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基础知识 (1)

文言文基础知识———实词

【通假字】

分类 完全同音

举例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畔”同“叛”,背叛。

2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辟”同“避”,躲避。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c ãng z ēng

韵母相同, ——“曾”同“增”,增加。 叠韵通假 2风吹草低见牛羊。 ○.

通 假

ji àn xi àn

——“见”同“现”。

1河曲智叟亡以应。声母相同, ○《愚公移山》 .

字 双声通假 w áng w ú

——“亡”同“无”。

完全不同

【多义词】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说”同“悦”,高兴,快乐

多义词

1名词,原因,缘故。 ○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2名词,旧交,老友。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形容词,旧,与“新”相对。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六则》 .4连词,因此,所以。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副词,故意,特意。 ○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6副词,同“固”○,本来,原来。

1

此物故非西产。《促织》 .

【古今异义词】

分类

词义扩大

举例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古义: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今义:所有的亲戚。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妻子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

古义:出身低微,为人粗野。 今义:品质恶劣。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

古义:有雄心抱负的男子。 今义: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日====太阳

古 今 异 义 词

词义缩小

感情色彩的变化

词义转移

名称说法的改变

【词类活用】

分类

表示比喻,

翻译成“像„„一样” 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 翻译成“用+名词” 或“以+名词”

举例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始得西山宴游记》 .

箕:伸开双脚像簸箕一样

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箕畚:用箕畚 2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手:用手 笔:用笔 道听途说 ..

道:在道路上 途:在途中

词 词

类 作

状 用

表示处所,

翻译成“在+名词”

表示动作行为常如此,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促织》 .翻译成“每+时间名词” 岁:每年 表示发展变化,

翻译成“一天比一天”

日积月累 .世风日下 .

表示趋向,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隆中对》 ..

翻译成“向+方位名词” 西:向西 南:向南

2

表示情形 名 词 作 动 词

名词+名词 名词+代词

亮躬耕陇亩。《隆中对》 .躬:亲自

1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王:当大王 2不能名○其一处。《口技》 .名:说出 能上能下 ..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曹刿论战》 .福:赐福。 一狼洞其中。《狼》 .

洞:打洞。

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伏:伏兵。 2吃喝玩乐○ ....

能愿动词+名词 副词+名词 名词+补语

动词作名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

汗牛充栋 .

1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劳:使„„劳苦 饿:使„„饥饿 2亡○国灭种 惊天动地 ...

1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苦:使„„痛苦 2一鸣惊○人 .

1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 ..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 (

粪土:把„„当作粪土。 2鱼肉百姓 幕天席地 ○....

1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异:认为„„奇异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耻:认为„„耻辱 捐躯殉国 .

动词的为动用法

3

文言文基础知识————虚词

【而】

而分类

连 词

举例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却”。 乎?《论语》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朝而往,暮而归。《..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醉翁亭记》 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或不译。

代 词 而 已 而 后 【因】 介词 因

分类

举例

表示条件:依照,根据,凭借。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表示时机:趁着,趁此。

因入京师。 .

通“尔”,你,你的。 罢了。 才,方才。

日出而林霏开。.而翁归。 .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

而已。《口技》 ..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表示动作的中介:通过,经由。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表示原因:因为,由于

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因屏人曰。《隆中对》 .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因遗策。 .

4

连词表示顺接上下文:于是,就。 动词表示依靠,凭借。

沿袭。

名词原因。

【其】 其分类

代词用作第三人称,

相当于“他、她、它(们)。 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 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无因而至前也。 .

举例

此为其故迹。《墨池记》 .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焉?”《曹刿论战》

活用作第一人称。 亦各言其志也! .相当于“我(的)”、“自己(的)。其中,其中的。

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 相当于“那”之类的词。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 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其:还是)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 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

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副词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 相当于“难道”、" 怎么" 。 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

相当于“恐怕”、“或许”、 “不概”、“可能”。 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 相当于“可”、“还是”。 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 相当于“可要”。

表示假设关系, 连相当于“如果”。 词表示选择关系,

相当于" 是...... 还是......". 【乎】

分类 举例 语 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和“呢”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 气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词 表示测度语气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乎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呢”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

涉世家》

5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于是乎书

介“乎”有时用在句子中间,同“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词 相当于“在”。 也。《醉翁亭记》

【所】

分类 举例 用在动词、动宾词组或形容词之前,组成衣食所安。《曹刿论战》

“所”字结构。相当于“„„的( 地方) ”,或“所„„的(人、事、地方) ” 用在动词前,作定语。 则以兵围所寓舍。 .

