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女性的主体性意识论文

试述女性主体性意识

摘要:女性的解放必须具备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条件,但人们往往强调客观条件,而对主观条件重视不够,众所周知,客观条件是无法改变的,但我们可以积极调动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数千年来,中国女性尝尽辛酸,受尽压迫,肩负着封建道德的枷锁,直至新中国成立,,中国女性得到解放,除了客观条件外,归根结底取决于主管的条件,即女性主体性意识,本文通过女性的主体性意识的内涵、表现、生成、原因和发展等方面,阐述女性主体性意识的内容。

关键词:女性地位 主体性意识内涵与特点 觉醒 生成 生成因素与启示 发展与意义 世界的发展和进步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妇女的地位的变化,脱离了低级的封建社会和对妇女的歧视,现代女性中出现了许多科学界,领导界的风云人物。现代社会中女性能顶半边天,自“五四运动”以来,女性解放,男女平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女性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女性的主体性意识的内涵、表现、生成、原因和发展等方面,阐述女性主体性意识的内容。

一、女性地位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对女性的定位,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中建构着、维系着。数千年来,中国女性尝尽辛酸、受尽压迫,背负着封建道德的枷锁,在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历程中,中国女性曾长期处于受压迫、被奴役的地位,在经济上不独立。直至新中国成立,女性成为男性一样的平等的获得权利,透视中国的社会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女性角色在社会地位、权力方面,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变化;我们也可以发现,女性角色转变中,也包含着诸多的辛酸和无奈。1949年以后,女性才真正大规模地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劳动,获得社会广泛认可。经过无数次的抗争,中国女性经济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中国女性经历了几千年的抗争与努力,使自己的角色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社会风气、社会制度、等社会环境的客观原因外归根结底都有赖于女性主体性意识的觉醒与生成。

二、女性主体意识的内涵与特点

女性的主体性意识,是作为社会主人的自由自觉的认识和把握自我与非自我的内在自主能力,主体性意识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表现。动物没有这种意识,它同自己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因而只凭借自己的本能而生存,能动的适应环境。人具有主体性意识,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在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同时,认识与改造自身,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女性主体意识具体地说,指女性能够自觉地意识并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义务,又清醒地知道自身的特点,并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肯定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需求。女性主体意识是其能动性、自主性的基础,也是她们创造性的来源。

女性主体意识的特点: ( 1)女性处在主体和看的位置上, 她是选择自己生活道路的主动者。( 2)肯定女性主体意识和欲望的存在 。这意味着对父权社会规范的颠覆, 对性别社会化中女性被动的、压抑的、服从的角色的抨击,折射出女性对理想的企盼, 追求人格尊严的主体意识。女性渴望成为经验主体和言说主体, 而不再被扭曲、被遮蔽, 以此摆脱被排斥到边缘的处境, 进而使其意识得到充分的言说 。一言以蔽之, 女性主体意识是女性对其生存困境的探求与思考、对其人格尊严之平等与自由解放之个性的追求。

三、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中国现代文学发端于五四运动时期,“五四”时期, 19世纪20、30年代新文学作家主要从反面、从批判的角度上申发人性的,他们或者将人性与礼教文化对抗,激烈的批判了男女的不平等,从而达到对封建礼教文化的批判,从中表现出女性的主体性意识的内容,我

们的文化中就正式有了男女平等的观念。但是,在这一阶段由于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对女性的桎梏并未完全打破,女性对社会和家庭不平等、不公正的对待所表现出来的反抗方式尤显得惨烈与无奈。

