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生教授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系列讲座

王荣生教授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系列讲座

作者:123456 发布于:2010-10-14 18:28:44 文字:【大】【中】【小】

第一讲: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

这个专题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讨论语文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语文教师在备课中十分关注的两个问题——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教学环节如何展开。

第一讲,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打算讲四个方面:第一,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假设。也就是我们讨论研究语文教学的基本认识。第二,陈述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学设计的扭曲。我们将以《背影》为案例,展开讨论。第三,介绍国外的两个工作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备课的要点和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反思的要点。第四,归结到专题的主题,简述语文教师备课的两个关注点——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设计。合宜和有效,必须以“学的活动”为基点。

一、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假设

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假设,也就是我们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认识。或者说,我们讨论、研究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有三个假设:

◇广大教师是想努力做好教学工作的。

◇语文课堂教学中尚存在许多问题,甚至是严重的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往往是大规模的、长时期的、集团性的。

广大教师是想努力做好工作的。尤其是语文教师,备课非常努力,上课非常认真,努力想把课堂搞好,把课上好。但是,毋庸讳言,我们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许多问题,有些甚至是严重的问题。

这两个假设就构成了矛盾:一方面,是语文教师努力想要搞好课堂教学;一方面,是事实上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许多不足。而且,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里的问题绝不是单个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大规模的”、“集团性的”、“长时期的”。“大规模的”,东西南北的语文教师,几乎都出现这样的问题或者那样的问题。“长时期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几年前、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就有;如果我们不努力加以改善的话,相信同类的问题以后还会不断地出现。“集团性的”,语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带有语文教师的集团性,往往只有语文教师才会犯。或者说,语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些教学习惯、习俗,大家都这样做,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是,别人一看,就知道这里出了严重的问题。

我举个例子。最近听了一位教师讲《秋天的怀念》,一上课,教师就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上《秋天的怀念》。首先,请同学们看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教师的意图很明显:第一段有个关键词语“你要好好活着”,最后一段又出现了“你要好好活着”。教师的意图,是让学生在阅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时,抽取这个关键词语,然后围绕这个关键词语来分析课文。在课后交流的时候,我问了一个问题:“什么人在读文章的时候,先读第一段,再读最后一段呢?”也就是说,拿到一个作品,先读第一段,再读最后一段,这样的阅读方式有没有问题呢? 一方面,我们教师想要努力做好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我想,事情一定是这样的:教师们认为,这样做是对的、好的,所以

努力去做。但是,这样做,实际上未必是对的,未必是好的,甚至是很不对的、很不好的。也就是说,一定是我们语文教师,在对语文课程的理解上、对语文教学的理解上,出了问题,在专业知识上出了问题。所以我说:

认识语文教学的问题,应该树立这样一个原则: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集团性的问题乃至错误,一定不是教师个体的素质问题,一定是语文课程研制、语文教材编制上的问题乃至错误。

语文课程、语文教材出现的问题,反映、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所以,语文课堂教学的改善,归根结底要依赖于语文课程的改革、语文教材编制的完善。但是,课堂教学的最终责任,还是要落在语文教师身上的。课程改革、教材完善,最终要转化成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体现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成效。

二、教学设计的双重扭曲:以《背影》为例

那么,我们对语文教材的理解,对语文课程的理解,出现了哪些问题呢?反映在教师的备课,反映在教师的教学设计,可以归纳为“教学设计的双重扭曲”。 第一重扭曲,着眼于教师的教,较少关注学生的学。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考虑的往往是:“我要教什么?我要怎么教?”而忽略了:“学生需要学什么?学生最好怎么学?”第二重扭曲,着眼于教学方法,而较少考虑教学内容的正确、合宜。“我要教什么?我要怎么教?”往往又从“我要怎么教”入手,习惯于从教法来考虑教学:开始怎么教?是多媒体,是朗读,还是活动导入?等等。而最后,却往往是受困于教学内容。也就是说,这样的一招一式,在教什么呢?学生能不能学呢?这里面存在很大的疑惑。

举一个课例。最近到学校与教师们做“共同备课”的主题教研活动,听了很多节讲《背影》的课。教师们的教法,各有特点,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都把焦点聚焦在“父爱”这个主题上。教学的重点都是第六段,也就是父亲买橘子那一段,讲授或者讨论,观察如何仔细,描写如何具体,人物形象如何生动,让学生形成对父爱的一种体认。课的最后,都让几个学生站起来说一说,“父爱伟大”,“父爱、母爱深情似海”等等。然后布置作业,让学生也去观察,也去描写,也写心目当中的父爱。

让学生体认父爱,这很好。但是,学习朱自清的散文,仅仅是体会父爱,适合吗?到位了吗?下课之后,我和教师们一起研讨:《背影》是一篇散文。关于散文,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有一种通行的说法:散文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我特意强调了其中“作者的情感”。如果这种认识没有错的话,我们学习散文,是把重点放在散文所描写的对象上呢,还是把重点放在通过对象的描述所抒发的作者的情感上呢?换句话讲,是看父亲的形象呢,还是看体察父亲的那个人、那个人的心情呢?教师们一听,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也觉得自己在课堂里把全部精力聚焦在描写的对象上,聚焦在“父亲”,好像不大对。

我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么多教师在教学《背影》的时候,都一股脑儿聚焦在作者描写的对象上而不顾作者的情感呢?这当然和教材有关,和教学参考书有关。如果教参里有一点作者情感的指向,我们教师也不会一股脑儿地把精力聚焦在描写的对象“父亲”身上。但是这也反映出我们教师的专业知识不足,对散文这种体式的把握不足,对散文这种体式和散文教学的理解和把握不足。教师在备课时确定的“我要教什么”,理由何在呢?教得对不对呢?这是需要研讨的。

下面我举一位教师的课,前三招:第一招,给学生放一段《背影》电视散文的录像,也就是第六段,父亲买橘子的那段。我猜,教师在备课时候,一定是这样想的:今天公开课上《背影》,我已经布置学生预习了,学生也一定很认真地进行了预习,所以一定很受感动,而感动一定是在第六段。于是,他想在上课伊始,用电视散文的录像唤起学生曾经的感动。第二招,用课件展示朱自清的简要年谱。我猜教师是这样想的:《背影》所讲的,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一定距离,要深刻理解、领会《背影》,必须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第三招,让学生快速阅读,重点是第六段,读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背影》写得最感人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写父亲,从背影来写,有什么好处?”

上课了,教室里光线较强,窗户没有窗帘,电视机比较小,电视散文是黑白的。教师可能想,“今天这堂课我有很多任务”,所以学生们还没有坐稳,教师就开始放电视短片。黑乎乎的一片,声音也不太清晰。我想一定有学生会犯嘀咕,老师放的黑乎乎的一片是什么啊?录像片段很快放完了,教师问:“同学们,有感受吗?”没有人响应。有经验的教师,可能会对教案进行调整。既然我问学生“有感受吗”而学生没有反应,那么我就要想点办法了,例如把短片再放一遍。但是,这位教师有很多教学任务,有很多不知道哪里来的教学任务,他很可能想:“没反应啊,糟糕!可是,没时间了!那就算了吧!”于是,他使出了第二招,也就是朱自清简要年谱的课件。我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一定很奇怪:今天上课,老师放了段黑乎乎的东西,问我们“有感受吗”,我们不回答老师也不管,现在又拿出一个东西,还是黑乎乎的,不知道要干什么。原来,这位教师的课件做得很认真,但字比较多,看起来密密麻麻的。很可能学生还没看清楚、看明白,教师就急行军式地进入了下一个环节——第三招,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重点阅读第六段,然后思考两个问题。快速阅读是多久呢?很短的时间。有一部分同学,事先其实并没有仔细读过整篇课文,所以从头到尾才开始看。学生从头开始看,还没看到要紧的地方,教师就要开始讨论了。于是,进入第一个问题的讨论:“这篇课文写得最感人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我们知道,一般,教师问什么,学生就明白教师要什么。于是,学生杂然而应:“第六段”,“刚才放的就是第六段啊”。那“为什么呢”学生其实是没有思考、研究这个问题的时间的,于是有学生陆续被叫起立,即兴开口:“第六段,写父亲写得很具体”,“第六段,写父亲写得很生动”,有学生回答得并不贴切但教师也认可,“第六段,写父亲写得很完整”。教师本来是要借助这个主问题来进入课文分析的,现在多长时间被耗掉了呢?至少有两三分钟。然后就进入第二个主问题:“这篇课文写父亲,从背影的角度写有什么好处?”这个问题,学生目前其实是没有办法讨论的。于是教师只好“讲”,从头开始讲自己在备课时准备的要讲的东西。

从这堂课,尤其这位教师的前三招,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备课时,在教学设计时,存在的问题,存在的“双重扭曲”——着眼于教师的教,而较少考虑学生的学;着眼于教学方法,而较少考虑教学内容的正确、合宜。教《背影》,把精力完全倾注在描写的对象上,倾注在“父爱”上,这恐怕是有问题的。那位教师提的两个问题:“写得最生动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从背影的角度写,有什么好处?”对学生理解、感受这篇散文,理解、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好像也未必妥当。

从这堂课,我们可以感受到在以往课堂教学研究中尚未引起关注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种种复杂的现象:教师想教什么,教师实际在教什么,学生实际学了什么,教学内容的这三个有所区别的层面,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

第一,“教师想教什么”,也就是教师在备课时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内容。第二,“教师实际在教什么”,也就是教师在课堂里面的第一招、第二招、第三招,也就是在课堂教学的环节里,实际做了什么。第三,“学生实际学了什么”,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具体的师生交往中学到了什么。

