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反思 3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教学反思

核心提示:本课主要是教学直线的平行,这是学生在认识了点和线段、射线以及直线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空间和图形的重要基础之一。概念教学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也是学生不太容易掌握好的。在构思这堂课时也有一些困惑,...

本课主要是教学直线的平行,这是学生在认识了点和线段、射线以及直线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空间和图形的重要基础之一。概念教学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也是学生不太容易掌握好的。在构思这堂课时也有一些困惑,尤其是开始教学时先抓概念中的哪一部分。先让学生理解在同一平面内是什么意思,还是先搞清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直在犹豫,翻阅了数学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教学篇章,我对本课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最终确定了自己的教学方案。从三个方面粗浅谈谈:

一、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链接生活理解。

因为学生获得概念的能力随年龄的增长、经验的增长而增长,学生掌握的科学概念许多都是从日常概念中发展而来的。所以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积累有利于概念学习的经验,同时又要注意利用学生的日常经验,为概念教学服务。四年级学生在之前接触的图形都是平面内的,而抽象出直线的图片也能直观的看出是平面上的。我还是先从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入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有利于知识的建构。所以一开始我就为学生呈现生活中丰富的画面,让学生通过观察现实场景中的图片抽象出相应的图形。概念学习中学习素材很重要,由于想让学生根据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类,我认为教材提供的素材还不够丰富和全面,于是增添了两种不同形式的相交和平行的图片。数量充足,变式的形式也有,这样通过分类,使学生了解到平面内两条直线存在着不同的位置关系,通过对两种位置关系的比较,使学生对于互相平行有了初步的体会,为下面进一步研究平行做了铺垫。

二、比较异同探究,认清概念本质。

教育观念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强调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体验。理解“同一平面”不能不讲,但形式化的讲解,似乎

并不能促进孩子们对此的理解。讲得过于深刻,也没有必要,有违于课改“学有价值的数学”的基本理念。

那么怎么认识是否这两条直线是在同一平面内的呢?开始我也尝试着想其他的方法来体现,但都觉得不够形象生动,学生也不好理解。而且开始跑道线、棋盘上的线都是正例,仅从正例还不足以使学生真正理解概念,而概念的反例能提供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使学生对概念理解更加精确。最好是直观的,学生熟悉的,于是我就想到了立交桥,这个学生在生活中都见到过,生动形象,容易理解。由抽象到形象,降低了学生的思维难度。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在“同一平面内”。具体例证太少也会对概念学习产生不利影响。于是在有了直观的认识后,我又安排了长方体上的线段所在的直线位置关系辨析。这时把学生思维提升到半抽象状态中,使学生原有的感性经验从具体直观上升到图形水平,既直观也需要孩子发挥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这里安排的是正、反例相结合,通过三组边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比较、辨析,更加深化了学生的认识,进而掌握概念基本特征。从课堂上教学的效果可以看出这样的处理还是比较合适的。

三、动手操作内化,深化对概念的认识。

在学生建立并理解了平行概念后,要给他们一个内化的过程,要允许学生出错、走弯路,这样才能有真切体验,在体验中丰富经验、获得方法、形成态度、享受快乐、得到发展。这时我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氛围,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探究,允许学生充分思考甚至想象,积极创造。画平行线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我首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用特殊的材料创造平行线,在活动的过程中去探索平行线的画法,由易到难。点子图、方格图、白纸、小棒等等学具让学生自由的创造发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也体验到了乐趣,通过自己的尝试掌握学习的方法。例如在对随意摆小棒和随意折纸的不准确性的认识中,更加深化了对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接着我通过对画在白纸上的平行线进行置疑,引导学生发现科学的画法。这里我大胆让学生去自学书本,然后自己尝试画,让学生在学和练中掌握画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画平行线的注意点。但画平行线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比较难的,所以我还借助了多媒体的优势,以直观生动的动态演示提炼方法。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动脑想、动手画,对平行线的理解和画法在不断飞跃,他们在巩固、运用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了空间观念。

我想这样应该比单纯的说教要好些,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的容量较大,有些细节处理的有些粗糙,比如让学生找生活中互相平行的例子,学生说的还不够充分。理解互相平行时,也没能让学生充分说一说谁是谁的平行线。另外在学生画平行线同桌检查时,我想追问:你怎么知道同桌画的一组是平行线呢?想引出我们不仅可以利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出一(狐假虎威》教学反思)组平行线,而且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检验一组直线是否平行。但由于时间的关系就省略了。感到困惑:像认识平行这样的一堂课,内容安排的是否太多,如果不是这么大的容量,有些环节可以处理的更精致些。

我们的课堂不是演戏,热闹,好看,而是要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还要让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充满亲和力和、吸引力,使数学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通过这次活动,自己也收获很多。我想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寻求课堂的时效性,永远是我们一线教师追求的主题。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教学反思

认识平行是苏教国标版版第七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我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本班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在此我只谈谈这节课的两个难点突破上我是如何做的。

一、理解“同一平面内 的突破。我是这样设计的。课伊始,我利用媒体展示、学生动手操作两枝铅笔掉在地上的情景,感知相交和不相交。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教学反思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教学反思

1、认识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我让学生再次回到铅笔掉在地上的情景中。如果两支铅笔一枝掉在地上,一枝掉在凳子上,(屏幕出现:图片)那它们所在的直线还会相交吗?为什么?(如学生答不出来老师就说明)一枝铅笔在上面,一枝铅笔在下面。不管怎样延长,上面的还是在上面,下面的还是下面,所以不会相交。

二、“画平行线的突破。在理解“同一平面难点突破上顺理成章认识了平行,接下来就是画平行线,画平行线又是一个难点,1、我先让学生尝试着画互相交流自己的画法。2、提出画的过程中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尽情发表自己的想法。3、

屏幕展示平行线的画法。 4、边演示边讲解平行线的画法。5、再次回忆画平行线的步聚并将归纳为四步。6、要求学生按归纳的步聚操作画平行线。画平行线这一难点经过5个步聚的教学,从作业的反馈看有96%的学生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还算是比较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有个别学生对画平行线掌握的不是很理想,回顾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感觉到还是有欠缺,如学困生的关注课堂上做得不到位。

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关注学困生,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本堂课有两个重点,一是认识平行的意义,二是掌握画平行线的一般方法,其中,认识平行的意义中,对“在同一平面内的理解是本堂课的难点。实践证明:运用两个长方体组合成一个大长方体,理解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转动其中一个长方体,使两条直线不在同一平面,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在同一平面内的含义。这一次教学的是平行这一单元, 在教学时, 充分利用活动情景, 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通过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在具体的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探索,经历学习的过程,愉快地、自主地学习。通过操作活动,折折、画画、摆摆、说说,采用“个体探索——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去认识平行线,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真正参与到认识平行线的过程中,从而深刻理解其特征,而且培养了创新意识,发展了思维。教学不足之处是多强调平行线的定义。课一开始,通过观察实际场景,从中抽象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面的相交与不相交,由高压架抽象出一组绿色直线,从表面上看没有相交,但是直线无限长,说明绿色直线相交的,接着引出平行线的概念,为了强调在同一平面内,让学生观察立交桥图片,问学生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时,还适当增加教具,要用三根小棒来演示,根据学生实际场景的描述和比划有选择性的画在黑板上,初步发现利用教具拓展概念:请生观察长方体上的红线和绿线(两条看似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长),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发现这两条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四年级的孩子正处在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在建立了大量表象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做这一空间想象,既是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又为学生在知识学习上的后续发展做了铺垫。在反馈阶段让学生闭眼想象平行线无限延长后仍

