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马克思商榷资本论(一)

2009-01-03

一、资本论的过去和现在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对人类影响极大的巨着,它的出现直接扭转了人类近现代史的走向,社会主义登上历史舞台和人类意识形态的惨烈搏杀都直接得益于这部着作。

马克思《资本论》最核心的观点就是剩余价值。马克思指出,商品生产过程由工人、机器、资本、原材料组合而成,这些因素共同参与,使得最终产出的商品价值比之最初的投入有所增值。资本家说,这个增值是利润,是资本家的经营劳动所创造的,是资本的升值。马克思说,这个增值是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劳动所创造的。马克思的理由是:第一,机器没有生命,显然不能创造价值;第二,资本也没有生命,只有货币功能,也不能创造价值;第三,资本家人数有限,其劳动创造的价值也很有限;第四,各种原材料只不过整体转移到新产品里面,其价值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显然也不是剩余价值的来源。所以,纵观整个生产过程,只有工人是有生命的最大群体,因而有且只能由工人的劳动创造剩余价值。

由此,马克思得出了他的着名的商品价值公式:W=C+V+M.。其中W是商品的价值,C是生产资料,V是工人工资,M就是剩余价值。由于劳动力和包括机器在内的生产资料都是资本家在生产前用资本购买的,因而用资本G就可代替C+V,于是剩余价值公式就变为:M=W–G

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创造的,然后又被资本家无偿拿走了。自然而然地,马克思就推导出资本家剥削和压迫工人的结论。可是资本家具体是怎样剥削工人的呢?马克思通过研究认为,增加工人的劳动时间,增大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等,就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最主要方式。于是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指导下,西方早期的产业工人组织起自己的工会开始抗争,并最终迫使西方政府和资本家给工人提高工资,削减劳动时间和强度,并为工人提供各种福利。

可是,如果让工人把所有的剩余价值都拿走,资本家就会一无所获,他们就不会投资开工厂,工人也就没有工作。别说创造剩余价值,就是拿到一份可怜工资的机会都没了。于是马克思就想到,资本家太自私,他们自私的根源就是私有制,因为把太多的财富看成是自己的,所以在无法占有剩余价值的情况下,就很不情愿拿出来进行投资和扩大生产。再加上现实中的资本家及其政府根本不愿意为工人增加工资,并对敢于抗争的工人展开血腥的镇压和报复。所以马克思认为,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及其私有制,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社会,才能从根本上根除剥削和压迫。

可是马克思没想到的是,在他死后,东西方社会出现了两种发展方向:其一,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在落后的国家建起了社会主义,并很快在东方世界建立了社会主义阵营,然后回头讨伐西方资本主义,并渴望向全球输出红色革命。其二,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确实在拼命挣扎,伴随西方产业工人的崛起,资本家及其政府开始妥协,不仅允许工人组织工会并同资本家商讨工资、福利和劳动事宜,还允许工人广泛地参与社会政治。更让马克思想不到的是,社会主义不仅没能战胜资本主义,苏东社会主义阵营反而分崩离析,中国和越南被迫改革开放,朝鲜和古巴继续在贫穷的深渊里挣扎。而资本主义呢,不仅私有制和资本家照常存在,工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越来越优越,居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无法望其项背的。

显而易见,马克思的经济和社会理论存在巨大的缺陷,马克思过于重视了经济平等而忽视了政治平等,尤其忽视了民主政治的重要和权力腐败的可怕。由于这里百草止水想与马克思商榷的是资本论,所以政治上的讨论只能居于次要地位,剩余价值理论将是这里讨论的核心。

2009-01-03

一、资本论的过去和现在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对人类影响极大的巨着,它的出现直接扭转了人类近现代史的走向,社会主义登上历史舞台和人类意识形态的惨烈搏杀都直接得益于这部着作。

马克思《资本论》最核心的观点就是剩余价值。马克思指出,商品生产过程由工人、机器、资本、原材料组合而成,这些因素共同参与,使得最终产出的商品价值比之最初的投入有所增值。资本家说,这个增值是利润,是资本家的经营劳动所创造的,是资本的升值。马克思说,这个增值是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劳动所创造的。马克思的理由是:第一,机器没有生命,显然不能创造价值;第二,资本也没有生命,只有货币功能,也不能创造价值;第三,资本家人数有限,其劳动创造的价值也很有限;第四,各种原材料只不过整体转移到新产品里面,其价值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显然也不是剩余价值的来源。所以,纵观整个生产过程,只有工人是有生命的最大群体,因而有且只能由工人的劳动创造剩余价值。