以往,我们似乎抱着一种简单的假设:“教师想教什么”,“实际在教什么”,“学生实际在学什么”,这之间是直线关系。教师在备课时想到的东西,就是教学重点、教学内容;那么,教师的课堂教学,一定是围绕着这些重点内容展开;学生实际学习的,一定也是这些内容、这些重点。但是,从大量的课堂观察看,事情不是这样的。教师的教学设计、教案以及说课,与教师在课堂里实际在做的,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在做的,有很大的冲突,甚至严重背离。比如我刚才提到的课,教师的设想是,用电视短片唤起学生曾有过的感动,提供年谱让学生有更好的理解背景,复读课文,让学生思考两个重点问题。但实际情况是,黑乎乎的一片,有感受吗?不管。密密麻麻一片,看清了吗?不管。最快的速度,读完了吗?理解了吗?感受了吗?不管。就这样一招招下来了。学生到底学了什么,这是很成问题的。教师实际在教什么,与学生实际在学什么,这之间的关系很复杂。而我们过去对这种复杂性,很少揭示。我们过去对教学进行研究,往往是研究教师的教,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才能。而教师实际教的,学生实际学的,这之间我们很少关联起来。学生在一堂课里实际学到的东西,我们很少去观察,很少去关注,很少去研究。这样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就失去了“本”。因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最后的落脚点,是学生学习的成效。

三、国外正式观察前的准备工作表和课后反思表

我们来看两个国外的材料。并不是说国外的东西就好,但是他山之石,有时是可以攻玉的。从下面这两份表格,我们能受到很多启示:对课程的理解、对教学的理解,备课中的立足点放在哪里,备课时的线路怎么把握,等等。这两份表格是美国有些州有些学校在实施的,正式观察前的准备工作表和观察后的反思表。所谓“正式观察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我们的校内公开课。在公开课之前,任课教师需要准备一张工作表。工作表一共有十项内容,我们看看十项内容的关注点放在哪里:

正式观察前的准备工作表

1.对该班学生进行简要介绍(包括有特殊要求的学生)。

2.该课的教学目标,即学生在这堂课上将会学到什么?

3.为什么教学目标是适合这些学生的?

4.这些目标是怎样来支持学区课程以及内容标准的?

5.这些目标是怎样与更广泛的课程目标相联系的?

6.计划怎样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你怎样做?学生怎样做?

7.在这一领域,学生面对的主要困难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去克服这些困难?

8.你上课需要哪些教学器具(列举)?

9.你打算怎样去评价学生?你用的评价程序是什么?

10.你对评价结果将如何处理?

第一条,对该班学生进行简要介绍(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我的理解是这样,比如,今天我们上一首诗歌,我们班同学对诗歌的理解是怎么一回事呢?不是笼统的、概念性的、主观想象的描述,而是要联系到具体的学生。比如:我们班有几名同学是理科尖子,对诗歌不感兴趣。我们班有几名同学家教很好,今天这首诗歌很可能在课外阅读中已经读过了。我们班还有几位同学可能家里有点事情,上课时候对什么都没兴趣,什么都不想学。第一条,落脚点是学生。

第二条,该课的教学目标。对这一条特别作了解释:“即学生在这堂课上将会学到什么”。什么是教学目标呢?教学目标就是学生在这堂课后所获得的学习经验,他们实际学到的东西。这一条也很清楚,落脚点在学生。

第三、第四条,是要求说明的。你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这个,合适吗?你在今天教诗歌的这堂课上教这个内容,为什么呢?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说合理性。这些目标是怎样支持学区课程以及内容标准的?用我们的话说:和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哪一条有关联,发生了怎样的关系?

第五条,这些目标是怎样与更广泛的课程目标发生关系的?用我们的话来说:你在今天教诗歌的这堂课上教这个内容,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有什么切实的作用?

这是前面五条。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基点是学生,是课程标准。

第六条,计划怎样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一条是考虑教学方法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要能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特别作了说明:“你怎么做,学生怎么做”。也就是说,教师怎么做、做什么,学生怎么做、做什么呢?这条很关键,我们以后还要分析,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第七条,在这一堂课里,学生面对的主要困难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克服这些困难?关注点还是学生。

第八条,你上课要什么教学器具?用我们的话说:用哪些课程资源?第九条,你打算怎么评价学生,你用的评价程序是什么?第十条,你对评价结果将如何处理?也就是,你怎么知道学生有没有学到你要教的东西呢?你怎么知道有没有达成你的课程目标呢?用什么办法知道,用什么办法来获取探测学习经验?最后,你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学生的一些作业样本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进一步改善或补救的教学措施。

这是观察前的准备工作表。我们可以看到,关注点始终是学生,备课的线路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备课的要点是关注学生的学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收获。

再来看反思表。一堂课上好了,反思些什么呢?

课后反思表

1.据我回想,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教学活动?

2.学生都学到了我想要教给他们的东西了吗?我的教学目标达到了多少?

3.在教学中,我是不是改变了我的教学计划?如果改变了,为什么?

4.如果有机会再次给同样的学生上同样的课程,我会在教学时作出哪些调整?为什么?

5.提供学生的作业样本,样本应该反映本班同学的能力水平以及你对学生提供的反馈。

第一条,据我回想,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教学活动?关注的是学生。第二条,学生都学到了我想要教给他们的东西了吗?关注的是学生。第三条,我在教学中改变了我的教学计划吗?如果改变了,为什么呢?教学计划的改变,当然包括教学方法的改变,但教学方法的改变主要缘于教学内容的改变。教学内容的改变和教学方法的改变,是为什么呢?这里隐含着一个结论: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第四条,如果有机会给同样的学生上同一堂课,我会作哪些调整呢?为什么?包括教学内容的调整,包括教学方法的调整。请大家注意,这里有个条件——再次给同样的学生上同样的课。最后,提供学生的作业样本,要能够反映这班学生在课堂上所达到的学习效果,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经验。

对照这两个表格,反思我们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有什么启示呢?

四、语文教师备课的两个关注点

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备课的要点,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反思的要点,是什么呢?是学生,是学情,是学生的学习经验,是学生学习的成效。这就需要对“教学”

有正确的理解,需要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的基点。什么是“教学”呢?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想教什么、要怎么教。教师想教什么、要怎么教,归根结底,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状态。

语文教师备课,关注点主要是两个: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设计。第一,教学内容要合宜。教学内容要正确,要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要给学生学习提供较大的帮助。第二,教学设计要有效。我们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要有效地使学生达到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

我们这个专题讲座,就是研究这两个关注点: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教学环节如何展开?第二和第三讲,围绕教学内容的选择,聚焦到文本的教学解读。将从两个方面展开:一,依据文本体式来确定教学内容。二,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尤其要关注学生的学情,针对他们的具体困难,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第四、第五讲,围绕教学环节的展开,重心是从“学”的角度考量教学的有效性。也从两个方面来展开:一,教学环节的设定。什么是教学环节呢?根据我们的理解,教学环节就是组织学生“学的活动”的环节。二,教学流程,也就是教学环节的具体化,教学流程就是“学的活动”的充分展开。第六讲是小结性的,也是我们对语文教学改善的一种期待:营造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其实是呼唤这样的课堂的:使学生的“学”相对丰富、多样,使学生的“学”比较有结构、比较完整。换句话说,就是要把以“教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的活动”为基点。换言之,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设计,必须建立在“学的活动”这个基点上。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内含着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也使新课程理念的现实化有了一个抓手、一个坚实的落脚处。

第二讲: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

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师备课的两个关注点。我们把它分为两个方面来讲:第一,依据体式来确定教学内容,第二,根据学情来选择教学内容。

第二讲,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打算讲四个方面:第一是概念,关于阅读、阅读能力、阅读教学。第二是文本的教学解读——依据体式,作正反两方面的分析。第三是研究支玉恒老师的一堂课.通过这堂课来看如何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第四是从文本体式的角度,来讨论我们在“共同备课”主题教研活动中同教师们一起研讨过的几堂课。

一、概念:阅读、阅读能力与阅读教学

有必要重温几个概念:阅读、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应该说,这几个概念语文教师都非常熟悉,但是我觉得有重新梳理的必要。因为这几个概念,是我们讨论、研究阅读教学的起点。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活动。最近读到一本书,对“阅

读”的概念解释得很贴切:“从稍微狭窄一点的意义上来说,阅读意味着它是对某一特定文本进行解码和解释的具体而自愿的行为。”(《作为话语的新闻》)在这段话里,应该特别关注“某一特定文本”这几个字。我把这段话转化成一个图:

阅读能力

学生(读者) ——→ 某一特定文本

百科知识

图的左方是学生,特殊的读者。学生面对某一特定文本,运用他已经具有的阅读能力和百科知识(生活经验),理解、感受文本,也就是上面所说的“解码”、“解释”。我们来举一个例子。有这样一个便条:“亲爱的,你放在冰箱里的两颗葡萄,我把它吃了。”现在如果有一名小学生来读这个便条,要理解它,就得依赖两个方面:1.阅读能力。如果“冰箱”、“葡萄”四个字都不认识,那就难以理解这个便条所说的内容。2.生活百科知识。

如果他不知道什么是“冰箱”,不知道什么是“葡萄”,如果他连“吃”的意思都不了解,那么这个便条也是无法理解的。学生是运用已有的阅读能力和生活百科知识来理解文本的。

现在把这个便条稍微加以变形:

亲爱的

放在冰箱里的

两颗葡萄

把它吃了

便条变成了诗歌。现在学生怎么来读呢?很显然,他不可能把它当做便条来读,而要依据其诗行的排列方式,也就是说,依据其已有的阅读能力,把它当做诗歌来读。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阅读是对某一种特定体式、特定文本的理解、解释、体验、感受。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阅读便条,是一种方式;阅读诗歌,是另一种方式。阅读能力是具体的。阅读便条,是一种能力;阅读诗歌,是另一种能力。

什么是“阅读能力”呢?我们把它区分为两个方面:

1.阅读取向。即“哪一种阅读”,它由读者的阅读目的所决定。比如,以考试为目的与以研究为目的不同,不同的取向,就会有很不相同的阅读姿态和阅读样式。这是阅读主体的“哪一种阅读”的差异。有段时间,语文教学中有种错误的口号,“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意思是说,教材里的一篇篇文学作品,不要把它当做文学作品来理解、感受、欣赏,而要把它当做学习读写记叙文的材料。这种特殊的阅读取向,形成了一种奇怪的阅读姿态和阅读样式。

2.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和文本体式密切关联。阅读诗歌、戏剧、小说,有不同的方法;阅读古典小说、现代小说,也有不同的方法。也就是说,每次阅读都要运用适合于这种文本体式的阅读方法。我们可以回头去读一读刚才给出的两则材料。一张是便条,我们是什么取向?实用取向。运用什么阅读方法呢?信息获取的方法。另一份是诗歌,我们是文学欣赏的取向,运用适合于诗歌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简单地说,就是这种体式的文章,应该看(注视点)什么地方,从这些地方看出(解码和解释)什么来。

概括起来讲,“阅读能力”≈“阅读取向”+“阅读方法”。第一,是抱着什么样的目的、以怎样的姿态看待文本。是实用的目的?是文学欣赏的目的?还是研究的目的?第二,是在这个文本的什么地方看出什么东西来。是从一张便条看出它的基本信息,还是从诗歌中看出诗意和诗味?

