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实验报告

三组分液—液系统相图的绘制

一、 实验目的

1. 2.

熟悉相律,掌握用三角形坐标表示三组分体系相图。

用溶解度法作出苯-乙酸-水体系的相图(溶解度曲线及连接线)。

二、 实验原理

三组分体系C=3,当体系处于恒温恒压条件,根据相律,体系的条件自由度f*=3-P式中,P 为体系的相数。体系最大条件自由度f*(最大值)=3-1=2,因此,浓度变量最多只有两个可用平面图表示体系状态和组成的关系。其图称为三元相图,通常用等边三角形坐标表示。

图示 等边三角形表示三元相图

利用体系在相变化时清浊现象的出现,可以判断体系中各组分间互溶

度的大小。其一般由清变浑,肉眼较易分辨。因此,本实验是向匀相的苯-乙酸体系滴加水使之变成二项混合物的方法,确定二相间的互相溶解度。

三、 仪器药品 1. 仪器

具塞锥形瓶(100ml )2只;(25ml )4只;酸式滴定管(50ml )1只;碱式滴定管(50ml )1只;移液管(1ml,2ml )各一只;刻度移液管(10ml,20ml )各一只;锥形瓶(150ml )2只。

2. 药品

乙酸(分析纯);苯(分析纯);标准氢氧化钠溶液(0.2mol/dm); 酚酞指示剂。

四、 实验步骤

1. 测定互溶度曲线

在洁净的酸式滴定管内装水,用移液管取10.00ml 苯及4.00ml 乙酸于干燥的100ml 具塞锥形瓶中,然后慢慢滴加水,同时不停摇动,至溶液由清变浑,即为终点,几下水的体积;再向此瓶中加入5.00ml 醋酸,体系又成为匀相,再用水滴定至终点(由清变浊),然后依次用同样的方法加入8.00ml 乙酸,用水滴至终点,再加8.00ml 乙酸,用水滴定,记录每次各组分的用量;最后再加入10.00ml 苯和20.00ml 水,加塞摇动,并每间隔5min 摇动一次,30min 后用此溶液测连结线。另取一只洁净的100ml 具塞锥形瓶,用移液管加入1.00ml 苯和2.00ml 乙酸,用水滴定至终点,以后依次加入1.00ml ,1.00ml ,1.00ml ,1.00ml ,2.00ml ,10.00ml 醋酸,分别用水滴定至终点(由清变浊),并记录每次各组分的用量;最后再加入15.00ml 苯和20.00ml 水,每隔5min 摇一次,30min 后用于测定另一条连结线。 2. 连结线的测定

上面所得的两份溶液,经半个小时后,待二层液分清,用洁净干燥的移液管分别吸取上层液约5ml ,下层液约1ml 于已称好的4个250ml 锥形瓶中,以酚酞作指示剂,用0.2mol/dm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以确定各层溶液中乙酸的含量。

五、 数据处理

室温:20.1摄氏度;气压:101.8千帕 1. 溶解度曲线的绘制

根据苯,乙酸,水的实际体积及附录查得实验温度时三种试剂的密度。 实验室温度:20.1℃;压强:101.80Kp

密度 苯:0.879 乙酸:1.0492 水:0.998203

表1 不同实验条件下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

0.00

w(C6H6)%

注:分析:这个图的方法是从网上获得的,可是我没有画得好,可能是自己数据的问题。具体的原因,目前自己也没分析出来。

注:表中的12,13为图2-7中E ,F 两点,其数据可参考下表

2. 连接线的绘制

C (氢氧化钠)=0.2mol/dm

(1) 计算两锥形瓶中最后乙酸,苯,水的质量百分数,标在三角坐标上,

可得两个物系点F1,F2。

(2) 将标出的各相乙酸含量点画在溶解度曲线上,上层乙酸含量画在含苯

较多的一边,下层画在含水较多的一边,即可作出两条连接线,它们分别通过物系点F1,F2。

共轭两相中乙酸含量的计算结果列入下表

表2 共轭两相中乙酸含量

六、 注意事项

1. 因所测体系含有水的成分,故玻璃器皿均需干燥。

2. 在滴加水的过程中须一滴一滴地加入,且需不停地摇动锥形瓶,由于分

散的“油珠”颗粒能散射光线,所以体系出现浑浊,如在2-3min 内仍不消失,即达到终点。当体系中醋酸含量少时要特别注意慢滴,含量多时开始可快些,接近终点时仍然要逐滴加入。

七、 思考题

1. 为什么根据体系由清变浑的现象即可测定相界? 2. 如连接线不通过物系点,其原因可能是什么?

