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文字版复习资料及习题

第一章 导论

中国文化史

第一节 “文化”与“文明”

一、有关“文化”的定义

 文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文化的理解依然是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 中华民族对“文化”一词并不陌生,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已经出现“以文教化”之说。

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周易·贲卦》

 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

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

 “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涵显型式样,又包涵隐型式样;它具

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是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

——克莱德·克鲁克洪《文化的概念》

 “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

——粱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 “文化即是人类生活之整体,汇集起人类生活之全体即是文化。”

——钱穆《文化与生活》

 “文化的物质层面,是最表层的;而审美趣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思

维方式等,属于最深层;介乎两者之间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

——庞朴《谈文化》

 综上述,我们可得出如下结论,一定意义上,文化可以归结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两种。

 广义文化,即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所有成就的总合,包括一切物质财富和精

神财富。

 狭义文化,特指意识形态,即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诸如宗教信仰、学术思想、道

德情操、科学技术、风俗习惯以及各种制度组织等。

 文化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文化一经形成,便具有独立的形态系统和结构,我们可据

此对文化做出各种各样的划分。同时文化又具有普遍性和共性。

二、“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文化(Culture)文明(Civilization).

 文化与文明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 文化与自然相对,文明与野蛮相对。

 文化更多强调共时性,文明则更多强调历时性。

 文化指向永久,文明则强调状态。

 文明的整体可以因社会变迁而崩溃,文化因子则会留存而积淀为文化传统。

 文化创造了文明,文明推动并发展了文化。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文化与文化传统

 中国文化,是指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在古老华夏大地上创造的文化。

 中国文化不仅是中国境内各民族融合创造的产物,同时也是不断吸纳外来文化元素

的结果。

 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流变过程中历代积累相对不变的文化因子。换言之,就是能最

深刻地表现中国民族性和自我特色的东西。它体现的民族风貌和民族精神,决定着

中华民族的今天和未来。

二、中国文化传统的特色

 家庭、家族或宗族的亲族关系,在古代文化中拥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并影响至今。

 对“天”“人”关系的特殊理解,使“阴阳五行”观念盛行,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影

响极大。

 汉字及其对古代思想方式的影响。

第三节 学习中国文化的意义

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民族凝聚力。

 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渠道和手段。

了解传统文化是我们应该具有的一种普通知识

第二章 哲学与宗教

第一节 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体说来,儒家文化主要经历了先秦儒学、

汉唐经学、宋明理学、现代新儒学四个阶段。

一、 儒学的起源

(一)从家庭、宗族到国家

 宗法:殷周以后形成一系列宗法,其原则是“男女有别,长幼有序。”

 规定:宗法经过文字书写,成为“规定”。

 制度:“规定”扩大到君臣和士农工商,再加上礼(舆论\共识)与法(刑法\皇权),

形成制度。

 国家:制度有暴力支持(军队、监狱、警察), 形成国家。

(二) 儒学的起源

 按照现代的理解,国家获得合法性的主要来源是三个方面:共识(观念认同

Idea);规训(权力制约Stipulate);仪式(象征系统Rite)。

 在普遍皇权(Universal Kingship)笼罩的时代,权力获得合法性的途径,是

获得上天认可的神圣仪式。而古代中国的儒家,最早就是从主持仪式的人那

里发展起来的.

二、“礼”与“仁”的社会秩序

(一)孔子及其学说

孔子(BC551-479),名丘,字仲尼,生于鲁国。幼年丧父,家境贫寒。15岁以学

为志,30岁已学有成就。50岁时逐渐受到当政者的重视,任职至大司寇。55岁时周游

列国,开始长达十余年的漂泊生涯。73岁去世于鲁国。

孔子是历史上第一位私人教师,30时开始授徒讲学,广收门徒三千余人,较有成

就者72人。

孔子向往西周的礼乐文明,终其毕生的热情和努力实践其“克己复礼”的政治主

张和社会理想。

从孔子开始,儒家开始逐渐脱离巫师的知识范畴,儒家思想开始被提升到一个高度,

成为一种有关家庭、社会和国家秩序的学问。

 从家族礼仪之“礼”,到社会道德伦理之“礼”, 发展到国家制度性的“礼法”。

•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 无

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

•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

——《论语·乡党》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尧曰》

 从仪式之“仪”与“分”到社会等级之间的正名,再到国家各阶层的身份清理。

•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论语·颜渊》

•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

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

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论语·季氏》

 从仪式中对神灵的“敬”,到社会上对他人的“仁”,形成国家内部的和谐与稳定。

•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

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颜渊》

•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

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二) 孟子荀子对儒学理论的发展

孟子(BC385-304),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人。青年

时曾周游齐、晋、宋、薛、滕、梁列国,游说他的“王道”和“仁政”,历时约二十年,

不被当道者采纳。中年后退而著述,在教书育人中颇获欣慰。

孟子对孔子学说中“仁”的发挥,成为“内圣之学”的开端。

 孟子尽情发挥了孔子不甚明确的“性善论”,认为“不忍之心”和“恻隐之心”乃人

本性所固有,这种“善端”便是一种先验的善性。

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告子上》  “人皆有不忍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隐之心,非所以

内交于孺子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

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

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羰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人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公孙丑上》

 由性善论出发,提出“仁政”“王道”的政治理想。也就是将“仁”的道德原则和

道德理想运用于政治领域,施行德政。

 人皆有不忍之心。先王有不忍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

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孟子·公孙丑上》

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

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轻也。”

——《孟子·梁惠王》 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

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

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  孟子发挥孔子学说中“仁”的部分,经过汉代《大学》、《中庸》,再到宋代的理学

而登峰造极,后人称为“内圣之学”。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

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

正其心;欲正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

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正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治

国,治国而后平天下。”

—— 《大学·孔经》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谓焉,万物育焉。”

—— 《中庸·右第一章》  “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 《中庸·右第一章》

荀子(BC313-238)名况,字卿。战国晚期赵国(近山西猗氏县)人。他曾在齐

国游学,是齐国稷下学宫的学术 领袖之一,也是先秦学术的集大成者。荀子是中国“外

王之道” 学说的重要开启人。

 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主张“性恶论”。

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

亡运;生而有疾恶焉,顺是,及残践生而忠信志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

是,放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乱理而

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师于治。”

——《荀子·性恶》

 “积土成山,风雨生焉;积水成潭,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保,圣心

备焉。”

——《荀子·君道》

 提倡“礼”和“法”。荀子认为只有通过外在的礼仪约束和法律制裁,才能使人为

善。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

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仪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

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 《荀子 ·礼论》

“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

——《荀子 ·王制》

“人之所以为人者何也?曰: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牡牝而

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僻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圣王。”

——《荀子 ·非相》

二、 儒家的理想人格

(一)“乐道”意识

 儒家对快乐的理解,在于精神境界的体验。

 “(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为染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论语·先进》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甚忧,回也不改

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已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二)浩然之气

 儒学讲究积极进取,博大刚健的精神,以此培养和塑造仁人志士。

 (公孙丑)“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我浩然之气。”“敢

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起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

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养所生者,非义袭而 取之也。”

—— 《孟子·公孙丑上》

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孟子·藤文公下》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论语·子罕》

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 《论语·卫灵公》

 “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也。”

—— 《孟子·告子上》

(三) 忧患意识

 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关怀和实践精神构成了儒家文化的忧患意识。

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

忧贫。”

—— 《论语·卫灵公》

 “朝闻道,夕死可已。”

—— 《论语·里仁》

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

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孟子·告子下》

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已焉;达不离道,故民不

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

善天下。”

—— 《孟子·尽心上》

(四) 君子之道

 内心完善的人,是善良的、正直的,好相处的,实干的。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与

内心。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论语·里仁》

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 《论语·里仁》

 “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 《论语·卫灵公》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 《论语·子路》

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论语·为政》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论语·述而》

 “讷于言而敏于行。” —— 《论语·里仁》

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 《论语·宪问》

第二节 法家文化

法家文化主要是一种政治实践。法家学派的理论对春秋战国之际封建化改

革以及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起了重大作用。西汉以后,独立的法家学

派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是谓“德行并重”。

一、 先秦法家的变法

(一)法家的历史背景和先驱

 春秋战国之际,由于铁器和牛耕的逐渐推广,私田急剧增加,封建依附与

租佃关系产生并获得发展。由此,各种社会矛盾空前尖锐,新兴阶层公开向旧贵族

夺权。

 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引发了治国理念和方式的变革,中原大地出

现了连绵不断的“变法运动” 。著名的有魏国的李悝变法、赵国的公连仲变法、楚

国的吴起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齐国的邹忌变法、燕国的乐毅变法、秦国的商

鞅变法,前后八九十年时间,改革浪潮席卷中原,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二)商鞅变法

商鞅(BC390-338),卫国人。原姓公孙,名鞅,也称卫鞅。因功受封

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十五邑,故称商鞅。秦孝公元年(BC361年)入秦,

孝公三年(BC359年)开始变法,商鞅为左庶长,掌握秦国军政大权。孝

公去世(BC338年),太子驷即位,商鞅被车裂而死。

 公元前359年第一次变法:

什五连坐,互相担保监督;

重农抑商,鼓励耕织;

一家有两个成年男子,强迫分居;

官爵大小以军事上立功多少为标准。

 公元前350年第二次变法:

推行郡县制;

人民必须学习最低程度的礼仪;

统一度量衡制度。

 以法治国

“法者,国之权衡也。” ——《商君书·修权》 “所谓一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

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

——《商君书·赏刑》

 严刑酷法

“以刑去刑,国治;以刑改刑,国乱。故曰:行刑重轻,刑去事成,

国强;重重而轻轻,刑至事生,国削。”

——《商君书·去强》

 农战为本

“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等。”

