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快速测定NT-proBNP在心力衰竭诊治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120例心衰患者血浆中的BNP水平,观察慢性心衰(心功能1~4级)患者BNP水平的变化;并且随诊观察慢性心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BN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慢性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且增幅与心功能分级有关;在慢性心衰患者治疗过程中,随着患者病情好转,BNP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病情恶化则BNP水平进一步升高。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早期在胸片和心脏超声尚未有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异常之前,NT-proBNP)即可出现明显改变,无症状心衰患者的NT-proBNP浓度明显升高。对于一些老年患者,常存在心力衰竭合并肺功能障碍,或肺部疾病合并心功能障碍,使用NT-proBNP作为鉴别指标后可找到主因,使治疗更具有针对性,缩短了疑似患者的确诊时间,减少就医费用,甚至改善转归,是一项很好的筛查、诊断及预后指标。因此,血浆NT-proBNP应当成为AHF患者的常规检查。血浆BNP水平可反映患者早期心功能受损的情况,对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初步筛选、早期诊断、不同程度心衰患者评估、心衰治疗及疗效监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关键词: NT-proBNP;心力衰竭,诊断,治疗 发现及其结构 它首先是由日本学者Sudoh等于1988年从猪脑分离出来因而得名,实际上它主要 来源于心室。BNP同ANP一样具有一个由17个氨基酸通过一对二硫键组成的环状结构,它对于受体的结合很必要,其中二硫键对于BNP的生 物活性很重要。BNP具有种属特异性,大鼠的BNP由45个氨基酸组成,而猪、狗与人的BNP由32个氨基酸组成,人类BNP基因片段位于1号染色体短臂 的远端,与其上游的ANP片段相连,其反向转录脱氧核糖核酸(cDNA)由1900个核苷酸组成,BNP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由900-1000核 苷酸组成,它可表达成BNP前体原,脱去N端的信号肽成为含108个氨基酸的BNP前体(proBNP),但并不储存于分泌颗粒,主要从心室分泌,在其分 泌过程中或进入血液后分解为具有生物活性的BNP(含32个氨基酸的C端片段)及N端片段(NT-BNP)。左室延展及室壁张力对BNP的释放进行基础调节。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促进排钠、排尿,具有较强的舒张血管作用,可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缩血管作用,同ANP一样是人体抵御容量负荷过重及高血压的一个主要内分泌系统,反映心室功能改变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按纽约心脏学会(the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类将患者按严重程度分为Ⅰ、Ⅱ、Ⅲ、Ⅳ级。有报道CHF患者血浆BNP浓度较正常升高,与心衰严重程度呈正比,且比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测积分和Framingham标准诊断CHF更精确[1]。快速测定BNP水平对于急性呼吸困难排除心力衰竭的诊断有重要作用等[2]。本次研究利用NT-proBNP试验测定CHF患者及非CHF患者血浆中的BNP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并跟踪检测CHF患者在治疗过程中BNP水平的变化,分析BNP测定在心力衰竭诊治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20例,男66例,女54例,年龄49~78岁。经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他临床和实验检查及临床诊断,将患者心功能按NYHA 分类为Ⅰ~Ⅳ级:Ⅰ级共12例;Ⅱ级18例;Ⅲ级55例;Ⅳ级31例。正常对照组36例,为健康成年人,经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检查及临床诊断证实无器质性心脏损害,其中男21例,女15例,平均年龄50~77岁。对86例NYHA分级Ⅲ~Ⅳ级患者治疗二周后进行BNP水平跟踪检测。心衰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组成无显著差异。 1.2 检测方法 荧光免疫测定原理,快速测定。静脉抽血以肝素抗凝,离心分离血浆,按仪器说明书操作,吸取250 μl样品(血浆或全血)于测试条上,待样本完全渗透后测试,读取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 2 结果 我们对120例CHF患者和36例非CHF患者进行BNP检测,本试验以BNP>125pg/mL为阳性域值。对检测结果分析中发现,CHF患者BNP水平绝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随心衰严重程度而增加,病情严重患者BNP可达较高水平(>10000 pg/ml)。各级阳性率有很大不同,总阳性率为90.3%,正常对照组患者BNP测定平均值在较低水平( 3 讨论 多年以来,临床医生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评判都沿用NYHA分级,仅依靠患者症状评定心功能极不可靠;用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虽具备无创性的优点,但准确度取决于超声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重复性较差。NT-proBNP是更简单、方便、快捷的用来评价心功能的检测方法。其升高对于心力衰竭的预测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标记物,反映出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还可以作为重要的危险分层指标。[4]目前BNP水平快速测定越来越多的用于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BNP可用于指导对CHF患者治疗,BNP水平的变化可作为CHF患者的病死率和康复率的指标[3]。在临床实际工作中,BNP还有助于将心衰引起的气喘和其他原因引起的气喘区分开。正常BNP几乎可以排除左心功能不全引起的气喘。综上所述,BNP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正日益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它可以用来筛查AHF和CHF,识别收缩及舒张性心力衰竭,判断心室功能、监测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的效果,并用于判定心力衰竭的预后和转归,寻找有效药物种类和剂量,有助于实现个体化治疗。随着循证证据的积累,或许将来可能成为传统CHF治疗药物以外的一线诊断指标和治疗药物,其临床应用将会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 [1]侍作胜;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的进展专辑(1) 心力衰竭的疾病与诱因[J];日本医学;1994年11期。 [2]刘福礼,张韧闻,周超凡;服细辛过量出现心衰1例[J];中药杂志;1995年07期。 [3]苏哲坦;洋地黄对心衰的神经内分泌调制作用[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5年04期。 [4]Stefan KG,Jürgen G,Marc W,et al.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dicts Right Heart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m Heart J,2004,147(1):60-65.
