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运动中的临界问题和周期性问题

圆周运动中的临界问题和周期性问题

一、圆周运动问题的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画出运动轨迹、找出圆心、求半径 3、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受力图 4、确定向心力的来源

v22

5、由牛顿第二定律Fnmanmm2rm()2r……列方程求解

rT

二、临界问题常见类型:

1、按力的种类分类: (1)、与弹力有关的临界问题:接触面间的弹力:从有到无,或从无到有

绳子的拉力:从无到有,从有到最大,或从有到无 (2)、与摩擦力有关的弹力问题:从静到动,从动到静,临界状态下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 2、按轨道所在平面分类: (1)、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 (2)、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三、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

1、单向约束之绳、外轨道约束下的竖直面内圆周运动临界问题: 特点:绳对小球,轨道对小球只能产生指向圆心的弹力

① 临界条件:绳子或轨道对小球没有力的作用:

mg=mv2/R→v临界=Rg (可理解为恰好转过或恰好转不过的速度) 即此时小球所受重力全部提供向心力

②能过最高点的条件:v≥Rg,当v>Rg时,绳对球产生拉力,轨道对球产生压力. ③不能过最高点的条件:v<V临界(实际上球还没到最高点时就脱离了轨道做斜抛运动) 例1、绳子系着装有水的木桶,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水的质量m=0.5kg,绳子长度为l=60cm,求:(g取10m/s2)

A、最高点水不留出的最小速度?

B、设水在最高点速度为V=3m/s,求水对桶底的压力? 答案:(1)m/s (2)2.5N

变式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细绳系住,使其在竖直面内作圆周运动.(1)若过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则小球在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速度分别是多少?小球的受力情况分别如何?(2)若小球在最低点受到绳子的拉力为10mg,则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及受到绳子的拉力是多少?

2、单向约束之内轨道约束下(拱桥模型)的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

汽车过拱形桥时会有限速,是因为当汽车通过半圆弧顶部时的速度

vgr时,汽车对弧顶的压力FN=0,此时汽车将脱离桥面做平抛运动,

因为桥面不能对汽车产生拉力.

例2、半径为 R 的光滑半圆球固定在水平面上,顶部有一小物体,

如图所示。今给小物体一个水平初速度A.沿球面下滑至 M 点

B.先沿球面下滑至某点N,然后便离开斜面做斜下抛运动 C.按半径大于 R 的新的圆弧轨道做圆周运动 D.立即离开半圆球做平抛运动

3、双向约束之轻杆、管道约束下的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

物体(如小球)在轻杆作用下的运动,或在管道中运动时,随着速度的变化,杆或管道对其弹力发生变化.这里的弹力可以是支持力,也可以是压力,即物体所受的弹力可以是双向的,与轻绳的模型不同.因为绳子只能提供拉力,不能提供支持力;而杆、管道既可以提供拉力,又可以提供支持力;在管道中运动,物体速度较大时可对上壁产生压力,而速度较小时可对下壁产生压力.在弹力为零时即出现临界状态.

(一)轻杆模型

如图所示,轻杆一端连一小球,在竖直面内作圆周运动.

(1)能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是:v0.这可理解为恰好转过或恰好不能转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此时支持力Nmg.

(2)

当0v

v0 )

0Nmg,N仍为支持力,且N随v的增大而减小,

(3)

当v(4)

当v

N=0,此为轻杆不受弹力的临界条件. N随v的增大而增大,且N为拉力指向圆心,

例3、如图所示,有一长为L的细线,细线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现使小球恰好能在竖直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已知水平地面上的C点位于O点正下方,且到O点的距离为1.9L。不计空气阻力。(1)求小球通过最高点A时的速度vA;(2)若小球通过最低点B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T恰好为小球重力的6倍,且小球经过B点的瞬间让细线断裂,求小球落地点到C点的距离。

解:(1)小球恰好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则小球通过A点时细线的拉力刚好为零,根据向心力公式有:

vA2m

L mg=

解得

:

vA

(2)小球在B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vB2

T-mg=mL

其中T=6mg

解得小球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

细线断裂后,小球从B点开始做平抛运动,则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得:

12gt

竖直方向上1.9L-L=2

(2分) (2分) (2分)

水平方向上x=vBt 解得:x=3L 即小球落地点到C点的距离为3L。 答案

(2)3L

㈡管道模型

质点(小球)在光滑、竖直面内的圆管中作圆周运动(圆管截面半径r远小于球的圆周运动的半径R),如图所示.小球达到最高点时对管壁的压力有三种情况:

(1)刚好对管壁无压力,此时重力为向心力,临界速度为v

Rg.

v2

(2)当vRg时,对下管壁有压力,此时Nmgm,故0Nmg。

R

v2

(3)当vRg时,对上管壁有压力,此时Nmmg。

R

实际上,轻杆和管道两种约束情况可化归为同类的物理模型,即双向约束模型.