——《商君书·农战》

 愚民政策

“愚农不知、不好学问,则务农疾。” ——《商君书·农战》

二、 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韩非

(一)韩非生平

韩非(BC?-233年),韩国贵族,以国为姓,是荀况的学生。目睹韩国

国政衰乱,心急如焚,多次上书韩王而不被采纳。失望之余,发愤著述,

著作收为《韩非子》一书。

秦始皇对韩非著作十分赞赏,迫使韩国于BC233年让韩非。韩非到秦

国后,因李斯的嫉妒、排挤、被捕入狱,受逼而死。但其学说为秦始皇采

用,并被公认为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

(二)韩非的学说

 韩非继承荀子的性恶论,并作了透彻发挥。

“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

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

死则棺不卖,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

——《韩非子·备内》 “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虑之后便,计之长利也。”

——《韩非子·六反》 “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

——《韩非子·难一》  “法”、“术”、“势”结合的治国理论。

“夫严刑重罚者,民之所恶也,而国之所以治业也;哀怜百姓,轻刑法者,民之所

喜,而国之所危也。”

——《韩非子·奸劫轼臣》

“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韩非子·定法》

“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

——《韩非子·定法》

“主用术则大臣不得擅断,近习不敢卖重。”

——《韩非子·和氏》

三、 法家与秦汉政治

(一)秦始皇横扫六合

秦始皇赢政(BC259-210年),秦庄襄王之子。13岁登王位,22岁亲政。自BC230年至BC221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秦王朝。秦始皇以法家为立国的指导思想,并推行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第三节 道家文化

儒家讲究刚健有为、积极入世,道家则突出超越人生、追求人格自由,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影响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道家作为儒家思想的补充,共同建构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思想文化。“儒道互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事实“和人们的共识。

一、老子之道

(一)老子的生平与著作

老子,大约生于BC571年,姓李,名聃,字伯阳。春秋末期陈国人(今河南鹿邑)。因其生来就是白发,故称为老子。曾做过周朝的“收藏室之史”。

《老子》是老子著作,也称为《道德经》,前十三章为《道经》,后十四章为《德经》。

(二)道的哲学

 老子的“道”,在其思想体系中属于本体论范畴。 它是先于天地而生的世界万物

的本原。它是先于天地而生的世界万物的本原;同时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最突出的规律有二:返本复初和对立转化。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老子·第二十五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

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第一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第四十二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第四十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第五十八章》

 老子的“道”,也针对人生,特别是生存,有“贵生”和“重命”的倾向。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老子·第十三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沫列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第十二章》

 老子认为,按照“道”的方式,在政治上以少管无为为佳。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老子·第七十五章》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第五十七章》

二、庄子的思想

(一)庄子的生平与著作

庄子(约BC369-286年),名周。宋国蒙人(今河南商丘市东北,另一说今安徽蒙城人)。曾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相传,其自幼聪明好学,曾南游楚越,探访古风。楚威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拒绝,从此终身不仕,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

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分为三十三篇,近七万言。

(二)超越的智慧

 庄子关心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超越。庄子看来,人类只是宇宙的组成部分,因而

可以超越空间、时间、利与义、生与死等相对的概念。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庄子·逍遥游》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繁茂,伐木者止 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庄子·山木》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庄子·人间世》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庄子·至乐》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庄子·列御寇》

 庄子认为人生要达到真正的自由,则要“无己”、“无功”、“无名”,什么都不依赖。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庄子·逍遥游》

“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养生主》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 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 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齐物论》

 虚静、空明,一切不系于心,是“心斋”、“坐忘”的境界,这是体验宇宙人生之

“道”的惟一途径。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 乎,有道邪?‟

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 ;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 蹶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 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 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庄子·达生》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

——《庄子·徐无鬼》

三、 道家与中国艺术精神

(一)自然之美

 道家在审美观念上十分崇尚自然之美,认为自然具有神奇的创造力,自然天成是

最好的美学境界。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

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庄子·知北游》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庄子·应帝王》

“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故古之王天下者,奚为哉?

天地而已矣。”

——《庄子·天道》

(二)意境之美

 中国艺术的审美趣味,强调含蓄美,即意在言外、弦外之音、景外之景,象外之

象等。这种对神韵和空灵的讲究,与道家学说息息相关。

第四节 佛教与中国文化

佛教诞生于印度,自汉代传入中国,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与中国的儒、道学说相互渗透,逐渐巩固了在中国文化体系中的地位,成为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可以说,华夏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

一、 佛教概说

(一)印度佛教的传说

佛教创始人释加牟尼(约BC566-486年),生于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城(今尼

泊尔南境),姓乔答摩,名悉达多。成道后,被尊称为“释加牟尼”,意思是“释加族的贤人”。

传说其成道前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净饭王对他寄予厚望。29岁放弃世俗

荣华,开始悟道生涯。35岁大彻大悟,此后45年中周游各地,宣传自己的学说。约公元前486年,佛陀以80岁高龄入灭。

(二)佛教对人世的基本态度

 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六入”“触”、“受”、“爱”、“取”、“有”、“生”、

“老死”。

 三毒:“贪”、“嗔”、“痴”。

 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 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 三学: “戒”、“定”、“慧”

(三)印度佛教的繁荣与衰落

1、部派佛教时期

 部派佛教时期:释迦牟尼去世100余年后,佛教教团因对教义和戒律的不同理解产

生分裂。分为上座部(以长老为主,比较保守)和大众部(年轻僧侣为主,比较激进)两大部派。

 上座部各派偏重于说“有”,认为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都是实在的。大众部各派偏

重于说“无”,认为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空”(虚假不实);或只承认现在实有,过去和未来都不是实有的。

2、大乘佛教时期

 大乘佛教时期:公元1世纪左右,大乘佛教兴起。为取得佛教的正统地位,他们把

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而自称“大乘”。

 大乘佛教把世界一切现象归之于“空”,又将释迦牟尼完全神话,建立起偶像崇拜

系统,并宣扬“三世”“十方”有无数量的佛,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标就是成佛。  大乘佛教在印度有两大派别:中观学派(空宗)和瑜伽行派(有宗)。

3、佛教衰落时期

 佛教的衰落时期:公元7世纪起,印度佛教开始走向衰落。大乘佛教的一部分派别

与印度教相结合,形成密教。其特点:一是系统组织化的咒术礼仪;二是强烈的神秘主义色彩。

 公元10世纪末起,印度不断遭受伊斯兰国家的侵略,佛教圣地先后被破坏。13世

纪初入侵者焚烧了仅存的密教中心超岩寺,标志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消亡。

 公元19世纪末,佛教转而由锡兰(今斯里兰卡)倒传入印度,印度佛教徒掀起佛

教“复兴”运动。

二、 佛教传入中国

(一)丝绸之路的再发现

 根据历史记载和学者研究,中国古代与西域联系的通道,分南北两道。

 北路:沿塔里木北部的天山山脉,自罗布泊—吐鲁番(车师)—焉耆—轮

台—龟兹—疏勒—大宛—康居—大夏(阿富汗)。

 南路:沿塔里木南部的昆仑山脉,自鄯善—精绝(塔克拉玛干)—于阗(和

田)—莎车—蒲犁(塔什库尔干)—大月氏—身毒(印度)。

(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1、中国不同地区的佛教

 传入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及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佛教,以大乘为主,称为“北传

佛教”。

 传入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等地区的佛教以小乘

为主,称为“南传佛教”。

 传入中国西藏、内蒙古和蒙古国等地区的佛教属北传佛教中的藏传佛教系统。

2、佛法东渡之初与佛教经典

 佛法东渡之初: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白马驮金”的故事在中国佛教史上广为流

传。

 《四十二章经》,现存最早的汉文佛经,由42段短小经文组成。主要阐述人生无常

的佛教原理,劝告世人放弃爱欲,积极修道,以求解脱。

 《牟子理惑论》相传为东汉末年牟子所作,共39章。全书以宾主问答的方式阐发

佛教基本教义,表现出明显的儒释道三家一致的思想倾向。

3、 佛教的成长与全盛时期

 魏晋时期佛教获得迅速发展,各种佛教经典相继译出,“般若学”成为佛教的显学,

出现了不少有名望的僧人,统治者也对佛教给予支持。

 隋唐时代佛教达到空前繁荣,进入宗派形成和成熟时期。比较重要的有天台宗、华

严宗、法相宗、净土宗、禅宗等。尤其是禅宗的出现,标志着佛教中国化历程的最终完成。

 玄奘取经也是唐代佛教繁荣的代表性事件。

(三)佛教对中国民众的普遍影响

 身虽朽,神不灭。

 地狱与六道。

 善恶与报应。

 时间与空间的拓展。

三、 禅宗与《坛经》

(一)禅宗史上的传说与象征意义

 中国佛教众多宗派中,唯一彻底中国化的是禅宗南宗,它以不依傍任何佛

教经典而著称。

 在禅宗史上,流传着一个著名的传说,它的象征意义非常值得关注。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擦拭,

莫使有尘埃。

——神秀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

何处有尘埃。

——慧能

 对“空”的不同理解:神秀持传统的“法有我空”主张,要防止心灵受到世俗的污

染。慧能则认为外面的世界和心中的世界都是“空”,都是幻相。

 两种修行方式的变化:传统佛教有很多自我修行的方式,慧能则使修行者解脱了苦

苦的修行。

 宗教组织的瓦解:真理的获得和心灵的解脱,只是个人和内心的事情,宗教组织的

存在变得岌岌可危。

(二)《坛经》及其关键词

 “自净” : “世人性本自净”。

 “无念”、“无相”、“无往” : “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 “不立文字” :“自用智慧关照,不假文字”;“以心传心”。

 “顿悟”:“一切万法,尽在自身心中。何不从 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

四、佛教与中国文化

(一)佛教与民众信仰

 佛教在中国经历了几百年的流传演变后,成为一种民俗化的宗教,在民众

中有相当影响力。

 观音菩萨是中国民间最具影响力的佛教形象,甚至超过了对佛陀的崇拜。

而观音菩萨在中国的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佛教在中国世俗化的过程。

 悲—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

 智—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

 行—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

 愿—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

(二)佛教与中国艺术

 佛教对中国各种门类的艺术形式都产生过重要影响。诗歌、词曲、建筑、

雕塑、绘画等无不有其印记。

第三章 文学与艺术

第一节 诗词与小说

 文学起源于人类劳动和社会生活。文字发明以后,依托独特的汉字文体,

我国文学创作了诗歌、散文、词曲、小说等文学样式。它们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一、 诗词

