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冷战中的对峙

课题:

第 14 课 冷战中的对峙

课型:新授课 年级:九年级

姓名:张莉莉 单位:市中区西王庄中学

手机:[1**********]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中的一课,上接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下承苏联的解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特别是当今霸权主义仍不断威胁到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因而本课有重要地位和教育意义。

二、课程标准

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 :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组织,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古巴导弹危机。

(2)通过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综合归纳和运用能力。通过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培养学生全面、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设计美国苏联争霸的表格,加强学习的条理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美苏两国的争霸,认识到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而且影响到世界的局势,对学生进行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两极格局形成、结束的标志。

难点:美苏争霸中变化的实质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

教师:2005年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阅兵式,庆祝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透过图片,我们缅怀历史,想起那段血雨腥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苏联军民经过4年浴血奋战,以牺牲2700万人的代价,终于战胜了德国法西斯。

教师:让我们把时光倒流在1945年5月8日,这一天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战争结束了,苏联人民举国欢庆,而当时担任美国驻苏参赞的凯南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为什么凯南在全世界人民在憧憬和平的时候会这样预言,凯南所谓的“战争才刚刚开始”中的“战争”指的是又是什么样战争? 本课我们将一起了解战后的世界格局和战后新形式的战争“冷战”。

(设计意图:由现实中的事件入手,联系历史,设置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展示:

材料一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和平是不会有的。苏联人民必须对战争有所准备。

——斯大林1946年在一次选民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特征是谋求世界霸权,并将苏联视为其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为此美国正在以各种方式扩充军备,准备未来的战争,并且是把苏联作为战争的对象。

——苏联驻美国大使尼古拉•诺维科夫

思考:根据材料,战后美苏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发生这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由盟友到对手。原因是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

教师:二战时,美苏是并肩作战的盟友。正如英国首相丘吉尔所说“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苏外交战略的相互遏制,他们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

第一幕 昔日盟友今成仇

教师: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的力量如何?下面就让我们看两则材料,从中你获取什么样的信息?

展示:

学生: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世界第一,然而苏联军事力量也不可小觑,双方势均力敌。

教师:通过以上分析学习,你认为美苏对峙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

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2、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导致同盟关系破裂。

3、美苏的均势。

其中美苏对峙的根本原因则是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 展示:

“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

──1947年4月5日杜鲁门的一次演讲

教师:材料中,你读出了什么样的信息?

学生:美国想称霸世界。

教师:二战后,美国经济和军事优势,促使其称霸全球的野心迅速膨胀起来。然而,其称霸道路上障碍重重,最大的阻力是——苏联。二战虽使苏联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但因战争而发展起来的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无可替代的政治影响令美国不安。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提出了“冷战”政策。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是以反共著称的英国首相丘吉尔。1946年3月于美国国会发表演说他说:

展示:

教师:美国是怎样实施“铁幕”政策的呢?

第二幕 针锋相对两阵营

展示:

1、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请大家阅读课文84页正文,思考:

(1)什么是冷战?(提示:对象?形式?目的?)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不采取直接的武力进攻这样的传统“热战”呢?

(2)冷战的表现?

(3)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

学生:(1)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2)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有: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美国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2、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展示:(1)什么是冷战?(提示:对象?形式?目的?)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不采取直接的武力进攻这样的传统“热战”呢?

学生:美国想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遏制社会主义国家。

学生:因为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美国不敢发动战争,只好实行冷战。

展示:

教师:请结合材料,谈谈杜鲁门主义。(提示:“自由世界”指的是什么性质的国家? “共产主义”指的是什么性质的国家?)

