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怎么度过

如何度过大学生活?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段。可以说19岁~23岁是人生精力最充沛的黄金时代,这时的体力、记忆力、反应能力都达到巅峰。非常幸运的是,我们会有整整四年可以心无旁骛、专心学习,提高未来工作和生活的能力。这很可能是我们一生中最后一次有如此大段的时间用于学习,也是我们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和建立知识基础,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可以不断修正自我的成长历程。同时,这也很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在相对宽容的,可以置身其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理想环境。

(一)走进大学篇

几个月前,又一批大学毕业生离开校园,有人带着 “对什么都可以拥有的自信和渴望”跨进社会,进入工作岗位;有人带着对专业问题的研究热忱和更高的理想进入国内或国外的大学研究生部继续深造;也有的人感到彷徨和焦虑:不知道自己在社会如何定位,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悲叹自己的前途如此渺茫。现在,又一批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开始人生新的一章。“大学生活未来四年如何度过”将成为每个大学新生都要面对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认识和态度将影响到四年之后每个人大相径庭的人生之路,不同的人生理想和规划将带来不同的结果。

(二)怎样度过大学四年的生活。

1.给自己一个目标,让你的生命燃烧.近些年来,随着就读的社会文化环境发生的显著变化,大学生度过大学四年的方式、理念以及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市场经济、大学扩大招生、就业困难、电脑的普及、网络信息爆炸、手机短信和E-mail所带来的青少年交往模式的深刻变化以及我们所处的大众消费社会和后现代知识状态等等,所有这些新情况,都给我国的大学教育带来机遇,但同时也带来挑战甚至困扰。这就是千万大学生走进大学校门时相关的时代背景。

2.要有远大目标 。我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当我们最初接触到香港大学生时,我向他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读书为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理想?对这些问题,他们觉得很奇怪,很难回答,读书不就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吗?我当时认为这就是大陆学生与港台学生最大的区别。我们的学生虽穷,但我们有理想;港台学生有钱,但没有理想。从那时到现在,时光过去了20年,如果我拿当年的问题来问大陆大学生,我想他们的回答就会和当年香港大学生一个样。找到一份好工作就是理想。可我总觉得工作是职业,是饭碗,而理想是精神,是人活着的原动因。找个好工作是很困难,可是要说这就是理想,那也太可

怜了,也太平庸了。因为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好歹总能找到一份工作的。所以,我觉得,随处都能感觉到的就业压力,掩盖着我国年轻一代理想的丧失。而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你就永远飞不起来,也体验不了做人的尊严。有两句诗写得好:“给自己一个目标,让你的生命燃烧。”理想指的是远大的目标,而且与人类的未来连在一起。有了理想,才会有正确的价值观。我记得斯大林曾经说过:伟大的抱负产生伟大的精力。这话讲得很好啊,如果没有大的抱负,你的大学四年在实质上将是无精打采和萎靡不振的。

3.要带着问题学,并且以自学为主 。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因为他的头脑只是老师的跑马场。剧作家曹禺曾经说,在读大学期间,他虽然缺课很多,但他尊重老师,而钱钟书虽然很少缺课,却看不起老师。这话说明,他们二位都是以自学为主,而且对老师的授课持有一种批评和质疑的求真态度。现在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学生选课以作业少、阅读量小,拿高分为标准,其实,学术水平差的老师才轻易给你打高分。“高分低能”的现象与学生对待分数的态度很有关系。毛主席曾在1964年春节指示中号召学生不要跟着分数转,而要自己主动去学习。能主动去学习的学生是头脑中随时都有问题的学生。带着问题就能主动地去学习,因为正是那些问题才可以使你日夜渴望学习。钱钟书先生说他学外语的动因是因为少年时代为林纾译的西方小说深深吸引,因而渴望了解外文原著是怎样写的。虽然在他学好了外语,并且阅读了那些西方原著,而且还发现西方小说原著远没有林纾的译本精彩,但最初的问题却成就了一位大学者。我说以自学为主,并不是否定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很重要,但并非都很理想。与美国等国家的大学生相比较,我们有不少学生听课不做笔记,不喜欢上课发言,发言不愿意说自己的看法(因为得要有根据),经常是去网上找资料,而老师每次课布置的阅读书目数量太少。