当代作家苏童的《妻妾成群》(后改编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苏童在《我为什么写》中曾经这样描述过他这部作品:“痛苦中的四个女人,在痛苦中一齐拴在一个男人的脖子上,像四棵枯萎的紫藤在稀薄的空气中互相绞杀,为了争夺她们的泥土和空气。颂莲这个具有新式思想的多愁善感而富有同情心女性与“五·四”时期大多“新青年”相反,颂莲这个“新女性”却走进一个旧家庭,从反抗叛逆到妥协,并在一种被压迫、被控制、被奴役、被改造的状态下施展自己着的“才能”,颂莲与大太太、二太太、三太太的争风吃醋,获取在陈佐千心中稳固的中心地位。她几乎是自觉成为旧式婚姻的牺牲品。造成颂莲人物形象转变的具体原因, “五四”时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 ,颂莲的反抗意识不坚定,反抗不彻底, 内心有着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思想 。颂莲具有“五四”时期新思想,有反抗意识,但女性主体性意识不够强烈,导致成为封建制度的牺牲品。

鲁迅《离婚》、《祝福》中的爱姑和祥林嫂仍然是封建礼教下的奴隶,成为封建礼教的祭品。鲁迅《伤逝》中的子君是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知识女性,她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觉醒意识,敢于追求自由爱情,追求个性解放,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和涓生“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易卜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在交际半年之后,“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说出了“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妇女主体性意识觉醒的呼声。这句话坚决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是何等地有主见,何等地独立!她在挣脱家庭束缚与封建观念时表现出的勇敢、果断,不得不使人惊叹!在外遇到社会上他人的冷眼与嘲讽时,她也能够表现得从容不迫,毫不畏惧。可是她又是在封建正统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封建思想在她心中是根深蒂固的,她所磨练的思想和豁达无畏的言论,在破封建旧思想旧势力的面前到底也还是一个空虚,子君就这样走出封建家庭走进了小家庭,在旧势力压迫下又无奈地回到封建家庭,子君最终又回到了原来她自己所反抗的那种状态,未能冲破封建旧思想旧势力的网。最终在无爱的人间悒郁而死。虽然反抗失败了,但我们可以看到子君作为女性的主体性意识的觉醒与决心,她用行动去实现自己的追求,勇于反抗,是女性的主体性意识的标志。

巴金《家》中鸣凤面对家族中强加给予她不自愿的婚姻时(祖父要送她去给冯乐山当姨太太),她选择了更惨烈的应对方式:跳湖自杀。文学中这一时期的女性在多重压迫下,虽然在精神上有了反抗的意识,但未能寻求到有效的反抗途径;或疯或死,似乎成为有思想的女性在文学场景中规定出现也必须出现的情节。正如鲁迅在杂文《娜拉走后怎样》中说的,社会制度没有变革,也没有经济权,即使象娜拉似的个性觉醒而走到社会上去了,恐怕也只有堕落或回来两条路。女性主体型意识在文学中的探索历程是艰辛的,起起落落,在一次次的的失败中跟随岁月的脚步摸黑前行。

四、女性主体意识的生成

三十年代初期和中期,在尖锐而激烈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以及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工农革命斗争对女性的自主意识的生成及女性的性格和命运有着深刻的影响。

杨沫《青春之歌》中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八”事变为背景,以林道静的生活道路为主线,描写她从争取个性解放到走向献身于社会解放的革命事业,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艰难旅程,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揭示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自我觉醒,才能坚定地走上革命道路,成为无产阶级坚强战士。林道静是为了寻找个人出路,逃避为男人当“玩物”和“花瓶”的命运,踏上流亡之路的。她逃离家庭,与封建家庭决裂,以求得个人解放,到北戴河附近的杨家村小学投亲不遇,做了代课教师。为了反抗封建包办婚姻,林道静毅然走上与家庭决裂的道路,这是她成长道路上经历的第一

