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振麟:关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新发展

【2月3日科技名家推荐:丁振麟】

丁振麟,1911年2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杭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丁振麟,1911年2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杭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父亲早逝,留下兄弟姐妹五人,靠母亲做裁缝养活一家。他在余杭县五堰庙初级小学读书时,聪敏好学,成绩优良,由老师介绍到普济堂高级小学免费学习。高小毕业后,考入杭州笕桥浙江大学农学院附设高级农校就读,每天往返要步行几十里,课余还要在堂伯米店帮工,这样半工半读直到农校毕业。

1930年,他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课余仍帮工以维持生活。1934年以出色成绩毕业于浙江大学农艺系,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誉。毕业后在中央大学农学院大胜关农场任技术员,一面继续学习农业科学理论,一面在金善宝等专家、教授指导下从事农场工作和科学试验。1939年,他在云南大学农学院筹建农场,并担任农场技士,兼农艺系助教。由于工作认真负责,成绩显著,1941年升任讲师兼农场技术指导,1944年又晋升为农艺系副教授。

1945年1月考取公费赴美留学实习,先后在美国依阿华州立农学院、康奈尔大学学习作物遗传育种学、细胞学、切片技术、群体遗传学、玉米育种等课程。回国后受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的聘请任农学院农艺系教授兼农场场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2年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农学院独立成为浙江农学院,丁振麟被委任为副院长兼农学系教授。其后历任浙江农业大学副校长、校长;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等职。

丁振麟在浙江农学院和浙江农业大学任职期间,本着教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为生产服务,培养出能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农业专门人才的思想,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扩大、发展农业教学和科研基地

1946年,丁振麟任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教授兼农场场长。那时,浙江大学农学院刚从贵州迁回杭州华家池,除新造的三座二层楼房外,四周一片荒芜。为给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基本条件,他凭着过去办场的经验悉心筹划,统一布置,平整田块,疏通渠道,建立排灌系统,并按各系需要分区管理,使各系均有实验基地。同时,恢复了抗战前建立的浙江大学植物园和充实各种植物的标本区,使农场面貌焕然一新。

(二)恢复并新建一些系科

1952年院系调整时,浙江农学院仅保留了农学、植保、桑蚕三个系四个专业和一个茶叶专修科。丁振麟根据浙江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经浙江省委批准,于1955—1956年恢复了园艺系、土壤农化系和畜牧兽医系,并将茶叶专修科改为茶叶系本科,新建一个农业机械系。1957年又为农业部承办了全国种子讲习班,培训种子专业人员,并在此基础上,于1958年设置了种子学专业。

同年,还建立了全国农业院校第一个放射性原子能实验室(现原子能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前身)。由于系科增加,农学院基建面积又有扩大,除新建一些教室、学生食堂、宿舍,职工宿舍外,还建立了东西两座教学大楼。当时,在校教师由数十人增加到数百人,学生由百余人增加到数千人。为浙江农业大学教学、科研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三)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要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人才,丁振麟认为首先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他在任副院长期间,根据各系师资情况,除增聘名教授外,主要是派遣、鼓励教师在职进修、脱产进修,以适应院系调整后教学改革的需要。50年代上半期,在学习苏联浪潮的推动下,组织教师举办米丘林遗传学、威廉士土壤学等学术讲座;开设教师俄语学习班,亲自带头参加学习,并与农学系教师一起边学习、边翻译,出版了H.A.马索里扬著的《作物栽培实验室作业》一书(高教出版社出版),也为后来集体翻译《种子学》、《种子贮藏原理》等书打了俄语基础。

在育种上,农学系育成的水稻良种“先锋1号”、棉花“钱江9号”、大麦“ 浙农12”等都在生产上占有较大的种植面积,获得全国或浙江省优秀科技成果奖。这些科研成果既解决了生产问题,也充实了教学内容。此外,还成立了学生科研小组,由有关教师帮助学生选好课题,由学生自己设计、动手进行科学研究,然后由校领导定期评比出得奖名次。这样既树立了学生亲自劳作的观念,又培养了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丁振麟有相当一段时间是教学、科研领导双肩挑。从1946年担任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教授时起,他主要讲授“食用作物学”和“作物育种专题”两门课程。

