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大学排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一部分 总体战略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一)指导思想(二)工作方针第二章 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三)战略目标

(四)战略主题第二部分 发展任务第三章 学前教育(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六)明确政府职责(七)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第四章 义务教育(八)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第五章 高中阶段教育(十一)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十二)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十三)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第六章 职业教育(十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十五)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十六)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十

七)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第七章 高等教育(十八)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十九)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二十一)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二十二)优化结构办出特色第八章 继续教育(二十三)加快发展继续教育(二十四)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二十五)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第九章 民族教育(二十六)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二十七)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第十章 特殊教育(二十八)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二十九)完善特殊教育体系(三十)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第三部分 体制改革第十一章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三十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三十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十三)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第十二章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三十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三十五)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三十六)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三十七)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第十三章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三十八)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三十九)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四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四十一)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第十四章 办学体制改革(四十二)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四十三)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四十四)依法管理民办教育第十五章 管理体制改革(四十五)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四十六)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四十七)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第十六章 扩大教育开放(四十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四十九)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五十)提高交流合作水平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第十七章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五十一)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五十二)加强师德建设(五十三)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五十四)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五十五)健全教师管理制度第十八章 保障经费投入(五十六)加大教育投入(五十七)完善投入机制(五十八)加强经费管理第十九章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五十九)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六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六十一)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第二十章 推进依法治教(六十二)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六十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六十四)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六十五)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第二十一章 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六十六)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六十七)组织开展改革试点第二十二章 加强组织领导(六十八)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六十九)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七十)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第二章 实 施: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促进教育

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制定本《教育规划纲要》。序 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第一部分 总体战略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章 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

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二)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第二章 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三)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四)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第二部分 发展任务第三章 学前教育

(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六)明确政府职责。(七)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第四章 义务教育(八)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第五章 高中阶段教育(十一)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十二)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十三)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第六章 职业教育(十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十五)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十六)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十七)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第八章 继续教育(二十三)加快发展继续教育。(二十四)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二十五)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第九章 民族教育(二十六)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第三部分 体制改革第十一章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三十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三十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十三)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第十二章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三十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三十五)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三十六)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三十七)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第十三章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三十八)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三十九)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四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四十一)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第十四章 办学体制改革四十二)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四十三)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四十四)依法管理民办教育。第十五章 管理体制改革(四十五)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四十六)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四十七)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第十六章 扩大教育开放(四十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四十九)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五十)提高交流合作水平。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扩展交流内容,创新合作模式,促进教育事业共同发展。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第十七章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五十一)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五十二)加强师德建设(五十三)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五十四)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五十五)健全教师管理制度。第十八章 保障经费投入(五十六)加大教育投入。(五十七)完善投入机制。(五十八)加强经费管理。第十九章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五十九)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六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六十一)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第二十章 推进依法治教(六十二)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六十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六十四)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六十五)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第二十一章 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六十六)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六十七)组织开展改革试点。第二十二章 加强组织领导(六十八)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六十九)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七十)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一部分 总体战略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一)指导思想(二)工作方针第二章 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三)战略目标

(四)战略主题第二部分 发展任务第三章 学前教育(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六)明确政府职责(七)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第四章 义务教育(八)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第五章 高中阶段教育(十一)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十二)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十三)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第六章 职业教育(十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十五)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十六)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十

七)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第七章 高等教育(十八)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十九)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二十一)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二十二)优化结构办出特色第八章 继续教育(二十三)加快发展继续教育(二十四)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二十五)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第九章 民族教育(二十六)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二十七)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第十章 特殊教育(二十八)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二十九)完善特殊教育体系(三十)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第三部分 体制改革第十一章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三十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三十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十三)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第十二章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三十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三十五)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三十六)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三十七)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第十三章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三十八)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三十九)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四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四十一)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第十四章 办学体制改革(四十二)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四十三)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四十四)依法管理民办教育第十五章 管理体制改革(四十五)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四十六)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四十七)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第十六章 扩大教育开放(四十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四十九)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五十)提高交流合作水平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第十七章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五十一)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五十二)加强师德建设(五十三)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五十四)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五十五)健全教师管理制度第十八章 保障经费投入(五十六)加大教育投入(五十七)完善投入机制(五十八)加强经费管理第十九章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五十九)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六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六十一)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第二十章 推进依法治教(六十二)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六十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六十四)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六十五)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第二十一章 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六十六)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六十七)组织开展改革试点第二十二章 加强组织领导(六十八)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六十九)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七十)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第二章 实 施: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促进教育

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制定本《教育规划纲要》。序 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第一部分 总体战略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章 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