次跨越,同时也是作品赋予林道静自主性意识成长的基础。然而,校长余敬唐却阴谋把她嫁给当地的权贵,走投无路之下她宁死不屈投海自尽,这种不愿被束缚的自主意识及意念又是一体现。后被北大学生余永泽搭救,“诗人兼骑士”的余永泽,唤醒了林道静对生活的热情,两人共建爱巢,从小孤苦无依的林道静暂时享受到了家庭的温馨。但她不甘心被人供养,先是寻找工作受挫,后接触到北大的爱国学生,思想上受到触动。当遇到共产党人卢嘉川之后,她开始接触到革命思想。余永泽一再拦阻她参加革命活动,并导致卢嘉川被捕。林道静在惨痛的事实面前如梦方醒,她认识到她和余永泽两个人在政治上走的不是一条路,决心离开庸俗自私的余永泽,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林道静由一个天真、单纯、善良、热情而又刚强性格,同时具有脆弱、幼稚、轻信、富于幻想不切实际的弱点的女性,成为一个与个人主义小家庭的分裂,摆脱个人的狭小天地,把自己的理想、出路、要求,同民族解放事业联系在一起,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并付诸行动,在热烈而又犹豫不决、倔强而又顾念反复、斗争而又温情主义的矛盾中,毅然决然的迈出坚定的步伐,走向革命道路。林道静的思想不再局限于个人的而是与社会联系在一起,吧自己的生命融入于国家的命运中,自觉地意识并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义务, 摒弃小资产阶级自身的弱点和改造自身走上革命道路,肯定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需求。这是她在女性自主性意识生成及成长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她人生的新起点。最后在与工农群众的共同战斗中,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她经受了锻炼,提高了觉悟,克服了自身的弱点,终于从一个充满幻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林道静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走向革命的道路时所经历的曲折、复杂、痛苦的心路历程,无不体现出女性主体意识在女性选择自己命运时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也是女性主体性意识生成体现。

之后的时期出现了更多相关的做品,甚至出现了王安忆的《长恨歌》等由女性创作的体现女性自主意识的内容,无不诉说着女性自主性意识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时代这种思想讲长久不衰。

五、女性主体性意识生成的因素与启示

1、教育的普及,接受新思想的熏陶。许多事实研究表明,一个女性是否接受过教育以及受过怎样的教育,对她的一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不论是子君还是林道静,她们都是具有新思想的新女性,新的思想驱使她们反抗不合理的制度,追求自己的理想、爱情及人生的自由。正是通过教育途径,使广大女性了解到作为女性也具有自主权,增进女性对平等意识的认知。作为现代女性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要逐渐树立起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意识,不断更新知识、优化知识结构,为自己“充电”、“加压”, 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以知识求进步,以能力谋发展,紧紧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把握事业和家庭赢得主动。

2、投身于社会实践,摆脱传统思想对女人的束缚,克服女性的心理弊端,确立女性的主体性、独立性、自我意识, 彻底摆脱女性的依赖性、被动性和客体地位。女性应当独立自主, 内心充满自信和力量, 不被外界环境所左右, 听从个人的意愿自主的决定和自由的选择, 主动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拒绝强迫命令, 活得有个性、有朝气、有信心、有活力。冲破社会传统对男女角色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作用,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女性的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相一致,显示女性的风采。子君与林道静的差异在于子君在反抗后没有投入社会实践而是依附于家庭和男人,放弃对知识与自我素质的提高,而林道静则参加革命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在逆境中坚定自己的意志,正确地规划自己的人生,积极地面对生活,辩证地看待世界。林道静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走向革命的道路时所经历的曲折、复杂、痛苦的心路历程,最后在与工农群众的共同战斗中,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她经受了锻炼,提高了觉悟,克服了自身的弱点,在失败面前勇敢的抬起头,挺起胸膛,面对一切未知的阻碍,终于从一个充满幻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

