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暂行规定

辽宁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暂行规定

学位论文答辩是对学位申请人学习、教学、科研临床工作等诸方面进行综合性考核的最终形式,也是学位申请人所掌握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以及所具有的素质和能力的最终体现。为使学位论文答辩科学有序地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辽宁医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结合我校情况,暂做如下规定:

一、学位论文

(一)内容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对某一课题所作的研究报告。论文内容应包括:封面、导师组名单、目录、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前言(或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小结、参考文献、致谢等部分。并将文献综述附在后面。

(二)要求

1、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字数应不少于6000字。

2、论文使用A4纸排版,封面由研究生处统一设计,并在封面上规定位置注明以下内容:

(1)中图分类号;

(2)学号;

(3)论文题目;

(4)专业、研究生姓名、导师姓名及职称;

(5)论文工作起止时间、论文交稿日期。

3、导师组成员一般为3名,特殊情况不许超过5名,包括姓名、专业及职称。

4、为便于档案室存档,正文不允许设置页眉页脚文字,左右页边距为3.0cm,上下页边距为3.5cm,页号距下边界2.5cm。

一级标题用三号黑体字,二级标题用小三号加黑宋体字,三级标题与正文均采用四号宋体字,行距1.2。

5、中、英文论文摘要应互相对应,字数在500字左右。最好采用结构式,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

6、关键词可列3~5个,不宜过多,最好采用规范的主题词,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自由词。

7、前言是论文的引子,目的是引出正文,扼要介绍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进展情况,切忌将结论写在这里。字数应为全文的1/10左右。

8、在介绍实验方法时,如系重复前人的方法,必须注明文献来源,如系在前人方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应简要介绍一下,以及其原理。

9、结果部分应以表格、照片、统计图等为主,尽量减少大段的文字描述。硕士学位论文原则上须有定量指标,并经统计学分析。

(1)图和照片应有简短确切的名称,连同序号置于图下(居中),用五号黑体字,照片必须为彩色正规相片。统计图的横轴、纵轴需注明含义及单位。

(2)表格也应有简短确切的名称,连同序号置于表上(居中),用五号黑体字。表格采用三线式,上下边线用粗线(1.5磅),内线用细线(1磅)。

10、讨论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根据研究的结果及其结论,从理论到实际,加以阐述,说明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论证是否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并着重阐述本研究的真实性和适用性,宜精练地突出主题思想和解决的问题,切忌离题发挥,或重复他人的论点。与他人的结果做比较时,要让事实说话,采取审慎和适当保留态度。讨论中,还应提出本文的局限性,并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既表明作者的谦虚谨慎,也可使读者获得教益。

11、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用方括号以上标的形式注明,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以温哥华格式排在文末。参考文献采用五号宋体字,以悬挂缩进的方式排版,突出序号。

12、实验记录是毕业论文的一部分,但不装订在论文中,单独整理装订后交研究生处备查。

13、文献综述,要结合实验设计论述与自己研究课题有关的问题,与研究课题关系不大的文献综述不能装订在论文中申请答辩。

二、论文答辩

(一)答辩前要完成的工作

1、已完成硕士生培养方案规定的硕士学位课程的学习,考试成绩及格,取得规定的学分。完成了硕士生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和临床工作,达到了硕士学位的培养要求。

2、研究生完成论文初稿,经导师审阅和修改后,要在教研室进行学位论文预答辩,并详细记录预答辩的全过程。研究生要将申请预答辩的论文最少提前5~7天送到专家手中,否则研究生管理部门和教研室不能批准预答辩。接受预答辩的截止日期为每年的3月30日。提出正式答辩的申请须与预答辩间隔至少一个月。

3、研究生论文通过毕业论文初审。研究生通过学位论文预答辩之后,向研究生学院提出论文初审申请,论文初审合格之后方可申请正式答辩。接受论文初审的截止日期为每年的4月15日。

(二)申请正式答辩

1、提出答辩申请需提供的材料:

(1)实验设计、原始实验记录、教学或医疗培养记录、学位论文定稿等。

(2)拟答辩日期及拟聘请的论文评阅专家及答辩委员会委员名单。

(3)论文初审合格登记表。

(4)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论文应与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相关,并为第一作者,署名为辽宁医学院。