4.青年成长的过程是文化社会建构的,而非自然生长 。大学四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可是成长的真相是怎么样的呢?前两年我曾经指导过一篇不错的硕士论文,题目是《知识女性在婚恋中的成长》。作者在论文中引用一项西方学者观察与研究成果,大意是说,一个人的成长并不是通常所设想的那样,沿着一个目标前进的直线过程,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排除你的内心肯定不认可的机会和可能性。用我们自己的经验来印证,也觉得这话深有道理。这就是说,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危机,往往并不因为我们没有在追求理想

的路途上前进,而是在于不会拒绝,或者拒绝时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患得患失。老舍《骆驼祥子》描写了城市平民祥子的悲剧。祥子的悲剧自有社会根源,但从他个人方面来看,则是他不能拒绝虎妞的诱惑,而其中的原因又在于他那小生产者占便宜的思想。我们从观察一个人不能拒绝诱惑,或在诱惑面前的患得患失,往往可以窥见他很深的灵魂和灵魂深处的弱点和污点,而这正是一个人命运的决定性因素。可能,拒绝一次,你就会朝理想前进一步。然而,还有比拒绝诱惑更难的,那就是对社会的习俗的拒绝。冯至在1937年一篇译序里深有感触地说:“青年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的生气,而社会的习俗却是腐旧的。人每每为了无谓的喧嚣,忘却了生命的根蒂。只在人生的表面上永远滑下去,只是隐瞒和欺骗,而欺骗和隐瞒的工具就是社会的习俗。”他说,谁若是要真正地生活,就必须脱离现成的习俗,自己独立成为一个生存者。

5.两种文化要平衡 。大学生是知识分子的后备军,在经历了学位教育之后,很快就要成为知识分子了。然而读者可能不了解,知识分子有两种,而你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其中的一种。英国科学家兼作家斯诺在20世纪中叶写过一本叫《两种文化》的名著,他警告说整个西方社会的智力生活已经日益分裂为两个极端的集团,一极是文学知识分子,另一极是科学家,特别是最有代表性的物理学家。二者之间有着互不理解的鸿沟,有时还互相憎恨和厌恶,都荒谬地歪曲了对方的形象。他们对待问题的态度截然不同,甚至在思想方面也难以找到很多共同的基础。斯诺还指出,纯粹科学家和应用科学家之间的鸿沟也很大。纯粹科学家同工程师之间经常发生误会,他们的行为往往很不一样:工程师必须生活在有组织的共同体中,不管他们内心多么乖谬,都要向世界显示出一副遵守纪律的面孔。纯粹科学家则不然,他们根据统计在政治上左倾的比例,仍超过其他专业。工程师就不是这样,他们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保守派,他们专心致志于创造,现有的社会秩序对他们来说已经够好了。据斯诺观察,在他那个时代,文学知识分子代表、说出并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和预言了非科学文化的情绪,他们不作任何决策,但他们的话却渗透到那些决策者的头脑之中。尽管这样,文学文化也在不断衰退,而且被年轻的科学家看不起。因为他们轻而易举就可以找到舒适的工作,而那些英语或历史专业的同行却要少挣近一倍的收入。这种情况,在文学边缘化的今天,已经更盛了。我请了一些优秀诗人来课上朗诵,我的理工

科学生们则评论说他们一个个看上去都很落魄,很不以为然。两种文化必须有必要的平衡,你的大学四年生活,每天都要面对这种平衡。而这种平衡将决定你能否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三)大学中那些应该去做的事