“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所 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 故)”。 所

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

相当于" 是用来...... 的" 等。 以表示手段或目的

【者】 者分类

助词

放在词或 词组之后, 组成名词 性的“者” 字结构,有 指代作用。

举例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用在动词、动宾词组之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表示动作的主动者 《醉翁亭记》 用在形容词、主谓词组之后,表示具有某种性状的人或事

用在数词的后面,一般指几种人或事物。 在时间词后表示时间。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两小儿辩日》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放在词或词 组之后,起提顿作用。

表示判断。 引出原因。

与“若”、”似”配合使用,相当于“象„„样子”。“象„„似的”。

6

语气词

【之】 之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 与“也”连用,加重语气。

何者?上下之分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

分类

代词举例

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们)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 .“她(们) ”、“它(们) 善者而改之。《论语》 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我(们) 君将哀而生之乎?

“你(们) ”。

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或远指,相当于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这”、“这样的”、“那”、丘,如太行、王屋何?

《愚公移山》

定语的标志:相当于“的”。

补语的标志:相当于“得”。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 以其求思之深 .何陋之有? 《陋室铭》 .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愚公移山》 用在表示时间久暂的单音词或不及物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现代汉语中没有和它相当的词,可不译。

动词用作动词,充当谓语,相当于“去”、“往”吾欲之南海,何如? 《为学》 .

“到”。

【也】

分类 举例 表示加强判断,“是”,或“呵”、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 .

表示加强肯定,相当于“啊”、 小惠未偏,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也语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气表示疑问、反诘语气,相当于“呢”也? 《马说》 .

7

词表示命令或祈使语气,相当于“啊”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

“呀”,也可不译

起停顿作用,可以不译。

【以】 以分类

介 词

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事物,

相当于“凭”,“按照”、“根据” 表示工具时,

相当于“拿”、“用”、“把”。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多 用在动词、形容词前作状语。相当于 “因”、“因为”、“由于”等。 表示处所,相当于“在”。 表示出处,相当于“根据”。

连 词

举例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

贵以近知远。 .

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黔之驴》

表示原因,,相当于“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陈涉世家》 表示目的,相当于“来”、“用来”、 属予作文以记之。 .“以便”等。 《岳阳楼记》 表示承接,相当于“而”,可不译。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黔之驴》

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 有池洼然而方以长。《墨池记》 .表示修饰,不译。

是以表示顺承连词,相当于因此

以是【然】 代词

连词

然形容词

助词

木欣欣以向荣。 .

臣是以无请也。..

分类 这样、如此

举例

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黄生借书说》 ..

表转折,可是,然而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对,是的。 形容词词尾

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

8

与“犹”“若”配合,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口技》 .像„„一样

然则 然而

既然如此,那么 这样却 可是

【与】 介词

与连词

分类

表示比较,同„„相比 表示对象,跟,同,替。

吾与徐公孰美? .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

举例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然而不免于死。 ..

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

语气词同“欤”,表疑问,感叹,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

吧,啊。 《唐雎不辱使命》 动词

给予 参加

【若】

分类

连表示假设,假如,如果 词

表示选择,或,或者

若若夫,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 说那”、“像那”的意思。

代你(的),你们(的)。 词

此,如此,这样。 动像,好像。 词

及,比的上。 【矣】

分类

表示 陈述

举例

表已然,有“已经”的意思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表将然,有“将要”、“就要”的意思

小敌去,大敌来矣。 .

举例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

以彰其咎。《出师表》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 .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若所市于人者。 .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辞》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则与一生彘(zh ì)肩。 .蹇叔之子与师。 .

