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句式整理+高中句式练习及答案

初中文言文句式整理

一、判断句

1. 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

2. 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3. 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例:斯是陋室,惟吾德 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非天质之卑 兵革非不坚利也

(7)“„„,„„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9)“„„者,„„”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也” 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夫战,勇气也

(11)“„„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2)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1. 省略主语

(1)承前省 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蒙后省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豳风·七月》) 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3)对话省 例《曹刿论战》

(此)忠之属也。(《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 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 省略宾语

投(之)以骨。(《狼》) 君与(之)俱来。(《隆中对》)

4. 省略介词

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急湍甚(于)箭。(《与朱元思书》)

5. 省略量词

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

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斗 二(个)男新战死

三、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 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如鸣佩环,心乐之。 (《小石潭记》) “如佩环鸣”的倒装,

(3)近岸,卷石底以出。 石底卷以出。 (4)衡阳雁去无留意。(《渔家傲·秋思》)

2. 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

(1)介宾倒装。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 十则》)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何以战? (《曹刿论战》)

(2)谓宾倒装。何有于我哉? (《论语十则》) 孔子云:“何陋之有? ” (《陋室铭》) 沛公安在?(《鸿门宴》)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比较固定的“宾语前置”的表达结构。比如:

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 师说》)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 十则》)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满井游记》)

3. 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

(2)尝贻余核舟一 “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

(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荀子 劝学》)

4. 状语后置

(1)屠惧,投以骨。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四、被动句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1. 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被„„所感动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2. 有标志词语

(1)“为”表被动 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满井游记》 (3)"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出自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见笑见笑。

注:有时一个句子会是多种特殊句式,一定要认真分辨。如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舜发于亩中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项练习

直接把答案写在下面的方格里

一、句式判断

1、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A 、月出于东山之上。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 、何为其然也? B、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

C 、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 D、沛公安在?

3、下列句式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拘于时

A 、申之以孝悌之义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 、为天下笑者,何也? D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4、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固一世之雄也。

C 、非我也,岁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C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D、衡阳雁去无留意

6、从句式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④客有吹洞萧者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7、从句式角度看,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不同的是( )

A 、聚之咸阳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C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D、戍卒叫,函谷举。

8、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C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是社稷之臣也。

9、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10、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 、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B、而又何羡乎?而今安在哉?

C 、吾属今为之虏矣! D、徘徊于斗牛之间

11、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妪,先大母婢也。

A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B、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徒也。

C 、大王来何操? D、余威震于殊俗

12、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凌万顷之茫然

A 、铸以为金人十二 B、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C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D、以为桂林、象郡

13、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A 、所谓华阳洞者,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也。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C 、马之千里者 D、屠惧,投以骨

14、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而耻学于师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 、渺渺兮予怀 D、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15、下列句式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 )

A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B、竖子不足与谋

C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6、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

A 、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 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项练习答案

1、D 例:判断句 A、介词结构后置句 B、被动句C 、介词结构后置句D 、判断句

2、B 例:被动句 A、宾语前置B 、被动句C 、宾语前置D 、宾语前置

3、C 例:被动句 A、介词结构后置句B 、定语后置C 、被动句

4、A A 、介词结构后置句 B、判断句C 、判断句 D、判断句

5、B A 、介词结构后置句 B、省略句C 、介词结构后置句D 、主谓倒装句

6、A ①②判断句③、介词结构后置句④定语后置

7、D A、聚之(于)咸阳 B、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C 、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D 、被动句

8、C A、B 、D 判断句C 介词结构后置句

9、B A、C 、D 介词结构后置句B 、宾语前置

10、C 例:被动句A 、判断句B 、宾语前置D 、介词结构后置句

11、B 例:判断句A 、介词结构后置句C 、宾语前置D 、介词结构后置句

12、A 例:定语后置B 、判断句C 、省略句D 、省略句

13、D 例:介词结构后置句A 、判断句B 、省略句C 、定语后置

14、C A、B 、D 介词结构后置句C 、主谓倒装

15、B A、C 、D 判断句B 、省略句

16、D D 是状语后置

初中文言文句式整理

一、判断句

1. 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

2. 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3. 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例:斯是陋室,惟吾德 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非天质之卑 兵革非不坚利也

(7)“„„,„„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9)“„„者,„„”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也” 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夫战,勇气也

(11)“„„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2)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1. 省略主语

(1)承前省 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蒙后省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豳风·七月》) 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3)对话省 例《曹刿论战》

(此)忠之属也。(《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 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 省略宾语

投(之)以骨。(《狼》) 君与(之)俱来。(《隆中对》)

4. 省略介词

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急湍甚(于)箭。(《与朱元思书》)

5. 省略量词

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

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斗 二(个)男新战死

三、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 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如鸣佩环,心乐之。 (《小石潭记》) “如佩环鸣”的倒装,

(3)近岸,卷石底以出。 石底卷以出。 (4)衡阳雁去无留意。(《渔家傲·秋思》)

2. 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

(1)介宾倒装。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 十则》)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何以战? (《曹刿论战》)

(2)谓宾倒装。何有于我哉? (《论语十则》) 孔子云:“何陋之有? ” (《陋室铭》) 沛公安在?(《鸿门宴》)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比较固定的“宾语前置”的表达结构。比如:

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 师说》)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 十则》)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满井游记》)

3. 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

(2)尝贻余核舟一 “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

(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荀子 劝学》)

4. 状语后置

(1)屠惧,投以骨。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四、被动句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1. 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被„„所感动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2. 有标志词语

(1)“为”表被动 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满井游记》 (3)"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出自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见笑见笑。

注:有时一个句子会是多种特殊句式,一定要认真分辨。如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舜发于亩中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项练习

直接把答案写在下面的方格里

一、句式判断

1、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A 、月出于东山之上。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 、何为其然也? B、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

C 、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 D、沛公安在?