什么是“阅读教学”呢?我把刚才的第一张图表,改造成下面这张:

需要的阅读能力

(已有的阅读能力)

学生——→ 特定的文章——→理解与感受

(已有的百科知识)

需要的百科知识

中间部分,是学生阅读特定的文章,产生了自己的理解与感受,这是一条主线。对阅读教学来说,这条主线非常重要,是学生的理解与感受,是具体的学生同特定的文本相遭遇,所产生的理解与感受。理解与感受如何产生呢?是他或她已经具有的阅读能力,比如说对文字的理解,对诗歌这种文学体式的认识等等,以及相应的百科知识,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生活经验”。学生凭借他的生活经验、百科知识和已经具有的阅读能力,阅读一个作品,产生了自己的理解与感受。这就是我们在上面说过的“阅读”、“阅读活动”。

现在之所以需要语文课,之所以要有阅读课来教学生阅读,是因为学生的理解需要提升,感受有待丰富。那么如何来提升和丰富学生的理解与感受呢?

从上面这张图表看,大致有三条路线:(1)提供学生理解、感受所需要的百科知识;(2)帮助学生增进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3)指导学生形成所需要的阅读能力。

第一条线路,从图表的下部看,可能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百科知识,即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所以他对文本的理解出现了一些障碍,对文本的感受出现了一些隔阂。这样,我们的“阅读教学”有了一条线路,提供帮助学生理解、感受的百科知识、背景知识。

第二条线路,从中间部分看,学生阅读特定的文本,形成自己的理解、感受。现在我们通过讲授、问答、讨论等,教师和学生交流,学生和学生相互交流,以突破个人理解的局限,丰富对特定文章的理解与感受,帮助学生增进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

第三条线路,是我们语文教师最为关注的,在图表的上部,我们去形成、培养学生“需要的阅读能力”——即他(或她)此前尚不具有的阅读能力。

此前尚不具有的阅读能力,是什么呢?我们刚才把“阅读能力”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阅读取向,是“哪一种阅读”?第二个方面,如何阅读?即阅读方法,应该关注这个文本的什么地方并看出什么东西来。培养学生“所需要的阅读能力”,或者就像我们平常所说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实际上是要做两方面的工作:

1.指导学生抱着合适的目的去看待特定的文本。比如说,按照诗歌的方式去阅读诗歌,按照小说的方式去阅读小说,按照文学欣赏的方式去阅读文学作品等等。

2.指导学生在特定体式的文本里,能从重要的地方看出所传达的意思和意味来。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常说:“要解题,题目是文章重要的地方。”在教散文时常说:“夹叙夹议,议论的部分是重要的部分。”题目、议论的地方等等,就是需要看到的地方,在文本中看到这种体式应该看到的地方。

二、文本的教学解读:依据体式

上面对三个概念的梳理,我们形成了这样的认识:对一个具体作品、具体文章的理解,要依据它的文章体式。

什么是合适的文本解读呢?要符合两个要求:第一,对这种特定体式的文本,阅读取向要“常态”。也就是说,像正常人、像能读这样作品的人那样去阅读。第二,在特定文本体式中,要运用符合这种体式的阅读方法。比如说,符合诗歌阅读的方式、符合戏剧阅读的方式来阅读。

在前面一讲我们讲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大问题,且主要是教学内容的问题。教学内容的问题,往往根源于教师的文本解读。也就是说,我们教师在文本解读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问题,出现了一些偏差。正是这样的问题和偏差,导致了教学内容的失误甚至错误。我们在前面所举的《背影》等课例,就是没有按照散文的体式来阅读散文作品。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类似的状况是大量存在的。许多人都在讲,进行阅读教学,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是关键,这并不是说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差,更多的情况,是我们自觉不自觉地采取了不合适的解读方式,导致解读的偏差或错误。

举一个教材的例子: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后面要学生“思考下边的问题”: ●诗中哪些是写实的句子,哪些是写想象的句子?它们各起了什么作用?

●诗中怎样由联想进入想象?想象又是怎样逐步展开的?

●诗中的牛郎织女和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命运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这些思考题出得合适吗?阅读一首诗歌从这些角度人手,关注这些地方,对头吗?从来没有人这样阅读诗歌,也没有人这样写诗歌。那么,我们在教什么东西呢?我们在教的东西合适么?

这就是我们过去阅读教学的内容之所以大范围、长时期、集团性地出现问题的根由。我们在备课时,往往以一种很特殊的阅读取向,采用了一种很特殊的阅读方法。我经常讲,拿起一篇课文的时候,最好先不要把自己当“语文教师”。我的意思是,首先应该把自己当成一名读者,去阅读去理解去感受。如果一开始就把自己当成语文教师,很容易堕入“语文教师备课”这种特殊的阅读取向,也就是我们以往形成的集团性的阅读取向。比如说,阅读小说《药》,我们对这篇小说太熟悉了,一看到标题,自然就会想到它的主题,它的明暗两条线索等等。正常的小说阅读,恐怕不是这样的程序。很少有人先明确了主题和结构,然后再去读小说。正常的程序,应该是先对小说的情节、人物、细节等进行理解感受,再慢慢形成对主题的认识。

阅读,是某种特殊体式的具体文本的阅读。在备课时,教师的文本解读,要依据这种体式的特性。合适的文本解读,有两个特征:第一,阅读取向常态,也就是像正常人(具有较高阅读能力的人)那样来读一个作品。第二,阅读方法要契合这种文章体式本身所要求的。这种体式的文章要读什么,读哪些地方呢?要合法,要有理据。

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我们可参考钱理群、孙绍振所写的一系列解读文章。孙绍振曾批评过某高考卷中的一道“诗歌鉴赏”题。该题要求学生指出对一首诗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标准答案”是:“‘金黄的稻束站在收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以前。”孙先生说:“显然,这是超越了时间和场景的具体性的,确定时间根本没有意义,暴露出命题者对诗歌理念上的外行:抒情诗与散文不同之处,就是它是高度概括的,超越具体时间的确定性,有利于它的深邃概括。”(《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这里所说的“诗歌理念”,实际上就是诗歌的“读法”——在诗歌中的“时间”里,读出什么东西来。钱理群有一篇解读《走向虫子》的文章,题目是“说什么‘理’,如何‘说理”’,文章开宗明义:“要读懂并讲清这篇文章,关键在要弄清其文体:这是一篇说理的散文,而不是描写、纪实的散文,更不是抒情的散文。”因此,文本解读就应该从“说什么‘理’,如何‘说理”’来展开。

好的阅读教学,往往基于合适的文本解读;不那么好的阅读教学,其原因往往是不顾文本体式,采用了不当的解读方式、阅读方法。比如散文,不管是什么体式的散文,不少教师都采用“整体感知”、“重点段分析”、“词语揣摩”的模式,这样的“文本解读”方式,不出问题才是怪事。

三、名课研习:支玉恒《只有一个地球》

下面我们来研究支玉恒老师的一堂课,支老师本来是教体育的,后来因为身体原因改教语文,一不小心就成了特级教师。特意介绍支老师的背景是有用意的,下面我们会回过来讨论。先看这堂课。

《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在教材里编在说明文单元。课文的内容大致是三点:第一,地球很美丽,是我们人类生活的家园。第二,现在地球受到了摧残,环境污染严重。第三,唤起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上课起始部分,有三个步骤:首先是解题,支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地球”两个字,问:“地球在哪里呀?”“今天我们上课坐在什么地方啊?”引导学生把这个看起来抽象的话题,和自己的现实生活感受联系起来。接着是朗读课文,然后转入学生的默读。支老师说:“大家读的时候思考一个问题:‘待会儿老师会问大家一个什么问题?”’支老师这堂课是在舞台上上的,他说:“今天我豁出去了,如果我要问的问题被你们这么聪明的学生猜到了,我决心从舞台上滚下去!”进一步激起了学生“猜”的热情。学生看课文,猜老师可能要问的问题。一个学生起来了,问:“老师是不是要问地球有多美丽啊?”支老师说:“这,教材已经写明白了,我不会问的。”又一个学生说:“老师是不是要问地球受到了什么样的环境污染啊?”支老师说:“这,教材也写明白了,我也不会问的。”一个同学好像恍然大悟:“哦,老师要和我们一起讨论怎么样保护地球,怎么保护环境!”支老师说:“我今天上的是语文课,我没有能力讨论这个。”在这段师生对话当中,支老师的表现相当精彩。有好几次,他的一只脚已经站在了舞台的边缘,意思是“同学,再加一把劲,你就能够猜到了,我就要掉下去了”。但是没有同学能够猜到。

