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解

《老子》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解   毕敦一著

原文                           译文

太上,下知有之;      最上等之治百姓只知其事不知其因;

其次,亲之誉之;      次于上等者怀德施仁亲之誉之;

其次,畏之;             再次者礼仪以规刑令以威;

其次,侮之。             最下者智巧欺民奸邪侮众。

信不足焉,                上无诚信于下,

有不信焉。                下亦必无诚信于上。

犹兮其贵言,             令不轻发出必谨慎再三,

功成事遂,                当大功告成事业已就时,

百姓皆谓我自然。     百姓都说天然自成本来如此。

内容浅说

本章以治世喻比治身。治世治身本自一理,都必须取信于民。民安则国自治,民富则国自强。如无信于民,视民为草芥,掠夺之,欺压之,侮辱之,杀戮之,其结果不上下欺诈、暴乱四起、民困国弱未之有。治之者如能以真心真意对待百姓,不扰民,不劳民,不伤民,使民受大恩而不觉,得巨利而不知,悠哉游哉,如入自在之天,那便是真治,是太上之治了。治身如此,自然也能必获全功。

全章九言,前四言为治之等次差别,为第一部分;后五言,治之道,结论,为第二部分。

注释秘解

1、第一部分,治之四等次。

太上,其义有三:一为圣人,凡圣或仙圣;二为上古之世;三为最上、最高、最好。本文取最上义,原因是直截了当,因为上三义其实其中都含有最上、最好之义。下知有之,下,指百姓、民众,为道则喻比精气;知有之,只知治者其人,其他诸如原因功过、事迹过程之类一概不知。极言上不扰下,无为自然,使民陶然自乐、无虑无忧。

这是最上等者之治了。

次下一等者,亲近之,奖誉之,虽仍属于诚信于民,但已非无为自然,已经有了扰民的有为之迹了,故不及上等者之治。

再次下一等者,以礼仪约束之,以政令刑法制御之,使民畏惧而驯服。此已落于“信不足”之列,非但无信于民,而且还扰民、劳民,距无为自然境界远了。故而治之结果,民虽暂时畏之,但终不能服,争斗无已,民益困疲,国愈穷弱而终不能治了。

最下者,智巧奸邪之辈,欺民侮民,伤民害民,掠掳无休,搅扰不止,于民绝无诚信可言,故其民衰微,国亦不能久,必亡无疑。

后二者,俱属无诚信于民之类,其终都将落于国将不治的下场。

诚信是什么?诚心诚意、真心真意之谓。有一心无二念,纯粹不杂即是诚,心意之真即是信;三心二意,念虑染杂即是邪,心意不真即是妄。诚信、邪妄,相去不远,古云:“克念作圣,罔念作狂”,为圣为狂,只在一念之间。

道以国喻身,以君喻神,以民喻精气,信则为真意。最上等之治身,本自上德之体,道充德备,圆满无缺,故心诚意笃,清净自然,纯任无为,不治而自治,不化而自化。至功成事遂,只知有其治之事,而不知有其治之迹,自自然然,无为而无不为之果。

次一等之治身,本自下德之体,先天已亏,神气多耗,故必须惜精惜气,爱护有加,亲之誉之,虽用有为,然亦同于无为。待到精气壮旺,补回已缺,一同于上等之修,亦可得圆满之果。世人大多循此途而进。

再次等之治身,弃诚信而用邪妄,先天既亏,又加以有为,千百安排,积之少而耗之多,终则身不能治,空费时日而已。

最下等之治身,更无诚信可言,全凭私心曲意,歪门邪法,常行有为,以强取强夺为能事,持盈不已,揣锐不休,虽一时似乎奏效,而终必邪火焚身,故千修千败,百无一成。

以上言四等治世,亦喻比四等治身:(1)全用无为,最上等之治;(2)无为中偶行有为,有为如同无为,次上等之治;(3)无为少,有为多,又次等之治;(4)全用有为,且尽露有为之象,最次等之治。

这里的四治,实际又是对人身从幼到老生命状态的描述:太上,指出生前后,那时道充德厚,意识朦胧刚刚出露,故曰“下知有之”,下知,无意识低等不自觉之知,完全任其无为自化;次一等者,青少之际,后天知觉意识渐全,有了善恶、是非分辨,故曰“亲之誉之”,其时仍以无为为主;又次一等者,壮成年之时,身中道物大耗,以至于入不敷出,故曰“畏之”,丧失之快令人恐惧;最下者为老年,道物甚少,勉强维持度日,常常疾苦不堪,故曰“侮之”,下“信不足”即是指此。

2、第二部分,治之之道。

信不足焉,诚信少,不多。诚信者,道谓真意。真意不足,则为妄念。为道过程,始终不离真意作用,失去真意,念虑夹杂则不能为道,为何?因为民不听命。念虑夹杂属于后天识神用事,对精气没有任何作用,二者不类,故又谓“有不信焉”。而真意则不同,真意即元神,属于先天,二者同类。最先之时,二者本就一体,自有生之初上下分离,虽相亲相恋,然而不能常聚。所以,无信者即是妄念,有信者即是真意。为道若无真意,则必汞走铅飞,精气无依而耗损,更将以何去为道?