不相交,逐步引导出相交与平行,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在另一个班上我把它用尺上在黑板上写之后,发现我的板书取代了学生画平行线的过程。

找生活中的平行线,并让学生体会在同一平面内。再在图形里找平行线?动手操作,做一组平行线

在这个大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感官:眼看(看图片)、嘴说、脑想(联想平时见到的平行线等)、手动(运用手中的材料做平行线),;同时尽量创造一个使学生积极参与的氛围:在这一过程中,还考虑到了层次安排:由有表象的运用层次,到脱离表象进行想象(通过开窗关窗回忆平时生活中见到的平行线和已学过的图形中是否有平行线)的层次,再到创造的层次(运用工具材料做一组平行线实际是一个知识的再创造)。

教学画一组平行线,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过直线外一点画直线的平行线。教学时多让学生黑板上来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有错就纠错。画完后总结步骤。

“认识平行是苏教版国标本教材数学第七册的学习内容,《认识平行》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基础。教材根据现实生活情境,在识别直线相交与不相交的基础上认识平行线。本课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观察操作,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探索平行线的画法,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 在生活中学数学

二、在做中学数学

“做中学是新课程所提倡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做中思考、做中质疑、做中学习、做中得到发展。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想办法创造出一组平行线,让学生在摆平行线、折平行线、画平行线时亲历创造平行线的过程,同时在做的过程中体会到平行线的特点,加深对平行线的认识,使亲身体验创造过程,在“做中学会知识,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三、在交流探索中学数学

在本节课我始终坚持让学生在交流探索中学数学,而不是直接

教给学生答案 ,在引导学生画平行线时,我不是直接教给学生画法,而是先让他们自学课本,然后在探索与交流中掌握平行线的画法,在交流于探索中体会平行线的意义、掌握画平行线应注意的问题等,从而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虽然在课堂上学生的交流有时不是很主动,农村的孩子胆小,口语表达不清晰,致使很多学生习惯于全班答,但我坚信,只要我有这种意识,持之以恒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会更主动,更积极。

同时,本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

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过多,因此在引导学生对“平面“平行线这一抽象数学知识时不够充分,致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清楚。

2、 在备课时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充分。

我执教的《认识平行》一课主要依据《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学建议》第16条中“要善于筛选和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尤其重视典型错误资源的捕捉与利用为重点来进行教学设计的。垂直与平行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及角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在本册教材中是垂直与平行的概念教学在一节课进行,因为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实际上只有相交和不相交(即平行)两种关系,因此我想把第一种不相交(即平行)的关系及画法解决后,再进一步学习相交中的特殊情况——垂直。基于以上考虑,我将画平行线的方法提至本课进行教学,垂直一部分内容放到下节课研究。这样的教学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更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有待于和老师们进一步共同探讨。

一、对“同一平面的理解。

老师们也一定能体会到,在教学平行线时,理解“同一平面是绕不开的坎,不能不讲,但形式化的讲解,并不能促进孩子们的理解,讲得过深,也没必要。教学中对此的处理,重在让学生利用具体的生活事例支撑起抽象的数学术语。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铅笔掉在地上出现的三种情况入手,都掉在地上、都掉在凳子上、一枝掉在地上一枝在凳子上,让学生直观地体会,都掉在地面上和凳子上就是我们数学上所说的“同一平面,出示完“同一平面这个概念后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再说一说自己对“同一平面的理解,这样的创设使学生个体的注

意力更能有效地集中在问题的“焦点上,思维指向性的有效值就更能趋向于知识的内部建构,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就更加牢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对“认识平行与相交的处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实的数学学习内容,既可以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也可以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思考或操作的属于思维层面的“现实。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教学反思

**年**月**日上午,在参加完黎里视导片小学骨干教师讲学团活动后收获颇多。同里实验小学凌**副校长执教的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认识平行四边形》一课让我认识到了组织并开展好数学教学课堂中学生小组活动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讲清规则是前提

在正式上课前,凌校长先询问学生平时教学过程中的小组活动内容,试探性地了解学生比较习惯的小组活动规则,然后要求当进行操作活动时每四人为一组并由组员当场推选一位组长,组长除了负责学具的收发工作之外还要做好组员内部分工合作的指挥协调工作。凌校长在上课前与学生明确小组活动的规则,并力求做到讲清楚讲细致正是为了之后教学设计中多次出现的小组活动做准备,以求在正式上课后学生在小组活动过程中能做到有条不紊,切实有效。

分工明确有保障

在进行利用已有材料做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一动手操作活动时,凌校长把具体分工全权交由小组长负责,小组长本人不参与实际动手操作环节,而是先分配每位组员的具体操作任务,接着转为在旁观察指导,当发现有组员出现操作困惑或操作困难时可随即提出指导意见,做到及时有效。

讨论结果有方法

比较法是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凌校长特别重视比较法的运用。例如在用四根小棒是否能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这一操作活动中,凌校长用实物投影同时展示两位学生活动后分别能围成和不能围成两种结果,让大家通

过对正反两例的观察比较深入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这一基本特征。

另外,小组活动的多元化也是本课教学值得学习的特色之一,可以是形式多元化,既有四人小组活动也有同桌活动;可以是内容多元化,既有小组交流讨论又有小组动手操作。总之,小组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过程中来,从而让学生自主的学成为学习的主体。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1、《乘法》

《乘法》单元已教学结束,总体感觉是平铺直叙、波澜不惊。这个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这部分知识是在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能比较顺利地实现知识间的迁移和同化,从而完善认知结构,在习得知识的同时提升思维品质。

《乘法》在教材中是分成两部分进行学习的。其一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其二是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口算和笔算。在教学这两节课时,采用的教学方法基本相似:呈现情境——根据情境列出算式——尝试计算——交流评议——适当总结——巩固应用。在本单元中,除了新知学习,还安排了4节练习课,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也大体相同:简单回忆、梳理——有效练习(三个层次:口算、笔算、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总结反思。

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我觉得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两处。

第一,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自主探索,在交流评议中提炼出算法。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第二次乘得的积没有和十位对齐;乘数末位有0的乘法,在把0前面的数相乘后没有把乘数末位的0添上去;当然还有竖式计算时口算错误的。当这些错误与正确一同呈现时,学生的学习资源就丰富、生动了起来,接下来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哪些计算是对的,哪些计算存在问题,问题在哪里。这样的学习过程,充分展现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也便于学生比较辨析,深化认识、发展思维。

第二,练习设计在尊重教材的同时有补充、拓展,综合性强。苏教版国标教材在练习的设计上做得非常好,既有层次性、针对性,又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并且有一定的拓展,教学时很方便。我在教学时,尊重教材、尽可能地采用教材上的习题,同时还适当补充、拓展了一些,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的意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学完这个单元后,也留下了一些困惑。如:计算课的练习量多少才算恰到好处?还有,如何才能保持学生在计算课上的学习兴趣?

