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一语文周练(三)

一、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 下面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

①当烦恼 时,我乐意拿起《边城》,走进从文先生水的世界,品味翠翠如水

的情思和爷爷如水的爱。

②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它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人们感怀并摹写它亘古如

斯的美丽,将身心 其中,在聆听万籁的时候 人世的纷繁,感慨历

史的沧桑。

③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人类战争史。在 的战争史册中,无故的儿童、

柔弱的妇女面临的是屠杀和不幸。

A .接踵而来 沉静 体会 浩如烟海 B.接踵而来 沉浸 体味 浩如烟海

C .络绎不绝 沉浸 体味 汗牛充栋 D.络绎不绝 沉静 体会 汗牛充栋

2. 下列各项中,填在空格处与上句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3分)

走进书房,抬头可见墙上挂着的横幅:友古今善士, 。翻阅书卷,书中的人物纷至

沓来。沉浸于别人的世界比照自己,鞭策自己,你将会不断获取前进的动力。荷笔当锄,你的精

神家园将种满稚嫩的庄稼,也许远离丰收的季节,但心里装着一个秋天。

A 、凝笔墨之香 B、聚天地精华 C、读中外奇书 D、落笔撼五岳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

A. 无论何时,我相信,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表达和发现,人类与自然与土地的关系,是

超越时空,超越种族,超越国界,甚至是超越时代的,是永恒的。

B. 这几年,以地铁领衔的城市建设在大江南北的许多城市铺开,由于这些大规模城市

建设能产生立竿见影的即时收益,而屡屡僭越了一些常识。

C. 本年度的十大流行语延续2014年以来的趋势,位居榜首的词语是“获得感”与国

家的发展方针、政策密切相关。

D .从年初余秀华的频频刷屏,到“为你读诗”“诗刊社”等微信公众号的火热,有人

回顾今年的文学阅读,发现读得最多的居然是诗歌。

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 .“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

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比喻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 .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

绝不吝惜。

——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

C .我们总希望一切都是完美的,总希望所有的机缘都能在同时出现,总希望整条路上

都是和风丽日、鸟语花香。却没想到,追求完美的我们,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一

种极端的不完美。

——三个“总希望”领起的排比句强调了“我们”对“完美”的希求,以及对完美

难以得到的深深的惋惜。

D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

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袅娜”“羞涩”以拟人手法生动描绘出两种情韵的荷花。围绕“荷花”一个

本体连用三个喻体,又构成排比,给人开阔意境的同时,又使人获得一种朗诵时的

淋漓顺畅。

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

引领寻求天分的最有效捷径就是遵循兴趣。 ▲ 可见,拥有自主权又必须以享有必

要的“自由”为前提。

①倘若每个人都只是个按照标准型号生产,完全听凭他人支配的“螺丝钉”,那还有什

么“天分”可言?

②也正是在这些最能充分发挥他独有特长的地方,他才会感受到那种令人神往的天分勃

发之情趣。

③当然,若欲实施对“天分”之皈依,首先必须具备足够的“自主权”。

④一个人的稳衡兴趣之所在,常常蕴涵着他的内在天赋。

⑤可见,一个人潜意识中最为心仪之处,往往就是他的天分所在!

⑥尽可循迹追随,全力投身,务求尽善尽美。

A .④②⑤⑥③① B. ④⑤⑥②③① C. ①④②⑤⑥③ D. ①③④②⑤⑥

6、对下面这段话的含义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3分) ...

山崖崩塌了,在它的伤口——断崖上,开出了鲜艳的花朵。鲜艳的花儿被掐走了,它又开在

了姑娘的鬓上。

A. 只有在困难和失败中努力奋起,才能到达目的地。

B. 世间美好事物的诞生,常常伴随艰辛和痛苦。

C. 人生之路总有坎坷,不能因挫折而丧失信念。

D. 生活丰富美好,机遇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7. 用平实的语言转述画线的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陈佩斯钟情喜剧艺术,他创办的大道喜剧院已经正式鸣锣开演。对于正在从事喜剧演出的演

员来说,从演出的剧目中截取一部分到春晚舞台上去展示自己的风采,这应当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但是,陈佩斯拒绝了央视的邀请,明确表示不参加蛇年春晚小品演出,他说:“我们的作品不是

羊肉串,不是糖葫芦,所以没有适合的。”

A 、我们的作品适合普通百姓,不适合高规格的央视春晚。

B 、我们的作品品位很高,不适合面向全国观众的央视春晚。

C 、我们的作品是环环相扣的整体,不好拿其中几个片段单独演出。

D 、我们的作品只在大道戏剧院演出,不能像卖羊肉串、糖葫芦一样到处推销。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 题。

安重诲

①安重诲,应州人也。少事明宗,为人明敏谨恪。明宗即位,以为左领军卫大将军、枢密使,

兼领山南东道节度使。在位六年,累加侍中兼中书令。

②明宗为人虽宽厚,然其性夷狄,果于杀人。马牧军使田令方所牧马,瘠而多毙,坐劾当死,重诲谏曰:“使天下闻以马故,杀一军使,是谓贵畜而贱人。”令方因得减死。明宗遣回鹘侯三

驰传至其国。侯三至醴泉县,县素僻,无驿马,其令刘知章出猎,不时给马,侯三遽以闻。明宗

大怒,械知章至京师,将杀之,重诲从容为言,知章乃得不死。

③董璋等反,遣石敬瑭讨之,而川路险阻,粮运甚艰,每费一石,而致一斗。自关以西,民

苦输送,往往亡聚山林为盗贼。明宗谓重诲曰:“事势如此,吾当自行。”重诲曰:“此臣之责

也。”乃请行。关西之人闻重诲来,皆已恐动,而重诲日驰数百里,远近惊骇。督趣粮运,日夜.