六、促进新时代女性健康发展及意义

新时代赋予女性不同的神韵。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精神面貌以及一些固有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行各业涌现了一批批艰苦卓绝,勇于拼搏,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时代新女性。性别意识逐渐在知识女性圈中被一种事业心所遮蔽,新女性的欲望格式有了崭新的实现可能。因此,“半边天”成为全社会对妇女最形象的赞誉。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中国妇女的精神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她们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体现了中国劳动妇女的美德和风范。女性力量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女性占人口的一半, 因而, 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中, 女性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女性发展道路来看, 女性在不断推动社会全面发展中解放和发展自己。用发展的办法满足女性物质、文化、精神需要, 为促进女性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 使女性的聪明才智充分涌现和发挥出来,更好的服务社会,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第二版 陈思和/主编

2、 文学广角的女性视野 陈素琰

3、 女性解放与女性主体性意识 李桂梅

4、 现代文学史教程

试述女性主体性意识

摘要:女性的解放必须具备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条件,但人们往往强调客观条件,而对主观条件重视不够,众所周知,客观条件是无法改变的,但我们可以积极调动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数千年来,中国女性尝尽辛酸,受尽压迫,肩负着封建道德的枷锁,直至新中国成立,,中国女性得到解放,除了客观条件外,归根结底取决于主管的条件,即女性主体性意识,本文通过女性的主体性意识的内涵、表现、生成、原因和发展等方面,阐述女性主体性意识的内容。

关键词:女性地位 主体性意识内涵与特点 觉醒 生成 生成因素与启示 发展与意义 世界的发展和进步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妇女的地位的变化,脱离了低级的封建社会和对妇女的歧视,现代女性中出现了许多科学界,领导界的风云人物。现代社会中女性能顶半边天,自“五四运动”以来,女性解放,男女平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女性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女性的主体性意识的内涵、表现、生成、原因和发展等方面,阐述女性主体性意识的内容。

一、女性地位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对女性的定位,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中建构着、维系着。数千年来,中国女性尝尽辛酸、受尽压迫,背负着封建道德的枷锁,在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历程中,中国女性曾长期处于受压迫、被奴役的地位,在经济上不独立。直至新中国成立,女性成为男性一样的平等的获得权利,透视中国的社会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女性角色在社会地位、权力方面,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变化;我们也可以发现,女性角色转变中,也包含着诸多的辛酸和无奈。1949年以后,女性才真正大规模地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劳动,获得社会广泛认可。经过无数次的抗争,中国女性经济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中国女性经历了几千年的抗争与努力,使自己的角色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社会风气、社会制度、等社会环境的客观原因外归根结底都有赖于女性主体性意识的觉醒与生成。

二、女性主体意识的内涵与特点

女性的主体性意识,是作为社会主人的自由自觉的认识和把握自我与非自我的内在自主能力,主体性意识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表现。动物没有这种意识,它同自己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因而只凭借自己的本能而生存,能动的适应环境。人具有主体性意识,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在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同时,认识与改造自身,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女性主体意识具体地说,指女性能够自觉地意识并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义务,又清醒地知道自身的特点,并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肯定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需求。女性主体意识是其能动性、自主性的基础,也是她们创造性的来源。

女性主体意识的特点: ( 1)女性处在主体和看的位置上, 她是选择自己生活道路的主动者。( 2)肯定女性主体意识和欲望的存在 。这意味着对父权社会规范的颠覆, 对性别社会化中女性被动的、压抑的、服从的角色的抨击,折射出女性对理想的企盼, 追求人格尊严的主体意识。女性渴望成为经验主体和言说主体, 而不再被扭曲、被遮蔽, 以此摆脱被排斥到边缘的处境, 进而使其意识得到充分的言说 。一言以蔽之, 女性主体意识是女性对其生存困境的探求与思考、对其人格尊严之平等与自由解放之个性的追求。

三、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中国现代文学发端于五四运动时期,“五四”时期, 19世纪20、30年代新文学作家主要从反面、从批判的角度上申发人性的,他们或者将人性与礼教文化对抗,激烈的批判了男女的不平等,从而达到对封建礼教文化的批判,从中表现出女性的主体性意识的内容,我