2、《升和毫升》

升与毫升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虽说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容器容量大小有所了解,但是对于升与毫的了解却很少。建立容积单位的表象及空间观念,较为准确地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渴望上好这节课,上出一节让学生终身有益的数学课!

课堂上要用大量教具、学具进行操作实验,只有经过大量的直观观察与操作体验才能帮助学生建立容量单位的表象及空间观念。为此我作了精心的准备。我向自然老师借来的水槽、500毫升、250毫升的烧杯、10毫升的量筒、滴管等;从家里带来的大小不同的碗和杯子、汤勺、饮料瓶、1升食用油等。我要求我的学生也做了相应的准备。我让学生到超市做调查;让他们准备: 1升或接近1升的容器,几升的容器,几百毫升的容器;几十毫升的容器,几毫升的容器。家中的锅、盆、杯、大小不同的碗等。

学生的空间观念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凭借实物,即使是成人也是如此。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想有了这么充分的准备,我一定能让我的学生学好这一内容。在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带来的最大的容器的容量是多少,初步感知容量单位升。然后引导学生感知1升到底有多少?先认识1升的量杯;再出示棱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正方体塑料盒,倒入1升水正好装满,让学生记忆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塑料盒的容量是1升。其次,让学生找出容量正好是1升或接近1升的容器。再次,出示一些容器,让学生判断容量比1升

大还是比1升小。选取一些比1升大的容器,倒入1升水看看有多少。最后,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容器,让学生估计它们的容量(可能的进行操作验证)。如,大瓶雪碧2.5升,大桶色拉油容量5升,一桶纯净水18.5升,一个大的汤碗容量约1升,电水壶容量约5升,一个热水瓶容量约2.5升,学校发牛奶的桶约20升左右,水盆容量10升左右,电热水器的容量要几十升,太阳能热水器的容量还要大一些,浴缸的容量要几百升……

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上的实验操作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学生学得生动、扎实。

3、《三角形》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了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

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一思想。

我在组织《三角形》的教学时,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从中找出我们所熟知的图形,从红领巾、自行车的车架、屋顶等物体中找到三角形,然后利用学具让学生拼搭这样的三角形,学生在动手搭的过程中,发现有一类三角形的三条边一样长,有一类三角形两条边一样长;而也有三条边都不一样长的。所以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尝试。设计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情景,让学生通过操作、讨论交流,探索分类的办法,使学生真正“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由此可见,学生在探究学习时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本课教学凸显了“提供载体,引导探究”的特点,在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合

作探究学习等方面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学生在完成探究任务时,既有效体验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又学会了合作探究的方法,实实在在,一举多得。

4、《混合运算》

这一单元的目标是这样定的: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从教参的教学目标定位来看,应该是既注重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又要重视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然而结合我们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来看,两样都已初步的感受过,但又不是很深入,如: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包括带括号的计算顺序都在平时的练习中曾经碰到过,但不是很多(但有的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于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了然于胸了)。所以是不是把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作为重点来教我真的曾不止一次的怀疑过。让我怀疑动摇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差,新课程一线教师都清楚现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欠缺。所以,这一次四则运算知识的教学也正是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训练的一次好机会,与我有这种相同想法的教师还真不少,认为还是有必要侧重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

学生错误:

不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四则运算的顺序有错误。

差生理解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差生简单的计算发生不必要的错误。

提高空间:

教学生明白综合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应更形象化!把抽象的、明理的东西搞得的尽可能的形象,从而更接近于小学生的实际。更容易接受。如简单的“画顺序线”,即可增强形象感。

多巩固练习,熟能生巧。

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一、用发展的眼光来教学,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未来能力

用发展的眼光来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远比让学生直接但却被动地获取现成知识结论要更加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学生的观察、猜想、探索和创新等其他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地开发和锻炼。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研究,我本着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方法,让学生依据探究内容自己有序探究,自己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学生自然也得到了有效地学习。

二、创造性地挖掘教材里的素材,让学生也能“提出问题”

我们的学生大多数只会被动地听而不能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我们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思考问题,勇敢地发表见解,大胆推理,勤于探索,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课堂教学中,发散性提问:“假如……那么……?”“你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还有哪些可能?”这类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要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前所未有的独创的想法。这类问题激发的正是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在这种问题的推动下,学生必然展开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活动,以求得到多种答案。例如,在认识梯形时当学生探索出“这几个四边形都是有一组对边平行,但长度不相等,另一组对边不平行。”时,我将提问向知识的深度、广度发散,并同时尝试着激发学生们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这几个四边形都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但长度不相等,那假如……?假如什么呢?我们可以推理什么呢?(谁能猜猜老师想提什么问题呢)”一个思维敏捷的孩子举起了手:“假如长度也相等的话,会怎样呢?”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假如长度也相等的话,另一组对边也会平行,就有可能是正方形了。”“也有可能是长方形。”“还有可能是平行四边形。”多么新颖的提问啊!给思维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使学生对梯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和理解,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对它们之间的异同处也更加明晰了,思维的覆盖面拓宽了,还使学生初步习得了

一种假设、推理、论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那谁能告诉大家什么叫做梯形了吗?”“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有些同学还刻意地把“只有”两个字说得格外重些,这说明他们对本知识点理解地很深刻。

6、《找规律》

一、注重过程和体验,让学生自己去“感悟”

这部分内容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注重过程体验,同时在过程体验中,培养学生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能力。所以我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经历过程。

我是这样导入的:再过一个多月“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你们高兴吗?到时候我们要把自己的教室布置得漂漂亮亮的。可是我们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从来也没有亲手布置过教室,就先去看看人家是怎么布置的?(出示主题图)感觉怎么样?问:1、你们看到了什么?2、这些彩旗、彩花、灯笼是不是随随便便、乱七八糟放的?让学生去看、去说,当时学生特别兴奋,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学生七嘴八舌,议论开了,虽然话语不够标准,但是他们感悟到这些排列是有规律的。

接着去找找彩旗的规律:(出示课件:彩旗按红、黄交替出现,最后一面没有颜色)。请大家猜一猜,最后这面彩旗会是什么颜色?看看对不对(课件:最后一面变成黄色)?。你们是怎样想的?(课件:出示规律的划分线说说彩旗的规律是什么?再采用2人小组讨论的形式找彩花、灯笼和小朋友队伍的规律。