支老师问的问题是:“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酸甜苦辣哪一味?”他没有问这篇课文讲了什么,而是问学生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对小学生来说,“感受”这个词抽象了一些,他就具体化到“滋味”,是“酸甜苦辣”哪一味?这样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学生读课文,学生去感受自己读到的滋味。有学生说:“我读到了甜味。”“为什么是甜味啊?”“你看,地球多美丽啊!”“读读看,把你读到的甜味读出来。”有学生说:“我读到了苦味。”“读读看,把你所读到的苦味读出来。”有个学生很有意思:“我读到了涩味。”“读读看,可以把你感受到的涩味读出来吗?”还有学生说:“我是先甜后苦转辣最后是涩。”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和自己的感受,进行了相当充分的交流。这是这堂课的第一个核心教学环节。

第二个环节,要求学生对课文的五个段落“分别写一个抒情的句子”。支老师作了示范,写在黑板上:“啊,美丽的一叶扁舟!”也就是说,刚才是同学谈了各自的感受,是口头的、即兴的交流。下面支老师想用这样一个环节,把刚才交流的成果转化成书面的文字表达。学生去看课文,学生分别写抒情的句子,学生与学生相互进行交流。然后,支老师用了一个“发表权竞标”的方法:自荐或

者推荐十名学生,依段落分别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抒情的句子”,然后署上自己的姓名。支老师对这十个句子稍加增删,去掉几个重复的词语,添几个关联词,个别地方作了语序的调整。黑板上呈现的是由十个句子组成的一段抒情散文。这段散文.就是全班同学在理解、感受、交流基础上形成的共同学习成果。

支老师这堂课,核心的教学环节是两个:1.引导学生体验被课文唤起的情感。2.指导学生将所体验的情感表达成抒情的句子。我们感兴趣的是,他教说明文单元的《只有一个地球》,不是像有些教师那样教说明的对象、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等,而是去教阅读的感受。什么道理?前面讲到,支老师原来是教体育的。从语文的专业角度来看,他是受到一些局限的。支老师是这样说课的:“这是一篇说明文。但这不是一篇普通的说明文,是一篇饱满情感的说明文。”一方面说是“说明文”,一方面又说“不是一篇普通的说明文”,而是“饱满情感”的。在“一般”的语文教师看来,支老师这话是有点问题的。教师会凭其“专业知识”:说明文的“知识性”、“客观性”、“科学性”等来分析。“饱满情感的说明文”与说明文的“客观性”是矛盾的。但是,支老师的语感是对的。也就是说,这篇课文很大程度上是不能当做说明文来解读、来理解、来感受的。说明文是介绍读者未知的知识,但这篇课文所“说明”的事实,其实学生原本都是知道的:第一,地球很美丽,是我们的家园。第二,现在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地球受到了摧残。第三,要保护我们的环境,爱护地球。这篇课文的重点,主要不是描述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事实,而是唤起我们的情感,把看起来与我们的生活不那么有关联的“保护环境”跟我们自己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支老师采用的,是一种正常的阅读方式。接下来是“抒情的句子”,这个说法也很不专业。我们一般会说“感叹句”。但是支老师的语感又是对的,感叹句的叹号表示什么?就是强烈的情感。以正常的方式进行正常的阅读,我以为对语文教师的备课,对文本解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体育老师”凭语感就能做对的事,我相信受过中文教育的广大语文教师一定能做对,但前提是,首先不要把自己当成“语文教师”,一定要先当正常的“读者”。按其正常的阅读方式、阅读方法,即在备课之外,自己拿起一个作品、一篇文章时的阅读方式、阅读方法,我相信,我们多数人会自然地依据文本体式去阅读、去作文本解读。

四、课例讨论:《蝶恋花》、《七根火柴》、《清塘荷韵》

上学期,我和浦东的两所学校合作,进行了主题教研活动。一所学校是“共同备课”,一所学校是“观课评教”。我很受教育,教师们也觉得很有收获。在“共同备课”时,一起讨论过几篇课文。第一篇是柳永的《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备课的时候,我提出:据我对课堂的观察,现在我们教师教“词”,跟教“诗”差不多,而教“诗”,往往又像教散文,一句一句解释诗句的意思。我提出,能不能把柳永这首词教出一点词的味道、词的特色来?我的意思是,按照词这种体式,最需要读什么地方呢?教师们觉得很对。但是,词的味道是什么呢?怎么才能教出词的味道呢?我建议教师们找一些词学专家的著作来看一看,看看研究词的人是怎么讲词的,讲词的什么地方,看看研究柳永词的人,是怎么讲柳永词的。教师们作了一些努力,上了几堂课。尽管教学效果未必很好,但是这种教学的努力方向是值得肯定的。

第二篇课文是《七根火柴》。上什么呢?一开始,当然是语文教师的套板反应:小说嘛,当然是教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用这样一种固定的、几乎僵化的模式对付所有的小说,合适吗?对头吗?于是我们进行了讨论。《七根

火柴》是一篇怎么样的小说?是一篇什么体式的小说呢?它是一篇革命的现实主义小说,通俗地讲,就是“主题先行”的小说。人物很单薄,概念化。一位是牺牲的红军战士,在艰苦的环境——雪地里被冻死了,手里高举着一本党证,里面有七根火柴。另外一位是受伤的卢进勇,掉队的,遇到这位牺牲的战士,很受感动、很受鼓舞,拿上党证,一定要把这七根火柴交给党,交给前方的队伍。人物形象很单纯,情节也很简单,好像都不需要教。有教师提出,那只有教“环境”了。教师所指的“环境”,主要还不是小说内的环境,即起着推动情节发展、丰富人物形象作用的“环境”,而是指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这个“背景”。理解课文,需要学生相应的生活经验、百科知识,这当然很重要。以往在课堂里,就有学生提出过,“冻死的那位战士,手上有七根火柴。为什么不点燃一根,生个火堆,先救活自己,然后再把六根火柴交给前方的队伍呢?”学生的这个疑惑,就是缺少相应的背景知识:那七根火柴,是党的财产;党的财产,任何人无权动用。给学生提供这种背景知识,是必要的。但这还不完全是教小说、教阅读小说。人物、情节、环境,哪个都套不上。教什么呢?这是一篇革命现实主义小说,它的主要亮点,是主题的表现。后来教师们参考了于漪老师的一个课例和宁鸿彬老师的一个材料。教学内容聚焦在“火”这个字上,以“火”为线索,让学生感受、理解这篇小说所表现的主题。

接下来是《清塘荷韵》开始的时候,几位教师似乎很一致:这篇课文教什么呢?当然是使学生理解课文。我追问:“理解课文的什么?”因为“理解课文”的说法,隐含着一个观念:对这篇散文.似乎有一种“正确的理解”,有一个学生必须达到的“顶点”。教师们担忧,这篇课文对学生来说比较难,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距离。于是我们讨论:教师们想要学生达到的“顶点”,是什么呢?它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正常的阅读,是怎么来理解《清塘荷韵》这样一篇散文的呢?于是讨论对主题的理解,对表现方式的理解。一位教师根据教材,说是“顽强的生命力”;一位教师根据自己的体认,说“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季羡林超凡脱俗的韵味——荷韵”;一位教师研究了季羡林的相关材料,说“这篇课文,实际上是作者自己一生的写照、一生的追求”;还有一位教师,联系了文化的传统,说“这篇文章表达了我们传统的一种文化的精神——荷的精神”。对这篇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参与备课的教师,人人都有自己的体认和感受。那么,凭什么要规定学生们进行“正确的理解”呢?我们在教学生的时候,为什么要事先主观地规定一个理解所要到达的“顶点”呢?这是一篇散文,散文是文学作品,我们都知道,文学作品的理解是多元的。于是,我提出:能不能从学生的理解与感受出发,来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能不能像读散文那样,来教文学作品,来教这篇散文?能不能像我们教师备课时所经历的那样,让学生也经历文学作品多元理解的阅读过程?教师们作了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依据体式来阅读,是阅读的通则。依据文本体式来解读课文,来把握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则。

王荣生教授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系列讲座

作者:123456 发布于:2010-10-14 18:28:44 文字:【大】【中】【小】

第一讲: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

这个专题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讨论语文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语文教师在备课中十分关注的两个问题——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教学环节如何展开。

第一讲,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打算讲四个方面:第一,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假设。也就是我们讨论研究语文教学的基本认识。第二,陈述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学设计的扭曲。我们将以《背影》为案例,展开讨论。第三,介绍国外的两个工作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备课的要点和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反思的要点。第四,归结到专题的主题,简述语文教师备课的两个关注点——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设计。合宜和有效,必须以“学的活动”为基点。

一、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假设

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假设,也就是我们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认识。或者说,我们讨论、研究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有三个假设:

◇广大教师是想努力做好教学工作的。

◇语文课堂教学中尚存在许多问题,甚至是严重的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往往是大规模的、长时期的、集团性的。

广大教师是想努力做好工作的。尤其是语文教师,备课非常努力,上课非常认真,努力想把课堂搞好,把课上好。但是,毋庸讳言,我们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许多问题,有些甚至是严重的问题。

这两个假设就构成了矛盾:一方面,是语文教师努力想要搞好课堂教学;一方面,是事实上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许多不足。而且,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里的问题绝不是单个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大规模的”、“集团性的”、“长时期的”。“大规模的”,东西南北的语文教师,几乎都出现这样的问题或者那样的问题。“长时期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几年前、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就有;如果我们不努力加以改善的话,相信同类的问题以后还会不断地出现。“集团性的”,语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带有语文教师的集团性,往往只有语文教师才会犯。或者说,语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些教学习惯、习俗,大家都这样做,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是,别人一看,就知道这里出了严重的问题。

