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登高诗_何剑丽

国古代文学研究

杜甫的登高诗

○何剑丽

摘  要:杜甫一生四处流落,漂移徙居,动荡乱离之苦和忧国忧民之志必然引发诗人的无限感慨和深沉喟叹。异地高阁叠嶂、亭台楼榭便是诗人登高抒怀的理想场所。登高诗亦成为杜甫诗中的常见题材。杜甫是我国古代第一位大规模、集中书写登高之作的卓越作家,且佳作颇多,堪称精品。这些诗生动记录了诗人一生辗转流离的生活经历和坎坷辛酸的心路历程,包蕴其高尚气节和理想人格,并深化了古代登高文学的抒情境界,还对登高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关键词:杜甫  登高诗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地位影响

一、杜甫与登高

登高一开始是我国古文化中一种别具特色的民俗现象,它的起源和我国的重阳节有直接关系。 重阳节民间有登高的风俗,所以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地面上最高的地方当数山,重阳节登高,本来也是要登山的,但不少地方是平原地带,周围没有山,怎么开展登高活动呢?这个问题大概古人是早已考虑到了,因此在重阳登高的习俗形成之初,就把它叫做“登高”而不叫“登山”,这样就简单了。顾名思义,“登高”就是上高处登临,那么在当地找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高的地方就行了。好多地方有塔,不仅高出地面,而且比一般的建筑物都高,因此塔就成了登高的理想场所。另外城镇都有城楼,通常都很高,也是个可去之处。没有塔和城楼的地方,总有亭台楼阁。总之找一个比较高点的地方,大家去登临一番,意思也就到了。

而事实上,古人的登高并不局限于重九这一天,集中于重阳登高也仅是起一个提倡的作用,就像我们今天的“植树节”,道理是一样的。只要兴致高,有登临的愿望,就可相约亲朋好友同赴高处,举酒属客,赏景叙情。尤其是古代的文人,郊游聚会、登高宴飨、酬唱叙情乃是常事。从这个意义上说,登高已经演变成日常生活中一种很普遍的文化现象,成为古代文人舞文挥墨的重要舞台,登高和古代文人便有了不解的情缘。

杜甫一生四处流落,漂移徙居,足迹遍布长江、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不管是青年时的壮游,求仕时的困守,还是战乱中的逃难,暮年时的漂泊,那种动荡乱离之苦和忧国忧民之志必然引发诗人的无限感慨和深沉喟叹。异地的高阁叠嶂、亭台楼榭便是诗人登高抒怀的理想场所。登高诗亦成为杜甫诗中的常见题材。这些诗歌是诗人向读者敞开的心灵之窗,生动记录了诗人一生辗转流离的生活经历和坎坷辛酸的心路历程,包蕴其高尚气节和理想人格,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它们是杜甫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杜甫思想的第一手资料。

二、杜甫登高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在杜甫的一千多首诗作中,登高诗不下五十首,如《登

凰台》、《登楼》、《白帝城最高楼》、《阁夜》、《九日》、《登高》、《登岳阳楼》等。下面就其中流传甚广的三首杰作,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两方面略作解说。《登楼》是广德二年(764),杜甫五十三岁时,在成都所作。首联“万方多难此登临”一句为全诗纲领,余者皆从此生出。颔联写景虽气象雄伟,但浮云苍狗变幻,宛如多难人生,世事无常,睹景伤情,遂引出以下吐蕃陷京,代宗幸陕,寇盗相侵,国难孔急等事情。登高抒怀,抚今追昔,遂有后主祠庙,聊吟《梁甫》之深慨。情甚悲郁苍凉,但因作者取景壮阔,故虽伤心而无衰飒之气,又因作者爱国情深,坚信“北极朝廷终不改”,故虽伤而不流于悲观。“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景阔,寄慨遥深,体现着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①写景抒怀兼顾空间和时间,增强了意境的立体感。远景近景互相配合,使诗的境界阔大雄浑而无豁落空洞的遗憾。格律严谨,对仗工稳,工于字句锤炼。清人浦起龙评曰“声宏势阔,自然杰作。”②沈德潜更推崇说“气象雄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③