任何一个人在某个生命点,一定要确立一个目标,你不能够没有目标,没有目标的人就进入了空虚。目标跟你的眼光和你目前的能力相关。你的眼光越好,你设立的目标就越正确。你的眼光越高,你设立的目标就越崇高。所谓眼光,就是你看事情的着眼点和你的人生价值观直接相关,决定了你的人生方向。我在这里打个比方,在滑冰的时候,假如你想改变方向,你的眼睛向什么方向看,你就能转向那个方向。因此,如果你的人生价值观以财富为主导,你就会设计和财富相关的目标;如果你的人生价值观以个人的爱好为主导,你就会设计和你的爱好相一致的目标。除了眼光外,你的人生目标是否取得成功也和你目前的能力相关。我们的能力和资格决定了我们下一步到底定什么目标。如果你现在是北京大学的毕业生,每门课都达到了90分,你就可以把下一个目标定在到哈佛去上硕士或博士;但如果你现在只是个大专生,你就决定要去哈佛,这无疑显得太遥远,太不切实际。人生目标总是一步一步完成的,就像爬上一座高山,你必须一步一步往上爬一样。另外,在设计人生目标时,一定要把你的天性考虑在内,做不符合自己天性的事情,通常失败的可能性比成功的机会要多。比如你应该分析一下你是外向型的人还是内向型的人。内向型的人适合做自己喜欢的专心致志的工作,外向型的人可能适合做跟人打交道的工作。

(四)应认真地感受过程

对自己的判断下错了,跟着而来的可能是一辈子的痛苦和挫折。生活的路由两大内容组成:生命不同阶段的目标和走向这些目标的过程。目标固然十分重要,因为没有目标生命就没有了方向,但走向目标的过程更加必不可少,所有生命的精彩都是在过程之中走出来的。我们所能够真正体验到的永远是一时一刻的感动,一草一木的芳香,或对一人一事的刻骨铭心的记忆。目标就像是一座山的顶峰,即使我们天天看着这座山的顶峰,但是只要不采取行动去爬这座山,所有一切精彩的故事将不会发生,一路上所有的风景将跟我们无缘。当我们向顶峰迈开第一步时,我们就进入了生命的过程,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从此展开,而目标已经静悄悄地沉睡在了我们心灵的某个角落,只有当我们迷失方向时才清醒过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到痛苦和不幸,我们过分期待目标的实现,我

们过分夸张困难的程度。我们嫉妒别人的成就却把自己的胸怀丢失,我们懊悔于昨天的错误却把今天的时光抛弃。其实,每天都有无数鲜美的草莓等待着我们去采摘。每天早上的第一缕阳光都在为我们升起,别人的每一声问候都是对我们至诚的关怀,我们遇到的每一个烦恼和困难都是对我们勇气和耐力的考验。只要我们付出真情的努力,我们是否能够成功地达到目标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因为即使我们失败了,我们也能从失败中学到更多的东西。世界上很少有永恒,大学生谈恋爱,每天都在信誓旦旦地说我会爱你一辈子,这实际上是不真实的,只是在表达一种愿望而已。但我们还是在说,因为至少在那一刻,我们这样的表达是真实感情的流露。追求永恒的爱是人类的毕生梦想,因为人在爱中永远充实。但现实生活并不是这样的,统计数据表明,大学生谈恋爱的100对里有90对最后会分手,最后结婚了的还有一半会离婚。你说爱情能永恒吗?所以最真实的说法是:“我今天,此时此刻正在真心地爱着你。”明天也许你会失恋,失恋后我们会体验到失恋的痛苦。那我们就去体会,去体验,这种体验也是丰富你生命的一个过程。

(五)应坦然地面对失败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在失败中寻找把握机会的过程,没有失败就无所谓成功。没有遭遇过挫折和失败的人生是不丰富的人生,就像白开水,纯净却没有味道。一个人是否活得丰富不能看他的年龄,而要看他生命的过程是否多彩,还要看他在体验生命的过程中能否把握住机会。人生的机会通常是有伪装的,它们穿着可怕的外衣来到你的身边,大多数人会避之不及,但那些具备独特素质的人却能看到其本质并抓住它们。这些素质中最重要的就是承受失败的能力和勇气。我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遭遇了很多次失败,但也正是这些失败及其背后隐藏的机会最后成就了我。最终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就是藏在失败背后的机会也许是最好的机会,这也使我进一步增加了坚强面对失败的勇气。到后来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便成了我的一种常态,在失败面前,我会不断激发自己的斗志,就像高尔基在《海燕》中所说的那样:让暴风雨(失败)来得更猛烈些吧。一个人可以从生命的磨难和失败中成长,正像腐朽的土壤可以生长鲜活的植物。土壤也许腐朽,但它可以为植物提供营养;失败固然可惜,但它可以磨炼我们的智慧和勇气,进而创造更多的机会。只有当我们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失败和考验,我们才能成熟、收获。而那些失败和挫折,都将成为生命中的无价之宝,值得我们在记忆深处永远收藏。