9

矣表示 感叹 表示祈使

【为】 为表假设推出必然,有“如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果„„那么就„„”的意思 用在感叹句句末,相当于“啊”、“了”。 相当于“吧”。

甚矣! 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须叟,豹曰:“廷椽起矣! 状河伯留客之 久,若皆罢去归矣!《西门豹治邺》 .

分类

介 词

表示对象

对,向。 (w âi ) 给,替。 (w âi )

表示目的 表示原因 表示被动 表示时间

为了。 (w âi )

举例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花源记》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 .

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因为。(w âi ) 无为在歧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被。(w ãi ) 当,等到。 (w âi )

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 .

夫子何命焉为?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陈涉世家》 ..窃为大王不取也!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城。《核舟记》 .

分类

举例

语气表示疑问或反诘。(w ãi )

词 动 词

做、治理(w ãi ) 作为,当作。(w ãi ) 以为,认为。(w ãi ) 是。(w ãi )

【且】

且 连词表示递进,相当于“而且”“况且,再说”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表示并列,相当于“又”“又...... 又”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表示让步,相当于“尚且,还是”。 表示选择,相当于“还是”。 表示转折,相当于“可”。

10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

且贫贱见者骄人乎? .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表示情况即将发生,相当于“将要”。 不出,火且尽。 .副

表示数目接近,相当于“将近”。 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词表示短暂时间内,相当于“暂且,姑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

《石壕吏》

表示应当如何,相当于“当宜”。

【何】 何分类

作谓语,问原因:为什么。 疑问

作宾语,在动词前代

什么,哪里

在介词前词

作定语,询问性质:什么,哪个 作状语,询问原因,表在句首

示反问:为什么,怎么

在动词前副

词 作状语,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

深:多么,怎么 何作定语或谓语,表示疑问或商量:如 怎么样,怎样

放在两个名词间,表示比较 何作状语,表示疑问:拿什么,凭什以 么,为什么 【则】 则分类

连词

举例

表示条件,相当于“就”、“便”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那么”。

表示承接,相当于“就”、“便”然徒步则汗出浃背。《满井游记》 .表示并列、对比,相当于“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可是”、“反而”等。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黔之驴》

举例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

豫州今欲何至? .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何富贵也? .

徐公何能及君也?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君谓皇上何如人也?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11

表示假设,相当于“假如”、“如果”。

副词 表示判断,相当于“是”、“就

是”、“原来是”。 名词 法则,准则。 动词 效法

【焉】 语气焉词

分类

表示陈述 表示反问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

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以身作则 .

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

举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

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

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

兼词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于】

分类

表示时间 相当于“在(到) „„时候”

表示处所 相当于“在”、" 到”。

于表示对象 相对于“对”, “向”、“给”等。有时可不译,有时也可译作“跟”表示比较 相当于“比”。 表示原因 相当于“由于”。 表示被动 相当于“被”。 表示范围 相当于“在„„中”。 【乃】

举例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捕蛇者说》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不能容于远近。 .欲信大义于天下。 .

举例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岳阳楼记》

分类

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于是”、“才”。

12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却”。 乃副

表示出乎意料,相当于“竟”、“竟词

然”。

表示判断语气的,相当于“是”或“本来是”。

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

表示限制,相当于“才”、或“仅”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代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

词 相当于“你”、“你的”。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示儿》

文言文基础知识————句式

【判断句】

判 断

分类(格式) „„,„„也 „„者,„„也 „„„„者也 无标志

举例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刘备,天下枭雄。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出师表》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

4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当立这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

用“乃、非、则、

句 为、是、即”等

词语表判断

【被动句】

被 动 句

分类(格式) 动词+于 见+动词 为+动词

受制于人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

举例

为„„所„„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无标志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省略句】

13

分类(格式)省略主语 省略谓语

举例

公曰:“衣食所安,(吾)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

句 略

宾 语

动词宾尉剑挺,广起,夺(之)之杀尉。《陈涉世家》 语省略

介词宾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之)分人。” 语省略 《曹刿论战》

【倒装句】 倒

装 主谓倒装 句 宾语前置

分类(格式)

