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尚学版货币银行学课后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货币的微观功能和效用

1.怎样理解货币的不同定义?

货币的不同定义主要是由于研究货币问题时着眼点、目的性的不同,或在依据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上存在差异所造成的。

2.马克思的货币定义是什么?

马克思认为货币是一种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首先,货币作为一种商品,它同时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种属性。其次,由于货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使得货币与一般商品又有所区别,这种区别表现在货币不仅具有以其自然属性所决定的特定使用价值,又有以其社会属性所决定的一般的使用价值,即充当一般等价物和交换手段。总得来说,货币即是一种由商品交换发展所产生的固化的一般等价物。

3.从价值形式的演变导出货币的产生,其思想逻辑是什么?

简单价值形式中的等价物———扩大的价值形式证明价值的无差别性,暴露了物物直接交换的缺陷——— 一般等价物的出现———货币的产生。

4.为什么说货币是核算社会劳动的工具?

在商品经济中,商品价值量的能否实现、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的能否向抽象劳动和社会劳动转化,以能否实现向货币的转化为标志,并最终以能否转化为货币来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的这种核算作用实现了产业之间、产品结构之间的自发调解,使之达到按比例发展。

5.怎样从流动性角度理解货币的定义和范围?

定义:在凯恩斯的货币理论中,货币是一种为人们提供流动性效用或灵活性效用的资产,对货币的需求就是一种对流动性或灵活性的偏好。

范围:拉德克利夫的报告认为,在大量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存在的情况下,真正影响经济的不是狭义的货币供给,而是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应该用流动性来定义货币,货币的范围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只具有货币交易媒介功能的货币供给,还应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所创造的所有的短期流动资产,这些流动资产不直接作为交易媒介,是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货币,是能够对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货币。

6.怎样理解货币是信用关系的载体?

在流通中,人们需要的是一种如愿实现商品交换的保证或信用,而不是货币材料本身。货币的交换基础不在于它的内在价值和自然属性,而在于其发行者的信用状况。完全没有内在价值的纸币能够取代黄金作为货币,不仅因为政府的强制推行,更因为它确实代表着政府的信用。政府的信用,就是货币的公信力,就是货币发挥功能的前提 。从中央银行角度看,任何增加的货币发行最终都显示为其负债的增加和货币持有人资产占有或债权的增加,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与货币持有人之间的信用关系的反映。

7.对货币划分层次是基于怎样的货币定义?货币层次一般是怎样划分的? 货币是基于货币是“流动性”的定义来划分层次的。

货币层次一般是按照货币流动性的强弱划分的。所谓货币流动性的强弱是指各种货币形态转化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的多少,它反映了各种货币形态作为流通手段和交付手段的方便程度。现金和活期存款流动性最强,被普遍列为第一层次;货币的第二层次中,一般包括各类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在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之后的货币一般是加进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属于第三层次。

8.谈谈货币形态演变的基本过程。

(一)实物货币:生产力尚不发达,商品交换仅仅能满足必要的生活和生产要求,货币既作为交换的媒介,又作为可用于大多数人生活和生产的使用价值,因而主要由自然物来充当。

(二)金融货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商品交易规模扩大,要求由价值更高且便于流通的币材充当价值尺度和交换手段的必然结果。

(三)信用货币:由于货币在充当交换媒介时,本身就包含着信用货币出现的可能性;并且由于生产和流通的进一步扩大,金属货币暴露出携带不方便和币材短缺的弊端,因此出现了信用货币。

(四)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电子化、信息化的支付工具,它反映出货币形态的一个总特征,那就是货币的载体已经由纸质转变为电子质,由实体转变为虚拟。

9.谈谈货币在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一)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易中充当媒介,使商品在不同的主人之间顺利地实现转换或流通。

(二)价值尺度:货币代表一定的价值单位,可用以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劳务、资产、负债、工程等的价值量大小,使各种价值物相互之间方便地进行比较。

(三)储藏手段:货币作为一般购买力的代表,通过推迟它用来交换实际物品和劳务的时间,能够为将来保存价值或财富。

(四)支付手段:现代经济生活中的种种支付如清偿债务、缴纳赋税、借贷、支付租金、利息、工资等,都是用货币完成的。

(五)世界货币:货币在经济主体的相互往来和贸易中充当媒介。

10.你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货币对其使用者的效用有哪些?怎样理解货币的边际效用

(一)供应流动性:货币作为被普遍接受的交易媒介和支付工具,具有最强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使人们便于随时进行交易和应付日常支出。

(二)预防不测:货币是一般性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代表着对实际财富的索取权。同时货币又具有储藏手段功能,这种功能使货币保有者能够将对财富索取权推延到将来使用,以防将来可能发生的一些不可预料的或不确定的支出。

(三)转换资产和转移财富:货币是最具灵活性或流动性的资产,它在转换为其他资产形式时,不存在由于自身的质量、价格、市场需求等诸多原因而被拒收的障碍,它能够给其持有者带来自由转换其他资产的便利。同时当财富需要在经济主体之间相互转移时,它也是最为方便和灵活的形式。

(四)投机:持有货币是实现投机行为不可或缺的条件。

(五)提升信誉:人们判断一个经济单位的信誉高低,不仅要看其反映总体实力的指标,还要看一些反映其现时财务运行运营状况,尤其是对外清偿能力状况的指标。这些指标的正常或改善,主要取决于经济单位保有货币数量的多少和其他资产转换为货币能力的大小。

货币边际效用:货币保有者保有货币的数量越多,他们从增加的货币保有量中得到的追加满足就越小。具体的说就是,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相比,增加一个单位的货币对他们各自的重要性有着天壤之别。

第二章 微观金融活动方式

1.怎样理解“金融”一次的含义?

在中国通常把金融概括为货币资金的融通,内容包括与货币流通和信用有关的经济活动。它通常把货币资金融通与信用连在一起,信用的基本特征就是价值的有偿转移,那么,金融活动主要包括那些以有偿方式转移价值或融通货币资金的活动。

2.为什么说金融活动是在储蓄、投资均衡过程中产生的?家庭、企业和政府单位在作为金融活动主体时的特点怎样?

金融活动的目的就是克服货币资金运动中储蓄和投资不均衡的矛盾:既以其有偿融资所具有的利益激励满足盈余单位的收益要求,又以其方便灵活的形式和工具满足赤字单位的融资要求。可见,金融活动是在储蓄和投资在各单位之间均衡分布的过程中产生的。

家庭作为金融活动主体:家庭常常是盈余单位,其作为金融主体的基本特征是充当货币资金的供给者。

企业作为金融活动主体:从总体上看,多数企业在多数情况下是投资需求大于自身的储蓄供给,他们作为金融主体的基本特征是充当货币资金的需求者。

国家作为金融活动主体:就多数国家的多数年份来看,政府是赤字单位,他们作为金融主体的基本特征是充当货币资金的需求者。

3.什么是商业信用?什么是商业票据?商业票据何以成为融资工具?融资票据是怎么一回事?

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即工商企业之间在从事商品购销活动中,因为采用赊销或预付货款的方式而产生的信用。 商业票据:商业信用活动中用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

商业票据有利于确立债权、债务企业双方的权力和义务,使双方的权责受到法律保护;有利于企业按期结算款项;有利于企业扩大销售渠道;有利于银行参与商业信用;票据背书或转让简化了交易手续,减少了企业对资金的占用。 从而商业票据成为一种有效的融资工具。

融资票据是在当事人双方没有发生真实商业交易的情况下直接达成协定后产生的,一方作为债权人签发票据,另一方则作为债务人表示承兑,发票人要在票据到期前把款项交给付款人,以备付款人清偿只用。

4.何谓信用中介?银行信贷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信用中介是指在信用活动中由金融机构充当货币资金贷出者和借入者的集中代表,使借贷双方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建立信用关系,完成融资。

5.什么是证券融资?证券融资有哪些特点?

证券融资是资金盈余单位和赤字单位之间以有价证券为媒介实现资金融通的金融活动。

证券融资的主要特点是:(1)资金赤字单位和盈余单位直接接触,形成直接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没有另外的权利义务主体介入其中。(2)证券融资是一种强市场性的金融活动。(3)证券融资是在由各种证券中介机构组成的证券中介服务体系的支持下完成的。(4)证券融资是一种长期融资。

6.什么是股票?普通股票有哪些主要特征?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投资者用以证明其向公司投资并拥有所有者权益的有价证券。

普通股票的主要特征有:(1)非偿还性。(2)盈利性。(3)参与性。(4)风险性。(5)流动性。

7.什么是公司债券?作为融资工具,它与股票和银行贷款相比有哪些特点?

公司债券是公司或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按照约定条件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债务凭证。

特点:(1)公司债券和股票的最大不同在于其投资者是发行公司的债权人,而不是所有人。从成本上看,债券利息是固定的,不参与公司的利润分配,因此利息成本固定,但债券的利息是在征税前扣除,而股票的利息是债后扣除,故债券的成本小于股票。(2)银行贷款的发放一般都是为补充流动资金短缺,而发行债券则是为了追加长期投资,银行贷款在数量、用途、期限、利率、偿还方式等方面要受银行的控制和监督,企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很小。相比起来债券的灵活性要大的多。

8.政府债券有那些类型,谈谈中国的凭证式国债、无记名国债和记账式国债。 类型:公债券(国债)、国库券(货币市场)、地方债券。

凭证式国债:是一种国家储蓄债,它以“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记录债权,凭证上标明购买者名称。凭证式国债为记名凭证,可以挂失,但不能上市流通,利息从购买之日算起。

无记名国债:是以实物券的形式记录债券的国家债券,有多种面值,不记名,不挂失,可以上市流通。

记账式国债:以记账形式记录债权,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统进行无纸化发行和交易,可以记名和挂失。

9.什么是保险?它有哪些主要种类?

保险是一种用集中起来的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用于补偿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预定的范围内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或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约定的范围内发生死亡、伤残、疾病以及到达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时来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经济行为。

财产保险:它是一种以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作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人身保险:它是以人的生命和身体机能作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责任保险:它是以被保险人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

信用保证保险:它是以被保险人在信用关系和销售关系中因一方违约而造成经济损失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10.什么是信托?它有哪些特点?

信托是一种为了一定的目的,将自己的资金或财产委托他人代为运用或管理的行为。

特点:(1)财产所有权发生转移。(2)信托资产的收益归信托关系中的受益人所有。(3)信托根据资产营运的实际盈亏状况分配收益和返还本金。

11.什么是租赁?现代租赁有哪些特征?

租赁是以收取租金为条件,将财产或物品的使用权让渡给他人的经济行为。 特征:(1)以融资性租赁或金融租赁为主要形式。(2)是以专业化租赁公司为中介,实现租赁资产由供货商向使用者的转移。

12.什么是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各自的有点和不足在哪里?如何理解两者的关系?

直接金融:资金盈余者与需求者作为供求双方,直接在市场上建立债券,债务关系。

间接金融:资金的供求双方不直接发生债权债券关系,而是由金融机构以债务人和债权人身份介入其中。

直接金融的优点:

(一)资金供求双方有较多的选择自由。在直接金融中,资金供求双方直接接触,在融资时间、期限、利率、数量、资金用途等方面有较多的选择自由。

(二)通过直接金融筹集的资金,使用期限较长。债券持有人往往只能在债券的期限到达后才能向发行者兑取本金,股票一经购买则不能向发行者退股,这样,发行债券和股票的筹资者就可获得比较稳定的资金来源

(三)直接金融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直接金融主要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资金供求双方都直接受制于市场机制的作用,都按市场确定的价格进行资金交易,由市场机制将资金盈余者的资金引向效益好、实力强、出价最高的资金需求者。筹资者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提高其社会知名度和信誉,同时也使自身的经营管理置于广泛的社会监督之下,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直接金融可以使筹资者的资本和生产经营规模迅速扩大。直接金融通过资本市场的资产重组机制可以使筹资者的资本和生产经营规模迅速扩大,进而使其产品经营转变为资本经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直接金融的缺点:

(一)对于贷款者(资金供应者)来说,直接金融的风险比间接金融更大,因为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不排除发行直接证券的部门有经营亏损和破产倒闭的可能,而这种风险只能由贷款的一方独自承担。

(二)直接金融得以发生,必须以交易双方在资金借贷的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均有一致的要求为前提条件,而这一条件不是总能得到满足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影响资金融通。

(三)在金融市场欠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直接金融证券的流动性较弱,变现能力较低。

间接金融的优点:

(一)灵活方便。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借贷双方的中介,可以提供数量不同的资金和不同的融通方式以及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来满足供需双方融资选择要求。

(二)安全性高。在直接金融中,资金融通的风险主要由债权人独自承担,而在间接金融中,由于金融中介机构的资产与负债是多样化的,某一项融资活动的风险便可由多样化的资产和负债结构分散承担。

(三)证券流动性强。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誉高,所发行的间接证券大都具有“准货币”的性质,易被人们接受。即使在金融市场欠发达的国家或地区,银行的间接证券一般也容易变现或转手。

(四)作为间接金融活动主体的金融中介机构,一般都有相当大的规模,其资力也十分雄厚。因此,它们可以雇佣各种专业人员对融资活动进行分析,也有能力利用现代化的工具从事金融活动,还有可能在地区、国家、甚至世界范围内调动资金。据此,间接金融提高了金融的规模经济。 间接金融的缺点:

由于在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之间加入了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中介,资金供需双方的直接联系被割断,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投资者对企业生产的关注和筹资者对使用资金的压力和约束力。同时,由于中介机构提供服务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增加了筹资的成本。

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的关系:(1)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可以相互转化。(2)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可以相互促进。

13.什么是资产证券化?以银行贷款证券化为例,说明其一般过程和意义。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的行为,使其具有流动性。

银行贷款证券化的过程:

(一)由贷款原发放银行为发起人,根据其融资要求,把贷款捆绑为一个贷款组合。

(二)原贷款银行向作为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人的特设金融机构出售贷款组合,双方签订贷款组合买卖合同。

(三)证券发行人做发行前的各项准备,包括:与贷款出售银行或其附属公司签订贷款服务合同,与受委托人签订信托协议,与证券承销商签订承销协议,聘请信用评级机构对贷款组合和证券化安排的信用度进行内部评级,并向投资者发布评级结果。

(四)证券发行人与承销商协商确定证券发行价格、发行时间、证券收益率等发行条件,并签订正式协议。

(五)发行人获得证券发行收入,向贷款出售银行支付购买贷款组合的价款,向各类服务机构支付报酬。

(六)发行人将一部分资产支持证券向交易所申请上市,以满足投资者对证券流动性的要求。

(七)贷款服务机构和信托机构分别负责贷款本息的收回和对证券投资者偿付证券本息。

第三章 金融中介服务体系

1.金融中介服务体系一般包括哪几类机构?

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包括:商业银行、投资性金融机构、契约型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四大部分。

2.什么是商业银行?其本质特征是什么?它有哪些主要职能?

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的,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主要经营工商业放款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的本质特征:(1)商业银行是企业,具有企业的一般特征。(2)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金融企业,它的经营对象是货币和资金,业务活动范围是货币信用领域。(3)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银行。在经营性质和经营目标上,商业银行区别于中央银行和政策性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

(一)信用中介职能: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资金集中起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社会经济各个部门。

(二)支付中介功能:在经营的过程中,银行为客户保管货币,代客户支付贷款和各种费用,为客户兑付现金等。

(三)调控媒介职能:银行通过其自身的业务活动,客观上对经济和金融活动从多方面发挥了调控功能。

(四)金融服务职能:商业银行凭借自身的优势,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

(五)信用创造职能: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商业银行在银行信用的基础上创造了可以代替货币的信用流通工具。同时商业银行可以经营各种存款业务,并且以转移存款的方式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转移支付。

3.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有哪些?