六)应相信自己和别人

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够走出困境,相信自己能够创造财富和成就,相信别人能做到的事情自己也能做到,相信这个世界依然是光明灿烂的。另外,我们一定要深入社会,了解别人。一个人最可怕的黑暗是内心的黑暗,一个人最可怕的封闭是灵魂的封闭,一个人最绝望的状态是失去对别人的信任。只有我们主动地去了解别人,和别人交朋友,我们才会有更光明的生活和更多的机会。我这里有两句话大家一定要记住:第一句是:Don’t wait to be loved to love。第二句是: Don’t wait to have a good job to start to work。这两句话包含了几层意思,一是我们要有自信,相信我们能够爱别人,相信我们能够把工作做好;二是我们所拥有的东西一定是主动的道德,只有我们爱了别人,别人才会爱我们;只有我们做出了好工作,我们才会拥有好工作。三是世界是美好的,我们要对世界充满信心,因为我们爱了别人,别人必然会爱我们,我们做好了工作,一定会被别人所承认。有人说,我爱了别人,别人不爱我,我做好了工作,别人不理我怎么办?这依然是你的心态不对。做任何事情都希望得到当时的回报,这是一种自私,是一种没有远见的心态。一个急功近利的人是没有人会喜欢的。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生活中好多事情,是你的心态正确了,事情才能做正确,生活才能向好的方向改变。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浮躁,是因为我们的心浮躁,我们觉得这个世界平庸,是我们的心平庸。只要改变了心态,我们的生活就会不一样。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要少一点胆怯,多一点勇气;少一点自卑,多一点自信;少一点疑虑,多一点信任。多相信世界一点,多相信别人一点,对自己没有什么坏处。当然,相信别人的前提是首先要相信你自己的判断力,判断所交往的朋友对自己有无好处,所处的环境对自己有无好处。但我们必须对这个世界表示信任,否则我们寸步难行。

如何度过大学生活?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段。可以说19岁~23岁是人生精力最充沛的黄金时代,这时的体力、记忆力、反应能力都达到巅峰。非常幸运的是,我们会有整整四年可以心无旁骛、专心学习,提高未来工作和生活的能力。这很可能是我们一生中最后一次有如此大段的时间用于学习,也是我们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和建立知识基础,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可以不断修正自我的成长历程。同时,这也很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在相对宽容的,可以置身其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理想环境。

(一)走进大学篇

几个月前,又一批大学毕业生离开校园,有人带着 “对什么都可以拥有的自信和渴望”跨进社会,进入工作岗位;有人带着对专业问题的研究热忱和更高的理想进入国内或国外的大学研究生部继续深造;也有的人感到彷徨和焦虑:不知道自己在社会如何定位,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悲叹自己的前途如此渺茫。现在,又一批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开始人生新的一章。“大学生活未来四年如何度过”将成为每个大学新生都要面对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认识和态度将影响到四年之后每个人大相径庭的人生之路,不同的人生理想和规划将带来不同的结果。

(二)怎样度过大学四年的生活。

1.给自己一个目标,让你的生命燃烧.近些年来,随着就读的社会文化环境发生的显著变化,大学生度过大学四年的方式、理念以及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市场经济、大学扩大招生、就业困难、电脑的普及、网络信息爆炸、手机短信和E-mail所带来的青少年交往模式的深刻变化以及我们所处的大众消费社会和后现代知识状态等等,所有这些新情况,都给我国的大学教育带来机遇,但同时也带来挑战甚至困扰。这就是千万大学生走进大学校门时相关的时代背景。