《登高》是大历二年(767),杜甫五十六岁时,重九日在夔州登高时所作。前四句是登高所见,极写暮秋夔峡惊心动魄的景色,沉郁悲凉,气势磅礴。首联用工笔描摹观景之形声色态;二联用写意渲染秋天氛围。用语简洁而更显老练,晓畅而饱含内蕴,画面富于层次感,声色毕现,动静结合,构成了一幅萧瑟苍茫的秋景图,也无形中传达出年华易逝、壮志难酬、晚景凄凉的人生感慨。后四句是登高所感,抒发老病漂泊之苦,国难家仇,无限悲凉。三联横贯时空,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语言精练而富变化,对仗工整且复自然。言简意丰,备极顿挫。胡应麟赞之曰:“杜‘风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并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④。

《登岳阳楼》是大历三年(768),杜甫五十七岁时,以年老多病之身,登上岳阳名楼,放眼八百里洞庭,感慨万千所赋。首联抚今追昔,寓无限感慨。颔联极写洞庭浩瀚无际

国古代文学研究

的壮阔景象,语虽雄浑豪健,但亦寓家国身世之感。故后两联自怜身世,举目无亲,老病孤舟,忧怀国事,戎马关山,涕泗横流,可谓泣尽继之以血,令人感叹唏嘘,不能自已。黄生评曰:“前半写景,如此阔大,转落五六,身世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结语凑泊极难。不图转出‘戎马关山北’五字,胸襟气象,一等相称,宜使后人搁笔也。”⑤诗歌“写洞庭只两句,雄跨古今。”⑥胡应麟誉为唐五言律第一,实不为过。

综合考察杜甫的登高诗,其思想内容主要包括:

(一)壮描登高景观,寄寓登高幽情。赏景取乐是古人登高的重要内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只有登高,才能让更广阔的美景进入自己的视野,跳出狭小的生活圈子,给心灵自由的空间,尽情翱翔,寻觅登高之趣。但杜甫一生备尝辛酸苦楚,他笔下的景物较少古人登高赏景的乐趣,多染上了诗人的感时伤世的色彩,壮观悠远,寥廓苍凉,境界扩大,气象非凡,形成了其登高诗特有的写景笔调,向来为人称道。一些登高揽胜之所亦因杜甫的涉足和诗作而更加名声大振。

(二)叹时事动荡之乱,表忧国忧民之志。在艰难困苦的一生中,杜甫坚持儒家积极用世的思想,无论在朝在野都极度关注国事民生,总把个人的命运和民族的兴衰紧紧相系。身逢乱世,家仇国恨便成了登高时挥不去的情思,少了暇日登高的那份轻松和自得,代之而袭上心头的忧国忧民之志让登高多了几分肃然,这是其崇高精神的真实写照。和杜甫的其它诗作一样,忧国忧民情怀仍是贯穿其登高诗的主旋律。较之一般登高之作,杜甫登高诗的可贵之处在于景中有人在,诗中有人在,更有格在。这所谓的“格”,正是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这无疑提升了登高文学的抒怀境界。

(三)悲羁旅流离之苦,抒思乡怀亲之殷。“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杜甫长年异地漂泊,身如浮萍,思乡之情“剪不断,理还乱”,如影随形。登高远眺,更觉孤独冷清,归思难收,“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王粲《登楼赋》)登高便是其寄托乡思的最佳场所。借登高念亲怀友,在远眺中寄托思慕之心和惆怅之情,亦是杜甫登高诗难以割舍的情结。和其它登高思乡的诗歌相比,杜甫四方颠沛无依和潦倒窘迫的生活经历,使这种情结在其登高诗中显得格外真切、沉痛,最易引人共鸣。尤其是暮年之作,其情愈苦,字字用血泪浇铸。

(四)哀人生苦短多舛,发壮志难酬之忧。登高四望,放眼天地,顿觉宇宙之浩大,个人之渺小,人生之短促,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前赤壁赋》)曾经渴望建功立业的杜甫,也随岁月的磨砺和仕途的坎坷而生出颇多感慨。“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曹操《短歌行》),时光匆匆,人生易老,“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滕王阁序》),报国无路,功业未就的苦闷成了他一生的心痛。也正是因为境遇的相同,杜甫在阅读前辈登高之作时,总有同病相怜之感。他自己的登高诗,这种感情则更为强烈深厚,感染着自己,同时又影响着后代的文人。

此外,还有登高怀古,在今昔比照中表达对个人处境的反省,登高饯别,对亲朋表依依不舍之心等。如果说,“三吏”、“三别”等叙事诗是杜甫书写国难民怨的千秋“诗史”,那么登高诗则是书写其个人生活情怀的形象“诗史”!