例4、一内壁光滑的环形细圆管,位于竖直平面内,环的半径为R(比细管的半径大得多),圆管中有两个直径与细管内径相同的小球(可视为质点)。A球的质量为m1,B球的质量为m2。它们沿环形圆管顺时针运动,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都为v0。设A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球恰好运动到最高点,若要此时两球作用于圆管的合力为零,那么m1,m2,R与v0应满足关系式是 。 解:首先画出小球运动达到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受力图,如图4-1所示。A球在圆管最低点必受向上弹力N1,此时两球对圆管的合力为零,m2必受圆管向下的弹力N2,且N1=N2。 据牛顿第二定律A球在圆管的最低点有:

2v0v12

同理m2在最高点有: N2mgm2 N1mgm1RR

m2球由最高点到最低点机械能守恒: 2m2gR

112

m2v12m2v0

22

N1N2

由上述方程可得:v0

(5m2m1)gR

m2m1

【小结】 比较复杂的物理过程,如能依照题意画出草图,确定好研究对象,逐一分析就会变为简单问题。找出其中的联系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四、水平面内圆周运动中的临界问题: 解决圆周运动中临界问题的一般方法 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2、找到其中可以变化的力以及它的临界值

3、求出向心力(合力或沿半径方向的合力)的临界值

4、用向心力公式求出运动学量(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半径等)的临界值

例5、水平转盘上放有质量为m的物快,当物块到转轴的距离为r时,若物块始终相对转盘静止,物块和转盘间最大静摩擦力是正压力的μ倍,求转盘转动的最大角速度是多大?

2

mgmr 解:由



得:

g

r

点评:提供的向心力的临界值决定了圆周运动角速度的临界值

变式5、物体与圆筒壁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圆筒的半径为R,若要物体不滑下,圆筒的角速度至少为多少? 解:

例6、如图所示,两绳系一质量为m=0.1kg的小球,上面绳长L=2m,两端都拉直时与轴的夹角分别为30°与45°,问球的角速度在什么范围内,两绳始终张紧,当角速度为3 rad/s时,上、下两绳拉力分别为多大?

解:当ω渐大,AC绳与杆夹角变大,但BC绳还没拉直。

C

FNm2r

FNmg



g

r

当AC绳与杆夹角为30°时,BC绳处在虚直状态。之后ω再增大, BC绳上也会有拉力。所以BC绳虚直为临界状态。

0

2

mgtan30

m0Lsin30

2.4rad/s

0,BC绳上有拉力。

分析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

TACcos30TBCcos45mg2

TACsin30TBCsin45mLsin30

BCmgTAC

AC2



1T1m2LTACBCBC

222

1

N10N20

C

变式6-1:如图,长为L的绳子,下端连着质量为m的小球,上端接于天花板上,当把绳子拉直时,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θ=60°。此时小球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



(1)当小球以

g

L 做圆锥摆运动时,绳子张力多大?桌面支持力多大? 4g

L 做圆周运动时,绳子张力多大?桌面受到的压力多大?



(2)当小球以

答案:(1)T=mg (2)T=4mg

FN

1

mg2

FN0

变式6-2、如图所示,一个光滑的圆锥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其轴线沿竖直方向,母线与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θ=30°,一条长度为L的绳(质量不计),一端的位置固定在圆锥体的顶点O处,另一端拴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物体可看质点),物体以速率v绕圆锥体的轴线做水平匀速圆周运动。 ⑴当v⑵当v1

时,求绳对物体的拉力; 6

时,求绳对物体的拉力。 2

解:物体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由重力G、拉力T、支持力N提供向心力,当角速度ω很小时,物体在圆锥体上运动。

v2TsinNcosm

Lsin

TcosNsinmg

(1)(2)