诚信、真意乃先天之道,乃治世、治身之根本。

犹兮其贵言,犹兮,犹豫、游移之状。前有“犹兮,若畏四邻”句,言为道者宜保持虚无的先天境界。此亦有保持虚无之境义,而又有迟疑再三、特别谨慎义;贵言,令不轻出,言不轻发,令不得不出时出之,言不得不发时发之。而最好是闭门塞兑,不言语,不视不闻,不思不虑。能如此,为世则无为自然,民可不劳而得利;为道则无为自然,精气不耗而得养。

诚信、真意,能持之始终,则民可不劳,民心必向,愈积愈多,团结不散,故国可治身亦可修。此皆无为自然之功,不闻厮杀鼓鸣,不见战火硝烟,不为而治,自然而成,故曰“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事成之迹,无谁能知,无谁可见,人竟以为天然自成,本来如此。

《老子》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解   毕敦一著

原文                           译文

太上,下知有之;      最上等之治百姓只知其事不知其因;

其次,亲之誉之;      次于上等者怀德施仁亲之誉之;

其次,畏之;             再次者礼仪以规刑令以威;

其次,侮之。             最下者智巧欺民奸邪侮众。

信不足焉,                上无诚信于下,

有不信焉。                下亦必无诚信于上。

犹兮其贵言,             令不轻发出必谨慎再三,

功成事遂,                当大功告成事业已就时,

百姓皆谓我自然。     百姓都说天然自成本来如此。

内容浅说

本章以治世喻比治身。治世治身本自一理,都必须取信于民。民安则国自治,民富则国自强。如无信于民,视民为草芥,掠夺之,欺压之,侮辱之,杀戮之,其结果不上下欺诈、暴乱四起、民困国弱未之有。治之者如能以真心真意对待百姓,不扰民,不劳民,不伤民,使民受大恩而不觉,得巨利而不知,悠哉游哉,如入自在之天,那便是真治,是太上之治了。治身如此,自然也能必获全功。

全章九言,前四言为治之等次差别,为第一部分;后五言,治之道,结论,为第二部分。

注释秘解

1、第一部分,治之四等次。

太上,其义有三:一为圣人,凡圣或仙圣;二为上古之世;三为最上、最高、最好。本文取最上义,原因是直截了当,因为上三义其实其中都含有最上、最好之义。下知有之,下,指百姓、民众,为道则喻比精气;知有之,只知治者其人,其他诸如原因功过、事迹过程之类一概不知。极言上不扰下,无为自然,使民陶然自乐、无虑无忧。

这是最上等者之治了。

次下一等者,亲近之,奖誉之,虽仍属于诚信于民,但已非无为自然,已经有了扰民的有为之迹了,故不及上等者之治。

再次下一等者,以礼仪约束之,以政令刑法制御之,使民畏惧而驯服。此已落于“信不足”之列,非但无信于民,而且还扰民、劳民,距无为自然境界远了。故而治之结果,民虽暂时畏之,但终不能服,争斗无已,民益困疲,国愈穷弱而终不能治了。

最下者,智巧奸邪之辈,欺民侮民,伤民害民,掠掳无休,搅扰不止,于民绝无诚信可言,故其民衰微,国亦不能久,必亡无疑。

后二者,俱属无诚信于民之类,其终都将落于国将不治的下场。

诚信是什么?诚心诚意、真心真意之谓。有一心无二念,纯粹不杂即是诚,心意之真即是信;三心二意,念虑染杂即是邪,心意不真即是妄。诚信、邪妄,相去不远,古云:“克念作圣,罔念作狂”,为圣为狂,只在一念之间。

道以国喻身,以君喻神,以民喻精气,信则为真意。最上等之治身,本自上德之体,道充德备,圆满无缺,故心诚意笃,清净自然,纯任无为,不治而自治,不化而自化。至功成事遂,只知有其治之事,而不知有其治之迹,自自然然,无为而无不为之果。

次一等之治身,本自下德之体,先天已亏,神气多耗,故必须惜精惜气,爱护有加,亲之誉之,虽用有为,然亦同于无为。待到精气壮旺,补回已缺,一同于上等之修,亦可得圆满之果。世人大多循此途而进。

