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东八路军

更深的蓝

[文曲星]

山东纵队: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山东纵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山东人民抗日武装起义部队为基础组建的、在山东坚持抗日游击战争的一支人民武装。

1937年10月,日军侵入山东后,中共山东省委领导了徂徕山和山东各地人民的抗日武装起义,建立起10多支起义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8年6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5月由山东省委改称)根据毛泽东、刘少奇关于山东的基本武装应组建成支队,恢复和使用八路军番号的指示,陆续将各地起义武装整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支队。12月27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在沂水县王庄成立八路军山东纵队,张经武任指挥,黎玉任政治委员,王彬任参谋长,江华任政治部主任。

1939年2-5月,根据八路军总部的指示,山东纵队进行了以整编和部队正规化建设为中心的第一期整军。此后,山东纵队同入鲁的第115师并肩作战,巩固与扩大了山东各抗日根据地。

1941年,日军对山东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蚕食”和大规模的“扫荡”,在山东的国民党顽军也配合日伪军夹击八路军。山东纵队与第115师相互协同,广泛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进行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和反“治安强化运动”斗争。同时团结争取国民党进步势力和中间势力共同抗日,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打退国民党顽军的进攻,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抗日根据地的斗争。4月,以纵队特务第2团1个营等为骨干重建了蒙山支队(原称蒙山独立支队),活动在沂蒙南部地区。6月,山东纵队进行以克服分散主义、地域观念、实现正规化为中心的第五期整军。通过前后5期整军,部队的军政素质有了很大提高。8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山东纵队归第115师首长指挥,山东纵队军政委员会和第115师军政委员会合组为山东军政委员会,罗荣桓任书记。11-12月间,山东纵队协同第115师在沂蒙山区挫败了日伪军5万余人的“铁壁合围”大“扫荡”。

1942年8月1日,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实行主力军地方化的指示,山东纵队改编为山东军区,1943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山东军区与第115师合并,成立新的山东军区。

山东纵队从1938年12月成立至1943年3月,共作战4500余次,歼灭日伪军9万余人,部队发展到6万余人。3

115师:

第一一五师

一一五师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3个主力师之一。

1937年8月25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由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第十五军团和第七十四师合编而成。林彪任师长,聂荣臻任副师长,周昆(后叛变)任参谋长,罗荣桓任政训处主任。下辖第三四三旅(旅长陈光)、第三四四旅(旅长徐海东),独立团、炮兵营、辎重营和骑兵营,全师共1.5万余人。同年10月,八路军恢复政治委员制度,聂荣臻任一一五师政治委员。1938年3月以后,罗荣桓任师政治委员。罗荣桓、陈光曾任代理师长,陈士榘、肖华曾分别任师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一一五师组建后,于1937年8月30日由陕西韩城县芝川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抗日前线,9月下旬组织了平型关战斗。当年10月下旬,聂荣臻率领部分部队进入晋东北五台山区,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聂荣臻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39年3月,罗荣桓率领师部与师主力进入山东,与当地人民和抗日武装创建了山东抗日根据地。一一五师先后组建了10余支抗日游击支队,并于1940年冬组建了7个教导旅。1943年3月,一一五师兼山东军区,政治委员罗荣桓(代师长)兼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所属各教导旅番号撤销,与山东纵队各部统一编为13个主力团。至1944年春,部队发展到23万余人,辖有鲁中、鲁南、滨海、胶东、渤海等5个二级军区。1945年8月中旬,山东军区部队编为8个师、11个警备旅、4个独立旅,组成五路大军向日伪军发动反攻。9月初,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肖华奉命率先遣部队渡过渤海湾进入东北辽东地区,开辟南满根据地。随后罗荣桓率主力分别经海路和陆路开赴东北,创建东北根据地。山东开往东北的6万余人,与新四军一部及其他部队,相继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民主联军、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1949年春改编为第四野战军。

八路军第一纵队:

1939年6月,中央决定在山东成立八路军第一纵队,派徐向前任司令员,朱瑞任政委,统一指挥115师、山东纵队和苏北的八路军部队。1939年5月,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决定,组建八路军第1纵队,徐向前任司令员,朱瑞任政治委员,统一指挥山东境内与冀鲁边、苏北等地区的八路军各部队。6月,徐向前、朱瑞到达山东鲁中地区,召开高级干部会议,部署党政军各方面的工作。同月,领导军民粉碎了日伪军2万余人对鲁中地区的大“扫荡”。为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徐向前与国民党鲁苏战区司令于学忠进行了谈判。8月1日,徐向前、朱瑞以第一纵队司令员、政治委员名义通电就职。9日,经中共中央北方局批准,成立山东军政委员会,朱瑞任书记。同时,第1纵队所辖各部队,与当地党政机关密切配合,积极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相继成立了鲁西行政主任公署和鲁西北、运东区、运西区、泰(山)西区、胶东北海区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以及莱芜、新泰、蒙阴、沂水、临朐、东平、宁阳、平阴、泰安等县抗日民主政府。第1纵队根据中共中央对国民党顽固派采取“又斗争又团结,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揭露在山东的国民党顽固派破坏统一战线、侵犯八路军驻地、杀害八路军干部的罪行,于8月下旬指挥山东纵队第1、第3、第4支队,在鲁中区的淄河流域反击国民党顽军的挑衅,收复淄川、博山以东的峨庄、太河、朱崖等地。10月13日,第1纵队机关与山东纵队机关合并,组成统一的指挥机关(山东纵队番号仍予保留)。尔后,领导山东纵队各部队,进行第二、第三期整军,提高部队军政素质。1939年夏~1940年春,第1纵队指挥第115师和山东纵队,与山东军民一起挫败日伪军对胶东、清河、泰西和冀鲁边等地区的“扫荡”,取得梁山伏击战、大郝家伏击战以及苗山、五井、孙、祖、白彦、杨家横等战斗和泰山区反“扫荡”、抱犊崮反“扫荡”的胜利。1940年6月,徐向前离开山东返回延安,指挥机关作了调整,第1纵队番号延用至1941年1月。