从艺术角度而言,杜甫的登高诗既体现出其沉郁顿挫的

风格,又同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色,概括表现在:

(一)运用多种方式抒情言志。或借景抒情,或直抒胸臆,或借古寓怀,或托物言志等等,各种方式融会贯通,古今穿插,时空一体。情景互为表里,相互映衬,物我相生,多层次、多角度表达出诗人沉厚复杂的思想感情。

(二)章法谨严有致,层次清晰而不失婉曲。写景抒怀是杜甫登高诗的主体,形式基本采用五七律。大多先叙事写景,然后抒情言志。前者为后者蓄势、张本,后者彰显全诗意旨。摹景近观远眺,动静交织,声色并用。抒情由浅入深,抑扬起伏,收放自如。境界开合跌宕,情感博大深沉。

(三)工于造语,讲求炼字炼句。摹景状物以气韵为主,雄壮开阔,生动传神,想象高妙;抒情言志语淡情深,慷慨悲歌,力透纸背,寄寓遥深。登高怀古用典言简意丰,独具慧眼;象征语约意沉,发人深省,充分体现出诗人驾驭语言的高超技巧,以及杜诗语言凝炼老成的独到成就。

三、杜甫登高诗的地位和影响

(一)杜甫是我国古代第一位大规模、集中书写登高之作的卓越作家,且佳作颇多,堪称精品。王粲的《登楼赋》可谓我国古代登高之作的里程碑。它是登高文化兴起的奠基之作,也是古代文学史上第一篇有影响的登高之作。它几乎涵盖了历代登高之作的思想内容,是其后文人登高抒怀的母体,体现了古代登高之作的最高艺术成就,是这类作品的范本。此后,登高抒怀便成为历代文人创作的一种喜好。在杜甫之前,多数文人都有登高之作流传,但均是偶尔为之,数量少,精品更是难得一见。比较有名的还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谢灵运的《登池上楼》、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王勃的《滕王阁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等。而杜甫的登高诗不仅为数可观,且佳作迭出,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古代登高文学的顶峰。《登高》、《登岳阳楼》既是杜甫七律、五律中的佼佼者,也可谓古代登高诗的压卷之作。

(二)深化了登高文学的抒情境界,使忧国忧民思想演绎成其后登高之作的主要内容。杜甫之前的登高之作,主要拘囿于抒写个人的隐忧和愁绪,思想内容相对单薄些,并未产生广泛而持久的社会影响。而杜甫的登高诗则把个人身世遭遇和忧国忧民之志紧密结合在一起,走出一味抒写个人情怀的小天地,使登高文学思想内容的广度、深度都有了进一步提高,深化了作品的社会意义,丰富了登高的文化内涵。在杜甫的影响下,忧国忧民便成为以后登高之作的永恒主题和思想追求的最高准则。杜甫的登高诗对登高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确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注释:

①赵庆培 萧涤非等撰写.唐诗鉴赏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②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一之三[M].北京:中华书局,1961.③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5.④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⑤黄生辑.杜诗说[M].清康熙三十五年一木堂刻本.⑥杨  伦.杜诗镜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

(何剑丽,甘肃省河西学院化学系)

2008.09

国古代文学研究

杜甫的登高诗

○何剑丽

摘  要:杜甫一生四处流落,漂移徙居,动荡乱离之苦和忧国忧民之志必然引发诗人的无限感慨和深沉喟叹。异地高阁叠嶂、亭台楼榭便是诗人登高抒怀的理想场所。登高诗亦成为杜甫诗中的常见题材。杜甫是我国古代第一位大规模、集中书写登高之作的卓越作家,且佳作颇多,堪称精品。这些诗生动记录了诗人一生辗转流离的生活经历和坎坷辛酸的心路历程,包蕴其高尚气节和理想人格,并深化了古代登高文学的抒情境界,还对登高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关键词:杜甫  登高诗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地位影响

