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之竹]的练习题及答案

01《胸中之竹》练习题

一、阅读《胸中之竹》回答问题:

1、你怎么理解作者的这“眼中之竹”、“手中之竹”、“胸中之竹”呢?

2、结合你学习中的经历和体验,谈谈你对郑板桥的“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观点的 理解。

3、本文所述的画竹过程,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4、“竹”被称为岁寒三友之一,请写出一句赞美“竹”的完整诗句。

5、根据文中内容,补充对偶句。

上联: 下联:

答案

1“眼中之竹”是指观察到的自然界中实际的竹子;“胸中之竹”指酝酿中的竹子的审美意象;“手中之竹”指画幅上的竹子的艺术形象。

2.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如写作、绘画,往往先在心中进行构思,然后进行创作,即“意在笔先”;而在创作中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夸张、点燃,即“趣在法外”。

3. 其实不止绘画如此,写作也是这样。写作前,我们要观察事物,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是构思过程,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最后才动笔写。

4. 答: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 上联:画竹意在先 下联:构思动笔前

01《胸中之竹》练习题

一、阅读《胸中之竹》回答问题:

1、你怎么理解作者的这“眼中之竹”、“手中之竹”、“胸中之竹”呢?

2、结合你学习中的经历和体验,谈谈你对郑板桥的“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观点的 理解。

3、本文所述的画竹过程,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4、“竹”被称为岁寒三友之一,请写出一句赞美“竹”的完整诗句。

5、根据文中内容,补充对偶句。

上联: 下联:

答案

1“眼中之竹”是指观察到的自然界中实际的竹子;“胸中之竹”指酝酿中的竹子的审美意象;“手中之竹”指画幅上的竹子的艺术形象。

2.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如写作、绘画,往往先在心中进行构思,然后进行创作,即“意在笔先”;而在创作中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夸张、点燃,即“趣在法外”。

3. 其实不止绘画如此,写作也是这样。写作前,我们要观察事物,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是构思过程,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最后才动笔写。

4. 答: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 上联:画竹意在先 下联:构思动笔前


相关内容

  • 2015高考一轮复习:图文转换之流程图.方位图
  • 2015高考一轮复习 图文转换之流程图.方位图 1 练习:用简略的文字表述下列图表中的过程: 答案示例: 桑蚕立体养殖过程:农民在池塘边种桑树,用桑叶养蚕,再把蚕的分泌物蚕沙投入鱼塘喂鱼,最后从池塘里挖塘泥为桑树提供肥料,这样形成一个良性的基塘生态农业循环. 2 这节课的思路 [教学目的]: 掌握图 ...

  • 美术概论复习题
  • (模拟一) 一题: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美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 生产形态. 2.情感说认为美术是 的传达,情感说的流行同欧洲19世纪 艺 术运动相关. 3."异质同构"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核心,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现代心理学 家 ,他的 ...

  • (最新整理)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同步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同步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给我一个承诺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斯的年轻人因为汽车"抛锚"被困在郊外.正当他万分焦急的时候,有一位骑马的男子正巧经过这里.见此情景,这位男子二话没说便用马帮助克雷斯把汽车拉到了小镇上.事后,当感激不尽的克雷 ...

  • [苏州园林]专题阅读(附答案)
  • <苏州园林>专题阅读 课内阅读(一)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 ...

  • 陆游[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阅读练习及答案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7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②当平. 何时夜出五原塞,不闻人语闻鞭声. [注释]①端溪石池:指端溪砚. ...

  • 五年级成语.句子练习及答案
  • 一.成语改错 义愤填赝( 膺 ) 迷天大谎( 弥 ) 磬竹难书(罄(空.尽) ) 脑羞成怒(恼) 语无论次(伦 ) 厉厉在目( 历 ) 官冕堂皇(冠 ) 越祖代庖(俎 ) 要言不繁(烦) 一番风顺(帆 ) 宁缺毋烂( 滥 ) 克不容缓( 刻 ) 鼓惑人心(蛊) 流言诽语(蜚) 穿流不息(川 ) 异曲 ...

  • [苏州园林]课内阅读练习附答案2
  • 苏州园林 1.第一自然段"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中"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

  • [水浒传]练习及答案一新
  • <水浒传>练习及答案 一. 填空. 1.的作者施耐庵,朝代 元末明初 ,它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 2.共有一百单八将,天罡是 三十六人 , 地煞星 七十二人. 3.是以描写 农民战争 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官逼民反的生动故事,揭示了当时的社 会矛盾,暴露了统治阶级残暴和腐朽,歌 ...

  • "洵少年不学"阅读及答案
  • [古文阅读] 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年,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年既已晚,而又不遂刻意厉行①,以古人自期.而视与己同列者,皆不胜己,则遂以为可矣.其后困益甚,然后取古人之文而读之,始觉其出言用意,与己大异.时复内顾,自思其才则又似夫不遂止于是而已者②.由是尽烧曩时所为文数百篇③,取<论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