二、蕴涵情感和数学美,让学生自己去“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如节日里各种美丽的彩灯和彩旗都是有规律的的排列,很多物品上的装饰图案也是有规律的排列,这些都为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很多素材。所以就用“六一庆祝图”作为课的开头,让学生感受到美,在美中找规律,在课堂中其实也要蕴涵数学美,因为美就在我们身边。

三、增强运用意识,让学生自己去“联系生活”。

加强运用意识的培养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点之一,因此我在课中设计了“说一说生活和学习中的规律”这一坏节,记得当时,有学生说我的毛衣上的图案有规律,学生恍然大悟,哦,原来音乐中的节奏也是有规律的。这样,把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有的说过马路时的红绿灯是有规律的,有的说人行道上的斑马线是有规律的,有的说教室里的电灯排列有规律,还有人的两只脚走路时也是有规律的。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规律。

这一节课当中,学生始终处在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中:看得专心、听得仔细、想得认真、做得投入、说得流畅、合作得愉快。真正体现了以积极的情感投入,极大的调动思维活动,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一节课下来,学生都沉浸在数学的美当中,感悟着各种有规律的排列。

7、《因数和倍数》

倍数和因数这一内容与原来教材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认识因数倍数。而教材是通过用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并写乘法算式来引入因数和倍数。我在教学时做了一些下的改动,例题从12个相同的正方形拼长方形开始教学,学生对这个活动已经很熟悉,几乎人人都知道有不同的拼法,都能顺利地拼出三种不同的长方形。因此,我要求不用12个长方形拼,而是在脑子里“想像拼”,不能想象的就在本子上“画拼”,“拼”好后,我也要求只用一个乘法算式表示你的拼法,这样不仅节省了不少时间,更主要的是我觉得这样的操作活动,虽然看起来不热闹,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思维被调动起来了,主动参与到了知识的学习中去了。

能不重复、不遗漏,有序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在根据1×12=12,2×6=12,3×4=12三个乘法算式说出了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后,教师紧接着提问:12的因数有哪些?学生看着黑板上的算式很快可找出12的因数,接着再提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根据一个乘法算式可以得到12的几个因数?在学生回答之后,我接着请同学们用刚才的方法自己找一找36的因数有哪些。在汇报时,重点解决如何有序、

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虽然这样的教学设计,看起来学生的主动探索过程好像削弱了好多,但根据试上这课时的情况看,这样的设计比直接让学生自主探索36的因数有哪些学习效果要好一些。直接探索36的因数有哪些,放得太开,学生无从下手,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有的不知道该如何找因数,有的没有找全,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了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后接着去找36的因数,那么他所关注的是如何有序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这样的思考更有针对性,目标也更明确,对知识的掌握也能做得更好。

8、《素数和合数》

这节课教学素数和合数的意义及判断方法,是在学生理解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将来学习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学习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好坏。学生应掌握本节中诸多抽象概念,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内涵。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发展,教师做好学法指导,使学生自我调控,自主发展,自我探究,自我评价,安排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学,在学中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习动机。

本节课教师应注重使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教师让学生自主的把非零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就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素数、合数的意义的理解。其次,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逐步体会到数学来自于生活,更注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比如,教学中让同学们学号反应、自我介绍、动脑筋出教室等游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这样做,能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

9、《统计》单元

我们也许都在不断的反思自己,是自己的不努力,还是自己的教学方式不对?为什么学生的学习总是不尽人意?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基础问题,读不明白数学语言,理解不了数学问题,何谈解决数学问题,一切的不明白,我们不能只用两个字来形容——无奈!更多的是应该敢于直面现实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走出困惑,与学生一道品尝学习的乐趣。

四年级的学生,在心理年龄、语言表达、理解能力等方面,还不是那么的完善,我们四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很好的用数学语言表述问题。至于理解一些与学生实际较远的问题,学生感觉很是困难。在学习本单元时,我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全班学生组织到操场,实地考察有关数据信息、并展开兴趣活动。首先让学生理解“统计的必要性”,然后在此经验上理解、解答统计数学问题,进而引发学生运用统计知识服务生活的欲望,这样,就使所学知识有血有肉,真正走进学生生活空间,培养了学生自觉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了学习能力。

10、《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由具体的数和用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过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是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化过程,而把具体的数代入含有字母的式子求出它的值,则是从一般到具体的过程,是比较难于理解的。

基于以上原因,我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一开始就创设具体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从喜欢的、熟悉的儿歌《数青蛙》入手,用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制造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需要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困惑中,从而产生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悬念。这正符合新课标要求:“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

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意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为此,我通过三个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索。让学生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从中进一步体验到用字母表示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及学习的价值,使学生产生符号感的思想,从中受到数学符号的简洁美的熏陶,激发学习数学的内在积极性。

练习是巩固新知、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在练习中注意精心设计发展性练习。一是深度的拓展。想想做做3,从只有一个字母,跨越到含有两个字母,认知的思维已走向深入;二是广度的拓展。“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在想方设法提问的过程中,势必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反思检索自己的已有知识模块。这样,学

生既完成了知识的自我建构,使学习呈现出一种整合性的态势,知识的范围已走向宽泛,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最后落实悬念,首尾呼应,课尾再掀思维高潮。进一步增强了知识体验和情感体验,树立了敢于探索、勇于发现的勇气和信心。

总之,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本着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充分引导学生探究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让学生感到数学无处不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学习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让知识在课堂中焕发出活力,让课堂充满数学趣味和积极的数学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中不断成长与发展。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教学反思

核心提示:本课主要是教学直线的平行,这是学生在认识了点和线段、射线以及直线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空间和图形的重要基础之一。概念教学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也是学生不太容易掌握好的。在构思这堂课时也有一些困惑,...

本课主要是教学直线的平行,这是学生在认识了点和线段、射线以及直线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空间和图形的重要基础之一。概念教学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也是学生不太容易掌握好的。在构思这堂课时也有一些困惑,尤其是开始教学时先抓概念中的哪一部分。先让学生理解在同一平面内是什么意思,还是先搞清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直在犹豫,翻阅了数学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教学篇章,我对本课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最终确定了自己的教学方案。从三个方面粗浅谈谈:

一、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链接生活理解。

因为学生获得概念的能力随年龄的增长、经验的增长而增长,学生掌握的科学概念许多都是从日常概念中发展而来的。所以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积累有利于概念学习的经验,同时又要注意利用学生的日常经验,为概念教学服务。四年级学生在之前接触的图形都是平面内的,而抽象出直线的图片也能直观的看出是平面上的。我还是先从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入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有利于知识的建构。所以一开始我就为学生呈现生活中丰富的画面,让学生通过观察现实场景中的图片抽象出相应的图形。概念学习中学习素材很重要,由于想让学生根据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类,我认为教材提供的素材还不够丰富和全面,于是增添了两种不同形式的相交和平行的图片。数量充足,变式的形式也有,这样通过分类,使学生了解到平面内两条直线存在着不同的位置关系,通过对两种位置关系的比较,使学生对于互相平行有了初步的体会,为下面进一步研究平行做了铺垫。

