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助偏执人格的人

怎样帮助偏执人格的人

前一段时间,我在心理咨询中碰到这样一位求助者,她曾是某单位财务部门的领导,一年前,由于年龄的原因,被撤掉领导职位,她疑心是某同事嫉妒她的才干,在领导那里搞她的鬼,认为自己受到了排挤和压制,对此事耿耿于怀,愤愤不平,常与同事、领导发生冲突,要求恢复她的职务。大家都曾劝她,她总是不等人家把话说完,就急于申辩,始终把大家对她的好言相劝理解为是恶意、敌意,还扬言要上告、要伺机报复,杀掉领导全家等„„

我们可能看过许多类似报道,或在生活中也碰到过这样的人。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极端的想法呢?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病理人格,称为偏执型人格障碍,它的特点是极度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大;如果建立家庭,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等。持这种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别人只好对他敬而远之。最大的危害,就是在这种偏执的观念下,易做出极端行为,并自认为是“正义”的举动。

偏执人格的出现,与其生活经历有密切的关系,如个性的自卑、生活不顺利、遇挫折后不能及时得到帮助或释怀等。

偏执人格一旦形成,很难改变。因为他们不会认识到自己有什么心理问题。但我们还是有办法来帮助他们的:

给他们一个温暖的环境。偏执者以前的生活可能充满凄凉,以致对人不信任。如果有一个温暖的环境,说不定会融化他们心中的“冰”。

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他们的偏执认识来源于不断的受挫感,如果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使问题得到及时合理的解决,他们会改变认知的。

帮助他们融入集体活动中。越是冷落他们,他们的偏执认识便增加一分,仇恨与敌对会提高一分。在集体活动中如果受到重视,会消除他们更多的敌意。

给他们成功的机会。偏执者由于得不到机会让自己自信,因此常嫉妒别人的成功。如果有了机会,他们会加倍珍惜的。

真诚、耐心地沟通交流问题,达成共识。如果想用回避的方式冷处理面临的问题,只会加重他们偏执的观念。不要怕麻烦,更不能意气用事,要用特有的心

理去看待他们的问题。

相关链接

怎样让自己不偏执

偏执者的心理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如果你感到自己看问题时不能辩证地分析,那么你现在要做这些事:

要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于“敌对心理”的旋涡中。事先自我提醒和警告,处世待人时注意纠正,这样会明显减轻敌意心理和强烈的情绪反应。

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道理。学会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说感谢的话,而不要不疼不痒地说一声“谢谢”,更不能不理不睬。

要学会向你认识的所有人微笑。可能开始时你很不习惯,做得不自然,但必须这样做,而且努力去做好。

要在生活中学会忍让和有耐心。生活在复杂的大千世界中,冲突、纠纷和摩擦是难免的,这时必须忍让和克制,不能让敌对的怒火烧得自己晕头转向,肝火旺旺。

偏执

基本概述

偏执—paranoid

指病态的自我援引性优势观念或妄想,常见的是关于被害、爱、恨、嫉妒、荣誉、诉讼、夸大和超自然力的妄想。这样的观念或妄想可与器质性精神病、中毒、分裂症有关,或是对应激的反应,还可以是一种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其行为特点常常表现为: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信任别人

的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大;如果建立家庭,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等。持这种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别人只好对他敬而远之。

表现特征

为了便于诊断,《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将偏执型人格的特征描述为:

1.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

2.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成为超价观念。

3.易产生病态嫉妒。

4.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正确。

5.好嫉恨别人,对他人道错不能宽容。

6.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

7.忽视或不相信与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

患者的症状至少要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的人很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偏执行为持否认态度,因此在社会上人数和比例确实不详。据l988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卫生调查资料表明,这种人格障碍的人数占心理障碍总人数的5.8%,实际情况可能要超过这个比例。在调查研究中还发现,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中以男性较多见,且以胆汁质或外向型性格的人居多。

治疗方法

对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应采用心理治疗为主,以克服多疑敏感、固执、不安全感和自我中心的人格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认知提高法。由于患者对别人不信任、敏感多疑,不会接受任何善意忠告,所以首先要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交流情感,向他们全面介绍其自身人格障碍的性质、特点、危害性及纠正方法,使其对自己有一正确、客观的认识,并自觉自愿产生要求改变自身人格缺陷的愿望。这是进一步进行心理治疗的先决条件。