不绝,毙踣道路者,不可胜数。重诲过凤翔,节度使朱弘昭延之寝室。重诲酒酣,为弘昭言:“昨

被谗构,几不自全,赖人主明圣,得保家族。”因感叹泣下。重诲去,弘昭驰骑上言:“重诲怨

望,不可令至行营,恐其生事。”重诲行至三泉,被召还。过凤翔,弘昭拒而不纳,重诲惧,驰.

趋京师。未至,拜河中节度使。

④重诲已罢,希旨者争求其过。宦者安希伦,坐与重诲交私,常与重诲阴伺宫中动息,事发.

弃市。重诲益惧,因上章告老。以太子太师致仕;而以李从璋为河中节度使,遣药彦稠率兵如河

中虞变。明宗又遣翟光业至河中,视重诲去就,戒曰:“有异志,则与从璋图之。”又遣宦者使

于重诲。使者见重诲,曰:“人言公有异志,朝廷遣药彦稠率师至矣!”重诲曰:“吾死未塞责,

遽劳朝廷兴师,以重明主之忧。”光业至,从璋率兵围重诲第,入拜于庭。重诲降而答拜,从璋

以楇击其首,重诲妻走抱之而呼曰:“令公死未晚,何遽如此!”又击其首,夫妻皆死,流血盈

庭。从璋检责其家赀,不及数千缗而已。

(节选自《新五代史·卷二十四·唐臣传第十二》,有删改)

8.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3分)

⑴ 督趣粮运,日夜不绝 ▲ .

⑵ 重诲怨望,不可令至行营 ▲ .

⑶ 宦者安希伦,坐与重诲交私 ▲ .

9. 安重诲获罪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分)

1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使天下闻以马故,杀一军使,是谓贵畜而贱人。(4分)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4分)

(3)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3分)

三、古诗词鉴赏(8分)

11、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回答问题。(8分)

浪淘沙

王越①

远水接天浮,渺渺扁舟。去时花雨送春愁。今日归来黄叶闹,又是深秋。

聚散两悠悠,白了人头。片帆飞影下中流。载得古今多少恨,都付沙鸥。

【注】①王越文才武略却沉浮于宦海。 [来源:gkstk.Com][

(1)请赏析“今日归来黄叶闹”中“闹”字的妙处。(4分)

答:

(2)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恨”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4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9分)

12.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驾一叶之扁舟, 。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3)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 ?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5) ,善假于物也。

(6)携来百侣曾游, 。

(7)亦以明死生之大, 。

(8)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 题。

陶虎臣

汪曾祺

每到天气晴朗,上午十来点钟,在这条街上,就听到从阴城方向传来爆裂的巨响:“砰一一

磅!”大家就知道,这是陶虎臣在试炮仗了。

阴城是一片古战场,相传韩信在这里打过仗,现在还能挖到一种有耳的尖底的瓶,当地人说

这种陶瓶冬天插了梅花,能结出梅子来。现在这里是乱葬冈,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叫做“阴城”。

到处是坟头、野树、荒草、芦荻。草里有蛤蟆,野兔子。早晨和黄昏,有许多白颈老鸦。人走过,

就哑哑地叫着飞起来。

这里只有一个破财神庙,里面住着一个侉子。 陶虎臣家的货色齐全。除了鞭炮,还出一种别家不做的鞭,叫做“遍地桃花”,不但外皮,连里面的筒子都一色是梅红纸卷的。放了之后,地下一片红,真像是一地的桃花瓣子。如果是过年,下过雪,花瓣落在雪地上,红是红,白是白,好看极了。

他还有一项绝技,是做焰火。做焰火,除了配料,关键是串捻子。串得不对,会轰隆一声,

烧成一团火。弄不好,还会出事。陶虎臣的一只左眼坏了,就是因为有一次放焰火,出了故障,

一个火星迸进了瞳孔。陶虎臣坏了一只眼睛,还看不出太大的破相。他依然随时是和颜悦色的,

带着宽厚而慈祥的笑容。这种笑容,只有与世无争,生活上容易满足的人才会有。

但是,鞭炮生意,是随着年成走的。什么时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什么时候炮仗店就生意

兴隆。这样的年头,能够老是有么?

这一年,伏汛安然度过,保住了无数人畜。秋收在望,市面繁荣,城乡一片喜气。有好事者

倡议:今年放放焰火!东两南北四城,都放!一台七套,四七二十八套,陶家独家承做了十四套。

东城定在八月十六放。地点:阴城。

这天万里无云,一片皓天。阴城的正中,立起一个四丈多高的架子。有人早早吃了晚饭,就

扛了板凳来等着了。人们寻亲访友,说短道长,来来往往,亲亲热热。阴城的草都被踏倒了。人

们的鞋底也叫秋草的浓汁磨得滑溜溜的。

忽然,上万双眼晴一齐朝着一个方向看。人们的眼睛一会儿睁大,一会儿眯细;人们的嘴一

会儿张开,一会儿又合上;一阵阵叫喊,一阵阵欢笑;一阵阵掌声。——陶虎城点着焰火了!