二、比较异同探究,认清概念本质。

教育观念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强调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体验。理解“同一平面”不能不讲,但形式化的讲解,似乎

并不能促进孩子们对此的理解。讲得过于深刻,也没有必要,有违于课改“学有价值的数学”的基本理念。

那么怎么认识是否这两条直线是在同一平面内的呢?开始我也尝试着想其他的方法来体现,但都觉得不够形象生动,学生也不好理解。而且开始跑道线、棋盘上的线都是正例,仅从正例还不足以使学生真正理解概念,而概念的反例能提供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使学生对概念理解更加精确。最好是直观的,学生熟悉的,于是我就想到了立交桥,这个学生在生活中都见到过,生动形象,容易理解。由抽象到形象,降低了学生的思维难度。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在“同一平面内”。具体例证太少也会对概念学习产生不利影响。于是在有了直观的认识后,我又安排了长方体上的线段所在的直线位置关系辨析。这时把学生思维提升到半抽象状态中,使学生原有的感性经验从具体直观上升到图形水平,既直观也需要孩子发挥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这里安排的是正、反例相结合,通过三组边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比较、辨析,更加深化了学生的认识,进而掌握概念基本特征。从课堂上教学的效果可以看出这样的处理还是比较合适的。

三、动手操作内化,深化对概念的认识。

在学生建立并理解了平行概念后,要给他们一个内化的过程,要允许学生出错、走弯路,这样才能有真切体验,在体验中丰富经验、获得方法、形成态度、享受快乐、得到发展。这时我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氛围,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探究,允许学生充分思考甚至想象,积极创造。画平行线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我首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用特殊的材料创造平行线,在活动的过程中去探索平行线的画法,由易到难。点子图、方格图、白纸、小棒等等学具让学生自由的创造发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也体验到了乐趣,通过自己的尝试掌握学习的方法。例如在对随意摆小棒和随意折纸的不准确性的认识中,更加深化了对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接着我通过对画在白纸上的平行线进行置疑,引导学生发现科学的画法。这里我大胆让学生去自学书本,然后自己尝试画,让学生在学和练中掌握画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画平行线的注意点。但画平行线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比较难的,所以我还借助了多媒体的优势,以直观生动的动态演示提炼方法。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动脑想、动手画,对平行线的理解和画法在不断飞跃,他们在巩固、运用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了空间观念。

我想这样应该比单纯的说教要好些,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的容量较大,有些细节处理的有些粗糙,比如让学生找生活中互相平行的例子,学生说的还不够充分。理解互相平行时,也没能让学生充分说一说谁是谁的平行线。另外在学生画平行线同桌检查时,我想追问:你怎么知道同桌画的一组是平行线呢?想引出我们不仅可以利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出一(狐假虎威》教学反思)组平行线,而且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检验一组直线是否平行。但由于时间的关系就省略了。感到困惑:像认识平行这样的一堂课,内容安排的是否太多,如果不是这么大的容量,有些环节可以处理的更精致些。

我们的课堂不是演戏,热闹,好看,而是要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还要让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充满亲和力和、吸引力,使数学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通过这次活动,自己也收获很多。我想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寻求课堂的时效性,永远是我们一线教师追求的主题。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教学反思

认识平行是苏教国标版版第七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我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本班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在此我只谈谈这节课的两个难点突破上我是如何做的。

一、理解“同一平面内 的突破。我是这样设计的。课伊始,我利用媒体展示、学生动手操作两枝铅笔掉在地上的情景,感知相交和不相交。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教学反思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教学反思

1、认识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我让学生再次回到铅笔掉在地上的情景中。如果两支铅笔一枝掉在地上,一枝掉在凳子上,(屏幕出现:图片)那它们所在的直线还会相交吗?为什么?(如学生答不出来老师就说明)一枝铅笔在上面,一枝铅笔在下面。不管怎样延长,上面的还是在上面,下面的还是下面,所以不会相交。

二、“画平行线的突破。在理解“同一平面难点突破上顺理成章认识了平行,接下来就是画平行线,画平行线又是一个难点,1、我先让学生尝试着画互相交流自己的画法。2、提出画的过程中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尽情发表自己的想法。3、

屏幕展示平行线的画法。 4、边演示边讲解平行线的画法。5、再次回忆画平行线的步聚并将归纳为四步。6、要求学生按归纳的步聚操作画平行线。画平行线这一难点经过5个步聚的教学,从作业的反馈看有96%的学生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还算是比较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有个别学生对画平行线掌握的不是很理想,回顾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感觉到还是有欠缺,如学困生的关注课堂上做得不到位。

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关注学困生,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本堂课有两个重点,一是认识平行的意义,二是掌握画平行线的一般方法,其中,认识平行的意义中,对“在同一平面内的理解是本堂课的难点。实践证明:运用两个长方体组合成一个大长方体,理解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转动其中一个长方体,使两条直线不在同一平面,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在同一平面内的含义。这一次教学的是平行这一单元, 在教学时, 充分利用活动情景, 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通过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在具体的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探索,经历学习的过程,愉快地、自主地学习。通过操作活动,折折、画画、摆摆、说说,采用“个体探索——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去认识平行线,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真正参与到认识平行线的过程中,从而深刻理解其特征,而且培养了创新意识,发展了思维。教学不足之处是多强调平行线的定义。课一开始,通过观察实际场景,从中抽象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面的相交与不相交,由高压架抽象出一组绿色直线,从表面上看没有相交,但是直线无限长,说明绿色直线相交的,接着引出平行线的概念,为了强调在同一平面内,让学生观察立交桥图片,问学生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时,还适当增加教具,要用三根小棒来演示,根据学生实际场景的描述和比划有选择性的画在黑板上,初步发现利用教具拓展概念:请生观察长方体上的红线和绿线(两条看似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长),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发现这两条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四年级的孩子正处在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在建立了大量表象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做这一空间想象,既是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又为学生在知识学习上的后续发展做了铺垫。在反馈阶段让学生闭眼想象平行线无限延长后仍

不相交,逐步引导出相交与平行,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在另一个班上我把它用尺上在黑板上写之后,发现我的板书取代了学生画平行线的过程。

找生活中的平行线,并让学生体会在同一平面内。再在图形里找平行线?动手操作,做一组平行线

在这个大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感官:眼看(看图片)、嘴说、脑想(联想平时见到的平行线等)、手动(运用手中的材料做平行线),;同时尽量创造一个使学生积极参与的氛围:在这一过程中,还考虑到了层次安排:由有表象的运用层次,到脱离表象进行想象(通过开窗关窗回忆平时生活中见到的平行线和已学过的图形中是否有平行线)的层次,再到创造的层次(运用工具材料做一组平行线实际是一个知识的再创造)。