再次等之治身,弃诚信而用邪妄,先天既亏,又加以有为,千百安排,积之少而耗之多,终则身不能治,空费时日而已。

最下等之治身,更无诚信可言,全凭私心曲意,歪门邪法,常行有为,以强取强夺为能事,持盈不已,揣锐不休,虽一时似乎奏效,而终必邪火焚身,故千修千败,百无一成。

以上言四等治世,亦喻比四等治身:(1)全用无为,最上等之治;(2)无为中偶行有为,有为如同无为,次上等之治;(3)无为少,有为多,又次等之治;(4)全用有为,且尽露有为之象,最次等之治。

这里的四治,实际又是对人身从幼到老生命状态的描述:太上,指出生前后,那时道充德厚,意识朦胧刚刚出露,故曰“下知有之”,下知,无意识低等不自觉之知,完全任其无为自化;次一等者,青少之际,后天知觉意识渐全,有了善恶、是非分辨,故曰“亲之誉之”,其时仍以无为为主;又次一等者,壮成年之时,身中道物大耗,以至于入不敷出,故曰“畏之”,丧失之快令人恐惧;最下者为老年,道物甚少,勉强维持度日,常常疾苦不堪,故曰“侮之”,下“信不足”即是指此。

2、第二部分,治之之道。

信不足焉,诚信少,不多。诚信者,道谓真意。真意不足,则为妄念。为道过程,始终不离真意作用,失去真意,念虑夹杂则不能为道,为何?因为民不听命。念虑夹杂属于后天识神用事,对精气没有任何作用,二者不类,故又谓“有不信焉”。而真意则不同,真意即元神,属于先天,二者同类。最先之时,二者本就一体,自有生之初上下分离,虽相亲相恋,然而不能常聚。所以,无信者即是妄念,有信者即是真意。为道若无真意,则必汞走铅飞,精气无依而耗损,更将以何去为道?

诚信、真意乃先天之道,乃治世、治身之根本。

犹兮其贵言,犹兮,犹豫、游移之状。前有“犹兮,若畏四邻”句,言为道者宜保持虚无的先天境界。此亦有保持虚无之境义,而又有迟疑再三、特别谨慎义;贵言,令不轻出,言不轻发,令不得不出时出之,言不得不发时发之。而最好是闭门塞兑,不言语,不视不闻,不思不虑。能如此,为世则无为自然,民可不劳而得利;为道则无为自然,精气不耗而得养。

诚信、真意,能持之始终,则民可不劳,民心必向,愈积愈多,团结不散,故国可治身亦可修。此皆无为自然之功,不闻厮杀鼓鸣,不见战火硝烟,不为而治,自然而成,故曰“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事成之迹,无谁能知,无谁可见,人竟以为天然自成,本来如此。


相关内容

  • 大纲:老子与道德经智慧
  • 老子与<道德经>智慧 [讲座文稿] 主讲:蔡厚淳 一.关于老子: 老子生卒年不详.但从<史记>的记载来看,他应该与孔子同时代但比孔子的年龄大. 司马迁花了18年的心血写<史记>.写了52万6千五百多字.而写中国的哲学之父.智慧之父老子,却只写了454个字.而且是与 ...

  • 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
  •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楚国苦县厉乡,即现今的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 老子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 ...

  • 孔子拜师说课稿
  • <17.孔子拜师>说课稿 [说教材] <17.孔子拜师>位于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本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五组成. ...

  • 张岱年论文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的理论形态及其演变
  • 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的理论形态及其演变 关于哲学唯物主义的意义,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曾提出明确的解说.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即"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亦即:"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 ...

  • 存世最早的道德经
  • 存世最早的道德经 庞朴 中华文化中,与儒家思想并行互补的是道家.道家的始祖是老子,其圣经叫<老子>,也叫<道德经>.据说老子姓李名耳,老子是尊称,老先生的意思:亦说他姓老名聃,尊称为子.还说他当过周朝的国家图书馆长,很有学问:孔子都曾特地登门求教过.现在我们能读到的<老 ...

  •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2
  •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 ...

  • 工商管理08春浅谈老子的无为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
  • 试卷代号:7057 上海电视大学2009至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中国文化导论> 答题纸 论文考(100分) 2009年12月 本课程论文的排版及打印格式要求如下: 1. 题目:字体为宋体加粗:字号为小三号.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 2. 正文: (1)文字统一用5号宋体,每段起 ...

  • 孔子拜师[1]
  • 让语文课堂充满传统文化气息 --<孔子拜师>教学案例及分析 龙山小学 周桂东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 中指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本组课文主要围绕以"中华 ...

  • [老子]第十四章
  • <老子>第十四章 无欲的内外相应与至用 无明 注释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1,听之不闻名曰希2,搏3之不得名曰微4,此三者不可5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下不昧,绳绳 15 [1**********]1不可名,复归1213于17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物,是谓恍惚14.迎不见其尾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