最热闹的是" 炮打泗州城" 。起先是梅、兰、竹、菊四种花,接着是万花齐放。然后,一声炮

响,照眼的灯球之中有一座四方的城,眼睛好的还能看见城门上“泗州”两个字。城外向里打炮,

城里向外打,灯球飞舞,砰磅有声。最有趣的是“芦蜂边瘌子”,一阵火花之后,出现一个泥头

的纸人,手里拿着一把破芭蕉扇。霎时飞来许多马蜂——火花,纷纷扑向他,他四面躲闪,扇不

停地挥舞。看到这里,满场大笑。这些辛苦得近于麻木的人,是难得这样开怀一笑的呀。最后一

套是火花之后,吊下四个大字:“天下太平”。

年头还是不好。头一年,四乡闹土匪,县政府出了布告:“冬防期间,严禁燃放鞭炮。”明

年,蒋介石搞“新生活”,取缔了鞭炮。陶虎臣别无产业,只好做一点“黄烟子”和蚊烟混日子。

第三年,陶家炮仗店的铺门上了锁,再也打不开了。陶家的锅,也揭不开了。

岁暮天寒,彤云酿雪,陶虎臣无路可走,他到阴城去上吊。刚把腰带拴在一棵树上,把头伸

进去,一个人拦腰把他抱住。这人是住在财神庙的那个侉子。

(选自《汪曾祺文集》,有删改)

13. 简要分析小说第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答:

14. 赏析画线的文字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4分)

答:

15. 作者为何花较多笔墨写“八月十六”“放焰火" 的情景?(6分)

答:

16. 请结合陶虎臣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探究小说的主旨。(6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不要遮住我的阳光

龙应台

台湾是个标语地区。走上街,看见“两个孩子恰恰好”,经过电线杆,瞄见“保密防谍,人

人有责”。还有一些根本看不懂的:“拼命就是保命”,横挂在车马杂乱的大街上,好像鼓励开

车的人要冲锋陷阵。

中国人重形式、作表面的习性到处可见,标语的泛滥只是一个表征。拿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

来看:大家都说,现代的中国人对自己缺乏信心,西方的文化只学到皮毛,而且不能消化,自己

的传统文化却已完全抛弃。怎么办?很简单!首先,到街头、学校、车站,贴上千千百百个标语:

“复兴中华文化!”

然后,在台北市塑造一个比自由女神还要高、还要重的孔子巨像。气魄要大,所以单单铜料

就要花一亿元以上。铜像用来宣扬孔子思想、复兴中华文化、改善人民文化气质,更昭告世人,

台湾是中华文化的堡垒。[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

我不是在说笑话:你没看报纸吗?市政府一点没有幽默的意思。

这个庞然巨物建立起来之后,大概会遮掉好大一片天空,使许多住家变得阴暗封闭。冬天的

霪雨和市区的污染将为铜像覆上一层肮脏的颜色。铜像边的街道,大概与红毛城四周一样,会有

像苍蝇叮肉似的摊贩,而街上的交通将因游客的往来而呈爆炸状态。至于这么一大块铜将如何“宣

扬孔子思想”、“复兴中华文化”,我非常迷惑。

今日的台湾若真有厚实的文化传统,不需要努力地“宣扬”,人家自然会慕名而来。台湾的

内在若是空虚浅薄,我们再“宣扬”又有什么意义?我们这样迫切地要求别人的注意,本身就是

一个心虚、缺乏自信的表现。可是缺乏自信便也罢了,何不勇敢地承认自己的心虚与弱点,实实

在在地去提升自己!相反的,我们所做的是没头没脑的“宣扬”工夫——贴标语、作宣传、铸世

界上最大、最重、最高、最贵的铜像……这不是心虚的暴发户心态,是什么?

人瘦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把自己的脸打肿了来冒充胖子。我们有社会问题与文化危机并不可

耻,可耻的是造个大铜像,宣称自己是中华文化的掌门人。如果报税单上有这么一个名目,我宁

可坐牢,也不会缴纳这笔铜像税。

(选自《野火集》,有删改)

17.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答:

18. 作者不支持建立孔子巨像的理由有哪些?(6分)

答:

19. 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复兴中华文化应该怎么做?(6分)

答:

七、作文(共70分)

20、“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是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这里的“我”是指我

们每个人自己,“我”的存在对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有影响。当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们的情感和

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的时候,无论看远方,还是看身边,鲁迅的这句话都会让我们想到很多„„

阅读这段材料,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

章。

1、B (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来来往往,连续不断。 接踵而来:接踵,后面人的脚尖接着前面人的脚后跟,形容人很多,一个接一个的来,也形容事情接连不断发生。前者侧重于具体的事物,后者亦可指抽象的东西。沉浸:多比喻完全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全神贯注于某种事物。沉静:安静,寂静,没有一点动静。(性格、心情、神色等)安静;平静。稳重, 镇静,不慌张。前者是动词,后者是形容词。体味:体会寻味,仔细体会。侧重于比较抽象的、对事物内在或情感方面的体验,强调的是一种过程。体会:体验领会。一般与踏实学习、研究、思考联系在一起。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汗牛充栋作谓语;形容藏书非常多,特指藏书。)

2、C

3、D (A 项语序不当,应是“发现和表达”;B 项主语残缺,把“由于”放置“城市建设”后;。C 项句式杂糅,去掉“是”。)

4、C (三个“总希望”领起的排比句强调了“我们”对“完美”的希求,但并没有表达“对完美难以得到的深深的惋惜”。)

5、A

6、C

7、C

8、(1)通“促”。催促; 督促(2)埋怨、怨恨 (3)因为 (每题1分)

9、①不顾百姓死活②酒后失言③被人陷害。(每点1分)

【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①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阅读时要注意: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②善于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关注中心句、关键句,这样便于快速把握文意。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③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选项的正误。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人物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④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处、作者情况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作综合分析,从而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内容。

10、⑴让天下人听说因为马的缘故就杀掉了一个军使,这可以说是把牲畜看得高贵而把人看得低贱。 ⑵秦始皇喜欢繁华奢侈,老百姓也眷念着自己的家。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把它当作泥沙一样呢?