T

由(2)得:

mgNsincos

v2

mgtanN(tansincos)m

Lsin 代入(1)得:

由此可得,当v增大时,N减少。∴当ω大到一定值时,物体将离开锥面,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将变大。

显然当球与锥面虚接触(即N=0,θ=30°)时的线速度值为物体的临界速度。对球分析,由牛

2

Tv0

2m2Lmg顿第二定律:

2

(3)(4)

T

v03

⑴当

v1

v12TsinNcosm

Lsinv0

TcosNsinmg,所以N>0。

(1)(2)

N

由(2)得:

mgTcos

sin

v12

T(sincotcos)mgcot

m

Lsin 代入(1)得:

v

mgcotTsincotcos

m

20

m

gL

6L

1.03mg

⑵当

v2

v0,此时N=0,但夹角变大,不为30°

(5)(6)

v2

Tsinm

Lsin

Tcosmg

sinv2mg

mgmT

cosLsin cos由(6)得:(7),代入(5)得:

3gL

sinv1.5cosgLgL60代入(7)得:

2

2

T2mg

例7、如图所示,细绳一端系着质量M=0.6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另一端通过光滑的小孔吊着质量m=0.3kg的物体,M的中与圆孔距离为0.2m,并知M和水平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N。现使此平面绕中心轴线转动,问角速度ω在什么范围m会处于静止状态?(g=10m/s2)

55

3rad/srad/s

3(ω的范围是:3

即 2.9 rad/s<ω<6.5 rad/s)

变式7:在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的转台上放着一质量为M的物体,通过一条光滑的细绳,由转台中央小孔穿下,连接着一m的物体,如图所示。设M与转台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压力的k倍,且转台不转时M不能相对转台静止。求:

(1)如果物体M离转台中心的距离保持R不变,其他条件相同,则转台转动的角速度ω满足什么条件,物体M才能随转台转动?

(2)物体M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物体离转台中心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



答案:(1)

2

30rad/s3

(2)2rad/s

例8、 如图所示,在水平转台上放有A、B两个小物块,它们距离轴心O分别为rA0.2m,

rB0.3m,它们与台面间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的最大值为其重力的0.4倍,取g10m/s2。

变式8:如图,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置用细线相连的质量均为m的A、B两个小物块。A离轴心的距离r1=20cm,B离轴心的距离r2=30cm,A和B与盘面间相互作用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重力的0.4倍,求:

(1)若细线上没张力,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2)欲使A、B与盘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圆盘转动的最大角速度为多少? (3)当A即将滑动时,烧断细线,A、B运动状态如何?

2

30rad/s

答案:(1)3 (2)4rad/s

(3)A继续做圆周运动,B做离心运动 五、圆周运动的周期性问题:

利用圆周运动的周期性把另一种运动(例如匀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联系起来。圆周运动是一个独立的运动,而另一个运动通常也是独立的,分别明确两个运动过程,注意用时间相等来联系。

在这类问题中,要注意寻找两种运动之间的联系,往往是通过时间相等来建立联系的。同时,要注意圆周运动具有周期性,因此往往有多个答案。 例9: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中心轴匀速转动,其正上方h处沿OB方向水平抛出一个小球,要使球与盘只碰一次,且落点为B,则小球的初速度v=_________,圆盘转动的角速度ω=_________。

【审题】小球做的是平抛运动,在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这段时间内,圆盘做了一定角度的圆周运动。

1解:①小球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h=2gt2 2hg

则运动时间t=

gR

又因为水平位移为R, 所以球的速度 v=t=R·2h

②在时间t内,盘转过的角度θ=n·2π,又因为θ=ωt

n2

则转盘角速度:ω=t=2nπ

g

2h(n=1,2,3„

)

【总结】上题中涉及圆周运动和平抛运动这两种不同的运动,这两种不同运动规律在解决同一问题时,常常用“时间”这一物理量把两种运动联系起来。

变式9-1:如图所示,小球Q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当Q球转到图示位置时,有另一小球P在距圆周最高点为h处开始自由下落.要使两球在圆周最高点相碰,则Q球的角速度ω应满足什么条件?