学生:由此可以看出杜鲁门的目的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杜鲁门主义就是“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

教师:杜鲁门主义的特点是:以反苏反共掩盖其全球扩张的野心,以维护美国的利益和安全为借口公开声称要干涉世界各国内政。其实质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也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同时也标志着美苏由战时的盟友走向公开对抗,成为敌手。

展示:

学生:“欧洲复兴计划”并不是单纯为帮助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根本上是为了控制西欧,实现美国的霸权。

教师:马歇尔计划使西欧经济得到恢复,但美国感到这样的西欧还不足以遏制共产主义。美国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经济上发展、政治上稳定、军事上强大的西欧。1949年5月,美国、加拿大和西欧10国签定《北大西洋公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展示:

教师:请看公约第5条是怎样规定的:

展示:

《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规定: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

苏联采取了针锋──赫鲁晓夫

学生:赫鲁晓夫追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实质上也是一种霸权政策。 教师:从50年代后期开始,美苏争霸的局面开始形成,那么美苏争霸的情况如何呢?苏联能否真正做到同美国“平起平坐”呢?

第三幕 两强相争世不宁

1、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结合表格阅读86—87页内容,填写标注:

展示:

学生:

2、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展示:

思考:扳手腕反映美苏什么态势?优势在哪一方?

学生:即有缓和,又有紧张,美国占优势。

展示:

在古巴事件中,苏联和美国第一次直接彼此面面相对,并有着美国和苏联动用武力并可能发展为核战争的可能性。这是一个重要的事实。

──美国总统肯尼迪关于古巴导弹危机的广播讲话

教师: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美苏争霸给世界带来了动荡,古巴导弹危机使人类几乎与第三次世界大战擦肩而过。

展示:

教师:这一图片记录的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周恩来握手,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你知道这一事件的国际背景吗?

学生: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

教师:为了调整对外战略,尼克松在亚洲采取了两大步骤:其一是从越南撤军,其二是开始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经济、军事实力决定着外交方针政策。

展示:

探究:

20世纪50―80年代,美苏之间展开了长达30多年的争霸战争。美苏争霸给美苏两国经济及世界局势带来怎样的影响?从美苏争霸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学生:影响:(1)对美:长期推行霸权主义政策造成军费开支过大,财政困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也是美国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动摇的原因之

一。(2)对苏:国民经济军事化程度过大,造成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加剧经济困难,激化社会矛盾,为苏联解体埋下祸根。(3)对世界局势:引发一系列地区冲突,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和动荡。

学生:启示: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强弱。争霸活动既影响本国经济的发展,又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

教师: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结束。美苏两国推行的霸权主义政策不仅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了不利影响,而且对其本国经济发展也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任何国家的政府和领导在决策时都应引以为戒。

思考:学习了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并没有走上和平之路。战后,一张厚重的、隔断东西方的“铁幕”缓缓降临,美苏之间的“冷战”局面就此形成,并主宰了此后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美苏争霸毕竟严重影响了两国的发展,美国失去了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而苏联则由于积重难返,最终解体。而随着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两极格局瓦解,美苏冷战结束。世界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六、课堂检测

测验题目一:绘制简单的示意图:体现出美苏争霸期间双方的攻守。分析:美苏争霸攻守转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经济、军事等实力(综合国力)

测验题目二:完成《助学》相关内容。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九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归纳和表述能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能主动获取基础的历史知识,认识到,经济实力的增强是美、苏推行霸权主义的基础,但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和平的环境。激烈的军备竞赛、疯狂的扩张活动必然违背时代发展的潮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必遭爱好和平的人士唾弃。而遏制霸权主义的最强有力的措施就是使更多的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让学生感情升华:我们要热爱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发展才是硬道理!

课题:

第 14 课 冷战中的对峙

课型:新授课 年级:九年级

姓名:张莉莉 单位:市中区西王庄中学

手机:[1**********]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中的一课,上接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下承苏联的解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特别是当今霸权主义仍不断威胁到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因而本课有重要地位和教育意义。

二、课程标准

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 :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组织,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古巴导弹危机。

(2)通过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综合归纳和运用能力。通过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培养学生全面、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设计美国苏联争霸的表格,加强学习的条理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美苏两国的争霸,认识到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而且影响到世界的局势,对学生进行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两极格局形成、结束的标志。

难点:美苏争霸中变化的实质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

教师:2005年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阅兵式,庆祝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透过图片,我们缅怀历史,想起那段血雨腥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苏联军民经过4年浴血奋战,以牺牲2700万人的代价,终于战胜了德国法西斯。

