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的烽烟

※※中国近现代史分期:

1840年---- 1949年10月1日----至今

(1)中国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时期(2)中国现代史:(八年级下)

第一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人民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起点;

整个中国史上最重大事件之一。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1、背景(: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而中国国力衰弱,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闭关锁国。 2、英国走私鸦片及其危害 1)损害人的身心,磨灭人的意志;

2)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及统治;

3)贵族、官僚、地主吸食鸦片后更加腐败,军队的战斗力更加削弱。 3.林则徐的主要禁烟活动

1)缉拿烟贩,命令外商交出鸦片,并写下保证书; 2)整顿海防,加强珠江口的防御工事,并训练水勇; 3)派人翻译外国书报,收集资料,了解外国情况;

4)针对义律的破坏活动,下令中止中英贸易,派兵封锁商馆; 5)虎门销烟。

4.虎门销烟的意义: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它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名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它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胜利。

•19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和英国

二、中英《南京条约》1.鸦片战争 (1)原因:

§1. 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

中国:国力衰弱,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闭关锁国。 §2.战争的必然性

§3.根本原因:将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即将中国沦为它的殖民地. §4.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2)性质: §1.英国: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2.中国:反侵略的自卫战争

(3)经过:(P4)——(1840.6---1842.8,英国)

第一阶段: 1840.6 进犯广东,战争爆发——沿海北犯—天津大沽口;第二阶段: 1841 侵占香港岛,到《广州和约 》定立;

第三阶段:1841、8—— 1842.8 并攻占东南沿海一些城市扩大侵略。 (4)结果:清政府于南京求和,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战争结束。 (5)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1.具体原因:封建经济落后;清政府政治腐败;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综合国力衰弱;掌握战争领导权的清统治集团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 §2.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先进的资本主义 2、《南京条约》 (1)表格:

(2)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1)政治方面: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遭到破坏;

2)经济方面: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社会性质: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划时代意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客观方面:五口通商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战败求和的刺激也促使一些新的思想在中国出现。 (3)鸦片战争的影响

1、社会性质变化:封建社会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变化 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启示:落后就会被动,被动就要挨打 三、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志》※积极的历史作用 1、五口通商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2、战败求和的刺激也促使一些新的思想在中国出现。

※※中国近现代史分期:

1840年---- 1949年10月1日----至今

(1)中国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时期(2)中国现代史:(八年级下)

第一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人民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起点;

整个中国史上最重大事件之一。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1、背景(: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而中国国力衰弱,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闭关锁国。 2、英国走私鸦片及其危害 1)损害人的身心,磨灭人的意志;

2)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及统治;

3)贵族、官僚、地主吸食鸦片后更加腐败,军队的战斗力更加削弱。 3.林则徐的主要禁烟活动

1)缉拿烟贩,命令外商交出鸦片,并写下保证书; 2)整顿海防,加强珠江口的防御工事,并训练水勇; 3)派人翻译外国书报,收集资料,了解外国情况;

4)针对义律的破坏活动,下令中止中英贸易,派兵封锁商馆; 5)虎门销烟。

4.虎门销烟的意义: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它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名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它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胜利。

•19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和英国

二、中英《南京条约》1.鸦片战争 (1)原因:

§1. 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

中国:国力衰弱,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闭关锁国。 §2.战争的必然性

§3.根本原因:将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即将中国沦为它的殖民地. §4.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2)性质: §1.英国: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2.中国:反侵略的自卫战争

(3)经过:(P4)——(1840.6---1842.8,英国)

第一阶段: 1840.6 进犯广东,战争爆发——沿海北犯—天津大沽口;第二阶段: 1841 侵占香港岛,到《广州和约 》定立;

第三阶段:1841、8—— 1842.8 并攻占东南沿海一些城市扩大侵略。 (4)结果:清政府于南京求和,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战争结束。 (5)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1.具体原因:封建经济落后;清政府政治腐败;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综合国力衰弱;掌握战争领导权的清统治集团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 §2.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先进的资本主义 2、《南京条约》 (1)表格:

(2)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1)政治方面: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遭到破坏;

2)经济方面: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社会性质: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划时代意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客观方面:五口通商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战败求和的刺激也促使一些新的思想在中国出现。 (3)鸦片战争的影响

1、社会性质变化:封建社会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变化 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启示:落后就会被动,被动就要挨打 三、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志》※积极的历史作用 1、五口通商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2、战败求和的刺激也促使一些新的思想在中国出现。


相关内容

  • 中国古代十大主战场
  • 中国古代十大主战场 十大古战场第十名:当阳:最具个人英雄主义和传奇色彩的古战场(湖北·宜昌) 烽烟指数:思古指数: 在<三国演义>中,张飞和赵子龙都是一等一的英雄人物,但是真正让两人威震天下的,无疑是当阳一战.赵子龙在曹操的千军万马中杀了个七出七入,上演了单骑救主的勇猛:张飞则上演树上开 ...

  • 鸦片战争的烽烟教案
  • 鸦片战争的烽烟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欢迎大家再次登上我们的历史号游艇,上学期我们一起搭乘着历史号回到了古代中国,领略了中国古代辉煌鼎盛的风采.这个学期我们历史号将继续沿着历史的河流带大家来到近代中国,了解中国近代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好,下面我们历史号准备开航了,大家准备好了吗? 生: 师 ...

  • 1.1鸦片战争的烽烟教案10北师大版教案(1)
  • 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 [课程标准]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鸦片走私对中国的危害,知道林则徐广州禁烟的史实,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 ...

  • [历史]:北师版八年级上册名师导航(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
  • 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 名师导航 知识梳理 1. ( 1 ①为了 . 和 ,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②清朝的 政策和中国 ③ ( 2 ①为了抵制鸦片, 帝派 ②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开始在广州 ③意义: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2. ...

  • [梅岭三章]教案
  • <梅岭三章>教案 教学目的 1.体会这组诗篇回环递进.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抒写情怀的表现力量. 2.学习陈毅同志面临险境.生死不渝的革命精神. 教学设想 本课是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的一组现代诗篇.面对当时的必死险恶环境,虽死不渝:回首十年的革命战争,激励后死同志英勇斗争:追溯参加革命的理想,坚 ...

  • 边塞征战诗
  • 边塞征战诗鉴赏 一.明确边塞诗与边塞诗派 边塞诗派是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边境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盛唐边塞诗风格雄壮豪迈,充分反映了激昂壮阔的时代风貌,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边塞诗标题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军"等字词,如柳中 ...

  • 文言文常用的44个借代词语,你都会了吗?
  •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南冠:囚犯 4.同窗:同学 5.烽烟:战争 6.巾帼:妇女 7.丝竹:音乐 8.须眉:男子 9.手足:兄弟 10.汗青:史册 11.伉俪:夫妻 12.桑麻:农事 13.三尺:法律 14.膝下:幼儿 15.华盖:运气 16.庙堂:朝廷 17.黔首:平民 18.阡陌: ...

  • 借代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 借代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或写出事物的本名,而是借用和它密切相关的事物名称来代替的 修辞手法.恰当地运用借代手法,既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又可以避免用词的重复,使文章语言富于变化和有幽默感. (借代的作用,熟记掌握)借代在古诗词中运用十分广泛,在解读时,要 ...

  • 纪念抗战胜利69周年楹联.诗词作品选登
  • < 人民日报 >( 2014年09月05日   12 版) 楹联部分 八载抗倭炮火鸣,东方狮醒: 三旬改革春雷动,中国龙腾. (北京 胡周崇) 心连祖国,再筑长城,铁军担大任: 血染家园,堪为砥柱,浩气壮中华. (黑龙江 张德新) 勒石令往鉴长铭,耻励后昆,助国焕彩: 抗战催眠狮猛醒,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