否定副词+代词+动词 疑问代词+动词 疑问代词+介词+动词 宾语+之(是)

定语后置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举例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孔子曰:“何陋之有?” 《陋室铭》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率子孙菏担者三夫 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中心词+数量词

介词结构后置

14

文言文基础知识———实词

【通假字】

分类 完全同音

举例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畔”同“叛”,背叛。

2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辟”同“避”,躲避。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c ãng z ēng

韵母相同, ——“曾”同“增”,增加。 叠韵通假 2风吹草低见牛羊。 ○.

通 假

ji àn xi àn

——“见”同“现”。

1河曲智叟亡以应。声母相同, ○《愚公移山》 .

字 双声通假 w áng w ú

——“亡”同“无”。

完全不同

【多义词】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说”同“悦”,高兴,快乐

多义词

1名词,原因,缘故。 ○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2名词,旧交,老友。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形容词,旧,与“新”相对。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六则》 .4连词,因此,所以。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副词,故意,特意。 ○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6副词,同“固”○,本来,原来。

1

此物故非西产。《促织》 .

【古今异义词】

分类

词义扩大

举例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古义: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今义:所有的亲戚。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妻子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

古义:出身低微,为人粗野。 今义:品质恶劣。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

古义:有雄心抱负的男子。 今义: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日====太阳

古 今 异 义 词

词义缩小

感情色彩的变化

词义转移

名称说法的改变

【词类活用】

分类

表示比喻,

翻译成“像„„一样” 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 翻译成“用+名词” 或“以+名词”

举例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始得西山宴游记》 .

箕:伸开双脚像簸箕一样

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箕畚:用箕畚 2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手:用手 笔:用笔 道听途说 ..

道:在道路上 途:在途中

词 词

类 作

状 用

表示处所,

翻译成“在+名词”

表示动作行为常如此,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促织》 .翻译成“每+时间名词” 岁:每年 表示发展变化,

翻译成“一天比一天”

日积月累 .世风日下 .

表示趋向,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隆中对》 ..

翻译成“向+方位名词” 西:向西 南:向南

2

表示情形 名 词 作 动 词

名词+名词 名词+代词

亮躬耕陇亩。《隆中对》 .躬:亲自

1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王:当大王 2不能名○其一处。《口技》 .名:说出 能上能下 ..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曹刿论战》 .福:赐福。 一狼洞其中。《狼》 .

洞:打洞。

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伏:伏兵。 2吃喝玩乐○ ....

能愿动词+名词 副词+名词 名词+补语

动词作名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

汗牛充栋 .

1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劳:使„„劳苦 饿:使„„饥饿 2亡○国灭种 惊天动地 ...

1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苦:使„„痛苦 2一鸣惊○人 .

1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 ..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 (

粪土:把„„当作粪土。 2鱼肉百姓 幕天席地 ○....

1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异:认为„„奇异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耻:认为„„耻辱 捐躯殉国 .

动词的为动用法

3

文言文基础知识————虚词

【而】

而分类

连 词

举例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却”。 乎?《论语》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朝而往,暮而归。《..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醉翁亭记》 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或不译。

代 词 而 已 而 后 【因】 介词 因

分类

举例

表示条件:依照,根据,凭借。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表示时机:趁着,趁此。

因入京师。 .

通“尔”,你,你的。 罢了。 才,方才。

日出而林霏开。.而翁归。 .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

而已。《口技》 ..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表示动作的中介:通过,经由。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表示原因:因为,由于

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因屏人曰。《隆中对》 .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因遗策。 .

4

连词表示顺接上下文:于是,就。 动词表示依靠,凭借。

沿袭。

名词原因。

【其】 其分类

代词用作第三人称,

相当于“他、她、它(们)。 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 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无因而至前也。 .