更深的蓝

[文曲星]

山东纵队: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山东纵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山东人民抗日武装起义部队为基础组建的、在山东坚持抗日游击战争的一支人民武装。

1937年10月,日军侵入山东后,中共山东省委领导了徂徕山和山东各地人民的抗日武装起义,建立起10多支起义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8年6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5月由山东省委改称)根据毛泽东、刘少奇关于山东的基本武装应组建成支队,恢复和使用八路军番号的指示,陆续将各地起义武装整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支队。12月27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在沂水县王庄成立八路军山东纵队,张经武任指挥,黎玉任政治委员,王彬任参谋长,江华任政治部主任。

1939年2-5月,根据八路军总部的指示,山东纵队进行了以整编和部队正规化建设为中心的第一期整军。此后,山东纵队同入鲁的第115师并肩作战,巩固与扩大了山东各抗日根据地。

1941年,日军对山东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蚕食”和大规模的“扫荡”,在山东的国民党顽军也配合日伪军夹击八路军。山东纵队与第115师相互协同,广泛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进行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和反“治安强化运动”斗争。同时团结争取国民党进步势力和中间势力共同抗日,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打退国民党顽军的进攻,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抗日根据地的斗争。4月,以纵队特务第2团1个营等为骨干重建了蒙山支队(原称蒙山独立支队),活动在沂蒙南部地区。6月,山东纵队进行以克服分散主义、地域观念、实现正规化为中心的第五期整军。通过前后5期整军,部队的军政素质有了很大提高。8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山东纵队归第115师首长指挥,山东纵队军政委员会和第115师军政委员会合组为山东军政委员会,罗荣桓任书记。11-12月间,山东纵队协同第115师在沂蒙山区挫败了日伪军5万余人的“铁壁合围”大“扫荡”。

1942年8月1日,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实行主力军地方化的指示,山东纵队改编为山东军区,1943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山东军区与第115师合并,成立新的山东军区。

山东纵队从1938年12月成立至1943年3月,共作战4500余次,歼灭日伪军9万余人,部队发展到6万余人。3

115师:

第一一五师

一一五师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3个主力师之一。

1937年8月25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由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第十五军团和第七十四师合编而成。林彪任师长,聂荣臻任副师长,周昆(后叛变)任参谋长,罗荣桓任政训处主任。下辖第三四三旅(旅长陈光)、第三四四旅(旅长徐海东),独立团、炮兵营、辎重营和骑兵营,全师共1.5万余人。同年10月,八路军恢复政治委员制度,聂荣臻任一一五师政治委员。1938年3月以后,罗荣桓任师政治委员。罗荣桓、陈光曾任代理师长,陈士榘、肖华曾分别任师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一一五师组建后,于1937年8月30日由陕西韩城县芝川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抗日前线,9月下旬组织了平型关战斗。当年10月下旬,聂荣臻率领部分部队进入晋东北五台山区,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聂荣臻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39年3月,罗荣桓率领师部与师主力进入山东,与当地人民和抗日武装创建了山东抗日根据地。一一五师先后组建了10余支抗日游击支队,并于1940年冬组建了7个教导旅。1943年3月,一一五师兼山东军区,政治委员罗荣桓(代师长)兼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所属各教导旅番号撤销,与山东纵队各部统一编为13个主力团。至1944年春,部队发展到23万余人,辖有鲁中、鲁南、滨海、胶东、渤海等5个二级军区。1945年8月中旬,山东军区部队编为8个师、11个警备旅、4个独立旅,组成五路大军向日伪军发动反攻。9月初,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肖华奉命率先遣部队渡过渤海湾进入东北辽东地区,开辟南满根据地。随后罗荣桓率主力分别经海路和陆路开赴东北,创建东北根据地。山东开往东北的6万余人,与新四军一部及其他部队,相继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民主联军、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1949年春改编为第四野战军。

八路军第一纵队:

1939年6月,中央决定在山东成立八路军第一纵队,派徐向前任司令员,朱瑞任政委,统一指挥115师、山东纵队和苏北的八路军部队。1939年5月,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决定,组建八路军第1纵队,徐向前任司令员,朱瑞任政治委员,统一指挥山东境内与冀鲁边、苏北等地区的八路军各部队。6月,徐向前、朱瑞到达山东鲁中地区,召开高级干部会议,部署党政军各方面的工作。同月,领导军民粉碎了日伪军2万余人对鲁中地区的大“扫荡”。为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徐向前与国民党鲁苏战区司令于学忠进行了谈判。8月1日,徐向前、朱瑞以第一纵队司令员、政治委员名义通电就职。9日,经中共中央北方局批准,成立山东军政委员会,朱瑞任书记。同时,第1纵队所辖各部队,与当地党政机关密切配合,积极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相继成立了鲁西行政主任公署和鲁西北、运东区、运西区、泰(山)西区、胶东北海区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以及莱芜、新泰、蒙阴、沂水、临朐、东平、宁阳、平阴、泰安等县抗日民主政府。第1纵队根据中共中央对国民党顽固派采取“又斗争又团结,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揭露在山东的国民党顽固派破坏统一战线、侵犯八路军驻地、杀害八路军干部的罪行,于8月下旬指挥山东纵队第1、第3、第4支队,在鲁中区的淄河流域反击国民党顽军的挑衅,收复淄川、博山以东的峨庄、太河、朱崖等地。10月13日,第1纵队机关与山东纵队机关合并,组成统一的指挥机关(山东纵队番号仍予保留)。尔后,领导山东纵队各部队,进行第二、第三期整军,提高部队军政素质。1939年夏~1940年春,第1纵队指挥第115师和山东纵队,与山东军民一起挫败日伪军对胶东、清河、泰西和冀鲁边等地区的“扫荡”,取得梁山伏击战、大郝家伏击战以及苗山、五井、孙、祖、白彦、杨家横等战斗和泰山区反“扫荡”、抱犊崮反“扫荡”的胜利。1940年6月,徐向前离开山东返回延安,指挥机关作了调整,第1纵队番号延用至1941年1月。


相关内容

  •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
  • 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他在论述新民主主义政治时指出:"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政治,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这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共和国,这就是三大政策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 ...

  • 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大事记之抗日战争时期
  • 一 九 三 七 年 十月 冀鲁豫各地被国民党关押的共产党员相继出狱 根据我党同国民党当局关于释放在押共产党员的初步协议,中共中央于7月派红军将领张经武到济南,在山东省委协助下,经同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兼第三路军总指挥韩复榘多次谈判,使其终于同意释放在押政治犯.共产党员张北华.赵健民.潘复生.原静沧( ...

  • 我的家乡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
  • 我的家乡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 我的家乡临沂市莒南县,位于山东与江苏交界处,这里没有令人惊艳的景色.没有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但是鲁东南地区剽悍,从古至今一直做着不懈的反抗斗争. 自古带起这里就不断发生农民反抗封建统治斗争.赤眉军.红袄军.红巾军.捻军.幅军都曾在莒南一代活动.因为清朝之前这里没有大的村落 ...

  • 顽固派制造事端,八路军奋起讨逆
  •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采取"限共.溶共.反共"政策,秘密颁布了"限制共产党活动办法"和"沦陷区防范共产党活动办法"等反动条令后,至1940年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中共中央早在1939年5月19日,就发出了<关于山东工作 ...

  • "沂蒙红色育人工程"下基地的体会和感受
  • 参加"下基地"实践活动的感受和体会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当这首家喻户晓的<沂蒙山小调>回响在沂蒙大地上时,沂蒙精神便在每一个音符到达的地方生根发芽了.这片红色土地曾经感动了临沂,感动了山东,感动了世界!作为听着红歌长大的沂蒙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 ...

  • [秘史]中共历史节点上的大局意识
  • 讲大局.顾大局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一些紧要的历史节点上,一批共产党人自觉服从大局.服务大局,留下了许多故事 为抗日干什么都行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内部也有两种声音,一些人认为蒋介石杀了那么多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此时不杀蒋介石难平民愤 ...

  • 抗战史实(3)抗战期间共军阵亡将领名单
  •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这是确定无疑的,也是我们需要始终坚持的抗战史观. 但是,国内那些"蒋遗"(蒋家王朝的遗民)却不这么看.自去年以来,一些文化"精英"在其把持的平面媒体上,大肆叫嚣,掀起一波又一波非毛反共的声浪,核心就是"重写抗战史 ...

  • 十四在抗日与反磨擦作战中之八路军.新四军
  • 十四 在抗日与反磨擦作战中之八路军.新四军 (一)华北反共军事磨擦概况 (二)华中军事磨擦有关经过 1,苏北敌情与国民党军之分布 2.黄桥之战与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 3.黄桥决战后在苏北的八路军.新四军 4.敌第13军对苏.浙.皖地区之扫荡 5.皖南事变 6.重建新四军军部及新四军在华中之态势 (三) ...

  • 临沂名胜古迹
  • 临沂名胜古迹 王羲之故居: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洗砚池街20号(中段北侧),为王羲之幼年居住处.正门上匾额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年),王羲之生于琅琊临沂,并在此度过他的幼年时期.据<临沂县志·古迹>载"王右军故宅,治城西南隅普照寺". 银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