(一)先秦诗歌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中叶(BC11世纪)到春秋中叶

(BC6世纪)的诗歌305篇,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类。

 风是各诸侯国的民俗歌谣,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雅是王畿地区的正声

雅乐,分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词。

 《诗经》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描写战争和劳役;描写爱情与婚姻;叙

述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

 《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

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并融会古代神话传说创造出的新

诗体。它打破了《诗经》四言诗的格调,代之以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

是古代诗歌的大解放。

 著名的楚辞诗人有屈原、宋玉、景差等。

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招魂》等,其中以《离

骚》最著名。

(二)汉赋和乐府

 汉赋是楚辞发展而来的一种长篇韵文。汉武帝时赋体文学兴旺发达,

名家辈出,其中司马相如最为著名,代表作有《上林赋》、《子虚赋》等。东汉

时期班固和张衡的赋最享盛名,其代表作分别为《两都赋》与《两京赋》。

 乐府本为掌管音乐的机构,汉武帝时开始大规模地采集各地民歌,经

加工配乐,成为乐府诗,乃为“乐府”。现存乐府多为东汉时期的作品,其名

篇有《战城南》、《东门行》、《病妇行》、《陌上桑》等。《孔雀东南飞》代表汉

乐府的最高成就。

(三)魏晋南北朝五言诗

 魏晋南北朝是五言诗的时代,它标志着诗乐分离基本完成。文人创作的介

入,使诗歌体式向精细化发展,成为讲究格律的近体诗的前奏。

 北魏曹植、阮籍、左思、潘岳、郭璞等文人诗作,是魏晋五言诗的上乘之

作。

 东晋末陶渊明的出现,使诗坛大放光彩。其清新自然、平淡而有思致的风

 格为后世称道。 南朝文人多热衷于山水诗的写作,晋宋之际的谢灵运和南齐的谢眺皆为山水诗人的代表。 (四)唐诗 唐朝是中国诗歌最辉煌的时代。中国的格律诗定型于唐代,其特点除了字数、句数各有定式外,还讲究字词意义的对仗、押韵和字音平仄相谐。 初唐(655-711年)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陆续登坛于武则天时代,他们以刚健清新之调开唐代独特诗风。 盛唐(712-762年)即玄宗到代宗的半个世纪是唐诗的顶点。孟浩然、王维

代表山水田园诗派;高适、岑参、王昌龄代表边塞诗派。最负盛名的李白、

杜甫则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们将唐代乃至整个中国的诗

歌艺术推向了高峰。

(五)宋词

 词源于民间,是一种和于音乐的新体诗。句子有长有短,也叫“长短句”。  中唐以后,词逐渐引起文人的注意,经过五代的发展完善,两宋时期成为

典型的文学样式,产生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词作家和脍炙人口的词作品。

 宋代词风有婉约派与豪放派之分。婉约派词风委婉柔美,代表词人有柳永、

李清照等;豪放派词风豪迈奔放,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

二、小说

 远古时代,先民们根据劳动和生活实践,以“街谈巷语、道听途说”的方式创

作了大量反映生活或理想的神话和故事。文字发明以后,被记录下来,成为后

世小说的源头。而专门的叙事文学体裁直到元、明以后才开始繁荣。

(一)先秦神话和寓言

 我国古代神话主要保存在《山海经》《淮南子》《列子》《楚辞·问天》等古籍中。

其中《山海经》保存的神话资料最多,且最能体现神话的原始面貌。

 《山海经》全书十八篇,三万余字。现代学者大多认为,《山海经》并非一时一

人所作。它大约成书于战国时代,秦汉时又有增补。《山海经》不仅记录了上古

神话,而且涉及古代的地理、物产、宗教、民俗等内容,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

值。女娲补天

 后羿射日

 鲧禹治水

 精卫填海

 夸父逐日

 嫦蛾奔月

 战国春秋之际是中国寓言最繁荣的时期。《孟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

《战国策》等书中,录下了很多生动可诵的寓言。

 寓言虽短小,但它是最早的叙事文学,在叙事写人、虚构情节方面,都已经具

备了作为小说的基本要素。

(二)魏晋时期的志怪和志人小说

 魏晋时期的文言小说,通常按内容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类。

 “志怪小说”的题材来自神话、宗教故事、民间传说等。东晋干宝的《搜神

记》是代表作品。

 “志人小说”主要记录魏晋时期名士们的崇尚清谈、风度雅量及奇闻轶事。

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代表作品。

(三)唐人传奇

 唐传奇是一种真正接近后来独立文学样式的小说,意味着我国小说发展进

入新的阶段。

 唐传奇对后世小说有重要影响。在内容上,其作品的主人公有不少是下层

市民,情感比较接近普通民众的立场和愿望,这为此后小说向通俗化方向

发展,准备了意识形态的基础。

 在艺术方法上,传奇小说大多跳出了真人真事的限制,有很大的虚构性,

并设计出生动感人和紧张曲折的情节,具有完整的故事性。

 蒋防《霍小玉传》

 元稹《莺莺传》

 白行简《李娃传》

 陈玄佑《离魂记》

 杜光庭《虬髯客传》

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 陈鸿《长恨歌传》

 李朝咸《柳毅传》

 沈亚之《湘中怨解》

 牛僧孺《杜子春传》

(四)宋元话本小说

 “话本”是以说讲形式向公众表演的底本,反映了当时繁荣城市生活的需求。  ”话本”师徒相传,并不断地被修补增改,本质上是一种世代积累的集体创

作。

 “话本”的内容主要是社会普通民众的生活,多用通俗易懂的白话写成,有

大量民间口语。话本注重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曲折情节,发展节奏也较快。

 现存的宋元话本大多散见于《清平山堂话本》、《京本通俗小说》、《喻世明

言》、《警示通言》、《醒世恒言》(三言,明人冯梦龙编)等小说集中。

 《碾玉观音》

 《错斩崔宁》

 《简帖和尚》

 《闹樊楼多情周胜山》

 《志诚张主管》

 《快嘴李翠莲记》

 《合同文字记》

(五)明代小说

 明代白话小说空前繁荣,硕果累累。

 明代长篇章回小说,是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

修饰增改,最后由作家写定完成。

 明代短篇小说,是文人模拟话本,其创作被称为“拟话本”。

 整体言,明代白话小说大多采用世俗化题材,手法写实,贴近生活。叙事

艺术进一步摆脱史传影响,而关注于现实人生和情欲悲欢。

 罗贯中《三国演义》

 施耐庵《水浒传》

 吴承恩《西游记》

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 许仲琳《封神演义》

 拟话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六)清代小说

 清代小说大多是作家个人的创作。

 目光更多地投向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物。

 现实主义巨著——《儒林外史》和《红楼梦》是代表性作品。

 清代短篇小说集,最著名的是《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

 吴敬梓《儒林外史》

 曹雪芹《红楼梦》

 李汝珍《镜花缘》

 石玉昆《三侠五义》

 蒲松林《聊斋志异》

 纪 昀《阅微草堂笔记》

三、文学的民族特色

 “天下合一”观念下的抒情文学传统

 人文精神下的“言志缘情”内核

 美善相兼的艺术本质

第二节 绘画与书法

 绘画与书法是中国艺术最具审美魅力的内容之一,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其形式和意境反映着中国人特有的文化认知和美学情趣。

一、中国绘画

 中国绘画历史源远流长。岩画和陶画是早期绘画之发端。汉代纸张发明后,

画家用毛笔在纸上绘画,才逐渐演变成现在的中国画。

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绘画的重要发展阶段。当时绘画题材以佛像画和道

教画为主流。

 隋唐时期,出现了初期的山水画。由于唐诗的成就和影响,此时的绘画重

情趣求意境,抒情性空前突出,这是中国文人画兴起的开端。

 宋元时期,中国绘画风格愈加多样化;明清时期多种画派纷呈,创造了中

国绘画的繁荣,并为近现代国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古朴的原始艺术

(二)先秦两汉时期的绘画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

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佛学的兴起,士族产生等诸种

因素推动了绘画艺术的蓬勃发展。

 卷轴画开始兴起,曹不兴、卫协、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一批优秀画

家脱颖而出,成为划时代的艺术大师。绘画题材也扩展至人物、山水、动

物等。

 绘画理论研究开始发端,谢赫的《画品》提出绘画的社会功能和品评标准,

这种专业评说使绘画开始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

(四)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

 随封建文化步入鼎盛,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中国绘

画史上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阶段。

 隋唐五代画家辈出,以人物画著称的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

等,其中中唐时期的吴道子最负盛名。山水画在隋唐有突出发展,著名画

家有隋代的展子虔、唐代的王维、李思训、李昭道父子。

 五代的山水画和花鸟画极盛。著名的山水画家有荆浩、关仝、董源、巨然

等。花鸟画家则有徐熙、黄荃等。

(五)宋辽金时期的绘画

 诸多因素使宋代绘画走向繁荣:宋朝在宫中建立了规模庞大的“翰林画院”,

画院的建立对绘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文人士大夫将精神寄

托于诗文绘画;都市的繁荣造成了社会对绘画作品的大量需求。

 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名目繁多,丰富之极。由于画风多样,题材众多,

绘画得以进一步分科,按题材分为山水、花鸟、人物、宗教画及杂画等,

按社会阶层分为宫廷绘画、士人绘画和民间绘画。

1、 流派纷呈的山水画

 北宋前期水墨山水画家的杰出代表有齐鲁画派的李成、关陕画派的范宽。中晚

期的著名画家有郭熙、王诜、米氏父子和王希孟。

 山水画到南宋,又获得新成就。画史称“刘、李、马、夏又一变也”,指的是刘

松年、李唐、马远、夏圭对山水画的突破与变异。

2、人物与世俗民情画

 两宋时期,人物画家们的兴趣和着眼点从帝王贵胄、宫廷侍女转移到世俗

生活中来,出现了大量反映世俗人情的作品。

 著名的画家有武宗元、王居正、李公麟、张择端、李唐、梁楷、牧溪、李

嵩等。

3、色彩纷呈的花鸟画

 中国花鸟画的形成,晚于人物画和山水画。五代花鸟画迅速发展,形成黄

筌父子和徐熙为代表的两个主要画派。且黄氏画风左右着宋初的花鸟画坛。

 北宋中叶出现了赵昌、易元吉、崔白等重视写生的大画家,将花鸟画推入

新阶段。

 北宋末年院体花鸟画兴盛。宋徽宗赵佶主持的“宣和画院” 体现着色彩斑

斓、富丽华贵的画院花鸟画风格。

(六)元代绘画

 元代(1279-1368)是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中央封建王朝。元初蒙古贵族废除科举制度,将百姓分为蒙古、色目、北人、南人四等,造成江南文人“学 而优则仕”美梦的破产,却促使了元代文人画为主流的发展趋势。