教学画一组平行线,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过直线外一点画直线的平行线。教学时多让学生黑板上来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有错就纠错。画完后总结步骤。

“认识平行是苏教版国标本教材数学第七册的学习内容,《认识平行》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基础。教材根据现实生活情境,在识别直线相交与不相交的基础上认识平行线。本课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观察操作,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探索平行线的画法,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 在生活中学数学

二、在做中学数学

“做中学是新课程所提倡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做中思考、做中质疑、做中学习、做中得到发展。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想办法创造出一组平行线,让学生在摆平行线、折平行线、画平行线时亲历创造平行线的过程,同时在做的过程中体会到平行线的特点,加深对平行线的认识,使亲身体验创造过程,在“做中学会知识,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三、在交流探索中学数学

在本节课我始终坚持让学生在交流探索中学数学,而不是直接

教给学生答案 ,在引导学生画平行线时,我不是直接教给学生画法,而是先让他们自学课本,然后在探索与交流中掌握平行线的画法,在交流于探索中体会平行线的意义、掌握画平行线应注意的问题等,从而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虽然在课堂上学生的交流有时不是很主动,农村的孩子胆小,口语表达不清晰,致使很多学生习惯于全班答,但我坚信,只要我有这种意识,持之以恒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会更主动,更积极。

同时,本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

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过多,因此在引导学生对“平面“平行线这一抽象数学知识时不够充分,致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清楚。

2、 在备课时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充分。

我执教的《认识平行》一课主要依据《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学建议》第16条中“要善于筛选和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尤其重视典型错误资源的捕捉与利用为重点来进行教学设计的。垂直与平行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及角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在本册教材中是垂直与平行的概念教学在一节课进行,因为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实际上只有相交和不相交(即平行)两种关系,因此我想把第一种不相交(即平行)的关系及画法解决后,再进一步学习相交中的特殊情况——垂直。基于以上考虑,我将画平行线的方法提至本课进行教学,垂直一部分内容放到下节课研究。这样的教学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更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有待于和老师们进一步共同探讨。

一、对“同一平面的理解。

老师们也一定能体会到,在教学平行线时,理解“同一平面是绕不开的坎,不能不讲,但形式化的讲解,并不能促进孩子们的理解,讲得过深,也没必要。教学中对此的处理,重在让学生利用具体的生活事例支撑起抽象的数学术语。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铅笔掉在地上出现的三种情况入手,都掉在地上、都掉在凳子上、一枝掉在地上一枝在凳子上,让学生直观地体会,都掉在地面上和凳子上就是我们数学上所说的“同一平面,出示完“同一平面这个概念后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再说一说自己对“同一平面的理解,这样的创设使学生个体的注

意力更能有效地集中在问题的“焦点上,思维指向性的有效值就更能趋向于知识的内部建构,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就更加牢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对“认识平行与相交的处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实的数学学习内容,既可以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也可以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思考或操作的属于思维层面的“现实。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教学反思

**年**月**日上午,在参加完黎里视导片小学骨干教师讲学团活动后收获颇多。同里实验小学凌**副校长执教的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认识平行四边形》一课让我认识到了组织并开展好数学教学课堂中学生小组活动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讲清规则是前提

在正式上课前,凌校长先询问学生平时教学过程中的小组活动内容,试探性地了解学生比较习惯的小组活动规则,然后要求当进行操作活动时每四人为一组并由组员当场推选一位组长,组长除了负责学具的收发工作之外还要做好组员内部分工合作的指挥协调工作。凌校长在上课前与学生明确小组活动的规则,并力求做到讲清楚讲细致正是为了之后教学设计中多次出现的小组活动做准备,以求在正式上课后学生在小组活动过程中能做到有条不紊,切实有效。

分工明确有保障

在进行利用已有材料做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一动手操作活动时,凌校长把具体分工全权交由小组长负责,小组长本人不参与实际动手操作环节,而是先分配每位组员的具体操作任务,接着转为在旁观察指导,当发现有组员出现操作困惑或操作困难时可随即提出指导意见,做到及时有效。

讨论结果有方法

比较法是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凌校长特别重视比较法的运用。例如在用四根小棒是否能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这一操作活动中,凌校长用实物投影同时展示两位学生活动后分别能围成和不能围成两种结果,让大家通

过对正反两例的观察比较深入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这一基本特征。

另外,小组活动的多元化也是本课教学值得学习的特色之一,可以是形式多元化,既有四人小组活动也有同桌活动;可以是内容多元化,既有小组交流讨论又有小组动手操作。总之,小组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过程中来,从而让学生自主的学成为学习的主体。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1、《乘法》

《乘法》单元已教学结束,总体感觉是平铺直叙、波澜不惊。这个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这部分知识是在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能比较顺利地实现知识间的迁移和同化,从而完善认知结构,在习得知识的同时提升思维品质。

《乘法》在教材中是分成两部分进行学习的。其一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其二是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口算和笔算。在教学这两节课时,采用的教学方法基本相似:呈现情境——根据情境列出算式——尝试计算——交流评议——适当总结——巩固应用。在本单元中,除了新知学习,还安排了4节练习课,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也大体相同:简单回忆、梳理——有效练习(三个层次:口算、笔算、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总结反思。

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我觉得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两处。

第一,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自主探索,在交流评议中提炼出算法。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第二次乘得的积没有和十位对齐;乘数末位有0的乘法,在把0前面的数相乘后没有把乘数末位的0添上去;当然还有竖式计算时口算错误的。当这些错误与正确一同呈现时,学生的学习资源就丰富、生动了起来,接下来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哪些计算是对的,哪些计算存在问题,问题在哪里。这样的学习过程,充分展现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也便于学生比较辨析,深化认识、发展思维。

第二,练习设计在尊重教材的同时有补充、拓展,综合性强。苏教版国标教材在练习的设计上做得非常好,既有层次性、针对性,又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并且有一定的拓展,教学时很方便。我在教学时,尊重教材、尽可能地采用教材上的习题,同时还适当补充、拓展了一些,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的意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学完这个单元后,也留下了一些困惑。如:计算课的练习量多少才算恰到好处?还有,如何才能保持学生在计算课上的学习兴趣?

2、《升和毫升》

升与毫升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虽说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容器容量大小有所了解,但是对于升与毫的了解却很少。建立容积单位的表象及空间观念,较为准确地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渴望上好这节课,上出一节让学生终身有益的数学课!