【思路点拨】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 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 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 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 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 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 而应该前后推导, 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 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 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安重诲,是应州人。安重诲小的时候服侍明宗皇帝,为人聪明、机敏、谨慎、恭敬。明宗皇帝即位,让他做左领军卫大将军、枢密使,兼任领山南东道节度使(都是官名)。任职的六年中,加封侍中和中书令的职位。

明宗为人虽然宽厚,然而他那种夷狄的野蛮性格还是喜欢杀人。马牧军使田令方所牧的马瘦而且死得多,应判死罪,重诲谏阻说:“如果天下人听说是因为马的缘故杀一军使,会说是把牲畜看得太贵而把人看得太贱。”令方因此得免死。明宗派回鹘侯三驰快马传事回其国。侯三到达醴泉县,县很偏僻,无驿马,县令刘知章出猎,随时给马,侯三将这事报告明宗。明宗大怒,捕知章到京城,要将他杀掉,重诲从容的

为他说话,知章才得免死。他所做尽忠有益的好事也不少。

董璋等人反叛,派石敬瑭去讨伐,川路险阻,粮运艰难,每运一石,送到一斗。潼关以西,民众苦于运输,往往逃到山林当盗贼。明宗对重诲说:“形势这样艰难,我应当自己去做。”重诲说:“这是臣的责任呀!”于是请行。关西民众听说重诲自己来,都很害怕,重诲日驰数百里,远近惊慌。督促粮运,日夜不绝,累死路途的人不计其数。重诲经过凤翔,节度使朱弘昭请到寝室,使其妻子奉事左右很殷勤。重诲酒醉,对弘昭说:“前不久被谗言诬陷,几乎无法自保,全靠主上圣明,得以保全家族。”因而感叹流泪。重诲去后,弘昭快马进京报告说:“重诲怨望,不要叫他到行营,怕他生事。”宣徽使孟汉琼从行回来,也说关西人惊慌的状况,并讲重诲的过错和罪恶。重诲走到三泉被召回。经过凤翔,弘昭拒而不纳,重诲害怕,驰回京城。还未到,授河中节度使。

重诲罢相后,知道明宗对重诲怀疑的人争着报告重诲的过错。宦官安希伦,常把宫中消息报告给重诲,事发判与重诲交私罪,执行死刑并将尸体示众。重诲更加害怕,忙上奏章告老。以太子太师回家养老;用李从璋为河中节度使,派药彦稠率兵到河中防变。明宗又派翟光业到河中,看重诲在干什么,告诫说:“有异志,就与从璋将他杀掉。”又派宦官去见重诲,使者说“:别人说你有二心,朝廷派药彦稠率兵来了!”重诲说:“我死也不推卸责任,何必劳朝廷兴师,加重主上的忧虑。”光业至,从璋率兵包围重诲的住宅,到庭上拜见。重诲出来答拜,从璋用铁木楇打他的头,重诲妻上前抱住大喊说:“让我的丈夫(因罪)再判死刑也不晚,为什么要立刻这样(让他死)!”又打她的头,夫妻都死了,流血满庭。从璋没收他家产,不过数千缗而已。

11、(1)①“闹”字有“热闹”之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写出了黄叶漫天飘飞

12、略

13、叙写“阴城”历史和现状,为人物活动提供典型场景;(2分〉渲染荒凉冷落的氛围,暗示人物处境的艰难。(2分)

14、灵活运用淳朴自然的口语,长短句结合,文笔简练;(2分)选取“红”“白”等表色彩的词语,并巧拟比喻,写出了“遍地桃花" 鞭的不同凡晌。(2分)

15、“放焰火”把故事推向高潮,详写凸现最生动环节,给读者以震憾:(2分)侧面描写(人们的神态、心情和举动)和正面描写(焰火燃放景象)相结合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突出陶虎臣做焰火的才能;(2分)“焰火”的华丽和后文陶虎臣悲惨遭遇结局形成映衬,凸现主题。(2分)

16、通过陶虎臣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手艺精妙、与世无争却仍难逃悲惨惨命运的小人物形象;(2分)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乡镇经济的萧条,百姓生存的艰难;(2分)流露出作者对主人公为人和才能的赞赏及不幸遭遇的同情。(2分)

17、①首先从标语泛滥的现象谈起,指出中国人重形式、作表面的习性;②其次,通过批评建立孔子巨像,剖析当前复兴中华文化过程中的错误心态;③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做法,并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场。(每点2分)

18、①耗费大量金钱;②遮掉天空,使住家变得阴暗封闭;③逐渐变得肮脏;④使街道拥挤,影响交通;⑤起不到“宣扬”的作用;⑥是心虚、缺乏自信的表现。(每点1分)

19、①改变重形式、作表面的习性;②勇敢地承认自己的心虚与弱点(敢于承认社会问题和文化危机);③实实在在地去提升自己。(每点2分)

高一语文周练(三)

一、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 下面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

①当烦恼 时,我乐意拿起《边城》,走进从文先生水的世界,品味翠翠如水

的情思和爷爷如水的爱。

②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它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人们感怀并摹写它亘古如

斯的美丽,将身心 其中,在聆听万籁的时候 人世的纷繁,感慨历

史的沧桑。

③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人类战争史。在 的战争史册中,无故的儿童、

柔弱的妇女面临的是屠杀和不幸。

A .接踵而来 沉静 体会 浩如烟海 B.接踵而来 沉浸 体味 浩如烟海

C .络绎不绝 沉浸 体味 汗牛充栋 D.络绎不绝 沉静 体会 汗牛充栋

2. 下列各项中,填在空格处与上句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3分)

走进书房,抬头可见墙上挂着的横幅:友古今善士, 。翻阅书卷,书中的人物纷至

沓来。沉浸于别人的世界比照自己,鞭策自己,你将会不断获取前进的动力。荷笔当锄,你的精

神家园将种满稚嫩的庄稼,也许远离丰收的季节,但心里装着一个秋天。

A 、凝笔墨之香 B、聚天地精华 C、读中外奇书 D、落笔撼五岳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