我举个例子。最近听了一位教师讲《秋天的怀念》,一上课,教师就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上《秋天的怀念》。首先,请同学们看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教师的意图很明显:第一段有个关键词语“你要好好活着”,最后一段又出现了“你要好好活着”。教师的意图,是让学生在阅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时,抽取这个关键词语,然后围绕这个关键词语来分析课文。在课后交流的时候,我问了一个问题:“什么人在读文章的时候,先读第一段,再读最后一段呢?”也就是说,拿到一个作品,先读第一段,再读最后一段,这样的阅读方式有没有问题呢? 一方面,我们教师想要努力做好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我想,事情一定是这样的:教师们认为,这样做是对的、好的,所以

努力去做。但是,这样做,实际上未必是对的,未必是好的,甚至是很不对的、很不好的。也就是说,一定是我们语文教师,在对语文课程的理解上、对语文教学的理解上,出了问题,在专业知识上出了问题。所以我说:

认识语文教学的问题,应该树立这样一个原则: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集团性的问题乃至错误,一定不是教师个体的素质问题,一定是语文课程研制、语文教材编制上的问题乃至错误。

语文课程、语文教材出现的问题,反映、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所以,语文课堂教学的改善,归根结底要依赖于语文课程的改革、语文教材编制的完善。但是,课堂教学的最终责任,还是要落在语文教师身上的。课程改革、教材完善,最终要转化成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体现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成效。

二、教学设计的双重扭曲:以《背影》为例

那么,我们对语文教材的理解,对语文课程的理解,出现了哪些问题呢?反映在教师的备课,反映在教师的教学设计,可以归纳为“教学设计的双重扭曲”。 第一重扭曲,着眼于教师的教,较少关注学生的学。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考虑的往往是:“我要教什么?我要怎么教?”而忽略了:“学生需要学什么?学生最好怎么学?”第二重扭曲,着眼于教学方法,而较少考虑教学内容的正确、合宜。“我要教什么?我要怎么教?”往往又从“我要怎么教”入手,习惯于从教法来考虑教学:开始怎么教?是多媒体,是朗读,还是活动导入?等等。而最后,却往往是受困于教学内容。也就是说,这样的一招一式,在教什么呢?学生能不能学呢?这里面存在很大的疑惑。

举一个课例。最近到学校与教师们做“共同备课”的主题教研活动,听了很多节讲《背影》的课。教师们的教法,各有特点,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都把焦点聚焦在“父爱”这个主题上。教学的重点都是第六段,也就是父亲买橘子那一段,讲授或者讨论,观察如何仔细,描写如何具体,人物形象如何生动,让学生形成对父爱的一种体认。课的最后,都让几个学生站起来说一说,“父爱伟大”,“父爱、母爱深情似海”等等。然后布置作业,让学生也去观察,也去描写,也写心目当中的父爱。

让学生体认父爱,这很好。但是,学习朱自清的散文,仅仅是体会父爱,适合吗?到位了吗?下课之后,我和教师们一起研讨:《背影》是一篇散文。关于散文,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有一种通行的说法:散文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我特意强调了其中“作者的情感”。如果这种认识没有错的话,我们学习散文,是把重点放在散文所描写的对象上呢,还是把重点放在通过对象的描述所抒发的作者的情感上呢?换句话讲,是看父亲的形象呢,还是看体察父亲的那个人、那个人的心情呢?教师们一听,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也觉得自己在课堂里把全部精力聚焦在描写的对象上,聚焦在“父亲”,好像不大对。

我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么多教师在教学《背影》的时候,都一股脑儿聚焦在作者描写的对象上而不顾作者的情感呢?这当然和教材有关,和教学参考书有关。如果教参里有一点作者情感的指向,我们教师也不会一股脑儿地把精力聚焦在描写的对象“父亲”身上。但是这也反映出我们教师的专业知识不足,对散文这种体式的把握不足,对散文这种体式和散文教学的理解和把握不足。教师在备课时确定的“我要教什么”,理由何在呢?教得对不对呢?这是需要研讨的。

下面我举一位教师的课,前三招:第一招,给学生放一段《背影》电视散文的录像,也就是第六段,父亲买橘子的那段。我猜,教师在备课时候,一定是这样想的:今天公开课上《背影》,我已经布置学生预习了,学生也一定很认真地进行了预习,所以一定很受感动,而感动一定是在第六段。于是,他想在上课伊始,用电视散文的录像唤起学生曾经的感动。第二招,用课件展示朱自清的简要年谱。我猜教师是这样想的:《背影》所讲的,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一定距离,要深刻理解、领会《背影》,必须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第三招,让学生快速阅读,重点是第六段,读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背影》写得最感人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写父亲,从背影来写,有什么好处?”

上课了,教室里光线较强,窗户没有窗帘,电视机比较小,电视散文是黑白的。教师可能想,“今天这堂课我有很多任务”,所以学生们还没有坐稳,教师就开始放电视短片。黑乎乎的一片,声音也不太清晰。我想一定有学生会犯嘀咕,老师放的黑乎乎的一片是什么啊?录像片段很快放完了,教师问:“同学们,有感受吗?”没有人响应。有经验的教师,可能会对教案进行调整。既然我问学生“有感受吗”而学生没有反应,那么我就要想点办法了,例如把短片再放一遍。但是,这位教师有很多教学任务,有很多不知道哪里来的教学任务,他很可能想:“没反应啊,糟糕!可是,没时间了!那就算了吧!”于是,他使出了第二招,也就是朱自清简要年谱的课件。我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一定很奇怪:今天上课,老师放了段黑乎乎的东西,问我们“有感受吗”,我们不回答老师也不管,现在又拿出一个东西,还是黑乎乎的,不知道要干什么。原来,这位教师的课件做得很认真,但字比较多,看起来密密麻麻的。很可能学生还没看清楚、看明白,教师就急行军式地进入了下一个环节——第三招,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重点阅读第六段,然后思考两个问题。快速阅读是多久呢?很短的时间。有一部分同学,事先其实并没有仔细读过整篇课文,所以从头到尾才开始看。学生从头开始看,还没看到要紧的地方,教师就要开始讨论了。于是,进入第一个问题的讨论:“这篇课文写得最感人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我们知道,一般,教师问什么,学生就明白教师要什么。于是,学生杂然而应:“第六段”,“刚才放的就是第六段啊”。那“为什么呢”学生其实是没有思考、研究这个问题的时间的,于是有学生陆续被叫起立,即兴开口:“第六段,写父亲写得很具体”,“第六段,写父亲写得很生动”,有学生回答得并不贴切但教师也认可,“第六段,写父亲写得很完整”。教师本来是要借助这个主问题来进入课文分析的,现在多长时间被耗掉了呢?至少有两三分钟。然后就进入第二个主问题:“这篇课文写父亲,从背影的角度写有什么好处?”这个问题,学生目前其实是没有办法讨论的。于是教师只好“讲”,从头开始讲自己在备课时准备的要讲的东西。

从这堂课,尤其这位教师的前三招,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备课时,在教学设计时,存在的问题,存在的“双重扭曲”——着眼于教师的教,而较少考虑学生的学;着眼于教学方法,而较少考虑教学内容的正确、合宜。教《背影》,把精力完全倾注在描写的对象上,倾注在“父爱”上,这恐怕是有问题的。那位教师提的两个问题:“写得最生动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从背影的角度写,有什么好处?”对学生理解、感受这篇散文,理解、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好像也未必妥当。

从这堂课,我们可以感受到在以往课堂教学研究中尚未引起关注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种种复杂的现象:教师想教什么,教师实际在教什么,学生实际学了什么,教学内容的这三个有所区别的层面,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

第一,“教师想教什么”,也就是教师在备课时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内容。第二,“教师实际在教什么”,也就是教师在课堂里面的第一招、第二招、第三招,也就是在课堂教学的环节里,实际做了什么。第三,“学生实际学了什么”,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具体的师生交往中学到了什么。

以往,我们似乎抱着一种简单的假设:“教师想教什么”,“实际在教什么”,“学生实际在学什么”,这之间是直线关系。教师在备课时想到的东西,就是教学重点、教学内容;那么,教师的课堂教学,一定是围绕着这些重点内容展开;学生实际学习的,一定也是这些内容、这些重点。但是,从大量的课堂观察看,事情不是这样的。教师的教学设计、教案以及说课,与教师在课堂里实际在做的,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在做的,有很大的冲突,甚至严重背离。比如我刚才提到的课,教师的设想是,用电视短片唤起学生曾有过的感动,提供年谱让学生有更好的理解背景,复读课文,让学生思考两个重点问题。但实际情况是,黑乎乎的一片,有感受吗?不管。密密麻麻一片,看清了吗?不管。最快的速度,读完了吗?理解了吗?感受了吗?不管。就这样一招招下来了。学生到底学了什么,这是很成问题的。教师实际在教什么,与学生实际在学什么,这之间的关系很复杂。而我们过去对这种复杂性,很少揭示。我们过去对教学进行研究,往往是研究教师的教,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才能。而教师实际教的,学生实际学的,这之间我们很少关联起来。学生在一堂课里实际学到的东西,我们很少去观察,很少去关注,很少去研究。这样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就失去了“本”。因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最后的落脚点,是学生学习的成效。

三、国外正式观察前的准备工作表和课后反思表

我们来看两个国外的材料。并不是说国外的东西就好,但是他山之石,有时是可以攻玉的。从下面这两份表格,我们能受到很多启示:对课程的理解、对教学的理解,备课中的立足点放在哪里,备课时的线路怎么把握,等等。这两份表格是美国有些州有些学校在实施的,正式观察前的准备工作表和观察后的反思表。所谓“正式观察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我们的校内公开课。在公开课之前,任课教师需要准备一张工作表。工作表一共有十项内容,我们看看十项内容的关注点放在哪里:

正式观察前的准备工作表

1.对该班学生进行简要介绍(包括有特殊要求的学生)。

2.该课的教学目标,即学生在这堂课上将会学到什么?