2.交友训练法。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感。交友训练的原则和要领是:

(1)真诚相见,以诚交心。本人必须采取诚心诚意、肝胆相照的态度积极地交友。要相信大多数人是友好的和比较好的,可以信赖的,不应该对

朋友,尤其是知心朋友存在偏见和不信任态度。必须明确,交友的目的在于克服偏执心理,寻求友谊和帮助,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心理障碍。

(2)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知心朋友各种帮助。这有助于以心换心,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巩固友谊。尤其当别人有困难时,更应鼎力相助,患难中知真情,这样才能取得朋友的信赖和增强友谊。

(3)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容原则”。性格、脾气的相似和一致,有助于心理相容,搞好朋友关系。另外,性别、年龄、职业、文化修养、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和兴趣爱好等亦存在“心理相容”的问题。但是最基本的心理相容的条件是思想意识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相似和一致,所谓“志同道合”。这是发展合作、巩固友谊的心理基础。

3.自我疗法。具有偏执型人格的人喜欢走极端,这与其头脑里的非理性观念相关联。因此,要改变偏执行为,偏执型人格患者首先必须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观念。如:

①我不能容忍别人一丝一毫的不忠。

②世上没有好人,我只相信自己。

②对别人的进攻,我必须立马给予以强烈反击,要让他知道我比他更强。

④我不能表现出温柔,这会给人一种不强健的感觉。

现在对这些观念加以改造,以除去其中极端偏激的成份。

①我不是说一不二的君王,别人偶尔的不忠应该原谅。

②世上好人和坏人都存在,我应该相信那些好人。

③对别人的进攻,马上反击未必是上策,而且我必须首先辨清是否真的受到了攻击。

④我不敢表示真实的情感,这本身就是虚弱的表现。

每当故态复萌时,就应该把改造过的合理化观念默念一遍,以此来阻止自己的偏激行为。有时自己不知不觉表现出了偏激行为,事后应重新分析当时的想法,我列出当时的非理性观念,然后加以改造,以防下次再犯。

4.敌意纠正训练法。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易对他人和周围环境充满敌意和不信任感,采取以下训练方法,有助于克服敌意对抗心理。

(1)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于“敌对心理”的旋涡中。事先自我提醒和警告,处世待人时注意纠正,这样会明显减轻敌意心理和强烈的情绪反应。

(2)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道理。要学会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说感谢的话,而不要不疼不痒地说一声“谢谢”,更不能不理不睬。

(3)要学会向你认识的所有人微笑。可能开始时你很不习惯,做得不自然,但必须这样做,而且努力去做好。

(4)要在生活中学会忍让和有耐心。生活在复杂的大干世界中,冲突纠纷和摩擦是难免的,这时必须忍让和克制,不能让敌对的怒火烧得自己晕

头转向,肝火旺旺。

佛学常见词汇

【偏执】 偏重于一边的执著。

偏执型人格障碍

目录 【概述】 【特点】 【偏执型人格形成原因】 【偏执型人格治疗】 【交友训练的原则和要领】

【概述】

偏执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指以极其顽固地固执己见为典型特征的一类变态人格,表现为对自己的过分关心,自我评价过高,常把挫折的原因归咎于他人或推诱客观。为1980年《诊断统计手册 》( DSM-Ⅲ ) 人格障碍12种类型之一。据调查资料表明,具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数占心理障碍总人数的5.8%,由于这种人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偏执行为持否认态度,实际情况可能要超过这个比例。

【特点】

偏执型人格其行为特点常常表现为: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轻易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大;如果建立家庭,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等。持这种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别人只好对他敬而远之。

这类人总是将周围环境中与己无关的现象或事件都看成与自己关系重大,是冲着他来的,甚至还将报刊、广播、电视中的内容跟自己对号入座。尽管这种多疑与客观事实不符,与生活实际严重脱离,虽经他人反复解释也无从改变这种想法,甚至对被怀疑对象有过度强烈的冲动和过激的攻击行为,从一般的心理障碍演绎成精神性疾病。

因此,具有猜疑性格缺陷的人,如果不能及时、主动地矫正自己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则会因环境变化、人际关系紧张、工作生活不顺心,加上激烈的精神刺激等因素,而诱发为精神疾病,甚至对家人和社会造成损害。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

按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2-R),偏执型人格的特征描述为:

1. 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

2. 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成为超价观念

3. 易产生病态嫉妒。

4. 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正确。

5. 好嫉恨别人,对他人道错不能宽容。

6. 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

7. 忽视或不相信与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

患者的症状只要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形成原因】

①早期失爱。幼年生活在不被信任、常被拒绝的家庭环境之中。缺乏母

爱,经常被指责和否定。

②后天受挫。成长中连续地遭受生活打击,经常遇到挫折和失败。如经常受侮辱或冤屈。

③自我苛求。自我要求标准极高,并与自身存在某些缺陷之间构成尖锐的矛盾。但是从不公开承认自身的某些缺陷。如个子不高、长相不出众、才能不突出等,其实,意识深层正为此自卑。

④处境异常。某些异常的处境也使人偏执。如没有学历的人,厌恶别人谈论学历,经济状况不好的人,回避谈论经济收入问题,单亲家庭的孩子,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

【偏执型人格治疗】

心理治疗的基本原理在于由心理咨询师针对来访者的症状用心理学的原理进行解释,协助病人能对自己的心理动态与病情,特别是压抑的欲望,隐蔽的动机,或不能解除的情结有所领悟与了解。通过自知力的获得,了解自己的内心,洞察自己适应困难的反应模式,进而改善自己的心理行为及处理困难的方式,间接的解除精神症状,并促进自己的人格成熟。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懂得自己的心理,随着也就能自己去操纵自己的行为,消除困难。所谓知难行易,就是要说明要去体会自己内心隐藏的动机,面对潜意识境界的情结,或者了解自己心理与行为上的缺点,并非容易。这往往会遭遇到心理上的阻抗,阻碍对自知力的形成,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阻抗现象。它通常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如正面的反驳治疗者的解释,拒绝说明,不愿听取,甚至停止治疗。所以如何适时且适当的供给指导解释,并能较好的处理病人的阻抗作用,乃是心理治疗上的专业技能。 假如病人的病情乃因内心有说不出的痛苦或矛盾,不能表达的症结,或不可满足的欲望。而一直闷在心里受折磨,治疗的要点乃在协助病人能透露其矛盾,表达其苦恼,发泄被压抑的情感,以便取得心理上的舒畅。这样的情况治疗的技巧乃能以批判的态度,以同情心体会病人的心里情况与处境,听取苦恼,让病人能宣泄,表露内心的感觉与情欲。

心理治疗乃在促进病人对自己心理的了解,获得认知上的自知力。但是自知力不止于认知上的了解,而需连带的影响情感上的变化。所以不只是理智上的了解,而是情感上的体会及行为上的表现。心理治疗特别强调情感与欲望是行为的主要原动力,如何纠正更改感觉,情绪和情感乃是治疗的焦点。

心理治疗的重点不止在于解除精神症状,而只在于改进病人对于现实的心理适应方式,包括对内如何处理自己的欲望要求,调节超我的适当控制,以较有效的方式来应付外界之现实的要求。即治疗的范围要包括内在的精神,人际关系,现实的适应。其最终目标乃在促进自我性格的成熟。

因此治疗的目的要与病人协商,依病人的需要与治疗动机而调节治疗的期间与范围。据统计,偏执性精神病病人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病前即有偏执型人格障碍。

针对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应采用心理治疗为主,重点克服其多疑、敏感、固执、不安全感和自我中心的人格缺陷。主要方法有:

1. 认知提高法。由于患者对别人不信任、敏感多疑,不会接受任何善意忠告,所以首先要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交流情感,向他们全面介绍其自身人格障碍的性质、特点、危害性及纠正方法,使其对自己有一正确、客观的认识,并自觉自愿产生要求改变自身人格缺陷的愿望。这是进一步进行心理治疗的先决条件。

2. 交友训练法。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全感。交友训练的原则和要领是:

(1)真诚相见,以诚交心。本人必须采取诚心诚意、肝胆相照的态度积极地交友。要相信大多数人是友好的和比较好的,可以信赖的,不应该对朋友,尤其是知心朋友存在偏见和不信任态度。必须明确,交友的目的在于克服偏执心理,寻求友谊和帮助,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心理障碍。

(2)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知心朋友各种帮助。这有助于以心换心,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巩固友谊。尤其当别人有困难时,更应鼎力相助,患难中知真情,这样才能取得朋友的信赖和增强友谊。