一、杜甫与登高

登高一开始是我国古文化中一种别具特色的民俗现象,它的起源和我国的重阳节有直接关系。 重阳节民间有登高的风俗,所以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地面上最高的地方当数山,重阳节登高,本来也是要登山的,但不少地方是平原地带,周围没有山,怎么开展登高活动呢?这个问题大概古人是早已考虑到了,因此在重阳登高的习俗形成之初,就把它叫做“登高”而不叫“登山”,这样就简单了。顾名思义,“登高”就是上高处登临,那么在当地找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高的地方就行了。好多地方有塔,不仅高出地面,而且比一般的建筑物都高,因此塔就成了登高的理想场所。另外城镇都有城楼,通常都很高,也是个可去之处。没有塔和城楼的地方,总有亭台楼阁。总之找一个比较高点的地方,大家去登临一番,意思也就到了。

而事实上,古人的登高并不局限于重九这一天,集中于重阳登高也仅是起一个提倡的作用,就像我们今天的“植树节”,道理是一样的。只要兴致高,有登临的愿望,就可相约亲朋好友同赴高处,举酒属客,赏景叙情。尤其是古代的文人,郊游聚会、登高宴飨、酬唱叙情乃是常事。从这个意义上说,登高已经演变成日常生活中一种很普遍的文化现象,成为古代文人舞文挥墨的重要舞台,登高和古代文人便有了不解的情缘。

杜甫一生四处流落,漂移徙居,足迹遍布长江、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不管是青年时的壮游,求仕时的困守,还是战乱中的逃难,暮年时的漂泊,那种动荡乱离之苦和忧国忧民之志必然引发诗人的无限感慨和深沉喟叹。异地的高阁叠嶂、亭台楼榭便是诗人登高抒怀的理想场所。登高诗亦成为杜甫诗中的常见题材。这些诗歌是诗人向读者敞开的心灵之窗,生动记录了诗人一生辗转流离的生活经历和坎坷辛酸的心路历程,包蕴其高尚气节和理想人格,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它们是杜甫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杜甫思想的第一手资料。

二、杜甫登高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在杜甫的一千多首诗作中,登高诗不下五十首,如《登

凰台》、《登楼》、《白帝城最高楼》、《阁夜》、《九日》、《登高》、《登岳阳楼》等。下面就其中流传甚广的三首杰作,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两方面略作解说。《登楼》是广德二年(764),杜甫五十三岁时,在成都所作。首联“万方多难此登临”一句为全诗纲领,余者皆从此生出。颔联写景虽气象雄伟,但浮云苍狗变幻,宛如多难人生,世事无常,睹景伤情,遂引出以下吐蕃陷京,代宗幸陕,寇盗相侵,国难孔急等事情。登高抒怀,抚今追昔,遂有后主祠庙,聊吟《梁甫》之深慨。情甚悲郁苍凉,但因作者取景壮阔,故虽伤心而无衰飒之气,又因作者爱国情深,坚信“北极朝廷终不改”,故虽伤而不流于悲观。“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景阔,寄慨遥深,体现着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①写景抒怀兼顾空间和时间,增强了意境的立体感。远景近景互相配合,使诗的境界阔大雄浑而无豁落空洞的遗憾。格律严谨,对仗工稳,工于字句锤炼。清人浦起龙评曰“声宏势阔,自然杰作。”②沈德潜更推崇说“气象雄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③

《登高》是大历二年(767),杜甫五十六岁时,重九日在夔州登高时所作。前四句是登高所见,极写暮秋夔峡惊心动魄的景色,沉郁悲凉,气势磅礴。首联用工笔描摹观景之形声色态;二联用写意渲染秋天氛围。用语简洁而更显老练,晓畅而饱含内蕴,画面富于层次感,声色毕现,动静结合,构成了一幅萧瑟苍茫的秋景图,也无形中传达出年华易逝、壮志难酬、晚景凄凉的人生感慨。后四句是登高所感,抒发老病漂泊之苦,国难家仇,无限悲凉。三联横贯时空,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语言精练而富变化,对仗工整且复自然。言简意丰,备极顿挫。胡应麟赞之曰:“杜‘风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并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④。

《登岳阳楼》是大历三年(768),杜甫五十七岁时,以年老多病之身,登上岳阳名楼,放眼八百里洞庭,感慨万千所赋。首联抚今追昔,寓无限感慨。颔联极写洞庭浩瀚无际

国古代文学研究

的壮阔景象,语虽雄浑豪健,但亦寓家国身世之感。故后两联自怜身世,举目无亲,老病孤舟,忧怀国事,戎马关山,涕泗横流,可谓泣尽继之以血,令人感叹唏嘘,不能自已。黄生评曰:“前半写景,如此阔大,转落五六,身世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结语凑泊极难。不图转出‘戎马关山北’五字,胸襟气象,一等相称,宜使后人搁笔也。”⑤诗歌“写洞庭只两句,雄跨古今。”⑥胡应麟誉为唐五言律第一,实不为过。