 1、笔墨情趣文人画  以书法之笔入画,追求笔墨情韵的时尚,使元代山水画面貌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 元初赵孟頫在这种变革中起了重要作用。赵孟頫不仅在书法和绘画两方面均有极高造诣,而且提出 “书画本来同”的理论,并成功付诸实践。这成为此后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发展主流。 2、“元四家”的风貌  元代中晚期活动于江南的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画山水以寄托清高避世的情感,在笔墨技法上成就显著,对文人山水画典范的形成作出贡献,在画史上被称作“元四家 3、 水墨花竹杂画  在民族矛盾较深的元代,象征高风亮节的梅、兰、竹、菊,更成为画家借物抒情的画题。  元代专长水墨梅竹的画家不少。柯九思、顾安等为墨竹名家,王冕善墨梅,钱选、管道昇以菊花兰花著称,枯木竹石以曹知白、倪瓒较为著名。此种风气绵延多年,以至形成传统,至今不衰。 (七)明代绘画 画派林立是明代(1271-1368)画坛的一大特色。前期有画风奔放的浙派和江夏派,中期以后又形成了极具书卷气的吴门画派。山水花鸟画更具写意色彩,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美学地位。总体言,明代绘画在表现手法上进一步走向多样化。 1、豪放的浙派和江夏派 浙派山水画兴盛于明初,他们师法马、夏,多作斧劈皴,气势豪放。最有代表性的画家是戴进。稍晚的吴伟是湖北武昌(古称江夏)人,其画风与浙派相近,被尊为江夏派的代表人物。 2、优雅的吴门画派 明代中期随着城市经济生活的繁荣,地处江南的苏州(俗称吴门)涌现出卓有成就的画家群体,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家最为著名,人称“吴门画派”。他们把元画奠定的文人水墨山水和花鸟画风格,推向了更高的阶段,基本上完成了“文人画”一统天下的业绩。 3、工笔和写意花鸟 明代前期工笔花鸟画兴盛,林良、边文进、吕纪最有代表性。 明代中后期写意花鸟画进入鼎盛时期,水墨写意大家应运而生。白阳山人陈淳,青藤道人徐渭,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世称“青藤白阳”。 4、董其昌与南北宗论 晚明的董其昌是明代山水画家中的一代宗师。其影响不仅在其创作实践,更在于他提出的“南北宗论”说。董其昌认为从唐朝开始,王维水墨渲染一派为南宗,李思训工笔重彩一派为北宗,前者注重抒情,有文人气;后者注重写实,有工匠气;他崇南贬北。这种绘画见解影响中国画坛数百年,也使文人画的南宗成为画坛正宗。 (八)清代绘画 清代(1644-1840)绘画进一步走向多元,画派林立,摹古创新各行其道。 “四画僧”、“金陵八家”、“四王”和扬州画派,是清前期和中期的主要画派,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艺术家。 西洋画对宫廷绘画产生了影响,清代绘画已呈现出发生奇变的倾向。

1、四大画僧和金陵八家

 清初画坛,存在“摹古”和“创新”两种不同画风。革新一派画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四画僧”弘仁、髡残、朱耷、石涛。

 明末清初,在南京聚居着许多画家,其中的八人被称为“金陵八家”,成就最高的当

属龚贤。

2、扬州八怪

 清代中叶,在商贾云集、思想活跃的扬州,萃集一批卖画为生的文人画家群体,他

们孤高自傲,个性强烈,有违时尚,人称“扬州八怪”。

 主要画家有金农、郑燮、黄慎、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华喦、高凤翰、闵

贞、边寿民等。

3、“西画”影响下的院体画

 清朝重建宫廷画院,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达到鼎盛。其时西洋传教士络绎来华,

意大利的郎世宁、法国的王致诚,捷克的艾启蒙等,带来了西洋画的凹凸阴暗和透视法,对院体画颇有影响。

(九)近现代绘画

 近代(1840)以来,尤其是新文化运动(1915)以后,中国绘画走向新的革新。 “齐

黄潘傅”为代表的艺术家坚持弘扬中华传统艺术,着力于内容与形式的拓展; “林徐刘吴” 为代表的艺术家主张中西兼容,尤其注重吸收西画的优秀成分。他们共同推进了中国绘画的改革。

1、锐意进取的“海上画派”

 上海和广州等沿海城市开埠通商,吸引着各方画家云集,由此形成了时代气息浓厚

的“海上画派”和“岭南画派”。

 “海上画派”的主要画家有赵之谦、“四任”(任熊、任薰、任颐、任预)、虚谷、吴昌

硕、吴友如等。其中最著名的是任颐(伯年)和吴昌硕。

2、继承与开拓的四大家

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绘画经历了激烈的分化与变革。以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

傅抱石为代表的一批有革新精神的画家,植根于传统,却不因循守旧,他们重视弘扬传统绘画中的优秀成分,并提倡师法自然和观察现实生活,使中国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新的拓展。

3、融西创新的四大家

 在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的号召下,中国绘画界气象一新。一些留洋归国的画家,创

办新式美术教育,提倡中西兼融,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绘画的现代改革。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吴作人等即为其中的杰出代表。

二、中国书法

 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它是中国文化最

具审美魅力的内容之一。

 书法艺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先秦的古文字、汉隶时代、魏晋的承前启后、唐

宋鼎盛以及元明清的继承发展。

(一)先秦书法

 这一时期的文字主要是古文与大篆,书法艺术刚刚由蒙昧初期步入萌芽阶段。当时

最常见的书写工具是刀、斧,书写的材料则有石板、木板(也称“简”,分木简和竹简两种)、兽骨甲壳或其它材质。

1、甲 骨 文

 甲骨文是世界上迄今最早的文字书体之一。

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用来祭祀占卜的记录文字。经发掘现存的甲骨文单字总数计4600

字左右,其中1700个字已被学者识别解读。

 甲骨文作为一种书法字体,古朴稚拙,编排纵无列,横无行,参差错落,章法天真

自然。

2、金 文

 金文是指刻凿铸造于金属器皿上的文字,如古代祭器、食具、兵器、货币和金属印

玺上的文字。

 金文石刻中的文字十分讲究书法的美术因素,字形变化大体上呈现了汉字书法由甲

骨文到篆书的完整演进态势。

3、篆 书

 春秋战国时期,汉字书写工具从刀刻斧凿走向笔墨书写,书写材料逐渐普及为竹木

简册和绢帛,篆书由此从甲骨文与金文中蜕变而生。

 大篆可泛指先秦时代后期的各种篆书文字;狭义言,则专门指史籀的“籀文”以及

诸侯国中与之最为相似的秦国篆书。

 小篆是秦统一后的文字,也称秦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其

艺术特征十分明显,字呈长方形,线条匀称;章法纵横成行,简洁流畅。

(二)汉代书法

 汉代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一个关键性时代。两汉三百余年间,书体多变,至汉

末,我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

 隶书是汉代普遍使用的书体。汉代隶书又称分书或八分,笔法不但日臻纯熟,

而且风格多样。目前所留下的百余种汉碑,表现出辉煌竞秀的风貌。

 在隶书成熟的同时,又出现了破体的隶变,发展成为章草、行书,真书(楷书)

也已萌芽。

(三)魏晋书法魏

 晋是书体演变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不仅 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并俱臻完善。  魏晋二百年间楷书、行书、草书的定型、美化无疑是汉字书法史上的又一巨大变革。  魏晋时期造就了两个承前启后的书法革新大家—钟繇,王羲之,他们揭开了中国书

法发展史新的一页。

(四)唐宋书法

 唐宋两代,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黄金时代,涌现出许多大书法家,书法理论专著

也盛于前代。

 初唐书家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大家,此后还有创造性的李邕、张旭、

颜真卿、柳公权、释怀素、钟绍京、孙过庭等。

 宋代为后世所推崇者有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四大家。此外,宋徽宗赵佶独树

一帜,亦堪称道。

(五)元明清书法

 元明两代书风,沿宋习盛于帖学,书法不甚景气。其成就大者还在真行草书方面。  明末清初,碑学开始崛起,注重继承与革新,突出个人风格,书法出现了新局面。

21

第一章 导论

中国文化史

第一节 “文化”与“文明”

一、有关“文化”的定义

 文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文化的理解依然是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 中华民族对“文化”一词并不陌生,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已经出现“以文教化”之说。

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周易·贲卦》

 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

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

 “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涵显型式样,又包涵隐型式样;它具

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是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

——克莱德·克鲁克洪《文化的概念》

 “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

——粱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 “文化即是人类生活之整体,汇集起人类生活之全体即是文化。”

——钱穆《文化与生活》

 “文化的物质层面,是最表层的;而审美趣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思

维方式等,属于最深层;介乎两者之间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

——庞朴《谈文化》

 综上述,我们可得出如下结论,一定意义上,文化可以归结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两种。

 广义文化,即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所有成就的总合,包括一切物质财富和精

神财富。

 狭义文化,特指意识形态,即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诸如宗教信仰、学术思想、道

德情操、科学技术、风俗习惯以及各种制度组织等。

 文化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文化一经形成,便具有独立的形态系统和结构,我们可据

此对文化做出各种各样的划分。同时文化又具有普遍性和共性。

二、“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文化(Culture)文明(Civilization).

