责的,骄奢纵欲是有罪的。

韦伯接着指出,加尔文教的禁欲主义倾向是独特的,表现在它与天主教的禁欲有着明显的不同。后者把禁欲限制在寺庙里,而加尔文教的禁欲生活却是在尘世中、在世俗的各种机构中度过的,因而是一种“入世禁欲主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种入世禁欲主义使宗教世俗化了。

加尔文教一方面是使全部的世俗生活升华为高度的宗教意识,另一方面,这种宗教意识又带有强烈的入世倾向。无论如何,在韦伯看来,这客观上都给世俗生活的发展以有力的推动,加尔文教中的劳动天职观念、职业成功意识、节俭致富倾向等等都是这方面的表现。而这一切又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亲和力。 经过分析,韦伯指出,在作为新教重要教派的加尔文教的教义内容和宗教实践中,包含了资本主义精神发展的因素,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及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并初步建立其宗教观念与一定的经济伦理、社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

韦伯反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按照社会的经济状况解释一切,把宗教的起源、乃至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归结为一定社会的经济状况,是一种错误的经济唯物主义。

29. 结合“自杀论”的研究步骤论述杜尔克姆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特征149 131(自杀论如何结合?)

1 必须把社会事实看作:事物。社会事实,独立的客观存在物。社会学能够而且必须以自然科学那种客观态度,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反对主观内省法。

2 社会事实能够而且只能用其他社会事实加以解释。是杜尔克姆的社会观在方法论领域的应用。体现:研究社会必须禁绝任何形式的还原论。必须把基于个体层次的生物学和心理学排除。

3 不能把社会事实的起因和所发挥的功能混为一谈。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社会学两个不同但又必需的研究方法。

30. 试述韦伯“合理性”思想及其在社会学历史研究领域中的运用P 。105(未曾找到。是否合理性行为处?即T —244)

31. 试评杜尔克姆的《自杀论》在实证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T —270

里程碑式地位。不仅在经验层次上验证、深化、发展了他的社会学基本理论,因为研究体现了实证社会学的基本精神,在发展实证社会学研究方法方面获得实质性突破。

孔德,第一个提出实证研究,未能实施。自杀研究是证明孔德思想的开拓性尝试。把建立理论同经验分析结合起来,是社会学史上第一个对来自实际生活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分析、比较、计算来确立社会学理论的社会学家,为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结合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研究表明,在社会现象研究领域,建立实证科学理论是可能的。

在方法上,自觉运用了他所确立的假设—预测—检验的研究步骤,将定量分析引进社会学研究,从而推动了现代社会统计方法的发展。

尚有可切磋之处:

1自杀理论的核心概念——规范与整合——缺乏明确界定。对此概念缺乏准确阐述,对区别也相互关系也全嘎论述,可能导致操作上的随意性和相互混淆。

2溯源分类法以现行的理论概括为分类依据,使得市政资料在类型归属上依赖于它们与多个理论命题的一致性,从而降低乃至取消了实证资料对理论命题的检验作用。 3自杀理论从总体上看不具有证伪性。从实证科学立场看,不具证伪性的理论其科学性也要大打折扣。


相关内容

  • 李勇:年鉴学派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 李勇:年鉴学派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2014-05-06 17:54:06) 标签: 文化 分类: 明清经济史研究 1929年,法国史学家费弗尔(LucienFebvre)[1].布洛赫(MarcBloch)[2]等人创办一份后来被通称为<年鉴>(Annales)的学刊[3],围绕这个刊 ...

  • 国外教育学名著及推介
  • 国外教育学名著及推介 我要收藏 作者:洪恩IQ365商城 更新时间:2009-11-09 点击次数:806 国外教育学名著 一.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 二.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 杜威 三.明日的学校 杜威 四.经验与教育 杜威 五.我们如何思维 杜威 六.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 七.教育漫话 洛克 八. ...

  •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溯源及其对它的误读
  • 2008年6月 (第6期,总第134期) [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科学家 SOCIAL SCIENTIST Jl虬,2008 (No.6,GeneralNo.134)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溯源及其对它的误读 郭赫男1,刘亚斌2 (1.四川外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重庆40 ...

  • 试论"殖民地科学"
  • 作者:梁波陈凡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1年02期 [中图分类号]N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763(2000)06-0034-06 一.国外"殖民地科学"研究概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殖民地科学"在科学社会史的研究领域, ...

  • 中国的战后国际关系史研究
  • 中国的战后国际关系史研究 徐蓝 牛大勇 载<中国历史学30年(1978-2008)> 论著选载157 一 中国战后国际关系史研究的初步发展阶段(1980-1991)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美正式建交以及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学者能够从海外获得越来越多的资料 ...

  • 史学概论2014
  • 史学概论复习绪论 一.名词解释 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是人类对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世界观和历史观互相影响,相互制约. 二.列举1各种历史观:唯物史观.英雄史观.天命史观.进化史观.人道主义史观.循环论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 2最基本的几种历史观 (1)文明史观 文明史 ...

  • 广西区艺术概论考试复习资料(含往年真题1)
  • 1. 论述题(L):2011年真题:艺术作品的层次? 答:第一个层次是艺术语言.它是创造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艺术语言是各门类艺术创造的媒介和形式的总称.艺术语言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并在艺术发展中不断变化和革新.艺术语言是渗 ...

  • 中外教育史参考资料
  • 论述题目录: 一.中国教育史部分 1. 试析<学记>的教育思想.P27 2. 请评述儒家教育思想发展的几个阶段.P28 3. 试从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两个方面,分析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P29 4. 先秦私学的兴起及其历史背景.特征.P31 5. 评述孔子的教育思想.P34 6. 论孔子 ...

  • 史学概论论述题考试内容
  • 1. 历史.史料.史学三者关系 历史:广义: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狭义:人类社会发生.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 史料: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的痕迹 历史学:通过史料研究人类社会运动发展过程的一门科学,是历史固存的记载,历史经 验的总结,历史规律的探讨. 关系:历史是历史学主要研究对 ...

  • 厘清文明和文化的关系
  • 厘清文明和文化的关系 2008年12月28日,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1927-2008)去世.两天之前,以色列军队对巴勒斯坦哈马斯武装展开"铸铅行动",以巴战火再起.两件事合在一起,"文明冲突论"又被各界回味了一次. 以色列在铸铅行动中攻击哈马斯目标. 文明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