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来高考历史问答题评析

问答题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传统题型,自1978年恢复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以来,在20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中,问答题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随着考试改革的深入,标准化试题比重日趋加大,一度曾有人建议高考历史试题全部采用选择题。不过,在选择题的比重逐渐加大的同时,问答题仍然保留了一定比例,应该说这是命题组在广泛吸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基础上,权衡各题型利弊后作出的切合历史学科特点的明智选择。20年的命题实践充分说明:问答题可以全面测试考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程度和多层次的能力水平。作为一种传统题型,其能力测试的范围非常宽泛,能力测试的内涵也可以不断挖掘完善,因此保留这一题型完全符合高考“两个有利”的原则,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完全可行。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历史科秘书刘péng@①先生对问答题在历史高考试题中的地位作了精辟而权威的论述,他说:“问答题是目前高考中既主要考查了历史学科能力又涉及到了一般能力的题型。„„它所涉及到的一般能力或一般能力因素可以包括逻辑思维、语言表现、个人情感三个大的方面,这是其它题型所无法实现的。„„事实证明,好的问答题区分考生的程度最高,很多出色的学生就是在这一块园地以其优秀的思维品质和情感品质、严谨通畅的文字表达与合理丰富的想象力脱颖而出。”(《历史学科的教育与高考测量》,人民教育出版社,第61-62页。)根据命题思路与能力要求的特点来考察,我们可以把20年来高考历史问答题的发展历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7年。由于受当时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和考生实际水平的局限,这一阶段的问答题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方面都不高,多为叙述题或说明题,试题答案大多是教科书上的现成内容,考生只要把教材有关内容照搬到试卷上对号入座即可得高分。显然这样的问答题基本上只是考查考生对教材的记忆能力,不利于将能力强的考生同死记硬背的考生区分开来,对中学历史教学起到的是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理解和运用的消极导向作用,对高校选拔新生也起到不利的导向作用,是产生高分低能的温床。例如1982年第一道问答题:“简要叙述唐太宗的主要政绩,并作简单评述”;1983年第一道问答题:“简述明、清两代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的措施及其影响”;1985年第二道问答题:“简要评述李鸿章活动的几个方面”;1987年第一道问答题:“简要评述康熙帝的主要政绩和过失”等等,均属于这一阶段问答题的典型。第二阶段:1988-1990年。这一阶段问答题的特点是知识容量大、概括能力要求高、中外历史知识结合,既有纵向的连续性,又有横向的关联性,相对于以往就某一个国家、某一历史事件进行提问是一个突破。典型的是1988年考卷上的“山东问题”,此题为:“19世纪末山东是怎样变成德国‘势力范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中外史实说明因此而引起的反响和最后结果”。此题要求叙述山东问题的变化全过程,并指出变化的原因和带来的后果。考生需要对涉及到的有关中外史实进行高度综合概括,其答案既是教材中讲到的,但又不是现成的,考生需要对这些史实熟悉之后融会贯通,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准确的答案。显然,这从能力的要求来看是一大突破。此后几年问答题大体沿这一思路展开。如1990年第一道问答题:“元朝时我国手工业工匠的地位如何?后来(明清)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又为什么清朝的手工业生产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第三道问答题:“结合13世纪到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分析英国议会和政党政治的演变。”总之,这一时期问答题是以“大跨度、高概括”为基本模式,有人形象比喻为“羊肉串”,通过大跨度把知识串起来,而且跨度越来越大。第三阶段:1991-1993年。这一阶段的问答题开始探索新的命题思路和形式,其特点是考查的能力从再认再现、理解、分析综合到应用,强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分析、论证、评价某一观点或史实。典型的是1992年第一道问答题:“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赵翼的这一观点。”这一题又使问答题面目焕然一新,大大拓展了命题思路,强调对知识的应用,史论要求明显提高。又如1993年老高考的“榷场”题:“宋代文人刘迎在诗中写道‘迄兮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

