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阅读课

怎样上好阅读课

语文课程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基本特点的,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课程,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策略的课程,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基础的课程。在现在的很多语文教学中,教学的着力点要么是对课文内容的深究,或是知识内容的扩展,或是思想内容的提高,大都把听、说、读作为训练的重点,课堂教学习惯于“君子动口不动手”。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都比较重视让学生读、思、议,也能够花时间让学生一遍又一遍的读,积极的思考,热烈的讨论,却很少让学生在课上写(作文课除外)。语文老师都把上课的时间用在讲解分析课文的字、词、句,分析课文重难点上。课堂上要么老师讲,要么学生读、思、议,整节课显得热闹非凡。诚然,语文的知识点多,字、词、句、段、篇,样样都不能忽略,这就使每堂语文课非常宝贵。学生动笔的机会很少,主要是怕耽误时间。更多的老师认为语文课,除了课后作业,写写生字,词语,没有必要上课时像数学一样写写画画。有些阅读课,学生偶尔动动手,也是写写笔记,打打符号。这是造成学生“眼高手低”的重要原因。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想一想说一说好象都会,写起来却感觉吃力。这样一来,造成成绩测试中阅读题普遍失分较多。

事实上,在阅读教学中,应经常将写的训练贯穿在教学中,这样,既可以强化语言运用,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提供实践机会,既强化综合训练,又促进学生读、写、思的有机结合。

其实,在阅读课上我们有很多机会可以给学生写。数学课老师一般都要求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课堂的练习。语文课有词语本、作业本、作文本-----但很少见语文有课堂练习本。其实,让学生准备一个上语文课可以“随便写、随便画”的本子非常必要。

那上阅读课该写些什么呢?

1、随意性的“乱写”。记生字时,让他们把易错的字写写,多少不限,一个,两个都行;课文中有些不易讲解的词句,用简笔画画一画,如《林海》中秦岭的险峻,大兴安岭的温柔,讲十句不如画一幅图。教师可提一个问题,让学生用最简短的句子写出来,老师巡视检查,可以避免有的学生上课时“人在曹营心在汉”。

2、概括。概括性的练习是语言表达训练的重要形式。学了一篇(段)课文,让学生概括出它的主要内容,用简短的字把它写出来,不仅是阅读能力的体现,而且能促进学生立意、构思作文等能力的提高。学生练习概括需要老师教给方法。例如概括段意,写人写事的,可以用“谁干什么”;写物的,可以用“谁怎么样”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从课题入手,也可以从重点段入手,有些记叙文可以从“六要素”入手,也可以从练习概括入手。

3、补充。出于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教材中有些地方的叙述比较简略,有的形成空白,教师要抓住这些简略或空白外进行补充练习。

4、更改。通过将原文句段进行更改,使学生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独到之处。如《桂林山水》一文中,将“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让学生自由更改,然后进行比较。学生更改后有“漓江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得水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绿得仿佛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等句式,但通过比较后,学生们都认为还是原文的表达方式最好。

5、扩展。围绕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扩写训练,是读写结合的有效形式。如《穷人》中,可以让学生围绕桑娜一家把西蒙的孩子抱来后会发生什么事,让学生写一写,达到以写促读的目的。

6、质疑。阅读教学中,我们提倡课前预习要质疑,有些问题可以用问号表示,就直接标在书上,有些问题无法用问号标出的,要列在课堂练习本上;另外,结束一篇课文的学习后,学生可能仍然有不理解的地方,然而又无法用问号表达清楚的,就可以将问题列在本子上,通过老师讲、同学讨论、自己领悟、查资料等方式解决。这种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有疑而问”,养成随时留意问题的习惯,并能想出办法解决。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注意的是,阅读课上的写,绝不能等同与练笔。一方面它形式自由,学生完成时,只要自己认识,能描述出来,用符号替代,用词串联,写关键字,都可以。另一方面,它的内容不受限制,凡是能培养学生

文字表达能力的,都可以写。但教师在要求学生写时,要避免写的内容过多,老师让学生写的内容必须经过仔细的推敲,要以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不能什么都写,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写。

阅读课上的写,笔者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有必要的。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它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它还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对知识的自我需求,发展了学生的学习个性,为以后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怎样上好阅读课

语文课程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基本特点的,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课程,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策略的课程,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基础的课程。在现在的很多语文教学中,教学的着力点要么是对课文内容的深究,或是知识内容的扩展,或是思想内容的提高,大都把听、说、读作为训练的重点,课堂教学习惯于“君子动口不动手”。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都比较重视让学生读、思、议,也能够花时间让学生一遍又一遍的读,积极的思考,热烈的讨论,却很少让学生在课上写(作文课除外)。语文老师都把上课的时间用在讲解分析课文的字、词、句,分析课文重难点上。课堂上要么老师讲,要么学生读、思、议,整节课显得热闹非凡。诚然,语文的知识点多,字、词、句、段、篇,样样都不能忽略,这就使每堂语文课非常宝贵。学生动笔的机会很少,主要是怕耽误时间。更多的老师认为语文课,除了课后作业,写写生字,词语,没有必要上课时像数学一样写写画画。有些阅读课,学生偶尔动动手,也是写写笔记,打打符号。这是造成学生“眼高手低”的重要原因。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想一想说一说好象都会,写起来却感觉吃力。这样一来,造成成绩测试中阅读题普遍失分较多。

事实上,在阅读教学中,应经常将写的训练贯穿在教学中,这样,既可以强化语言运用,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提供实践机会,既强化综合训练,又促进学生读、写、思的有机结合。

其实,在阅读课上我们有很多机会可以给学生写。数学课老师一般都要求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课堂的练习。语文课有词语本、作业本、作文本-----但很少见语文有课堂练习本。其实,让学生准备一个上语文课可以“随便写、随便画”的本子非常必要。

那上阅读课该写些什么呢?

