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实验案例

霍桑实验

一、照明实验

时间:1924年11月至1927年4月

当时关于生产效率的理论占统治地位的是劳动医学的观点,认为也许影响工人生产效率的是疲劳和单调感等,于是当时的实验假设便是“提高照明度有助于减少疲劳,使生产效率提高”。可是经过两年多实验发现,照明度的改变对生产效率并无直接影响。具体实验结果是:当实验组照明度增大时,实验组和控制组都增产;当实验组照明度减弱时,两组依然都增产,甚至实验组的照明度减至0.06烛光时,其产量亦无明显下降;直至照明减至如月光一般、实在看不清时,产量才急剧降下来。研究人员面对此结果感到茫然,失去了信心。

从1927年起,以梅奥教授为首的一批哈佛大学心理学工作者将实验工作接管下来,实验继续进行。

二、福利实验(继电器装配测试室研究)

时间:1927年4月至1929年6月

实验目的总的来说是验证员工福利待遇的改变与生产效率的关系。但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发现,不管福利待遇如何改变(包括工资支付办法的改变、免费供应茶点、缩短工作时间、延长休息时间等),都不影响产量的持续上升,甚至工人自己对生产效率提高的原因也说不清楚。

后经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导致生产效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如下:

1、参加实验的光荣感。实验开始时参加实验的女工曾被召进部长办公室谈话,她们认为这是莫大的荣誉。这说明人们被重视的自豪感对人的工作积极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成员间良好的相互关系。

三、访谈实验

研究者在工厂中进行了大规模访谈,谈话两万多人次。此计划的最初想法是要工人就管理当局的规划和政策、工头的态度和工作条件等问题作出回答,但这种规定好的访谈计划在进行过程中却大出意料之外,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工人想就工作提纲以外的事情进行交谈,工人认为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公司或调查者认为意义重大的那些事。研究者了解到这一点,及时把访谈计划改为事先不规定内容,每次访谈的平均时间从三十分钟延长到1-1.5个小时,多听少说,详细记录工人的不满和意见。访谈计划持续了两年多,收到良好的成效,工厂的产量大幅提高。 工人们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方法存在许多不满,无处发泄,访谈计划的实行恰恰为他们提供了发泄机会。发泄过后心情舒畅,士气提高,使产量得到提高。

四、群体实验(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研究)

时间:1931年1月至1932年8月

梅奥等人在这个试验中是选择14名男工人在单独的房间里从事绕线、焊接和检验工作。对这个班组实行特殊的工人计件工资制度。

实验者原来设想,实行这套奖励办法会使工人更加努力工作,以便得到更多的报酬。但观察的结果发现,公司给每个焊工定的标准是每天7312个焊接点,但是大家都保持在中等水平上(6000-6600个焊接点),每个工人的日工作量都差不多,而且工人有事还不如实地报告工作量。经深入的调查发现,这个班组为了维护他们群体的利益,自发地形成了一些规范。他们约定,谁也不能干的太多,突出自己;谁也不能干的太少,影响全组的产量,并且约法三章,不准向管理当局告密,如有人违反这些规定,轻则挖苦谩骂,重则拳打脚踢。进一步调查发现,工人们之所以维持中等水平的产量,是担心产量提高,管理当局会改变现行奖励制度,或裁减人员,使部分工人失业,或者会使干得慢的伙伴受到惩罚。

这一试验表明,为了维护班组内部的团结,可以放弃物质利益的引诱。由此梅奥提出“非正式群体”的概念,认为在正式的组织中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有自己的特殊的行为规范,对人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霍桑实验

一、照明实验

时间:1924年11月至1927年4月

当时关于生产效率的理论占统治地位的是劳动医学的观点,认为也许影响工人生产效率的是疲劳和单调感等,于是当时的实验假设便是“提高照明度有助于减少疲劳,使生产效率提高”。可是经过两年多实验发现,照明度的改变对生产效率并无直接影响。具体实验结果是:当实验组照明度增大时,实验组和控制组都增产;当实验组照明度减弱时,两组依然都增产,甚至实验组的照明度减至0.06烛光时,其产量亦无明显下降;直至照明减至如月光一般、实在看不清时,产量才急剧降下来。研究人员面对此结果感到茫然,失去了信心。

从1927年起,以梅奥教授为首的一批哈佛大学心理学工作者将实验工作接管下来,实验继续进行。

二、福利实验(继电器装配测试室研究)

时间:1927年4月至1929年6月

实验目的总的来说是验证员工福利待遇的改变与生产效率的关系。但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发现,不管福利待遇如何改变(包括工资支付办法的改变、免费供应茶点、缩短工作时间、延长休息时间等),都不影响产量的持续上升,甚至工人自己对生产效率提高的原因也说不清楚。

后经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导致生产效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如下:

1、参加实验的光荣感。实验开始时参加实验的女工曾被召进部长办公室谈话,她们认为这是莫大的荣誉。这说明人们被重视的自豪感对人的工作积极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成员间良好的相互关系。