他在教材的科学性、实践性和系统性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他一方面把从国外带回的和国内广泛收集的各种作物不同的科、属、种和类型充实到作物标本区以丰富直观教材;另一方面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书刊、资料,吸取其中有用的精华部分亦即提取各类作物在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和栽培技术上的共性,纳入作物总论的范畴;各论则只讲本国本地实地栽培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和相应的栽培技术要点,必要时补充一些农业劳模的先进经验。

对相近的作物采取以突出的一个重点为主的讲法,触类旁通,避免重复;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要求学生在实习课中实地栽培一次,增强感性认识。通过作物标本区(当时以该院的种类最全)的实地观察,学生对各类作物在不同科、属、种和类型间的共性和异点,有比较系统和深刻的印象;通过各类的讲述和实习课又可以了解到重点作物的个性和栽培技术,理论联系实际地学到有用的知识。

在讲授这门课的基础上他编写了《食用作物栽培学》(浙江农学院1953年印)。后来,由浙江农业大学主编,1961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作物栽培学》就是以他的教材为基础编成的。丁振麟主讲的另一门课是“作物育种专题”,主要是介绍国内外作物育种在理论和技术上的新进展。他除讲授自己掌握的有关知识外,特别注意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掌握国内外有关这个专业最新的概念、信息、技术和成就。有一次,美国著名大豆专家伍德华斯寄来些大豆基因连锁群的资料和图片,他就津津有味地向同学们做了介绍,借以培养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跟踪本专业或重点课题研究最新进展的兴趣和学风。

丁振麟在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期间,非常关心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他鉴于国外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提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应以水稻为材料开展生物技术研究,并亲自物色人才,增添设备,着手研究。经他筹措组织的这个班子的主要人员,如今已成为中国水稻研究所从事生物技术研究的带头人。他对农业微生物、作物生理、生态和原子能在农业上的作用等新兴领域也很重视,都已在院内组织力量开展研究并给予有力的支持。

人物百科

丁振麟(1911-1979),农业教育家和农学家,早年从事大豆遗传、生态和大麦区划研究并有许多论著,抗日战争胜利后,为恢复、发展浙江大学农学院(浙江农业大学)和创办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建设师资、科技队伍,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开展学术活动,倾注了全部心血。1979年6月23日 逝世于杭州浙江医院。

(科普中国出品,2月3日编辑报道)

[责任编辑:单清伟]

【2月3日科技名家推荐:丁振麟】

丁振麟,1911年2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杭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丁振麟,1911年2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杭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父亲早逝,留下兄弟姐妹五人,靠母亲做裁缝养活一家。他在余杭县五堰庙初级小学读书时,聪敏好学,成绩优良,由老师介绍到普济堂高级小学免费学习。高小毕业后,考入杭州笕桥浙江大学农学院附设高级农校就读,每天往返要步行几十里,课余还要在堂伯米店帮工,这样半工半读直到农校毕业。

1930年,他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课余仍帮工以维持生活。1934年以出色成绩毕业于浙江大学农艺系,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誉。毕业后在中央大学农学院大胜关农场任技术员,一面继续学习农业科学理论,一面在金善宝等专家、教授指导下从事农场工作和科学试验。1939年,他在云南大学农学院筹建农场,并担任农场技士,兼农艺系助教。由于工作认真负责,成绩显著,1941年升任讲师兼农场技术指导,1944年又晋升为农艺系副教授。

1945年1月考取公费赴美留学实习,先后在美国依阿华州立农学院、康奈尔大学学习作物遗传育种学、细胞学、切片技术、群体遗传学、玉米育种等课程。回国后受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的聘请任农学院农艺系教授兼农场场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2年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农学院独立成为浙江农学院,丁振麟被委任为副院长兼农学系教授。其后历任浙江农业大学副校长、校长;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等职。