1、随意性的“乱写”。记生字时,让他们把易错的字写写,多少不限,一个,两个都行;课文中有些不易讲解的词句,用简笔画画一画,如《林海》中秦岭的险峻,大兴安岭的温柔,讲十句不如画一幅图。教师可提一个问题,让学生用最简短的句子写出来,老师巡视检查,可以避免有的学生上课时“人在曹营心在汉”。

2、概括。概括性的练习是语言表达训练的重要形式。学了一篇(段)课文,让学生概括出它的主要内容,用简短的字把它写出来,不仅是阅读能力的体现,而且能促进学生立意、构思作文等能力的提高。学生练习概括需要老师教给方法。例如概括段意,写人写事的,可以用“谁干什么”;写物的,可以用“谁怎么样”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从课题入手,也可以从重点段入手,有些记叙文可以从“六要素”入手,也可以从练习概括入手。

3、补充。出于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教材中有些地方的叙述比较简略,有的形成空白,教师要抓住这些简略或空白外进行补充练习。

4、更改。通过将原文句段进行更改,使学生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独到之处。如《桂林山水》一文中,将“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让学生自由更改,然后进行比较。学生更改后有“漓江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得水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绿得仿佛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等句式,但通过比较后,学生们都认为还是原文的表达方式最好。

5、扩展。围绕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扩写训练,是读写结合的有效形式。如《穷人》中,可以让学生围绕桑娜一家把西蒙的孩子抱来后会发生什么事,让学生写一写,达到以写促读的目的。

6、质疑。阅读教学中,我们提倡课前预习要质疑,有些问题可以用问号表示,就直接标在书上,有些问题无法用问号标出的,要列在课堂练习本上;另外,结束一篇课文的学习后,学生可能仍然有不理解的地方,然而又无法用问号表达清楚的,就可以将问题列在本子上,通过老师讲、同学讨论、自己领悟、查资料等方式解决。这种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有疑而问”,养成随时留意问题的习惯,并能想出办法解决。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注意的是,阅读课上的写,绝不能等同与练笔。一方面它形式自由,学生完成时,只要自己认识,能描述出来,用符号替代,用词串联,写关键字,都可以。另一方面,它的内容不受限制,凡是能培养学生

文字表达能力的,都可以写。但教师在要求学生写时,要避免写的内容过多,老师让学生写的内容必须经过仔细的推敲,要以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不能什么都写,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写。

阅读课上的写,笔者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有必要的。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它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它还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对知识的自我需求,发展了学生的学习个性,为以后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关内容

  • 怎样才能上好课读书心得
  • <怎样才能上好课>读书心得 盘县第一小学 刘淳 开学初,我给自己选定了一本书,那就是<怎样才能上好课>.这本书里所阐述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案例非常贴近我们现在的教学,很有实用价值. 通过阅读<怎样才能上好课>一书,我认识到,课堂永远是我们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才是 ...

  • 怎样上好初中英语阅读文章
  • 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其实就是真正读懂英文的能力,其中包括利用阅读技能读懂文章的能力,并不是运用某些所谓技巧应试的能力.如果只关注所谓的应试技巧,应试能力可能会有提高,但是,阅读理解能力并不见得有质的提高.而如果具备了较高的.真正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真正读懂文章,同时能够运用某些应试技巧,则肯定可以考出好 ...

  • 怎样上好语文阅读课
  • 怎样上好语文阅读课 西定小学 - --杨杰 一.分析学生,根据需要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 我们上课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而学生之间总是存在着个性差异.真正的熟知他们的个性差异,使他们在不同的层面上都受益.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爱上语文课,这是上好课的前提. 1.理解文本,对教材 ...

  • 如何上好中小学阅读指导课
  • 如何上好中小学阅读指导课 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又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也就是说,单靠课堂四十五分钟的阅读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看课外书."叶圣陶先生也说,要 ...

  • 浅析教育技术装备在小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之怎样上好科学课
  • 浅析教育技术装备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怎样上好小学科学课 鲁甸县新街乡中心校 陈发超 [关键词]:现状分析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指导学生学习 寓教于乐 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教育技术装备占有相当重要的地 位,是办学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之一,也是上好科学实验课的 必要保证.在小学学科体系中,科学科同语 ...

  • 怎样上好国学课?
  • 怎样上好国学课? ★第一,认识国学经典的价值. 第二,激发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 . 第三,提高学生国学经典的素养. --做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 ◆科学性 ◆系统性 ◆趣味性 ◆开放性 ★每学期18课时(每周一课时,其中16个教学课时,2个活动课) 小学六年共计:216课时 每本教材按单元进 ...

  • 如何搞好初三语文复习
  • 如何搞好初三语文复习 面临中考,我们语文老师是非常尽职尽责的,有很多老师制定了周密的总复习计划.因而出现了"拉网式"."链条式"."训练式"等种种复习方式.可语文老师们也常被这样一个问题所困扰:复习计划如此周密,为何复习的效果常常不是很明显 ...

  • 怎样备好课.上好课3
  • 怎样"备好课"之我见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的同行甚至学校管理人员都把备好课单纯地理解成写教案.我认为,备好课不仅仅是写好教案.写好教案只是备好课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怎样才算备好课呢?笔者认为,备好课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认真钻研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教学计划.课程教学 ...

  • 怎样上好小学语文课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怎样上好小学语文课 作者:李淑平 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年第04期 [摘 要]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怎样上好小学语文课,应该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