教师:让我们把时光倒流在1945年5月8日,这一天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战争结束了,苏联人民举国欢庆,而当时担任美国驻苏参赞的凯南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为什么凯南在全世界人民在憧憬和平的时候会这样预言,凯南所谓的“战争才刚刚开始”中的“战争”指的是又是什么样战争? 本课我们将一起了解战后的世界格局和战后新形式的战争“冷战”。

(设计意图:由现实中的事件入手,联系历史,设置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展示:

材料一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和平是不会有的。苏联人民必须对战争有所准备。

——斯大林1946年在一次选民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特征是谋求世界霸权,并将苏联视为其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为此美国正在以各种方式扩充军备,准备未来的战争,并且是把苏联作为战争的对象。

——苏联驻美国大使尼古拉•诺维科夫

思考:根据材料,战后美苏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发生这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由盟友到对手。原因是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

教师:二战时,美苏是并肩作战的盟友。正如英国首相丘吉尔所说“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苏外交战略的相互遏制,他们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

第一幕 昔日盟友今成仇

教师: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的力量如何?下面就让我们看两则材料,从中你获取什么样的信息?

展示:

学生: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世界第一,然而苏联军事力量也不可小觑,双方势均力敌。

教师:通过以上分析学习,你认为美苏对峙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

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2、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导致同盟关系破裂。

3、美苏的均势。

其中美苏对峙的根本原因则是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 展示:

“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

──1947年4月5日杜鲁门的一次演讲

教师:材料中,你读出了什么样的信息?

学生:美国想称霸世界。

教师:二战后,美国经济和军事优势,促使其称霸全球的野心迅速膨胀起来。然而,其称霸道路上障碍重重,最大的阻力是——苏联。二战虽使苏联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但因战争而发展起来的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无可替代的政治影响令美国不安。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提出了“冷战”政策。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是以反共著称的英国首相丘吉尔。1946年3月于美国国会发表演说他说:

展示:

教师:美国是怎样实施“铁幕”政策的呢?

第二幕 针锋相对两阵营

展示:

1、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请大家阅读课文84页正文,思考:

(1)什么是冷战?(提示:对象?形式?目的?)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不采取直接的武力进攻这样的传统“热战”呢?

(2)冷战的表现?

(3)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

学生:(1)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2)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有: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美国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2、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展示:(1)什么是冷战?(提示:对象?形式?目的?)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不采取直接的武力进攻这样的传统“热战”呢?

学生:美国想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遏制社会主义国家。

学生:因为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美国不敢发动战争,只好实行冷战。

展示:

教师:请结合材料,谈谈杜鲁门主义。(提示:“自由世界”指的是什么性质的国家? “共产主义”指的是什么性质的国家?)

学生:由此可以看出杜鲁门的目的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杜鲁门主义就是“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

教师:杜鲁门主义的特点是:以反苏反共掩盖其全球扩张的野心,以维护美国的利益和安全为借口公开声称要干涉世界各国内政。其实质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也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同时也标志着美苏由战时的盟友走向公开对抗,成为敌手。

展示:

学生:“欧洲复兴计划”并不是单纯为帮助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根本上是为了控制西欧,实现美国的霸权。

教师:马歇尔计划使西欧经济得到恢复,但美国感到这样的西欧还不足以遏制共产主义。美国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经济上发展、政治上稳定、军事上强大的西欧。1949年5月,美国、加拿大和西欧10国签定《北大西洋公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展示:

教师:请看公约第5条是怎样规定的:

展示:

《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规定: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

苏联采取了针锋──赫鲁晓夫

学生:赫鲁晓夫追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实质上也是一种霸权政策。 教师:从50年代后期开始,美苏争霸的局面开始形成,那么美苏争霸的情况如何呢?苏联能否真正做到同美国“平起平坐”呢?

第三幕 两强相争世不宁

1、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结合表格阅读86—87页内容,填写标注:

展示:

学生:

2、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展示:

思考:扳手腕反映美苏什么态势?优势在哪一方?

