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案

22、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及重要的文学常识,积累成语,翻译课文。

2. 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背诵课文。

3. 反复朗读课文,揣摩文中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各自说话时语气、神态和心理,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4.明白后天学习的重要性,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识记重点字词,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成语导入,激引兴趣

提问“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意思,那么同学们知道这个成语是最早描述的是哪个人物?(吕蒙),那么咱们今天就来学习《孙权劝学》一文,看看吕蒙是怎样做到了“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板书二、题目、作家作品简介

(一) 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由同学来介绍一下相关资料。[课本P112页注释]

1.《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人们可以从这本书所记载的丰富史料中,了解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状况,得到宝贵的经验,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就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2.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二)文中的几个人物: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国君。吕蒙,字子明,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将.鲁肃,三国时吴国名将。字子敬,临淮东城人。

(三)写作背景:在著名的赤壁之战前后,孙权既要北拒曹操,又要防止刘备鸠占鹊巢,所以在招揽人才、巩固势力的同时,劝勉臣下读书明理,提高自身素质。孙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四)题目解说:《孙权劝学》写的就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多读史书、兵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那么,孙权究竟是怎样劝吕蒙的呢?我们先来听一听录音,初步了解一下文章的内容;注意听的时候要掌握字、词的读音,注意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

三、读译课文,理解文意

(一)读一读

1.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同学们听是不是读准了字音、读清了句读。学生评议后,强调易错字音、难读语句。

字音: 卿(qīng) 邪(yé) 涉(shè) 孰(shú) 即更(gēng)刮目相待 .....

几种句式的朗读:

主谓句中主语与谓语之间要停顿,如“权/谓吕蒙曰”,“蒙/辞以军中多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动宾短语中动词与宾语之间要停顿,如“见/往事耳”;

四字句一般是2/2节奏,如“但当/涉猎”,“与蒙/论议”,“士别/三日”,“结友/而别”,总之,朗读时要以不读破句为前提。

3.给课文画上朗读提示符号。(见课本记号)

4.齐读课文,熟悉内容。

(二)译一译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读文章,疏通文意,有疑问的划出来。

1、文中出现的几个古今异义词

①博士 古义:古代研究经学的最高官职名称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②但 古义:只,仅仅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③见 古义:了解 今义:看见

④及 古义:到了„„的时候 今义:以及

⑤过 古义:到 今义:经过

⑥更gēng古义:重新 今义:更改、更正

(或gèng更加)

2、重点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倒装句)

理解:“蒙以军中多务辞”,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以:拿,用,介词。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理解:不过是要你广泛浏览群书,了解往事罢了。

③卿言多务,孰若孤?

理解:你说事务多,谁能像我(有那么多事务)?

④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理解:(从)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看),(你)不再是(当初)吴下的那个学识尚浅的阿蒙了!

⑤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理解:一个人跟你几天不见面,(你)就要去掉老眼光重新看待他。

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理解:兄长怎么认识事物(或明白事理)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三)说一说

请学生理一理文章的写作思路,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本文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听劝开始学习,学业大有长进的故事。全文紧紧围绕一个“学”字来展开故事情节: .

孙权劝学(详写)——吕蒙就学(略写)——鲁肃赞学并与蒙结友(侧面描写)。 学生根据这一思路再次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四)议一议

整篇文章故事情节的展开都是通过人物对话来展现的,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那么请大家把人物对话部分先挑出来,然后体会一下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

1、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揭示学习的必要性)

“不可不学!”应该是怎样的口气? 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朗读时应体现语重心长,谆谆告诫的口吻,“不可不学”应重读强调。)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揭示学习的目的、方法)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人物怎样的心态?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见往事耳”应重读强调。同时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略带责备的意味。朗读时应注意体现这一点。)

(3) 卿言多务,孰若孤? (委婉批评,揭示学习的可能性) 这是一个反问句,对吕蒙辞以多务的理由加以彻底否定。同时,运用对比、反问,“孰若孤”要重读强调,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现身说法,谈读书好处意在鼓励吕蒙求学,)

(五)演一演

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扮演孙权、吕蒙与鲁肃,然后进行对话表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人物的心境,演完后学生作点评。

【小结】

四、课外延伸,体验反思

1、成语延伸。

吴下阿蒙: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

(造句)你还不知道吗?小张已荣升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刮目相待:

(造句)经过刻苦学习,小海的成绩突飞猛进,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2、写读后感,谈谈你对学习的体会。

附:

[板书设计]

22、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及重要的文学常识,积累成语,翻译课文。

2. 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背诵课文。

3. 反复朗读课文,揣摩文中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各自说话时语气、神态和心理,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4.明白后天学习的重要性,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识记重点字词,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成语导入,激引兴趣

提问“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意思,那么同学们知道这个成语是最早描述的是哪个人物?(吕蒙),那么咱们今天就来学习《孙权劝学》一文,看看吕蒙是怎样做到了“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板书二、题目、作家作品简介

(一) 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由同学来介绍一下相关资料。[课本P112页注释]

1.《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人们可以从这本书所记载的丰富史料中,了解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状况,得到宝贵的经验,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就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2.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二)文中的几个人物: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国君。吕蒙,字子明,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将.鲁肃,三国时吴国名将。字子敬,临淮东城人。

(三)写作背景:在著名的赤壁之战前后,孙权既要北拒曹操,又要防止刘备鸠占鹊巢,所以在招揽人才、巩固势力的同时,劝勉臣下读书明理,提高自身素质。孙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四)题目解说:《孙权劝学》写的就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多读史书、兵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那么,孙权究竟是怎样劝吕蒙的呢?我们先来听一听录音,初步了解一下文章的内容;注意听的时候要掌握字、词的读音,注意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

三、读译课文,理解文意

(一)读一读

1.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同学们听是不是读准了字音、读清了句读。学生评议后,强调易错字音、难读语句。

字音: 卿(qīng) 邪(yé) 涉(shè) 孰(shú) 即更(gēng)刮目相待 .....