2、提出答辩申请最少要在拟答辩日期前25天。论文答辩的截止日期是每年的6月10日。

3、研究生填写《学位申请书》、《毕业生登记表》、领取成绩单及其他答辩必须填写的材料。

4、研究生学院对每位学生的论文书写格式进行审查,合格的论文统一由校印刷厂印刷。不按规定格式书写的论文不批准论文答辩。

(三)论文评阅

1、研究生学院对由导师与教研室提出的论文评阅专家的资格进行审核,一般应聘请两位本专业的校外正高职专家(原则上需为研究生导师)对论文进行评阅。审核同意后,由研究生学院签发聘书连同论文一起发函给专家评阅。

2、论文评阅时间一般为15天,但在正式答辩前5天要将评阅意见返回研究生学院。评阅人要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评语最后应有一段结语,其中包括评阅人对是否授予学位的意见,供答辩委员会参考。

(四)答辩委员会的组成

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或7人组成。答辩委员会成员是与论文有关学科中学术水平较高的专家(不包括导师),至少聘请两位本专业的校外正高职专家(原则上需为研究生导师)。答辩委员会名单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审核后生效。

答辩委员会设秘书一人,由教研室确定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担任,要负责答辩过程中的记录,整理填写“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情况表”,与答辩委员会进行联系,以及答辩会场的组织工作等。秘书不参加表决。

(五)为提高学位论文答辩质量,我们强调两点要求:

1、每名研究生除论文报告外,论文答辩时间不能少于1小时,凡答辩时间不足1小时或详细答辩记录少于3000字者,不接受学位申请。

2、答辩委员要事先拟出提问提纲,一般应准备4~6道题。答辩时每名委员最少要问3道题,我们主张“问倒为止”,提出的问题应有一定的难度,每题可有多问,学生一句话就能准确

回答完毕的问题不能单独作为一道题。问题的范围可围绕论文、也要涉及到相关的实验技术、基础知识及关联知识。

(六)论文答辩程序

1、预备会

(1)指导教师介绍研究生情况、简历、课程学习情况、论文工作情况、教研室对论文的意见。

(2)答辩委员会就论文及上述情况对研究生能否进行答辩表示意见。

(3)答辩委员会选举产生答辩委员会主席。

2、正式答辩

(1)会议主持人宣布答辩委员会成员姓名、职称、所在单位,并宣布答辩程序。

(2)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会议。

①研究生报告论文,时间为30~35分钟。

②答辩:答辩会采取学术讨论形式,公开进行,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并提出问题。时间1~2小时。

③评阅人宣读学术评语;

④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休会一刻钟。

3、答辩委员会会议

(1)评议答辩情况。

(2)对答辩成绩作出评语,并以无记名投票形式,表决是否建议授予硕士学位,决议须经三分之二以上委员通过。

(3)通过决议。

4、复会

由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表决结果,及表决决议。

5、会议结束

6、由秘书将上述结果填写在《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情况表》上,由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名,连同通过答辩的论文、论文评阅意见表、导师的学术评语、论文答辩记录等,交研究生学院存档。

三、学位论文及有关资料的保管

研究生的全部材料,包括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情况表”、“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记录”、“导师对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评语”、“评阅人对毕业论文的评阅意见书”、“研究生毕业论文申请答辩表”和论文答辩评分记录等,送学院研究生学院备案。

辽宁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暂行规定

学位论文答辩是对学位申请人学习、教学、科研临床工作等诸方面进行综合性考核的最终形式,也是学位申请人所掌握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以及所具有的素质和能力的最终体现。为使学位论文答辩科学有序地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辽宁医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结合我校情况,暂做如下规定:

一、学位论文

(一)内容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对某一课题所作的研究报告。论文内容应包括:封面、导师组名单、目录、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前言(或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小结、参考文献、致谢等部分。并将文献综述附在后面。

(二)要求

1、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字数应不少于6000字。

2、论文使用A4纸排版,封面由研究生处统一设计,并在封面上规定位置注明以下内容:

(1)中图分类号;

(2)学号;

(3)论文题目;

(4)专业、研究生姓名、导师姓名及职称;

