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及历史地位

作者:汪青松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6年04期

  科学发展观是多维视角下对现代化和发展内涵的当代阐释,是超越后发展国家的发展困境并体现时代特征的新发展观,体现着世界观、真理观、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灵魂。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及其统领性,对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准确领会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背景,才能认识到科学发展观不只是一种发展理念或发展思路,而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载于2005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

  第一,科学发展观既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经验的总结,又是对当代国外发展成果的吸纳与超越。

  新中国成立之时,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视经济增长,后来虽发生从阶级斗争为纲和政治运动干扰经济建设的失误,但“四个现代化”战略又强调经济增长。当时国外发展观也是经济增长观,无论在主观认识还是客观条件上我国都不可能提出科学发展观。

  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无疑是片面的,无发展的增长对社会没有实际意义。20世纪70年代后国外提出综合发展观,认为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文化教育、社会转型等各方面的发展。1978年底我们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一再强调要集中精力、始终如一地发展经济,同时阐述了全面发展的思想。1979年10月邓小平提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0年初,他在《目前形势和任务》中更明确地指出,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任务很多,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但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49-250页。)在整个80年代,邓小平都强调全面发展,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综合发展观把社会变迁与经济增长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与经济增长观相比是一个进步,但只强调当代社会的全面发展而未考虑到后代的发展仍是一个缺憾。在世界经济获得空前发展的同时,人类社会开始面临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当代与未来的关系,探索和寻求新的发展道路,因而,到20世纪80年代,国外提出可持续发展观。在我国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观的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1995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注:《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63-1464页。)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世纪之交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1999年3月10日,胡锦涛在参加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他说,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思想,把经济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纳入其中,这既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经验,又集中体现了当今世界发展观演进的最新成果,进一步指明了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第二,科学发展观既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需要。

  我们党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能否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与事业兴衰。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从与发达国家相比较的角度指出,我国是个大国,但不是富国,也不是强国。再有50年、60年,我们应该赶过美国,这是一种责任。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注:《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强调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他提出,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注:《邓小平年谱》(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67-869页。)20世纪后期,江泽民从执政兴衰的层面阐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意义。他强调,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我们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注:《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92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经过20世纪后二十年的奋斗,我国经济获得巨大发展,人民生活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我国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粗放式、资源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保护生态环境,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载于2005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

  第三,科学发展观既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

  作为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发展观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完善的。当代国外的发展观历经从经济增长观到综合发展观、从可持续发展观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的演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新的发展理念。

  早期的发展概念重物不重人,现代社会的发展战略才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从世界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经验启示看,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统一起来,以应对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革命、建设与改革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其发展观具有以人为本的思想成分。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明确地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确认人是发展的最高目的,实践“三个代表”,一切从人民的需要出发,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传承了邓小平、江泽民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提出并经过实践检验了的发展思想,吸收了国外发展观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实际出发,我们必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注: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载于2004年3月1日《人民日报》。)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等展开了系统论述,是包括新的经济观、政治观、社会观在内的开放式的理论体系。

  首先,“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经济观。科学发展观通过“五个统筹”,找到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提出“五个统筹”的要求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强烈的针对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城市、沿海地区发展快速,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但也产生了城市与乡村、沿海与内地、经济与社会、改革与开放、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面对的社会利益主体更多,领域更广,利益关系也更复杂。这就要求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利益。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克服注重城市、忽视农村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采取重大措施,扭转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就是要不断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统筹人和自然的发展,就是要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所要求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载于2005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做到了“五个统筹”,就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其次,执政为民是科学发展观的政治观。共产党的权力来自人民,共产党人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

  权为谁所用,利为谁所谋,是判断一个执政党是否先进、判断一种发展观是否科学的根本标尺。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执政为民的政治观,必须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再次,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社会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决定性的基础作用。发展观怎样,社会也就怎样。发展观出了问题,社会从根本上就会出问题,社会也就不可能和谐。发展观正确,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社会的和谐。(注:李君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一起来,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指出,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注: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载于2005年6月27日《人民日报》。)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载于2005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且涉及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自然界的复杂关系,涉及人与经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注:胡锦涛《在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载于2004年6月3日《人民日报》。)坚持和实施“五个统筹”的经济观、执政为民的政治观、和谐发展的社会观,正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途径,必须将其与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

  三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志性成果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有的学者从发展观、人才观、政绩观角度概括新一届党中央阐述的重要思想观点,强调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政绩观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主体、发展后果。(注:屠春友等《发展观人才观政绩观干部学习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我们认为,发展观与政绩观、人才观等不是并列关系。

  一方面,发展观与政绩观、人才观、科教观等紧密相连,科学发展观要求正确的政绩观、人才观、科教观为其提供政治保证、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