2.要有远大目标 。我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当我们最初接触到香港大学生时,我向他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读书为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理想?对这些问题,他们觉得很奇怪,很难回答,读书不就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吗?我当时认为这就是大陆学生与港台学生最大的区别。我们的学生虽穷,但我们有理想;港台学生有钱,但没有理想。从那时到现在,时光过去了20年,如果我拿当年的问题来问大陆大学生,我想他们的回答就会和当年香港大学生一个样。找到一份好工作就是理想。可我总觉得工作是职业,是饭碗,而理想是精神,是人活着的原动因。找个好工作是很困难,可是要说这就是理想,那也太可

怜了,也太平庸了。因为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好歹总能找到一份工作的。所以,我觉得,随处都能感觉到的就业压力,掩盖着我国年轻一代理想的丧失。而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你就永远飞不起来,也体验不了做人的尊严。有两句诗写得好:“给自己一个目标,让你的生命燃烧。”理想指的是远大的目标,而且与人类的未来连在一起。有了理想,才会有正确的价值观。我记得斯大林曾经说过:伟大的抱负产生伟大的精力。这话讲得很好啊,如果没有大的抱负,你的大学四年在实质上将是无精打采和萎靡不振的。

3.要带着问题学,并且以自学为主 。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因为他的头脑只是老师的跑马场。剧作家曹禺曾经说,在读大学期间,他虽然缺课很多,但他尊重老师,而钱钟书虽然很少缺课,却看不起老师。这话说明,他们二位都是以自学为主,而且对老师的授课持有一种批评和质疑的求真态度。现在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学生选课以作业少、阅读量小,拿高分为标准,其实,学术水平差的老师才轻易给你打高分。“高分低能”的现象与学生对待分数的态度很有关系。毛主席曾在1964年春节指示中号召学生不要跟着分数转,而要自己主动去学习。能主动去学习的学生是头脑中随时都有问题的学生。带着问题就能主动地去学习,因为正是那些问题才可以使你日夜渴望学习。钱钟书先生说他学外语的动因是因为少年时代为林纾译的西方小说深深吸引,因而渴望了解外文原著是怎样写的。虽然在他学好了外语,并且阅读了那些西方原著,而且还发现西方小说原著远没有林纾的译本精彩,但最初的问题却成就了一位大学者。我说以自学为主,并不是否定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很重要,但并非都很理想。与美国等国家的大学生相比较,我们有不少学生听课不做笔记,不喜欢上课发言,发言不愿意说自己的看法(因为得要有根据),经常是去网上找资料,而老师每次课布置的阅读书目数量太少。

4.青年成长的过程是文化社会建构的,而非自然生长 。大学四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可是成长的真相是怎么样的呢?前两年我曾经指导过一篇不错的硕士论文,题目是《知识女性在婚恋中的成长》。作者在论文中引用一项西方学者观察与研究成果,大意是说,一个人的成长并不是通常所设想的那样,沿着一个目标前进的直线过程,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排除你的内心肯定不认可的机会和可能性。用我们自己的经验来印证,也觉得这话深有道理。这就是说,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危机,往往并不因为我们没有在追求理想

的路途上前进,而是在于不会拒绝,或者拒绝时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患得患失。老舍《骆驼祥子》描写了城市平民祥子的悲剧。祥子的悲剧自有社会根源,但从他个人方面来看,则是他不能拒绝虎妞的诱惑,而其中的原因又在于他那小生产者占便宜的思想。我们从观察一个人不能拒绝诱惑,或在诱惑面前的患得患失,往往可以窥见他很深的灵魂和灵魂深处的弱点和污点,而这正是一个人命运的决定性因素。可能,拒绝一次,你就会朝理想前进一步。然而,还有比拒绝诱惑更难的,那就是对社会的习俗的拒绝。冯至在1937年一篇译序里深有感触地说:“青年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的生气,而社会的习俗却是腐旧的。人每每为了无谓的喧嚣,忘却了生命的根蒂。只在人生的表面上永远滑下去,只是隐瞒和欺骗,而欺骗和隐瞒的工具就是社会的习俗。”他说,谁若是要真正地生活,就必须脱离现成的习俗,自己独立成为一个生存者。

