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金字塔12两课时教案

埃及的金字塔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怎样写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具准备:自制网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初步感受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在北京可以看到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你们可知道,埃及的首都在哪里?埃及又有什么名胜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埃及的金字塔)

3、埃及的金字塔在哪里?它为什么叫“金字塔”,怎样建造起来的?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指导,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写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查自读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教师用投影仪映示,学生朗读。

(2)指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轻声朗读,重点领会。

埋葬:掩埋尸体。轮廓:物体的外缘线条。精巧:精细巧妙。 结晶:比喻珍贵的成果。摩天大厦:指高耸入云的大楼。

(3)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当场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

(1)金字塔在哪里?(2)金字塔的外观有什么特点?(3)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4)为什么叫“金字塔”?(5)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2、根据上面的问题,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埃及金字塔所处的地理及概貌。

第二段(第2、3自然段):介绍埃及金字塔的外观和结构的特点。

第三段(第4、5自然段):介绍这样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

第四段(第6自然段):点明埃及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和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果。

3、根据段意,指名试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小结。

四、指导书写

1、投影映示生字。

2、指导学生注意字各部分的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临写。

4、师生评价。

5、强化练习。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课后习题3)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网络资源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怎样写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这样写的好处。

2、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懂得尊重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怎样写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过程:

一、 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埃及风光图。(出示:生欣赏)

2、此刻,你心里最想说什么呢?

3、导入: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非洲沙漠,走进——(指课题齐读),到那神秘古老的埃及金字塔去寻访探秘。

二、 走进课文,感受金字塔的宏伟精巧

1.过渡:让我们轻轻打开课本,快速浏览全文,想一想金字塔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相机板书:宏伟 精巧)

2.接下来老师要对同学们提出更高的读书要求了:谁来为大家读一读?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走进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用心去感受,看课文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它的宏伟与精巧的。用横线画出表现金字塔宏伟的句子,用浪线画出表现金字塔精巧的句子,再去揣摩揣摩作者是怎么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交流:

■ 第一自然段。

“一座座”、“角锥形”建筑、“举世闻名”体会金字塔的多,气势雄伟。

“巍然屹立”“傲对碧空”通过这个词语你明白了什么?

●点击网页中全景图 就着图,你一定能读好这句话。

指名读。(图片中出示文字)

小结:作者用一连串的四字词语准确生动地表现了金字塔的宏伟壮观!

■ 出示第三自然段。

如果说第一自然段是描写了金字塔的概貌,第三自然段则具体阐述了胡夫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问题一

师:谁来为大家读一读,想一想它从哪几方面介绍了胡夫金字塔的宏伟? 相机板书:塔高、占地面积大、用料多、用时长、人力多

从哪个方面写出金字塔的精巧的?(板书:砌合紧密)

问题二

师:作者是怎么从这些方面把金字塔的特点写具体的呢? ▲教师引导:句子比较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相机点评板书:一系列的数据,给我们视觉上冲击(列数据) 还与我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做了比较,(作比较)

多么形象的描述啊。)(想象描述)

▲ 这一自然段中还有多处也运用这样的方法,准确地写出了金字塔特点。你也像这样找出一处去揣摩揣摩,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交流:

师提示,交流的时候先读出你的画的句子,再抓住关键词语,说说作者是怎样把这一特点写具体的。

△ “„„70多座,其中最大的„„”

△ “230万块巨石”“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如果„„.”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

说明文中的形象描述非常简洁,同学们可以点击“扩展阅读”这个版块,一定会对胡夫金字塔结构之精巧有更深的体会。

●网页中补充学习 资料:你知道吗?

你体会到什么?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同学们结合网页中的资料,再读读这句话,共同感受金字塔的结构精巧!

△造塔人数之多,时间之长:

▲ 小结:(指板书)作者以胡夫金字塔为例,从塔高,占地面积之大,用料多,人力多,耗时间长等方面,运用了精确的数据,还

善于联系生活实际经验,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三、 运用方法仿写长城

1、师:同学们,埃及有举世闻名的金字塔,我们中国也有闻名遐迩的万里长城,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能用一个词语说说长城给你留下的印象么?

