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选文指瑕

《端午日》选文指瑕

作者:徐宏寿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3年第02期

苏教版七年级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民俗风情”,《端午日》是其中的一篇。这篇文章节选自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第三章),描写了湘西端午日赛龙船和追鸭子的欢快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

近来再读《边城》[1]后,我将教材节选内容与原文进行了比照。我发觉教材节选内容大致采用了“掐头去尾”的选文方法,并将原文中表意不够规范贴切的句子作了细微改动(如将“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改为“上午11点钟左右”,将“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改为“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等)。这样的剪裁,的确使《端午日》行文更为准确流畅,内容指向也更契合单元主题的编辑意图。然而,我以为,教材《端午日》尚不够完美,有些方面还没有能够充分体现原文要义,还没有能够完全领会先生在《边城》中叙写湘西民俗风情的真实用意。

一.不妨补上的开头

《端午日》是从《边城》第三章第三段开始的,开篇第一句起便依次描述了湘西端午的民俗风情:穿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王字、家家吃鱼肉、赛龙船和追鸭子。如果把《端午日》仅仅当成介绍民俗知识的一篇文章来教,并教出如教参所言的“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那显然是肤浅而生硬的。《语文建设》2010年第6期登载了陈寿义老师的《〈端午日〉中的“争”与“不争”》,可以说为我们提供了“教什么”的文本细读范例,此处自不多言。

我想多说几句的是,“教什么”与所教文本内容的取舍也有很密切的关系,节选文本尤其如此。依我之陋见,《端午日》的剪裁是有缺憾的,缺憾就在于没有把《边城》第三章第二段作开篇,忽略了文本应有的文化背景和现实背景。请看这一段文字:

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与过年。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能成为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 我们常说“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了解《端午日》就不能不熟悉它的“母体”(《边城》)的有关内容。《边城》第三章的这段文字与《端午日》紧密相联,以此段开篇,一是消除了文本阅读的突兀感,明确了下文中“当地”的具体所指为“边城”,直接而又自然地将读者的视线聚焦到作者所要抒写的境地,那个偏远僻静之城,与世隔绝之地,作者心中原始、淳朴、宁静的理想所在。二是激发了文本阅读的新奇感,边城的节日习俗究竟怎样?为何“三个节日三五十年前”竟使这地方人“兴奋”不已?世道变迁,为何“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

仍能成为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新奇感催生求知欲,相信所有的读者都愿意到下文去寻求答案,从而得以窥见沈从文先生在《边城》中叙写湘西端午民俗的意图。 为《端午日》补上这样的开篇,或许文章会更有韵味。

二.不必删减的文字

(一)原文: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皆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皆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教材: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简析:原文中的“皆”字看似与句中的“任何”“全”重复,其实有反复强调之效。“皆”字写出的是茶峒人对端午习俗的重视与喜爱,突显的是湘西端午日喜庆、隆重的氛围;更为重要的是,这两个“皆”字与前文中“最热闹的日子”“兴奋了这地方人”“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等暗相照应,写出了作者对湘西端午习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洋溢着作者对湘西民众“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2]的美好、淳朴、率真生活的歆羡与赞美。

(二)原文: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牛皋水擒杨幺时也是水战擂鼓。

教材: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简析:原文表达确有语病,“想起”后缺少宾语中心语。但“牛皋水擒杨幺”与“梁红玉老鹳河水战”同属例举,不该省略,且两句连用,能进一步渲染龙舟竞赛的激烈程度,“催人遐思鼓声冲天、士气高昂的种种景象”[3]。基于这样两种情况,我尝试着将末句改为: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或是牛皋投水擒杨幺时擂鼓的种种情形。不知可否?

三.不须增添的词语

(一)原文:凡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疋红,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皆显出这一船合作的光荣。

教材: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

简析:教材所加“努力”一词显得多余,原句“皆显出这一船合作的光荣”强调的是“合作”而非教材所添的“努力”。句中“合作的光荣”语意丰盈,与前句中的“不拘”二字共同营造出一种人性美、人情美,体现了湘西人同舟共济、不计个人名誉得失的精神风貌,是作者透过赛龙船中

“合作的光荣”,对湘西民众淳朴、善良、敦厚而淡然的本性和他们身上具有的人与人之间和谐、真诚、平等、友爱等品性的礼赞。关于《边城》的主旨,沈从文先生自己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4]。这一主旨在《端午日》中有着较为明显的体现,赛龙船中“合作的光荣”合乎这种“人生形式”,追鸭子时的热闹与悠然快乐同样合乎这种“人生形式”。