(5)论文工作起止时间、论文交稿日期。

3、导师组成员一般为3名,特殊情况不许超过5名,包括姓名、专业及职称。

4、为便于档案室存档,正文不允许设置页眉页脚文字,左右页边距为3.0cm,上下页边距为3.5cm,页号距下边界2.5cm。

一级标题用三号黑体字,二级标题用小三号加黑宋体字,三级标题与正文均采用四号宋体字,行距1.2。

5、中、英文论文摘要应互相对应,字数在500字左右。最好采用结构式,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

6、关键词可列3~5个,不宜过多,最好采用规范的主题词,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自由词。

7、前言是论文的引子,目的是引出正文,扼要介绍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进展情况,切忌将结论写在这里。字数应为全文的1/10左右。

8、在介绍实验方法时,如系重复前人的方法,必须注明文献来源,如系在前人方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应简要介绍一下,以及其原理。

9、结果部分应以表格、照片、统计图等为主,尽量减少大段的文字描述。硕士学位论文原则上须有定量指标,并经统计学分析。

(1)图和照片应有简短确切的名称,连同序号置于图下(居中),用五号黑体字,照片必须为彩色正规相片。统计图的横轴、纵轴需注明含义及单位。

(2)表格也应有简短确切的名称,连同序号置于表上(居中),用五号黑体字。表格采用三线式,上下边线用粗线(1.5磅),内线用细线(1磅)。

10、讨论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根据研究的结果及其结论,从理论到实际,加以阐述,说明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论证是否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并着重阐述本研究的真实性和适用性,宜精练地突出主题思想和解决的问题,切忌离题发挥,或重复他人的论点。与他人的结果做比较时,要让事实说话,采取审慎和适当保留态度。讨论中,还应提出本文的局限性,并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既表明作者的谦虚谨慎,也可使读者获得教益。

11、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用方括号以上标的形式注明,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以温哥华格式排在文末。参考文献采用五号宋体字,以悬挂缩进的方式排版,突出序号。

12、实验记录是毕业论文的一部分,但不装订在论文中,单独整理装订后交研究生处备查。

13、文献综述,要结合实验设计论述与自己研究课题有关的问题,与研究课题关系不大的文献综述不能装订在论文中申请答辩。

二、论文答辩

(一)答辩前要完成的工作

1、已完成硕士生培养方案规定的硕士学位课程的学习,考试成绩及格,取得规定的学分。完成了硕士生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和临床工作,达到了硕士学位的培养要求。

2、研究生完成论文初稿,经导师审阅和修改后,要在教研室进行学位论文预答辩,并详细记录预答辩的全过程。研究生要将申请预答辩的论文最少提前5~7天送到专家手中,否则研究生管理部门和教研室不能批准预答辩。接受预答辩的截止日期为每年的3月30日。提出正式答辩的申请须与预答辩间隔至少一个月。

3、研究生论文通过毕业论文初审。研究生通过学位论文预答辩之后,向研究生学院提出论文初审申请,论文初审合格之后方可申请正式答辩。接受论文初审的截止日期为每年的4月15日。

(二)申请正式答辩

1、提出答辩申请需提供的材料:

(1)实验设计、原始实验记录、教学或医疗培养记录、学位论文定稿等。

(2)拟答辩日期及拟聘请的论文评阅专家及答辩委员会委员名单。

(3)论文初审合格登记表。

(4)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论文应与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相关,并为第一作者,署名为辽宁医学院。

2、提出答辩申请最少要在拟答辩日期前25天。论文答辩的截止日期是每年的6月10日。

3、研究生填写《学位申请书》、《毕业生登记表》、领取成绩单及其他答辩必须填写的材料。

4、研究生学院对每位学生的论文书写格式进行审查,合格的论文统一由校印刷厂印刷。不按规定格式书写的论文不批准论文答辩。

(三)论文评阅

1、研究生学院对由导师与教研室提出的论文评阅专家的资格进行审核,一般应聘请两位本专业的校外正高职专家(原则上需为研究生导师)对论文进行评阅。审核同意后,由研究生学院签发聘书连同论文一起发函给专家评阅。