综合考察杜甫的登高诗,其思想内容主要包括:

(一)壮描登高景观,寄寓登高幽情。赏景取乐是古人登高的重要内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只有登高,才能让更广阔的美景进入自己的视野,跳出狭小的生活圈子,给心灵自由的空间,尽情翱翔,寻觅登高之趣。但杜甫一生备尝辛酸苦楚,他笔下的景物较少古人登高赏景的乐趣,多染上了诗人的感时伤世的色彩,壮观悠远,寥廓苍凉,境界扩大,气象非凡,形成了其登高诗特有的写景笔调,向来为人称道。一些登高揽胜之所亦因杜甫的涉足和诗作而更加名声大振。

(二)叹时事动荡之乱,表忧国忧民之志。在艰难困苦的一生中,杜甫坚持儒家积极用世的思想,无论在朝在野都极度关注国事民生,总把个人的命运和民族的兴衰紧紧相系。身逢乱世,家仇国恨便成了登高时挥不去的情思,少了暇日登高的那份轻松和自得,代之而袭上心头的忧国忧民之志让登高多了几分肃然,这是其崇高精神的真实写照。和杜甫的其它诗作一样,忧国忧民情怀仍是贯穿其登高诗的主旋律。较之一般登高之作,杜甫登高诗的可贵之处在于景中有人在,诗中有人在,更有格在。这所谓的“格”,正是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这无疑提升了登高文学的抒怀境界。

(三)悲羁旅流离之苦,抒思乡怀亲之殷。“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杜甫长年异地漂泊,身如浮萍,思乡之情“剪不断,理还乱”,如影随形。登高远眺,更觉孤独冷清,归思难收,“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王粲《登楼赋》)登高便是其寄托乡思的最佳场所。借登高念亲怀友,在远眺中寄托思慕之心和惆怅之情,亦是杜甫登高诗难以割舍的情结。和其它登高思乡的诗歌相比,杜甫四方颠沛无依和潦倒窘迫的生活经历,使这种情结在其登高诗中显得格外真切、沉痛,最易引人共鸣。尤其是暮年之作,其情愈苦,字字用血泪浇铸。

(四)哀人生苦短多舛,发壮志难酬之忧。登高四望,放眼天地,顿觉宇宙之浩大,个人之渺小,人生之短促,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前赤壁赋》)曾经渴望建功立业的杜甫,也随岁月的磨砺和仕途的坎坷而生出颇多感慨。“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曹操《短歌行》),时光匆匆,人生易老,“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滕王阁序》),报国无路,功业未就的苦闷成了他一生的心痛。也正是因为境遇的相同,杜甫在阅读前辈登高之作时,总有同病相怜之感。他自己的登高诗,这种感情则更为强烈深厚,感染着自己,同时又影响着后代的文人。

此外,还有登高怀古,在今昔比照中表达对个人处境的反省,登高饯别,对亲朋表依依不舍之心等。如果说,“三吏”、“三别”等叙事诗是杜甫书写国难民怨的千秋“诗史”,那么登高诗则是书写其个人生活情怀的形象“诗史”!

从艺术角度而言,杜甫的登高诗既体现出其沉郁顿挫的

风格,又同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色,概括表现在:

(一)运用多种方式抒情言志。或借景抒情,或直抒胸臆,或借古寓怀,或托物言志等等,各种方式融会贯通,古今穿插,时空一体。情景互为表里,相互映衬,物我相生,多层次、多角度表达出诗人沉厚复杂的思想感情。

(二)章法谨严有致,层次清晰而不失婉曲。写景抒怀是杜甫登高诗的主体,形式基本采用五七律。大多先叙事写景,然后抒情言志。前者为后者蓄势、张本,后者彰显全诗意旨。摹景近观远眺,动静交织,声色并用。抒情由浅入深,抑扬起伏,收放自如。境界开合跌宕,情感博大深沉。

(三)工于造语,讲求炼字炼句。摹景状物以气韵为主,雄壮开阔,生动传神,想象高妙;抒情言志语淡情深,慷慨悲歌,力透纸背,寄寓遥深。登高怀古用典言简意丰,独具慧眼;象征语约意沉,发人深省,充分体现出诗人驾驭语言的高超技巧,以及杜诗语言凝炼老成的独到成就。