(一)负债业务: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根据资金来源的渠道不同,通常将其分为自有资本、存款业务和其他负债业务三大类。

(二)资产业务: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业务,也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渠道。资产业务分为贷款业务和投资业务两大类。

(三)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通过为客户办理支付、进行担保和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四)商业银行业务的创新:随着金融业不断超越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使得银行业务的品种、工具、服务手段也得到了更新。

4.自有资本对商业银行的意义何在?银行如何掌握最佳的资本量?

自有资本对商业银行的意义:

(一)自有资本作为商业银行信誉的基础,对存款人的安全和银行自身的安全起保护作用。

(二)自有资本是银行维持业务经营的基本前提。

(三)自有资本要求银行经常保持充足的资本比率,可以限制其不合理的资产扩张,便于银行管理当局实施对银行的监管。

最佳的资本持有量是资本边际成本最低时银行所实际拥有的资本量。

5.商业银行如何经营好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

经营存款业务:吸收存款重在提高稳定率;吸收存款要注重降低存款成本率;吸收存款要与资产安排相匹配,以提高存款的经营效果; 吸收存款要达到规模要求,取得最佳规模效益等。

贷款业务:制定好贷款经营的基本政策;安排好贷款资产组合;确定贷款限额;科学合理地划分贷款权限;做好贷款信用分析;确定合理的贷款价格;监控贷款质量等。

6.谈谈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投资的意义及主要投资对象。

意义:1.获取收益;当银行出现部分闲置资金时,将资金投资于证券就是增加赢利的最佳选择。2.降低风险;证券投资的组合比贷款更为灵活,选择性比贷款强,自由度较高,并且证券投资的资金可以随时在市场上收回和转换。3.补充资产流动性;银行的证券投资可以作为银行的二级储备,当现金资产不能满足流动性的需要时,可以运用二级储备补足。

主要投资对象:政府证券投资;政府机构证券投资;地方政府证券投资;公司证券投资。

7.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有哪些?

(一)汇兑业务,是银行代客户把现款汇给一地收款人的业务。

(二)结算业务,是银行将客户的款项从付款人帐户转划到收款人帐户而完成客户间的货币收付活动的业务。

(三)代理业务,是商业银行接受客户委托办理有关事宜的业务,只要有代理融通、保管箱出租、代客买卖等。

(四)信托业务,是商业银行受客户委托,代为管理、营运、处理有关财产的业务。

(五)租赁业务,是商业银行通过所属的专业机构将大型设备出租给用户使用的业务。

8.简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

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主要有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和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

(一)资产管理理论。资产管理是商业银行的传统管理办法,其中资产流动性的管理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银行经营业务的发展,其理论历经了如下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商业贷款理论,又称真实票据论。这一理论认为:为了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贷款应是短期和商业性的;银行办理短期贷款一定要以借款人的真实交易为基础,要有真实的商业票据作为抵押或贴现。这种理论的不足在于:未考虑到经济发展对信贷多样化的需要、银行存款的相对稳定性和贷款清偿的外部条件,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第二阶段:可转换理论。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可以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可转让证券上。由于这些盈利资产能够随时出售,转换为现金,所以贷款不一定非要局限于短期和自偿性投放范围。可转换理论的产生,使商业银行资产范围扩大,业务经营更加灵活多样。但该理论的不足在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银行的流动性问题。第三阶段:预期收入理论。认为银行回收贷款的资金来源应该是依靠借款人将来的预期收入。这种理论的提出,推动商业银行业务向经营中长期设备贷款、分期付款的消费贷款和房屋抵押贷款等方面扩展。但它显然也有缺陷,银行的部分贷款由于期限长、预期收入难以把握,加大了银行信贷经营上的风险。

(二)负债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60年代,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商业银行管理的重点由资产转向负债,主张以借入资金的办法来保持银行流动性,从而增加资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负债管理开创了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新途径。这一理论的不足是:容易导致银行负债结构中的短期资金来源比重过大,增加了经营风险,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

(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认为,单纯的资产管理或负债管理,都难以在经营上达到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三者之间的均衡,只有对资产和负债同时进行协调管理,才能达到银行经营的总目标。经过整个80年代延及今日,一直都是多数商业银行主流的经营管理思想。

(四)商业银行经营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的地位受到削弱,银行发展的重心和银行竞争的焦点已逐渐转向金融服务领域,以服务为重点的经营管理理论应运而生。主要有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和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提倡从正统的银行资产、负债业务以外去寻找新的经营领域,开辟新的盈利源泉。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强调企业全体与顾客满意的管理概念。顾客的绝对满意是这一理论的主要关心点和立足点,在追求“顾客绝对满意”的目标下,变革银行文化和组织制度。

9.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方法有哪些?请重点谈一谈“缺口管理法” 主要管理方法有:资金汇集法、资产分配法、数学模型法、缺口管理法等等。 缺口管理法是一种把利率作为联系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的关键性因素,以利率管理为核心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缺口管理法主要分为两种:(1)利率敏感性

缺口管理方法。基本思路是:银行可以根据利率变动的趋势,通过扩大或缩小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之间缺口的幅度,来调整资产和负债的组合及规模,以达到盈利的最大化。(2)持续期缺口管理方法。具体做法是:在任何一个既定时期,计算资产加权平均到期日减负债加权平均到期日的差额,即持续期缺口。如该缺口为正,则说明资金运用过多;反之,则资金运用不足,应根据外部环境进行调控。

10.投资性金融机构有哪些主要类型?

主要类型有:证券经营机构;证券投资咨询服务机构;证券交易组织机构;证券结算登记机构;证券金融公司或称证券融资公司;投资基金。

11.什么是投资基金?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投资基金是一种以追求投资收益回报为目标,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由发起人以发行基金单位方式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汇集起来,有基金托管人托管,有管理人以组合投资的方式将资金运用于各种金融资产投资的投资组织形式或集合投资制度。

主要类型:

(一)封闭型和开放型基金。

(二)成长型基金,收入型基金和平衡型基金。

(三)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期货基金,期权基金,认股权证基金,价格指数基金。

(四)美元基金,日元基金,欧元基金。

(五)国内基金,国际基金,离岸基金,国家基金。

12.什么是投资银行?它与商业银行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投资银行是从事证券承销、证券交易、公司并购或资产重组、项目融资、风险投资、基金管理、投资顾问等多种业务的投资性金融机构。其基本特征是综合经营资本市场业务。

区别:从市场定位看,投资银行是资本市场的核心,而商业银行是货币市场的核心;从融资方式看,投资银行服务于直接融资,而商业银行则服务于间接融资;从业务重心看,投资银行的业务重心是证券承销,而商业银行的业务重心是存款和贷款;从基本收入或利润来源看,投资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佣金,商业银行的利润则主要来自存贷款利息差;从经营管理策略或方式上看,投资银行倾向于业务开拓和获取风险收益,而商业银行则倾向于稳健经营。

13.试述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注意其中的一些主要概念,如:公募发行、证券承销、投机、套利、做市商、公司并购、杠杆收购、过渡贷款、垃圾债券、反收购、项目投资、风险资本,等等。

(一)证券承销:证券承销是指在公募发行条件下投资银行以承销商身份依照协议包销或分销发行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业务活动。所谓公募发行是指在证券市场,由发行者向非指定的广大投资者公开销售证券。

(二)证券交易:证券交易业务是指投资银行在证券交易市场上作为经纪商从事代理证券买卖业务,以获得佣金收入,作为自营商,运用自有资本自行买卖证券,从中赚取买卖差价的经营活动。

(三)公司并购:公司并购业务是指投资银行在公司收购兼并活动中,作为中介人或代理人为客户公司提供决策和财务服务,或作为产权投资商直接投资于并购公司产权,获取产权交易差价的业务活动。

(四)项目融资:项目融资业务是指投资银行在项目融资过程中所提供的各种服务性业务。项目融资是一种以项目未来的现金流量和项目本身的资产价值为偿还债务的担保条件,以银行贷款为主要资金来源,以对项目发起人无追索权或只有有限追索权为特征的特殊融资方式。

(五)风险资本投资:投资银行为风险资本投资者在募集资金、风险公司上市、投资变现等诸多方面提供代理和财务技术服务,以获取佣金,或自己发起并运作和管理风险资本基金,以获取风险回报的业务活动。

投机:从证券价格变化中谋取利益。套利:从资产相关价值错位中套取收益。做市商:具备一定实力的投行,可以做为做市商,不断地向公众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买进卖出价格,并接受公众的买卖要求,以投行自身的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杠杆收购:收购公司利用借入资金来收购目标公司。垃圾债券:由经营状况恶化的公司发行的债券。过度贷款:投行为只有少量资本的公司寻找贷款机构,为其债券发行,寻找投资者。反收购:通过一定手段抵制收购。 项目融资:投行在项目融资过程中所提供的各种服务性业务。风险资本:投行为风险资本投资者在募款、风险公司上市、投资变现等方面提供代理和财务技术服务,以获得佣金,或自己发起并运作风险资本基金,以获得风险回报的业务活动。

14.什么是保险公司?谈谈其业务经营的主要环节。

保险公司是经营保险业务的经济组织,是以吸收保险费的形式建立起保险基金,用于补偿投保人在保险责任范围内发生的经济损失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主要环节:

(一)保险展业:保险公司进行市场营销,向客户推销保险商品和服务的活动。

(二)核保和录保:这是保险人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投保要求进行审核,判断和决定是否接受投保的过程,是控制保险业务质量的最主要环节。

(三)保险理赔:这是保险人处理有关保险赔偿责任的程序及工作。

15.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其主要类型有哪些?

主要特征:由政府或政府机构发起、出资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以贯彻和配合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的金融机构。特征:有政府的财力支持和信用保证 ;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 ;具有特殊的融资机制 ;具有特定的业务领域。

主要类型:按活动范围:国内机构和国际性机构(如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亚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国内机构又可分为全国性机构和地方性机构两大类;按有无分支机构:单一型和多层型两类机构;按业务领域和服务对象的特征:经济开发、农业、进出口、住房、环境保护、存款保险、中小企业、国民福利等;按业务的单一性和综合性:专业性机构和综合性机构。

第四章 金融商品价格

1.利息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收益的资本化?

利息的本质是借入者对贷出者让渡了货币资本的效用和时间价值的一种补偿。 收益资本化是指将各种具有特定收益的资产在与利率的比较中表示出价格。

2.简述利率的主要种类。注意各相关利率概念之间的联系。

(一)市场利率和官定利率

市场利率是指由借贷资本市场上的供求双方在市场规律支配下自由确定的利率;官定利率是指由中央银行或政府金融管理部门确定的利率。

中央银行制定利率(官定利率)主要依据是市场供求状况和宏观经济政策走向,中央银行制定和公布的利率一般都会对市场利率产生重要影响。

(二)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是指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以名义货币所表示的利率。实际利率是指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后的利率。

以r代表名义利率,以i代表实际利率,以p’代表物价变动率。r=i+p’ 或 i=r-p’。 当p’为正时,实际利率小于名义利率。当p’为负值时,实际利率大于名义利率。若正值的p’即通货膨胀率大于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则成为负数,称为负利率。说明在通货膨胀率高于借贷活动中支付的利率时,借贷活动不但没有获得实际收入,反而产生实际购买力下降的损失。

(三)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内都执行同一水平利率。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利率要依据借贷双方约定的调整方式发生变动的利率。

在市场利率稳定,物价稳定的前提下,采用固定利率可以方便借贷双方准确的计算资金成本和收益;在市场利率不稳定,物价波动,接待期限长的情况下,采用浮动利率避免不利的市场利率带来的损失和购买力贬值的损失。

(四)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中分别实行的利率。正常情况下,贷款利率必须高于相同期限的存款利率,贷款的平均利率水平必须高于存款的平均利率水平。是银行机构最基本的业务收入来源。

(五)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

一般利率是按照正常标准执行的利率。优惠利率是指对于需要给予重点扶持的贷款对象和贷款项目所执行的低于正常标准的利率。

(六)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

以一年期以内为短期,一年期以上为长期。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长期借贷的利率水平要高于短期借贷。

(七)单利与复利

单利与复利根据一定接待期限内利息的计算方法不同来划分。单利计息方法的特点,只按照原来本金计算利息。若A代表本金,r代表利率,n代表借贷期限,I代表利息额,S代表本金和利息之和,则单利的计算公式为:

I=Arn S=A(1+rn)

复利计息是指要将整个借贷期限分割成若干段。前一段按本金计算的利息要加到本金中,形成增大了的本金,作为下一段计算利息的本金基数,直到每一段的利息计算出来,加总之后,就得出整个借贷期的利息。S=A(1+r)^n I=S-A

(八)基准利率和金融机构利率

基准利率是指在利率体系中带动和影响其他利率的利率。大多数国家的基准利率为中央银行再贴现率;金融机构利率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存贷款等信用活动中所执行的利率。基准利率的变动对商业银行的利率产生影响。商业银行利率的变动,又会进一步影响到市场上其他各种利率。

3.马克思利率决定理论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利息是借贷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瓜分,剩余价值表现为利润,因此,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利息额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平均利润率。

利息的最高界限就是利润,利润的最高界限就是平均利润率,利率的变化范围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平均利率水平的变动趋势主要受平均利润率变动趋势的影响,由于平均利润率是在技术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逐渐下降的,因此从长期来看,平均利率水平也是不断下降的。但是短期内,平均利润率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利率水平也是稳定的。

4.简述储蓄、投资决定利率的理论。

西方经济学传统的利率决定理论认为,利率是由经济中的实际因素——储蓄和投资决定的。

庞巴维认为:利息来自人们对现有财货的评价大于对未来财货的评价,人们将价值较大的现有财货交换为价值较小的未来财货,就要求对这种由时间延续而产生的价差给予补偿,就是利息。因此,利息人们节制对现有财货的消费,转而进行储蓄所形成的。

费雪认为:人们自愿储蓄或者自愿推迟消费的心理倾向或耐心是资本供给的决定性因素,而资本需求的决定性因素是投资机会。

马歇尔认为:储蓄构成资本的供给,投资构成资本的需求,储蓄与投资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利率。在马歇尔的理论中:储蓄和投资作用为资本的供给和需求,二者的变动和均衡过程影响和决定利率。利率的变动可以自动调节储蓄和投资,利率降低,人们的储蓄报酬减少,投资的成本降低,就会导致储蓄减少,投资增加。相反,利率提高,则会刺激人们增加储蓄减少投资。

5.简述货币供求决定利率的理论。

利率不是在产品市场上由储蓄和投资决定,在货币市场上由货币的供求决定的,当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时候,利率上升,反之,利率下降。利率决定于货币市场供求的均衡水平。

6.简述可贷资金供求决定利率的理论。

利率决定过程中既有实际因素——储蓄和投资,又有货币因素——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给——储蓄S加新增加的货币供给△M和可贷资金的需求——投资I加新增的货币需求△H共同决定的,决定均衡利率的条件是可贷资金供给等于可贷资金需求。即:S+△M=I+△H

7.简述IS-LM利率决定模型。

决定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变量有4个:存储S 投资 I 货币需求 L 货币供给 M。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只有在同时达到I=S, L=M 时才能实现。

以收入Y为横座轴,以利率I为纵座轴的平面图中,LM曲线代表所有能够时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相等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IS曲线代表所有能够使存储和投资相等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LM曲线和IS曲线的交点就决定了同时满足L=M 和I=S 使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共同达到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

8.比较各种利率决定理论的特点。

马克思的理论注重对利息来源本质的分析,因而得出利率受平均利润率决定的理论。西方经济学传统的利率理论注重非货币的实际因素对利率的决定作用,以为利率是由存储和投资的均衡所决定的,而存储取决于人们的“时间偏好”,“节欲”“等待”的实际因素,投资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凯恩斯之后的利率理论,开始分析货币供给对利率的决定性作用,但在决定利率的各种原因的取舍上存在明显的不同,凯恩斯只强调货币供求对利率的决定作用,并提出了颇具影响力的“流动偏好”利率理论。罗宾逊和俄林等人的实际因素和货币因素在利率的决定中的作用,希克斯和汉森提出的IS-LM模型,将收入因素导入利率分析,使利率分析成为一种系统分析存储、投资、消费、收入、货币供给、货币需求与利率水平及其变动的各主要因素和这些因素对利率的作用机制。

9.什么是外汇?其主要种类有那些?