摘要:目的: 研究快速测定NT-proBNP在心力衰竭诊治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120例心衰患者血浆中的BNP水平,观察慢性心衰(心功能1~4级)患者BNP水平的变化;并且随诊观察慢性心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BN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慢性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且增幅与心功能分级有关;在慢性心衰患者治疗过程中,随着患者病情好转,BNP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病情恶化则BNP水平进一步升高。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早期在胸片和心脏超声尚未有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异常之前,NT-proBNP)即可出现明显改变,无症状心衰患者的NT-proBNP浓度明显升高。对于一些老年患者,常存在心力衰竭合并肺功能障碍,或肺部疾病合并心功能障碍,使用NT-proBNP作为鉴别指标后可找到主因,使治疗更具有针对性,缩短了疑似患者的确诊时间,减少就医费用,甚至改善转归,是一项很好的筛查、诊断及预后指标。因此,血浆NT-proBNP应当成为AHF患者的常规检查。血浆BNP水平可反映患者早期心功能受损的情况,对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初步筛选、早期诊断、不同程度心衰患者评估、心衰治疗及疗效监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关键词: NT-proBNP;心力衰竭,诊断,治疗 发现及其结构 它首先是由日本学者Sudoh等于1988年从猪脑分离出来因而得名,实际上它主要 来源于心室。BNP同ANP一样具有一个由17个氨基酸通过一对二硫键组成的环状结构,它对于受体的结合很必要,其中二硫键对于BNP的生 物活性很重要。BNP具有种属特异性,大鼠的BNP由45个氨基酸组成,而猪、狗与人的BNP由32个氨基酸组成,人类BNP基因片段位于1号染色体短臂 的远端,与其上游的ANP片段相连,其反向转录脱氧核糖核酸(cDNA)由1900个核苷酸组成,BNP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由900-1000核 苷酸组成,它可表达成BNP前体原,脱去N端的信号肽成为含108个氨基酸的BNP前体(proBNP),但并不储存于分泌颗粒,主要从心室分泌,在其分 泌过程中或进入血液后分解为具有生物活性的BNP(含32个氨基酸的C端片段)及N端片段(NT-BNP)。左室延展及室壁张力对BNP的释放进行基础调节。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促进排钠、排尿,具有较强的舒张血管作用,可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缩血管作用,同ANP一样是人体抵御容量负荷过重及高血压的一个主要内分泌系统,反映心室功能改变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按纽约心脏学会(the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类将患者按严重程度分为Ⅰ、Ⅱ、Ⅲ、Ⅳ级。有报道CHF患者血浆BNP浓度较正常升高,与心衰严重程度呈正比,且比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测积分和Framingham标准诊断CHF更精确[1]。快速测定BNP水平对于急性呼吸困难排除心力衰竭的诊断有重要作用等[2]。本次研究利用NT-proBNP试验测定CHF患者及非CHF患者血浆中的BNP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并跟踪检测CHF患者在治疗过程中BNP水平的变化,分析BNP测定在心力衰竭诊治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20例,男66例,女54例,年龄49~78岁。经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他临床和实验检查及临床诊断,将患者心功能按NYHA 分类为Ⅰ~Ⅳ级:Ⅰ级共12例;Ⅱ级18例;Ⅲ级55例;Ⅳ级31例。正常对照组36例,为健康成年人,经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检查及临床诊断证实无器质性心脏损害,其中男21例,女15例,平均年龄50~77岁。对86例NYHA分级Ⅲ~Ⅳ级患者治疗二周后进行BNP水平跟踪检测。心衰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组成无显著差异。 1.2 检测方法 荧光免疫测定原理,快速测定。静脉抽血以肝素抗凝,离心分离血浆,按仪器说明书操作,吸取250 μl样品(血浆或全血)于测试条上,待样本完全渗透后测试,读取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 2 结果 我们对120例CHF患者和36例非CHF患者进行BNP检测,本试验以BNP>125pg/mL为阳性域值。对检测结果分析中发现,CHF患者BNP水平绝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随心衰严重程度而增加,病情严重患者BNP可达较高水平(>10000 pg/ml)。各级阳性率有很大不同,总阳性率为90.3%,正常对照组患者BNP测定平均值在较低水平( 3 讨论 多年以来,临床医生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评判都沿用NYHA分级,仅依靠患者症状评定心功能极不可靠;用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虽具备无创性的优点,但准确度取决于超声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重复性较差。NT-proBNP是更简单、方便、快捷的用来评价心功能的检测方法。其升高对于心力衰竭的预测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标记物,反映出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还可以作为重要的危险分层指标。[4]目前BNP水平快速测定越来越多的用于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BNP可用于指导对CHF患者治疗,BNP水平的变化可作为CHF患者的病死率和康复率的指标[3]。在临床实际工作中,BNP还有助于将心衰引起的气喘和其他原因引起的气喘区分开。正常BNP几乎可以排除左心功能不全引起的气喘。综上所述,BNP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正日益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它可以用来筛查AHF和CHF,识别收缩及舒张性心力衰竭,判断心室功能、监测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的效果,并用于判定心力衰竭的预后和转归,寻找有效药物种类和剂量,有助于实现个体化治疗。随着循证证据的积累,或许将来可能成为传统CHF治疗药物以外的一线诊断指标和治疗药物,其临床应用将会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 [1]侍作胜;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的进展专辑(1) 心力衰竭的疾病与诱因[J];日本医学;1994年11期。 [2]刘福礼,张韧闻,周超凡;服细辛过量出现心衰1例[J];中药杂志;1995年07期。 [3]苏哲坦;洋地黄对心衰的神经内分泌调制作用[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5年04期。 [4]Stefan KG,Jürgen G,Marc W,et al.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dicts Right Heart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m Heart J,2004,147(1):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