【审题】下落的小球P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小球Q做的是圆周运动,若要想碰,必须满足时间相等这个条件。

解:设P球自由落体到圆周最高点的时间为t,由自由落体可得

2h1

2gt2=h 求得t=g

Q球由图示位置转至最高点的时间也是t,但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有

2hT2π2π

g

t=(4n+1)4(n=0,1,2,3„„) 两式联立再由T=得 (4n+1)=

π

所以ω=2(4n+1)

g

2h (n=0,1,2,3„„)

【总结】由于圆周运动每个周期会重复经过同一个位置,故具有重复性。在做这类题目时,应该考虑圆周运动的周期性

六、圆周运动中的临界问题练习:

1、如图所示,水平转盘上放有质量为m的物块,当物块到转轴的距离为r时,连接物块和转轴的绳刚好被拉直(绳上张力为零)。物体和转盘间最大静摩擦力是其下压力的μ倍。求: ⑴当转盘角速度ω1⑵当转盘角速度ω2μg

时,细绳的拉力T1。 2r

3μg

时,细绳的拉力T2。 2r

1

mg

答案:(1)0 (2)2

2、

(ABD)

3、

( BD )

11

4、在质量为M的电动机飞轮上,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重物到轴的距离为R,如图所示,为了使电动机不从地面上跳起,电动机飞轮转动的最大角速度不能超过( B )

Mm

gmRA. Mm

gmRC.

Mm

gmRB.

5、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钉有两个钉子A和B.相距20cm.用一根长度为1m的细绳.一端系一个质量为0.4kg的小球.另一端栓在钉子A上.使小球开始位于A的左边.并以2m/s的速率在水平面上绕A做匀速圆周运动.若绳子承受4N的拉力就会断.那么从开始运动到绳被拉断.小球转的半圆周数( B )

A.2 B.3 C.4 D.5

6.如图所示,水平转盘可绕竖直中心轴转动,盘上叠放着质量均为1kg的A、B两个物块,物块用长为0.25m的细线与固定在转盘中心处的力传感器相连,两个物块和传感器的大小均可不计.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N.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B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且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转盘静止时,细线刚好伸直,传感器的读数为零.当转盘以不同的角速度匀速转动时,传感器上就会显示相应的读数F.试通过计算在坐标系中作出

MgD.mR

F2图象. g取10m/s2.

解:

1

2rad/sT0

[0,2]

24rad/s

12

2

m2r

2mg

T2m2r12mg0.522

[2,4]

T

2m12r22mg2420.25

26N

6rad/s 3

22

Tmrmg0.2511

[4,6]

小结:多物体、拉力、静摩擦力变化。抓住各物体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拉力达到最大值。 注意各个临界值达到的顺序,和物体飞出对拉力的影响。

13

圆周运动中的临界问题和周期性问题

一、圆周运动问题的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画出运动轨迹、找出圆心、求半径 3、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受力图 4、确定向心力的来源

v22

5、由牛顿第二定律Fnmanmm2rm()2r……列方程求解

rT

二、临界问题常见类型:

1、按力的种类分类: (1)、与弹力有关的临界问题:接触面间的弹力:从有到无,或从无到有

绳子的拉力:从无到有,从有到最大,或从有到无 (2)、与摩擦力有关的弹力问题:从静到动,从动到静,临界状态下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 2、按轨道所在平面分类: (1)、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 (2)、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三、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

1、单向约束之绳、外轨道约束下的竖直面内圆周运动临界问题: 特点:绳对小球,轨道对小球只能产生指向圆心的弹力

① 临界条件:绳子或轨道对小球没有力的作用:

mg=mv2/R→v临界=Rg (可理解为恰好转过或恰好转不过的速度) 即此时小球所受重力全部提供向心力

②能过最高点的条件:v≥Rg,当v>Rg时,绳对球产生拉力,轨道对球产生压力. ③不能过最高点的条件:v<V临界(实际上球还没到最高点时就脱离了轨道做斜抛运动) 例1、绳子系着装有水的木桶,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水的质量m=0.5kg,绳子长度为l=60cm,求:(g取10m/s2)

A、最高点水不留出的最小速度?

B、设水在最高点速度为V=3m/s,求水对桶底的压力? 答案:(1)m/s (2)2.5N

变式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细绳系住,使其在竖直面内作圆周运动.(1)若过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则小球在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速度分别是多少?小球的受力情况分别如何?(2)若小球在最低点受到绳子的拉力为10mg,则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及受到绳子的拉力是多少?