外汇有动态和静态之分:动态意义上的外汇,是指人们将一种货币兑换为另一种货币,用于清偿国际债权债务的行为;静态意义上的外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外汇泛指一切用外币表示的财产,狭义外汇专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以进行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种类:(1)外国货币包括纸币和铸币。(2)外币有价债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3)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4)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5)其他外汇资产。

10.谈谈汇率的标价法和汇率的主要的种类。注意各相关汇率之间的联系。 直接标价法:将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标价法。

汇率的种类:

(一)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

基本汇率:本币于所选定的对本国对外经济交往最大的关键货币之间的汇率。 套算汇率:根据确定的基本汇率套算出本币和外币的汇率。

(二)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

买入汇率是指银行向客户买入外汇时执行的汇率

卖出汇率是指银行向客户卖出外汇是执行的汇率

(三)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即期汇率又称现汇汇率,是指外汇买卖双方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之内办理交割时所用的汇率。

远期汇率又称期汇汇率,是指买卖双方事先约定的,据以在未来一定日期进行的交割的汇率。

即期汇率一般是远期汇率确定的基本依据

(四)电汇汇率,信汇汇率,票汇汇率

电汇汇率:指银行在外汇买卖中利用电讯方式进行外汇资金的划转所使用的汇率。

信汇汇率:以信函方式完成外汇买卖中外汇资金的划转所使用的汇率。 票汇汇率:指银行以汇票为支付工具进行外汇买卖时所使用的汇率。

信汇汇率要低于电汇汇率,票汇汇率要低于电汇汇率。

(五)开盘汇率和收盘汇率

开盘汇率是指外汇交易的银行在当日外汇交易开始报出的第一个外汇汇率。 收盘汇率是指外汇交易的银行在当日外汇交易终了时使用的汇率。

(六)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

官方汇率是指官订汇率,是一国货币管理当局所公布的汇率,具有法定性质。 市场汇率:市场汇率是外汇管制较松的国家自由外汇市场上进行外汇交易的汇率。

(七)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固定汇率:指一国的汇率基本固定,同时又将汇率的波动限制在一个规定的范围之内。

浮动汇率:依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自由涨落,货币当局不做干预的汇率。

11.简述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

每一种货币在本国购买商品和支付劳务的能力,将不同货币的购买力进行比较,就能确定两国的汇率,由于货币的购买力是通过商品的价格水平反映出来的,因此可以用两国的物价水平变化状况的比较来确定汇率的变动。

12.简述利率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

在资本自由流动且不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正常的外汇抛补和套利活动将导致利率较低国家货币远期差价为升水,利率较高的国家货币的远期差价为贴水,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价等于两国利率之差。

13.简述国际收支决定理论的基本思想。

把汇率看成是两国产品的相对价格,认为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是决定对外汇供求和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一国对进口商品的支出数量决定对外汇的需求,外国对本国的出口商品的支出决定外汇的供给,这种以经常项目尤其是进出口贸易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收支引起的外汇资金的流量的供给和需求决定汇率水平及其变动,而外汇的变动又反过来影响国际收支的变化。国际收支于汇率的变动的相互影响是通过收入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来实现的。

14.简述货币供求决定理论的基本思想。

汇率不是两国产品的相对价格,而是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汇率是由相关国家货币存量的供求和人们的预期所决定。当一国货币市场供求失衡后。国内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受到冲击,在开放条件下,由于国内外市场是相互联结的,因此会出现国际商品套购和资本套利。在套购和套利的过程中,汇率随之发生变化,达到使货币市场重新回到均衡状态的要求。

15.简述资产组合决定论的基本思想。

汇率是人们愿意持有的本国和外国资产存量的相对价格,人们对以本币为价值和以外币面值的金融资产的选择,对汇率水平及其变动起决定性作用。人们可以将一定的财富投资于各种不同的资产,其中包括本国和外国的货币和债券,当人们通过选择国内和国外的不同资产调整其财富配置时,就会引起对本国货币和外汇的要求和供给发生变化,由此导致汇率的变动。

16.谈谈有价证券的特征和价格决定的基本规律。

有价证券通常称为资本证券,它是具有一定票面金额并能给其持有者带来一定收益的财产所有权凭证或债权凭证。有价证券相比一般金融产品来说,尤其在收益性、风险性和虚拟性方面具有明显特性。有价证券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金融商品。有价证券的虚拟性表现在:证券集中的资金的实际营运价值和证券本身的市场价值是分离的。

价格决定的基本规律:决定证券价格水平及其变化的并不是证券的名义价值或面额,而是证券的收益水平和借贷市场利率水平的比较。在借贷利率一定的情况下,证券的收益水平越高,其价格越高;在证券收益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借贷利率越高,证券的价格越低。

17.谈谈债券和股票价格确定的基本方法。

若以V代表资产的内在价值,Ct代表第t期的现金流收入,r代表市场利率或贴现率。那么,资产的价值可用公式表示为:(书P160)

(一)贴现债券。又称贴息债券或零息票债券:若以p代表债券价格,以A代表面额。以r代表市场利率。以t代表债券偿还期限,则债券价格的公式为:(书P160)

(二)一次性偿还的付息债券:若以S代表到期支付的本金和利息之和。价格p、市场利率r、期限t。则,债券价格的公式为:(书P160)

(三)分期付息的定息债券:若以c代表每期的固定利息,以A代表本金活面额。其余变量价格p、市场利率r、期限t。则债券价格的公式为:(书P160)

(四)无到期日的定息债券,又称永续债券。若以c代表每一期的固定利息收入,则债券价格的公式为:(书P160)

18.谈谈银行贷款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定价的主要模式。

商业银行所出售的贷款产品承担信用风险和期限不匹配风险。商业银行筹集资金的利息成本和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并维持与客户借贷关系所需要的非利息成本是影响贷款机构的主要因素。

定价模式:

(一)成本相加定价模式:贷款利率=可贷资金成本率+非资金性经营成本率+贷款风险溢价率+与其利润率

(二)价格领导模式

贷款利率=基准利率+违约风险溢价点数+期限风险溢价点数或贷款利率=基准利率*风险溢价乘数)客户盈利性分析模式

银行从客户 对客户提供贷款 对该客户提供贷款和其它 整体关系中 和其它服务的收入 — 服务的费用

得到的净税 = ——————————————————————————————*100%

前收益率 超出该客户存款的贷放资金净额

第五章 金融市场和金融工程

1.什么是金融市场?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定义:为各种金融活动和金融商品交易提供的场所、设施、规则、组织形式,以及由各种金融活动和金融商品交易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的总和。 分类:按中介特征: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按交易期限: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按交易程序: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第三市场和第四市场等;按交易对象或交易内容:票据市场、拆借市场、短期存贷市场、定期存单市场、回购协议市场、国库券市场、有价证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按场所特征: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按交割时间: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按市场地域: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2.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哪些条件?

(一)融通资金:金融市场提供了融通资金的专门场所和多种多样的融资工具,能够使具有各种不同的收益、风险偏好和流动性需求的资金交易者很容易找到满意的投资机会和获取资金的渠道,资金供需的巧合由个别性和偶然性变为一般性和必然性。

(二)配置资源和财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产生收入和财富的调整和配置效应。

(三)转移和分散风险:在一种有组织,有规则,并能提供各种专业化服务和信用保障的融资系统中进行交易,资金供需双方均在相同的规则和信息服务等条件下,各种可供选择的金融工具的收益和风险能够在这种统一的市场中被准确定价,所不同的只是市场参与者对收益和风险的偏好以及资产选择策略存在差异,具有不同收益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可利用金融市场上的各种避险工具如:期货、期权等,实现风险的转移,利用多种金融工具进行组合投资,以分散和降低风险;由金融市场组织的集中性交易,可以大大降低没有组织的分散交易所固有的风险。

(四)调节和反映经济状况:对经济的自发调节功能;管理当局实施对经济的主动调节创造了政策传递的机制和工具。

金融市场正常发挥功能的条件:(1)有完整和对称的信息。(2)有市场供求决定价格的机制。(3)有众多的市场参加者和丰富的金融商品种类 。(4)有良好的市场服务体系、管理和秩序,交易成本低廉。

3.货币市场有哪些主要特点?同业拆借市场、票据贴现市场、国库券市场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主要特点:融资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性小 ;可控性强。

(一)同业拆借市场:解决银行之间准备金头寸余缺的调剂问题;同业拆借利率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利率,是货币市场的核心利率,中央银行将同业拆借利率的变动作为确定和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依据。

(二)票据贴现市场:满足企业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短期融资的要求;票据贴现市场的供求状况和利率水平的变化,是中央银行观察和调控货币市场的重要窗口 ,为商业银行实现资产结构多元化,提高资产质量,降低资产风险找到一条合适的途径,同时还为中央银行运用再贴现率调控借贷市场和信用总量创造基础性条件。

(三)国库券市场:国库券发行市场为政府筹措短期资金,调节国库收支提供了有效途径;国库券流通市场为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投资和流动性安排提供了方便,为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创造了投资机会,为中央银行的金融宏观调控提供了市场基础。

4.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有何关系?

货币市场的供给形成了资本市场的需求,资本市场的供给形成了货币市场的需求;资金从货币市场流向资本市场,代表了货币市场供给的增加和资本市场需求的增加,资金从资本市场流向货币市场代表了资本市场供给的增加和货币市场需求的增加。

5.什么是证券发行市场?证券发行市场运行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证券发行市场是有价证券由发行者向投资者出售所形成的市场。

几个重要环节:1.选择发行方式;2.选择承销商;3.申请注册;4.确定发行价格;5.销售与承购。

6.什么是证券流通市场?证券交易所的基本职能有哪些?股票上市交易的基本程序是什么?典型的外场交易市场有什么特征?

证券流通市场是已经发行的证券在投资者之间转手买卖的市场,或者说是旧证券交易市场。

证券交易所的基本职能:组织证券交易。具体表现在:(1)为证券的集中交易提供所需的物质设施,包括交易大厅及各种电子化的交易操作系统等;(2)制定规章制度,对交易主体、交易对象和交易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以保证市场的公正、公平和有序。(3)提供证券价格等各种信息服务,由证券交易所发布的股票价格信息,常常是权威机构编制股票价格指数的可靠依据。(4)处理证券交易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纠纷。

上市交易的程序:(一)选择作为交易所会员的证券经纪商办理开户,与经纪商订立股票买卖委托契约。(二)遇有机会,随时通知受委托经纪商买入或卖出股票。(委托指令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市价委托,市场上最优价格交易;限价委托,某一特定价位或更有利价位的交易;停损委托,当价格朝不利方向变动达到某一临界点,执行交易。)(三)经纪商接到委托单,由其派驻在交易大厅的交易员执行买卖指令,成交后将“成交通知单”送达客户。(四)在成交后的规定时间内完成交割。(五)办理股票过户(变更股东名薄)(六)支付佣金

典型的场外交易市场的主要特征:(1)交易对象是非上市证券;(2)交易活动多在投资者与证券自营商之间单独分散进行,没有集中的交易场所;(3)交易程序简单,交易成本低廉。 (4)交易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 ;(5)交易活动所受的管制少、灵活性强,因而交易实现率高,绝大部分证券的流通和交易都是在场外交易市场上实现的。

7.股票价格指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有哪几种主要的计算方法?列举出中外主要的股票价格指数,并说明其基本特征。

作用:(1)综合反映股票价格变动的趋势,作为反映宏观经济景气状况和行业发展特征的重要指标;(2)综合反映股票市场投资的总体收益水平,作为判断个别资产组合收益水平的比较标准;(3)用以预测股票市场将来变化,为投资者的分析和决策提供依据;(4)作为股指期货市场的交易对象。

1.相对平均法:

2.综合平均法:

3.加权平均法:

4.几何平均法:

一些基本指数:道琼斯股价平均指数;标准普尔指数;日经道琼斯股价平均指数;伦敦金融时报指数;香港恒生指数;上证综合指数;上证30指数;深证综合指数;深证成分指数。

8.什么是金融工程?金融工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定义:对金融商品或金融工具的设计、开发和创新的过程。约翰·芬纳蒂的定义:将工程思维引人金融领域,综合地采用各种工程技术方法,设计、开发和实施新的金融产品,以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金融问题。洛伦兹·格利茨的定义:金融工程是应用金融工具,将现在的金融结构进行重组以获得人们所希望的结果。

基本特征:(1)核心内容是金融工具或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创造。 (2)本质是金融创新。(3)目的是通过设计、开发和应用金融工具,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或者使金融结构得到改善,金融的成效得到提高。成效一般主要体现在改善收益─风险组合或改善财务特性上面。

9.简述金融工程的基本要素。

(一)金融工程师:多为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投资银行家和那些从事资产证券化等业务创新活动的其他金融机构专家,以及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活动的投机专家。

(二)概念性工具:主要包括估值理论、证券组合理论等金融资产定价理论以及相关的会计、法律、税收知识等。

(三)实体性工具:是相对于概念性工具而言的,主要包括固定收益证券、权益证券、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合约、互换合约、电子化交易等,它们是金融工程师用以进行新的金融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实用工具。

10.什么是远期合约?说明其基本原理和两种主要形式。

远期合约: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确定时间,以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的合约。合约中要规定交易的标的物、有效期和交割时的执行价格等项内容。

基本原理:交易的双方----买入标的物的多方和卖出标的物的空方,他们能够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约定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说明在成交日远期合约的价值双方都为0.在合约的整个有效期,合约的价值是随标的物的市场价格的波动而变化的。当市场价格高于合约的执行价格时,由空方向多方按差价支付结算金额,对多方来说,合约的价值大于0,而当市场的价格低于合约的价格,则由多方向空方按差价支付结算金额,对空方来说,合约的价值大于0.