3.为什么教学目标是适合这些学生的?

4.这些目标是怎样来支持学区课程以及内容标准的?

5.这些目标是怎样与更广泛的课程目标相联系的?

6.计划怎样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你怎样做?学生怎样做?

7.在这一领域,学生面对的主要困难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去克服这些困难?

8.你上课需要哪些教学器具(列举)?

9.你打算怎样去评价学生?你用的评价程序是什么?

10.你对评价结果将如何处理?

第一条,对该班学生进行简要介绍(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我的理解是这样,比如,今天我们上一首诗歌,我们班同学对诗歌的理解是怎么一回事呢?不是笼统的、概念性的、主观想象的描述,而是要联系到具体的学生。比如:我们班有几名同学是理科尖子,对诗歌不感兴趣。我们班有几名同学家教很好,今天这首诗歌很可能在课外阅读中已经读过了。我们班还有几位同学可能家里有点事情,上课时候对什么都没兴趣,什么都不想学。第一条,落脚点是学生。

第二条,该课的教学目标。对这一条特别作了解释:“即学生在这堂课上将会学到什么”。什么是教学目标呢?教学目标就是学生在这堂课后所获得的学习经验,他们实际学到的东西。这一条也很清楚,落脚点在学生。

第三、第四条,是要求说明的。你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这个,合适吗?你在今天教诗歌的这堂课上教这个内容,为什么呢?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说合理性。这些目标是怎样支持学区课程以及内容标准的?用我们的话说:和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哪一条有关联,发生了怎样的关系?

第五条,这些目标是怎样与更广泛的课程目标发生关系的?用我们的话来说:你在今天教诗歌的这堂课上教这个内容,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有什么切实的作用?

这是前面五条。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基点是学生,是课程标准。

第六条,计划怎样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一条是考虑教学方法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要能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特别作了说明:“你怎么做,学生怎么做”。也就是说,教师怎么做、做什么,学生怎么做、做什么呢?这条很关键,我们以后还要分析,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第七条,在这一堂课里,学生面对的主要困难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克服这些困难?关注点还是学生。

第八条,你上课要什么教学器具?用我们的话说:用哪些课程资源?第九条,你打算怎么评价学生,你用的评价程序是什么?第十条,你对评价结果将如何处理?也就是,你怎么知道学生有没有学到你要教的东西呢?你怎么知道有没有达成你的课程目标呢?用什么办法知道,用什么办法来获取探测学习经验?最后,你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学生的一些作业样本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进一步改善或补救的教学措施。

这是观察前的准备工作表。我们可以看到,关注点始终是学生,备课的线路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备课的要点是关注学生的学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收获。

再来看反思表。一堂课上好了,反思些什么呢?

课后反思表

1.据我回想,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教学活动?

2.学生都学到了我想要教给他们的东西了吗?我的教学目标达到了多少?

3.在教学中,我是不是改变了我的教学计划?如果改变了,为什么?

4.如果有机会再次给同样的学生上同样的课程,我会在教学时作出哪些调整?为什么?

5.提供学生的作业样本,样本应该反映本班同学的能力水平以及你对学生提供的反馈。

第一条,据我回想,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教学活动?关注的是学生。第二条,学生都学到了我想要教给他们的东西了吗?关注的是学生。第三条,我在教学中改变了我的教学计划吗?如果改变了,为什么呢?教学计划的改变,当然包括教学方法的改变,但教学方法的改变主要缘于教学内容的改变。教学内容的改变和教学方法的改变,是为什么呢?这里隐含着一个结论: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第四条,如果有机会给同样的学生上同一堂课,我会作哪些调整呢?为什么?包括教学内容的调整,包括教学方法的调整。请大家注意,这里有个条件——再次给同样的学生上同样的课。最后,提供学生的作业样本,要能够反映这班学生在课堂上所达到的学习效果,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经验。

对照这两个表格,反思我们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有什么启示呢?

四、语文教师备课的两个关注点

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备课的要点,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反思的要点,是什么呢?是学生,是学情,是学生的学习经验,是学生学习的成效。这就需要对“教学”

有正确的理解,需要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的基点。什么是“教学”呢?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想教什么、要怎么教。教师想教什么、要怎么教,归根结底,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状态。

语文教师备课,关注点主要是两个: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设计。第一,教学内容要合宜。教学内容要正确,要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要给学生学习提供较大的帮助。第二,教学设计要有效。我们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要有效地使学生达到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

我们这个专题讲座,就是研究这两个关注点: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教学环节如何展开?第二和第三讲,围绕教学内容的选择,聚焦到文本的教学解读。将从两个方面展开:一,依据文本体式来确定教学内容。二,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尤其要关注学生的学情,针对他们的具体困难,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第四、第五讲,围绕教学环节的展开,重心是从“学”的角度考量教学的有效性。也从两个方面来展开:一,教学环节的设定。什么是教学环节呢?根据我们的理解,教学环节就是组织学生“学的活动”的环节。二,教学流程,也就是教学环节的具体化,教学流程就是“学的活动”的充分展开。第六讲是小结性的,也是我们对语文教学改善的一种期待:营造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其实是呼唤这样的课堂的:使学生的“学”相对丰富、多样,使学生的“学”比较有结构、比较完整。换句话说,就是要把以“教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的活动”为基点。换言之,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设计,必须建立在“学的活动”这个基点上。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内含着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也使新课程理念的现实化有了一个抓手、一个坚实的落脚处。

第二讲: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

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师备课的两个关注点。我们把它分为两个方面来讲:第一,依据体式来确定教学内容,第二,根据学情来选择教学内容。

第二讲,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打算讲四个方面:第一是概念,关于阅读、阅读能力、阅读教学。第二是文本的教学解读——依据体式,作正反两方面的分析。第三是研究支玉恒老师的一堂课.通过这堂课来看如何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第四是从文本体式的角度,来讨论我们在“共同备课”主题教研活动中同教师们一起研讨过的几堂课。

一、概念:阅读、阅读能力与阅读教学

有必要重温几个概念:阅读、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应该说,这几个概念语文教师都非常熟悉,但是我觉得有重新梳理的必要。因为这几个概念,是我们讨论、研究阅读教学的起点。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活动。最近读到一本书,对“阅

读”的概念解释得很贴切:“从稍微狭窄一点的意义上来说,阅读意味着它是对某一特定文本进行解码和解释的具体而自愿的行为。”(《作为话语的新闻》)在这段话里,应该特别关注“某一特定文本”这几个字。我把这段话转化成一个图:

阅读能力

学生(读者) ——→ 某一特定文本

百科知识

图的左方是学生,特殊的读者。学生面对某一特定文本,运用他已经具有的阅读能力和百科知识(生活经验),理解、感受文本,也就是上面所说的“解码”、“解释”。我们来举一个例子。有这样一个便条:“亲爱的,你放在冰箱里的两颗葡萄,我把它吃了。”现在如果有一名小学生来读这个便条,要理解它,就得依赖两个方面:1.阅读能力。如果“冰箱”、“葡萄”四个字都不认识,那就难以理解这个便条所说的内容。2.生活百科知识。

如果他不知道什么是“冰箱”,不知道什么是“葡萄”,如果他连“吃”的意思都不了解,那么这个便条也是无法理解的。学生是运用已有的阅读能力和生活百科知识来理解文本的。

现在把这个便条稍微加以变形:

亲爱的

放在冰箱里的

两颗葡萄

把它吃了

便条变成了诗歌。现在学生怎么来读呢?很显然,他不可能把它当做便条来读,而要依据其诗行的排列方式,也就是说,依据其已有的阅读能力,把它当做诗歌来读。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阅读是对某一种特定体式、特定文本的理解、解释、体验、感受。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阅读便条,是一种方式;阅读诗歌,是另一种方式。阅读能力是具体的。阅读便条,是一种能力;阅读诗歌,是另一种能力。

什么是“阅读能力”呢?我们把它区分为两个方面:

1.阅读取向。即“哪一种阅读”,它由读者的阅读目的所决定。比如,以考试为目的与以研究为目的不同,不同的取向,就会有很不相同的阅读姿态和阅读样式。这是阅读主体的“哪一种阅读”的差异。有段时间,语文教学中有种错误的口号,“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意思是说,教材里的一篇篇文学作品,不要把它当做文学作品来理解、感受、欣赏,而要把它当做学习读写记叙文的材料。这种特殊的阅读取向,形成了一种奇怪的阅读姿态和阅读样式。

2.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和文本体式密切关联。阅读诗歌、戏剧、小说,有不同的方法;阅读古典小说、现代小说,也有不同的方法。也就是说,每次阅读都要运用适合于这种文本体式的阅读方法。我们可以回头去读一读刚才给出的两则材料。一张是便条,我们是什么取向?实用取向。运用什么阅读方法呢?信息获取的方法。另一份是诗歌,我们是文学欣赏的取向,运用适合于诗歌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简单地说,就是这种体式的文章,应该看(注视点)什么地方,从这些地方看出(解码和解释)什么来。

概括起来讲,“阅读能力”≈“阅读取向”+“阅读方法”。第一,是抱着什么样的目的、以怎样的姿态看待文本。是实用的目的?是文学欣赏的目的?还是研究的目的?第二,是在这个文本的什么地方看出什么东西来。是从一张便条看出它的基本信息,还是从诗歌中看出诗意和诗味?