课堂上要用大量教具、学具进行操作实验,只有经过大量的直观观察与操作体验才能帮助学生建立容量单位的表象及空间观念。为此我作了精心的准备。我向自然老师借来的水槽、500毫升、250毫升的烧杯、10毫升的量筒、滴管等;从家里带来的大小不同的碗和杯子、汤勺、饮料瓶、1升食用油等。我要求我的学生也做了相应的准备。我让学生到超市做调查;让他们准备: 1升或接近1升的容器,几升的容器,几百毫升的容器;几十毫升的容器,几毫升的容器。家中的锅、盆、杯、大小不同的碗等。

学生的空间观念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凭借实物,即使是成人也是如此。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想有了这么充分的准备,我一定能让我的学生学好这一内容。在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带来的最大的容器的容量是多少,初步感知容量单位升。然后引导学生感知1升到底有多少?先认识1升的量杯;再出示棱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正方体塑料盒,倒入1升水正好装满,让学生记忆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塑料盒的容量是1升。其次,让学生找出容量正好是1升或接近1升的容器。再次,出示一些容器,让学生判断容量比1升

大还是比1升小。选取一些比1升大的容器,倒入1升水看看有多少。最后,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容器,让学生估计它们的容量(可能的进行操作验证)。如,大瓶雪碧2.5升,大桶色拉油容量5升,一桶纯净水18.5升,一个大的汤碗容量约1升,电水壶容量约5升,一个热水瓶容量约2.5升,学校发牛奶的桶约20升左右,水盆容量10升左右,电热水器的容量要几十升,太阳能热水器的容量还要大一些,浴缸的容量要几百升……

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上的实验操作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学生学得生动、扎实。

3、《三角形》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了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

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一思想。

我在组织《三角形》的教学时,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从中找出我们所熟知的图形,从红领巾、自行车的车架、屋顶等物体中找到三角形,然后利用学具让学生拼搭这样的三角形,学生在动手搭的过程中,发现有一类三角形的三条边一样长,有一类三角形两条边一样长;而也有三条边都不一样长的。所以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尝试。设计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情景,让学生通过操作、讨论交流,探索分类的办法,使学生真正“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由此可见,学生在探究学习时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本课教学凸显了“提供载体,引导探究”的特点,在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合

作探究学习等方面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学生在完成探究任务时,既有效体验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又学会了合作探究的方法,实实在在,一举多得。

4、《混合运算》

这一单元的目标是这样定的: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从教参的教学目标定位来看,应该是既注重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又要重视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然而结合我们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来看,两样都已初步的感受过,但又不是很深入,如: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包括带括号的计算顺序都在平时的练习中曾经碰到过,但不是很多(但有的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于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了然于胸了)。所以是不是把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作为重点来教我真的曾不止一次的怀疑过。让我怀疑动摇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差,新课程一线教师都清楚现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欠缺。所以,这一次四则运算知识的教学也正是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训练的一次好机会,与我有这种相同想法的教师还真不少,认为还是有必要侧重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

学生错误:

不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四则运算的顺序有错误。

差生理解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差生简单的计算发生不必要的错误。

提高空间:

教学生明白综合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应更形象化!把抽象的、明理的东西搞得的尽可能的形象,从而更接近于小学生的实际。更容易接受。如简单的“画顺序线”,即可增强形象感。

多巩固练习,熟能生巧。

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一、用发展的眼光来教学,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未来能力

用发展的眼光来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远比让学生直接但却被动地获取现成知识结论要更加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学生的观察、猜想、探索和创新等其他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地开发和锻炼。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研究,我本着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方法,让学生依据探究内容自己有序探究,自己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学生自然也得到了有效地学习。

二、创造性地挖掘教材里的素材,让学生也能“提出问题”

我们的学生大多数只会被动地听而不能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我们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思考问题,勇敢地发表见解,大胆推理,勤于探索,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课堂教学中,发散性提问:“假如……那么……?”“你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还有哪些可能?”这类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要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前所未有的独创的想法。这类问题激发的正是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在这种问题的推动下,学生必然展开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活动,以求得到多种答案。例如,在认识梯形时当学生探索出“这几个四边形都是有一组对边平行,但长度不相等,另一组对边不平行。”时,我将提问向知识的深度、广度发散,并同时尝试着激发学生们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这几个四边形都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但长度不相等,那假如……?假如什么呢?我们可以推理什么呢?(谁能猜猜老师想提什么问题呢)”一个思维敏捷的孩子举起了手:“假如长度也相等的话,会怎样呢?”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假如长度也相等的话,另一组对边也会平行,就有可能是正方形了。”“也有可能是长方形。”“还有可能是平行四边形。”多么新颖的提问啊!给思维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使学生对梯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和理解,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对它们之间的异同处也更加明晰了,思维的覆盖面拓宽了,还使学生初步习得了

一种假设、推理、论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那谁能告诉大家什么叫做梯形了吗?”“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有些同学还刻意地把“只有”两个字说得格外重些,这说明他们对本知识点理解地很深刻。

6、《找规律》

一、注重过程和体验,让学生自己去“感悟”

这部分内容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注重过程体验,同时在过程体验中,培养学生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能力。所以我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经历过程。

我是这样导入的:再过一个多月“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你们高兴吗?到时候我们要把自己的教室布置得漂漂亮亮的。可是我们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从来也没有亲手布置过教室,就先去看看人家是怎么布置的?(出示主题图)感觉怎么样?问:1、你们看到了什么?2、这些彩旗、彩花、灯笼是不是随随便便、乱七八糟放的?让学生去看、去说,当时学生特别兴奋,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学生七嘴八舌,议论开了,虽然话语不够标准,但是他们感悟到这些排列是有规律的。

接着去找找彩旗的规律:(出示课件:彩旗按红、黄交替出现,最后一面没有颜色)。请大家猜一猜,最后这面彩旗会是什么颜色?看看对不对(课件:最后一面变成黄色)?。你们是怎样想的?(课件:出示规律的划分线说说彩旗的规律是什么?再采用2人小组讨论的形式找彩花、灯笼和小朋友队伍的规律。

二、蕴涵情感和数学美,让学生自己去“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如节日里各种美丽的彩灯和彩旗都是有规律的的排列,很多物品上的装饰图案也是有规律的排列,这些都为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很多素材。所以就用“六一庆祝图”作为课的开头,让学生感受到美,在美中找规律,在课堂中其实也要蕴涵数学美,因为美就在我们身边。

三、增强运用意识,让学生自己去“联系生活”。

加强运用意识的培养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点之一,因此我在课中设计了“说一说生活和学习中的规律”这一坏节,记得当时,有学生说我的毛衣上的图案有规律,学生恍然大悟,哦,原来音乐中的节奏也是有规律的。这样,把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有的说过马路时的红绿灯是有规律的,有的说人行道上的斑马线是有规律的,有的说教室里的电灯排列有规律,还有人的两只脚走路时也是有规律的。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规律。

这一节课当中,学生始终处在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中:看得专心、听得仔细、想得认真、做得投入、说得流畅、合作得愉快。真正体现了以积极的情感投入,极大的调动思维活动,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一节课下来,学生都沉浸在数学的美当中,感悟着各种有规律的排列。