2、单向约束之内轨道约束下(拱桥模型)的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

汽车过拱形桥时会有限速,是因为当汽车通过半圆弧顶部时的速度

vgr时,汽车对弧顶的压力FN=0,此时汽车将脱离桥面做平抛运动,

因为桥面不能对汽车产生拉力.

例2、半径为 R 的光滑半圆球固定在水平面上,顶部有一小物体,

如图所示。今给小物体一个水平初速度A.沿球面下滑至 M 点

B.先沿球面下滑至某点N,然后便离开斜面做斜下抛运动 C.按半径大于 R 的新的圆弧轨道做圆周运动 D.立即离开半圆球做平抛运动

3、双向约束之轻杆、管道约束下的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

物体(如小球)在轻杆作用下的运动,或在管道中运动时,随着速度的变化,杆或管道对其弹力发生变化.这里的弹力可以是支持力,也可以是压力,即物体所受的弹力可以是双向的,与轻绳的模型不同.因为绳子只能提供拉力,不能提供支持力;而杆、管道既可以提供拉力,又可以提供支持力;在管道中运动,物体速度较大时可对上壁产生压力,而速度较小时可对下壁产生压力.在弹力为零时即出现临界状态.

(一)轻杆模型

如图所示,轻杆一端连一小球,在竖直面内作圆周运动.

(1)能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是:v0.这可理解为恰好转过或恰好不能转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此时支持力Nmg.

(2)

当0v

v0 )

0Nmg,N仍为支持力,且N随v的增大而减小,

(3)

当v(4)

当v

N=0,此为轻杆不受弹力的临界条件. N随v的增大而增大,且N为拉力指向圆心,

例3、如图所示,有一长为L的细线,细线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现使小球恰好能在竖直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已知水平地面上的C点位于O点正下方,且到O点的距离为1.9L。不计空气阻力。(1)求小球通过最高点A时的速度vA;(2)若小球通过最低点B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T恰好为小球重力的6倍,且小球经过B点的瞬间让细线断裂,求小球落地点到C点的距离。

解:(1)小球恰好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则小球通过A点时细线的拉力刚好为零,根据向心力公式有:

vA2m

L mg=

解得

:

vA

(2)小球在B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vB2

T-mg=mL

其中T=6mg

解得小球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

细线断裂后,小球从B点开始做平抛运动,则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得:

12gt

竖直方向上1.9L-L=2

(2分) (2分) (2分)

水平方向上x=vBt 解得:x=3L 即小球落地点到C点的距离为3L。 答案

(2)3L

㈡管道模型

质点(小球)在光滑、竖直面内的圆管中作圆周运动(圆管截面半径r远小于球的圆周运动的半径R),如图所示.小球达到最高点时对管壁的压力有三种情况:

(1)刚好对管壁无压力,此时重力为向心力,临界速度为v

Rg.

v2

(2)当vRg时,对下管壁有压力,此时Nmgm,故0Nmg。

R

v2

(3)当vRg时,对上管壁有压力,此时Nmmg。

R

实际上,轻杆和管道两种约束情况可化归为同类的物理模型,即双向约束模型.

例4、一内壁光滑的环形细圆管,位于竖直平面内,环的半径为R(比细管的半径大得多),圆管中有两个直径与细管内径相同的小球(可视为质点)。A球的质量为m1,B球的质量为m2。它们沿环形圆管顺时针运动,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都为v0。设A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球恰好运动到最高点,若要此时两球作用于圆管的合力为零,那么m1,m2,R与v0应满足关系式是 。 解:首先画出小球运动达到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受力图,如图4-1所示。A球在圆管最低点必受向上弹力N1,此时两球对圆管的合力为零,m2必受圆管向下的弹力N2,且N1=N2。 据牛顿第二定律A球在圆管的最低点有:

2v0v12

同理m2在最高点有: N2mgm2 N1mgm1RR

m2球由最高点到最低点机械能守恒: 2m2gR

112

m2v12m2v0

22

N1N2

由上述方程可得:v0

(5m2m1)gR

m2m1

【小结】 比较复杂的物理过程,如能依照题意画出草图,确定好研究对象,逐一分析就会变为简单问题。找出其中的联系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四、水平面内圆周运动中的临界问题: 解决圆周运动中临界问题的一般方法 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2、找到其中可以变化的力以及它的临界值

3、求出向心力(合力或沿半径方向的合力)的临界值

4、用向心力公式求出运动学量(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半径等)的临界值

例5、水平转盘上放有质量为m的物快,当物块到转轴的距离为r时,若物块始终相对转盘静止,物块和转盘间最大静摩擦力是正压力的μ倍,求转盘转动的最大角速度是多大?