举例

此为其故迹。《墨池记》 .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焉?”《曹刿论战》

活用作第一人称。 亦各言其志也! .相当于“我(的)”、“自己(的)。其中,其中的。

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 相当于“那”之类的词。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 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其:还是)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 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

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副词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 相当于“难道”、" 怎么" 。 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

相当于“恐怕”、“或许”、 “不概”、“可能”。 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 相当于“可”、“还是”。 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 相当于“可要”。

表示假设关系, 连相当于“如果”。 词表示选择关系,

相当于" 是...... 还是......". 【乎】

分类 举例 语 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和“呢”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 气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词 表示测度语气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乎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呢”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

涉世家》

5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于是乎书

介“乎”有时用在句子中间,同“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词 相当于“在”。 也。《醉翁亭记》

【所】

分类 举例 用在动词、动宾词组或形容词之前,组成衣食所安。《曹刿论战》

“所”字结构。相当于“„„的( 地方) ”,或“所„„的(人、事、地方) ” 用在动词前,作定语。 则以兵围所寓舍。 .

“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所 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 故)”。 所

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

相当于" 是用来...... 的" 等。 以表示手段或目的

【者】 者分类

助词

放在词或 词组之后, 组成名词 性的“者” 字结构,有 指代作用。

举例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用在动词、动宾词组之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表示动作的主动者 《醉翁亭记》 用在形容词、主谓词组之后,表示具有某种性状的人或事

用在数词的后面,一般指几种人或事物。 在时间词后表示时间。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两小儿辩日》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放在词或词 组之后,起提顿作用。

表示判断。 引出原因。

与“若”、”似”配合使用,相当于“象„„样子”。“象„„似的”。

6

语气词

【之】 之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 与“也”连用,加重语气。

何者?上下之分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

分类

代词举例

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们)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 .“她(们) ”、“它(们) 善者而改之。《论语》 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我(们) 君将哀而生之乎?

“你(们) ”。

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或远指,相当于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这”、“这样的”、“那”、丘,如太行、王屋何?

《愚公移山》

定语的标志:相当于“的”。

补语的标志:相当于“得”。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 以其求思之深 .何陋之有? 《陋室铭》 .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愚公移山》 用在表示时间久暂的单音词或不及物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现代汉语中没有和它相当的词,可不译。

动词用作动词,充当谓语,相当于“去”、“往”吾欲之南海,何如? 《为学》 .

“到”。

【也】

分类 举例 表示加强判断,“是”,或“呵”、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 .

表示加强肯定,相当于“啊”、 小惠未偏,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也语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气表示疑问、反诘语气,相当于“呢”也? 《马说》 .

7

词表示命令或祈使语气,相当于“啊”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

“呀”,也可不译

起停顿作用,可以不译。

【以】 以分类

介 词

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事物,

相当于“凭”,“按照”、“根据” 表示工具时,

相当于“拿”、“用”、“把”。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多 用在动词、形容词前作状语。相当于 “因”、“因为”、“由于”等。 表示处所,相当于“在”。 表示出处,相当于“根据”。

连 词

举例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

贵以近知远。 .

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黔之驴》

表示原因,,相当于“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陈涉世家》 表示目的,相当于“来”、“用来”、 属予作文以记之。 .“以便”等。 《岳阳楼记》 表示承接,相当于“而”,可不译。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黔之驴》

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 有池洼然而方以长。《墨池记》 .表示修饰,不译。

是以表示顺承连词,相当于因此

以是【然】 代词

连词

然形容词

助词

木欣欣以向荣。 .

臣是以无请也。..

分类 这样、如此

举例

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黄生借书说》 ..

表转折,可是,然而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对,是的。 形容词词尾

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

8

与“犹”“若”配合,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口技》 .像„„一样

然则 然而

既然如此,那么 这样却 可是

【与】 介词

与连词

分类

表示比较,同„„相比 表示对象,跟,同,替。

吾与徐公孰美? .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

举例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然而不免于死。 ..

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

语气词同“欤”,表疑问,感叹,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

吧,啊。 《唐雎不辱使命》 动词

给予 参加

【若】

分类

连表示假设,假如,如果 词

表示选择,或,或者

若若夫,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 说那”、“像那”的意思。

代你(的),你们(的)。 词

此,如此,这样。 动像,好像。 词

及,比的上。 【矣】

分类

表示 陈述

举例

表已然,有“已经”的意思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表将然,有“将要”、“就要”的意思

小敌去,大敌来矣。 .