 文化与文明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 文化与自然相对,文明与野蛮相对。

 文化更多强调共时性,文明则更多强调历时性。

 文化指向永久,文明则强调状态。

 文明的整体可以因社会变迁而崩溃,文化因子则会留存而积淀为文化传统。

 文化创造了文明,文明推动并发展了文化。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文化与文化传统

 中国文化,是指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在古老华夏大地上创造的文化。

 中国文化不仅是中国境内各民族融合创造的产物,同时也是不断吸纳外来文化元素

的结果。

 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流变过程中历代积累相对不变的文化因子。换言之,就是能最

深刻地表现中国民族性和自我特色的东西。它体现的民族风貌和民族精神,决定着

中华民族的今天和未来。

二、中国文化传统的特色

 家庭、家族或宗族的亲族关系,在古代文化中拥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并影响至今。

 对“天”“人”关系的特殊理解,使“阴阳五行”观念盛行,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影

响极大。

 汉字及其对古代思想方式的影响。

第三节 学习中国文化的意义

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民族凝聚力。

 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渠道和手段。

了解传统文化是我们应该具有的一种普通知识

第二章 哲学与宗教

第一节 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体说来,儒家文化主要经历了先秦儒学、

汉唐经学、宋明理学、现代新儒学四个阶段。

一、 儒学的起源

(一)从家庭、宗族到国家

 宗法:殷周以后形成一系列宗法,其原则是“男女有别,长幼有序。”

 规定:宗法经过文字书写,成为“规定”。

 制度:“规定”扩大到君臣和士农工商,再加上礼(舆论\共识)与法(刑法\皇权),

形成制度。

 国家:制度有暴力支持(军队、监狱、警察), 形成国家。

(二) 儒学的起源

 按照现代的理解,国家获得合法性的主要来源是三个方面:共识(观念认同

Idea);规训(权力制约Stipulate);仪式(象征系统Rite)。

 在普遍皇权(Universal Kingship)笼罩的时代,权力获得合法性的途径,是

获得上天认可的神圣仪式。而古代中国的儒家,最早就是从主持仪式的人那

里发展起来的.

二、“礼”与“仁”的社会秩序

(一)孔子及其学说

孔子(BC551-479),名丘,字仲尼,生于鲁国。幼年丧父,家境贫寒。15岁以学

为志,30岁已学有成就。50岁时逐渐受到当政者的重视,任职至大司寇。55岁时周游

列国,开始长达十余年的漂泊生涯。73岁去世于鲁国。

孔子是历史上第一位私人教师,30时开始授徒讲学,广收门徒三千余人,较有成

就者72人。

孔子向往西周的礼乐文明,终其毕生的热情和努力实践其“克己复礼”的政治主

张和社会理想。

从孔子开始,儒家开始逐渐脱离巫师的知识范畴,儒家思想开始被提升到一个高度,

成为一种有关家庭、社会和国家秩序的学问。

 从家族礼仪之“礼”,到社会道德伦理之“礼”, 发展到国家制度性的“礼法”。

•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 无

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

•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

——《论语·乡党》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尧曰》

 从仪式之“仪”与“分”到社会等级之间的正名,再到国家各阶层的身份清理。

•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论语·颜渊》

•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

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

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论语·季氏》

 从仪式中对神灵的“敬”,到社会上对他人的“仁”,形成国家内部的和谐与稳定。

•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

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颜渊》

•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

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二) 孟子荀子对儒学理论的发展

孟子(BC385-304),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人。青年

时曾周游齐、晋、宋、薛、滕、梁列国,游说他的“王道”和“仁政”,历时约二十年,

不被当道者采纳。中年后退而著述,在教书育人中颇获欣慰。

孟子对孔子学说中“仁”的发挥,成为“内圣之学”的开端。

 孟子尽情发挥了孔子不甚明确的“性善论”,认为“不忍之心”和“恻隐之心”乃人

本性所固有,这种“善端”便是一种先验的善性。

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告子上》  “人皆有不忍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隐之心,非所以

内交于孺子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

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

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羰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人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公孙丑上》

 由性善论出发,提出“仁政”“王道”的政治理想。也就是将“仁”的道德原则和

道德理想运用于政治领域,施行德政。

 人皆有不忍之心。先王有不忍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

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孟子·公孙丑上》

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

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轻也。”

——《孟子·梁惠王》 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

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

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  孟子发挥孔子学说中“仁”的部分,经过汉代《大学》、《中庸》,再到宋代的理学

而登峰造极,后人称为“内圣之学”。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

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

正其心;欲正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

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正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治

国,治国而后平天下。”

—— 《大学·孔经》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谓焉,万物育焉。”

—— 《中庸·右第一章》  “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 《中庸·右第一章》

荀子(BC313-238)名况,字卿。战国晚期赵国(近山西猗氏县)人。他曾在齐

国游学,是齐国稷下学宫的学术 领袖之一,也是先秦学术的集大成者。荀子是中国“外

王之道” 学说的重要开启人。

 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主张“性恶论”。

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

亡运;生而有疾恶焉,顺是,及残践生而忠信志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

是,放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乱理而

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师于治。”

——《荀子·性恶》

 “积土成山,风雨生焉;积水成潭,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保,圣心

备焉。”

——《荀子·君道》

 提倡“礼”和“法”。荀子认为只有通过外在的礼仪约束和法律制裁,才能使人为

善。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

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仪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

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 《荀子 ·礼论》

“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

——《荀子 ·王制》

“人之所以为人者何也?曰: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牡牝而

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僻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圣王。”

——《荀子 ·非相》

二、 儒家的理想人格

(一)“乐道”意识

 儒家对快乐的理解,在于精神境界的体验。

 “(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为染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论语·先进》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甚忧,回也不改

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已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二)浩然之气

 儒学讲究积极进取,博大刚健的精神,以此培养和塑造仁人志士。

 (公孙丑)“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我浩然之气。”“敢

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起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

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养所生者,非义袭而 取之也。”

—— 《孟子·公孙丑上》

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孟子·藤文公下》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论语·子罕》

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 《论语·卫灵公》

 “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也。”

—— 《孟子·告子上》

(三) 忧患意识

 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关怀和实践精神构成了儒家文化的忧患意识。

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

忧贫。”

—— 《论语·卫灵公》

 “朝闻道,夕死可已。”

—— 《论语·里仁》

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

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孟子·告子下》

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已焉;达不离道,故民不

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

善天下。”

—— 《孟子·尽心上》

(四) 君子之道

 内心完善的人,是善良的、正直的,好相处的,实干的。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与

内心。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论语·里仁》

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 《论语·里仁》

 “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 《论语·卫灵公》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 《论语·子路》

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论语·为政》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论语·述而》

 “讷于言而敏于行。” —— 《论语·里仁》

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 《论语·宪问》

第二节 法家文化

法家文化主要是一种政治实践。法家学派的理论对春秋战国之际封建化改

革以及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起了重大作用。西汉以后,独立的法家学

派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是谓“德行并重”。

一、 先秦法家的变法

(一)法家的历史背景和先驱

 春秋战国之际,由于铁器和牛耕的逐渐推广,私田急剧增加,封建依附与

租佃关系产生并获得发展。由此,各种社会矛盾空前尖锐,新兴阶层公开向旧贵族

夺权。

 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引发了治国理念和方式的变革,中原大地出

现了连绵不断的“变法运动” 。著名的有魏国的李悝变法、赵国的公连仲变法、楚

国的吴起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齐国的邹忌变法、燕国的乐毅变法、秦国的商

鞅变法,前后八九十年时间,改革浪潮席卷中原,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二)商鞅变法

商鞅(BC390-338),卫国人。原姓公孙,名鞅,也称卫鞅。因功受封

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十五邑,故称商鞅。秦孝公元年(BC361年)入秦,

孝公三年(BC359年)开始变法,商鞅为左庶长,掌握秦国军政大权。孝

公去世(BC338年),太子驷即位,商鞅被车裂而死。

 公元前359年第一次变法:

什五连坐,互相担保监督;

重农抑商,鼓励耕织;

一家有两个成年男子,强迫分居;

官爵大小以军事上立功多少为标准。

 公元前350年第二次变法:

推行郡县制;

人民必须学习最低程度的礼仪;

统一度量衡制度。

 以法治国

“法者,国之权衡也。” ——《商君书·修权》 “所谓一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

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

——《商君书·赏刑》

 严刑酷法

“以刑去刑,国治;以刑改刑,国乱。故曰:行刑重轻,刑去事成,

国强;重重而轻轻,刑至事生,国削。”

——《商君书·去强》

 农战为本

“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等。”

——《商君书·农战》

 愚民政策

“愚农不知、不好学问,则务农疾。” ——《商君书·农战》

二、 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韩非

(一)韩非生平

韩非(BC?-233年),韩国贵族,以国为姓,是荀况的学生。目睹韩国

国政衰乱,心急如焚,多次上书韩王而不被采纳。失望之余,发愤著述,

著作收为《韩非子》一书。

秦始皇对韩非著作十分赞赏,迫使韩国于BC233年让韩非。韩非到秦

国后,因李斯的嫉妒、排挤、被捕入狱,受逼而死。但其学说为秦始皇采

用,并被公认为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

(二)韩非的学说

 韩非继承荀子的性恶论,并作了透彻发挥。

“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

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

死则棺不卖,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

——《韩非子·备内》 “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虑之后便,计之长利也。”

——《韩非子·六反》 “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

——《韩非子·难一》  “法”、“术”、“势”结合的治国理论。

“夫严刑重罚者,民之所恶也,而国之所以治业也;哀怜百姓,轻刑法者,民之所

喜,而国之所危也。”

——《韩非子·奸劫轼臣》

“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韩非子·定法》

“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

——《韩非子·定法》

“主用术则大臣不得擅断,近习不敢卖重。”

——《韩非子·和氏》

三、 法家与秦汉政治

(一)秦始皇横扫六合

秦始皇赢政(BC259-210年),秦庄襄王之子。13岁登王位,22岁亲政。自BC230年至BC221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秦王朝。秦始皇以法家为立国的指导思想,并推行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第三节 道家文化