2

mgmr 解:由



得:

g

r

点评:提供的向心力的临界值决定了圆周运动角速度的临界值

变式5、物体与圆筒壁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圆筒的半径为R,若要物体不滑下,圆筒的角速度至少为多少? 解:

例6、如图所示,两绳系一质量为m=0.1kg的小球,上面绳长L=2m,两端都拉直时与轴的夹角分别为30°与45°,问球的角速度在什么范围内,两绳始终张紧,当角速度为3 rad/s时,上、下两绳拉力分别为多大?

解:当ω渐大,AC绳与杆夹角变大,但BC绳还没拉直。

C

FNm2r

FNmg



g

r

当AC绳与杆夹角为30°时,BC绳处在虚直状态。之后ω再增大, BC绳上也会有拉力。所以BC绳虚直为临界状态。

0

2

mgtan30

m0Lsin30

2.4rad/s

0,BC绳上有拉力。

分析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

TACcos30TBCcos45mg2

TACsin30TBCsin45mLsin30

BCmgTAC

AC2



1T1m2LTACBCBC

222

1

N10N20

C

变式6-1:如图,长为L的绳子,下端连着质量为m的小球,上端接于天花板上,当把绳子拉直时,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θ=60°。此时小球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



(1)当小球以

g

L 做圆锥摆运动时,绳子张力多大?桌面支持力多大? 4g

L 做圆周运动时,绳子张力多大?桌面受到的压力多大?



(2)当小球以

答案:(1)T=mg (2)T=4mg

FN

1

mg2

FN0

变式6-2、如图所示,一个光滑的圆锥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其轴线沿竖直方向,母线与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θ=30°,一条长度为L的绳(质量不计),一端的位置固定在圆锥体的顶点O处,另一端拴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物体可看质点),物体以速率v绕圆锥体的轴线做水平匀速圆周运动。 ⑴当v⑵当v1

时,求绳对物体的拉力; 6

时,求绳对物体的拉力。 2

解:物体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由重力G、拉力T、支持力N提供向心力,当角速度ω很小时,物体在圆锥体上运动。

v2TsinNcosm

Lsin

TcosNsinmg

(1)(2)

T

由(2)得:

mgNsincos

v2

mgtanN(tansincos)m

Lsin 代入(1)得:

由此可得,当v增大时,N减少。∴当ω大到一定值时,物体将离开锥面,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将变大。

显然当球与锥面虚接触(即N=0,θ=30°)时的线速度值为物体的临界速度。对球分析,由牛

2

Tv0

2m2Lmg顿第二定律:

2

(3)(4)

T

v03

⑴当

v1

v12TsinNcosm

Lsinv0

TcosNsinmg,所以N>0。

(1)(2)

N

由(2)得:

mgTcos

sin

v12

T(sincotcos)mgcot

m

Lsin 代入(1)得:

v

mgcotTsincotcos

m

20

m

gL

6L

1.03mg

⑵当

v2

v0,此时N=0,但夹角变大,不为30°

(5)(6)

v2

Tsinm

Lsin

Tcosmg

sinv2mg

mgmT

cosLsin cos由(6)得:(7),代入(5)得:

3gL

sinv1.5cosgLgL60代入(7)得:

2

2

T2mg

例7、如图所示,细绳一端系着质量M=0.6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另一端通过光滑的小孔吊着质量m=0.3kg的物体,M的中与圆孔距离为0.2m,并知M和水平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N。现使此平面绕中心轴线转动,问角速度ω在什么范围m会处于静止状态?(g=10m/s2)

55

3rad/srad/s

3(ω的范围是:3

即 2.9 rad/s<ω<6.5 rad/s)

变式7:在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的转台上放着一质量为M的物体,通过一条光滑的细绳,由转台中央小孔穿下,连接着一m的物体,如图所示。设M与转台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压力的k倍,且转台不转时M不能相对转台静止。求:

(1)如果物体M离转台中心的距离保持R不变,其他条件相同,则转台转动的角速度ω满足什么条件,物体M才能随转台转动?