什么是“阅读教学”呢?我把刚才的第一张图表,改造成下面这张:

需要的阅读能力

(已有的阅读能力)

学生——→ 特定的文章——→理解与感受

(已有的百科知识)

需要的百科知识

中间部分,是学生阅读特定的文章,产生了自己的理解与感受,这是一条主线。对阅读教学来说,这条主线非常重要,是学生的理解与感受,是具体的学生同特定的文本相遭遇,所产生的理解与感受。理解与感受如何产生呢?是他或她已经具有的阅读能力,比如说对文字的理解,对诗歌这种文学体式的认识等等,以及相应的百科知识,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生活经验”。学生凭借他的生活经验、百科知识和已经具有的阅读能力,阅读一个作品,产生了自己的理解与感受。这就是我们在上面说过的“阅读”、“阅读活动”。

现在之所以需要语文课,之所以要有阅读课来教学生阅读,是因为学生的理解需要提升,感受有待丰富。那么如何来提升和丰富学生的理解与感受呢?

从上面这张图表看,大致有三条路线:(1)提供学生理解、感受所需要的百科知识;(2)帮助学生增进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3)指导学生形成所需要的阅读能力。

第一条线路,从图表的下部看,可能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百科知识,即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所以他对文本的理解出现了一些障碍,对文本的感受出现了一些隔阂。这样,我们的“阅读教学”有了一条线路,提供帮助学生理解、感受的百科知识、背景知识。

第二条线路,从中间部分看,学生阅读特定的文本,形成自己的理解、感受。现在我们通过讲授、问答、讨论等,教师和学生交流,学生和学生相互交流,以突破个人理解的局限,丰富对特定文章的理解与感受,帮助学生增进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

第三条线路,是我们语文教师最为关注的,在图表的上部,我们去形成、培养学生“需要的阅读能力”——即他(或她)此前尚不具有的阅读能力。

此前尚不具有的阅读能力,是什么呢?我们刚才把“阅读能力”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阅读取向,是“哪一种阅读”?第二个方面,如何阅读?即阅读方法,应该关注这个文本的什么地方并看出什么东西来。培养学生“所需要的阅读能力”,或者就像我们平常所说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实际上是要做两方面的工作:

1.指导学生抱着合适的目的去看待特定的文本。比如说,按照诗歌的方式去阅读诗歌,按照小说的方式去阅读小说,按照文学欣赏的方式去阅读文学作品等等。

2.指导学生在特定体式的文本里,能从重要的地方看出所传达的意思和意味来。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常说:“要解题,题目是文章重要的地方。”在教散文时常说:“夹叙夹议,议论的部分是重要的部分。”题目、议论的地方等等,就是需要看到的地方,在文本中看到这种体式应该看到的地方。

二、文本的教学解读:依据体式

上面对三个概念的梳理,我们形成了这样的认识:对一个具体作品、具体文章的理解,要依据它的文章体式。

什么是合适的文本解读呢?要符合两个要求:第一,对这种特定体式的文本,阅读取向要“常态”。也就是说,像正常人、像能读这样作品的人那样去阅读。第二,在特定文本体式中,要运用符合这种体式的阅读方法。比如说,符合诗歌阅读的方式、符合戏剧阅读的方式来阅读。

在前面一讲我们讲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大问题,且主要是教学内容的问题。教学内容的问题,往往根源于教师的文本解读。也就是说,我们教师在文本解读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问题,出现了一些偏差。正是这样的问题和偏差,导致了教学内容的失误甚至错误。我们在前面所举的《背影》等课例,就是没有按照散文的体式来阅读散文作品。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类似的状况是大量存在的。许多人都在讲,进行阅读教学,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是关键,这并不是说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差,更多的情况,是我们自觉不自觉地采取了不合适的解读方式,导致解读的偏差或错误。

举一个教材的例子: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后面要学生“思考下边的问题”: ●诗中哪些是写实的句子,哪些是写想象的句子?它们各起了什么作用?

●诗中怎样由联想进入想象?想象又是怎样逐步展开的?

●诗中的牛郎织女和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命运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这些思考题出得合适吗?阅读一首诗歌从这些角度人手,关注这些地方,对头吗?从来没有人这样阅读诗歌,也没有人这样写诗歌。那么,我们在教什么东西呢?我们在教的东西合适么?

这就是我们过去阅读教学的内容之所以大范围、长时期、集团性地出现问题的根由。我们在备课时,往往以一种很特殊的阅读取向,采用了一种很特殊的阅读方法。我经常讲,拿起一篇课文的时候,最好先不要把自己当“语文教师”。我的意思是,首先应该把自己当成一名读者,去阅读去理解去感受。如果一开始就把自己当成语文教师,很容易堕入“语文教师备课”这种特殊的阅读取向,也就是我们以往形成的集团性的阅读取向。比如说,阅读小说《药》,我们对这篇小说太熟悉了,一看到标题,自然就会想到它的主题,它的明暗两条线索等等。正常的小说阅读,恐怕不是这样的程序。很少有人先明确了主题和结构,然后再去读小说。正常的程序,应该是先对小说的情节、人物、细节等进行理解感受,再慢慢形成对主题的认识。

阅读,是某种特殊体式的具体文本的阅读。在备课时,教师的文本解读,要依据这种体式的特性。合适的文本解读,有两个特征:第一,阅读取向常态,也就是像正常人(具有较高阅读能力的人)那样来读一个作品。第二,阅读方法要契合这种文章体式本身所要求的。这种体式的文章要读什么,读哪些地方呢?要合法,要有理据。

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我们可参考钱理群、孙绍振所写的一系列解读文章。孙绍振曾批评过某高考卷中的一道“诗歌鉴赏”题。该题要求学生指出对一首诗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标准答案”是:“‘金黄的稻束站在收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以前。”孙先生说:“显然,这是超越了时间和场景的具体性的,确定时间根本没有意义,暴露出命题者对诗歌理念上的外行:抒情诗与散文不同之处,就是它是高度概括的,超越具体时间的确定性,有利于它的深邃概括。”(《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这里所说的“诗歌理念”,实际上就是诗歌的“读法”——在诗歌中的“时间”里,读出什么东西来。钱理群有一篇解读《走向虫子》的文章,题目是“说什么‘理’,如何‘说理”’,文章开宗明义:“要读懂并讲清这篇文章,关键在要弄清其文体:这是一篇说理的散文,而不是描写、纪实的散文,更不是抒情的散文。”因此,文本解读就应该从“说什么‘理’,如何‘说理”’来展开。

好的阅读教学,往往基于合适的文本解读;不那么好的阅读教学,其原因往往是不顾文本体式,采用了不当的解读方式、阅读方法。比如散文,不管是什么体式的散文,不少教师都采用“整体感知”、“重点段分析”、“词语揣摩”的模式,这样的“文本解读”方式,不出问题才是怪事。

三、名课研习:支玉恒《只有一个地球》

下面我们来研究支玉恒老师的一堂课,支老师本来是教体育的,后来因为身体原因改教语文,一不小心就成了特级教师。特意介绍支老师的背景是有用意的,下面我们会回过来讨论。先看这堂课。

《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在教材里编在说明文单元。课文的内容大致是三点:第一,地球很美丽,是我们人类生活的家园。第二,现在地球受到了摧残,环境污染严重。第三,唤起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上课起始部分,有三个步骤:首先是解题,支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地球”两个字,问:“地球在哪里呀?”“今天我们上课坐在什么地方啊?”引导学生把这个看起来抽象的话题,和自己的现实生活感受联系起来。接着是朗读课文,然后转入学生的默读。支老师说:“大家读的时候思考一个问题:‘待会儿老师会问大家一个什么问题?”’支老师这堂课是在舞台上上的,他说:“今天我豁出去了,如果我要问的问题被你们这么聪明的学生猜到了,我决心从舞台上滚下去!”进一步激起了学生“猜”的热情。学生看课文,猜老师可能要问的问题。一个学生起来了,问:“老师是不是要问地球有多美丽啊?”支老师说:“这,教材已经写明白了,我不会问的。”又一个学生说:“老师是不是要问地球受到了什么样的环境污染啊?”支老师说:“这,教材也写明白了,我也不会问的。”一个同学好像恍然大悟:“哦,老师要和我们一起讨论怎么样保护地球,怎么保护环境!”支老师说:“我今天上的是语文课,我没有能力讨论这个。”在这段师生对话当中,支老师的表现相当精彩。有好几次,他的一只脚已经站在了舞台的边缘,意思是“同学,再加一把劲,你就能够猜到了,我就要掉下去了”。但是没有同学能够猜到。

支老师问的问题是:“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酸甜苦辣哪一味?”他没有问这篇课文讲了什么,而是问学生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对小学生来说,“感受”这个词抽象了一些,他就具体化到“滋味”,是“酸甜苦辣”哪一味?这样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学生读课文,学生去感受自己读到的滋味。有学生说:“我读到了甜味。”“为什么是甜味啊?”“你看,地球多美丽啊!”“读读看,把你读到的甜味读出来。”有学生说:“我读到了苦味。”“读读看,把你所读到的苦味读出来。”有个学生很有意思:“我读到了涩味。”“读读看,可以把你感受到的涩味读出来吗?”还有学生说:“我是先甜后苦转辣最后是涩。”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和自己的感受,进行了相当充分的交流。这是这堂课的第一个核心教学环节。

第二个环节,要求学生对课文的五个段落“分别写一个抒情的句子”。支老师作了示范,写在黑板上:“啊,美丽的一叶扁舟!”也就是说,刚才是同学谈了各自的感受,是口头的、即兴的交流。下面支老师想用这样一个环节,把刚才交流的成果转化成书面的文字表达。学生去看课文,学生分别写抒情的句子,学生与学生相互进行交流。然后,支老师用了一个“发表权竞标”的方法:自荐或

者推荐十名学生,依段落分别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抒情的句子”,然后署上自己的姓名。支老师对这十个句子稍加增删,去掉几个重复的词语,添几个关联词,个别地方作了语序的调整。黑板上呈现的是由十个句子组成的一段抒情散文。这段散文.就是全班同学在理解、感受、交流基础上形成的共同学习成果。