5.两种文化要平衡 。大学生是知识分子的后备军,在经历了学位教育之后,很快就要成为知识分子了。然而读者可能不了解,知识分子有两种,而你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其中的一种。英国科学家兼作家斯诺在20世纪中叶写过一本叫《两种文化》的名著,他警告说整个西方社会的智力生活已经日益分裂为两个极端的集团,一极是文学知识分子,另一极是科学家,特别是最有代表性的物理学家。二者之间有着互不理解的鸿沟,有时还互相憎恨和厌恶,都荒谬地歪曲了对方的形象。他们对待问题的态度截然不同,甚至在思想方面也难以找到很多共同的基础。斯诺还指出,纯粹科学家和应用科学家之间的鸿沟也很大。纯粹科学家同工程师之间经常发生误会,他们的行为往往很不一样:工程师必须生活在有组织的共同体中,不管他们内心多么乖谬,都要向世界显示出一副遵守纪律的面孔。纯粹科学家则不然,他们根据统计在政治上左倾的比例,仍超过其他专业。工程师就不是这样,他们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保守派,他们专心致志于创造,现有的社会秩序对他们来说已经够好了。据斯诺观察,在他那个时代,文学知识分子代表、说出并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和预言了非科学文化的情绪,他们不作任何决策,但他们的话却渗透到那些决策者的头脑之中。尽管这样,文学文化也在不断衰退,而且被年轻的科学家看不起。因为他们轻而易举就可以找到舒适的工作,而那些英语或历史专业的同行却要少挣近一倍的收入。这种情况,在文学边缘化的今天,已经更盛了。我请了一些优秀诗人来课上朗诵,我的理工

科学生们则评论说他们一个个看上去都很落魄,很不以为然。两种文化必须有必要的平衡,你的大学四年生活,每天都要面对这种平衡。而这种平衡将决定你能否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三)大学中那些应该去做的事

任何一个人在某个生命点,一定要确立一个目标,你不能够没有目标,没有目标的人就进入了空虚。目标跟你的眼光和你目前的能力相关。你的眼光越好,你设立的目标就越正确。你的眼光越高,你设立的目标就越崇高。所谓眼光,就是你看事情的着眼点和你的人生价值观直接相关,决定了你的人生方向。我在这里打个比方,在滑冰的时候,假如你想改变方向,你的眼睛向什么方向看,你就能转向那个方向。因此,如果你的人生价值观以财富为主导,你就会设计和财富相关的目标;如果你的人生价值观以个人的爱好为主导,你就会设计和你的爱好相一致的目标。除了眼光外,你的人生目标是否取得成功也和你目前的能力相关。我们的能力和资格决定了我们下一步到底定什么目标。如果你现在是北京大学的毕业生,每门课都达到了90分,你就可以把下一个目标定在到哈佛去上硕士或博士;但如果你现在只是个大专生,你就决定要去哈佛,这无疑显得太遥远,太不切实际。人生目标总是一步一步完成的,就像爬上一座高山,你必须一步一步往上爬一样。另外,在设计人生目标时,一定要把你的天性考虑在内,做不符合自己天性的事情,通常失败的可能性比成功的机会要多。比如你应该分析一下你是外向型的人还是内向型的人。内向型的人适合做自己喜欢的专心致志的工作,外向型的人可能适合做跟人打交道的工作。

(四)应认真地感受过程

对自己的判断下错了,跟着而来的可能是一辈子的痛苦和挫折。生活的路由两大内容组成:生命不同阶段的目标和走向这些目标的过程。目标固然十分重要,因为没有目标生命就没有了方向,但走向目标的过程更加必不可少,所有生命的精彩都是在过程之中走出来的。我们所能够真正体验到的永远是一时一刻的感动,一草一木的芳香,或对一人一事的刻骨铭心的记忆。目标就像是一座山的顶峰,即使我们天天看着这座山的顶峰,但是只要不采取行动去爬这座山,所有一切精彩的故事将不会发生,一路上所有的风景将跟我们无缘。当我们向顶峰迈开第一步时,我们就进入了生命的过程,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从此展开,而目标已经静悄悄地沉睡在了我们心灵的某个角落,只有当我们迷失方向时才清醒过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到痛苦和不幸,我们过分期待目标的实现,我