(3)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容原则”。性格、脾气的相似和一致,有助于心理相容,搞好朋友关系。另外,性别、年龄、职业、文化修养、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和兴趣爱好等亦存在“心理相容”的问题。但是最基本的心理相容的条件是思想意识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相似和一致,所谓“志同道合”。这是发展合作、巩固友谊的心理基础。

3. 自我疗法。具有偏执型人格的人喜欢走极端,这与其头脑里的非理性观念相关联。因此,要改变偏执行为,偏执型人格患者首先必须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观念。如:

①我不能容忍别人一丝一毫的不忠。

②世上没有好人,我只相信自己。

②对别人的进攻,我必须立目确地予以强烈反击,要让他知道我比他更强

④我不能表现出温柔,这会给人一种不强健的感觉。

正确的办法是对这些观念加以改造,以除去其中极端偏激的成份。 ①我不是说一不二的君王,别人偶尔的不忠应该原谅。

②世上好人和坏人都存在,我应该相信那些好人。

③对别人的进攻,马上反击未必是上策,而且我必须首先辨清是否真的受到了攻击。

④我不敢表示真实的情感,这本身就是虚弱的表现。

4. 敌意纠正训练法。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易对他人和周围环境充满敌意和不信任感,采取以下训练方法,有助于克服敌意对抗心理。

(1)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于“敌对心理”的旋涡中。事先自我提醒和警告,处世待人时注意纠正,这样会明显减轻敌意心理和强烈的情绪反应。

(2)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道理。要学会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说感谢的话,而不要不疼不痒地说一声“谢谢”,更不能不理不睬。

(3)要学会向你认识的所有人微笑。可能开始时你很不习惯,做得不自然,但必须这样做,而且努力去做好。

(4)要在生活中学会忍让和有耐心。生活在复杂的大干世界中,冲突纠纷和摩擦是难免的,这时必须忍让和克制,不能让敌对的怒火烧得自己晕头转向,肝火旺旺。

—些性格偏执的人通常也有潜在的情绪型动机犯罪可能,其家庭和社会成员需要多以包容之心对待,多以温情和爱来感化之;及时化解矛盾,以免小事酿大祸。

很多时候,性格偏执的人的烦恼缘于对自己和周围要求太多,如果不合现实的欲望总是不能得到满足,自然会心生烦恼,甚至发生极端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遭遇的烦恼将近一半左右是出于自己头脑中的想象,而剩下的一半才要靠智慧和力量去解决。

对于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如果能够及时的发现,并能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采用上述的认知领悟疗法和行为疗法进行及时的心理治疗,大多数情况下,来访者的思想压力有所减轻,社交能力和效果有较大改善,家庭及其生活中的矛盾得以缓解,精神生活质量也会有较大的提高。

怎样帮助偏执人格的人

前一段时间,我在心理咨询中碰到这样一位求助者,她曾是某单位财务部门的领导,一年前,由于年龄的原因,被撤掉领导职位,她疑心是某同事嫉妒她的才干,在领导那里搞她的鬼,认为自己受到了排挤和压制,对此事耿耿于怀,愤愤不平,常与同事、领导发生冲突,要求恢复她的职务。大家都曾劝她,她总是不等人家把话说完,就急于申辩,始终把大家对她的好言相劝理解为是恶意、敌意,还扬言要上告、要伺机报复,杀掉领导全家等„„

我们可能看过许多类似报道,或在生活中也碰到过这样的人。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极端的想法呢?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病理人格,称为偏执型人格障碍,它的特点是极度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大;如果建立家庭,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等。持这种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别人只好对他敬而远之。最大的危害,就是在这种偏执的观念下,易做出极端行为,并自认为是“正义”的举动。

偏执人格的出现,与其生活经历有密切的关系,如个性的自卑、生活不顺利、遇挫折后不能及时得到帮助或释怀等。

偏执人格一旦形成,很难改变。因为他们不会认识到自己有什么心理问题。但我们还是有办法来帮助他们的:

给他们一个温暖的环境。偏执者以前的生活可能充满凄凉,以致对人不信任。如果有一个温暖的环境,说不定会融化他们心中的“冰”。

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他们的偏执认识来源于不断的受挫感,如果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使问题得到及时合理的解决,他们会改变认知的。