们的文化中就正式有了男女平等的观念。但是,在这一阶段由于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对女性的桎梏并未完全打破,女性对社会和家庭不平等、不公正的对待所表现出来的反抗方式尤显得惨烈与无奈。

当代作家苏童的《妻妾成群》(后改编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苏童在《我为什么写》中曾经这样描述过他这部作品:“痛苦中的四个女人,在痛苦中一齐拴在一个男人的脖子上,像四棵枯萎的紫藤在稀薄的空气中互相绞杀,为了争夺她们的泥土和空气。颂莲这个具有新式思想的多愁善感而富有同情心女性与“五·四”时期大多“新青年”相反,颂莲这个“新女性”却走进一个旧家庭,从反抗叛逆到妥协,并在一种被压迫、被控制、被奴役、被改造的状态下施展自己着的“才能”,颂莲与大太太、二太太、三太太的争风吃醋,获取在陈佐千心中稳固的中心地位。她几乎是自觉成为旧式婚姻的牺牲品。造成颂莲人物形象转变的具体原因, “五四”时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 ,颂莲的反抗意识不坚定,反抗不彻底, 内心有着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思想 。颂莲具有“五四”时期新思想,有反抗意识,但女性主体性意识不够强烈,导致成为封建制度的牺牲品。

鲁迅《离婚》、《祝福》中的爱姑和祥林嫂仍然是封建礼教下的奴隶,成为封建礼教的祭品。鲁迅《伤逝》中的子君是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知识女性,她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觉醒意识,敢于追求自由爱情,追求个性解放,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和涓生“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易卜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在交际半年之后,“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说出了“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妇女主体性意识觉醒的呼声。这句话坚决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是何等地有主见,何等地独立!她在挣脱家庭束缚与封建观念时表现出的勇敢、果断,不得不使人惊叹!在外遇到社会上他人的冷眼与嘲讽时,她也能够表现得从容不迫,毫不畏惧。可是她又是在封建正统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封建思想在她心中是根深蒂固的,她所磨练的思想和豁达无畏的言论,在破封建旧思想旧势力的面前到底也还是一个空虚,子君就这样走出封建家庭走进了小家庭,在旧势力压迫下又无奈地回到封建家庭,子君最终又回到了原来她自己所反抗的那种状态,未能冲破封建旧思想旧势力的网。最终在无爱的人间悒郁而死。虽然反抗失败了,但我们可以看到子君作为女性的主体性意识的觉醒与决心,她用行动去实现自己的追求,勇于反抗,是女性的主体性意识的标志。

巴金《家》中鸣凤面对家族中强加给予她不自愿的婚姻时(祖父要送她去给冯乐山当姨太太),她选择了更惨烈的应对方式:跳湖自杀。文学中这一时期的女性在多重压迫下,虽然在精神上有了反抗的意识,但未能寻求到有效的反抗途径;或疯或死,似乎成为有思想的女性在文学场景中规定出现也必须出现的情节。正如鲁迅在杂文《娜拉走后怎样》中说的,社会制度没有变革,也没有经济权,即使象娜拉似的个性觉醒而走到社会上去了,恐怕也只有堕落或回来两条路。女性主体型意识在文学中的探索历程是艰辛的,起起落落,在一次次的的失败中跟随岁月的脚步摸黑前行。

四、女性主体意识的生成

三十年代初期和中期,在尖锐而激烈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以及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工农革命斗争对女性的自主意识的生成及女性的性格和命运有着深刻的影响。

杨沫《青春之歌》中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八”事变为背景,以林道静的生活道路为主线,描写她从争取个性解放到走向献身于社会解放的革命事业,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艰难旅程,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揭示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自我觉醒,才能坚定地走上革命道路,成为无产阶级坚强战士。林道静是为了寻找个人出路,逃避为男人当“玩物”和“花瓶”的命运,踏上流亡之路的。她逃离家庭,与封建家庭决裂,以求得个人解放,到北戴河附近的杨家村小学投亲不遇,做了代课教师。为了反抗封建包办婚姻,林道静毅然走上与家庭决裂的道路,这是她成长道路上经历的第一