儒家讲究刚健有为、积极入世,道家则突出超越人生、追求人格自由,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影响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道家作为儒家思想的补充,共同建构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思想文化。“儒道互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事实“和人们的共识。

一、老子之道

(一)老子的生平与著作

老子,大约生于BC571年,姓李,名聃,字伯阳。春秋末期陈国人(今河南鹿邑)。因其生来就是白发,故称为老子。曾做过周朝的“收藏室之史”。

《老子》是老子著作,也称为《道德经》,前十三章为《道经》,后十四章为《德经》。

(二)道的哲学

 老子的“道”,在其思想体系中属于本体论范畴。 它是先于天地而生的世界万物

的本原。它是先于天地而生的世界万物的本原;同时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最突出的规律有二:返本复初和对立转化。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老子·第二十五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

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第一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第四十二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第四十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第五十八章》

 老子的“道”,也针对人生,特别是生存,有“贵生”和“重命”的倾向。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老子·第十三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沫列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第十二章》

 老子认为,按照“道”的方式,在政治上以少管无为为佳。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老子·第七十五章》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第五十七章》

二、庄子的思想

(一)庄子的生平与著作

庄子(约BC369-286年),名周。宋国蒙人(今河南商丘市东北,另一说今安徽蒙城人)。曾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相传,其自幼聪明好学,曾南游楚越,探访古风。楚威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拒绝,从此终身不仕,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

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分为三十三篇,近七万言。

(二)超越的智慧

 庄子关心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超越。庄子看来,人类只是宇宙的组成部分,因而

可以超越空间、时间、利与义、生与死等相对的概念。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庄子·逍遥游》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繁茂,伐木者止 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庄子·山木》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庄子·人间世》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庄子·至乐》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庄子·列御寇》

 庄子认为人生要达到真正的自由,则要“无己”、“无功”、“无名”,什么都不依赖。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庄子·逍遥游》

“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养生主》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 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 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齐物论》

 虚静、空明,一切不系于心,是“心斋”、“坐忘”的境界,这是体验宇宙人生之

“道”的惟一途径。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 乎,有道邪?‟

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 ;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 蹶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 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 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庄子·达生》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

——《庄子·徐无鬼》

三、 道家与中国艺术精神

(一)自然之美

 道家在审美观念上十分崇尚自然之美,认为自然具有神奇的创造力,自然天成是

最好的美学境界。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

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庄子·知北游》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庄子·应帝王》

“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故古之王天下者,奚为哉?

天地而已矣。”

——《庄子·天道》

(二)意境之美

 中国艺术的审美趣味,强调含蓄美,即意在言外、弦外之音、景外之景,象外之

象等。这种对神韵和空灵的讲究,与道家学说息息相关。

第四节 佛教与中国文化

佛教诞生于印度,自汉代传入中国,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与中国的儒、道学说相互渗透,逐渐巩固了在中国文化体系中的地位,成为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可以说,华夏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

一、 佛教概说

(一)印度佛教的传说

佛教创始人释加牟尼(约BC566-486年),生于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城(今尼

泊尔南境),姓乔答摩,名悉达多。成道后,被尊称为“释加牟尼”,意思是“释加族的贤人”。

传说其成道前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净饭王对他寄予厚望。29岁放弃世俗

荣华,开始悟道生涯。35岁大彻大悟,此后45年中周游各地,宣传自己的学说。约公元前486年,佛陀以80岁高龄入灭。

(二)佛教对人世的基本态度

 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六入”“触”、“受”、“爱”、“取”、“有”、“生”、

“老死”。

 三毒:“贪”、“嗔”、“痴”。

 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 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 三学: “戒”、“定”、“慧”

(三)印度佛教的繁荣与衰落

1、部派佛教时期

 部派佛教时期:释迦牟尼去世100余年后,佛教教团因对教义和戒律的不同理解产

生分裂。分为上座部(以长老为主,比较保守)和大众部(年轻僧侣为主,比较激进)两大部派。

 上座部各派偏重于说“有”,认为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都是实在的。大众部各派偏

重于说“无”,认为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空”(虚假不实);或只承认现在实有,过去和未来都不是实有的。

2、大乘佛教时期

 大乘佛教时期:公元1世纪左右,大乘佛教兴起。为取得佛教的正统地位,他们把

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而自称“大乘”。

 大乘佛教把世界一切现象归之于“空”,又将释迦牟尼完全神话,建立起偶像崇拜

系统,并宣扬“三世”“十方”有无数量的佛,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标就是成佛。  大乘佛教在印度有两大派别:中观学派(空宗)和瑜伽行派(有宗)。

3、佛教衰落时期

 佛教的衰落时期:公元7世纪起,印度佛教开始走向衰落。大乘佛教的一部分派别

与印度教相结合,形成密教。其特点:一是系统组织化的咒术礼仪;二是强烈的神秘主义色彩。

 公元10世纪末起,印度不断遭受伊斯兰国家的侵略,佛教圣地先后被破坏。13世

纪初入侵者焚烧了仅存的密教中心超岩寺,标志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消亡。

 公元19世纪末,佛教转而由锡兰(今斯里兰卡)倒传入印度,印度佛教徒掀起佛

教“复兴”运动。

二、 佛教传入中国

(一)丝绸之路的再发现

 根据历史记载和学者研究,中国古代与西域联系的通道,分南北两道。

 北路:沿塔里木北部的天山山脉,自罗布泊—吐鲁番(车师)—焉耆—轮

台—龟兹—疏勒—大宛—康居—大夏(阿富汗)。

 南路:沿塔里木南部的昆仑山脉,自鄯善—精绝(塔克拉玛干)—于阗(和

田)—莎车—蒲犁(塔什库尔干)—大月氏—身毒(印度)。

(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1、中国不同地区的佛教

 传入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及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佛教,以大乘为主,称为“北传

佛教”。

 传入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等地区的佛教以小乘

为主,称为“南传佛教”。

 传入中国西藏、内蒙古和蒙古国等地区的佛教属北传佛教中的藏传佛教系统。

2、佛法东渡之初与佛教经典

 佛法东渡之初: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白马驮金”的故事在中国佛教史上广为流

传。

 《四十二章经》,现存最早的汉文佛经,由42段短小经文组成。主要阐述人生无常

的佛教原理,劝告世人放弃爱欲,积极修道,以求解脱。

 《牟子理惑论》相传为东汉末年牟子所作,共39章。全书以宾主问答的方式阐发

佛教基本教义,表现出明显的儒释道三家一致的思想倾向。

3、 佛教的成长与全盛时期

 魏晋时期佛教获得迅速发展,各种佛教经典相继译出,“般若学”成为佛教的显学,

出现了不少有名望的僧人,统治者也对佛教给予支持。

 隋唐时代佛教达到空前繁荣,进入宗派形成和成熟时期。比较重要的有天台宗、华

严宗、法相宗、净土宗、禅宗等。尤其是禅宗的出现,标志着佛教中国化历程的最终完成。

 玄奘取经也是唐代佛教繁荣的代表性事件。

(三)佛教对中国民众的普遍影响

 身虽朽,神不灭。

 地狱与六道。

 善恶与报应。

 时间与空间的拓展。

三、 禅宗与《坛经》

(一)禅宗史上的传说与象征意义

 中国佛教众多宗派中,唯一彻底中国化的是禅宗南宗,它以不依傍任何佛

教经典而著称。

 在禅宗史上,流传着一个著名的传说,它的象征意义非常值得关注。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擦拭,

莫使有尘埃。

——神秀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

何处有尘埃。

——慧能

 对“空”的不同理解:神秀持传统的“法有我空”主张,要防止心灵受到世俗的污

染。慧能则认为外面的世界和心中的世界都是“空”,都是幻相。

 两种修行方式的变化:传统佛教有很多自我修行的方式,慧能则使修行者解脱了苦

苦的修行。

 宗教组织的瓦解:真理的获得和心灵的解脱,只是个人和内心的事情,宗教组织的

存在变得岌岌可危。

(二)《坛经》及其关键词

 “自净” : “世人性本自净”。

 “无念”、“无相”、“无往” : “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 “不立文字” :“自用智慧关照,不假文字”;“以心传心”。

 “顿悟”:“一切万法,尽在自身心中。何不从 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

四、佛教与中国文化

(一)佛教与民众信仰

 佛教在中国经历了几百年的流传演变后,成为一种民俗化的宗教,在民众

中有相当影响力。

 观音菩萨是中国民间最具影响力的佛教形象,甚至超过了对佛陀的崇拜。

而观音菩萨在中国的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佛教在中国世俗化的过程。

 悲—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

 智—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

 行—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

 愿—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

(二)佛教与中国艺术

 佛教对中国各种门类的艺术形式都产生过重要影响。诗歌、词曲、建筑、

雕塑、绘画等无不有其印记。

第三章 文学与艺术

第一节 诗词与小说

 文学起源于人类劳动和社会生活。文字发明以后,依托独特的汉字文体,

我国文学创作了诗歌、散文、词曲、小说等文学样式。它们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一、 诗词

