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石湖书扇韵姜 夔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 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

答案为:

(1)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解析:此题难度不大,考查“形象”这一考点,根据诗句中的景物应不难概括出“清幽恬静”的特点,然后再作具体分析。

(2)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

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

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题时要先表明观点再分析。此题的答案不唯一,无论是哪种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分析时还要注意结合诗后的注释。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 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

答案为:

(1)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解析:此题难度不大,考查“形象”这一考点,根据诗句中的景物应不难概括出“清幽恬静”的特点,然后再作具体分析。

(2)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

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

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题时要先表明观点再分析。此题的答案不唯一,无论是哪种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分析时还要注意结合诗后的注释。


相关内容

  • [次石湖书扇韵(宋?姜夔)]阅读答案
  • 次石湖书扇韵(宋·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1)次:次韵,古人"和韵"的一种格式,又叫"步韵",它要求作者用所和的诗的原韵原字,其先后次序也与被和的诗相同,是和诗中限制最严格的一种,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 ...

  • 文本结构内容
  • 前言 (表达理念的意向图) 1.项目背景及场地分析 1.1.项目缘起 为了进一步提升苏州市古城区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苏州动物园将从古城区搬出,迁至石湖景区:同时为了推动石湖景区西部区域的建设,提升苏州市中心城市功能品味,景区西部将建集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园于一体的综合性游赏园. 规划范围: 基地位于国 ...

  • 石湖沟中学校舍安全工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报告
  • 石湖沟中学校舍安全工程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报告书 沈阳区域气候中心 2009年9月 根据<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18号)和辽政办发[2009]39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出具石湖沟中学校舍安全工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报 ...

  • 苏州春游踏青好去处苏州春游好地方
  • 苏州春游踏青好去处 苏州春游好地方 乘着阳光,想象着鸟语花香的场景,但,这仅是在想象,憧憬不如行动,趁着好天气,一起去踏青,把脑海中的那些春天的景象翻找出来吧. 东山 适合游客:一家三口 推荐理由:旅游.疗养.度假的胜地 景点简介:东山,位于苏州城南40公里处,是延伸在太湖中的半岛,以花果丛林.山水 ...

  • 如何有效鉴赏诗歌形象
  • 一切文学形象的鉴赏都离不开对文本的细读(辩词.析句.明篇).体味(知事.读人.品情.悟理).涵泳(思其文.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并在此基础上把握规律,提炼心得,进行有效鉴赏.简单地说,古典诗歌的艺术形象可分为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大类.近年来,高考试题也大多从形象的状貌和特征.形象的价值 ...

  • 污泥胞外聚合物的提取方法及其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_周俊
  • 第34卷第7期2013年7月 环境科学Vol.34,No.7Jul.,2013 污泥胞外聚合物的提取方法及其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1,21*1,3 周俊,周立祥,黄焕忠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工程系,南京3. 香港浸会大学理学院,香港999077) 210095:2. 南京工业大 ...

  • 公路局女道班班长先进事迹材料
  • 在省道s304、s329固镇线公路上,在绿色环绕的石湖中心道班,有一位被职工和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大姐的,她就是石湖中心道班班长。在这里,她被誉为盛开在石湖的一朵荷花。 同志是市公路管理局固镇分局的一名普通女职工,1986年参加工作,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工作20多年来,一直从事养路工作,从普通的养路工到 ...

  •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导学案(教师版)
  •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的内涵 2.把握人物形象的常见类型 3.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知识链接]: 1. 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既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如<雨霖铃>中的"我".陶渊明<饮酒& ...

  • 十大赏月佳处参考
  • 1. 庐山赏月 奇秀天下的庐山屹立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中秋之夜,在上匡庐赏月也许是人生中难忘的经历.庐山素有"清凉世界"."避暑胜地"等美名,秋日里更是赏红叶的好去处.山上空气清新,森林.花鸟.温泉.飞瀑.峭壁.别墅一应俱全,形成完善的休闲渡假旅游胜地.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