次跨越,同时也是作品赋予林道静自主性意识成长的基础。然而,校长余敬唐却阴谋把她嫁给当地的权贵,走投无路之下她宁死不屈投海自尽,这种不愿被束缚的自主意识及意念又是一体现。后被北大学生余永泽搭救,“诗人兼骑士”的余永泽,唤醒了林道静对生活的热情,两人共建爱巢,从小孤苦无依的林道静暂时享受到了家庭的温馨。但她不甘心被人供养,先是寻找工作受挫,后接触到北大的爱国学生,思想上受到触动。当遇到共产党人卢嘉川之后,她开始接触到革命思想。余永泽一再拦阻她参加革命活动,并导致卢嘉川被捕。林道静在惨痛的事实面前如梦方醒,她认识到她和余永泽两个人在政治上走的不是一条路,决心离开庸俗自私的余永泽,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林道静由一个天真、单纯、善良、热情而又刚强性格,同时具有脆弱、幼稚、轻信、富于幻想不切实际的弱点的女性,成为一个与个人主义小家庭的分裂,摆脱个人的狭小天地,把自己的理想、出路、要求,同民族解放事业联系在一起,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并付诸行动,在热烈而又犹豫不决、倔强而又顾念反复、斗争而又温情主义的矛盾中,毅然决然的迈出坚定的步伐,走向革命道路。林道静的思想不再局限于个人的而是与社会联系在一起,吧自己的生命融入于国家的命运中,自觉地意识并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义务, 摒弃小资产阶级自身的弱点和改造自身走上革命道路,肯定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需求。这是她在女性自主性意识生成及成长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她人生的新起点。最后在与工农群众的共同战斗中,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她经受了锻炼,提高了觉悟,克服了自身的弱点,终于从一个充满幻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林道静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走向革命的道路时所经历的曲折、复杂、痛苦的心路历程,无不体现出女性主体意识在女性选择自己命运时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也是女性主体性意识生成体现。

之后的时期出现了更多相关的做品,甚至出现了王安忆的《长恨歌》等由女性创作的体现女性自主意识的内容,无不诉说着女性自主性意识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时代这种思想讲长久不衰。

五、女性主体性意识生成的因素与启示

1、教育的普及,接受新思想的熏陶。许多事实研究表明,一个女性是否接受过教育以及受过怎样的教育,对她的一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不论是子君还是林道静,她们都是具有新思想的新女性,新的思想驱使她们反抗不合理的制度,追求自己的理想、爱情及人生的自由。正是通过教育途径,使广大女性了解到作为女性也具有自主权,增进女性对平等意识的认知。作为现代女性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要逐渐树立起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意识,不断更新知识、优化知识结构,为自己“充电”、“加压”, 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以知识求进步,以能力谋发展,紧紧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把握事业和家庭赢得主动。

2、投身于社会实践,摆脱传统思想对女人的束缚,克服女性的心理弊端,确立女性的主体性、独立性、自我意识, 彻底摆脱女性的依赖性、被动性和客体地位。女性应当独立自主, 内心充满自信和力量, 不被外界环境所左右, 听从个人的意愿自主的决定和自由的选择, 主动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拒绝强迫命令, 活得有个性、有朝气、有信心、有活力。冲破社会传统对男女角色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作用,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女性的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相一致,显示女性的风采。子君与林道静的差异在于子君在反抗后没有投入社会实践而是依附于家庭和男人,放弃对知识与自我素质的提高,而林道静则参加革命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在逆境中坚定自己的意志,正确地规划自己的人生,积极地面对生活,辩证地看待世界。林道静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走向革命的道路时所经历的曲折、复杂、痛苦的心路历程,最后在与工农群众的共同战斗中,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她经受了锻炼,提高了觉悟,克服了自身的弱点,在失败面前勇敢的抬起头,挺起胸膛,面对一切未知的阻碍,终于从一个充满幻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