(一)先秦诗歌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中叶(BC11世纪)到春秋中叶

(BC6世纪)的诗歌305篇,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类。

 风是各诸侯国的民俗歌谣,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雅是王畿地区的正声

雅乐,分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词。

 《诗经》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描写战争和劳役;描写爱情与婚姻;叙

述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

 《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

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并融会古代神话传说创造出的新

诗体。它打破了《诗经》四言诗的格调,代之以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

是古代诗歌的大解放。

 著名的楚辞诗人有屈原、宋玉、景差等。

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招魂》等,其中以《离

骚》最著名。

(二)汉赋和乐府

 汉赋是楚辞发展而来的一种长篇韵文。汉武帝时赋体文学兴旺发达,

名家辈出,其中司马相如最为著名,代表作有《上林赋》、《子虚赋》等。东汉

时期班固和张衡的赋最享盛名,其代表作分别为《两都赋》与《两京赋》。

 乐府本为掌管音乐的机构,汉武帝时开始大规模地采集各地民歌,经

加工配乐,成为乐府诗,乃为“乐府”。现存乐府多为东汉时期的作品,其名

篇有《战城南》、《东门行》、《病妇行》、《陌上桑》等。《孔雀东南飞》代表汉

乐府的最高成就。

(三)魏晋南北朝五言诗

 魏晋南北朝是五言诗的时代,它标志着诗乐分离基本完成。文人创作的介

入,使诗歌体式向精细化发展,成为讲究格律的近体诗的前奏。

 北魏曹植、阮籍、左思、潘岳、郭璞等文人诗作,是魏晋五言诗的上乘之

作。

 东晋末陶渊明的出现,使诗坛大放光彩。其清新自然、平淡而有思致的风

 格为后世称道。 南朝文人多热衷于山水诗的写作,晋宋之际的谢灵运和南齐的谢眺皆为山水诗人的代表。 (四)唐诗 唐朝是中国诗歌最辉煌的时代。中国的格律诗定型于唐代,其特点除了字数、句数各有定式外,还讲究字词意义的对仗、押韵和字音平仄相谐。 初唐(655-711年)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陆续登坛于武则天时代,他们以刚健清新之调开唐代独特诗风。 盛唐(712-762年)即玄宗到代宗的半个世纪是唐诗的顶点。孟浩然、王维

代表山水田园诗派;高适、岑参、王昌龄代表边塞诗派。最负盛名的李白、

杜甫则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们将唐代乃至整个中国的诗

歌艺术推向了高峰。

(五)宋词

 词源于民间,是一种和于音乐的新体诗。句子有长有短,也叫“长短句”。  中唐以后,词逐渐引起文人的注意,经过五代的发展完善,两宋时期成为

典型的文学样式,产生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词作家和脍炙人口的词作品。

 宋代词风有婉约派与豪放派之分。婉约派词风委婉柔美,代表词人有柳永、

李清照等;豪放派词风豪迈奔放,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

二、小说

 远古时代,先民们根据劳动和生活实践,以“街谈巷语、道听途说”的方式创

作了大量反映生活或理想的神话和故事。文字发明以后,被记录下来,成为后

世小说的源头。而专门的叙事文学体裁直到元、明以后才开始繁荣。

(一)先秦神话和寓言

 我国古代神话主要保存在《山海经》《淮南子》《列子》《楚辞·问天》等古籍中。

其中《山海经》保存的神话资料最多,且最能体现神话的原始面貌。

 《山海经》全书十八篇,三万余字。现代学者大多认为,《山海经》并非一时一

人所作。它大约成书于战国时代,秦汉时又有增补。《山海经》不仅记录了上古

神话,而且涉及古代的地理、物产、宗教、民俗等内容,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

值。女娲补天

 后羿射日

 鲧禹治水

 精卫填海

 夸父逐日

 嫦蛾奔月

 战国春秋之际是中国寓言最繁荣的时期。《孟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

《战国策》等书中,录下了很多生动可诵的寓言。

 寓言虽短小,但它是最早的叙事文学,在叙事写人、虚构情节方面,都已经具

备了作为小说的基本要素。

(二)魏晋时期的志怪和志人小说

 魏晋时期的文言小说,通常按内容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类。

 “志怪小说”的题材来自神话、宗教故事、民间传说等。东晋干宝的《搜神

记》是代表作品。

 “志人小说”主要记录魏晋时期名士们的崇尚清谈、风度雅量及奇闻轶事。

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代表作品。

(三)唐人传奇

 唐传奇是一种真正接近后来独立文学样式的小说,意味着我国小说发展进

入新的阶段。

 唐传奇对后世小说有重要影响。在内容上,其作品的主人公有不少是下层

市民,情感比较接近普通民众的立场和愿望,这为此后小说向通俗化方向

发展,准备了意识形态的基础。

 在艺术方法上,传奇小说大多跳出了真人真事的限制,有很大的虚构性,

并设计出生动感人和紧张曲折的情节,具有完整的故事性。

 蒋防《霍小玉传》

 元稹《莺莺传》

 白行简《李娃传》

 陈玄佑《离魂记》

 杜光庭《虬髯客传》

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 陈鸿《长恨歌传》

 李朝咸《柳毅传》

 沈亚之《湘中怨解》

 牛僧孺《杜子春传》

(四)宋元话本小说

 “话本”是以说讲形式向公众表演的底本,反映了当时繁荣城市生活的需求。  ”话本”师徒相传,并不断地被修补增改,本质上是一种世代积累的集体创

作。

 “话本”的内容主要是社会普通民众的生活,多用通俗易懂的白话写成,有

大量民间口语。话本注重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曲折情节,发展节奏也较快。

 现存的宋元话本大多散见于《清平山堂话本》、《京本通俗小说》、《喻世明

言》、《警示通言》、《醒世恒言》(三言,明人冯梦龙编)等小说集中。

 《碾玉观音》

 《错斩崔宁》

 《简帖和尚》

 《闹樊楼多情周胜山》

 《志诚张主管》

 《快嘴李翠莲记》

 《合同文字记》

(五)明代小说

 明代白话小说空前繁荣,硕果累累。

 明代长篇章回小说,是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

修饰增改,最后由作家写定完成。

 明代短篇小说,是文人模拟话本,其创作被称为“拟话本”。

 整体言,明代白话小说大多采用世俗化题材,手法写实,贴近生活。叙事

艺术进一步摆脱史传影响,而关注于现实人生和情欲悲欢。

 罗贯中《三国演义》

 施耐庵《水浒传》

 吴承恩《西游记》

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 许仲琳《封神演义》

 拟话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六)清代小说

 清代小说大多是作家个人的创作。

 目光更多地投向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物。

 现实主义巨著——《儒林外史》和《红楼梦》是代表性作品。

 清代短篇小说集,最著名的是《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

 吴敬梓《儒林外史》

 曹雪芹《红楼梦》

 李汝珍《镜花缘》

 石玉昆《三侠五义》

 蒲松林《聊斋志异》

 纪 昀《阅微草堂笔记》

三、文学的民族特色

 “天下合一”观念下的抒情文学传统

 人文精神下的“言志缘情”内核

 美善相兼的艺术本质

第二节 绘画与书法

 绘画与书法是中国艺术最具审美魅力的内容之一,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其形式和意境反映着中国人特有的文化认知和美学情趣。

一、中国绘画

 中国绘画历史源远流长。岩画和陶画是早期绘画之发端。汉代纸张发明后,

画家用毛笔在纸上绘画,才逐渐演变成现在的中国画。

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绘画的重要发展阶段。当时绘画题材以佛像画和道

教画为主流。

 隋唐时期,出现了初期的山水画。由于唐诗的成就和影响,此时的绘画重

情趣求意境,抒情性空前突出,这是中国文人画兴起的开端。

 宋元时期,中国绘画风格愈加多样化;明清时期多种画派纷呈,创造了中

国绘画的繁荣,并为近现代国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古朴的原始艺术

(二)先秦两汉时期的绘画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

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佛学的兴起,士族产生等诸种

因素推动了绘画艺术的蓬勃发展。

 卷轴画开始兴起,曹不兴、卫协、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一批优秀画

家脱颖而出,成为划时代的艺术大师。绘画题材也扩展至人物、山水、动

物等。

 绘画理论研究开始发端,谢赫的《画品》提出绘画的社会功能和品评标准,

这种专业评说使绘画开始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

(四)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

 随封建文化步入鼎盛,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中国绘

画史上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阶段。

 隋唐五代画家辈出,以人物画著称的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

等,其中中唐时期的吴道子最负盛名。山水画在隋唐有突出发展,著名画

家有隋代的展子虔、唐代的王维、李思训、李昭道父子。

 五代的山水画和花鸟画极盛。著名的山水画家有荆浩、关仝、董源、巨然

等。花鸟画家则有徐熙、黄荃等。

(五)宋辽金时期的绘画

 诸多因素使宋代绘画走向繁荣:宋朝在宫中建立了规模庞大的“翰林画院”,

画院的建立对绘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文人士大夫将精神寄

托于诗文绘画;都市的繁荣造成了社会对绘画作品的大量需求。

 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名目繁多,丰富之极。由于画风多样,题材众多,

绘画得以进一步分科,按题材分为山水、花鸟、人物、宗教画及杂画等,

按社会阶层分为宫廷绘画、士人绘画和民间绘画。

1、 流派纷呈的山水画

 北宋前期水墨山水画家的杰出代表有齐鲁画派的李成、关陕画派的范宽。中晚

期的著名画家有郭熙、王诜、米氏父子和王希孟。

 山水画到南宋,又获得新成就。画史称“刘、李、马、夏又一变也”,指的是刘

松年、李唐、马远、夏圭对山水画的突破与变异。

2、人物与世俗民情画

 两宋时期,人物画家们的兴趣和着眼点从帝王贵胄、宫廷侍女转移到世俗

生活中来,出现了大量反映世俗人情的作品。

 著名的画家有武宗元、王居正、李公麟、张择端、李唐、梁楷、牧溪、李

嵩等。

3、色彩纷呈的花鸟画

 中国花鸟画的形成,晚于人物画和山水画。五代花鸟画迅速发展,形成黄

筌父子和徐熙为代表的两个主要画派。且黄氏画风左右着宋初的花鸟画坛。

 北宋中叶出现了赵昌、易元吉、崔白等重视写生的大画家,将花鸟画推入

新阶段。

 北宋末年院体花鸟画兴盛。宋徽宗赵佶主持的“宣和画院” 体现着色彩斑

斓、富丽华贵的画院花鸟画风格。

(六)元代绘画

 元代(1279-1368)是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中央封建王朝。元初蒙古贵族废除科举制度,将百姓分为蒙古、色目、北人、南人四等,造成江南文人“学 而优则仕”美梦的破产,却促使了元代文人画为主流的发展趋势。