7、《因数和倍数》

倍数和因数这一内容与原来教材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认识因数倍数。而教材是通过用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并写乘法算式来引入因数和倍数。我在教学时做了一些下的改动,例题从12个相同的正方形拼长方形开始教学,学生对这个活动已经很熟悉,几乎人人都知道有不同的拼法,都能顺利地拼出三种不同的长方形。因此,我要求不用12个长方形拼,而是在脑子里“想像拼”,不能想象的就在本子上“画拼”,“拼”好后,我也要求只用一个乘法算式表示你的拼法,这样不仅节省了不少时间,更主要的是我觉得这样的操作活动,虽然看起来不热闹,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思维被调动起来了,主动参与到了知识的学习中去了。

能不重复、不遗漏,有序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在根据1×12=12,2×6=12,3×4=12三个乘法算式说出了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后,教师紧接着提问:12的因数有哪些?学生看着黑板上的算式很快可找出12的因数,接着再提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根据一个乘法算式可以得到12的几个因数?在学生回答之后,我接着请同学们用刚才的方法自己找一找36的因数有哪些。在汇报时,重点解决如何有序、

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虽然这样的教学设计,看起来学生的主动探索过程好像削弱了好多,但根据试上这课时的情况看,这样的设计比直接让学生自主探索36的因数有哪些学习效果要好一些。直接探索36的因数有哪些,放得太开,学生无从下手,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有的不知道该如何找因数,有的没有找全,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了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后接着去找36的因数,那么他所关注的是如何有序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这样的思考更有针对性,目标也更明确,对知识的掌握也能做得更好。

8、《素数和合数》

这节课教学素数和合数的意义及判断方法,是在学生理解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将来学习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学习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好坏。学生应掌握本节中诸多抽象概念,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内涵。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发展,教师做好学法指导,使学生自我调控,自主发展,自我探究,自我评价,安排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学,在学中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习动机。

本节课教师应注重使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教师让学生自主的把非零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就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素数、合数的意义的理解。其次,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逐步体会到数学来自于生活,更注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比如,教学中让同学们学号反应、自我介绍、动脑筋出教室等游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这样做,能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

9、《统计》单元

我们也许都在不断的反思自己,是自己的不努力,还是自己的教学方式不对?为什么学生的学习总是不尽人意?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基础问题,读不明白数学语言,理解不了数学问题,何谈解决数学问题,一切的不明白,我们不能只用两个字来形容——无奈!更多的是应该敢于直面现实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走出困惑,与学生一道品尝学习的乐趣。

四年级的学生,在心理年龄、语言表达、理解能力等方面,还不是那么的完善,我们四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很好的用数学语言表述问题。至于理解一些与学生实际较远的问题,学生感觉很是困难。在学习本单元时,我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全班学生组织到操场,实地考察有关数据信息、并展开兴趣活动。首先让学生理解“统计的必要性”,然后在此经验上理解、解答统计数学问题,进而引发学生运用统计知识服务生活的欲望,这样,就使所学知识有血有肉,真正走进学生生活空间,培养了学生自觉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了学习能力。

10、《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由具体的数和用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过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是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化过程,而把具体的数代入含有字母的式子求出它的值,则是从一般到具体的过程,是比较难于理解的。

基于以上原因,我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一开始就创设具体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从喜欢的、熟悉的儿歌《数青蛙》入手,用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制造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需要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困惑中,从而产生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悬念。这正符合新课标要求:“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

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意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为此,我通过三个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索。让学生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从中进一步体验到用字母表示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及学习的价值,使学生产生符号感的思想,从中受到数学符号的简洁美的熏陶,激发学习数学的内在积极性。

练习是巩固新知、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在练习中注意精心设计发展性练习。一是深度的拓展。想想做做3,从只有一个字母,跨越到含有两个字母,认知的思维已走向深入;二是广度的拓展。“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在想方设法提问的过程中,势必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反思检索自己的已有知识模块。这样,学

生既完成了知识的自我建构,使学习呈现出一种整合性的态势,知识的范围已走向宽泛,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最后落实悬念,首尾呼应,课尾再掀思维高潮。进一步增强了知识体验和情感体验,树立了敢于探索、勇于发现的勇气和信心。

总之,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本着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充分引导学生探究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让学生感到数学无处不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学习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让知识在课堂中焕发出活力,让课堂充满数学趣味和积极的数学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中不断成长与发展。


相关内容

  • 培养数学反思习惯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 数学反思是指学习者对自身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及活动过程中涉及的有关事物(材料.信息.思维.结果等)学习特征的反向思考.世界著名数学教育大师荷兰的弗赖登塔尔教授曾精辟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才能使学生的现实世界数学化,没有反思,学生的理解就不可能从一个水平升华到更高的水平.所以,数 ...

  • 论高中数学解题过程与数学反思
  • 学科教育 论高中数学解题过程与数学反思 数学反思,即在学习数学知识.推导数学公式.论证定理及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对所使用的方法.思路.计算手段等数学活动的回顾与总结,并试图建立起一种"模式",以便为学习与解决相类似的数学知识与问题时所借鉴.使用.可以说,数学反思是学好数学的一个 ...

  •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数学课如何减负增效
  • 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从学习方面提出反思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任何一个学生,不论其学习能力起点如何,都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在当前风风火火的课改实验中,如何真实培养学生的 ...

  • 让学生在学习中反思
  • 题目: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摘 要]著名学者周士渊说:"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力量也是习惯".费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才能使现实世界数学化".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不仅 ...

  • 反思与反思教学
  • 一.反思的意义 反思教学则是在学生完成学习认知活动后,要求学生对自身的认知活动过程以及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有关事物的学习特征的分析.评价和自我调节的过程.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提出不同见解,主动参 ...

  • 小学生数学素养评价的研究第一阶段工作计划
  • 小学生数学素养评价的研究 第一阶段工作计划 大石桥市铁路小学 2010年6月 小学生数学素养评价的研究第一阶段工作计划 大石桥市铁路小学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确定实验教师,确定实验班级与比较班级. 课题主持人:刘占清 实验教师:周红 李冬梅 李晓宁 于长红 王莹 于亚坤 王娣丽 李林娜 孔艳玲 姜 ...

  • 如何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反思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反思 作者:罗映松 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44期 摘 要:数学教学反思过程是数学教师个体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探究来拓展其专业内涵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 ...

  • 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反思方法的指导
  • 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反思方法的指导 作者:翁玲燕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2014年第12期 在我们的教学中,不乏有这样的学生:做错的题订正对了,下次碰到同样类型的题,还是做错,并且错得和原来一样:课堂听得懂,与例题一模一样的会做,稍作改变,就会觉得陌生,不会做--面对学生出现的这些情况,笔者 ...

  • 怎样写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 怎样写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教学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把自身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效果.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 ...

  •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云阳县海峡小学 邓建国 (云阳县双江街道梨园社区海峡路 联系电话:[1**********]邮编: 404500) 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努力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高效教学模式让学生从学习中学会学习,从尝试中学会探索,从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