几种句式的朗读:

主谓句中主语与谓语之间要停顿,如“权/谓吕蒙曰”,“蒙/辞以军中多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动宾短语中动词与宾语之间要停顿,如“见/往事耳”;

四字句一般是2/2节奏,如“但当/涉猎”,“与蒙/论议”,“士别/三日”,“结友/而别”,总之,朗读时要以不读破句为前提。

3.给课文画上朗读提示符号。(见课本记号)

4.齐读课文,熟悉内容。

(二)译一译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读文章,疏通文意,有疑问的划出来。

1、文中出现的几个古今异义词

①博士 古义:古代研究经学的最高官职名称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②但 古义:只,仅仅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③见 古义:了解 今义:看见

④及 古义:到了„„的时候 今义:以及

⑤过 古义:到 今义:经过

⑥更gēng古义:重新 今义:更改、更正

(或gèng更加)

2、重点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倒装句)

理解:“蒙以军中多务辞”,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以:拿,用,介词。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理解:不过是要你广泛浏览群书,了解往事罢了。

③卿言多务,孰若孤?

理解:你说事务多,谁能像我(有那么多事务)?

④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理解:(从)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看),(你)不再是(当初)吴下的那个学识尚浅的阿蒙了!

⑤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理解:一个人跟你几天不见面,(你)就要去掉老眼光重新看待他。

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理解:兄长怎么认识事物(或明白事理)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三)说一说

请学生理一理文章的写作思路,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本文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听劝开始学习,学业大有长进的故事。全文紧紧围绕一个“学”字来展开故事情节: .

孙权劝学(详写)——吕蒙就学(略写)——鲁肃赞学并与蒙结友(侧面描写)。 学生根据这一思路再次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四)议一议

整篇文章故事情节的展开都是通过人物对话来展现的,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那么请大家把人物对话部分先挑出来,然后体会一下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

1、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揭示学习的必要性)

“不可不学!”应该是怎样的口气? 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朗读时应体现语重心长,谆谆告诫的口吻,“不可不学”应重读强调。)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揭示学习的目的、方法)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人物怎样的心态?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见往事耳”应重读强调。同时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略带责备的意味。朗读时应注意体现这一点。)

(3) 卿言多务,孰若孤? (委婉批评,揭示学习的可能性) 这是一个反问句,对吕蒙辞以多务的理由加以彻底否定。同时,运用对比、反问,“孰若孤”要重读强调,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现身说法,谈读书好处意在鼓励吕蒙求学,)

(五)演一演

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扮演孙权、吕蒙与鲁肃,然后进行对话表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人物的心境,演完后学生作点评。

【小结】

四、课外延伸,体验反思

1、成语延伸。

吴下阿蒙: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

(造句)你还不知道吗?小张已荣升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刮目相待:

(造句)经过刻苦学习,小海的成绩突飞猛进,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2、写读后感,谈谈你对学习的体会。

附:

[板书设计]


相关内容

  • 孙权劝学教案
  •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教学此课前,学生初中阶段已学过几篇文言文,初步掌握了借助工具书与课文注释疏通浅显文言文文意的能力,本课的主题与学习有关,易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联系实际选准切入点,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在读中质疑文题,圈点勾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

  • 孙权劝学(鲁人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 孙权劝学 济宁十三中  强海燕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文言文翻译方法,积累文言字词. 过程与方法:熟读成诵,揣摩任务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故事内涵,汲取有益启示. 学习重点:1.熟读成诵,揣摩人物形象. 2.理解故事内涵,汲取有益启示. 学习难点:理解故事内涵,汲取有益启示. 学习方法 ...

  • 七下第三单元教案(1)
  • 教 案 首 页 1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 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许人往往是还没有做就说,说了也不一定做,可是同学们知道"说"和"做"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处理说和做的呢?请你说给 ...

  • 中学语文教育实习工作计划
  • 一.基本情况: 1.学生分析:实习所在班级为初一3班.由于是村镇中学,学生基本来自农村,所以无论视野.知识层面,还是情感价值观的形成都很简单狭窄.与小学相比,在语文这个科目上,整体难度加大,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大大增多.学生正处于小升初的过渡阶段,对此仍然不适应,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觉性较低,学 ...

  • 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
  • <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 主备教师 :习志国 焦立伟 杨明杰 时间:2014.2 共计 2 课时 课题 :<孙权劝学> 课型:讲读课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掌握文言字词. 3.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 ...

  • [孙权劝学]公开课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 定远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题目:<孙权劝学> 姓名:侯宏东 学科:语文 时间:2014年4月1日 地点:七(6)班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一些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品位文中人物对话,揣摩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预习,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通过 ...

  • 15.[孙权劝学]说课稿
  • <孙权劝学>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孙权劝学>.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说教材:<孙权劝学>一文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在延续前面四课展现名人风采的同时,又产生一些新的变化.就内容而言,本文情节简单,语言通 ...

  • 孙权劝学翻译
  • 15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一.文学常识 12 3.人物: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二.课文翻译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初:当初.谓:对--说.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当涂:当 ...

  • [孙权劝学]复习资料(已整)
  • 15.孙权劝学 一.词语解释 1. 9.[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易>.<春秋>等书(五经). 11.[谓]:对„说. 12.[事]:事务. 13.[掌事]:掌管事务,管事. 14.[以]:用. 15.[岂]:难道. 16.[为]:当,成为. 17.[治]: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