 1、笔墨情趣文人画  以书法之笔入画,追求笔墨情韵的时尚,使元代山水画面貌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 元初赵孟頫在这种变革中起了重要作用。赵孟頫不仅在书法和绘画两方面均有极高造诣,而且提出 “书画本来同”的理论,并成功付诸实践。这成为此后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发展主流。 2、“元四家”的风貌  元代中晚期活动于江南的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画山水以寄托清高避世的情感,在笔墨技法上成就显著,对文人山水画典范的形成作出贡献,在画史上被称作“元四家 3、 水墨花竹杂画  在民族矛盾较深的元代,象征高风亮节的梅、兰、竹、菊,更成为画家借物抒情的画题。  元代专长水墨梅竹的画家不少。柯九思、顾安等为墨竹名家,王冕善墨梅,钱选、管道昇以菊花兰花著称,枯木竹石以曹知白、倪瓒较为著名。此种风气绵延多年,以至形成传统,至今不衰。 (七)明代绘画 画派林立是明代(1271-1368)画坛的一大特色。前期有画风奔放的浙派和江夏派,中期以后又形成了极具书卷气的吴门画派。山水花鸟画更具写意色彩,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美学地位。总体言,明代绘画在表现手法上进一步走向多样化。 1、豪放的浙派和江夏派 浙派山水画兴盛于明初,他们师法马、夏,多作斧劈皴,气势豪放。最有代表性的画家是戴进。稍晚的吴伟是湖北武昌(古称江夏)人,其画风与浙派相近,被尊为江夏派的代表人物。 2、优雅的吴门画派 明代中期随着城市经济生活的繁荣,地处江南的苏州(俗称吴门)涌现出卓有成就的画家群体,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家最为著名,人称“吴门画派”。他们把元画奠定的文人水墨山水和花鸟画风格,推向了更高的阶段,基本上完成了“文人画”一统天下的业绩。 3、工笔和写意花鸟 明代前期工笔花鸟画兴盛,林良、边文进、吕纪最有代表性。 明代中后期写意花鸟画进入鼎盛时期,水墨写意大家应运而生。白阳山人陈淳,青藤道人徐渭,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世称“青藤白阳”。 4、董其昌与南北宗论 晚明的董其昌是明代山水画家中的一代宗师。其影响不仅在其创作实践,更在于他提出的“南北宗论”说。董其昌认为从唐朝开始,王维水墨渲染一派为南宗,李思训工笔重彩一派为北宗,前者注重抒情,有文人气;后者注重写实,有工匠气;他崇南贬北。这种绘画见解影响中国画坛数百年,也使文人画的南宗成为画坛正宗。 (八)清代绘画 清代(1644-1840)绘画进一步走向多元,画派林立,摹古创新各行其道。 “四画僧”、“金陵八家”、“四王”和扬州画派,是清前期和中期的主要画派,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艺术家。 西洋画对宫廷绘画产生了影响,清代绘画已呈现出发生奇变的倾向。

1、四大画僧和金陵八家

 清初画坛,存在“摹古”和“创新”两种不同画风。革新一派画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四画僧”弘仁、髡残、朱耷、石涛。

 明末清初,在南京聚居着许多画家,其中的八人被称为“金陵八家”,成就最高的当

属龚贤。

2、扬州八怪

 清代中叶,在商贾云集、思想活跃的扬州,萃集一批卖画为生的文人画家群体,他

们孤高自傲,个性强烈,有违时尚,人称“扬州八怪”。

 主要画家有金农、郑燮、黄慎、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华喦、高凤翰、闵

贞、边寿民等。

3、“西画”影响下的院体画

 清朝重建宫廷画院,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达到鼎盛。其时西洋传教士络绎来华,

意大利的郎世宁、法国的王致诚,捷克的艾启蒙等,带来了西洋画的凹凸阴暗和透视法,对院体画颇有影响。

(九)近现代绘画

 近代(1840)以来,尤其是新文化运动(1915)以后,中国绘画走向新的革新。 “齐

黄潘傅”为代表的艺术家坚持弘扬中华传统艺术,着力于内容与形式的拓展; “林徐刘吴” 为代表的艺术家主张中西兼容,尤其注重吸收西画的优秀成分。他们共同推进了中国绘画的改革。

1、锐意进取的“海上画派”

 上海和广州等沿海城市开埠通商,吸引着各方画家云集,由此形成了时代气息浓厚

的“海上画派”和“岭南画派”。

 “海上画派”的主要画家有赵之谦、“四任”(任熊、任薰、任颐、任预)、虚谷、吴昌

硕、吴友如等。其中最著名的是任颐(伯年)和吴昌硕。

2、继承与开拓的四大家

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绘画经历了激烈的分化与变革。以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

傅抱石为代表的一批有革新精神的画家,植根于传统,却不因循守旧,他们重视弘扬传统绘画中的优秀成分,并提倡师法自然和观察现实生活,使中国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新的拓展。

3、融西创新的四大家

 在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的号召下,中国绘画界气象一新。一些留洋归国的画家,创

办新式美术教育,提倡中西兼融,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绘画的现代改革。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吴作人等即为其中的杰出代表。

二、中国书法

 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它是中国文化最

具审美魅力的内容之一。

 书法艺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先秦的古文字、汉隶时代、魏晋的承前启后、唐

宋鼎盛以及元明清的继承发展。

(一)先秦书法

 这一时期的文字主要是古文与大篆,书法艺术刚刚由蒙昧初期步入萌芽阶段。当时

最常见的书写工具是刀、斧,书写的材料则有石板、木板(也称“简”,分木简和竹简两种)、兽骨甲壳或其它材质。

1、甲 骨 文

 甲骨文是世界上迄今最早的文字书体之一。

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用来祭祀占卜的记录文字。经发掘现存的甲骨文单字总数计4600

字左右,其中1700个字已被学者识别解读。

 甲骨文作为一种书法字体,古朴稚拙,编排纵无列,横无行,参差错落,章法天真

自然。

2、金 文

 金文是指刻凿铸造于金属器皿上的文字,如古代祭器、食具、兵器、货币和金属印

玺上的文字。

 金文石刻中的文字十分讲究书法的美术因素,字形变化大体上呈现了汉字书法由甲

骨文到篆书的完整演进态势。

3、篆 书

 春秋战国时期,汉字书写工具从刀刻斧凿走向笔墨书写,书写材料逐渐普及为竹木

简册和绢帛,篆书由此从甲骨文与金文中蜕变而生。

 大篆可泛指先秦时代后期的各种篆书文字;狭义言,则专门指史籀的“籀文”以及

诸侯国中与之最为相似的秦国篆书。

 小篆是秦统一后的文字,也称秦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其

艺术特征十分明显,字呈长方形,线条匀称;章法纵横成行,简洁流畅。

(二)汉代书法

 汉代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一个关键性时代。两汉三百余年间,书体多变,至汉

末,我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

 隶书是汉代普遍使用的书体。汉代隶书又称分书或八分,笔法不但日臻纯熟,

而且风格多样。目前所留下的百余种汉碑,表现出辉煌竞秀的风貌。

 在隶书成熟的同时,又出现了破体的隶变,发展成为章草、行书,真书(楷书)

也已萌芽。

(三)魏晋书法魏

 晋是书体演变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不仅 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并俱臻完善。  魏晋二百年间楷书、行书、草书的定型、美化无疑是汉字书法史上的又一巨大变革。  魏晋时期造就了两个承前启后的书法革新大家—钟繇,王羲之,他们揭开了中国书

法发展史新的一页。

(四)唐宋书法

 唐宋两代,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黄金时代,涌现出许多大书法家,书法理论专著

也盛于前代。

 初唐书家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大家,此后还有创造性的李邕、张旭、

颜真卿、柳公权、释怀素、钟绍京、孙过庭等。

 宋代为后世所推崇者有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四大家。此外,宋徽宗赵佶独树

一帜,亦堪称道。

(五)元明清书法

 元明两代书风,沿宋习盛于帖学,书法不甚景气。其成就大者还在真行草书方面。  明末清初,碑学开始崛起,注重继承与革新,突出个人风格,书法出现了新局面。

21


相关内容

  •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题纲第三单元
  •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题纲第三单元 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1.明朝建立的时间,人物及谥号,都城?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南京. 2.和皇太极为清朝建立各作了哪些贡献?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1616年建立后金(1115年女真族曾经建立过与南宋对峙的金朝).1636年,皇 ...

  • 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复习题
  •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2.会不会制作和使用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3.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4.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 5.学会用火的意义: 火的使用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6. ...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知识点复习题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复习题 1. 现代的设计中黑.白.灰能给我们带来简洁.爽朗.愉悦的感受.灰色有感觉. 答案(C ) A .深沉.厚重 B .纯洁.轻盈 C .高贵.优雅 D .朴素.沉郁 2. 齐白石是我国现代画家,他最擅长的是画A ) A .虾 B .马 C .虎 D .鸡 3. 招贴画是张贴 ...

  • 统一国家的建立复习题
  • 统一国家的建立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对秦始皇的功过说法正确的有()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长期战乱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②为巩固统一,他自称始皇帝,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在地方设立郡县.③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④为加强中央与地方联系,修驰道.⑤为加强思想控制 ...

  • 书籍设计讲义
  • 课程介绍 书籍装帧作为一种出书行为自古有之,但作为一门独立的设计门类,却是现代的事.由于国外出版物的引进和设计意识的导入,书籍装帧已演变成为书籍设计,是从字.图.色.纸四个方面对书籍进行全方位而不只限制于封面的构思和打造.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的掌握书籍装帧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设计制作流 ...

  • 初一历史上册习题
  • 初一级历史(上册)复习题 (编写:南庄中学 罗瑞玲)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 . 2.距今约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被称为"北京人". 3但他们已经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上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 4.在从猿到人 ...

  • 初一历史下册2.3单元复习题
  • 初一下学期期末历史复习题 一.填空题 22.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时期制成的. 23.生活在北宋的司马光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 到 的历史. 24.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北宋文学家是 25.元代剧作家人才辈出,其中最优秀的是,代表作是 7.宋朝时,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 ...

  •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1.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学法)及其体系: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其理论体系:①语文课程论:②语文教材论:③语文教学论:④语文活动论:⑤语文学习论:⑥语文教师论:⑦语文教研论:⑧ ...

  • 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参考书目一览
  • 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参考书目一览 本文系统介绍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难度,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就业,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学费,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辅导,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大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北大考研机构! 五.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