3、下面我们就尝试着仿照第三自然段,写出长城的特点吧。

为了帮同学们更好地写出长城的特点,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资料。(出示)

4、学生练写,读,学生评议。

四、学习四、五自然段。

1过渡: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轻轻地读读课文的四五自然段,并想一想建塔的过程。

学生读。(读好的同学可以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建造的过程)学生试着说说

2点击“模拟场面”,看一看现代人们模拟埃及人民建造金字塔的场面。

3此刻,你想说点什么?(板书出:智慧)

4不知道细心的同学有没有发现?这里有一个耐人寻味的词语“据说”,你读懂了什么?

(因为这个砌塔的方法,只是后人根据当时可能拥有的工具推测、想象出来的办法之一,还不能完全确定一定是这种办法,所以课文称“据说”。)

五、 学习第六自然段

引读最后自然段:领略埃及金字塔神奇魅力后,难怪作者在最后一自然段中说:生齐读。

六、 课外延升,自主探究金字塔之谜

1.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至今仍有许多悬念尚未解开,你想探究什么谜?

2.这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学习探究。课后请同学们继续访问我们的学习网站,去探究更多的金字塔之谜。

板书设计:

宏伟 塔高 列数据

埃及的金字塔 占地面积大 作比较

用料多 形象描述

精巧 用时长 举例子 智慧

人力多

砌合紧密

埃及的金字塔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怎样写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具准备:自制网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初步感受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在北京可以看到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你们可知道,埃及的首都在哪里?埃及又有什么名胜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埃及的金字塔)

3、埃及的金字塔在哪里?它为什么叫“金字塔”,怎样建造起来的?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指导,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写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查自读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教师用投影仪映示,学生朗读。

(2)指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轻声朗读,重点领会。

埋葬:掩埋尸体。轮廓:物体的外缘线条。精巧:精细巧妙。 结晶:比喻珍贵的成果。摩天大厦:指高耸入云的大楼。

(3)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当场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

(1)金字塔在哪里?(2)金字塔的外观有什么特点?(3)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4)为什么叫“金字塔”?(5)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2、根据上面的问题,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埃及金字塔所处的地理及概貌。

第二段(第2、3自然段):介绍埃及金字塔的外观和结构的特点。

第三段(第4、5自然段):介绍这样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

第四段(第6自然段):点明埃及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和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果。

3、根据段意,指名试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小结。

四、指导书写

1、投影映示生字。

2、指导学生注意字各部分的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临写。

4、师生评价。

5、强化练习。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课后习题3)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网络资源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怎样写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这样写的好处。

2、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懂得尊重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怎样写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过程:

一、 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埃及风光图。(出示:生欣赏)

2、此刻,你心里最想说什么呢?

3、导入: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非洲沙漠,走进——(指课题齐读),到那神秘古老的埃及金字塔去寻访探秘。

二、 走进课文,感受金字塔的宏伟精巧

1.过渡:让我们轻轻打开课本,快速浏览全文,想一想金字塔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相机板书:宏伟 精巧)

2.接下来老师要对同学们提出更高的读书要求了:谁来为大家读一读?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走进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用心去感受,看课文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它的宏伟与精巧的。用横线画出表现金字塔宏伟的句子,用浪线画出表现金字塔精巧的句子,再去揣摩揣摩作者是怎么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交流:

■ 第一自然段。

“一座座”、“角锥形”建筑、“举世闻名”体会金字塔的多,气势雄伟。

“巍然屹立”“傲对碧空”通过这个词语你明白了什么?

●点击网页中全景图 就着图,你一定能读好这句话。

指名读。(图片中出示文字)

小结:作者用一连串的四字词语准确生动地表现了金字塔的宏伟壮观!

■ 出示第三自然段。

如果说第一自然段是描写了金字塔的概貌,第三自然段则具体阐述了胡夫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问题一

师:谁来为大家读一读,想一想它从哪几方面介绍了胡夫金字塔的宏伟? 相机板书:塔高、占地面积大、用料多、用时长、人力多

从哪个方面写出金字塔的精巧的?(板书:砌合紧密)

问题二

师:作者是怎么从这些方面把金字塔的特点写具体的呢? ▲教师引导:句子比较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相机点评板书:一系列的数据,给我们视觉上冲击(列数据) 还与我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做了比较,(作比较)

多么形象的描述啊。)(想象描述)

▲ 这一自然段中还有多处也运用这样的方法,准确地写出了金字塔特点。你也像这样找出一处去揣摩揣摩,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交流:

师提示,交流的时候先读出你的画的句子,再抓住关键词语,说说作者是怎样把这一特点写具体的。

△ “„„70多座,其中最大的„„”

△ “230万块巨石”“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如果„„.”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

说明文中的形象描述非常简洁,同学们可以点击“扩展阅读”这个版块,一定会对胡夫金字塔结构之精巧有更深的体会。

●网页中补充学习 资料:你知道吗?