北客相经商。’什么叫‘榷场’?举例说明榷场的作用。试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析此诗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再如同年新高考的“八股之害”题:“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试评论顾炎武这一观点”。这几道题均属同一模式,即由一点切入,逐步深入,形成所谓“小切口、多层次、深分析”的模式。第四阶段:1994-1995年。这一阶段问答题吸取了前两种模式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又前进一步,命题技巧更臻成熟,加大了历史理论和历史思维的含量。这以1994年的“恩格斯题”最为典型。但由于命题组对高中毕业生的实际能力状况估计过高,加之评分标准定得过细过死,活题死评,这两年的问答题考生普遍失分过多,好学生与中等生和中等偏下生的档次拉不开,区分度不能较好地体现出来,致使这两年高考历史试卷难度值都低于0.5。应该说问答题侧重考查能力的方向是对的,加大能力考查的力度从原则上说也是应该的,但这里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即高考所要求的考生应该达到的能力同高中毕业生所具备的能力现实之间的距离应该适度,“过”和“不及”都不能较好地实现选择功能。这是此阶段问答题的命题实践给我们提供的最有益的启示。第五阶段:1996-至今。以1996年第一道问答题“唐文化”一题为代表,此题对考生在历史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评分标准和评分办法三个方面作了较大改革,反映了实验中的一种新模式。在历史思维能力方面鼓励考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个人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可以加分,从而为考生的个性思维提供了一定合理的余地。在文字表达方面也作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规范。在评分标准上作了富有新意的突破,参考答案采点和采意结合,评分用分等级分项方法,体现层次性和客观性,强调答题的逻辑顺序。此题所代表的模式,其基本精神是统一性与灵活性的结合。综上所述,20年来高考历史问答题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在考查知识同时考查能力,并且更侧重对能力的考查,以历史思维能力为考查的核心。第二,命题注重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寓思想教育于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之中。问答题能力考查的基本思路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考查考生从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中理解历史事物的本质,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方向。第二,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应用能力,要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分析论证或评价某一历史现象、某一观点。第三,考查考生叙述历史现象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并分析其原因、概括其特点或影响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把某一专题知识进行纵向归纳,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内在原因。第四,考查考生的论证能力,要求依据史实论证某一观点,强调史论结合。需要指出的是,问答题的几种模式之间的关系是互相补充的,而非互相排斥的;是互相结合,而非互相对立。肯定此模式,并不意味着否定彼模式。对模式的理解不能简单模式化,否则只能导致思维的僵化。关键一点是坚持能力考查的原则不变,在高考能力要求的规范化与考生思维品质的个性化之间获得协调,寻找到最佳结合点。字库未存字注释:@①原字艹下加凡