三、访谈实验

研究者在工厂中进行了大规模访谈,谈话两万多人次。此计划的最初想法是要工人就管理当局的规划和政策、工头的态度和工作条件等问题作出回答,但这种规定好的访谈计划在进行过程中却大出意料之外,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工人想就工作提纲以外的事情进行交谈,工人认为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公司或调查者认为意义重大的那些事。研究者了解到这一点,及时把访谈计划改为事先不规定内容,每次访谈的平均时间从三十分钟延长到1-1.5个小时,多听少说,详细记录工人的不满和意见。访谈计划持续了两年多,收到良好的成效,工厂的产量大幅提高。 工人们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方法存在许多不满,无处发泄,访谈计划的实行恰恰为他们提供了发泄机会。发泄过后心情舒畅,士气提高,使产量得到提高。

四、群体实验(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研究)

时间:1931年1月至1932年8月

梅奥等人在这个试验中是选择14名男工人在单独的房间里从事绕线、焊接和检验工作。对这个班组实行特殊的工人计件工资制度。

实验者原来设想,实行这套奖励办法会使工人更加努力工作,以便得到更多的报酬。但观察的结果发现,公司给每个焊工定的标准是每天7312个焊接点,但是大家都保持在中等水平上(6000-6600个焊接点),每个工人的日工作量都差不多,而且工人有事还不如实地报告工作量。经深入的调查发现,这个班组为了维护他们群体的利益,自发地形成了一些规范。他们约定,谁也不能干的太多,突出自己;谁也不能干的太少,影响全组的产量,并且约法三章,不准向管理当局告密,如有人违反这些规定,轻则挖苦谩骂,重则拳打脚踢。进一步调查发现,工人们之所以维持中等水平的产量,是担心产量提高,管理当局会改变现行奖励制度,或裁减人员,使部分工人失业,或者会使干得慢的伙伴受到惩罚。

这一试验表明,为了维护班组内部的团结,可以放弃物质利益的引诱。由此梅奥提出“非正式群体”的概念,认为在正式的组织中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有自己的特殊的行为规范,对人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相关内容

  • 组织行为学的问题
  • 复习提纲 一. 简答题 1. 人群关系理论与泰勒的"科学管理"有什么区别? 2. 为什么说奥尔德弗的ERG理论较之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更具有现实意义? 3. 简述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对管理实践的重要启示. 4. 激励的原则有哪些 5. 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6. 非正式群体的 ...

  • 激发员工正能量的心理学效应,千度杂志
  • 多鼓励 工作热情高 激发员工正能量的心理学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一群小白鼠随机分成A.B两组,并告诉饲养员,A组老鼠很聪明,B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罗森塔尔对这些老鼠进行迷宫测试发现,A组老鼠比B组能更快地走出迷宫.对此,罗森塔尔深受启发.他又来到一 ...

  • 霍桑实验2
  • 霍桑实验 1924年开始,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在芝加哥附近的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最初的目的是根据科学管理原理,探讨工作环境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后来梅奥参加该项试验,研究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工人劳动过程的影响.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提出著名的"人际关系学说&quo ...

  • 浅谈人际关系学说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 <传承>2010年第3期 浅谈人际关系学说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张永 张珍如 [摘要]梅奥的霍桑试验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了大胆的突破,第一次把管理研究的重点从工作和从物的因素上转到人的 因素上来,不仅在理论上对古典管理理论作了修正和补充,开辟了管理研究的新理论,还为现代行为科学的发展奠 ...

  • 实验心理学之论文霍桑实验
  • 霍桑实验之访谈实验的介绍与评价 一.实验介绍: 霍桑实验是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梅奥主持的,在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心理学研究.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成绩很不理想.为找出原因,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 ...

  • 管理学第一章练习题
  • 第一章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一. 单项选择题 1. "管理就是通过完成他人完成工作"是( C )提出的. A.弗雷德里克·W ·泰罗 B.斯蒂芬·P ·罗宾斯 C.约瑟夫·L ·马西 D.小詹姆斯·H ·唐呐利 2. "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是 ...

  • 霍桑实验100字简介
  • 霍桑实验 一.意义 霍桑研究是在1924年至1932年进行的,因经济大恐慌而终止.1927年在"继电器装配试验室实验("Relay Assembly Test Room Experiments),Fritz J. Roethlisberger 与 William J. Dicks ...

  • 阅读材料1-霍桑试验
  • 霍桑实验--管理学中的"临床医学" 梅奥原籍澳大利亚.读哲学和心理学,获得逻辑学和哲学学位,昆士兰大学教师.后学医,一战期间,运用心理治疗帮助士兵康复,是澳大利亚心理疗法先驱. 管理学研究,从移居美国开始.1922年到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任教,开始研究工业心理学.1923年, ...

  • 管理心理学模拟测试题-期末复习(附答案)
  • 管理心理学模拟测试题 管理心理学-朱国定-上海教育出版社-第一版-17元 模拟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B )P2 A. 所有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B. 管理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 C. 管理活动中各种心理现象 D. 管理活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