两种主要形式:

远期货币协议:一种进行远期外汇交易而签订的协议,在这种协议下,外汇买卖成交时,交易双方无须收付对应货币,而是约定在未来某个时间进行结算与交割。协议要规定外汇买卖的币种、数额、期限和汇率等内容。期限一般为1-6个月,最长一般不超过12个月,以3个月期限的居多。在实际外汇市场上的远期货币协议有将交割日确定为固定日期的直接远期外汇协议,也有将交割日确定为在两个日期之间择期的择期外汇协议。

远期利率协议:交易双方为避免将来利率波动的风险,或为在将来利率波动时获取投机收益而签订的一种协议。在这种协议下,交易双方约定从将来某一确定的日期开始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借贷一笔利率固定、数额确定,以具体货币表示的名义本金。远期利率协议的买方就是名义借款人,如果市场利率上升的话,他按协议上确定的利率支付利息,就避免了利率风险;但若市场利率下跌的话,他仍然必须按协议利率支付利息,就会受到损失。远期利率协议的卖方就是名义贷款人,他按照协议确定的利率收取利息,显然,若市场利率下跌,他将受益;若市场利率上升,他则受损。

11.什么是期货合约?说明货币期货、利率期货和股指期货三种金融期货的主要特征。

期货合约:为进行期货交易而制定的标准化合同或协议。期货交易是指买卖双方事先就交易对象或标的物(商品或货币、证券、股票价格指数等金融产品)的品种、数量、交割日期、交易价格、交割地点等达成协议,根据协议在未来的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以双方约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商品或金融产品;或者,也可以在交割前采取对冲的方式来避免实物交割。期货合约是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进行的,合约的许多内容不是由交易双方临时磋商确定,而是由交易所事先设定好的,除了交易价格由交易双方在交易所内公开竞价达成外,合约的其它组成要素包括标的物的种类、数量、交割日期、交割地点等,都是标准化的。 货币期货:货币期货是标准化的合约,交易的标的物是国际上公认的主要支付货币,交易期限是交易所规定的标准期限,交易数量根据交易所规定的标准交易单位确定,买卖双方在交易所内以公开竞价方式达成未来的收交价格。货币期货绝大部分不进行实际交割,只对差额进行清交。

利率期货:主要包括以长期国债为标的物的长期利率期货和以短期存款为标的物的短期利率期货。利率期货与其他期货合约一样,以合约的标准化为前提,通过经纪人在交易所内进行,交易者在参加交易时须在交易所的清算机构开立利率期货保证金帐户,并按交易所规定的比例交存保证金。在多数情况下,利率期货都是在到期前用相反的合约对冲,很少出现真实的交割。

股指期货:一种以证券市场的指数,如标普指数、恒生指数为行权品种的期货合约。交易时合约双方同意承担股票价格波动所引发的涨跌,把股票指数按点位换算成现金单位,以交易单位乘以股价指数计算出合约的标准价值。股票指数期货的最大特点为同时具备期货和股票的特色。首先是一份期货合约,即先期定价远期交货,仅付保证金;其次具有股票特征,因为指数代表着特定市场股票的价值。其交割形式与传统期货大相径庭,合约到期时,以结算指数与未平仓指数对比,投资者支付或收取两个指数折算的现金差额,即完成交割。

12.什么是期权合约?什么是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

期权合约:一种约定选择权的合约,即对标的物的

看涨期权,又称买权,就是合约购买者具有从合约卖出者那里买进某种标的物的权力的期权合约。看涨期权或买权赋予期权购买者买进标的物的权利,当期权购买者预测某种标的物的未来市场价格将会上涨时,就向期权出售者购买对这种标的物的看涨期权,若标的物的市场价格果真上涨到超过执行价格加期权费的水平,执行期权就可获刊;若市场价格未超过执行价格加期权费的水平,执行期权就会发生损失;若市场价格未超过执行价格水平,放弃执行期权,就可将损失锁定在期权费水平。

看跌期权,又称卖权,就是合约购买者具有向合约卖出者售出某种标的物的权力的期权合约。

看跌期权或卖权赋予期权购买者卖出标的物的权利,当期权购买者预测某种标的物的未来市场价格将会下跌时,就向期权出售者卖出对这种标的物的看跌期权,若标的物的市场价格果真下跌到比执行价格减去期权费后还要低的水平,执行期权就可获利;若市场价格未低于执行价格减去期权费的水平,执行期权就会发生损失;若市场价格未低于执行价格水平,放弃执行期权,就可将损失锁定在期权费水平。

13.什么是互换合约?说明其两种最主要的形式。

互换合约:一种交易双方在约定的有效期内相互交换支付的合约。交换的具体对象可以是不同种类的货币、债券,也可以是不同种类的利率、汇率、价格指数等。一般情况下,它是交易双方(有时也有两个以上的交易者参加同一笔互换合约的情况)根据市场行情,约定支付率(汇率、利率等),以确定的本金额为依据相互为对方进行支付。互换合约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形式是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利率互换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按约定的名义本金和计息方式,用一种货币向对方支付利息。货币互换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按约定的本金额和利率,相互交换不同的货币。

利率互换: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按约定的名义本金和计息方式,用一种货币想对方支付利息。形式:1.固定利率对浮动利率的互换。2.浮动利率对浮动利率的互换。3.复合式货币利率的互换。

货币互换: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按约定的本金额和利率,相互交换不同的货币。特点:1.交付款项的货币种类不同。2.发生本金交换。3.双方可以同时采用一种计息方式。

14.简述金融工程实施的一般过程和主要目标内容。

金融工程的一般运作过程要经过的主要环节包括:(1)确定工程的目标与策略;

(2)设计、开发达到工程目标和策略要求所需的金融产品或工具;(3)对设计和开发的金融产品或工具进行定价和测试;(4)将设计开发出的金融产品或工具客户化,即将金融工程的成果推向市场,实现预期目标和策略。

就金融工程实施的策略和目标来讲,主要集中在对金融资产和投资活动的风险管理上,具体表现在套期保值、投机、套利和重组金融结构等方面。

15—18题由于设计一些未知知识,过于复杂,故此次编写从略。

第六章 货币的宏观功能和货币制度

1.如何认识货币的宏观职能?货币的宏观职能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认识: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部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的重要的特征在于经济实体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以价值形式而不是以使用价值形式链接的,自货币产生之后,商品的内在矛盾转化为商品与货币的外在对立,商品的价值不在由其他的商品来验证和证明,而是通过货币,货币排除了其他一切商品而成为唯一的价值表现形式,生产者、消费者之间的经济联系是通过货币来实现的。 宏观职能:(1)作为社会总产品的存在和分配形式。(2)作为开发和配置资源的工具。(3)作为推动实际产出和稳定经济的工具。(4)作为核算和反映宏观经济运行规模和质量工具。

2.怎样理解货币是社会总产品的存在和分配形式?

(一)在商品经济中,社会总产品是以实物形式和货币形式同时存在的,社会总产品一方面表现为各种使用价值的总和,另一方面这表现为生产资料补偿基金c,工资基金v,和社会积累基金m,即价值的总和。

(二)社会产品的分配是通过价值分配来完成的,一般要经过两个层次的分配过程。初次分配:支付工人的工资和补偿性生产资料的耗费。再分配:财政和银行部门进行再分配,表现为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

(三)这种以价值形式进行产品分配的特点在于,社会成员首先得到货币——产品索取权,然后通过市场实现对产品的占有。

3.怎样理解货币是开发和配置资源的工具?

由于经济的货币化程度越来越高,包括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以及产品的分配和消费在内的整个再生产过程通过货币实现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资源作为潜伏的资源,也主要通过货币的推动和诱导开发和作用,货币是普遍接受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有了货币就意味着取得了与所持有货币数量相对应的资源的索取权。

4.谈谈货币推动实际产出和稳定经济的功能。

(一)实际产出部门在生产工厂开始之前,必须拥有一定的货币用以购买生产资料、技术和组织劳动力,生产启动之后,还有不断的投入货币用以补充原材料,更新设备,支付工资和报酬,组织销售。

(二)当经济体系中存在这充裕的可用于增加实际产出的资源,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潜在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较大缺口时,通过货币增加,拉动总需求,就能较快的提高实际产出水平,又不会导致价格总水平的上升,当可以用增加实际产出的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已经较高,资源已不在富裕,实际国民生产总

值与潜在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缺口不大时,继续增加货币供给,继续拉动总需求,就可能出现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一同上涨,可见,根据资源和社会总供给的状况供给货币,是货币发挥推动实际产出和稳定经济功能的基本要求。

5.谈谈货币对宏观经济的核算和反映功能。

(一)货币指标将具有不同实物性质的经济内容统一的用货币单位表现为一定的价值量,这些指标综合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总规模,部门结构,外部均衡状况,国内市场稳定状况,金融发展水平,经济景气程度,使经济规模运行的规模和质量得以在不同的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进行宏观比较,为决策部门提供管理和调控经济的依据。

(二)货币正常发挥核算和反应经济的功能,要求货币制度和币值必须保持正常和稳定。

6.货币制度的一般结构是什么?

(一)规定币材和货币单位。(1)币材:选择何种材料作为本位币的币材。(2)币材的选择不是由国家意志决定的,他要受各国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决定。

(二)规定本位币和辅币。(1)本位币:是按照法定的货币单位制造的货币,是一国的基本货币。(2)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工日常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一般和本币保持固定的比例。

(三)规定货币符号。

货币符号:代替本位币发挥货币职能的纸质符号,典型形式为金本位制时期的银行券。

(四)规定的准备制度。(1)准备制度是国家规定的必须储备一定的金银,外汇作为货币发行和国际支付于清算的保证的制度。(2)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金属货币退出流通,银行券停止兑换黄金,准备金不在用于保证兑付现金之用,它对货币发行的制约和调节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作用也受到极大的限制,而主要用于保证国际支付和清算。

7.货币制度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一)银本位制:以白银为本位币的金属货币制度。

消亡的原因:(1)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宗交易的增加,需要有更大价值的贵金属作为货币,这就增加了黄金的需求量。(2)白银的开采量的增加,使其不断的贬值,结果是银贱金贵,金银比价大幅的波动,是实现银本位制的国家货币贬值,加速了银本位制的崩溃。

(二)金银本位制:金银两种金属货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三种形式:(1)平行本位制:不规定金币于银币之间的比价;(2)双本位制:国家规定金币和银币的比价,两种货币按法定比价流通;(3)陂行本位制:金币可以主要铸造,银币不可以自由铸造。

存在的原因:它可以是币材充足,满足大宗商品的交易,又能满足小额零售交易,便利了商品的流通。

消失的原因:随着金银比价的波动,是商品的交易和价格处于混乱的状态,即使在双本位制下,国家用法律规定金银的比价,也不能消除这种矛盾,因为人们认为这种规定是与价值是相悖的。

(三)金本位制: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三种形式:(1)金币本位制:是以一定量的黄金为货币单位铸造金币,自由融化,自由铸造,具有无限的法尝能力;(2)金块本位制:规定以黄金为货币本位币,但只规定单位货币的含金量,而不铸造货币,实现银行券流通;(3)

金汇兑本位制:银行券在国内不兑换金块,只规定与其他施行金本位制的国家的货币的兑换比例,先兑换外汇,再以外汇兑换黄金,并将准备金存于该国。

崩溃的原因:(1)黄金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商品的增长的幅度。

(2)黄金的存量在各国分配不均匀。(3)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黄金被参战国用于购买军火,并停止自由输出和银行券兑换,从而导致金本位的崩溃。(4)不兑现信用制度:不兑现信用制度是以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作为流通中的货币主体的货币制度。

8.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基本特征。

(一)信用货币主要包括政府发行的纸币和发挥货币职能的信用凭证。

(二)币值的确定和外汇的确定于贵金属无关,而主要取决于货币当局对货币数量的管理。

(三)各国的纸币都曾直接或间接的与黄金保持联系,但这只是货币制度的初期特点,信用货币制度的推行一个方面靠国家政治力量,一方面靠社会的惯性的推行。

9.中国现行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书P245。

10.现行港币制度有何特点?

书P247.

11.弗里德曼和凯恩斯在货币传导机制理论上的分歧(百度篇)

(一)凯恩斯认为,货币供应量变化后对国民收入有实质性影响,增加货币的结果使利率降低从而增加投资,通过乘数效应引起总需求和总收入(Y)的变动,即△M→△R→△I→△Y,因此,货币供应量增加可以引起实际产出的增加,货币是非中性的。弗里德曼则认为货币供应量变动只能在短期内影响实际产出;从长期看,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只能影响名义变量而不能影响实际变量,因此,货币从长期看是中性的。

(二)凯恩斯注重狭义的市场资产和市场利率,他的传递渠道主要是货币市场上金融资产的调整,增加的货币量通过两条渠道被吸收:一是货币收入增加后所增加的货币交易需求量;二是随着利率下降后增加的货币投机需求量。弗里德曼认为应该考虑广义的资产和利息率,就是说,传导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在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同时进行,通过物价普遍上涨吸收过多的货币量。

(三)凯恩斯非常重视利率的作用,认为利率是传导机制的中心环节,货币量变动后首先引起的是利率的变动,货币供需和总体经济的均衡是通过利率的变化来调节的。而弗里德曼则重视收入支出在传导中的作用。认为人们主要根据收入来确定现金持有量。因此,货币供需求均衡只能通过支出来调节。而货币量与利率之间存在着步调不一致的关系,弗里德曼认为,货币增长加速时,起初会降低利率,但是后来,由于它增加开支刺激价格上涨,这便引起借贷需求的增加,从而促使利率上升。正因为如此,利率不能成为传导机制中的主轴,却往往是误导货币政策的指标,所以弗里德曼不仅不重视利率在传导机制中的作用,而且坚决反对把利率作为制定货币政策的向导。

12. 弗里德曼和凯恩斯在货币传导机制理论上的分歧(二宝篇)

(一)双方在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上认识不同。

凯恩斯:当货币供给增加,人们实际持有的货币大于其愿意持有的数量,故人们会购买债券,债券需求上升,债券的价格上升,由于债券的价格与利率反相关,故利率会下降,总投资会上升,导致最终产品市场的总需求上升,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导致产量的上升。但要注意若实际的产量与潜在产量有缺口时,这样的结果是产量上升,若无缺口时,只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

货币理论:利息率的变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货币供给量本身或货币供给增长率,当货币供给增加时,人们手中的货币超过了他们所希望持有的数量,这是他们将不只是购买债券,还要购买其他实物财产,包括投资品和消费品及各种服务,因此货币主义者认为,不必经过利息下降这种中间环节,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本身意味着最终产品市场的总需求增加,导致产量的增加。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利息率的变动起关键的作用,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供给量本身的重要性。

(二)实施方式不同。(1)凯恩斯:反周期货币政策。当产量增加,应该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当产量减少,应该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2)货币主义者:规则性货币政策。把货币供应量控制在固定水平,而这个固定的水平指合理的经济增长+可接受的通货膨胀。

(三)货币政策的中间标的的选择。凯恩斯:利率。货币学派:实际货币供给。

第一章 货币的微观功能和效用

1.怎样理解货币的不同定义?

货币的不同定义主要是由于研究货币问题时着眼点、目的性的不同,或在依据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上存在差异所造成的。

2.马克思的货币定义是什么?

马克思认为货币是一种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首先,货币作为一种商品,它同时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种属性。其次,由于货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使得货币与一般商品又有所区别,这种区别表现在货币不仅具有以其自然属性所决定的特定使用价值,又有以其社会属性所决定的一般的使用价值,即充当一般等价物和交换手段。总得来说,货币即是一种由商品交换发展所产生的固化的一般等价物。

3.从价值形式的演变导出货币的产生,其思想逻辑是什么?

简单价值形式中的等价物———扩大的价值形式证明价值的无差别性,暴露了物物直接交换的缺陷——— 一般等价物的出现———货币的产生。

4.为什么说货币是核算社会劳动的工具?

在商品经济中,商品价值量的能否实现、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的能否向抽象劳动和社会劳动转化,以能否实现向货币的转化为标志,并最终以能否转化为货币来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的这种核算作用实现了产业之间、产品结构之间的自发调解,使之达到按比例发展。

5.怎样从流动性角度理解货币的定义和范围?

定义:在凯恩斯的货币理论中,货币是一种为人们提供流动性效用或灵活性效用的资产,对货币的需求就是一种对流动性或灵活性的偏好。

范围:拉德克利夫的报告认为,在大量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存在的情况下,真正影响经济的不是狭义的货币供给,而是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应该用流动性来定义货币,货币的范围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只具有货币交易媒介功能的货币供给,还应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所创造的所有的短期流动资产,这些流动资产不直接作为交易媒介,是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货币,是能够对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货币。

6.怎样理解货币是信用关系的载体?