  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是相互统一的,必须用正确的政绩观来落实科学发展观。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党已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式转向集约式,但由于未提出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既不可能完整地提出,也不可能得到完全的落实。实践证明,有什么样的政绩观,才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观。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结合起来,看领导干部的政绩要看实绩而不看虚绩。虚假的“形象工程”、“亮点工程”,只能损害科学发展观,败坏领导干部的形象。2004年5月,胡锦涛在江苏考察工作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兢兢业业地干好工作,实实在在地创造业绩。考核干部政绩,要注重考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成效,坚持用是否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是否遵循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是否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否对子孙后代负责、对长远发展负责,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根本标准。要通过健全的制度,形成促使广大干部肯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导向,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注: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载于《求是》2005年第1期。)

  发展观与人才观、科教观也有着逻辑关联性。正确的人才观认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人人都可以成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仅需要千千万万的人才,也为千千万万人才的成长创造了新的天地;以人为本,要支持人才干事业、干成事业和干好事业。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载于2005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要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正确的科教观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依靠科学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也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要围绕培育高素质人才来展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加快教育发展,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按照胡锦涛所要求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教工作,必须从科学的角度不断充实和丰富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另一方面,发展观统领政绩观、人才观、科教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规定正确的政绩观、人才观、科教观的特征。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发展是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决定了正确的政绩观、人才观、科教观具有人本性、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特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正确政绩观,必须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经济增长指标,又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正确的人才观,必须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促进人才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努力营造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正确的科教观,必须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理念、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全面、协调、可持续地育人。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是我们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各种新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注:胡锦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载于2004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只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力推向前进。

作者介绍:汪青松,安庆师范学院院长,合肥工业大学教授

作者:汪青松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6年04期

  科学发展观是多维视角下对现代化和发展内涵的当代阐释,是超越后发展国家的发展困境并体现时代特征的新发展观,体现着世界观、真理观、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灵魂。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及其统领性,对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准确领会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背景,才能认识到科学发展观不只是一种发展理念或发展思路,而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载于2005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

  第一,科学发展观既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经验的总结,又是对当代国外发展成果的吸纳与超越。

  新中国成立之时,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视经济增长,后来虽发生从阶级斗争为纲和政治运动干扰经济建设的失误,但“四个现代化”战略又强调经济增长。当时国外发展观也是经济增长观,无论在主观认识还是客观条件上我国都不可能提出科学发展观。

  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无疑是片面的,无发展的增长对社会没有实际意义。20世纪70年代后国外提出综合发展观,认为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文化教育、社会转型等各方面的发展。1978年底我们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一再强调要集中精力、始终如一地发展经济,同时阐述了全面发展的思想。1979年10月邓小平提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0年初,他在《目前形势和任务》中更明确地指出,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任务很多,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但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49-250页。)在整个80年代,邓小平都强调全面发展,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综合发展观把社会变迁与经济增长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与经济增长观相比是一个进步,但只强调当代社会的全面发展而未考虑到后代的发展仍是一个缺憾。在世界经济获得空前发展的同时,人类社会开始面临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当代与未来的关系,探索和寻求新的发展道路,因而,到20世纪80年代,国外提出可持续发展观。在我国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观的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1995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注:《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63-1464页。)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世纪之交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1999年3月10日,胡锦涛在参加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他说,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思想,把经济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纳入其中,这既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经验,又集中体现了当今世界发展观演进的最新成果,进一步指明了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第二,科学发展观既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需要。

  我们党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能否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与事业兴衰。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从与发达国家相比较的角度指出,我国是个大国,但不是富国,也不是强国。再有50年、60年,我们应该赶过美国,这是一种责任。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注:《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强调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他提出,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注:《邓小平年谱》(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67-869页。)20世纪后期,江泽民从执政兴衰的层面阐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意义。他强调,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我们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注:《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92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经过20世纪后二十年的奋斗,我国经济获得巨大发展,人民生活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我国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粗放式、资源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保护生态环境,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载于2005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

  第三,科学发展观既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

  作为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发展观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完善的。当代国外的发展观历经从经济增长观到综合发展观、从可持续发展观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的演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新的发展理念。

  早期的发展概念重物不重人,现代社会的发展战略才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从世界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经验启示看,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统一起来,以应对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革命、建设与改革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其发展观具有以人为本的思想成分。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明确地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确认人是发展的最高目的,实践“三个代表”,一切从人民的需要出发,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传承了邓小平、江泽民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提出并经过实践检验了的发展思想,吸收了国外发展观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实际出发,我们必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注: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载于2004年3月1日《人民日报》。)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等展开了系统论述,是包括新的经济观、政治观、社会观在内的开放式的理论体系。