六、促进新时代女性健康发展及意义

新时代赋予女性不同的神韵。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精神面貌以及一些固有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行各业涌现了一批批艰苦卓绝,勇于拼搏,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时代新女性。性别意识逐渐在知识女性圈中被一种事业心所遮蔽,新女性的欲望格式有了崭新的实现可能。因此,“半边天”成为全社会对妇女最形象的赞誉。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中国妇女的精神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她们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体现了中国劳动妇女的美德和风范。女性力量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女性占人口的一半, 因而, 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中, 女性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女性发展道路来看, 女性在不断推动社会全面发展中解放和发展自己。用发展的办法满足女性物质、文化、精神需要, 为促进女性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 使女性的聪明才智充分涌现和发挥出来,更好的服务社会,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第二版 陈思和/主编

2、 文学广角的女性视野 陈素琰

3、 女性解放与女性主体性意识 李桂梅

4、 现代文学史教程


相关内容

  • 池田大作女性文化新论课程论文
  • 题目: 课程名称: 池田大作女性文化新论 上课时间:2014-2015 学 年学 期 学 院 系: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 任课教师: 王夏冰 职 称:<池田大作女性观研究> 池田大作女性观研究 摘要: 池田大作先生是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国际创价学会会长.日本公明创始人, ...

  • 浅析南北朝民歌中的女性形象毕业论文任务书
  • ※※※※※※※※※ ※※ 2010届学生 ※ ※ 毕业设计(论文) 材料 ※※ (一) ※※※※※※※※※ 毕业 设计(论文)任务书 课题名称 姓 名 学 号 院 系 专 业 指导教师 浅析南北朝民歌中的女性形象 谭珍珍 0615104-29 中文系 汉语言文学 张大联 副教授 2009年 12 月 ...

  • 三毛创作中的女性双重心理向度解析
  • 万方数据 万 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 方数据 嚣,四处流浪,但又在荒无人烟的万里之外寻找普通人的生活气息:在经历了几次情感波折和对爱情的浪漫想象后,和一个普通潜水员手挽手举行了最简单的婚礼.后期的三毛确已走出了封闭的世界,漫漫沉入实际的生活,去品味平淡中的充实和广阔.这些改变都是源于她对早期强烈的自我 ...

  • 面对世纪末的焦虑--评龙应台的杂文创作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10总第194期 奉剐罔址:mmⅫebao.懈171 面对世纪末的焦虑 --评龙应台的杂文创作 王敏 : [摘要]20世纪末,有着中西方教育背景的龙应台.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面对男权价值体系的压 ÷ i押而产生焦虑.受西方士权主艾思潮的影响 ...

  •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 毕业论文工作要求 一.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1. 毕业论文的写作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实施专业教学计划.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步骤,凡未撰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论文不合格者,不得毕业. 2. 毕业论文应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坚决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论文中凡引用他人著述或学术成 ...

  •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例
  • 语言类(语言学方向)毕业论文选题 一.古代汉语 1.汉字的结构(论汉字的结构规律或者论汉字的结构类型等) 2.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形体演变中的文化探讨,汉字形体演变的原因探讨等) 3.六书性质特点(六书文化探讨.从六书的演变看汉字的造字法等等) 4.会意兼形声问题探讨 5.假借字与通假字 6.古今字 ...

  • [珍妮姑娘]的男性视角探析
  • 2005年7月第4卷第4期 Journalof 瀹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WesternChongqingUniversity(SocialSeieae∞FAitioa) July,2005V01.4 No.4 <珍妮姑娘>的男性视角探析 杜荣芳 (重庆文理学院外国语系,重庆永川402 ...

  • (英语毕业论文)[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的性格分析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 ...

  • (全英文论文)马太福音对话中语气的人际意义研究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