支老师这堂课,核心的教学环节是两个:1.引导学生体验被课文唤起的情感。2.指导学生将所体验的情感表达成抒情的句子。我们感兴趣的是,他教说明文单元的《只有一个地球》,不是像有些教师那样教说明的对象、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等,而是去教阅读的感受。什么道理?前面讲到,支老师原来是教体育的。从语文的专业角度来看,他是受到一些局限的。支老师是这样说课的:“这是一篇说明文。但这不是一篇普通的说明文,是一篇饱满情感的说明文。”一方面说是“说明文”,一方面又说“不是一篇普通的说明文”,而是“饱满情感”的。在“一般”的语文教师看来,支老师这话是有点问题的。教师会凭其“专业知识”:说明文的“知识性”、“客观性”、“科学性”等来分析。“饱满情感的说明文”与说明文的“客观性”是矛盾的。但是,支老师的语感是对的。也就是说,这篇课文很大程度上是不能当做说明文来解读、来理解、来感受的。说明文是介绍读者未知的知识,但这篇课文所“说明”的事实,其实学生原本都是知道的:第一,地球很美丽,是我们的家园。第二,现在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地球受到了摧残。第三,要保护我们的环境,爱护地球。这篇课文的重点,主要不是描述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事实,而是唤起我们的情感,把看起来与我们的生活不那么有关联的“保护环境”跟我们自己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支老师采用的,是一种正常的阅读方式。接下来是“抒情的句子”,这个说法也很不专业。我们一般会说“感叹句”。但是支老师的语感又是对的,感叹句的叹号表示什么?就是强烈的情感。以正常的方式进行正常的阅读,我以为对语文教师的备课,对文本解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体育老师”凭语感就能做对的事,我相信受过中文教育的广大语文教师一定能做对,但前提是,首先不要把自己当成“语文教师”,一定要先当正常的“读者”。按其正常的阅读方式、阅读方法,即在备课之外,自己拿起一个作品、一篇文章时的阅读方式、阅读方法,我相信,我们多数人会自然地依据文本体式去阅读、去作文本解读。

四、课例讨论:《蝶恋花》、《七根火柴》、《清塘荷韵》

上学期,我和浦东的两所学校合作,进行了主题教研活动。一所学校是“共同备课”,一所学校是“观课评教”。我很受教育,教师们也觉得很有收获。在“共同备课”时,一起讨论过几篇课文。第一篇是柳永的《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备课的时候,我提出:据我对课堂的观察,现在我们教师教“词”,跟教“诗”差不多,而教“诗”,往往又像教散文,一句一句解释诗句的意思。我提出,能不能把柳永这首词教出一点词的味道、词的特色来?我的意思是,按照词这种体式,最需要读什么地方呢?教师们觉得很对。但是,词的味道是什么呢?怎么才能教出词的味道呢?我建议教师们找一些词学专家的著作来看一看,看看研究词的人是怎么讲词的,讲词的什么地方,看看研究柳永词的人,是怎么讲柳永词的。教师们作了一些努力,上了几堂课。尽管教学效果未必很好,但是这种教学的努力方向是值得肯定的。

第二篇课文是《七根火柴》。上什么呢?一开始,当然是语文教师的套板反应:小说嘛,当然是教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用这样一种固定的、几乎僵化的模式对付所有的小说,合适吗?对头吗?于是我们进行了讨论。《七根

火柴》是一篇怎么样的小说?是一篇什么体式的小说呢?它是一篇革命的现实主义小说,通俗地讲,就是“主题先行”的小说。人物很单薄,概念化。一位是牺牲的红军战士,在艰苦的环境——雪地里被冻死了,手里高举着一本党证,里面有七根火柴。另外一位是受伤的卢进勇,掉队的,遇到这位牺牲的战士,很受感动、很受鼓舞,拿上党证,一定要把这七根火柴交给党,交给前方的队伍。人物形象很单纯,情节也很简单,好像都不需要教。有教师提出,那只有教“环境”了。教师所指的“环境”,主要还不是小说内的环境,即起着推动情节发展、丰富人物形象作用的“环境”,而是指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这个“背景”。理解课文,需要学生相应的生活经验、百科知识,这当然很重要。以往在课堂里,就有学生提出过,“冻死的那位战士,手上有七根火柴。为什么不点燃一根,生个火堆,先救活自己,然后再把六根火柴交给前方的队伍呢?”学生的这个疑惑,就是缺少相应的背景知识:那七根火柴,是党的财产;党的财产,任何人无权动用。给学生提供这种背景知识,是必要的。但这还不完全是教小说、教阅读小说。人物、情节、环境,哪个都套不上。教什么呢?这是一篇革命现实主义小说,它的主要亮点,是主题的表现。后来教师们参考了于漪老师的一个课例和宁鸿彬老师的一个材料。教学内容聚焦在“火”这个字上,以“火”为线索,让学生感受、理解这篇小说所表现的主题。

接下来是《清塘荷韵》开始的时候,几位教师似乎很一致:这篇课文教什么呢?当然是使学生理解课文。我追问:“理解课文的什么?”因为“理解课文”的说法,隐含着一个观念:对这篇散文.似乎有一种“正确的理解”,有一个学生必须达到的“顶点”。教师们担忧,这篇课文对学生来说比较难,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距离。于是我们讨论:教师们想要学生达到的“顶点”,是什么呢?它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正常的阅读,是怎么来理解《清塘荷韵》这样一篇散文的呢?于是讨论对主题的理解,对表现方式的理解。一位教师根据教材,说是“顽强的生命力”;一位教师根据自己的体认,说“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季羡林超凡脱俗的韵味——荷韵”;一位教师研究了季羡林的相关材料,说“这篇课文,实际上是作者自己一生的写照、一生的追求”;还有一位教师,联系了文化的传统,说“这篇文章表达了我们传统的一种文化的精神——荷的精神”。对这篇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参与备课的教师,人人都有自己的体认和感受。那么,凭什么要规定学生们进行“正确的理解”呢?我们在教学生的时候,为什么要事先主观地规定一个理解所要到达的“顶点”呢?这是一篇散文,散文是文学作品,我们都知道,文学作品的理解是多元的。于是,我提出:能不能从学生的理解与感受出发,来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能不能像读散文那样,来教文学作品,来教这篇散文?能不能像我们教师备课时所经历的那样,让学生也经历文学作品多元理解的阅读过程?教师们作了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依据体式来阅读,是阅读的通则。依据文本体式来解读课文,来把握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则。


相关内容

  • 无限极会议主持词
  • 29日下午 1、《09海外培训》短片 开场前:反复播放公司介绍VCD;见机话外音:各位朋友,欢迎你们参加南方李锦福建分公司晋江市场春季养生健康讲座。 13:50分,不断重复会议即将开始(附话外音内容:)明确几个时段,如:10分钟后、5分钟后 幕后音: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好,会议将在10、5、1分钟后 ...

  • ·党员专家专栏·厚德精医护佑健康
  • ·党员专家专栏· 编辑贾济生 2015年4月30日 4厚德精医护佑健康 ---全国先进工作者.山东省立医院内科主任.肾内科主任王荣事迹 王荣,男,1965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省立医院内科主任.肾内科主任. 王荣2007年被山东省卫生厅评为山东省 ...

  • 从教学内容入手观课评教──访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
  • (2012-01-01 08:59:54) 怎样的一堂课才算好课?许多老师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心中想的是"怎么教"的问题,先怎么教,再怎么教,后怎么教.王荣生教授认为,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那么老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因此, ...

  • 小学信息技术研修心得
  • 小学信息技术研修心得 中小学校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高级研修班心得体会 2014年9月21日-2014年9月30日,我有幸在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参加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培计划(2014)中小学校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高级研修班.感到庆幸的是,此行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行程安排紧凑高效,讲座内容贴近教学, ...

  • 上海科技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理论工作总结
  • <2010年理论工作总结>正文开始>> - - - 1.政治理论学习取得良好成效 一年来,我们在经济与政法学院党委的安排和部署下全系老师认真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了温总理关于教育改革的讲话,进一步树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

  • "国培计划,农村骨干教师学习"总结报告
  • “国培计划,农村骨干教师学习”总结报告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这是人们回过头来总结自己前面走过的路时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叹。虽然被千百人在写文章时作为开场白,但它却永不过时。在匆匆的时间流里,我离开校园已小十个年头,作为学生,学校生活的记忆已渐渐模糊,而令我万分没想到的是十年后我还有幸再次踏入学校的大门 ...

  • 读王荣生教授随笔
  • 河南濮阳市油田第四高级中学马祥勇 (一)  关于态度与方法 无论你同意不同意王荣生先生的观点,你都不能不信服王先生讨论学术问题的方法,他以自己对语文科课程论卓有成效的建构(有<语文课课程论基础>为证)为根基,无论是推崇一堂课还是否定一堂课,都以扎实的理据和严密的逻辑来说理,也就是说,王先 ...

  • 素质技能mulu
  • 素质技能 孟小权 东方名家-精确管理 尚致胜 创造销售奇迹 尹隆森 管理流程设计与管理流程再造 祝文欣<金牌加盟商提升店铺业绩(决胜终端)>6VCD 史蒂芬·柯维 成功人士的七个行为习惯 曾仕强 如何打造坚实的基层团队 张耀升 企业员工全面激励训练整体解决方案 曾仕强 亲子关系 冯两努 ...

  • 语文教学案例分析研究
  • 摘 要:我国语文教学的困难和问题,主要出在教学内容上,而不仅仅是教学方法上.本文将用分析法,从课堂的导入.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达成和对教学的思考四个方面,对郑桂华老师<陋室铭>课例进行研讨,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郑桂华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超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分析法:郑桂华:语文教学: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