  首先,“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经济观。科学发展观通过“五个统筹”,找到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提出“五个统筹”的要求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强烈的针对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城市、沿海地区发展快速,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但也产生了城市与乡村、沿海与内地、经济与社会、改革与开放、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面对的社会利益主体更多,领域更广,利益关系也更复杂。这就要求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利益。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克服注重城市、忽视农村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采取重大措施,扭转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就是要不断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统筹人和自然的发展,就是要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所要求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载于2005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做到了“五个统筹”,就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其次,执政为民是科学发展观的政治观。共产党的权力来自人民,共产党人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

  权为谁所用,利为谁所谋,是判断一个执政党是否先进、判断一种发展观是否科学的根本标尺。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执政为民的政治观,必须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再次,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社会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决定性的基础作用。发展观怎样,社会也就怎样。发展观出了问题,社会从根本上就会出问题,社会也就不可能和谐。发展观正确,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社会的和谐。(注:李君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一起来,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指出,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注: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载于2005年6月27日《人民日报》。)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载于2005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且涉及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自然界的复杂关系,涉及人与经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注:胡锦涛《在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载于2004年6月3日《人民日报》。)坚持和实施“五个统筹”的经济观、执政为民的政治观、和谐发展的社会观,正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途径,必须将其与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

  三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志性成果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有的学者从发展观、人才观、政绩观角度概括新一届党中央阐述的重要思想观点,强调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政绩观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主体、发展后果。(注:屠春友等《发展观人才观政绩观干部学习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我们认为,发展观与政绩观、人才观等不是并列关系。

  一方面,发展观与政绩观、人才观、科教观等紧密相连,科学发展观要求正确的政绩观、人才观、科教观为其提供政治保证、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

  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是相互统一的,必须用正确的政绩观来落实科学发展观。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党已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式转向集约式,但由于未提出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既不可能完整地提出,也不可能得到完全的落实。实践证明,有什么样的政绩观,才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观。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结合起来,看领导干部的政绩要看实绩而不看虚绩。虚假的“形象工程”、“亮点工程”,只能损害科学发展观,败坏领导干部的形象。2004年5月,胡锦涛在江苏考察工作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兢兢业业地干好工作,实实在在地创造业绩。考核干部政绩,要注重考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成效,坚持用是否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是否遵循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是否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否对子孙后代负责、对长远发展负责,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根本标准。要通过健全的制度,形成促使广大干部肯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导向,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注: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载于《求是》2005年第1期。)

  发展观与人才观、科教观也有着逻辑关联性。正确的人才观认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人人都可以成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仅需要千千万万的人才,也为千千万万人才的成长创造了新的天地;以人为本,要支持人才干事业、干成事业和干好事业。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载于2005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要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正确的科教观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依靠科学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也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要围绕培育高素质人才来展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加快教育发展,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按照胡锦涛所要求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教工作,必须从科学的角度不断充实和丰富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另一方面,发展观统领政绩观、人才观、科教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规定正确的政绩观、人才观、科教观的特征。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发展是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决定了正确的政绩观、人才观、科教观具有人本性、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特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正确政绩观,必须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经济增长指标,又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正确的人才观,必须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促进人才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努力营造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正确的科教观,必须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理念、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全面、协调、可持续地育人。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是我们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各种新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注:胡锦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载于2004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只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力推向前进。

作者介绍:汪青松,安庆师范学院院长,合肥工业大学教授


相关内容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指导意义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它的历史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
  •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 ...

  • 金民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 金民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坚持人民主体地 位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定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方略,明确提出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

  •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理论特征
  •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理论特征,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特征.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首先,这种品质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比较性研究述评
  • 摘要:为了有利于学术界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进展情况,避免不必要的低水平重复研究.文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比较性研究为维度,述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含三大理论形态之间关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 "一带一路"构想的战略意义
  • "一带一路"构想的战略意义 东起长安(今西安).西达罗马的古丝绸之路曾是维系中国与欧亚各国的重要贸易通道.最早提出"丝绸之路"这一名称的是德国地貌地质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1833-1905),在其所著的<中国>中提出了这一概念.历史 ...

  •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 详细文字#sco3_3_2退出 [打印本页]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视角提出问题,在中国共产党乃至国际共产主义历史上,都是第一次.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精神实质,必须学习和研究两个重要文件. 第一个文件是2006年10月11日,在中国 ...

  • 毛中特2013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P3 (1)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 ...

  • 引领我们前进的旗帜
  • 引领我们前进的旗帜 --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 <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之一" '引领我们 前进的旗帜' --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 ...

  • 十七大学习体会:十七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 十七大学习体会:十七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举世瞩目的十七大,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历史盛会.其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我们学习领会这次党代表大会的精神,首先要充分认识这次党代表大会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党的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