举例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

以彰其咎。《出师表》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 .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若所市于人者。 .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辞》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则与一生彘(zh ì)肩。 .蹇叔之子与师。 .

9

矣表示 感叹 表示祈使

【为】 为表假设推出必然,有“如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果„„那么就„„”的意思 用在感叹句句末,相当于“啊”、“了”。 相当于“吧”。

甚矣! 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须叟,豹曰:“廷椽起矣! 状河伯留客之 久,若皆罢去归矣!《西门豹治邺》 .

分类

介 词

表示对象

对,向。 (w âi ) 给,替。 (w âi )

表示目的 表示原因 表示被动 表示时间

为了。 (w âi )

举例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花源记》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 .

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因为。(w âi ) 无为在歧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被。(w ãi ) 当,等到。 (w âi )

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 .

夫子何命焉为?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陈涉世家》 ..窃为大王不取也!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城。《核舟记》 .

分类

举例

语气表示疑问或反诘。(w ãi )

词 动 词

做、治理(w ãi ) 作为,当作。(w ãi ) 以为,认为。(w ãi ) 是。(w ãi )

【且】

且 连词表示递进,相当于“而且”“况且,再说”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表示并列,相当于“又”“又...... 又”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表示让步,相当于“尚且,还是”。 表示选择,相当于“还是”。 表示转折,相当于“可”。

10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

且贫贱见者骄人乎? .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表示情况即将发生,相当于“将要”。 不出,火且尽。 .副

表示数目接近,相当于“将近”。 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词表示短暂时间内,相当于“暂且,姑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

《石壕吏》

表示应当如何,相当于“当宜”。

【何】 何分类

作谓语,问原因:为什么。 疑问

作宾语,在动词前代

什么,哪里

在介词前词

作定语,询问性质:什么,哪个 作状语,询问原因,表在句首

示反问:为什么,怎么

在动词前副

词 作状语,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

深:多么,怎么 何作定语或谓语,表示疑问或商量:如 怎么样,怎样

放在两个名词间,表示比较 何作状语,表示疑问:拿什么,凭什以 么,为什么 【则】 则分类

连词

举例

表示条件,相当于“就”、“便”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那么”。

表示承接,相当于“就”、“便”然徒步则汗出浃背。《满井游记》 .表示并列、对比,相当于“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可是”、“反而”等。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黔之驴》

举例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

豫州今欲何至? .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何富贵也? .

徐公何能及君也?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君谓皇上何如人也?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11

表示假设,相当于“假如”、“如果”。

副词 表示判断,相当于“是”、“就

是”、“原来是”。 名词 法则,准则。 动词 效法

【焉】 语气焉词

分类

表示陈述 表示反问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

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以身作则 .

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

举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

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

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

兼词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于】

分类

表示时间 相当于“在(到) „„时候”

表示处所 相当于“在”、" 到”。

于表示对象 相对于“对”, “向”、“给”等。有时可不译,有时也可译作“跟”表示比较 相当于“比”。 表示原因 相当于“由于”。 表示被动 相当于“被”。 表示范围 相当于“在„„中”。 【乃】

举例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捕蛇者说》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不能容于远近。 .欲信大义于天下。 .

举例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岳阳楼记》

分类

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于是”、“才”。

12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却”。 乃副

表示出乎意料,相当于“竟”、“竟词

然”。

表示判断语气的,相当于“是”或“本来是”。

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

表示限制,相当于“才”、或“仅”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代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

词 相当于“你”、“你的”。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示儿》

文言文基础知识————句式

【判断句】

判 断

分类(格式) „„,„„也 „„者,„„也 „„„„者也 无标志

举例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刘备,天下枭雄。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出师表》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

4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当立这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

用“乃、非、则、

句 为、是、即”等

词语表判断

【被动句】

被 动 句

分类(格式) 动词+于 见+动词 为+动词

受制于人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

举例

为„„所„„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无标志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省略句】

