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首创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也称理性情绪疗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ABC理论是这一疗法的核心理论,这里A代表诱发事件(actiating events),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评价(beliefs),C代表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艾里斯认为“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在这一疗法中,咨询师是指导者、说服者、分析者、也是权威的信息提供者和求助者非理性观念对抗的辩论者。
合理情绪疗法分四个阶段
一、心理诊断阶段
在这一阶段,咨询师主要的任务是根据ABC理论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找出ABC。还应向求助者解说情绪ABC理论,使求助者能够接受这种理论及其对自己问题的解释。
二、领悟阶段
咨询师的任务在于深入寻找和确认求助者不合理信念,且对理论进一步解说和证明,使求助者在更深的层次上领悟到他的情绪问题不是由于早年生活经历影响,而是由于他现在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因此他应该对自己的问题负责。
在寻找求助者不合理信念时,可以抓住绝对化要求、以偏概全、糟糕至极的典型特征,并把它们与求助者不适应的情绪与行为反应联系起来。力求让求助者达到以下三种领悟:1、使他们认识到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2、他们因此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应该负责任;3、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他们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
三、修通阶段
这一阶段是疗法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技术和方法运用的阶段。咨询师的任务在于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常的方法有:
1、与不合理信念辨论 最常用最具特色的方法
来源于“产婆术”,这一方法指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对求助者持有的善于他们自己、他人及周围世界的不合理信念假设进行挑战和质疑,以动摇他们的这些信念。主要通过咨询师围绕求助者信念的非理性特征积极主动地提问。如求助者对周围的人或环境存在绝对他要求的时候,咨询师可以运用“黄金法则”(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来反驳。这时由于他们可能存在着“反黄金法则”(我对别人怎么样,别人必须对我怎么样)
2、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第一步,使求助者想象中进入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让他体验在这种情境下的强烈情绪反应。
第二步,帮助求助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反应,并使他体验到适度的情绪反应。
第三步,停止想象,让求助者讲述他如何想,自己的情绪又有哪些变化,是如何变化的,改变了哪些观念。对于求助者情绪和观念的积极转弯,咨询师及时给予强化并巩固他新的良好的情绪反应。
可附加的第四步,求助者按自己所希望的感觉和行动进行想象,从而有利于确立一个积极的情绪和目标。
3、家庭作业是辩论的延伸
让求助者自己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认,可以通过RET自助表和合理自我分析报告。
4、其它方法还有自我管理程序、停留于此。在行为技术中还包括训练和系统脱敏。
四、再教育阶段
咨询师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前几个阶段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新的观念得以强化,从而使求助者在咨询结束后能运用所学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除了以上几个阶段运用的方法外还可以运用技能训练,具体包括:自信训练、放松训练、问题解决训练和社交技能训练等。
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首创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也称理性情绪疗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ABC理论是这一疗法的核心理论,这里A代表诱发事件(actiating events),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评价(beliefs),C代表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艾里斯认为“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在这一疗法中,咨询师是指导者、说服者、分析者、也是权威的信息提供者和求助者非理性观念对抗的辩论者。
合理情绪疗法分四个阶段
一、心理诊断阶段
在这一阶段,咨询师主要的任务是根据ABC理论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找出ABC。还应向求助者解说情绪ABC理论,使求助者能够接受这种理论及其对自己问题的解释。
二、领悟阶段
咨询师的任务在于深入寻找和确认求助者不合理信念,且对理论进一步解说和证明,使求助者在更深的层次上领悟到他的情绪问题不是由于早年生活经历影响,而是由于他现在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因此他应该对自己的问题负责。
在寻找求助者不合理信念时,可以抓住绝对化要求、以偏概全、糟糕至极的典型特征,并把它们与求助者不适应的情绪与行为反应联系起来。力求让求助者达到以下三种领悟:1、使他们认识到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2、他们因此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应该负责任;3、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他们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
三、修通阶段
这一阶段是疗法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技术和方法运用的阶段。咨询师的任务在于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常的方法有:
1、与不合理信念辨论 最常用最具特色的方法
来源于“产婆术”,这一方法指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对求助者持有的善于他们自己、他人及周围世界的不合理信念假设进行挑战和质疑,以动摇他们的这些信念。主要通过咨询师围绕求助者信念的非理性特征积极主动地提问。如求助者对周围的人或环境存在绝对他要求的时候,咨询师可以运用“黄金法则”(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来反驳。这时由于他们可能存在着“反黄金法则”(我对别人怎么样,别人必须对我怎么样)
2、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第一步,使求助者想象中进入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让他体验在这种情境下的强烈情绪反应。
第二步,帮助求助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反应,并使他体验到适度的情绪反应。
第三步,停止想象,让求助者讲述他如何想,自己的情绪又有哪些变化,是如何变化的,改变了哪些观念。对于求助者情绪和观念的积极转弯,咨询师及时给予强化并巩固他新的良好的情绪反应。
可附加的第四步,求助者按自己所希望的感觉和行动进行想象,从而有利于确立一个积极的情绪和目标。
3、家庭作业是辩论的延伸
让求助者自己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认,可以通过RET自助表和合理自我分析报告。
4、其它方法还有自我管理程序、停留于此。在行为技术中还包括训练和系统脱敏。
四、再教育阶段
咨询师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前几个阶段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新的观念得以强化,从而使求助者在咨询结束后能运用所学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除了以上几个阶段运用的方法外还可以运用技能训练,具体包括:自信训练、放松训练、问题解决训练和社交技能训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