3、下列句式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拘于时

A 、申之以孝悌之义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 、为天下笑者,何也? D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4、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固一世之雄也。

C 、非我也,岁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C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D、衡阳雁去无留意

6、从句式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④客有吹洞萧者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7、从句式角度看,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不同的是( )

A 、聚之咸阳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C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D、戍卒叫,函谷举。

8、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C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是社稷之臣也。

9、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10、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 、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B、而又何羡乎?而今安在哉?

C 、吾属今为之虏矣! D、徘徊于斗牛之间

11、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妪,先大母婢也。

A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B、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徒也。

C 、大王来何操? D、余威震于殊俗

12、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凌万顷之茫然

A 、铸以为金人十二 B、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C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D、以为桂林、象郡

13、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A 、所谓华阳洞者,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也。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C 、马之千里者 D、屠惧,投以骨

14、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而耻学于师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 、渺渺兮予怀 D、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15、下列句式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 )

A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B、竖子不足与谋

C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6、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

A 、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 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项练习答案

1、D 例:判断句 A、介词结构后置句 B、被动句C 、介词结构后置句D 、判断句

2、B 例:被动句 A、宾语前置B 、被动句C 、宾语前置D 、宾语前置

3、C 例:被动句 A、介词结构后置句B 、定语后置C 、被动句

4、A A 、介词结构后置句 B、判断句C 、判断句 D、判断句

5、B A 、介词结构后置句 B、省略句C 、介词结构后置句D 、主谓倒装句

6、A ①②判断句③、介词结构后置句④定语后置

7、D A、聚之(于)咸阳 B、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C 、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D 、被动句

8、C A、B 、D 判断句C 介词结构后置句

9、B A、C 、D 介词结构后置句B 、宾语前置

10、C 例:被动句A 、判断句B 、宾语前置D 、介词结构后置句

11、B 例:判断句A 、介词结构后置句C 、宾语前置D 、介词结构后置句

12、A 例:定语后置B 、判断句C 、省略句D 、省略句

13、D 例:介词结构后置句A 、判断句B 、省略句C 、定语后置

14、C A、B 、D 介词结构后置句C 、主谓倒装

15、B A、C 、D 判断句B 、省略句

16、D D 是状语后置


相关内容

  •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资料方法篇
  •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资料:方法篇 如何迈过高一这道坎? 对每一个高中新同学来说,如何使自己能顺利完成初高中衔接.尽快适应高中生活,都是眼下关键的问题.在这里,我仅提供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快地融入到紧张而充实的高中生活中来. "临时抱佛脚"不再灵验 首先,我们应对目前在初三毕 ...

  • 高三暑期计划
  •  近50天的假期将给同学们带来很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好这段时间是每位即将步入高三毕业班的学子必须思考和践行的问题。假期“未雨绸缪”,高三才能“大显身手”。下面我就语文学科假期复习谈几点个人的想法,供参考。   多理多思,夯实基础。“多理”即多整理,多梳理。利用十天左右的时间归类整理 ...

  • 高一培养方案
  • 高中一年级学生 天材教育成功培养手册 目 录 一. 高一年级各科目重难点分析 1. 数学上下册知识重难点分析 2. 物理上下册知识重难点分析 3. 英语上下册知识重难点分析 4. 化学.语文重难点分析 二. 高一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分析 一. 二. 三. 三.高一年级各科目学习方法指导 1. 高一年级数 ...

  •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二册文言文说课稿
  • 劝学 一:说教材: <劝学>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开启智慧之门"的第一篇课文,是学生进入高中后接触的第一篇文章,该文章是<荀子>的开篇之作,集中反映著名思想家荀子在学习问题上的观点和精彩斐然的论证艺术.以这篇文章来开启学生的高中生活,有利于确立学 ...

  • 初高中语文知识衔接及方法指导
  • 浅析初高中语文知识的衔接及方法 第一篇:存在问题探究 高一语文第一节课:听学生吐槽:"你目前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有哪些困惑"?根据所提问题,对得到的答案作了整理,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兴趣方面: 1.对语文兴趣还不够.老师讲有趣的东西,不考:讲考试的东西,又无趣. 2.感觉 ...

  • 高一期末复习计划
  • 高一期末复习计划2015 一.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每位同学应该根据这次复习的课程,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期末考试科目多,内容庞杂,很多同学复习起来感觉到千头万绪,无从下手.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出适合于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后几天的学习 ...

  • 高中语文能不能靠刷题提高成绩?
  • 必然是可以的..想当初有个广东的姑娘看了我的语文学习方法之后从100左右变成高考133,我自己都没考那么高.. 方法摘录如下:(我的网名里有猫所以自称猫猫) 在猫猫看来,语文并不属于高考中能够拉开多少差距的分数.因为具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但是每一科分数能越高当然是最好的.所以就要给这种不确定性留出 ...

  • 初中语文新课程定稿
  • 搭建桥梁,沟通你我 浅谈教师应如何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 摘 要: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学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在初中语文学得不错的学生,进入高中后,对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反映出了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现象,个别同学甚至对学习语文产生了畏惧感,失去了学习的 ...

  • 关于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的思考
  • 一.问题:高一学生文言文学习存在较大的困难 近年来,随着高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大量中等成绩的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由于高中课程的难度加大,不少学生很不适应,学习很吃力.语文学科中的文言文学习就是其中的困难之一. 从课文本身看,初中文言文大多篇幅短小,以故事性.哲理性的散文居多,内容浅易:高中不少文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