在流通中,人们需要的是一种如愿实现商品交换的保证或信用,而不是货币材料本身。货币的交换基础不在于它的内在价值和自然属性,而在于其发行者的信用状况。完全没有内在价值的纸币能够取代黄金作为货币,不仅因为政府的强制推行,更因为它确实代表着政府的信用。政府的信用,就是货币的公信力,就是货币发挥功能的前提 。从中央银行角度看,任何增加的货币发行最终都显示为其负债的增加和货币持有人资产占有或债权的增加,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与货币持有人之间的信用关系的反映。

7.对货币划分层次是基于怎样的货币定义?货币层次一般是怎样划分的? 货币是基于货币是“流动性”的定义来划分层次的。

货币层次一般是按照货币流动性的强弱划分的。所谓货币流动性的强弱是指各种货币形态转化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的多少,它反映了各种货币形态作为流通手段和交付手段的方便程度。现金和活期存款流动性最强,被普遍列为第一层次;货币的第二层次中,一般包括各类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在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之后的货币一般是加进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属于第三层次。

8.谈谈货币形态演变的基本过程。

(一)实物货币:生产力尚不发达,商品交换仅仅能满足必要的生活和生产要求,货币既作为交换的媒介,又作为可用于大多数人生活和生产的使用价值,因而主要由自然物来充当。

(二)金融货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商品交易规模扩大,要求由价值更高且便于流通的币材充当价值尺度和交换手段的必然结果。

(三)信用货币:由于货币在充当交换媒介时,本身就包含着信用货币出现的可能性;并且由于生产和流通的进一步扩大,金属货币暴露出携带不方便和币材短缺的弊端,因此出现了信用货币。

(四)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电子化、信息化的支付工具,它反映出货币形态的一个总特征,那就是货币的载体已经由纸质转变为电子质,由实体转变为虚拟。

9.谈谈货币在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一)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易中充当媒介,使商品在不同的主人之间顺利地实现转换或流通。

(二)价值尺度:货币代表一定的价值单位,可用以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劳务、资产、负债、工程等的价值量大小,使各种价值物相互之间方便地进行比较。

(三)储藏手段:货币作为一般购买力的代表,通过推迟它用来交换实际物品和劳务的时间,能够为将来保存价值或财富。

(四)支付手段:现代经济生活中的种种支付如清偿债务、缴纳赋税、借贷、支付租金、利息、工资等,都是用货币完成的。

(五)世界货币:货币在经济主体的相互往来和贸易中充当媒介。

10.你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货币对其使用者的效用有哪些?怎样理解货币的边际效用

(一)供应流动性:货币作为被普遍接受的交易媒介和支付工具,具有最强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使人们便于随时进行交易和应付日常支出。

(二)预防不测:货币是一般性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代表着对实际财富的索取权。同时货币又具有储藏手段功能,这种功能使货币保有者能够将对财富索取权推延到将来使用,以防将来可能发生的一些不可预料的或不确定的支出。

(三)转换资产和转移财富:货币是最具灵活性或流动性的资产,它在转换为其他资产形式时,不存在由于自身的质量、价格、市场需求等诸多原因而被拒收的障碍,它能够给其持有者带来自由转换其他资产的便利。同时当财富需要在经济主体之间相互转移时,它也是最为方便和灵活的形式。

(四)投机:持有货币是实现投机行为不可或缺的条件。

(五)提升信誉:人们判断一个经济单位的信誉高低,不仅要看其反映总体实力的指标,还要看一些反映其现时财务运行运营状况,尤其是对外清偿能力状况的指标。这些指标的正常或改善,主要取决于经济单位保有货币数量的多少和其他资产转换为货币能力的大小。

货币边际效用:货币保有者保有货币的数量越多,他们从增加的货币保有量中得到的追加满足就越小。具体的说就是,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相比,增加一个单位的货币对他们各自的重要性有着天壤之别。

第二章 微观金融活动方式

1.怎样理解“金融”一次的含义?

在中国通常把金融概括为货币资金的融通,内容包括与货币流通和信用有关的经济活动。它通常把货币资金融通与信用连在一起,信用的基本特征就是价值的有偿转移,那么,金融活动主要包括那些以有偿方式转移价值或融通货币资金的活动。

2.为什么说金融活动是在储蓄、投资均衡过程中产生的?家庭、企业和政府单位在作为金融活动主体时的特点怎样?

金融活动的目的就是克服货币资金运动中储蓄和投资不均衡的矛盾:既以其有偿融资所具有的利益激励满足盈余单位的收益要求,又以其方便灵活的形式和工具满足赤字单位的融资要求。可见,金融活动是在储蓄和投资在各单位之间均衡分布的过程中产生的。

家庭作为金融活动主体:家庭常常是盈余单位,其作为金融主体的基本特征是充当货币资金的供给者。

企业作为金融活动主体:从总体上看,多数企业在多数情况下是投资需求大于自身的储蓄供给,他们作为金融主体的基本特征是充当货币资金的需求者。

国家作为金融活动主体:就多数国家的多数年份来看,政府是赤字单位,他们作为金融主体的基本特征是充当货币资金的需求者。

3.什么是商业信用?什么是商业票据?商业票据何以成为融资工具?融资票据是怎么一回事?

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即工商企业之间在从事商品购销活动中,因为采用赊销或预付货款的方式而产生的信用。 商业票据:商业信用活动中用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

商业票据有利于确立债权、债务企业双方的权力和义务,使双方的权责受到法律保护;有利于企业按期结算款项;有利于企业扩大销售渠道;有利于银行参与商业信用;票据背书或转让简化了交易手续,减少了企业对资金的占用。 从而商业票据成为一种有效的融资工具。

融资票据是在当事人双方没有发生真实商业交易的情况下直接达成协定后产生的,一方作为债权人签发票据,另一方则作为债务人表示承兑,发票人要在票据到期前把款项交给付款人,以备付款人清偿只用。

4.何谓信用中介?银行信贷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信用中介是指在信用活动中由金融机构充当货币资金贷出者和借入者的集中代表,使借贷双方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建立信用关系,完成融资。

5.什么是证券融资?证券融资有哪些特点?

证券融资是资金盈余单位和赤字单位之间以有价证券为媒介实现资金融通的金融活动。

证券融资的主要特点是:(1)资金赤字单位和盈余单位直接接触,形成直接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没有另外的权利义务主体介入其中。(2)证券融资是一种强市场性的金融活动。(3)证券融资是在由各种证券中介机构组成的证券中介服务体系的支持下完成的。(4)证券融资是一种长期融资。

6.什么是股票?普通股票有哪些主要特征?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投资者用以证明其向公司投资并拥有所有者权益的有价证券。

普通股票的主要特征有:(1)非偿还性。(2)盈利性。(3)参与性。(4)风险性。(5)流动性。

7.什么是公司债券?作为融资工具,它与股票和银行贷款相比有哪些特点?

公司债券是公司或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按照约定条件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债务凭证。

特点:(1)公司债券和股票的最大不同在于其投资者是发行公司的债权人,而不是所有人。从成本上看,债券利息是固定的,不参与公司的利润分配,因此利息成本固定,但债券的利息是在征税前扣除,而股票的利息是债后扣除,故债券的成本小于股票。(2)银行贷款的发放一般都是为补充流动资金短缺,而发行债券则是为了追加长期投资,银行贷款在数量、用途、期限、利率、偿还方式等方面要受银行的控制和监督,企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很小。相比起来债券的灵活性要大的多。

8.政府债券有那些类型,谈谈中国的凭证式国债、无记名国债和记账式国债。 类型:公债券(国债)、国库券(货币市场)、地方债券。

凭证式国债:是一种国家储蓄债,它以“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记录债权,凭证上标明购买者名称。凭证式国债为记名凭证,可以挂失,但不能上市流通,利息从购买之日算起。

无记名国债:是以实物券的形式记录债券的国家债券,有多种面值,不记名,不挂失,可以上市流通。

记账式国债:以记账形式记录债权,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统进行无纸化发行和交易,可以记名和挂失。

9.什么是保险?它有哪些主要种类?

保险是一种用集中起来的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用于补偿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预定的范围内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或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约定的范围内发生死亡、伤残、疾病以及到达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时来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经济行为。

财产保险:它是一种以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作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人身保险:它是以人的生命和身体机能作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责任保险:它是以被保险人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

信用保证保险:它是以被保险人在信用关系和销售关系中因一方违约而造成经济损失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10.什么是信托?它有哪些特点?

信托是一种为了一定的目的,将自己的资金或财产委托他人代为运用或管理的行为。

特点:(1)财产所有权发生转移。(2)信托资产的收益归信托关系中的受益人所有。(3)信托根据资产营运的实际盈亏状况分配收益和返还本金。

11.什么是租赁?现代租赁有哪些特征?

租赁是以收取租金为条件,将财产或物品的使用权让渡给他人的经济行为。 特征:(1)以融资性租赁或金融租赁为主要形式。(2)是以专业化租赁公司为中介,实现租赁资产由供货商向使用者的转移。

12.什么是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各自的有点和不足在哪里?如何理解两者的关系?

直接金融:资金盈余者与需求者作为供求双方,直接在市场上建立债券,债务关系。

间接金融:资金的供求双方不直接发生债权债券关系,而是由金融机构以债务人和债权人身份介入其中。

直接金融的优点:

(一)资金供求双方有较多的选择自由。在直接金融中,资金供求双方直接接触,在融资时间、期限、利率、数量、资金用途等方面有较多的选择自由。

(二)通过直接金融筹集的资金,使用期限较长。债券持有人往往只能在债券的期限到达后才能向发行者兑取本金,股票一经购买则不能向发行者退股,这样,发行债券和股票的筹资者就可获得比较稳定的资金来源

(三)直接金融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直接金融主要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资金供求双方都直接受制于市场机制的作用,都按市场确定的价格进行资金交易,由市场机制将资金盈余者的资金引向效益好、实力强、出价最高的资金需求者。筹资者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提高其社会知名度和信誉,同时也使自身的经营管理置于广泛的社会监督之下,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直接金融可以使筹资者的资本和生产经营规模迅速扩大。直接金融通过资本市场的资产重组机制可以使筹资者的资本和生产经营规模迅速扩大,进而使其产品经营转变为资本经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直接金融的缺点:

(一)对于贷款者(资金供应者)来说,直接金融的风险比间接金融更大,因为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不排除发行直接证券的部门有经营亏损和破产倒闭的可能,而这种风险只能由贷款的一方独自承担。

(二)直接金融得以发生,必须以交易双方在资金借贷的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均有一致的要求为前提条件,而这一条件不是总能得到满足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影响资金融通。

(三)在金融市场欠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直接金融证券的流动性较弱,变现能力较低。

间接金融的优点:

(一)灵活方便。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借贷双方的中介,可以提供数量不同的资金和不同的融通方式以及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来满足供需双方融资选择要求。

(二)安全性高。在直接金融中,资金融通的风险主要由债权人独自承担,而在间接金融中,由于金融中介机构的资产与负债是多样化的,某一项融资活动的风险便可由多样化的资产和负债结构分散承担。

(三)证券流动性强。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誉高,所发行的间接证券大都具有“准货币”的性质,易被人们接受。即使在金融市场欠发达的国家或地区,银行的间接证券一般也容易变现或转手。

(四)作为间接金融活动主体的金融中介机构,一般都有相当大的规模,其资力也十分雄厚。因此,它们可以雇佣各种专业人员对融资活动进行分析,也有能力利用现代化的工具从事金融活动,还有可能在地区、国家、甚至世界范围内调动资金。据此,间接金融提高了金融的规模经济。 间接金融的缺点:

由于在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之间加入了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中介,资金供需双方的直接联系被割断,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投资者对企业生产的关注和筹资者对使用资金的压力和约束力。同时,由于中介机构提供服务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增加了筹资的成本。

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的关系:(1)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可以相互转化。(2)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可以相互促进。

13.什么是资产证券化?以银行贷款证券化为例,说明其一般过程和意义。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的行为,使其具有流动性。

银行贷款证券化的过程:

(一)由贷款原发放银行为发起人,根据其融资要求,把贷款捆绑为一个贷款组合。

(二)原贷款银行向作为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人的特设金融机构出售贷款组合,双方签订贷款组合买卖合同。

(三)证券发行人做发行前的各项准备,包括:与贷款出售银行或其附属公司签订贷款服务合同,与受委托人签订信托协议,与证券承销商签订承销协议,聘请信用评级机构对贷款组合和证券化安排的信用度进行内部评级,并向投资者发布评级结果。

(四)证券发行人与承销商协商确定证券发行价格、发行时间、证券收益率等发行条件,并签订正式协议。

(五)发行人获得证券发行收入,向贷款出售银行支付购买贷款组合的价款,向各类服务机构支付报酬。

(六)发行人将一部分资产支持证券向交易所申请上市,以满足投资者对证券流动性的要求。

(七)贷款服务机构和信托机构分别负责贷款本息的收回和对证券投资者偿付证券本息。

第三章 金融中介服务体系

1.金融中介服务体系一般包括哪几类机构?

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包括:商业银行、投资性金融机构、契约型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四大部分。

2.什么是商业银行?其本质特征是什么?它有哪些主要职能?

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的,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主要经营工商业放款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的本质特征:(1)商业银行是企业,具有企业的一般特征。(2)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金融企业,它的经营对象是货币和资金,业务活动范围是货币信用领域。(3)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银行。在经营性质和经营目标上,商业银行区别于中央银行和政策性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

(一)信用中介职能: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资金集中起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社会经济各个部门。

(二)支付中介功能:在经营的过程中,银行为客户保管货币,代客户支付贷款和各种费用,为客户兑付现金等。

(三)调控媒介职能:银行通过其自身的业务活动,客观上对经济和金融活动从多方面发挥了调控功能。

(四)金融服务职能:商业银行凭借自身的优势,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

(五)信用创造职能: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商业银行在银行信用的基础上创造了可以代替货币的信用流通工具。同时商业银行可以经营各种存款业务,并且以转移存款的方式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转移支付。

3.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有哪些?

(一)负债业务: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根据资金来源的渠道不同,通常将其分为自有资本、存款业务和其他负债业务三大类。

(二)资产业务: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业务,也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渠道。资产业务分为贷款业务和投资业务两大类。

(三)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通过为客户办理支付、进行担保和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四)商业银行业务的创新:随着金融业不断超越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使得银行业务的品种、工具、服务手段也得到了更新。

4.自有资本对商业银行的意义何在?银行如何掌握最佳的资本量?

自有资本对商业银行的意义:

(一)自有资本作为商业银行信誉的基础,对存款人的安全和银行自身的安全起保护作用。

(二)自有资本是银行维持业务经营的基本前提。

(三)自有资本要求银行经常保持充足的资本比率,可以限制其不合理的资产扩张,便于银行管理当局实施对银行的监管。

最佳的资本持有量是资本边际成本最低时银行所实际拥有的资本量。

5.商业银行如何经营好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

经营存款业务:吸收存款重在提高稳定率;吸收存款要注重降低存款成本率;吸收存款要与资产安排相匹配,以提高存款的经营效果; 吸收存款要达到规模要求,取得最佳规模效益等。

贷款业务:制定好贷款经营的基本政策;安排好贷款资产组合;确定贷款限额;科学合理地划分贷款权限;做好贷款信用分析;确定合理的贷款价格;监控贷款质量等。

6.谈谈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投资的意义及主要投资对象。

意义:1.获取收益;当银行出现部分闲置资金时,将资金投资于证券就是增加赢利的最佳选择。2.降低风险;证券投资的组合比贷款更为灵活,选择性比贷款强,自由度较高,并且证券投资的资金可以随时在市场上收回和转换。3.补充资产流动性;银行的证券投资可以作为银行的二级储备,当现金资产不能满足流动性的需要时,可以运用二级储备补足。

主要投资对象:政府证券投资;政府机构证券投资;地方政府证券投资;公司证券投资。

7.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有哪些?