由此,马克思得出了他的着名的商品价值公式:W=C+V+M.。其中W是商品的价值,C是生产资料,V是工人工资,M就是剩余价值。由于劳动力和包括机器在内的生产资料都是资本家在生产前用资本购买的,因而用资本G就可代替C+V,于是剩余价值公式就变为:M=W–G

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创造的,然后又被资本家无偿拿走了。自然而然地,马克思就推导出资本家剥削和压迫工人的结论。可是资本家具体是怎样剥削工人的呢?马克思通过研究认为,增加工人的劳动时间,增大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等,就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最主要方式。于是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指导下,西方早期的产业工人组织起自己的工会开始抗争,并最终迫使西方政府和资本家给工人提高工资,削减劳动时间和强度,并为工人提供各种福利。

可是,如果让工人把所有的剩余价值都拿走,资本家就会一无所获,他们就不会投资开工厂,工人也就没有工作。别说创造剩余价值,就是拿到一份可怜工资的机会都没了。于是马克思就想到,资本家太自私,他们自私的根源就是私有制,因为把太多的财富看成是自己的,所以在无法占有剩余价值的情况下,就很不情愿拿出来进行投资和扩大生产。再加上现实中的资本家及其政府根本不愿意为工人增加工资,并对敢于抗争的工人展开血腥的镇压和报复。所以马克思认为,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及其私有制,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社会,才能从根本上根除剥削和压迫。

可是马克思没想到的是,在他死后,东西方社会出现了两种发展方向:其一,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在落后的国家建起了社会主义,并很快在东方世界建立了社会主义阵营,然后回头讨伐西方资本主义,并渴望向全球输出红色革命。其二,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确实在拼命挣扎,伴随西方产业工人的崛起,资本家及其政府开始妥协,不仅允许工人组织工会并同资本家商讨工资、福利和劳动事宜,还允许工人广泛地参与社会政治。更让马克思想不到的是,社会主义不仅没能战胜资本主义,苏东社会主义阵营反而分崩离析,中国和越南被迫改革开放,朝鲜和古巴继续在贫穷的深渊里挣扎。而资本主义呢,不仅私有制和资本家照常存在,工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越来越优越,居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无法望其项背的。

显而易见,马克思的经济和社会理论存在巨大的缺陷,马克思过于重视了经济平等而忽视了政治平等,尤其忽视了民主政治的重要和权力腐败的可怕。由于这里百草止水想与马克思商榷的是资本论,所以政治上的讨论只能居于次要地位,剩余价值理论将是这里讨论的核心。


相关内容

  • 影响下中国对外贸易问题的商榷
  • 关于鸦片战后10年间银贵钱贱影响下 中国对外贸易问题的商榷 汪敬虞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100836) 内容提要:1961年彭泽益先生发表了他的具有开创性的论文<鸦片战后十年间银贵钱贱波动下的中国经济和阶级关系>,1983年该文收入他的论文专集<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 ...

  • 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的争论_演变与分歧_刘磊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JOURNALOFRENMIN UNIVERSITYOFCHINA 016年第6期2 No.6 2016 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的争论:演变与分歧 刘 磊 [摘要] 梳理国内学界就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的争论的演变历程,以及争论各阶段的主要分歧,我们可以看到:早期的争论集中于同一时期不 ...

  • 马克思"商品价值量与劳动 生产率变动规律"新探
  • 第28卷第10期 2002年10月财经研究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Vol 128No 110 Oct 12002 马克思"商品价值量与劳动 生产率变动规律"新探 ---对劳动价值论的一种发展 马 艳, 程恩富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 "物以稀为贵"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 作者:王则柯 上海经济研究 1995年08期 重写政治经济学,学界有历史责任 拙作<重写政治经济学,滋润民族凝聚力>在<上海经济研究>面世,并且得到讨论,笔者十分荣幸.编者在发表拙作的时候,把题目改为<还得下决心重写政治经济学>,给人以更加鲜明的感觉,看来也有道理 ...

  • 依靠初次分配难以解决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调节分配差距的作用是有限的,依靠公有制企业的初次分配也难以调节分配差距,完善分配制度.规范分配秩序是我国现阶段调节分配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举措.国家通过完善初次分配制度,规范初次分配秩序,以解决因初次分配制度不完善.分配秩序不规范造成的企业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企 ...

  • 标题.目录和内容提要
  • 一.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一)总标题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 ...

  • 标题.目录和内容提要 2
  • 一、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一)总标题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 ...

  • 论文的标题.目录和内容提要
  • 一、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一)总标题 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 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 ...

  • 余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几种含义
  • 余斌 · 2016-12-11 · 来源:建国门学派 0 收藏(0) 评论(0) 字体: 大 / 中 / 小 承认并重视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不等于承认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并不必然流为流通决定论,反而它可以用于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家干预以及未来社会中计划经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