A. 无论何时,我相信,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表达和发现,人类与自然与土地的关系,是

超越时空,超越种族,超越国界,甚至是超越时代的,是永恒的。

B. 这几年,以地铁领衔的城市建设在大江南北的许多城市铺开,由于这些大规模城市

建设能产生立竿见影的即时收益,而屡屡僭越了一些常识。

C. 本年度的十大流行语延续2014年以来的趋势,位居榜首的词语是“获得感”与国

家的发展方针、政策密切相关。

D .从年初余秀华的频频刷屏,到“为你读诗”“诗刊社”等微信公众号的火热,有人

回顾今年的文学阅读,发现读得最多的居然是诗歌。

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 .“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

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比喻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 .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

绝不吝惜。

——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

C .我们总希望一切都是完美的,总希望所有的机缘都能在同时出现,总希望整条路上

都是和风丽日、鸟语花香。却没想到,追求完美的我们,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一

种极端的不完美。

——三个“总希望”领起的排比句强调了“我们”对“完美”的希求,以及对完美

难以得到的深深的惋惜。

D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

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袅娜”“羞涩”以拟人手法生动描绘出两种情韵的荷花。围绕“荷花”一个

本体连用三个喻体,又构成排比,给人开阔意境的同时,又使人获得一种朗诵时的

淋漓顺畅。

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

引领寻求天分的最有效捷径就是遵循兴趣。 ▲ 可见,拥有自主权又必须以享有必

要的“自由”为前提。

①倘若每个人都只是个按照标准型号生产,完全听凭他人支配的“螺丝钉”,那还有什

么“天分”可言?

②也正是在这些最能充分发挥他独有特长的地方,他才会感受到那种令人神往的天分勃

发之情趣。

③当然,若欲实施对“天分”之皈依,首先必须具备足够的“自主权”。

④一个人的稳衡兴趣之所在,常常蕴涵着他的内在天赋。

⑤可见,一个人潜意识中最为心仪之处,往往就是他的天分所在!

⑥尽可循迹追随,全力投身,务求尽善尽美。

A .④②⑤⑥③① B. ④⑤⑥②③① C. ①④②⑤⑥③ D. ①③④②⑤⑥

6、对下面这段话的含义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3分) ...

山崖崩塌了,在它的伤口——断崖上,开出了鲜艳的花朵。鲜艳的花儿被掐走了,它又开在

了姑娘的鬓上。

A. 只有在困难和失败中努力奋起,才能到达目的地。

B. 世间美好事物的诞生,常常伴随艰辛和痛苦。

C. 人生之路总有坎坷,不能因挫折而丧失信念。

D. 生活丰富美好,机遇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7. 用平实的语言转述画线的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陈佩斯钟情喜剧艺术,他创办的大道喜剧院已经正式鸣锣开演。对于正在从事喜剧演出的演

员来说,从演出的剧目中截取一部分到春晚舞台上去展示自己的风采,这应当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但是,陈佩斯拒绝了央视的邀请,明确表示不参加蛇年春晚小品演出,他说:“我们的作品不是

羊肉串,不是糖葫芦,所以没有适合的。”

A 、我们的作品适合普通百姓,不适合高规格的央视春晚。

B 、我们的作品品位很高,不适合面向全国观众的央视春晚。

C 、我们的作品是环环相扣的整体,不好拿其中几个片段单独演出。

D 、我们的作品只在大道戏剧院演出,不能像卖羊肉串、糖葫芦一样到处推销。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 题。

安重诲

①安重诲,应州人也。少事明宗,为人明敏谨恪。明宗即位,以为左领军卫大将军、枢密使,

兼领山南东道节度使。在位六年,累加侍中兼中书令。

②明宗为人虽宽厚,然其性夷狄,果于杀人。马牧军使田令方所牧马,瘠而多毙,坐劾当死,重诲谏曰:“使天下闻以马故,杀一军使,是谓贵畜而贱人。”令方因得减死。明宗遣回鹘侯三

驰传至其国。侯三至醴泉县,县素僻,无驿马,其令刘知章出猎,不时给马,侯三遽以闻。明宗

大怒,械知章至京师,将杀之,重诲从容为言,知章乃得不死。

③董璋等反,遣石敬瑭讨之,而川路险阻,粮运甚艰,每费一石,而致一斗。自关以西,民

苦输送,往往亡聚山林为盗贼。明宗谓重诲曰:“事势如此,吾当自行。”重诲曰:“此臣之责

也。”乃请行。关西之人闻重诲来,皆已恐动,而重诲日驰数百里,远近惊骇。督趣粮运,日夜.

不绝,毙踣道路者,不可胜数。重诲过凤翔,节度使朱弘昭延之寝室。重诲酒酣,为弘昭言:“昨

被谗构,几不自全,赖人主明圣,得保家族。”因感叹泣下。重诲去,弘昭驰骑上言:“重诲怨

望,不可令至行营,恐其生事。”重诲行至三泉,被召还。过凤翔,弘昭拒而不纳,重诲惧,驰.

趋京师。未至,拜河中节度使。

④重诲已罢,希旨者争求其过。宦者安希伦,坐与重诲交私,常与重诲阴伺宫中动息,事发.

弃市。重诲益惧,因上章告老。以太子太师致仕;而以李从璋为河中节度使,遣药彦稠率兵如河

中虞变。明宗又遣翟光业至河中,视重诲去就,戒曰:“有异志,则与从璋图之。”又遣宦者使

于重诲。使者见重诲,曰:“人言公有异志,朝廷遣药彦稠率师至矣!”重诲曰:“吾死未塞责,

遽劳朝廷兴师,以重明主之忧。”光业至,从璋率兵围重诲第,入拜于庭。重诲降而答拜,从璋

以楇击其首,重诲妻走抱之而呼曰:“令公死未晚,何遽如此!”又击其首,夫妻皆死,流血盈

庭。从璋检责其家赀,不及数千缗而已。

(节选自《新五代史·卷二十四·唐臣传第十二》,有删改)

8.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3分)

⑴ 督趣粮运,日夜不绝 ▲ .

