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遵义市2007-2013中考题)

2013游山西村  陆  游(6分)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22.“丰年留客足鸡豚”中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3分)

2012.行路难 李  白(6分)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2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写得好,请简要分析。(3分)

2011.诉衷情 陆  游(7分)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21.“当年万里觅封侯”一句中的“觅封侯”用得好,试简析其妙处。(3分)

22.“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采用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

2010.次北固山下王  湾(6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2.颈联中的哪两个字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3分)

2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009. 如梦令 李清照(6分)   昨夜雨疏风骤,浓夜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22.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3分)

23.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2008.淮上与友人别郑  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21.找出体现情感基调的词语及与友人握别后各奔前程的诗句。(3 分)

答:

22.结合诗句简析本诗抒情手法上的特点。(3 分)

答:

2007.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浊酒一杯家万里,衡阳雁去无留意。

燕然未勒归无计,四面边声连角起。 羌管悠悠霜满地。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9、你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的“寐”?(2分)

答:                                                                       。

20、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2分)

答:                                                                      。

21、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2013游山西村  陆  游(6分)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22.“丰年留客足鸡豚”中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3分)

2012.行路难 李  白(6分)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2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写得好,请简要分析。(3分)

2011.诉衷情 陆  游(7分)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21.“当年万里觅封侯”一句中的“觅封侯”用得好,试简析其妙处。(3分)

22.“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采用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

2010.次北固山下王  湾(6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2.颈联中的哪两个字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3分)

2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009. 如梦令 李清照(6分)   昨夜雨疏风骤,浓夜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22.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3分)

23.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2008.淮上与友人别郑  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21.找出体现情感基调的词语及与友人握别后各奔前程的诗句。(3 分)

答:

22.结合诗句简析本诗抒情手法上的特点。(3 分)

答:

2007.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浊酒一杯家万里,衡阳雁去无留意。

燕然未勒归无计,四面边声连角起。 羌管悠悠霜满地。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9、你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的“寐”?(2分)

答:                                                                       。

20、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2分)

答:                                                                      。

21、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相关内容

  • 渔家傲中考试题含答案(答案和题分开)
  • 1.点明秋天边塞风景大变的一个词是 .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由此可以联想到王维<使至 塞上>的什么诗句? 答: 3.词作暗含对比,请举例说明. 答: 4.揭示词作主旨的一句是 . 5.文化积累: "衡阳雁去"指: ...

  • 中考古诗词阅读考点解读
  • 从近年来各地的中考情况看,古诗词阅读试题不仅考查角度多,形式也活泼多样,充分休现了课标和大纲的要求. 现以2013年各地市的中考古诗词阅读试题为例,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点解读. 一.概括内容主旨,把握诗歌情感 概括内容主旨,一般要求从整体上对全诗进行赏析,涉及时令.背景.人物.事件.特点等基本要素. ...

  • 13.14中考古诗词鉴赏
  •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2015年4月11日 1.[2013年·山东省德州市]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 淮上有秋山. 10. 以下诗歌,与上面这首诗歌体裁完全相同的是( )(1分) A. <龟虽寿>(曹 ...

  • 湘东区2014年语文中考备考会发言稿
  • 中考语文阅卷分析和备考策略 新华中学 刘树正 一.中考语文试卷的分析 2013年江西省语文中考命题材料精当,题干设计科学规范,符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既能引导学生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培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又充分发挥了选拔 ...

  • 2中考古诗词鉴赏--赏析语言及炼字
  • 龙文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教案 龙文教育教务处: 家长签字: (温州中考2006年)(1)满 压 (2)不好,"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而"留 连"不仅写出蝴蝶留恋花间的情景,还流露出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做到情景交融. (温州中考2007年)15.裂 折 ...

  • 如何应对中考诗歌鉴赏
  • 湖北省孝感市祝站二中 罗有志 一."课标"."说明"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孝感市"考试说明"要求:"诗词品析 ...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5-词五首导学案
  • <词五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了解婉约派和豪放派的风格特征及代表作家作表作品: 2.培养学生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及情感的能力: 3.通过反复吟咏,培养学生感悟诗歌意蕴的能力: 4.通过探讨研究,培养学生合作.质疑的反思精神,归纳.综合的能力. ...

  • 中考基础题
  • 中考基础题越来越接地气 文言和诗歌常取自"课外" 昨日的中考讲座中,原中考语文命题人.扬州市中青年语文教学骨干.扬州市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来自扬州大学附属中学的陈中老师现场讲解最后一个月中语文的冲刺要义.在现场,陈中就中考语文的各个环节都与考生进行了交流,并以不少往年中考的真题进 ...

  • 2015年八年级语文上册6.25诗词五首练习题语文版
  • 6.25 诗词五首 一.名句默写 1.安得广厦千万间, , ! 2. ,把酒话桑麻. 3.箫鼓追随春社近, . 4. ?门前流水尚能西. 5.人不寐, .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舍己为人精神的诗句是: , ! 7.<过故人庄>中描写优美田园环境的句子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