问答题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传统题型,自1978年恢复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以来,在20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中,问答题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随着考试改革的深入,标准化试题比重日趋加大,一度曾有人建议高考历史试题全部采用选择题。不过,在选择题的比重逐渐加大的同时,问答题仍然保留了一定比例,应该说这是命题组在广泛吸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基础上,权衡各题型利弊后作出的切合历史学科特点的明智选择。20年的命题实践充分说明:问答题可以全面测试考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程度和多层次的能力水平。作为一种传统题型,其能力测试的范围非常宽泛,能力测试的内涵也可以不断挖掘完善,因此保留这一题型完全符合高考“两个有利”的原则,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完全可行。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历史科秘书刘péng@①先生对问答题在历史高考试题中的地位作了精辟而权威的论述,他说:“问答题是目前高考中既主要考查了历史学科能力又涉及到了一般能力的题型。„„它所涉及到的一般能力或一般能力因素可以包括逻辑思维、语言表现、个人情感三个大的方面,这是其它题型所无法实现的。„„事实证明,好的问答题区分考生的程度最高,很多出色的学生就是在这一块园地以其优秀的思维品质和情感品质、严谨通畅的文字表达与合理丰富的想象力脱颖而出。”(《历史学科的教育与高考测量》,人民教育出版社,第61-62页。)根据命题思路与能力要求的特点来考察,我们可以把20年来高考历史问答题的发展历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7年。由于受当时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和考生实际水平的局限,这一阶段的问答题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方面都不高,多为叙述题或说明题,试题答案大多是教科书上的现成内容,考生只要把教材有关内容照搬到试卷上对号入座即可得高分。显然这样的问答题基本上只是考查考生对教材的记忆能力,不利于将能力强的考生同死记硬背的考生区分开来,对中学历史教学起到的是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理解和运用的消极导向作用,对高校选拔新生也起到不利的导向作用,是产生高分低能的温床。例如1982年第一道问答题:“简要叙述唐太宗的主要政绩,并作简单评述”;1983年第一道问答题:“简述明、清两代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的措施及其影响”;1985年第二道问答题:“简要评述李鸿章活动的几个方面”;1987年第一道问答题:“简要评述康熙帝的主要政绩和过失”等等,均属于这一阶段问答题的典型。第二阶段:1988-1990年。这一阶段问答题的特点是知识容量大、概括能力要求高、中外历史知识结合,既有纵向的连续性,又有横向的关联性,相对于以往就某一个国家、某一历史事件进行提问是一个突破。典型的是1988年考卷上的“山东问题”,此题为:“19世纪末山东是怎样变成德国‘势力范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中外史实说明因此而引起的反响和最后结果”。此题要求叙述山东问题的变化全过程,并指出变化的原因和带来的后果。考生需要对涉及到的有关中外史实进行高度综合概括,其答案既是教材中讲到的,但又不是现成的,考生需要对这些史实熟悉之后融会贯通,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准确的答案。显然,这从能力的要求来看是一大突破。此后几年问答题大体沿这一思路展开。如1990年第一道问答题:“元朝时我国手工业工匠的地位如何?后来(明清)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又为什么清朝的手工业生产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第三道问答题:“结合13世纪到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分析英国议会和政党政治的演变。”总之,这一时期问答题是以“大跨度、高概括”为基本模式,有人形象比喻为“羊肉串”,通过大跨度把知识串起来,而且跨度越来越大。第三阶段:1991-1993年。这一阶段的问答题开始探索新的命题思路和形式,其特点是考查的能力从再认再现、理解、分析综合到应用,强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分析、论证、评价某一观点或史实。典型的是1992年第一道问答题:“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赵翼的这一观点。”这一题又使问答题面目焕然一新,大大拓展了命题思路,强调对知识的应用,史论要求明显提高。又如1993年老高考的“榷场”题:“宋代文人刘迎在诗中写道‘迄兮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

北客相经商。’什么叫‘榷场’?举例说明榷场的作用。试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析此诗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再如同年新高考的“八股之害”题:“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试评论顾炎武这一观点”。这几道题均属同一模式,即由一点切入,逐步深入,形成所谓“小切口、多层次、深分析”的模式。第四阶段:1994-1995年。这一阶段问答题吸取了前两种模式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又前进一步,命题技巧更臻成熟,加大了历史理论和历史思维的含量。这以1994年的“恩格斯题”最为典型。但由于命题组对高中毕业生的实际能力状况估计过高,加之评分标准定得过细过死,活题死评,这两年的问答题考生普遍失分过多,好学生与中等生和中等偏下生的档次拉不开,区分度不能较好地体现出来,致使这两年高考历史试卷难度值都低于0.5。应该说问答题侧重考查能力的方向是对的,加大能力考查的力度从原则上说也是应该的,但这里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即高考所要求的考生应该达到的能力同高中毕业生所具备的能力现实之间的距离应该适度,“过”和“不及”都不能较好地实现选择功能。这是此阶段问答题的命题实践给我们提供的最有益的启示。第五阶段:1996-至今。以1996年第一道问答题“唐文化”一题为代表,此题对考生在历史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评分标准和评分办法三个方面作了较大改革,反映了实验中的一种新模式。在历史思维能力方面鼓励考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个人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可以加分,从而为考生的个性思维提供了一定合理的余地。在文字表达方面也作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规范。在评分标准上作了富有新意的突破,参考答案采点和采意结合,评分用分等级分项方法,体现层次性和客观性,强调答题的逻辑顺序。此题所代表的模式,其基本精神是统一性与灵活性的结合。综上所述,20年来高考历史问答题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在考查知识同时考查能力,并且更侧重对能力的考查,以历史思维能力为考查的核心。第二,命题注重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寓思想教育于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之中。问答题能力考查的基本思路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考查考生从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中理解历史事物的本质,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方向。第二,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应用能力,要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分析论证或评价某一历史现象、某一观点。第三,考查考生叙述历史现象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并分析其原因、概括其特点或影响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把某一专题知识进行纵向归纳,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内在原因。第四,考查考生的论证能力,要求依据史实论证某一观点,强调史论结合。需要指出的是,问答题的几种模式之间的关系是互相补充的,而非互相排斥的;是互相结合,而非互相对立。肯定此模式,并不意味着否定彼模式。对模式的理解不能简单模式化,否则只能导致思维的僵化。关键一点是坚持能力考查的原则不变,在高考能力要求的规范化与考生思维品质的个性化之间获得协调,寻找到最佳结合点。字库未存字注释:@①原字艹下加凡