⑵ 重诲怨望,不可令至行营 ▲ .

⑶ 宦者安希伦,坐与重诲交私 ▲ .

9. 安重诲获罪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分)

1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使天下闻以马故,杀一军使,是谓贵畜而贱人。(4分)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4分)

(3)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3分)

三、古诗词鉴赏(8分)

11、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回答问题。(8分)

浪淘沙

王越①

远水接天浮,渺渺扁舟。去时花雨送春愁。今日归来黄叶闹,又是深秋。

聚散两悠悠,白了人头。片帆飞影下中流。载得古今多少恨,都付沙鸥。

【注】①王越文才武略却沉浮于宦海。 [来源:gkstk.Com][

(1)请赏析“今日归来黄叶闹”中“闹”字的妙处。(4分)

答:

(2)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恨”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4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9分)

12.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驾一叶之扁舟, 。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3)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 ?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5) ,善假于物也。

(6)携来百侣曾游, 。

(7)亦以明死生之大, 。

(8)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 题。

陶虎臣

汪曾祺

每到天气晴朗,上午十来点钟,在这条街上,就听到从阴城方向传来爆裂的巨响:“砰一一

磅!”大家就知道,这是陶虎臣在试炮仗了。

阴城是一片古战场,相传韩信在这里打过仗,现在还能挖到一种有耳的尖底的瓶,当地人说

这种陶瓶冬天插了梅花,能结出梅子来。现在这里是乱葬冈,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叫做“阴城”。

到处是坟头、野树、荒草、芦荻。草里有蛤蟆,野兔子。早晨和黄昏,有许多白颈老鸦。人走过,

就哑哑地叫着飞起来。

这里只有一个破财神庙,里面住着一个侉子。 陶虎臣家的货色齐全。除了鞭炮,还出一种别家不做的鞭,叫做“遍地桃花”,不但外皮,连里面的筒子都一色是梅红纸卷的。放了之后,地下一片红,真像是一地的桃花瓣子。如果是过年,下过雪,花瓣落在雪地上,红是红,白是白,好看极了。

他还有一项绝技,是做焰火。做焰火,除了配料,关键是串捻子。串得不对,会轰隆一声,

烧成一团火。弄不好,还会出事。陶虎臣的一只左眼坏了,就是因为有一次放焰火,出了故障,

一个火星迸进了瞳孔。陶虎臣坏了一只眼睛,还看不出太大的破相。他依然随时是和颜悦色的,

带着宽厚而慈祥的笑容。这种笑容,只有与世无争,生活上容易满足的人才会有。

但是,鞭炮生意,是随着年成走的。什么时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什么时候炮仗店就生意

兴隆。这样的年头,能够老是有么?

这一年,伏汛安然度过,保住了无数人畜。秋收在望,市面繁荣,城乡一片喜气。有好事者

倡议:今年放放焰火!东两南北四城,都放!一台七套,四七二十八套,陶家独家承做了十四套。

东城定在八月十六放。地点:阴城。

这天万里无云,一片皓天。阴城的正中,立起一个四丈多高的架子。有人早早吃了晚饭,就

扛了板凳来等着了。人们寻亲访友,说短道长,来来往往,亲亲热热。阴城的草都被踏倒了。人

们的鞋底也叫秋草的浓汁磨得滑溜溜的。

忽然,上万双眼晴一齐朝着一个方向看。人们的眼睛一会儿睁大,一会儿眯细;人们的嘴一

会儿张开,一会儿又合上;一阵阵叫喊,一阵阵欢笑;一阵阵掌声。——陶虎城点着焰火了!

最热闹的是" 炮打泗州城" 。起先是梅、兰、竹、菊四种花,接着是万花齐放。然后,一声炮

响,照眼的灯球之中有一座四方的城,眼睛好的还能看见城门上“泗州”两个字。城外向里打炮,

城里向外打,灯球飞舞,砰磅有声。最有趣的是“芦蜂边瘌子”,一阵火花之后,出现一个泥头

的纸人,手里拿着一把破芭蕉扇。霎时飞来许多马蜂——火花,纷纷扑向他,他四面躲闪,扇不

停地挥舞。看到这里,满场大笑。这些辛苦得近于麻木的人,是难得这样开怀一笑的呀。最后一

套是火花之后,吊下四个大字:“天下太平”。

年头还是不好。头一年,四乡闹土匪,县政府出了布告:“冬防期间,严禁燃放鞭炮。”明

年,蒋介石搞“新生活”,取缔了鞭炮。陶虎臣别无产业,只好做一点“黄烟子”和蚊烟混日子。

第三年,陶家炮仗店的铺门上了锁,再也打不开了。陶家的锅,也揭不开了。

岁暮天寒,彤云酿雪,陶虎臣无路可走,他到阴城去上吊。刚把腰带拴在一棵树上,把头伸

进去,一个人拦腰把他抱住。这人是住在财神庙的那个侉子。

(选自《汪曾祺文集》,有删改)

13. 简要分析小说第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答:

14. 赏析画线的文字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4分)

答:

15. 作者为何花较多笔墨写“八月十六”“放焰火" 的情景?(6分)

答:

16. 请结合陶虎臣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探究小说的主旨。(6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不要遮住我的阳光

龙应台

台湾是个标语地区。走上街,看见“两个孩子恰恰好”,经过电线杆,瞄见“保密防谍,人

人有责”。还有一些根本看不懂的:“拼命就是保命”,横挂在车马杂乱的大街上,好像鼓励开

车的人要冲锋陷阵。

中国人重形式、作表面的习性到处可见,标语的泛滥只是一个表征。拿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

来看:大家都说,现代的中国人对自己缺乏信心,西方的文化只学到皮毛,而且不能消化,自己

的传统文化却已完全抛弃。怎么办?很简单!首先,到街头、学校、车站,贴上千千百百个标语:

“复兴中华文化!”