帮助他们融入集体活动中。越是冷落他们,他们的偏执认识便增加一分,仇恨与敌对会提高一分。在集体活动中如果受到重视,会消除他们更多的敌意。

给他们成功的机会。偏执者由于得不到机会让自己自信,因此常嫉妒别人的成功。如果有了机会,他们会加倍珍惜的。

真诚、耐心地沟通交流问题,达成共识。如果想用回避的方式冷处理面临的问题,只会加重他们偏执的观念。不要怕麻烦,更不能意气用事,要用特有的心

理去看待他们的问题。

相关链接

怎样让自己不偏执

偏执者的心理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如果你感到自己看问题时不能辩证地分析,那么你现在要做这些事:

要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于“敌对心理”的旋涡中。事先自我提醒和警告,处世待人时注意纠正,这样会明显减轻敌意心理和强烈的情绪反应。

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道理。学会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说感谢的话,而不要不疼不痒地说一声“谢谢”,更不能不理不睬。

要学会向你认识的所有人微笑。可能开始时你很不习惯,做得不自然,但必须这样做,而且努力去做好。

要在生活中学会忍让和有耐心。生活在复杂的大千世界中,冲突、纠纷和摩擦是难免的,这时必须忍让和克制,不能让敌对的怒火烧得自己晕头转向,肝火旺旺。

偏执

基本概述

偏执—paranoid

指病态的自我援引性优势观念或妄想,常见的是关于被害、爱、恨、嫉妒、荣誉、诉讼、夸大和超自然力的妄想。这样的观念或妄想可与器质性精神病、中毒、分裂症有关,或是对应激的反应,还可以是一种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其行为特点常常表现为: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信任别人

的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大;如果建立家庭,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等。持这种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别人只好对他敬而远之。

表现特征

为了便于诊断,《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将偏执型人格的特征描述为:

1.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

2.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成为超价观念。

3.易产生病态嫉妒。

4.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正确。

5.好嫉恨别人,对他人道错不能宽容。

6.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

7.忽视或不相信与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

患者的症状至少要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的人很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偏执行为持否认态度,因此在社会上人数和比例确实不详。据l988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卫生调查资料表明,这种人格障碍的人数占心理障碍总人数的5.8%,实际情况可能要超过这个比例。在调查研究中还发现,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中以男性较多见,且以胆汁质或外向型性格的人居多。

治疗方法

对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应采用心理治疗为主,以克服多疑敏感、固执、不安全感和自我中心的人格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认知提高法。由于患者对别人不信任、敏感多疑,不会接受任何善意忠告,所以首先要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交流情感,向他们全面介绍其自身人格障碍的性质、特点、危害性及纠正方法,使其对自己有一正确、客观的认识,并自觉自愿产生要求改变自身人格缺陷的愿望。这是进一步进行心理治疗的先决条件。

2.交友训练法。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感。交友训练的原则和要领是:

(1)真诚相见,以诚交心。本人必须采取诚心诚意、肝胆相照的态度积极地交友。要相信大多数人是友好的和比较好的,可以信赖的,不应该对

朋友,尤其是知心朋友存在偏见和不信任态度。必须明确,交友的目的在于克服偏执心理,寻求友谊和帮助,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心理障碍。

(2)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知心朋友各种帮助。这有助于以心换心,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巩固友谊。尤其当别人有困难时,更应鼎力相助,患难中知真情,这样才能取得朋友的信赖和增强友谊。

(3)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容原则”。性格、脾气的相似和一致,有助于心理相容,搞好朋友关系。另外,性别、年龄、职业、文化修养、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和兴趣爱好等亦存在“心理相容”的问题。但是最基本的心理相容的条件是思想意识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相似和一致,所谓“志同道合”。这是发展合作、巩固友谊的心理基础。

3.自我疗法。具有偏执型人格的人喜欢走极端,这与其头脑里的非理性观念相关联。因此,要改变偏执行为,偏执型人格患者首先必须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观念。如:

①我不能容忍别人一丝一毫的不忠。

②世上没有好人,我只相信自己。

②对别人的进攻,我必须立马给予以强烈反击,要让他知道我比他更强。

④我不能表现出温柔,这会给人一种不强健的感觉。

现在对这些观念加以改造,以除去其中极端偏激的成份。

①我不是说一不二的君王,别人偶尔的不忠应该原谅。

②世上好人和坏人都存在,我应该相信那些好人。

③对别人的进攻,马上反击未必是上策,而且我必须首先辨清是否真的受到了攻击。

④我不敢表示真实的情感,这本身就是虚弱的表现。

每当故态复萌时,就应该把改造过的合理化观念默念一遍,以此来阻止自己的偏激行为。有时自己不知不觉表现出了偏激行为,事后应重新分析当时的想法,我列出当时的非理性观念,然后加以改造,以防下次再犯。