(一)汇兑业务,是银行代客户把现款汇给一地收款人的业务。

(二)结算业务,是银行将客户的款项从付款人帐户转划到收款人帐户而完成客户间的货币收付活动的业务。

(三)代理业务,是商业银行接受客户委托办理有关事宜的业务,只要有代理融通、保管箱出租、代客买卖等。

(四)信托业务,是商业银行受客户委托,代为管理、营运、处理有关财产的业务。

(五)租赁业务,是商业银行通过所属的专业机构将大型设备出租给用户使用的业务。

8.简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

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主要有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和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

(一)资产管理理论。资产管理是商业银行的传统管理办法,其中资产流动性的管理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银行经营业务的发展,其理论历经了如下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商业贷款理论,又称真实票据论。这一理论认为:为了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贷款应是短期和商业性的;银行办理短期贷款一定要以借款人的真实交易为基础,要有真实的商业票据作为抵押或贴现。这种理论的不足在于:未考虑到经济发展对信贷多样化的需要、银行存款的相对稳定性和贷款清偿的外部条件,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第二阶段:可转换理论。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可以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可转让证券上。由于这些盈利资产能够随时出售,转换为现金,所以贷款不一定非要局限于短期和自偿性投放范围。可转换理论的产生,使商业银行资产范围扩大,业务经营更加灵活多样。但该理论的不足在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银行的流动性问题。第三阶段:预期收入理论。认为银行回收贷款的资金来源应该是依靠借款人将来的预期收入。这种理论的提出,推动商业银行业务向经营中长期设备贷款、分期付款的消费贷款和房屋抵押贷款等方面扩展。但它显然也有缺陷,银行的部分贷款由于期限长、预期收入难以把握,加大了银行信贷经营上的风险。

(二)负债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60年代,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商业银行管理的重点由资产转向负债,主张以借入资金的办法来保持银行流动性,从而增加资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负债管理开创了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新途径。这一理论的不足是:容易导致银行负债结构中的短期资金来源比重过大,增加了经营风险,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

(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认为,单纯的资产管理或负债管理,都难以在经营上达到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三者之间的均衡,只有对资产和负债同时进行协调管理,才能达到银行经营的总目标。经过整个80年代延及今日,一直都是多数商业银行主流的经营管理思想。

(四)商业银行经营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的地位受到削弱,银行发展的重心和银行竞争的焦点已逐渐转向金融服务领域,以服务为重点的经营管理理论应运而生。主要有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和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提倡从正统的银行资产、负债业务以外去寻找新的经营领域,开辟新的盈利源泉。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强调企业全体与顾客满意的管理概念。顾客的绝对满意是这一理论的主要关心点和立足点,在追求“顾客绝对满意”的目标下,变革银行文化和组织制度。

9.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方法有哪些?请重点谈一谈“缺口管理法” 主要管理方法有:资金汇集法、资产分配法、数学模型法、缺口管理法等等。 缺口管理法是一种把利率作为联系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的关键性因素,以利率管理为核心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缺口管理法主要分为两种:(1)利率敏感性

缺口管理方法。基本思路是:银行可以根据利率变动的趋势,通过扩大或缩小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之间缺口的幅度,来调整资产和负债的组合及规模,以达到盈利的最大化。(2)持续期缺口管理方法。具体做法是:在任何一个既定时期,计算资产加权平均到期日减负债加权平均到期日的差额,即持续期缺口。如该缺口为正,则说明资金运用过多;反之,则资金运用不足,应根据外部环境进行调控。

10.投资性金融机构有哪些主要类型?

主要类型有:证券经营机构;证券投资咨询服务机构;证券交易组织机构;证券结算登记机构;证券金融公司或称证券融资公司;投资基金。

11.什么是投资基金?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投资基金是一种以追求投资收益回报为目标,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由发起人以发行基金单位方式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汇集起来,有基金托管人托管,有管理人以组合投资的方式将资金运用于各种金融资产投资的投资组织形式或集合投资制度。

主要类型:

(一)封闭型和开放型基金。

(二)成长型基金,收入型基金和平衡型基金。

(三)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期货基金,期权基金,认股权证基金,价格指数基金。

(四)美元基金,日元基金,欧元基金。

(五)国内基金,国际基金,离岸基金,国家基金。

12.什么是投资银行?它与商业银行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投资银行是从事证券承销、证券交易、公司并购或资产重组、项目融资、风险投资、基金管理、投资顾问等多种业务的投资性金融机构。其基本特征是综合经营资本市场业务。

区别:从市场定位看,投资银行是资本市场的核心,而商业银行是货币市场的核心;从融资方式看,投资银行服务于直接融资,而商业银行则服务于间接融资;从业务重心看,投资银行的业务重心是证券承销,而商业银行的业务重心是存款和贷款;从基本收入或利润来源看,投资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佣金,商业银行的利润则主要来自存贷款利息差;从经营管理策略或方式上看,投资银行倾向于业务开拓和获取风险收益,而商业银行则倾向于稳健经营。

13.试述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注意其中的一些主要概念,如:公募发行、证券承销、投机、套利、做市商、公司并购、杠杆收购、过渡贷款、垃圾债券、反收购、项目投资、风险资本,等等。

(一)证券承销:证券承销是指在公募发行条件下投资银行以承销商身份依照协议包销或分销发行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业务活动。所谓公募发行是指在证券市场,由发行者向非指定的广大投资者公开销售证券。

(二)证券交易:证券交易业务是指投资银行在证券交易市场上作为经纪商从事代理证券买卖业务,以获得佣金收入,作为自营商,运用自有资本自行买卖证券,从中赚取买卖差价的经营活动。

(三)公司并购:公司并购业务是指投资银行在公司收购兼并活动中,作为中介人或代理人为客户公司提供决策和财务服务,或作为产权投资商直接投资于并购公司产权,获取产权交易差价的业务活动。

(四)项目融资:项目融资业务是指投资银行在项目融资过程中所提供的各种服务性业务。项目融资是一种以项目未来的现金流量和项目本身的资产价值为偿还债务的担保条件,以银行贷款为主要资金来源,以对项目发起人无追索权或只有有限追索权为特征的特殊融资方式。

(五)风险资本投资:投资银行为风险资本投资者在募集资金、风险公司上市、投资变现等诸多方面提供代理和财务技术服务,以获取佣金,或自己发起并运作和管理风险资本基金,以获取风险回报的业务活动。

投机:从证券价格变化中谋取利益。套利:从资产相关价值错位中套取收益。做市商:具备一定实力的投行,可以做为做市商,不断地向公众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买进卖出价格,并接受公众的买卖要求,以投行自身的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杠杆收购:收购公司利用借入资金来收购目标公司。垃圾债券:由经营状况恶化的公司发行的债券。过度贷款:投行为只有少量资本的公司寻找贷款机构,为其债券发行,寻找投资者。反收购:通过一定手段抵制收购。 项目融资:投行在项目融资过程中所提供的各种服务性业务。风险资本:投行为风险资本投资者在募款、风险公司上市、投资变现等方面提供代理和财务技术服务,以获得佣金,或自己发起并运作风险资本基金,以获得风险回报的业务活动。

14.什么是保险公司?谈谈其业务经营的主要环节。

保险公司是经营保险业务的经济组织,是以吸收保险费的形式建立起保险基金,用于补偿投保人在保险责任范围内发生的经济损失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主要环节:

(一)保险展业:保险公司进行市场营销,向客户推销保险商品和服务的活动。

(二)核保和录保:这是保险人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投保要求进行审核,判断和决定是否接受投保的过程,是控制保险业务质量的最主要环节。

(三)保险理赔:这是保险人处理有关保险赔偿责任的程序及工作。

15.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其主要类型有哪些?

主要特征:由政府或政府机构发起、出资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以贯彻和配合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的金融机构。特征:有政府的财力支持和信用保证 ;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 ;具有特殊的融资机制 ;具有特定的业务领域。

主要类型:按活动范围:国内机构和国际性机构(如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亚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国内机构又可分为全国性机构和地方性机构两大类;按有无分支机构:单一型和多层型两类机构;按业务领域和服务对象的特征:经济开发、农业、进出口、住房、环境保护、存款保险、中小企业、国民福利等;按业务的单一性和综合性:专业性机构和综合性机构。

第四章 金融商品价格

1.利息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收益的资本化?

利息的本质是借入者对贷出者让渡了货币资本的效用和时间价值的一种补偿。 收益资本化是指将各种具有特定收益的资产在与利率的比较中表示出价格。

2.简述利率的主要种类。注意各相关利率概念之间的联系。

(一)市场利率和官定利率

市场利率是指由借贷资本市场上的供求双方在市场规律支配下自由确定的利率;官定利率是指由中央银行或政府金融管理部门确定的利率。

中央银行制定利率(官定利率)主要依据是市场供求状况和宏观经济政策走向,中央银行制定和公布的利率一般都会对市场利率产生重要影响。

(二)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是指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以名义货币所表示的利率。实际利率是指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后的利率。

以r代表名义利率,以i代表实际利率,以p’代表物价变动率。r=i+p’ 或 i=r-p’。 当p’为正时,实际利率小于名义利率。当p’为负值时,实际利率大于名义利率。若正值的p’即通货膨胀率大于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则成为负数,称为负利率。说明在通货膨胀率高于借贷活动中支付的利率时,借贷活动不但没有获得实际收入,反而产生实际购买力下降的损失。

(三)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内都执行同一水平利率。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利率要依据借贷双方约定的调整方式发生变动的利率。

在市场利率稳定,物价稳定的前提下,采用固定利率可以方便借贷双方准确的计算资金成本和收益;在市场利率不稳定,物价波动,接待期限长的情况下,采用浮动利率避免不利的市场利率带来的损失和购买力贬值的损失。

(四)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中分别实行的利率。正常情况下,贷款利率必须高于相同期限的存款利率,贷款的平均利率水平必须高于存款的平均利率水平。是银行机构最基本的业务收入来源。

(五)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

一般利率是按照正常标准执行的利率。优惠利率是指对于需要给予重点扶持的贷款对象和贷款项目所执行的低于正常标准的利率。

(六)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

以一年期以内为短期,一年期以上为长期。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长期借贷的利率水平要高于短期借贷。

(七)单利与复利

单利与复利根据一定接待期限内利息的计算方法不同来划分。单利计息方法的特点,只按照原来本金计算利息。若A代表本金,r代表利率,n代表借贷期限,I代表利息额,S代表本金和利息之和,则单利的计算公式为:

I=Arn S=A(1+rn)

复利计息是指要将整个借贷期限分割成若干段。前一段按本金计算的利息要加到本金中,形成增大了的本金,作为下一段计算利息的本金基数,直到每一段的利息计算出来,加总之后,就得出整个借贷期的利息。S=A(1+r)^n I=S-A

(八)基准利率和金融机构利率

基准利率是指在利率体系中带动和影响其他利率的利率。大多数国家的基准利率为中央银行再贴现率;金融机构利率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存贷款等信用活动中所执行的利率。基准利率的变动对商业银行的利率产生影响。商业银行利率的变动,又会进一步影响到市场上其他各种利率。

3.马克思利率决定理论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利息是借贷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瓜分,剩余价值表现为利润,因此,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利息额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平均利润率。

利息的最高界限就是利润,利润的最高界限就是平均利润率,利率的变化范围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平均利率水平的变动趋势主要受平均利润率变动趋势的影响,由于平均利润率是在技术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逐渐下降的,因此从长期来看,平均利率水平也是不断下降的。但是短期内,平均利润率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利率水平也是稳定的。

4.简述储蓄、投资决定利率的理论。

西方经济学传统的利率决定理论认为,利率是由经济中的实际因素——储蓄和投资决定的。

庞巴维认为:利息来自人们对现有财货的评价大于对未来财货的评价,人们将价值较大的现有财货交换为价值较小的未来财货,就要求对这种由时间延续而产生的价差给予补偿,就是利息。因此,利息人们节制对现有财货的消费,转而进行储蓄所形成的。

费雪认为:人们自愿储蓄或者自愿推迟消费的心理倾向或耐心是资本供给的决定性因素,而资本需求的决定性因素是投资机会。

马歇尔认为:储蓄构成资本的供给,投资构成资本的需求,储蓄与投资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利率。在马歇尔的理论中:储蓄和投资作用为资本的供给和需求,二者的变动和均衡过程影响和决定利率。利率的变动可以自动调节储蓄和投资,利率降低,人们的储蓄报酬减少,投资的成本降低,就会导致储蓄减少,投资增加。相反,利率提高,则会刺激人们增加储蓄减少投资。

5.简述货币供求决定利率的理论。

利率不是在产品市场上由储蓄和投资决定,在货币市场上由货币的供求决定的,当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时候,利率上升,反之,利率下降。利率决定于货币市场供求的均衡水平。

6.简述可贷资金供求决定利率的理论。

利率决定过程中既有实际因素——储蓄和投资,又有货币因素——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给——储蓄S加新增加的货币供给△M和可贷资金的需求——投资I加新增的货币需求△H共同决定的,决定均衡利率的条件是可贷资金供给等于可贷资金需求。即:S+△M=I+△H

7.简述IS-LM利率决定模型。

决定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变量有4个:存储S 投资 I 货币需求 L 货币供给 M。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只有在同时达到I=S, L=M 时才能实现。

以收入Y为横座轴,以利率I为纵座轴的平面图中,LM曲线代表所有能够时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相等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IS曲线代表所有能够使存储和投资相等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LM曲线和IS曲线的交点就决定了同时满足L=M 和I=S 使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共同达到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

8.比较各种利率决定理论的特点。

马克思的理论注重对利息来源本质的分析,因而得出利率受平均利润率决定的理论。西方经济学传统的利率理论注重非货币的实际因素对利率的决定作用,以为利率是由存储和投资的均衡所决定的,而存储取决于人们的“时间偏好”,“节欲”“等待”的实际因素,投资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凯恩斯之后的利率理论,开始分析货币供给对利率的决定性作用,但在决定利率的各种原因的取舍上存在明显的不同,凯恩斯只强调货币供求对利率的决定作用,并提出了颇具影响力的“流动偏好”利率理论。罗宾逊和俄林等人的实际因素和货币因素在利率的决定中的作用,希克斯和汉森提出的IS-LM模型,将收入因素导入利率分析,使利率分析成为一种系统分析存储、投资、消费、收入、货币供给、货币需求与利率水平及其变动的各主要因素和这些因素对利率的作用机制。

9.什么是外汇?其主要种类有那些?