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二)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第二章 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三)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四)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第二部分 发展任务第三章 学前教育

(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六)明确政府职责。(七)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第四章 义务教育(八)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第五章 高中阶段教育(十一)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十二)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十三)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第六章 职业教育(十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十五)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十六)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十七)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第八章 继续教育(二十三)加快发展继续教育。(二十四)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二十五)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第九章 民族教育(二十六)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第三部分 体制改革第十一章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三十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三十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十三)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第十二章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三十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三十五)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三十六)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三十七)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第十三章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三十八)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三十九)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四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四十一)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第十四章 办学体制改革四十二)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四十三)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四十四)依法管理民办教育。第十五章 管理体制改革(四十五)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四十六)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四十七)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第十六章 扩大教育开放(四十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四十九)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五十)提高交流合作水平。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扩展交流内容,创新合作模式,促进教育事业共同发展。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第十七章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五十一)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五十二)加强师德建设(五十三)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五十四)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五十五)健全教师管理制度。第十八章 保障经费投入(五十六)加大教育投入。(五十七)完善投入机制。(五十八)加强经费管理。第十九章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五十九)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六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六十一)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第二十章 推进依法治教(六十二)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六十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六十四)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六十五)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第二十一章 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六十六)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六十七)组织开展改革试点。第二十二章 加强组织领导(六十八)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六十九)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七十)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相关内容

  • 大学文科录取分数十一年总排名
  • 大学文科录取分数十一年总排名 (2005-2015) (排名指标及方法参看有关说明)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中心 邝春伟 2016.6.22 文科排名高等学校类别所在地文科指数 [***********][***********][***********][***********][********* ...

  • 大学录取分数八年总排名(2005-2012)
  • 大学录取分数八年总排名 2005--2012 (排名指标及方法参看说明)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中心 邝春伟 2013.6.29 总排名[***********][***********][***********][***********][***********]0高等学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

  • 英国大学学费
  • 剑桥大学(Cambridge), 英国排名2,世界排名2,商科,金融会计,理工科的学费基本都在;17028左右,其中医学专业学费会上下浮动1000到2000英镑. 圣安德鲁斯大学(ST Andrews), 英国排名4,理工科;14600,商科;15250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 英国排名5,世 ...

  • 化工考研信息
  • 本文由sdbaowenya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考研信息介绍: 考研信息介绍: 仅供大家参考! 仅供大家参考! 2010年全国研招考试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年全国研招考试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年全国研招考试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2010年全 ...

  • 关于华中科技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发展文科对我国理工科大学的启示
  • 摘 要 本文以麻省理工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为例,阐述了当前理工科院校发展文科的必要性,结合国内外高校的办学经验与启示,对理工科大学如何发展文科.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做出了若干思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华中科技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 人文教育 理工科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 ...

  • 高校专业排名
  • 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确定学习苏联先进教育制度的大学(2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1920年5月创建,理工科为主) 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10月成立,文理科为主) 为了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接受苏联的先进经验,并聘请苏联教授,有步骤.有计划第培养新国家的建设干部." 哈尔滨 ...

  • 最新世界工科大学排名
  • 2010世界工科大学排名 来源:教育达人 发布时间:2010-08-28 02:50:59 这是一篇关于世界大学工科排名, 世界理工大学排名, 工科大学排名的文章.加州大学-欧文 45.0 43.1 87.2 50.4 52-75 科罗拉多大学-玻尔得 36.7 44.0 92.6 49.5 52- ...

  • 日本大学排名
  • 学校名称 排名 学校名称 排名 学校名称 1 東京大学 25 新潟大学 49 東京海洋大学 2 京都大学 26 大阪市立大学 50 名古屋市立大学 3 大阪大学 27 ICU大学 51 兵庫県立大学 4 一橋大学 28 電気通信大学 52 立教大学 5 東京工業大学 29 同志社大学 53 奈良女子 ...

  • 最有国际地位的中国10所大学 国家重点建设的9所高校 我国高等教育的精锐部队
  • 世界具有历史权威的大学排名是2011-2012年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学排名400强(现从500强减为400强),中国大陆只有10所大学榜上有名: 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 清华大学(理.工科为主).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科为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科为主). 复旦大 ...

  • 2012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 1[北京大学],文理合一,文理科各学科在全国学术水平遥遥领先:工科稍弱,但这并不影响他占据国内第一学府的地位. 2[清华大学],工科水平全国领先,理科也很强势,文科稍弱点. 3[浙江大学],工科水平仅次于清华,理科全国前三,文科稍弱. 4[复旦大学],文科全国应该仅次于北大,理工科稍弱.毕竟位于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