你体会到什么?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同学们结合网页中的资料,再读读这句话,共同感受金字塔的结构精巧!

△造塔人数之多,时间之长:

▲ 小结:(指板书)作者以胡夫金字塔为例,从塔高,占地面积之大,用料多,人力多,耗时间长等方面,运用了精确的数据,还

善于联系生活实际经验,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三、 运用方法仿写长城

1、师:同学们,埃及有举世闻名的金字塔,我们中国也有闻名遐迩的万里长城,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能用一个词语说说长城给你留下的印象么?

3、下面我们就尝试着仿照第三自然段,写出长城的特点吧。

为了帮同学们更好地写出长城的特点,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资料。(出示)

4、学生练写,读,学生评议。

四、学习四、五自然段。

1过渡: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轻轻地读读课文的四五自然段,并想一想建塔的过程。

学生读。(读好的同学可以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建造的过程)学生试着说说

2点击“模拟场面”,看一看现代人们模拟埃及人民建造金字塔的场面。

3此刻,你想说点什么?(板书出:智慧)

4不知道细心的同学有没有发现?这里有一个耐人寻味的词语“据说”,你读懂了什么?

(因为这个砌塔的方法,只是后人根据当时可能拥有的工具推测、想象出来的办法之一,还不能完全确定一定是这种办法,所以课文称“据说”。)

五、 学习第六自然段

引读最后自然段:领略埃及金字塔神奇魅力后,难怪作者在最后一自然段中说:生齐读。

六、 课外延升,自主探究金字塔之谜

1.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至今仍有许多悬念尚未解开,你想探究什么谜?

2.这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学习探究。课后请同学们继续访问我们的学习网站,去探究更多的金字塔之谜。

板书设计:

宏伟 塔高 列数据

埃及的金字塔 占地面积大 作比较

用料多 形象描述

精巧 用时长 举例子 智慧

人力多

砌合紧密


相关内容

  •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
  •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读文感悟埃及金字塔外观之宏伟.结构之精巧,建造之巧妙. 教学准备 投影片.挂图. 教学 ...

  • 15埃及的金字塔教案
  • 15.埃及的金字塔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板书: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 ...

  • 金字塔感言教案
  • <金字塔感言>教案 肥城六中 李峰 教学目标: 1.透过现象,把握课文主旨. 2.教会学生个性化思考,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2 教学难点 2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时间3分钟) 用一个2分钟的关于金字塔的视频导入,看完后让学生谈感言.如下:同学们好!请大 ...

  • 第2亚非文明古国教案
  • 2014-2015 学年(上学期)教案 教师姓名: 九 年级备课组 学科: 历史 课题 年级: 第2课 九年级 班级: 第 课时 共 课时 互动设计 6.公元前 2300 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了一些城邦.公 元前 15 世纪,雅利安人入侵. 7.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 王. ...

  • 聋校[社会常识]第11册(全册教案)
  • <社会常识>第11册 教案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掌握金字塔的地理位置.结构等. (2)复述马拉松战役的经过,了解马拉松比赛的来历. (3)了解罗马帝国的兴起与衰落,及其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4)记住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创建的时间.创建者和发源地,知道三大 ...

  • [秦兵马俑]教案
  • 阅读指导课<秦兵马俑>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3个绿线内的字,掌握多音字"乘"的读音.理解并积累"举 世无双.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神态自若.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惟妙惟肖.绝无仅有"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 ...

  •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案
  •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教学目的 1.知识要点: 古代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之一.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两河流域南部的早期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汉漠拉比法典.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印度的种姓制度. 2.能力要求:(1)在教师帮助下,要求学生结合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的兴起,从 ...

  •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2稿
  • 教学目标: 1.读通读顺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2.学会本课生字.词,学习"廓"和"厦"字,理解相关词语. 3.懂得作者是怎么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巧"的,并体会这么写的好处.(相关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

  • 15埃及的金字塔第一课时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巧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感受古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懂得尊重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 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巧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 感受古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懂得尊重人类共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