4.敌意纠正训练法。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易对他人和周围环境充满敌意和不信任感,采取以下训练方法,有助于克服敌意对抗心理。

(1)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于“敌对心理”的旋涡中。事先自我提醒和警告,处世待人时注意纠正,这样会明显减轻敌意心理和强烈的情绪反应。

(2)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道理。要学会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说感谢的话,而不要不疼不痒地说一声“谢谢”,更不能不理不睬。

(3)要学会向你认识的所有人微笑。可能开始时你很不习惯,做得不自然,但必须这样做,而且努力去做好。

(4)要在生活中学会忍让和有耐心。生活在复杂的大干世界中,冲突纠纷和摩擦是难免的,这时必须忍让和克制,不能让敌对的怒火烧得自己晕

头转向,肝火旺旺。

佛学常见词汇

【偏执】 偏重于一边的执著。

偏执型人格障碍

目录 【概述】 【特点】 【偏执型人格形成原因】 【偏执型人格治疗】 【交友训练的原则和要领】

【概述】

偏执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指以极其顽固地固执己见为典型特征的一类变态人格,表现为对自己的过分关心,自我评价过高,常把挫折的原因归咎于他人或推诱客观。为1980年《诊断统计手册 》( DSM-Ⅲ ) 人格障碍12种类型之一。据调查资料表明,具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数占心理障碍总人数的5.8%,由于这种人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偏执行为持否认态度,实际情况可能要超过这个比例。

【特点】

偏执型人格其行为特点常常表现为: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轻易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大;如果建立家庭,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等。持这种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别人只好对他敬而远之。

这类人总是将周围环境中与己无关的现象或事件都看成与自己关系重大,是冲着他来的,甚至还将报刊、广播、电视中的内容跟自己对号入座。尽管这种多疑与客观事实不符,与生活实际严重脱离,虽经他人反复解释也无从改变这种想法,甚至对被怀疑对象有过度强烈的冲动和过激的攻击行为,从一般的心理障碍演绎成精神性疾病。

因此,具有猜疑性格缺陷的人,如果不能及时、主动地矫正自己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则会因环境变化、人际关系紧张、工作生活不顺心,加上激烈的精神刺激等因素,而诱发为精神疾病,甚至对家人和社会造成损害。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

按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2-R),偏执型人格的特征描述为:

1. 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

2. 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成为超价观念

3. 易产生病态嫉妒。

4. 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正确。

5. 好嫉恨别人,对他人道错不能宽容。

6. 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

7. 忽视或不相信与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

患者的症状只要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形成原因】

①早期失爱。幼年生活在不被信任、常被拒绝的家庭环境之中。缺乏母

爱,经常被指责和否定。

②后天受挫。成长中连续地遭受生活打击,经常遇到挫折和失败。如经常受侮辱或冤屈。

③自我苛求。自我要求标准极高,并与自身存在某些缺陷之间构成尖锐的矛盾。但是从不公开承认自身的某些缺陷。如个子不高、长相不出众、才能不突出等,其实,意识深层正为此自卑。

④处境异常。某些异常的处境也使人偏执。如没有学历的人,厌恶别人谈论学历,经济状况不好的人,回避谈论经济收入问题,单亲家庭的孩子,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

【偏执型人格治疗】

心理治疗的基本原理在于由心理咨询师针对来访者的症状用心理学的原理进行解释,协助病人能对自己的心理动态与病情,特别是压抑的欲望,隐蔽的动机,或不能解除的情结有所领悟与了解。通过自知力的获得,了解自己的内心,洞察自己适应困难的反应模式,进而改善自己的心理行为及处理困难的方式,间接的解除精神症状,并促进自己的人格成熟。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懂得自己的心理,随着也就能自己去操纵自己的行为,消除困难。所谓知难行易,就是要说明要去体会自己内心隐藏的动机,面对潜意识境界的情结,或者了解自己心理与行为上的缺点,并非容易。这往往会遭遇到心理上的阻抗,阻碍对自知力的形成,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阻抗现象。它通常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如正面的反驳治疗者的解释,拒绝说明,不愿听取,甚至停止治疗。所以如何适时且适当的供给指导解释,并能较好的处理病人的阻抗作用,乃是心理治疗上的专业技能。 假如病人的病情乃因内心有说不出的痛苦或矛盾,不能表达的症结,或不可满足的欲望。而一直闷在心里受折磨,治疗的要点乃在协助病人能透露其矛盾,表达其苦恼,发泄被压抑的情感,以便取得心理上的舒畅。这样的情况治疗的技巧乃能以批判的态度,以同情心体会病人的心里情况与处境,听取苦恼,让病人能宣泄,表露内心的感觉与情欲。