外汇有动态和静态之分:动态意义上的外汇,是指人们将一种货币兑换为另一种货币,用于清偿国际债权债务的行为;静态意义上的外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外汇泛指一切用外币表示的财产,狭义外汇专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以进行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种类:(1)外国货币包括纸币和铸币。(2)外币有价债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3)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4)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5)其他外汇资产。

10.谈谈汇率的标价法和汇率的主要的种类。注意各相关汇率之间的联系。 直接标价法:将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标价法。

汇率的种类:

(一)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

基本汇率:本币于所选定的对本国对外经济交往最大的关键货币之间的汇率。 套算汇率:根据确定的基本汇率套算出本币和外币的汇率。

(二)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

买入汇率是指银行向客户买入外汇时执行的汇率

卖出汇率是指银行向客户卖出外汇是执行的汇率

(三)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即期汇率又称现汇汇率,是指外汇买卖双方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之内办理交割时所用的汇率。

远期汇率又称期汇汇率,是指买卖双方事先约定的,据以在未来一定日期进行的交割的汇率。

即期汇率一般是远期汇率确定的基本依据

(四)电汇汇率,信汇汇率,票汇汇率

电汇汇率:指银行在外汇买卖中利用电讯方式进行外汇资金的划转所使用的汇率。

信汇汇率:以信函方式完成外汇买卖中外汇资金的划转所使用的汇率。 票汇汇率:指银行以汇票为支付工具进行外汇买卖时所使用的汇率。

信汇汇率要低于电汇汇率,票汇汇率要低于电汇汇率。

(五)开盘汇率和收盘汇率

开盘汇率是指外汇交易的银行在当日外汇交易开始报出的第一个外汇汇率。 收盘汇率是指外汇交易的银行在当日外汇交易终了时使用的汇率。

(六)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

官方汇率是指官订汇率,是一国货币管理当局所公布的汇率,具有法定性质。 市场汇率:市场汇率是外汇管制较松的国家自由外汇市场上进行外汇交易的汇率。

(七)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固定汇率:指一国的汇率基本固定,同时又将汇率的波动限制在一个规定的范围之内。

浮动汇率:依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自由涨落,货币当局不做干预的汇率。

11.简述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

每一种货币在本国购买商品和支付劳务的能力,将不同货币的购买力进行比较,就能确定两国的汇率,由于货币的购买力是通过商品的价格水平反映出来的,因此可以用两国的物价水平变化状况的比较来确定汇率的变动。

12.简述利率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

在资本自由流动且不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正常的外汇抛补和套利活动将导致利率较低国家货币远期差价为升水,利率较高的国家货币的远期差价为贴水,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价等于两国利率之差。

13.简述国际收支决定理论的基本思想。

把汇率看成是两国产品的相对价格,认为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是决定对外汇供求和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一国对进口商品的支出数量决定对外汇的需求,外国对本国的出口商品的支出决定外汇的供给,这种以经常项目尤其是进出口贸易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收支引起的外汇资金的流量的供给和需求决定汇率水平及其变动,而外汇的变动又反过来影响国际收支的变化。国际收支于汇率的变动的相互影响是通过收入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来实现的。

14.简述货币供求决定理论的基本思想。

汇率不是两国产品的相对价格,而是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汇率是由相关国家货币存量的供求和人们的预期所决定。当一国货币市场供求失衡后。国内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受到冲击,在开放条件下,由于国内外市场是相互联结的,因此会出现国际商品套购和资本套利。在套购和套利的过程中,汇率随之发生变化,达到使货币市场重新回到均衡状态的要求。

15.简述资产组合决定论的基本思想。

汇率是人们愿意持有的本国和外国资产存量的相对价格,人们对以本币为价值和以外币面值的金融资产的选择,对汇率水平及其变动起决定性作用。人们可以将一定的财富投资于各种不同的资产,其中包括本国和外国的货币和债券,当人们通过选择国内和国外的不同资产调整其财富配置时,就会引起对本国货币和外汇的要求和供给发生变化,由此导致汇率的变动。

16.谈谈有价证券的特征和价格决定的基本规律。

有价证券通常称为资本证券,它是具有一定票面金额并能给其持有者带来一定收益的财产所有权凭证或债权凭证。有价证券相比一般金融产品来说,尤其在收益性、风险性和虚拟性方面具有明显特性。有价证券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金融商品。有价证券的虚拟性表现在:证券集中的资金的实际营运价值和证券本身的市场价值是分离的。

价格决定的基本规律:决定证券价格水平及其变化的并不是证券的名义价值或面额,而是证券的收益水平和借贷市场利率水平的比较。在借贷利率一定的情况下,证券的收益水平越高,其价格越高;在证券收益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借贷利率越高,证券的价格越低。

17.谈谈债券和股票价格确定的基本方法。

若以V代表资产的内在价值,Ct代表第t期的现金流收入,r代表市场利率或贴现率。那么,资产的价值可用公式表示为:(书P160)

(一)贴现债券。又称贴息债券或零息票债券:若以p代表债券价格,以A代表面额。以r代表市场利率。以t代表债券偿还期限,则债券价格的公式为:(书P160)

(二)一次性偿还的付息债券:若以S代表到期支付的本金和利息之和。价格p、市场利率r、期限t。则,债券价格的公式为:(书P160)

(三)分期付息的定息债券:若以c代表每期的固定利息,以A代表本金活面额。其余变量价格p、市场利率r、期限t。则债券价格的公式为:(书P160)

(四)无到期日的定息债券,又称永续债券。若以c代表每一期的固定利息收入,则债券价格的公式为:(书P160)

18.谈谈银行贷款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定价的主要模式。

商业银行所出售的贷款产品承担信用风险和期限不匹配风险。商业银行筹集资金的利息成本和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并维持与客户借贷关系所需要的非利息成本是影响贷款机构的主要因素。

定价模式:

(一)成本相加定价模式:贷款利率=可贷资金成本率+非资金性经营成本率+贷款风险溢价率+与其利润率

(二)价格领导模式

贷款利率=基准利率+违约风险溢价点数+期限风险溢价点数或贷款利率=基准利率*风险溢价乘数)客户盈利性分析模式

银行从客户 对客户提供贷款 对该客户提供贷款和其它 整体关系中 和其它服务的收入 — 服务的费用

得到的净税 = ——————————————————————————————*100%

前收益率 超出该客户存款的贷放资金净额

第五章 金融市场和金融工程

1.什么是金融市场?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定义:为各种金融活动和金融商品交易提供的场所、设施、规则、组织形式,以及由各种金融活动和金融商品交易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的总和。 分类:按中介特征: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按交易期限: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按交易程序: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第三市场和第四市场等;按交易对象或交易内容:票据市场、拆借市场、短期存贷市场、定期存单市场、回购协议市场、国库券市场、有价证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按场所特征: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按交割时间: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按市场地域: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2.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哪些条件?

(一)融通资金:金融市场提供了融通资金的专门场所和多种多样的融资工具,能够使具有各种不同的收益、风险偏好和流动性需求的资金交易者很容易找到满意的投资机会和获取资金的渠道,资金供需的巧合由个别性和偶然性变为一般性和必然性。

(二)配置资源和财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产生收入和财富的调整和配置效应。

(三)转移和分散风险:在一种有组织,有规则,并能提供各种专业化服务和信用保障的融资系统中进行交易,资金供需双方均在相同的规则和信息服务等条件下,各种可供选择的金融工具的收益和风险能够在这种统一的市场中被准确定价,所不同的只是市场参与者对收益和风险的偏好以及资产选择策略存在差异,具有不同收益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可利用金融市场上的各种避险工具如:期货、期权等,实现风险的转移,利用多种金融工具进行组合投资,以分散和降低风险;由金融市场组织的集中性交易,可以大大降低没有组织的分散交易所固有的风险。

(四)调节和反映经济状况:对经济的自发调节功能;管理当局实施对经济的主动调节创造了政策传递的机制和工具。

金融市场正常发挥功能的条件:(1)有完整和对称的信息。(2)有市场供求决定价格的机制。(3)有众多的市场参加者和丰富的金融商品种类 。(4)有良好的市场服务体系、管理和秩序,交易成本低廉。

3.货币市场有哪些主要特点?同业拆借市场、票据贴现市场、国库券市场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主要特点:融资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性小 ;可控性强。

(一)同业拆借市场:解决银行之间准备金头寸余缺的调剂问题;同业拆借利率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利率,是货币市场的核心利率,中央银行将同业拆借利率的变动作为确定和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依据。

(二)票据贴现市场:满足企业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短期融资的要求;票据贴现市场的供求状况和利率水平的变化,是中央银行观察和调控货币市场的重要窗口 ,为商业银行实现资产结构多元化,提高资产质量,降低资产风险找到一条合适的途径,同时还为中央银行运用再贴现率调控借贷市场和信用总量创造基础性条件。

(三)国库券市场:国库券发行市场为政府筹措短期资金,调节国库收支提供了有效途径;国库券流通市场为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投资和流动性安排提供了方便,为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创造了投资机会,为中央银行的金融宏观调控提供了市场基础。

4.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有何关系?

货币市场的供给形成了资本市场的需求,资本市场的供给形成了货币市场的需求;资金从货币市场流向资本市场,代表了货币市场供给的增加和资本市场需求的增加,资金从资本市场流向货币市场代表了资本市场供给的增加和货币市场需求的增加。

5.什么是证券发行市场?证券发行市场运行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证券发行市场是有价证券由发行者向投资者出售所形成的市场。

几个重要环节:1.选择发行方式;2.选择承销商;3.申请注册;4.确定发行价格;5.销售与承购。

6.什么是证券流通市场?证券交易所的基本职能有哪些?股票上市交易的基本程序是什么?典型的外场交易市场有什么特征?

证券流通市场是已经发行的证券在投资者之间转手买卖的市场,或者说是旧证券交易市场。

证券交易所的基本职能:组织证券交易。具体表现在:(1)为证券的集中交易提供所需的物质设施,包括交易大厅及各种电子化的交易操作系统等;(2)制定规章制度,对交易主体、交易对象和交易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以保证市场的公正、公平和有序。(3)提供证券价格等各种信息服务,由证券交易所发布的股票价格信息,常常是权威机构编制股票价格指数的可靠依据。(4)处理证券交易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纠纷。

上市交易的程序:(一)选择作为交易所会员的证券经纪商办理开户,与经纪商订立股票买卖委托契约。(二)遇有机会,随时通知受委托经纪商买入或卖出股票。(委托指令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市价委托,市场上最优价格交易;限价委托,某一特定价位或更有利价位的交易;停损委托,当价格朝不利方向变动达到某一临界点,执行交易。)(三)经纪商接到委托单,由其派驻在交易大厅的交易员执行买卖指令,成交后将“成交通知单”送达客户。(四)在成交后的规定时间内完成交割。(五)办理股票过户(变更股东名薄)(六)支付佣金

典型的场外交易市场的主要特征:(1)交易对象是非上市证券;(2)交易活动多在投资者与证券自营商之间单独分散进行,没有集中的交易场所;(3)交易程序简单,交易成本低廉。 (4)交易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 ;(5)交易活动所受的管制少、灵活性强,因而交易实现率高,绝大部分证券的流通和交易都是在场外交易市场上实现的。

7.股票价格指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有哪几种主要的计算方法?列举出中外主要的股票价格指数,并说明其基本特征。

作用:(1)综合反映股票价格变动的趋势,作为反映宏观经济景气状况和行业发展特征的重要指标;(2)综合反映股票市场投资的总体收益水平,作为判断个别资产组合收益水平的比较标准;(3)用以预测股票市场将来变化,为投资者的分析和决策提供依据;(4)作为股指期货市场的交易对象。

1.相对平均法:

2.综合平均法:

3.加权平均法:

4.几何平均法:

一些基本指数:道琼斯股价平均指数;标准普尔指数;日经道琼斯股价平均指数;伦敦金融时报指数;香港恒生指数;上证综合指数;上证30指数;深证综合指数;深证成分指数。

8.什么是金融工程?金融工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定义:对金融商品或金融工具的设计、开发和创新的过程。约翰·芬纳蒂的定义:将工程思维引人金融领域,综合地采用各种工程技术方法,设计、开发和实施新的金融产品,以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金融问题。洛伦兹·格利茨的定义:金融工程是应用金融工具,将现在的金融结构进行重组以获得人们所希望的结果。

基本特征:(1)核心内容是金融工具或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创造。 (2)本质是金融创新。(3)目的是通过设计、开发和应用金融工具,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或者使金融结构得到改善,金融的成效得到提高。成效一般主要体现在改善收益─风险组合或改善财务特性上面。

9.简述金融工程的基本要素。

(一)金融工程师:多为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投资银行家和那些从事资产证券化等业务创新活动的其他金融机构专家,以及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活动的投机专家。

(二)概念性工具:主要包括估值理论、证券组合理论等金融资产定价理论以及相关的会计、法律、税收知识等。

(三)实体性工具:是相对于概念性工具而言的,主要包括固定收益证券、权益证券、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合约、互换合约、电子化交易等,它们是金融工程师用以进行新的金融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实用工具。

10.什么是远期合约?说明其基本原理和两种主要形式。

远期合约: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确定时间,以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的合约。合约中要规定交易的标的物、有效期和交割时的执行价格等项内容。

基本原理:交易的双方----买入标的物的多方和卖出标的物的空方,他们能够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约定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说明在成交日远期合约的价值双方都为0.在合约的整个有效期,合约的价值是随标的物的市场价格的波动而变化的。当市场价格高于合约的执行价格时,由空方向多方按差价支付结算金额,对多方来说,合约的价值大于0,而当市场的价格低于合约的价格,则由多方向空方按差价支付结算金额,对空方来说,合约的价值大于0.

两种主要形式:

远期货币协议:一种进行远期外汇交易而签订的协议,在这种协议下,外汇买卖成交时,交易双方无须收付对应货币,而是约定在未来某个时间进行结算与交割。协议要规定外汇买卖的币种、数额、期限和汇率等内容。期限一般为1-6个月,最长一般不超过12个月,以3个月期限的居多。在实际外汇市场上的远期货币协议有将交割日确定为固定日期的直接远期外汇协议,也有将交割日确定为在两个日期之间择期的择期外汇协议。

远期利率协议:交易双方为避免将来利率波动的风险,或为在将来利率波动时获取投机收益而签订的一种协议。在这种协议下,交易双方约定从将来某一确定的日期开始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借贷一笔利率固定、数额确定,以具体货币表示的名义本金。远期利率协议的买方就是名义借款人,如果市场利率上升的话,他按协议上确定的利率支付利息,就避免了利率风险;但若市场利率下跌的话,他仍然必须按协议利率支付利息,就会受到损失。远期利率协议的卖方就是名义贷款人,他按照协议确定的利率收取利息,显然,若市场利率下跌,他将受益;若市场利率上升,他则受损。

11.什么是期货合约?说明货币期货、利率期货和股指期货三种金融期货的主要特征。

期货合约:为进行期货交易而制定的标准化合同或协议。期货交易是指买卖双方事先就交易对象或标的物(商品或货币、证券、股票价格指数等金融产品)的品种、数量、交割日期、交易价格、交割地点等达成协议,根据协议在未来的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以双方约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商品或金融产品;或者,也可以在交割前采取对冲的方式来避免实物交割。期货合约是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进行的,合约的许多内容不是由交易双方临时磋商确定,而是由交易所事先设定好的,除了交易价格由交易双方在交易所内公开竞价达成外,合约的其它组成要素包括标的物的种类、数量、交割日期、交割地点等,都是标准化的。 货币期货:货币期货是标准化的合约,交易的标的物是国际上公认的主要支付货币,交易期限是交易所规定的标准期限,交易数量根据交易所规定的标准交易单位确定,买卖双方在交易所内以公开竞价方式达成未来的收交价格。货币期货绝大部分不进行实际交割,只对差额进行清交。

利率期货:主要包括以长期国债为标的物的长期利率期货和以短期存款为标的物的短期利率期货。利率期货与其他期货合约一样,以合约的标准化为前提,通过经纪人在交易所内进行,交易者在参加交易时须在交易所的清算机构开立利率期货保证金帐户,并按交易所规定的比例交存保证金。在多数情况下,利率期货都是在到期前用相反的合约对冲,很少出现真实的交割。