丁振麟在浙江农学院和浙江农业大学任职期间,本着教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为生产服务,培养出能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农业专门人才的思想,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扩大、发展农业教学和科研基地

1946年,丁振麟任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教授兼农场场长。那时,浙江大学农学院刚从贵州迁回杭州华家池,除新造的三座二层楼房外,四周一片荒芜。为给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基本条件,他凭着过去办场的经验悉心筹划,统一布置,平整田块,疏通渠道,建立排灌系统,并按各系需要分区管理,使各系均有实验基地。同时,恢复了抗战前建立的浙江大学植物园和充实各种植物的标本区,使农场面貌焕然一新。

(二)恢复并新建一些系科

1952年院系调整时,浙江农学院仅保留了农学、植保、桑蚕三个系四个专业和一个茶叶专修科。丁振麟根据浙江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经浙江省委批准,于1955—1956年恢复了园艺系、土壤农化系和畜牧兽医系,并将茶叶专修科改为茶叶系本科,新建一个农业机械系。1957年又为农业部承办了全国种子讲习班,培训种子专业人员,并在此基础上,于1958年设置了种子学专业。

同年,还建立了全国农业院校第一个放射性原子能实验室(现原子能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前身)。由于系科增加,农学院基建面积又有扩大,除新建一些教室、学生食堂、宿舍,职工宿舍外,还建立了东西两座教学大楼。当时,在校教师由数十人增加到数百人,学生由百余人增加到数千人。为浙江农业大学教学、科研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三)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要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人才,丁振麟认为首先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他在任副院长期间,根据各系师资情况,除增聘名教授外,主要是派遣、鼓励教师在职进修、脱产进修,以适应院系调整后教学改革的需要。50年代上半期,在学习苏联浪潮的推动下,组织教师举办米丘林遗传学、威廉士土壤学等学术讲座;开设教师俄语学习班,亲自带头参加学习,并与农学系教师一起边学习、边翻译,出版了H.A.马索里扬著的《作物栽培实验室作业》一书(高教出版社出版),也为后来集体翻译《种子学》、《种子贮藏原理》等书打了俄语基础。

在育种上,农学系育成的水稻良种“先锋1号”、棉花“钱江9号”、大麦“ 浙农12”等都在生产上占有较大的种植面积,获得全国或浙江省优秀科技成果奖。这些科研成果既解决了生产问题,也充实了教学内容。此外,还成立了学生科研小组,由有关教师帮助学生选好课题,由学生自己设计、动手进行科学研究,然后由校领导定期评比出得奖名次。这样既树立了学生亲自劳作的观念,又培养了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丁振麟有相当一段时间是教学、科研领导双肩挑。从1946年担任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教授时起,他主要讲授“食用作物学”和“作物育种专题”两门课程。

他在教材的科学性、实践性和系统性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他一方面把从国外带回的和国内广泛收集的各种作物不同的科、属、种和类型充实到作物标本区以丰富直观教材;另一方面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书刊、资料,吸取其中有用的精华部分亦即提取各类作物在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和栽培技术上的共性,纳入作物总论的范畴;各论则只讲本国本地实地栽培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和相应的栽培技术要点,必要时补充一些农业劳模的先进经验。

对相近的作物采取以突出的一个重点为主的讲法,触类旁通,避免重复;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要求学生在实习课中实地栽培一次,增强感性认识。通过作物标本区(当时以该院的种类最全)的实地观察,学生对各类作物在不同科、属、种和类型间的共性和异点,有比较系统和深刻的印象;通过各类的讲述和实习课又可以了解到重点作物的个性和栽培技术,理论联系实际地学到有用的知识。

在讲授这门课的基础上他编写了《食用作物栽培学》(浙江农学院1953年印)。后来,由浙江农业大学主编,1961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作物栽培学》就是以他的教材为基础编成的。丁振麟主讲的另一门课是“作物育种专题”,主要是介绍国内外作物育种在理论和技术上的新进展。他除讲授自己掌握的有关知识外,特别注意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掌握国内外有关这个专业最新的概念、信息、技术和成就。有一次,美国著名大豆专家伍德华斯寄来些大豆基因连锁群的资料和图片,他就津津有味地向同学们做了介绍,借以培养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跟踪本专业或重点课题研究最新进展的兴趣和学风。