(2)物体M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物体离转台中心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



答案:(1)

2

30rad/s3

(2)2rad/s

例8、 如图所示,在水平转台上放有A、B两个小物块,它们距离轴心O分别为rA0.2m,

rB0.3m,它们与台面间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的最大值为其重力的0.4倍,取g10m/s2。

变式8:如图,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置用细线相连的质量均为m的A、B两个小物块。A离轴心的距离r1=20cm,B离轴心的距离r2=30cm,A和B与盘面间相互作用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重力的0.4倍,求:

(1)若细线上没张力,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2)欲使A、B与盘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圆盘转动的最大角速度为多少? (3)当A即将滑动时,烧断细线,A、B运动状态如何?

2

30rad/s

答案:(1)3 (2)4rad/s

(3)A继续做圆周运动,B做离心运动 五、圆周运动的周期性问题:

利用圆周运动的周期性把另一种运动(例如匀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联系起来。圆周运动是一个独立的运动,而另一个运动通常也是独立的,分别明确两个运动过程,注意用时间相等来联系。

在这类问题中,要注意寻找两种运动之间的联系,往往是通过时间相等来建立联系的。同时,要注意圆周运动具有周期性,因此往往有多个答案。 例9: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中心轴匀速转动,其正上方h处沿OB方向水平抛出一个小球,要使球与盘只碰一次,且落点为B,则小球的初速度v=_________,圆盘转动的角速度ω=_________。

【审题】小球做的是平抛运动,在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这段时间内,圆盘做了一定角度的圆周运动。

1解:①小球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h=2gt2 2hg

则运动时间t=

gR

又因为水平位移为R, 所以球的速度 v=t=R·2h

②在时间t内,盘转过的角度θ=n·2π,又因为θ=ωt

n2

则转盘角速度:ω=t=2nπ

g

2h(n=1,2,3„

)

【总结】上题中涉及圆周运动和平抛运动这两种不同的运动,这两种不同运动规律在解决同一问题时,常常用“时间”这一物理量把两种运动联系起来。

变式9-1:如图所示,小球Q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当Q球转到图示位置时,有另一小球P在距圆周最高点为h处开始自由下落.要使两球在圆周最高点相碰,则Q球的角速度ω应满足什么条件?

【审题】下落的小球P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小球Q做的是圆周运动,若要想碰,必须满足时间相等这个条件。

解:设P球自由落体到圆周最高点的时间为t,由自由落体可得

2h1

2gt2=h 求得t=g

Q球由图示位置转至最高点的时间也是t,但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有

2hT2π2π

g

t=(4n+1)4(n=0,1,2,3„„) 两式联立再由T=得 (4n+1)=

π

所以ω=2(4n+1)

g

2h (n=0,1,2,3„„)

【总结】由于圆周运动每个周期会重复经过同一个位置,故具有重复性。在做这类题目时,应该考虑圆周运动的周期性

六、圆周运动中的临界问题练习:

1、如图所示,水平转盘上放有质量为m的物块,当物块到转轴的距离为r时,连接物块和转轴的绳刚好被拉直(绳上张力为零)。物体和转盘间最大静摩擦力是其下压力的μ倍。求: ⑴当转盘角速度ω1⑵当转盘角速度ω2μg

时,细绳的拉力T1。 2r

3μg

时,细绳的拉力T2。 2r

1

mg

答案:(1)0 (2)2

2、

(ABD)

3、

( BD )

11

4、在质量为M的电动机飞轮上,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重物到轴的距离为R,如图所示,为了使电动机不从地面上跳起,电动机飞轮转动的最大角速度不能超过( B )

Mm

gmRA. Mm

gmRC.

Mm

gmRB.

5、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钉有两个钉子A和B.相距20cm.用一根长度为1m的细绳.一端系一个质量为0.4kg的小球.另一端栓在钉子A上.使小球开始位于A的左边.并以2m/s的速率在水平面上绕A做匀速圆周运动.若绳子承受4N的拉力就会断.那么从开始运动到绳被拉断.小球转的半圆周数( B )

A.2 B.3 C.4 D.5

6.如图所示,水平转盘可绕竖直中心轴转动,盘上叠放着质量均为1kg的A、B两个物块,物块用长为0.25m的细线与固定在转盘中心处的力传感器相连,两个物块和传感器的大小均可不计.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N.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B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且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转盘静止时,细线刚好伸直,传感器的读数为零.当转盘以不同的角速度匀速转动时,传感器上就会显示相应的读数F.试通过计算在坐标系中作出

MgD.mR

F2图象. g取10m/s2.

