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自然教学案例

第二课哭泣的自然

(第1课时)教学案例

一、背景:

长期以来,老师们总是抱怨学生上课不积极,导致教学效益低下。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我们的教学观念不是没有关系。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学生思维过程重视不够,误认为教材内容是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没有发掘出教材系统前后的本质联系,导致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照本宣科讲教材,学生听起来很是枯燥乏味。另外误以为教师的思维过程就是学生的思维逻辑,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导致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错位或脱节。因此本人认为要想提高教学效益,应杜绝“照本宣科”现象,善于调整课本知识结构,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增强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二、主题

新课程理念强调“用教材教”,在此种教学行为中,教材只是一种学习工具,教材内容只是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从宏观上说教师既可以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顺序进行教学,也可以按照教材的编排结构进行教学,还可以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重新编排一个教学的结构。从微观上讲,教材中设计了探究活动的环节,教师可以进行各种变通,既可以完全根据教材的设计进行,也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补充另外的活动或采取其他的方式。因此,

我想根据本校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及本校教学设备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且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

三、案例事件:

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有关“哭泣的自然”的教学内容,它分了二个框题,其中第一框“资源在枯竭”中谈了资源在枯竭的表现。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教学时打乱了教材原有结构,对其进行了重新整合,同时对一些探究活动稍做了一点变通。具体是这样的:我首先讲述了土地荒漠化,再讲物种的减少,水资源的短缺和能源的匮乏,并且搜集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图片,组织学生在课上进行讨论,精心的制成课件,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本课本内容较多,所以我只以第一课时为例,具体做法如下:

教学重点:资源在枯竭的主要表现(土地荒漠化、物种减少) 教学难点: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危害及物种减少的原因危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视频(意在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同学们都看到了什么?

生回答略

师:那么这些都属于什么?(资源)

师:你了解我国的资源吗?

生:不了解

师出示多媒体,那么你知道我国的资源特点吗?

生:不知道

师:那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意在让学生轻松地总结出我国资源的特点)

生看视频

师:这回了解了吗?生回答

师:很正确,同学们说的也很好,师出示多媒体

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再加之人们利用不合理,所以我国的资源日益枯竭,那么我国资源日益枯竭的表现有哪些,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共同探讨。多媒体出示课题

资源在枯竭

(二)、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知道我国资源枯竭的表现吗?

生看书回答略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土地荒漠化、物种的减少(教师打乱了课本结构,因为土地荒漠化使很多动植物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影响所以我先讲土地荒漠化)

多媒体出示几幅图片

从图片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呢?

生回答略

师:你知道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省区吗?

同学们讨论交流

师出示多媒体

下面我们来看一组荒漠化的数据,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土地荒漠化的速度日益加快,对我国已经构成了威胁,那么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出现吗?)

生讨论交流回答

师:很正确,那么土地荒漠化导致怎样的后果呢?

生回答略

师出示多媒体(1、耕地减少2、水土流失严重3、人类居住条件恶劣)

师过渡:土地荒漠化除了人为造成之外,沙尘暴也是土地荒漠化的又一原因,下面我们一同来了解沙尘暴

多媒体出示数据

你知道我国最严重的一次沙尘暴吗?(学生根据课下搜索回答) 教师出示多媒体(这样的设计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课下搜集资料的能力)

师:土地荒漠化威胁到了物种的生存和减少,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物种减少的原因和危害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一组数据

师生共同总结分析:可见我国目前的物种日益灭绝,你了解我国

物种灭绝的情况吗?

教师出示多媒体

世界上:每年至少有五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

中国:大约已有200个物种已经灭绝,估计有5000中植物近年内已处于濒危状态。

下面我们来看课本“最后的藏羚羊”,你还知道哪些濒危的动植物呢?

生讨论交流回答

师出示多媒体(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师激疑:为了避免物种的灭绝,我们可不可以引入外来物种呢?(教师设疑,学生可求可知欲望很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师出示相关的多媒体,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物种减少呢? 生讨论回答,师出示多媒体

生物物种的减少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呢?