丁振麟在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期间,非常关心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他鉴于国外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提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应以水稻为材料开展生物技术研究,并亲自物色人才,增添设备,着手研究。经他筹措组织的这个班子的主要人员,如今已成为中国水稻研究所从事生物技术研究的带头人。他对农业微生物、作物生理、生态和原子能在农业上的作用等新兴领域也很重视,都已在院内组织力量开展研究并给予有力的支持。

人物百科

丁振麟(1911-1979),农业教育家和农学家,早年从事大豆遗传、生态和大麦区划研究并有许多论著,抗日战争胜利后,为恢复、发展浙江大学农学院(浙江农业大学)和创办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建设师资、科技队伍,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开展学术活动,倾注了全部心血。1979年6月23日 逝世于杭州浙江医院。

(科普中国出品,2月3日编辑报道)

[责任编辑:单清伟]


相关内容

  • 时代精神与人类文明大势
  • 作者: 文汇报 2008年04期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支撑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的强固精神支柱.民族精神是精神基础,着重于对历史的传承:时代精神则是精神导 ...

  • 从女性主义角度探寻城市规划理论的新发展
  • 流动人口 这些 问题的出现 本文以女性主义的视角 语言和交流 文化和教育等四个方面 以寻求在社会角色和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 的环境下 弱势群体 A PROBE INTO THE NEW DEVELOPMENT OFPLANNING THEORY IN FEMINISM VIEWLIU Dan; HU ...

  • 浅谈信息时代秘书工作的新发展
  • 当今信息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人类许多传统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改变,许多新兴事物应运而生,如2o世纪9o年代末美国出现了virtualassistant(简称va),中文意思即“虚拟助理”“网上秘书”。我们知道,秘书工作是“以处理信息为中心任务的。首当其冲受到了信息浪潮的影响”①,而“网上 ...

  • 浅谈教育信息化的新发展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教育信息化的新发展 作者:蒋智谋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年第15期 摘要:教育信息化在我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项目,需要认真的考虑国家教育现实的信息化情况,尊重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规律,不断地巩固现有的学术成果和地位, ...

  • 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实现新跨越
  • 在金猴报喜的洋洋喜气中,我们盘点羊年沉甸甸的硕果,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也令人激情澎湃!一年来,公司上下按照"三年翻番"的要求,围绕做优做强的目标,紧紧抓住生产经营和基建技改两条主线,发扬"革旧鼎新.慎终如始"的新钢精神,深入开展"创业.创新.创效& ...

  • 中国人基本科学素养调查:仅有3.27%国人具备
  • 转播到腾讯微博 数据来源: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制图:宋嵩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该怎样看待这一数据?中国人的科学素养究竟怎样?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议论. 1 ...

  • 二十一世纪中国饮食文化史研究的新发展_姚伟钧
  • 二十一世纪中国饮食文化史 研究的新发展 姚伟钧 罗秋雨 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历来以饮食史和饮食民俗为主要视角,进入2仍延1世纪, 提要: 续这一传统,但在研究视野.研究方法.研究深度方面均有所突破.文化人类学介入中国饮食的是从二十世纪后半期开始的.近2中国饮食人类学研究初步形成了自身的理论和研究 ...

  • 当代精神分析的新发展
  • 作者:郭本禹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05期 弗洛伊德的追随者们在理论研究与临场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寻找改善办法,从各自的角度对精神分析进行发展与修正.有一批人在此过程中引入诠释学方法,以期对精神分析认识论上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率先从精神分析角度进行诠释学实践的是兰克和拉康,而从诠释学 ...

  •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
  •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 如果有一天早晨醒来,微软被大火烧了个精光,给我20名最优秀的员工,一切马上就可以重新开始. --比尔·盖茨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 产生 发展 导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是组织演变.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对组织活动有效管理的历史已超过6000年,埃及金字塔.巴比伦古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