心理治疗乃在促进病人对自己心理的了解,获得认知上的自知力。但是自知力不止于认知上的了解,而需连带的影响情感上的变化。所以不只是理智上的了解,而是情感上的体会及行为上的表现。心理治疗特别强调情感与欲望是行为的主要原动力,如何纠正更改感觉,情绪和情感乃是治疗的焦点。

心理治疗的重点不止在于解除精神症状,而只在于改进病人对于现实的心理适应方式,包括对内如何处理自己的欲望要求,调节超我的适当控制,以较有效的方式来应付外界之现实的要求。即治疗的范围要包括内在的精神,人际关系,现实的适应。其最终目标乃在促进自我性格的成熟。

因此治疗的目的要与病人协商,依病人的需要与治疗动机而调节治疗的期间与范围。据统计,偏执性精神病病人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病前即有偏执型人格障碍。

针对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应采用心理治疗为主,重点克服其多疑、敏感、固执、不安全感和自我中心的人格缺陷。主要方法有:

1. 认知提高法。由于患者对别人不信任、敏感多疑,不会接受任何善意忠告,所以首先要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交流情感,向他们全面介绍其自身人格障碍的性质、特点、危害性及纠正方法,使其对自己有一正确、客观的认识,并自觉自愿产生要求改变自身人格缺陷的愿望。这是进一步进行心理治疗的先决条件。

2. 交友训练法。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全感。交友训练的原则和要领是:

(1)真诚相见,以诚交心。本人必须采取诚心诚意、肝胆相照的态度积极地交友。要相信大多数人是友好的和比较好的,可以信赖的,不应该对朋友,尤其是知心朋友存在偏见和不信任态度。必须明确,交友的目的在于克服偏执心理,寻求友谊和帮助,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心理障碍。

(2)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知心朋友各种帮助。这有助于以心换心,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巩固友谊。尤其当别人有困难时,更应鼎力相助,患难中知真情,这样才能取得朋友的信赖和增强友谊。

(3)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容原则”。性格、脾气的相似和一致,有助于心理相容,搞好朋友关系。另外,性别、年龄、职业、文化修养、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和兴趣爱好等亦存在“心理相容”的问题。但是最基本的心理相容的条件是思想意识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相似和一致,所谓“志同道合”。这是发展合作、巩固友谊的心理基础。

3. 自我疗法。具有偏执型人格的人喜欢走极端,这与其头脑里的非理性观念相关联。因此,要改变偏执行为,偏执型人格患者首先必须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观念。如:

①我不能容忍别人一丝一毫的不忠。

②世上没有好人,我只相信自己。

②对别人的进攻,我必须立目确地予以强烈反击,要让他知道我比他更强

④我不能表现出温柔,这会给人一种不强健的感觉。

正确的办法是对这些观念加以改造,以除去其中极端偏激的成份。 ①我不是说一不二的君王,别人偶尔的不忠应该原谅。

②世上好人和坏人都存在,我应该相信那些好人。

③对别人的进攻,马上反击未必是上策,而且我必须首先辨清是否真的受到了攻击。

④我不敢表示真实的情感,这本身就是虚弱的表现。

4. 敌意纠正训练法。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易对他人和周围环境充满敌意和不信任感,采取以下训练方法,有助于克服敌意对抗心理。

(1)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于“敌对心理”的旋涡中。事先自我提醒和警告,处世待人时注意纠正,这样会明显减轻敌意心理和强烈的情绪反应。

(2)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道理。要学会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说感谢的话,而不要不疼不痒地说一声“谢谢”,更不能不理不睬。