生回答略

师出示多媒体

⑴一个物种灭绝之后,就永不再生,而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地球上每小时一个物种,往往就有10—30种依附于这个物种的其他物种也随之消失。

⑵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必将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存发展的机会,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明确所学知识)

(三)、全课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教师出示(知识总结)

(四)、巩固提高:(实物投影出示相关练习)

(五)教学反思

通过对课本知识的调整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学生在整个课堂中真正的成了学习的主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不但能够掌握所学知识,而且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以及动手搜集资料的能力。

四、案例评析:

新课改提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想根据本校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及本校教学设备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这节课由于我不满足于课本知识的横耕竖犁,敢于对教材内容结构作大胆调整,不拘泥于对课本内容具体详尽的讲解,结果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教师只是教学的主导者和点拨者,学生根据课件和所创设的情景进行大胆的合作探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习兴趣高涨,收到了实效,并且对本节课内容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在课上掌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秉承新课改的原则和要求,大胆的对教学进行改革,使教学效果更好,学生积极性更高。

第二课哭泣的自然

(第1课时)教学案例

一、背景:

长期以来,老师们总是抱怨学生上课不积极,导致教学效益低下。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我们的教学观念不是没有关系。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学生思维过程重视不够,误认为教材内容是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没有发掘出教材系统前后的本质联系,导致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照本宣科讲教材,学生听起来很是枯燥乏味。另外误以为教师的思维过程就是学生的思维逻辑,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导致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错位或脱节。因此本人认为要想提高教学效益,应杜绝“照本宣科”现象,善于调整课本知识结构,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增强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二、主题

新课程理念强调“用教材教”,在此种教学行为中,教材只是一种学习工具,教材内容只是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从宏观上说教师既可以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顺序进行教学,也可以按照教材的编排结构进行教学,还可以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重新编排一个教学的结构。从微观上讲,教材中设计了探究活动的环节,教师可以进行各种变通,既可以完全根据教材的设计进行,也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补充另外的活动或采取其他的方式。因此,

我想根据本校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及本校教学设备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且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

三、案例事件:

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有关“哭泣的自然”的教学内容,它分了二个框题,其中第一框“资源在枯竭”中谈了资源在枯竭的表现。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教学时打乱了教材原有结构,对其进行了重新整合,同时对一些探究活动稍做了一点变通。具体是这样的:我首先讲述了土地荒漠化,再讲物种的减少,水资源的短缺和能源的匮乏,并且搜集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图片,组织学生在课上进行讨论,精心的制成课件,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本课本内容较多,所以我只以第一课时为例,具体做法如下:

教学重点:资源在枯竭的主要表现(土地荒漠化、物种减少) 教学难点: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危害及物种减少的原因危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视频(意在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同学们都看到了什么?

生回答略

师:那么这些都属于什么?(资源)

师:你了解我国的资源吗?

生:不了解

师出示多媒体,那么你知道我国的资源特点吗?

生:不知道

师:那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意在让学生轻松地总结出我国资源的特点)

生看视频

师:这回了解了吗?生回答

师:很正确,同学们说的也很好,师出示多媒体

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再加之人们利用不合理,所以我国的资源日益枯竭,那么我国资源日益枯竭的表现有哪些,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共同探讨。多媒体出示课题

资源在枯竭

(二)、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知道我国资源枯竭的表现吗?

生看书回答略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土地荒漠化、物种的减少(教师打乱了课本结构,因为土地荒漠化使很多动植物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影响所以我先讲土地荒漠化)

多媒体出示几幅图片

从图片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呢?

生回答略

师:你知道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省区吗?

同学们讨论交流

师出示多媒体

下面我们来看一组荒漠化的数据,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土地荒漠化的速度日益加快,对我国已经构成了威胁,那么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出现吗?)

生讨论交流回答

师:很正确,那么土地荒漠化导致怎样的后果呢?

生回答略

师出示多媒体(1、耕地减少2、水土流失严重3、人类居住条件恶劣)

师过渡:土地荒漠化除了人为造成之外,沙尘暴也是土地荒漠化的又一原因,下面我们一同来了解沙尘暴

多媒体出示数据

你知道我国最严重的一次沙尘暴吗?(学生根据课下搜索回答) 教师出示多媒体(这样的设计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课下搜集资料的能力)

师:土地荒漠化威胁到了物种的生存和减少,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物种减少的原因和危害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一组数据

师生共同总结分析:可见我国目前的物种日益灭绝,你了解我国

物种灭绝的情况吗?