们过分夸张困难的程度。我们嫉妒别人的成就却把自己的胸怀丢失,我们懊悔于昨天的错误却把今天的时光抛弃。其实,每天都有无数鲜美的草莓等待着我们去采摘。每天早上的第一缕阳光都在为我们升起,别人的每一声问候都是对我们至诚的关怀,我们遇到的每一个烦恼和困难都是对我们勇气和耐力的考验。只要我们付出真情的努力,我们是否能够成功地达到目标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因为即使我们失败了,我们也能从失败中学到更多的东西。世界上很少有永恒,大学生谈恋爱,每天都在信誓旦旦地说我会爱你一辈子,这实际上是不真实的,只是在表达一种愿望而已。但我们还是在说,因为至少在那一刻,我们这样的表达是真实感情的流露。追求永恒的爱是人类的毕生梦想,因为人在爱中永远充实。但现实生活并不是这样的,统计数据表明,大学生谈恋爱的100对里有90对最后会分手,最后结婚了的还有一半会离婚。你说爱情能永恒吗?所以最真实的说法是:“我今天,此时此刻正在真心地爱着你。”明天也许你会失恋,失恋后我们会体验到失恋的痛苦。那我们就去体会,去体验,这种体验也是丰富你生命的一个过程。

(五)应坦然地面对失败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在失败中寻找把握机会的过程,没有失败就无所谓成功。没有遭遇过挫折和失败的人生是不丰富的人生,就像白开水,纯净却没有味道。一个人是否活得丰富不能看他的年龄,而要看他生命的过程是否多彩,还要看他在体验生命的过程中能否把握住机会。人生的机会通常是有伪装的,它们穿着可怕的外衣来到你的身边,大多数人会避之不及,但那些具备独特素质的人却能看到其本质并抓住它们。这些素质中最重要的就是承受失败的能力和勇气。我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遭遇了很多次失败,但也正是这些失败及其背后隐藏的机会最后成就了我。最终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就是藏在失败背后的机会也许是最好的机会,这也使我进一步增加了坚强面对失败的勇气。到后来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便成了我的一种常态,在失败面前,我会不断激发自己的斗志,就像高尔基在《海燕》中所说的那样:让暴风雨(失败)来得更猛烈些吧。一个人可以从生命的磨难和失败中成长,正像腐朽的土壤可以生长鲜活的植物。土壤也许腐朽,但它可以为植物提供营养;失败固然可惜,但它可以磨炼我们的智慧和勇气,进而创造更多的机会。只有当我们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失败和考验,我们才能成熟、收获。而那些失败和挫折,都将成为生命中的无价之宝,值得我们在记忆深处永远收藏。

六)应相信自己和别人

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够走出困境,相信自己能够创造财富和成就,相信别人能做到的事情自己也能做到,相信这个世界依然是光明灿烂的。另外,我们一定要深入社会,了解别人。一个人最可怕的黑暗是内心的黑暗,一个人最可怕的封闭是灵魂的封闭,一个人最绝望的状态是失去对别人的信任。只有我们主动地去了解别人,和别人交朋友,我们才会有更光明的生活和更多的机会。我这里有两句话大家一定要记住:第一句是:Don’t wait to be loved to love。第二句是: Don’t wait to have a good job to start to work。这两句话包含了几层意思,一是我们要有自信,相信我们能够爱别人,相信我们能够把工作做好;二是我们所拥有的东西一定是主动的道德,只有我们爱了别人,别人才会爱我们;只有我们做出了好工作,我们才会拥有好工作。三是世界是美好的,我们要对世界充满信心,因为我们爱了别人,别人必然会爱我们,我们做好了工作,一定会被别人所承认。有人说,我爱了别人,别人不爱我,我做好了工作,别人不理我怎么办?这依然是你的心态不对。做任何事情都希望得到当时的回报,这是一种自私,是一种没有远见的心态。一个急功近利的人是没有人会喜欢的。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生活中好多事情,是你的心态正确了,事情才能做正确,生活才能向好的方向改变。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浮躁,是因为我们的心浮躁,我们觉得这个世界平庸,是我们的心平庸。只要改变了心态,我们的生活就会不一样。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要少一点胆怯,多一点勇气;少一点自卑,多一点自信;少一点疑虑,多一点信任。多相信世界一点,多相信别人一点,对自己没有什么坏处。当然,相信别人的前提是首先要相信你自己的判断力,判断所交往的朋友对自己有无好处,所处的环境对自己有无好处。但我们必须对这个世界表示信任,否则我们寸步难行。