三、杜甫登高诗的地位和影响

(一)杜甫是我国古代第一位大规模、集中书写登高之作的卓越作家,且佳作颇多,堪称精品。王粲的《登楼赋》可谓我国古代登高之作的里程碑。它是登高文化兴起的奠基之作,也是古代文学史上第一篇有影响的登高之作。它几乎涵盖了历代登高之作的思想内容,是其后文人登高抒怀的母体,体现了古代登高之作的最高艺术成就,是这类作品的范本。此后,登高抒怀便成为历代文人创作的一种喜好。在杜甫之前,多数文人都有登高之作流传,但均是偶尔为之,数量少,精品更是难得一见。比较有名的还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谢灵运的《登池上楼》、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王勃的《滕王阁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等。而杜甫的登高诗不仅为数可观,且佳作迭出,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古代登高文学的顶峰。《登高》、《登岳阳楼》既是杜甫七律、五律中的佼佼者,也可谓古代登高诗的压卷之作。

(二)深化了登高文学的抒情境界,使忧国忧民思想演绎成其后登高之作的主要内容。杜甫之前的登高之作,主要拘囿于抒写个人的隐忧和愁绪,思想内容相对单薄些,并未产生广泛而持久的社会影响。而杜甫的登高诗则把个人身世遭遇和忧国忧民之志紧密结合在一起,走出一味抒写个人情怀的小天地,使登高文学思想内容的广度、深度都有了进一步提高,深化了作品的社会意义,丰富了登高的文化内涵。在杜甫的影响下,忧国忧民便成为以后登高之作的永恒主题和思想追求的最高准则。杜甫的登高诗对登高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确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注释:

①赵庆培 萧涤非等撰写.唐诗鉴赏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②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一之三[M].北京:中华书局,1961.③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5.④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⑤黄生辑.杜诗说[M].清康熙三十五年一木堂刻本.⑥杨  伦.杜诗镜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

(何剑丽,甘肃省河西学院化学系)

2008.09


相关内容

  • 杜甫诗三首[登高]教案
  • <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3.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1)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教学重点]: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 ...

  • [登高]教案
  • <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近体诗对仗的形式和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 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1. 引导学生有情感地朗诵诗词: 2. 引导学生分析鉴赏诗词中的意象,进而把握诗词的内在情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

  • 再读杜甫(唐)登高赏析
  • 杜甫(唐)登高赏析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诗 ...

  • [登高]学案及答案
  • <登 高>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体味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2.提高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的能力. [知识导学] 1.背景补充 见<学习指导>35页. 2.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是诗歌的内容与形式的风格特点,说的是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 ...

  • 追忆杜甫,追忆一颗漂泊的心--读[登高]有感
  • 追忆杜甫,追忆一颗漂泊的心--读<登高>有感 昨天到今天,他在漂泊.今天到明天,他注定还要漂泊.一颗孤单的心灵漂泊到了每一处大唐角落,处处留下他艰难的脚印.一路走来,他步履蹒跚:一路走来,他踉踉跄跄:一路走来,他孤苦.伶仃.落寞.他活得太忧太愁,可我依然从心底对他产生敬佩之情<登高 ...

  • 情景交融气象宏伟_杜甫_登高_赏析
  • 诗文赏析 情景交融气象宏伟 ---杜甫<登高>赏析□陈立军 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二句,落叶缤纷,江流涌动,气势磅礴,气韵生动,意境更为广阔深远,更显波澜壮阔.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由此还能看出诗人激荡的内心世界:"落木萧萧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 ...

  • [登高]教学设计1
  • 中学语文教学2008.1 [设计思想]诗歌教学的关键是感受诗景,体味诗情,领悟诗意,在此基础上孕育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诗景.诗情.诗意均由文 [教学方法]诵读体验.问题探究等.[教课时数]1课时[教学设计] 方案A 一.诵读感知先有情 唐之韵>朗读片段,指导学1.教学蓄势:播放< ...

  • 登高(教师中心稿)
  • 海鸥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沈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 ...

  • [登高]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 <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赏析诗歌的方法更加透彻地品味诗人的写作目的. (2)学会运用缘景明情的赏析诗歌的方法,由找意象入手,把握诗歌营造的意境,进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致. (3)借助诵读,在讨论赏析中品味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