(3)要学会向你认识的所有人微笑。可能开始时你很不习惯,做得不自然,但必须这样做,而且努力去做好。

(4)要在生活中学会忍让和有耐心。生活在复杂的大干世界中,冲突纠纷和摩擦是难免的,这时必须忍让和克制,不能让敌对的怒火烧得自己晕头转向,肝火旺旺。

—些性格偏执的人通常也有潜在的情绪型动机犯罪可能,其家庭和社会成员需要多以包容之心对待,多以温情和爱来感化之;及时化解矛盾,以免小事酿大祸。

很多时候,性格偏执的人的烦恼缘于对自己和周围要求太多,如果不合现实的欲望总是不能得到满足,自然会心生烦恼,甚至发生极端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遭遇的烦恼将近一半左右是出于自己头脑中的想象,而剩下的一半才要靠智慧和力量去解决。

对于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如果能够及时的发现,并能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采用上述的认知领悟疗法和行为疗法进行及时的心理治疗,大多数情况下,来访者的思想压力有所减轻,社交能力和效果有较大改善,家庭及其生活中的矛盾得以缓解,精神生活质量也会有较大的提高。


相关内容

  • 偏执型人格障碍
  • 人格障碍又称为病态人格或异常人格,是指人格的畸形发展,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明显的.偏离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多数人认可的认知行为模式.人格特征的偏离对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干扰了其社会和职业功能,导致此人不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难以适应社会生活.不但给别人带来伤害,而且其本人也深受其害或引起痛苦. 偏执型 ...

  • 药家鑫的双重人格分析
  • [摘要]药家鑫的双重人格,使得他这个具有音乐天赋的亲朋好友眼中的好孩子.好学生,只因一念之差成为了穷凶极恶的杀人犯.药家鑫案件的出现,再次为我们所有教育者敲响了警钟,关注青少年的人格健全发展势在必行.到底是什么培养出了药家鑫的双重人格?我们该怎样有效预防下一个"药家鑫"的出现?本 ...

  • 尔雅通识课程_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习题答案
  • 1案例中,导致小张现在心理状态的原因不可能是以下哪一项()?   A.童年养育问题 B.强迫性人格色彩 C.过于内向 D.社会与人际适应障碍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2生物医学认为:心理障碍是病态人格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先天大脑结构变异.脑神经递质机 能不良.或者基因缺陷有关. 正确答案: ...

  • 问答题_2
  • 1.论述情感障碍的临床类型及各型的主要临床表现. ⑴躁狂发作:主要表现为情绪高涨.思维奔逸和精神运动性兴奋. ⑵抑郁发作: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 ⑶双相障碍:反复(至少2次)出现的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主要表现为躁狂发作,有时为抑郁发作. ⑷环形心境障碍:指情感高 ...

  • 叛逆心理_
  • 叛逆心理_百度百科我的百科 我的贡献草稿箱百度首页 | 登录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帮助设置 首页 自然 文化 地理 历史 生活 社会 艺术 人物 经济 科学 体育 编辑词条 叛逆心理目录[隐藏] 叛逆心理 逆反心理的表现 逆反心理的危害 青少年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 青少年叛 ...

  • MMPI手册完全版
  • 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 指 导 及 操 作 手 册 目 录 一.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简介 (一)前言 (二)操作方法 二.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临床意义 (一)目的 (二)用法与计分 (三)效度量表分析 (四)临床量表分析 (五)两点划分法 (六)特殊诊断的考虑 一.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简介 (一 ...

  • 心理知识竞赛题库(1)
  • 活动时间:2014年5月21日-5月28日 预赛:2014年5月21日下午18:30-20:30 决赛:2014年5月26日下午18:30-20:30 决赛:2014年5月28日下午18:30-20:30 活动地点:1112教室(暂定) 比赛规则: 第一轮:必答题 各队3名队员每人回答一个问题. 主 ...

  • 章剑锋:孙东东公案了犹未了
  • 你现在位置:首页 >>中国治理>>依法治国>>信访制度 孙东东公案了犹未了 章剑锋 [该文章阅读量:165次][字号:大 中 小] 北京大学及其教员孙东东终于可以松上一口气了.愤怒的访民看样子已经鸣金收兵,舆论硝烟也已经散去,人们正进入习惯性淡忘--这证明他们的冷 ...

  • 2014年江西[高等教育心理学]真题
  • 高等教育心理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C A.理论科学 B.应用科学 C.交叉科学 D.实践科学 2.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少数或个别学生进行较长时间的多方面深入研究的方法,称为 .B A.测验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3. 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是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