然后,在台北市塑造一个比自由女神还要高、还要重的孔子巨像。气魄要大,所以单单铜料

就要花一亿元以上。铜像用来宣扬孔子思想、复兴中华文化、改善人民文化气质,更昭告世人,

台湾是中华文化的堡垒。[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

我不是在说笑话:你没看报纸吗?市政府一点没有幽默的意思。

这个庞然巨物建立起来之后,大概会遮掉好大一片天空,使许多住家变得阴暗封闭。冬天的

霪雨和市区的污染将为铜像覆上一层肮脏的颜色。铜像边的街道,大概与红毛城四周一样,会有

像苍蝇叮肉似的摊贩,而街上的交通将因游客的往来而呈爆炸状态。至于这么一大块铜将如何“宣

扬孔子思想”、“复兴中华文化”,我非常迷惑。

今日的台湾若真有厚实的文化传统,不需要努力地“宣扬”,人家自然会慕名而来。台湾的

内在若是空虚浅薄,我们再“宣扬”又有什么意义?我们这样迫切地要求别人的注意,本身就是

一个心虚、缺乏自信的表现。可是缺乏自信便也罢了,何不勇敢地承认自己的心虚与弱点,实实

在在地去提升自己!相反的,我们所做的是没头没脑的“宣扬”工夫——贴标语、作宣传、铸世

界上最大、最重、最高、最贵的铜像……这不是心虚的暴发户心态,是什么?

人瘦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把自己的脸打肿了来冒充胖子。我们有社会问题与文化危机并不可

耻,可耻的是造个大铜像,宣称自己是中华文化的掌门人。如果报税单上有这么一个名目,我宁

可坐牢,也不会缴纳这笔铜像税。

(选自《野火集》,有删改)

17.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答:

18. 作者不支持建立孔子巨像的理由有哪些?(6分)

答:

19. 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复兴中华文化应该怎么做?(6分)

答:

七、作文(共70分)

20、“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是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这里的“我”是指我

们每个人自己,“我”的存在对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有影响。当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们的情感和

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的时候,无论看远方,还是看身边,鲁迅的这句话都会让我们想到很多„„

阅读这段材料,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

章。

1、B (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来来往往,连续不断。 接踵而来:接踵,后面人的脚尖接着前面人的脚后跟,形容人很多,一个接一个的来,也形容事情接连不断发生。前者侧重于具体的事物,后者亦可指抽象的东西。沉浸:多比喻完全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全神贯注于某种事物。沉静:安静,寂静,没有一点动静。(性格、心情、神色等)安静;平静。稳重, 镇静,不慌张。前者是动词,后者是形容词。体味:体会寻味,仔细体会。侧重于比较抽象的、对事物内在或情感方面的体验,强调的是一种过程。体会:体验领会。一般与踏实学习、研究、思考联系在一起。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汗牛充栋作谓语;形容藏书非常多,特指藏书。)

2、C

3、D (A 项语序不当,应是“发现和表达”;B 项主语残缺,把“由于”放置“城市建设”后;。C 项句式杂糅,去掉“是”。)

4、C (三个“总希望”领起的排比句强调了“我们”对“完美”的希求,但并没有表达“对完美难以得到的深深的惋惜”。)

5、A

6、C

7、C

8、(1)通“促”。催促; 督促(2)埋怨、怨恨 (3)因为 (每题1分)

9、①不顾百姓死活②酒后失言③被人陷害。(每点1分)

【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①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阅读时要注意: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②善于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关注中心句、关键句,这样便于快速把握文意。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③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选项的正误。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人物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④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处、作者情况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作综合分析,从而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内容。

10、⑴让天下人听说因为马的缘故就杀掉了一个军使,这可以说是把牲畜看得高贵而把人看得低贱。 ⑵秦始皇喜欢繁华奢侈,老百姓也眷念着自己的家。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把它当作泥沙一样呢?

【思路点拨】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 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 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 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 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 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 而应该前后推导, 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 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 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安重诲,是应州人。安重诲小的时候服侍明宗皇帝,为人聪明、机敏、谨慎、恭敬。明宗皇帝即位,让他做左领军卫大将军、枢密使,兼任领山南东道节度使(都是官名)。任职的六年中,加封侍中和中书令的职位。

明宗为人虽然宽厚,然而他那种夷狄的野蛮性格还是喜欢杀人。马牧军使田令方所牧的马瘦而且死得多,应判死罪,重诲谏阻说:“如果天下人听说是因为马的缘故杀一军使,会说是把牲畜看得太贵而把人看得太贱。”令方因此得免死。明宗派回鹘侯三驰快马传事回其国。侯三到达醴泉县,县很偏僻,无驿马,县令刘知章出猎,随时给马,侯三将这事报告明宗。明宗大怒,捕知章到京城,要将他杀掉,重诲从容的

为他说话,知章才得免死。他所做尽忠有益的好事也不少。

董璋等人反叛,派石敬瑭去讨伐,川路险阻,粮运艰难,每运一石,送到一斗。潼关以西,民众苦于运输,往往逃到山林当盗贼。明宗对重诲说:“形势这样艰难,我应当自己去做。”重诲说:“这是臣的责任呀!”于是请行。关西民众听说重诲自己来,都很害怕,重诲日驰数百里,远近惊慌。督促粮运,日夜不绝,累死路途的人不计其数。重诲经过凤翔,节度使朱弘昭请到寝室,使其妻子奉事左右很殷勤。重诲酒醉,对弘昭说:“前不久被谗言诬陷,几乎无法自保,全靠主上圣明,得以保全家族。”因而感叹流泪。重诲去后,弘昭快马进京报告说:“重诲怨望,不要叫他到行营,怕他生事。”宣徽使孟汉琼从行回来,也说关西人惊慌的状况,并讲重诲的过错和罪恶。重诲走到三泉被召回。经过凤翔,弘昭拒而不纳,重诲害怕,驰回京城。还未到,授河中节度使。