股指期货:一种以证券市场的指数,如标普指数、恒生指数为行权品种的期货合约。交易时合约双方同意承担股票价格波动所引发的涨跌,把股票指数按点位换算成现金单位,以交易单位乘以股价指数计算出合约的标准价值。股票指数期货的最大特点为同时具备期货和股票的特色。首先是一份期货合约,即先期定价远期交货,仅付保证金;其次具有股票特征,因为指数代表着特定市场股票的价值。其交割形式与传统期货大相径庭,合约到期时,以结算指数与未平仓指数对比,投资者支付或收取两个指数折算的现金差额,即完成交割。

12.什么是期权合约?什么是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

期权合约:一种约定选择权的合约,即对标的物的

看涨期权,又称买权,就是合约购买者具有从合约卖出者那里买进某种标的物的权力的期权合约。看涨期权或买权赋予期权购买者买进标的物的权利,当期权购买者预测某种标的物的未来市场价格将会上涨时,就向期权出售者购买对这种标的物的看涨期权,若标的物的市场价格果真上涨到超过执行价格加期权费的水平,执行期权就可获刊;若市场价格未超过执行价格加期权费的水平,执行期权就会发生损失;若市场价格未超过执行价格水平,放弃执行期权,就可将损失锁定在期权费水平。

看跌期权,又称卖权,就是合约购买者具有向合约卖出者售出某种标的物的权力的期权合约。

看跌期权或卖权赋予期权购买者卖出标的物的权利,当期权购买者预测某种标的物的未来市场价格将会下跌时,就向期权出售者卖出对这种标的物的看跌期权,若标的物的市场价格果真下跌到比执行价格减去期权费后还要低的水平,执行期权就可获利;若市场价格未低于执行价格减去期权费的水平,执行期权就会发生损失;若市场价格未低于执行价格水平,放弃执行期权,就可将损失锁定在期权费水平。

13.什么是互换合约?说明其两种最主要的形式。

互换合约:一种交易双方在约定的有效期内相互交换支付的合约。交换的具体对象可以是不同种类的货币、债券,也可以是不同种类的利率、汇率、价格指数等。一般情况下,它是交易双方(有时也有两个以上的交易者参加同一笔互换合约的情况)根据市场行情,约定支付率(汇率、利率等),以确定的本金额为依据相互为对方进行支付。互换合约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形式是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利率互换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按约定的名义本金和计息方式,用一种货币向对方支付利息。货币互换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按约定的本金额和利率,相互交换不同的货币。

利率互换: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按约定的名义本金和计息方式,用一种货币想对方支付利息。形式:1.固定利率对浮动利率的互换。2.浮动利率对浮动利率的互换。3.复合式货币利率的互换。

货币互换: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按约定的本金额和利率,相互交换不同的货币。特点:1.交付款项的货币种类不同。2.发生本金交换。3.双方可以同时采用一种计息方式。

14.简述金融工程实施的一般过程和主要目标内容。

金融工程的一般运作过程要经过的主要环节包括:(1)确定工程的目标与策略;

(2)设计、开发达到工程目标和策略要求所需的金融产品或工具;(3)对设计和开发的金融产品或工具进行定价和测试;(4)将设计开发出的金融产品或工具客户化,即将金融工程的成果推向市场,实现预期目标和策略。

就金融工程实施的策略和目标来讲,主要集中在对金融资产和投资活动的风险管理上,具体表现在套期保值、投机、套利和重组金融结构等方面。

15—18题由于设计一些未知知识,过于复杂,故此次编写从略。

第六章 货币的宏观功能和货币制度

1.如何认识货币的宏观职能?货币的宏观职能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认识: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部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的重要的特征在于经济实体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以价值形式而不是以使用价值形式链接的,自货币产生之后,商品的内在矛盾转化为商品与货币的外在对立,商品的价值不在由其他的商品来验证和证明,而是通过货币,货币排除了其他一切商品而成为唯一的价值表现形式,生产者、消费者之间的经济联系是通过货币来实现的。 宏观职能:(1)作为社会总产品的存在和分配形式。(2)作为开发和配置资源的工具。(3)作为推动实际产出和稳定经济的工具。(4)作为核算和反映宏观经济运行规模和质量工具。

2.怎样理解货币是社会总产品的存在和分配形式?

(一)在商品经济中,社会总产品是以实物形式和货币形式同时存在的,社会总产品一方面表现为各种使用价值的总和,另一方面这表现为生产资料补偿基金c,工资基金v,和社会积累基金m,即价值的总和。

(二)社会产品的分配是通过价值分配来完成的,一般要经过两个层次的分配过程。初次分配:支付工人的工资和补偿性生产资料的耗费。再分配:财政和银行部门进行再分配,表现为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

(三)这种以价值形式进行产品分配的特点在于,社会成员首先得到货币——产品索取权,然后通过市场实现对产品的占有。

3.怎样理解货币是开发和配置资源的工具?

由于经济的货币化程度越来越高,包括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以及产品的分配和消费在内的整个再生产过程通过货币实现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资源作为潜伏的资源,也主要通过货币的推动和诱导开发和作用,货币是普遍接受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有了货币就意味着取得了与所持有货币数量相对应的资源的索取权。

4.谈谈货币推动实际产出和稳定经济的功能。

(一)实际产出部门在生产工厂开始之前,必须拥有一定的货币用以购买生产资料、技术和组织劳动力,生产启动之后,还有不断的投入货币用以补充原材料,更新设备,支付工资和报酬,组织销售。

(二)当经济体系中存在这充裕的可用于增加实际产出的资源,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潜在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较大缺口时,通过货币增加,拉动总需求,就能较快的提高实际产出水平,又不会导致价格总水平的上升,当可以用增加实际产出的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已经较高,资源已不在富裕,实际国民生产总

值与潜在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缺口不大时,继续增加货币供给,继续拉动总需求,就可能出现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一同上涨,可见,根据资源和社会总供给的状况供给货币,是货币发挥推动实际产出和稳定经济功能的基本要求。

5.谈谈货币对宏观经济的核算和反映功能。

(一)货币指标将具有不同实物性质的经济内容统一的用货币单位表现为一定的价值量,这些指标综合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总规模,部门结构,外部均衡状况,国内市场稳定状况,金融发展水平,经济景气程度,使经济规模运行的规模和质量得以在不同的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进行宏观比较,为决策部门提供管理和调控经济的依据。

(二)货币正常发挥核算和反应经济的功能,要求货币制度和币值必须保持正常和稳定。

6.货币制度的一般结构是什么?

(一)规定币材和货币单位。(1)币材:选择何种材料作为本位币的币材。(2)币材的选择不是由国家意志决定的,他要受各国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决定。

(二)规定本位币和辅币。(1)本位币:是按照法定的货币单位制造的货币,是一国的基本货币。(2)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工日常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一般和本币保持固定的比例。

(三)规定货币符号。

货币符号:代替本位币发挥货币职能的纸质符号,典型形式为金本位制时期的银行券。

(四)规定的准备制度。(1)准备制度是国家规定的必须储备一定的金银,外汇作为货币发行和国际支付于清算的保证的制度。(2)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金属货币退出流通,银行券停止兑换黄金,准备金不在用于保证兑付现金之用,它对货币发行的制约和调节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作用也受到极大的限制,而主要用于保证国际支付和清算。

7.货币制度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一)银本位制:以白银为本位币的金属货币制度。

消亡的原因:(1)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宗交易的增加,需要有更大价值的贵金属作为货币,这就增加了黄金的需求量。(2)白银的开采量的增加,使其不断的贬值,结果是银贱金贵,金银比价大幅的波动,是实现银本位制的国家货币贬值,加速了银本位制的崩溃。

(二)金银本位制:金银两种金属货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三种形式:(1)平行本位制:不规定金币于银币之间的比价;(2)双本位制:国家规定金币和银币的比价,两种货币按法定比价流通;(3)陂行本位制:金币可以主要铸造,银币不可以自由铸造。

存在的原因:它可以是币材充足,满足大宗商品的交易,又能满足小额零售交易,便利了商品的流通。

消失的原因:随着金银比价的波动,是商品的交易和价格处于混乱的状态,即使在双本位制下,国家用法律规定金银的比价,也不能消除这种矛盾,因为人们认为这种规定是与价值是相悖的。

(三)金本位制: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三种形式:(1)金币本位制:是以一定量的黄金为货币单位铸造金币,自由融化,自由铸造,具有无限的法尝能力;(2)金块本位制:规定以黄金为货币本位币,但只规定单位货币的含金量,而不铸造货币,实现银行券流通;(3)

金汇兑本位制:银行券在国内不兑换金块,只规定与其他施行金本位制的国家的货币的兑换比例,先兑换外汇,再以外汇兑换黄金,并将准备金存于该国。

崩溃的原因:(1)黄金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商品的增长的幅度。

(2)黄金的存量在各国分配不均匀。(3)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黄金被参战国用于购买军火,并停止自由输出和银行券兑换,从而导致金本位的崩溃。(4)不兑现信用制度:不兑现信用制度是以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作为流通中的货币主体的货币制度。

8.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基本特征。

(一)信用货币主要包括政府发行的纸币和发挥货币职能的信用凭证。

(二)币值的确定和外汇的确定于贵金属无关,而主要取决于货币当局对货币数量的管理。

(三)各国的纸币都曾直接或间接的与黄金保持联系,但这只是货币制度的初期特点,信用货币制度的推行一个方面靠国家政治力量,一方面靠社会的惯性的推行。

9.中国现行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书P245。

10.现行港币制度有何特点?

书P247.

11.弗里德曼和凯恩斯在货币传导机制理论上的分歧(百度篇)

(一)凯恩斯认为,货币供应量变化后对国民收入有实质性影响,增加货币的结果使利率降低从而增加投资,通过乘数效应引起总需求和总收入(Y)的变动,即△M→△R→△I→△Y,因此,货币供应量增加可以引起实际产出的增加,货币是非中性的。弗里德曼则认为货币供应量变动只能在短期内影响实际产出;从长期看,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只能影响名义变量而不能影响实际变量,因此,货币从长期看是中性的。

(二)凯恩斯注重狭义的市场资产和市场利率,他的传递渠道主要是货币市场上金融资产的调整,增加的货币量通过两条渠道被吸收:一是货币收入增加后所增加的货币交易需求量;二是随着利率下降后增加的货币投机需求量。弗里德曼认为应该考虑广义的资产和利息率,就是说,传导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在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同时进行,通过物价普遍上涨吸收过多的货币量。

(三)凯恩斯非常重视利率的作用,认为利率是传导机制的中心环节,货币量变动后首先引起的是利率的变动,货币供需和总体经济的均衡是通过利率的变化来调节的。而弗里德曼则重视收入支出在传导中的作用。认为人们主要根据收入来确定现金持有量。因此,货币供需求均衡只能通过支出来调节。而货币量与利率之间存在着步调不一致的关系,弗里德曼认为,货币增长加速时,起初会降低利率,但是后来,由于它增加开支刺激价格上涨,这便引起借贷需求的增加,从而促使利率上升。正因为如此,利率不能成为传导机制中的主轴,却往往是误导货币政策的指标,所以弗里德曼不仅不重视利率在传导机制中的作用,而且坚决反对把利率作为制定货币政策的向导。

12. 弗里德曼和凯恩斯在货币传导机制理论上的分歧(二宝篇)

(一)双方在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上认识不同。

凯恩斯:当货币供给增加,人们实际持有的货币大于其愿意持有的数量,故人们会购买债券,债券需求上升,债券的价格上升,由于债券的价格与利率反相关,故利率会下降,总投资会上升,导致最终产品市场的总需求上升,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导致产量的上升。但要注意若实际的产量与潜在产量有缺口时,这样的结果是产量上升,若无缺口时,只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

货币理论:利息率的变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货币供给量本身或货币供给增长率,当货币供给增加时,人们手中的货币超过了他们所希望持有的数量,这是他们将不只是购买债券,还要购买其他实物财产,包括投资品和消费品及各种服务,因此货币主义者认为,不必经过利息下降这种中间环节,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本身意味着最终产品市场的总需求增加,导致产量的增加。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利息率的变动起关键的作用,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供给量本身的重要性。

(二)实施方式不同。(1)凯恩斯:反周期货币政策。当产量增加,应该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当产量减少,应该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2)货币主义者:规则性货币政策。把货币供应量控制在固定水平,而这个固定的水平指合理的经济增长+可接受的通货膨胀。

(三)货币政策的中间标的的选择。凯恩斯:利率。货币学派:实际货币供给。


相关内容

  • 2013年淮安市会计继续教育-[投资理财]课后练习与限时考试
  • <投资理财> 第一讲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答案所对应的英文字母填在括弧内.) 1.凯恩斯的选美理论反映的投资的观念是( ). A.风险收益权衡的观念 B.长期投资的观念 C.尊重市场的观念 D.成本的观念 A B C D [正确答案]: ...

  •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高分心得
  • 才思教育网址:www.caisiedu.com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高分心得 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硕士专业,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考研经验,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关于396经济学联考 参考书目:机工 ...

  • 叶德磊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 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 一.教材上的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梗概) 1.GDP 与GNP 这两个指标的运用功能有何差异? 答:GDP 衡量的是一国领土范围内或境内所有产出的总产值,而不管这些产值的所有者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GNP 衡量的是一国国民或公民的总收入,而不管其收入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获取的.由 ...

  • 金融学原理_彭兴韵_课后答案[1-24章]
  • <金融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 货币的流动性结构:流动性高的货币和流动性低的货币之间的比率 2. 直接融资:货币资金需求方通过金融市场与货币资金供给方直接发生信用关系 3. 货币时间价值: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是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持有的等量的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货币的价值 ...

  • 中级财务会计教材课后习题答案(全部)
  • 教材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 货币资金 [参考答案] (1)①出差借支时 借:其他应收款--张某 1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②归来报销时 借:管理费用 850 库存现金 150 贷:其他应收款 1 000 (2)①开立临时采购户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80 000 贷:银行存款 ...

  • 中央银行简答.论述(部分课后答案)
  • 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和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 中央银行制度:当国家通过法律或特殊规定对某家银行或新建一家银行赋予某些特权并要求其他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 ...

  • [国际贸易单证实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 <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同步测试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单证 2.单据和信用证:文件和凭证 3.凭单:凭单 4.金融:商业 5.正确 6.金融:商业 7.两个英文大写字母 8.三个英文大写字母:两个:一个 二.判断题: 1.t2.f3.t4.f5.t6.f 三.不定项选择题: 1 ...

  • 当代中国经济课后练习1.31-1.40
  • 储蓄过程与投资过程已完成 1 以下哪种理论认为储蓄是投资的资源,因而储蓄从物质形态上制约着投资的行为和规模.     A.金融决定论 B.投资决定论 C.储蓄决定论 D.收入决定论 我的答案:C 2 不同时期的国民收入与国民储蓄之间的变动存在不同步性,其原因不包括是?     A.收 ...

  •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硕士计划招多少人及就业
  •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硕士计划招多少人及 就业 招生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下简称骨干计划)为定向就业.学习方式均为脱产. 2016年我校拟招收普通计划金融硕士114名(含推荐免试生) ,骨干计划金融硕士1名.对口支援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后续下达的 ...

  • 大学课本课后习题答案
  • 注册可用 公共课程 http://www.10xiao.com/forum-6-1.html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四册答案 http://www.10xiao.com/thread-7-1-1.html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答案 http://www.10xiao.com/th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