(二)原文: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把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

教材: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兵士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

简析:沈从文先生在其《边城》的“题记”开篇就说:“对于农人与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一切作品中,随处皆可以看出。我从不隐讳这点感情……因为他们是正直的,诚实的……”沈从文先生也曾有过一段时间为兵士,此番话语自当出于肺腑。这样看来,城中的戍军长官形象绝非那个时代、“边城”以外常见的飞扬跋扈、颐指气使的影像,而是性情浸润着边民固有的醇厚并“未曾被近代文明污染了的”“善良的人”。他(们)“与民同乐”,有百姓情怀;为了“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把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他(们)无疑是湘西激情、浪漫、自由生活的制造者、鼓动者和参与者。故而,我以为教材增添的“派兵士”之语纯属赘言。至于“30只”,数量词而已。因了“愉快”,1只、10只皆可,不添也罢。

大凡大家写文章,看上去很随意,事实上是匠心独运,精心构就,比如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笔者斗胆对苏教版《端午日》的文本做一番吹毛求疵,别无他意,只是希望专家们在编辑文本时能够更为细致,更为精美,更为用心——毕竟,它们是教材!

注释:

[1]沈从文《边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沈从文《边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3]《语文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84页。

[4]沈从文《序跋集·〈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花城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5页。

※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初中经典作品细读教学行动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E-c/2011/46。

徐宏寿,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姜堰。责任编校:高述新

《端午日》选文指瑕

作者:徐宏寿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3年第02期

苏教版七年级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民俗风情”,《端午日》是其中的一篇。这篇文章节选自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第三章),描写了湘西端午日赛龙船和追鸭子的欢快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

近来再读《边城》[1]后,我将教材节选内容与原文进行了比照。我发觉教材节选内容大致采用了“掐头去尾”的选文方法,并将原文中表意不够规范贴切的句子作了细微改动(如将“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改为“上午11点钟左右”,将“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改为“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等)。这样的剪裁,的确使《端午日》行文更为准确流畅,内容指向也更契合单元主题的编辑意图。然而,我以为,教材《端午日》尚不够完美,有些方面还没有能够充分体现原文要义,还没有能够完全领会先生在《边城》中叙写湘西民俗风情的真实用意。

一.不妨补上的开头

《端午日》是从《边城》第三章第三段开始的,开篇第一句起便依次描述了湘西端午的民俗风情:穿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王字、家家吃鱼肉、赛龙船和追鸭子。如果把《端午日》仅仅当成介绍民俗知识的一篇文章来教,并教出如教参所言的“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那显然是肤浅而生硬的。《语文建设》2010年第6期登载了陈寿义老师的《〈端午日〉中的“争”与“不争”》,可以说为我们提供了“教什么”的文本细读范例,此处自不多言。

我想多说几句的是,“教什么”与所教文本内容的取舍也有很密切的关系,节选文本尤其如此。依我之陋见,《端午日》的剪裁是有缺憾的,缺憾就在于没有把《边城》第三章第二段作开篇,忽略了文本应有的文化背景和现实背景。请看这一段文字:

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与过年。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能成为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 我们常说“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了解《端午日》就不能不熟悉它的“母体”(《边城》)的有关内容。《边城》第三章的这段文字与《端午日》紧密相联,以此段开篇,一是消除了文本阅读的突兀感,明确了下文中“当地”的具体所指为“边城”,直接而又自然地将读者的视线聚焦到作者所要抒写的境地,那个偏远僻静之城,与世隔绝之地,作者心中原始、淳朴、宁静的理想所在。二是激发了文本阅读的新奇感,边城的节日习俗究竟怎样?为何“三个节日三五十年前”竟使这地方人“兴奋”不已?世道变迁,为何“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

仍能成为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新奇感催生求知欲,相信所有的读者都愿意到下文去寻求答案,从而得以窥见沈从文先生在《边城》中叙写湘西端午民俗的意图。 为《端午日》补上这样的开篇,或许文章会更有韵味。

二.不必删减的文字

(一)原文: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皆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皆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教材: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简析:原文中的“皆”字看似与句中的“任何”“全”重复,其实有反复强调之效。“皆”字写出的是茶峒人对端午习俗的重视与喜爱,突显的是湘西端午日喜庆、隆重的氛围;更为重要的是,这两个“皆”字与前文中“最热闹的日子”“兴奋了这地方人”“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等暗相照应,写出了作者对湘西端午习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洋溢着作者对湘西民众“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2]的美好、淳朴、率真生活的歆羡与赞美。

(二)原文: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牛皋水擒杨幺时也是水战擂鼓。

教材: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简析:原文表达确有语病,“想起”后缺少宾语中心语。但“牛皋水擒杨幺”与“梁红玉老鹳河水战”同属例举,不该省略,且两句连用,能进一步渲染龙舟竞赛的激烈程度,“催人遐思鼓声冲天、士气高昂的种种景象”[3]。基于这样两种情况,我尝试着将末句改为: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或是牛皋投水擒杨幺时擂鼓的种种情形。不知可否?