学生:即有缓和,又有紧张,美国占优势。

展示:

在古巴事件中,苏联和美国第一次直接彼此面面相对,并有着美国和苏联动用武力并可能发展为核战争的可能性。这是一个重要的事实。

──美国总统肯尼迪关于古巴导弹危机的广播讲话

教师: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美苏争霸给世界带来了动荡,古巴导弹危机使人类几乎与第三次世界大战擦肩而过。

展示:

教师:这一图片记录的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周恩来握手,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你知道这一事件的国际背景吗?

学生: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

教师:为了调整对外战略,尼克松在亚洲采取了两大步骤:其一是从越南撤军,其二是开始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经济、军事实力决定着外交方针政策。

展示:

探究:

20世纪50―80年代,美苏之间展开了长达30多年的争霸战争。美苏争霸给美苏两国经济及世界局势带来怎样的影响?从美苏争霸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学生:影响:(1)对美:长期推行霸权主义政策造成军费开支过大,财政困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也是美国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动摇的原因之

一。(2)对苏:国民经济军事化程度过大,造成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加剧经济困难,激化社会矛盾,为苏联解体埋下祸根。(3)对世界局势:引发一系列地区冲突,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和动荡。

学生:启示: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强弱。争霸活动既影响本国经济的发展,又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

教师: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结束。美苏两国推行的霸权主义政策不仅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了不利影响,而且对其本国经济发展也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任何国家的政府和领导在决策时都应引以为戒。

思考:学习了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并没有走上和平之路。战后,一张厚重的、隔断东西方的“铁幕”缓缓降临,美苏之间的“冷战”局面就此形成,并主宰了此后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美苏争霸毕竟严重影响了两国的发展,美国失去了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而苏联则由于积重难返,最终解体。而随着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两极格局瓦解,美苏冷战结束。世界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六、课堂检测

测验题目一:绘制简单的示意图:体现出美苏争霸期间双方的攻守。分析:美苏争霸攻守转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经济、军事等实力(综合国力)

测验题目二:完成《助学》相关内容。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九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归纳和表述能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能主动获取基础的历史知识,认识到,经济实力的增强是美、苏推行霸权主义的基础,但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和平的环境。激烈的军备竞赛、疯狂的扩张活动必然违背时代发展的潮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必遭爱好和平的人士唾弃。而遏制霸权主义的最强有力的措施就是使更多的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让学生感情升华:我们要热爱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发展才是硬道理!


相关内容

  • 14课_冷战中的对峙_导学案
  •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导学案 材料二:美国总统曾公然声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材料三: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说明美国奉行冷战政策的原因. ②列举美国 ...

  • 冷战中的对峙说课稿
  • <冷战中的对峙>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冷战中的对>.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五个环节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冷战中的对峙>是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中 ...

  • 冷战中的对峙_冷战中的对峙 的教学设计
  •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学设计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徐子峰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 下册的第14课,本课包含两个子目,即"冷战政策"和"美苏争霸". "冷战政策&quo ...

  • [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案
  • <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案 单位: 韩洋初中 间: 2009.5 课 题 冷战中的对峙 年级: 九年级 设计者: 黄长凤 时 课型 新授课 案序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概括对峙的表现: 培养学生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

  • 人民版-美苏争锋教学设计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一课美苏争锋 姓名:肖和平专业:2011级学科教学(历史)学号:20111256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属于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一次重要的变化, 主要属于当代历史的范畴, 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并不扎实.由于这一时期的内容离现在并 ...

  •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两极格局形成的历史背景 (1)二战结束后,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以及国家利益的不同,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表现:①二战后,西欧衰落,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②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但是美国 ...

  • [冷战中的对峙]说课稿
  • <冷战中的对峙>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冷战中的对峙>.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的特点,以及初三学生学情,按照新课改的理念,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教 ...

  • 亚非拉的奋起教案
  •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第一,亚洲的振兴与崛起:第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与影响:第三,拉丁 美洲民族独立运动与成果.印度等亚洲国家的独立及其振兴:非洲民族独立的进程及其胜 利的意义:古巴革命和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收复: 二.思想认识: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标志着殖民体系的最终崩 ...

  •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人教版]学案
  •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1.课程标准: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具体表现.(2)从多维的角度辩证地认识美苏之间的"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