教师出示多媒体

世界上:每年至少有五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

中国:大约已有200个物种已经灭绝,估计有5000中植物近年内已处于濒危状态。

下面我们来看课本“最后的藏羚羊”,你还知道哪些濒危的动植物呢?

生讨论交流回答

师出示多媒体(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师激疑:为了避免物种的灭绝,我们可不可以引入外来物种呢?(教师设疑,学生可求可知欲望很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师出示相关的多媒体,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物种减少呢? 生讨论回答,师出示多媒体

生物物种的减少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呢?

生回答略

师出示多媒体

⑴一个物种灭绝之后,就永不再生,而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地球上每小时一个物种,往往就有10—30种依附于这个物种的其他物种也随之消失。

⑵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必将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存发展的机会,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明确所学知识)

(三)、全课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教师出示(知识总结)

(四)、巩固提高:(实物投影出示相关练习)

(五)教学反思

通过对课本知识的调整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学生在整个课堂中真正的成了学习的主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不但能够掌握所学知识,而且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以及动手搜集资料的能力。

四、案例评析:

新课改提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想根据本校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及本校教学设备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这节课由于我不满足于课本知识的横耕竖犁,敢于对教材内容结构作大胆调整,不拘泥于对课本内容具体详尽的讲解,结果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教师只是教学的主导者和点拨者,学生根据课件和所创设的情景进行大胆的合作探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习兴趣高涨,收到了实效,并且对本节课内容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在课上掌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秉承新课改的原则和要求,大胆的对教学进行改革,使教学效果更好,学生积极性更高。


相关内容

  • 地球在哭泣.教学设计x
  • <地球在哭泣>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地球在哭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只有一个地球>的第6课.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家园,它不可或缺,至今人类还没有找到任何一个可以替代地球的天体.然而,由于人口的飞速增长,地球 ...

  • 幽径悲剧教案
  • 幽径悲剧教案 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能力 1.了解季羡林先生的伟大人格和对自然生命的关注. 2.掌握搜集信息.筛选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 3.学会感受美.欣赏美,并在欣赏的基础上学会思考. ㈡过程与方法 1.了解如何运用现代媒体搜集相关资源的方法. 2.掌握赏析散文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能结合背景和实 ...

  • 西风胡杨教案
  • 西风胡杨 希望小学 程晓燕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 读懂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抓住关键词句,了解胡杨的特点,领悟胡杨的精神内涵,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之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之心.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

  •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小榄镇绩东一小学 蔡春燕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医生.医院.护士.消息.确认.输血.血型.是否.草垫.酒精.掩盖.拳头.制止.轻柔.周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 ...

  • [谈礼貌]
  • <谈礼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重点词句,背诵4.5自然段. (2)了解民间音乐家阿炳的经历和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 (3)学习文章"琴声"和"心声"交替的写法. 2.过程 ...

  •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 二泉映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描写琴声的句子. 2.能联系上下文,了解阿炳的艰辛历程,感悟阿炳的满腔情怀,体会琴声的变化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主人公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奇妙"的深刻内涵 ...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课前背诗<别董大> 一. 谈话引入,激发情感 师:同学们,当你听到"朋友"这个词的时候,心里一定感到暖暖的,谁来说一说你对朋友的理解?(指名说) 生说 师: 说得很好,朋友使你愉快,让你感动.朋友之间的感情是通过那些让人感动的事情 ...

  • 二泉映月[1]
  •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描写琴声的句子. 2.能联系上下文,了解阿炳的艰辛历程,感悟阿炳的满腔情怀,体会琴声的变化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主人公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乐曲旋律变化 ...

  • 小学语文:7.[船长]教学实录1(苏教版六年级上)
  • <船长>教学实录之一 (课前活动略.多媒体展示<船长>两个大字.)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请坐.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共同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这是由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 生:船长. 师:故事发生在187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