三.不须增添的词语

(一)原文:凡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疋红,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皆显出这一船合作的光荣。

教材: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

简析:教材所加“努力”一词显得多余,原句“皆显出这一船合作的光荣”强调的是“合作”而非教材所添的“努力”。句中“合作的光荣”语意丰盈,与前句中的“不拘”二字共同营造出一种人性美、人情美,体现了湘西人同舟共济、不计个人名誉得失的精神风貌,是作者透过赛龙船中

“合作的光荣”,对湘西民众淳朴、善良、敦厚而淡然的本性和他们身上具有的人与人之间和谐、真诚、平等、友爱等品性的礼赞。关于《边城》的主旨,沈从文先生自己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4]。这一主旨在《端午日》中有着较为明显的体现,赛龙船中“合作的光荣”合乎这种“人生形式”,追鸭子时的热闹与悠然快乐同样合乎这种“人生形式”。

(二)原文: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把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

教材: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兵士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

简析:沈从文先生在其《边城》的“题记”开篇就说:“对于农人与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一切作品中,随处皆可以看出。我从不隐讳这点感情……因为他们是正直的,诚实的……”沈从文先生也曾有过一段时间为兵士,此番话语自当出于肺腑。这样看来,城中的戍军长官形象绝非那个时代、“边城”以外常见的飞扬跋扈、颐指气使的影像,而是性情浸润着边民固有的醇厚并“未曾被近代文明污染了的”“善良的人”。他(们)“与民同乐”,有百姓情怀;为了“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把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他(们)无疑是湘西激情、浪漫、自由生活的制造者、鼓动者和参与者。故而,我以为教材增添的“派兵士”之语纯属赘言。至于“30只”,数量词而已。因了“愉快”,1只、10只皆可,不添也罢。

大凡大家写文章,看上去很随意,事实上是匠心独运,精心构就,比如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笔者斗胆对苏教版《端午日》的文本做一番吹毛求疵,别无他意,只是希望专家们在编辑文本时能够更为细致,更为精美,更为用心——毕竟,它们是教材!

注释:

[1]沈从文《边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沈从文《边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3]《语文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84页。

[4]沈从文《序跋集·〈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花城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5页。

※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初中经典作品细读教学行动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E-c/2011/46。

徐宏寿,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姜堰。责任编校:高述新


相关内容

  • 201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试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1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 语文试题 一.书写与卷面(5分) 1.书写.(3分) 2.卷面.(2分) 二.积累与运用(26分) 3.默写.(6分) (1)星垂平野阔, .(<旅夜书怀>) (2)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其间千二百里, ,不以疾 ...

  • 2017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 一年级下册教材的突出特点 一.内涵: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 从语文课程的内容看,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因此,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要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品格为己任,为学生潜移默化地 ...

  • 端午的鸭蛋(汪曾祺)阅读答案
  • 端午的鸭蛋(汪曾祺)(12分) A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 ...

  • 蒲柳人家(节选)阅读答案
  • 蒲柳人家(节选) 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来回的敌手.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 ...

  • 蒲柳人家阅读答案
  • 阅读文段,然后完成问题. 蒲柳人家(节选) 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 ...

  • 充满文化底蕴的漳州小吃
  • 充满文化底蕴的漳州小吃 ①漳州风味小吃以其独特的风味.传统的制作工艺,近年来在福建省乃至全国餐饮业声誉鹊起.在由福建省烹饪协会首次组织的"福建名小吃"认定会上,漳州市选送评定的风味小吃53个品种有48个被认定为"福建名小吃",入围率高达90.5%.一时成了烹饪 ...

  • 2013广东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 机密★启用前 2013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试室号. 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 内相应 ...

  • 七年级试卷
  •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阶段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00分,其中书写分4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题卷上. 一(25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山际见来烟, ...

  • 边城教师版
  • <边城>导学案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学习目标] 1.了解沈从文及其创作情况:感受湘西风土人情,理解小说的文化内涵,领会小说主题. 2.通过诵读,品味语言,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在合作探究中,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结合社会背景与人物性格,领会作者的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