重诲罢相后,知道明宗对重诲怀疑的人争着报告重诲的过错。宦官安希伦,常把宫中消息报告给重诲,事发判与重诲交私罪,执行死刑并将尸体示众。重诲更加害怕,忙上奏章告老。以太子太师回家养老;用李从璋为河中节度使,派药彦稠率兵到河中防变。明宗又派翟光业到河中,看重诲在干什么,告诫说:“有异志,就与从璋将他杀掉。”又派宦官去见重诲,使者说“:别人说你有二心,朝廷派药彦稠率兵来了!”重诲说:“我死也不推卸责任,何必劳朝廷兴师,加重主上的忧虑。”光业至,从璋率兵包围重诲的住宅,到庭上拜见。重诲出来答拜,从璋用铁木楇打他的头,重诲妻上前抱住大喊说:“让我的丈夫(因罪)再判死刑也不晚,为什么要立刻这样(让他死)!”又打她的头,夫妻都死了,流血满庭。从璋没收他家产,不过数千缗而已。

11、(1)①“闹”字有“热闹”之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写出了黄叶漫天飘飞

12、略

13、叙写“阴城”历史和现状,为人物活动提供典型场景;(2分〉渲染荒凉冷落的氛围,暗示人物处境的艰难。(2分)

14、灵活运用淳朴自然的口语,长短句结合,文笔简练;(2分)选取“红”“白”等表色彩的词语,并巧拟比喻,写出了“遍地桃花" 鞭的不同凡晌。(2分)

15、“放焰火”把故事推向高潮,详写凸现最生动环节,给读者以震憾:(2分)侧面描写(人们的神态、心情和举动)和正面描写(焰火燃放景象)相结合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突出陶虎臣做焰火的才能;(2分)“焰火”的华丽和后文陶虎臣悲惨遭遇结局形成映衬,凸现主题。(2分)

16、通过陶虎臣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手艺精妙、与世无争却仍难逃悲惨惨命运的小人物形象;(2分)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乡镇经济的萧条,百姓生存的艰难;(2分)流露出作者对主人公为人和才能的赞赏及不幸遭遇的同情。(2分)

17、①首先从标语泛滥的现象谈起,指出中国人重形式、作表面的习性;②其次,通过批评建立孔子巨像,剖析当前复兴中华文化过程中的错误心态;③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做法,并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场。(每点2分)

18、①耗费大量金钱;②遮掉天空,使住家变得阴暗封闭;③逐渐变得肮脏;④使街道拥挤,影响交通;⑤起不到“宣扬”的作用;⑥是心虚、缺乏自信的表现。(每点1分)

19、①改变重形式、作表面的习性;②勇敢地承认自己的心虚与弱点(敢于承认社会问题和文化危机);③实实在在地去提升自己。(每点2分)


相关内容

  • 2016年浙江省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浙江省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0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18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面对突 ...

  • 2015高一语文考试反思
  • 2015高一语文考试反思 高一语文考试反思反思一: 这次的期中语文考试成绩和平时的差不多,尤其是作文.因为我每次的作文分数不是26分,就是28分.(总是40分)因此,我非常希望下次的作文可以考到30分以上,并且我打算在以后的每个星期里都至少要看3到5篇作文左右,希望下次的作文一定能有所突破. 而且我 ...

  • 高一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 高一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注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共34分)每题各2分 1.下列加点字音.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噩耗(â) 殒身(yǔn) 浸渍(zì) 拖沓冗长(yǒng) B.不惮(dàn ) 尸骸(hái) 愤懑(mân) 摧山坼地(châ) C.桀骜(ào) 惩创(chuà ...

  • 语文学法指导
  • 语文学法指导 语文是什么? 孔庆东说: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学习语文 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我们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更主要的我们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 你要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能学好语文了. 一.立足课堂,严谨治学 我们在课堂上应该怎么做? 要学会聆听,听老师讲解,听老师点 ...

  •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
  • 高一下学期语文周测一 班级: 姓名: 分数(总分46): 一.默写,每空1分.(16分)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 . 2.<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 .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 ...

  • 准高一学习必备的文具?
  • logo icon arrow-down close comment conversations like prompt vote wechat verified best_answerer verified_and_best_answerer live_emoji star question ar ...

  • 高一语文第一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高一语文9月份月考试卷 制卷人:樊萍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漫溯.(su î) 百舸.(g ě) 慰藉.(ji â) 强.人所难(qi ǎng ) B .谤.讥(b àng ) 寥.廓(li áo ) 胆怯.(qi â) 浪遏.飞舟(â) ...

  • 2016年秋高一语文(新人教必修2)第二单元 测试卷
  • 2016年秋高一语文(新人教必修2)第二单元 测试卷(含解析)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张工表示,经济发展要"转方式.调结构",关键还要平衡好城市的长处与短处,做到取长补短,优势先行. B.王小 ...

  • 一日学习法(韩国学习大王朴哲范的奇效学习法)
  • 引言 应对高考,系统备战是核心 刚上高一的时候,我的模拟考试成绩一塌糊涂.当时满分400分,我只考了230分左右.老师鼓励我说,只要我努力是能够考上四年制本科大学的. 可是我的目标不是四年制本科大学,我的目标是首尔大学.到了高二的时候,我的模拟考成绩提高到300多分,高三时是330-350分,结束重 ...

  • 初中语文教研工作部署
  • 一、目标任务 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推进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前提,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学生学法指导为突破,追求既有“山的沉稳”,又有“水的灵动”的普通高中语文教研,努力提高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水平,巩固并提升我市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教学质量在全省的地位,初步形成具有苏州区域特色的普通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