2、论文评阅时间一般为15天,但在正式答辩前5天要将评阅意见返回研究生学院。评阅人要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评语最后应有一段结语,其中包括评阅人对是否授予学位的意见,供答辩委员会参考。

(四)答辩委员会的组成

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或7人组成。答辩委员会成员是与论文有关学科中学术水平较高的专家(不包括导师),至少聘请两位本专业的校外正高职专家(原则上需为研究生导师)。答辩委员会名单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审核后生效。

答辩委员会设秘书一人,由教研室确定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担任,要负责答辩过程中的记录,整理填写“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情况表”,与答辩委员会进行联系,以及答辩会场的组织工作等。秘书不参加表决。

(五)为提高学位论文答辩质量,我们强调两点要求:

1、每名研究生除论文报告外,论文答辩时间不能少于1小时,凡答辩时间不足1小时或详细答辩记录少于3000字者,不接受学位申请。

2、答辩委员要事先拟出提问提纲,一般应准备4~6道题。答辩时每名委员最少要问3道题,我们主张“问倒为止”,提出的问题应有一定的难度,每题可有多问,学生一句话就能准确

回答完毕的问题不能单独作为一道题。问题的范围可围绕论文、也要涉及到相关的实验技术、基础知识及关联知识。

(六)论文答辩程序

1、预备会

(1)指导教师介绍研究生情况、简历、课程学习情况、论文工作情况、教研室对论文的意见。

(2)答辩委员会就论文及上述情况对研究生能否进行答辩表示意见。

(3)答辩委员会选举产生答辩委员会主席。

2、正式答辩

(1)会议主持人宣布答辩委员会成员姓名、职称、所在单位,并宣布答辩程序。

(2)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会议。

①研究生报告论文,时间为30~35分钟。

②答辩:答辩会采取学术讨论形式,公开进行,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并提出问题。时间1~2小时。

③评阅人宣读学术评语;

④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休会一刻钟。

3、答辩委员会会议

(1)评议答辩情况。

(2)对答辩成绩作出评语,并以无记名投票形式,表决是否建议授予硕士学位,决议须经三分之二以上委员通过。

(3)通过决议。

4、复会

由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表决结果,及表决决议。

5、会议结束

6、由秘书将上述结果填写在《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情况表》上,由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名,连同通过答辩的论文、论文评阅意见表、导师的学术评语、论文答辩记录等,交研究生学院存档。

三、学位论文及有关资料的保管

研究生的全部材料,包括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情况表”、“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记录”、“导师对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评语”、“评阅人对毕业论文的评阅意见书”、“研究生毕业论文申请答辩表”和论文答辩评分记录等,送学院研究生学院备案。


相关内容

  • 福建农大博士学位通知
  • 闽农林大研[2013]14号 关于印发<福建农林大学博士学位 论文预答辩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学院,机关有关部处,各单位: 现将<福建农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1. 福建农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暂行规定 2. 福建农林大学博士学位 ...

  • 提前开题.答辩.毕业的通知
  • 关于研究生提前开题.答辩.毕业的通知 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严格学籍管理,根据<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修订)>(西南科大发[2011]98号).<西南科技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暂行规定>(西南科大发[2005]277号).<西南科技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 ...

  • 凝聚态物理(070205)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凝聚态物理(070205)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具体要求: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2.掌握凝聚态物理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实验技术,了解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当 ...

  • 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2版):
  •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发展积极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基本要求是: 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 ...

  •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格式
  • 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 工 作 手 册 华南理工大学学位办公室 二○一四年三月 目 录 一. 关于2014上半年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 作安排的通知 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工作程序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流程图 二.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程序 三. 华南理工 ...

  • 铅锌矿开题报告
  • 西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篇三:地大-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参考(1) 各位硕士研究生: 为做好学位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工作,在填写后面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 前,请认真阅读下文<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的规定>.登记表仅作为开题报告 的格式,所留的 ...

  • 硕士学位授予细则
  • 青 岛 科 技 大 学 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学校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科分门类分别授予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少数暂无授予权的学科 ...

  • 管理条例电子版
  • 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 一.志存高远,坚定信念.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面向世界,了解国情,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热爱 ...

  •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
  •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教学.科研.生产及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品行端正,诚实守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