相关内容

  • 高考文综四种能力的培养
  • 高考文综四种能力的培养 一.获取和提取试题信息能力培养策略 全面获取试题信息.既要注意解读情境中的显性信息,又要注意揭示其背后的隐性信息,准确把握题中信息指向与暗示:既要注意关键词和句,抓住重点,又不能忽视其他信息,不能遗漏其他有价值的信息:要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整合,归纳概括出试题的中心主旨. 识别 ...

  • 历年高考浙江省高浙江省高考语文卷评析
  • .. . . .. . . 07浙江省高考语文卷评析 命题指导思想:新题型增多 追求人文味 浙江省2007年高考语文命题组 今年浙江语文卷在整卷结构.各大块分值不变的前提下,力图有所创新. 名句名篇不必死记硬背 为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名句名篇的默写今年改为选择题,重视考查学生是否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如 ...

  • 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的基本类型
  • 所谓开放性历史试题,就是命题者没有给出试题的明确答案,只是提出评分参考意见的试题.开放性试题的命制从独特的角度对有关历史知识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考查,其答案一般具有非唯一性和不确定性,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并且允许和鼓励学生自己的创见. 1.观点评析(评述.论证)型. 例:(2012年全国新课程)(12 ...

  • 选修部分选修2经济学常识
  • 选修部分 选修2 经济学常识 1.(2011年高考江苏卷) [选做题]本题包括A .B 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 题评分. .......... A[经济学常识]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指出:"如果财 ...

  • 高三历史学科教学调研报告
  • 为了促使全市高三历史教师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深入刻苦地钻研教材和考纲,优化教学策略.探索教学规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对各校高三历史的教学情况就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备课作业.试卷评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与分析,从中我们可以深切地领略和感受到高三历史教师们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的热情和奋发向上 ...

  • 2006届高三历史学科教学调研报告
  • 2006届高三历史学科教学调研报告 溧阳市教研室 管 婷 2005.10.10 为了促使全市高三历史教师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深入刻苦地钻研教材和考纲,优化教学策略.探索教学规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对各校高三历史的教学情况就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备课作业.试卷评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与分析 ...

  • 文综答题技巧大全
  • 文综答题技巧一.选择题 做选择题时,要仔细阅读题目,一般要相信第一印象,避免在某一选择题上花太多的时间.在第一时间无法判断时,先选择一个答案,然后在该选择题做上记号,在完成整张试卷以后,专门检查有记号的问题,即使没有时间了,也不至于漏掉.在这里要特别注意,一般不要检查未做记号的问题,因为经过两个小时 ...

  • 2011安徽高考试卷评析
  • 11年参加高考的同学和家长肯定对今年英语科试卷很感兴趣,我先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全做抛砖引玉吧. 今年英语试卷整体的难度不高,区分度应该不会太好,很难将中等水平的同学和高水平的同学分开.原因是高考英语的得分大项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共70分)难度较低.下面我来一项一项地分析. 单选题是今年安徽英语高考题 ...

  • 关于针对福建一线名师评析07高考试卷
  •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福建一线名师评析07高考试卷 把脉明年动态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腾讯 更新时间:2007-6-28 点击数: 91 福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