解:

1

2rad/sT0

[0,2]

24rad/s

12

2

m2r

2mg

T2m2r12mg0.522

[2,4]

T

2m12r22mg2420.25

26N

6rad/s 3

22

Tmrmg0.2511

[4,6]

小结:多物体、拉力、静摩擦力变化。抓住各物体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拉力达到最大值。 注意各个临界值达到的顺序,和物体飞出对拉力的影响。

13


相关内容

  • [三维设计]2014高考物理一轮精细复习
  •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基础知识夯实+综合考点应用+名师分步 奏详解压轴题,含精细解析) [想一想] 来自宇宙的质子流,以与地球表面垂直的方向射向赤道上空的某一点,则这些质子在进入地球周围的空间时,将相对该点向哪个方向偏? [提示] 地球表面地磁场方向由南向北,质子是氢原子核,带正电荷.根据左手定则可 ...

  • 圆周运动专题(一)[圆周运动中的临界问题]
  • 圆周运动专题 (一)圆周运动中的临界问题 教学目的:理解圆周运动中的动力学特征:掌握圆周运动中临界问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培 养学生正确分析物理过程.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的能力. 教学重点:有关圆周运动中临界问题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1. 线速度 2. 角速度 3. 周期和频率 ...

  • 高一物理洛伦兹力作用下的圆周运动问题
  • 洛伦兹力作用下的圆周运动问题分析 一.偏转问题 例1. 如图1所示,半径R=10cm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边界跟y 轴相切于坐标原点O ,磁感应强度B=0.332T,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在O 处有一放射源S ,可沿纸面向各个方向射出速度均为v=3.2×106m/s的a 粒子,已知m a =6.64×10- ...

  • 圆周运动中的临界问题周期问题学生1
  •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没有加速度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是不变的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甲沿着半径为R的圆周跑道匀速跑步,乙沿着半径为2R的圆周跑道匀速跑步,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乙各自 ...

  • 物理中的数学逻辑
  • 高考冲刺:逻辑推理与数学方法的运用--极限和临界问题 审稿:李井军 责编:代洪 高考动向 整个物理学处处体现着科学的方法.思想和精神,这些科学的方法.思想.精神.产生于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同时它也有力推动着物理学.乃至其它学科的发展.掌握这些方法和思想对分析解决物理问题不仅是大有脾益,更是不可或缺的. ...

  • (全国通用)2015届高考物理大二轮专题复习 知识回扣清单 倒数第4天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光和电磁波
  • 倒数第4天 选修3-4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光和电磁波 - 1 - 1.简谐运动的周期性对我们研究问题会带来什么影响?简谐运动的对称性有哪些? 答案 (1)简谐运动的周期性,会使研究的问题具有多解的可能性. (2)简谐运动的对称性 如图,物体在AB 间做简谐运动,O 点为平衡位置,C .D 两点关于O ...

  • 第十四章 超超临界锅炉水动力特性
  • 第十四章 超超临界锅炉水动力特性 超临界锅炉的一些问题是由于工质特性的变化引起的,要理解超临界锅炉的特点,首先要对超临界压力时工质的特性变化有较多的了解.由于汽水密度差在超临界压力时消失,所以无法进行汽水分离,决定了超临界压力不能使用带汽包的具有水循环的锅炉.只能使用直流锅炉或其它类似于直流锅炉的锅 ...

  • 板块七 思想.方法.模型
  • 板块七 物理思想.模型与方法 经历了艰苦的新课程学习.细致的第一轮复习,物理不再是那么难学,物理也是有章可循的.第二轮的复习不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升华提高的过程,现就如何搞好第二轮物理复习作以下三个方面的探讨. 一.物理思想之感悟. 从感性角度上讲物理知识是"死"的,物理学科 ...

  • 临界 极值
  • 临界 极值问题 相遇追击问题 低难题.汽车正在以 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在它的正前方x 处有一辆自行车以4m/s的速度 2 做同方向的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a = - 6m/s的匀变速运动,若汽车恰好碰不上自行车,则x 的大小为( )C A .9.67m B .3.33m C.3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