13

分类(格式)省略主语 省略谓语

举例

公曰:“衣食所安,(吾)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

句 略

宾 语

动词宾尉剑挺,广起,夺(之)之杀尉。《陈涉世家》 语省略

介词宾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之)分人。” 语省略 《曹刿论战》

【倒装句】 倒

装 主谓倒装 句 宾语前置

分类(格式)

否定副词+代词+动词 疑问代词+动词 疑问代词+介词+动词 宾语+之(是)

定语后置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举例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孔子曰:“何陋之有?” 《陋室铭》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率子孙菏担者三夫 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中心词+数量词

介词结构后置

14


相关内容

  • 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 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摘要] 古文.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瑰丽文化中内容最丰富,思想最深刻的宝贵遗产.搞好中学文言文教学,是全体语文老师肩负的使命和神圣职责,也是弘扬传统,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义不容辞的义务.中学文言文教学存在教学内容不平衡.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拓展 ...

  • 问卷调查总结分析
  • 问卷调查总结分析 一.基本情况介绍 1.语文教师基本情况介绍 学校共有13名语文教师,其中按各指标所占比例如图所示,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学校教师年龄搭配合理,30-39岁占54%,40-49岁占31%,50-60岁占15%.职称比例协调,高级占38%,中级占38%,初级占24%.老中青三代教师中有着州 ...

  • 高中文言文教学反思与策略初探
  • 高中文言文教学反思与策略初探 <中国教育报>发表过这样一篇文章:<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文章称: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文坛‚顿失光彩‛‚暗然失色‛,再也没有涌现出一个灵动地驾驭白话的‚大师群体‛,堪称‚白话大师‛的只有寥寥几位.究其原因,就是文坛新生代作家大多远离文言 ...

  •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 <关于创建初中高效文言课堂>学生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茂县七一民族中学课题组---袁红梅 一. 调查时间: 2014年12月 二. 调查目的: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创建初中高效文言课堂的教学模式,大幅度提高文言课堂教学质 ...

  • 小课题申报
  • 课题研究申报表 课题实施方案 导读: 文言文是高中生接近传统经典的最直接的载体,这一载体应该最大限度在"学文"与"立人"的双重责任之中发挥作用.文言文简洁,优雅,有着独特的词法.句法.表达形式和语言风格,这些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灵魂所在,带着既有的认知结构和对母语 ...

  •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2009-05-06 15:37) 标签: - 分类: 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的内容.首先,由于文言离学生生活时代甚远,字词生疏难懂,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没什么兴趣.其次,文言文中词量大,用法灵活,这对于没有文言 ...

  • 中学生怎样才能学好文言文
  • 中学生怎样才能学好文言文 很多人认为,文言文枯燥乏味,其实他只是还没有品尝到其中滋味,要是一旦尝到其中滋味,他会像现在的人们爱上网络一样痴迷.如何才能学好文言文?如何提高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我认为从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上两个方面进行培养. 一.努力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1. 从教师个人出发,培养学生 ...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借会考夯实学生的文言基础 玉环实验学校 许晓娟 为体现"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检测目标,高考文言文试题重点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即高考测试就是课内知识向课外的迁移和延伸,就是考查学生运用课内知识解决课外问题的实际运用能力.纵观历年高考题,文言文 ...

  • 初中文言文教学要力避串讲式
  • 初中文言文教学要力避串讲式 黄厚江 逐词逐句的串讲,至今仍然是文言文教学比较普遍的现象.似乎大家对文言文采用串讲式的教学方法,具有高度的认同感.新课程改革以后,探索文言文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也大大小于现代文.文言文占课文比例比较小,的确是一个因素:但思想深处的认同,才是根本的原因. 有些老师对文言文的 ...

  • 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
  • 摘要:一直以来,文言文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传统教学方法通常是教师带领学生先行朗读文言文,随后逐字逐句进行翻译,在学生理解文意后再行全文或局部段落的背诵,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心理与认知水平差异.对此,初中语文尝试使用"创设情境"."巧设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