相关内容

  • 平安度过"世界末日",你会怎么庆祝?
  • 玛雅日历预言人类将在2012年12月21日冬至之时毁灭.那时,太阳会消失,大地剧烈摇晃,灾难四起,世界末日.古老的玛雅预言加上好莱坞大片<2012>的情感渲染,众亲们对世界末日的讨论就更加激烈了.如果我们平安地度过"世界末日",你会怎样去庆祝呢?2012年12月22日 ...

  • 敲黑板划重点:如何规划大学生活?怎么度过大学?「大一篇」
  • 前言:个人的水平代表不了大学的水平,任何一所大学,上至清华北大等名牌高校,下至高职三本甚至民办高校,即使你能学到所在大学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你照样可以横行天下,所向披靡!同样,大学的档次也限制不了个人的发展,只要你是条龙,你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翻江倒海.吞云吐雾! 一个人能否取 ...

  • 查明建评论大学应该怎么度过
  • 编者按: 这是2011年9月8日<文汇报>教育周刊专题"新生惑:我的理想何处安放?"刊发了三位大学新生的网帖,并邀请了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查明建对发帖进行回复.上外新闻网特转发我校新生对大学的"困惑帖"和我校英语学院院长查 ...

  • 六一儿童节活动总结节日范文怎么写?
  • 六一儿童节活动总结[节日范文怎么写?] 为了让学生度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节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我校少先大队部的精心策划下,在全体老师的积极参与配合下,我校利用有限的条件,克服种种困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让孩子们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节日,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校园.热爱家乡. ...

  • 3.如何度过青春期
  • 3.如何度过青春期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学习青春期方面的知识,理智对待生理,心理方面出现的微 妙变化,使自己安全度过青春期. 2. 引导学生愉悦的接纳自己,迎接青春期的到来,勇于面对个人身心的 变化,善于与异性交往,做一个受欢迎的,快乐的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组织好学生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与 ...

  • 人生最艰难的日子,你是怎么度过的
  • 人生最艰难的日子,你是怎么度过的 文炉叔 我从天桥经过的时候,一位没有双腿的残疾人,伏在地上拿粉笔作画. 我很好奇,也站在了围观的人群之中,当时地上已经有了两幅成品,一幅猛虎下山,一幅蒙娜丽莎.画得很传神,旁边的人纷纷拿出拍照,还有的人拿出钱放在了他身旁的小盒子里. 他的第三幅画快作完的时候,有一位 ...

  • [夜读]人生最艰难的日子,你是怎么度过的
  • 1 我从天桥经过的时候,一位没有双腿的残疾人伏在地上拿粉笔作画.我很好奇,也站在了围观的人群之中. 当时地上已经有了两幅成品,一幅猛虎下山,一幅蒙娜丽莎.画得很传神,旁边的人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还有人拿出钱放在了他身旁的小盒子里. 他的第三幅画快作完的时候,有一位女士拿出一百元放在了地上. 这时,那位 ...

  • 如何让孩子轻松快乐的度过寒假
  • 如何让孩子轻松快乐的度过寒假 (2011-01-21 12:18:56) [来源:安博教育 作者:孙一鸣] 转瞬,中小学生期待已久的寒假终于要来临啦,今年普遍在1月20号左右正式放假.寒假怎么过?尽管孩子们心里早有计划,可越来越多的家长却犯难:大人们都上班去了,能把孩子一个人丢在家吗?怎样才能让孩子 ...

  • 素材海伦的故事
  • 海伦的故事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吉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