3. 本实验中根据什么原理求出苯-乙酸-水体系的连接线?54.28 1、

答:因为本实验是向匀相的苯-乙酸-水体系滴加水使之变成二相混合物的方法,确定二相间的互相溶解度。

2、 答:所加的用水量不够准确。 3、 答:酸碱滴定,用酚酞做指示剂。

八、 讨论与思考分析

1. 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冷静,严谨认真,带着疑问去做实验,去思考遇到

的每个问题,观察现象;

2. 不懂得多问老师,得到老师的指导;

3. 在计算所用试剂的量时一定要认真,计算做到准确;

4. 为什么我的三角图会化成上面那样?--目前没找到原因,方法是从网上获

得。——多利用网络帮助学习。

5. 由于数据图画成那样,因此连接线也很难画出来,所以我就没画了。

三组分液—液系统相图的绘制

一、 实验目的

1. 2.

熟悉相律,掌握用三角形坐标表示三组分体系相图。

用溶解度法作出苯-乙酸-水体系的相图(溶解度曲线及连接线)。

二、 实验原理

三组分体系C=3,当体系处于恒温恒压条件,根据相律,体系的条件自由度f*=3-P式中,P 为体系的相数。体系最大条件自由度f*(最大值)=3-1=2,因此,浓度变量最多只有两个可用平面图表示体系状态和组成的关系。其图称为三元相图,通常用等边三角形坐标表示。

图示 等边三角形表示三元相图

利用体系在相变化时清浊现象的出现,可以判断体系中各组分间互溶

度的大小。其一般由清变浑,肉眼较易分辨。因此,本实验是向匀相的苯-乙酸体系滴加水使之变成二项混合物的方法,确定二相间的互相溶解度。

三、 仪器药品 1. 仪器

具塞锥形瓶(100ml )2只;(25ml )4只;酸式滴定管(50ml )1只;碱式滴定管(50ml )1只;移液管(1ml,2ml )各一只;刻度移液管(10ml,20ml )各一只;锥形瓶(150ml )2只。

2. 药品

乙酸(分析纯);苯(分析纯);标准氢氧化钠溶液(0.2mol/dm); 酚酞指示剂。

四、 实验步骤

1. 测定互溶度曲线

在洁净的酸式滴定管内装水,用移液管取10.00ml 苯及4.00ml 乙酸于干燥的100ml 具塞锥形瓶中,然后慢慢滴加水,同时不停摇动,至溶液由清变浑,即为终点,几下水的体积;再向此瓶中加入5.00ml 醋酸,体系又成为匀相,再用水滴定至终点(由清变浊),然后依次用同样的方法加入8.00ml 乙酸,用水滴至终点,再加8.00ml 乙酸,用水滴定,记录每次各组分的用量;最后再加入10.00ml 苯和20.00ml 水,加塞摇动,并每间隔5min 摇动一次,30min 后用此溶液测连结线。另取一只洁净的100ml 具塞锥形瓶,用移液管加入1.00ml 苯和2.00ml 乙酸,用水滴定至终点,以后依次加入1.00ml ,1.00ml ,1.00ml ,1.00ml ,2.00ml ,10.00ml 醋酸,分别用水滴定至终点(由清变浊),并记录每次各组分的用量;最后再加入15.00ml 苯和20.00ml 水,每隔5min 摇一次,30min 后用于测定另一条连结线。 2. 连结线的测定

上面所得的两份溶液,经半个小时后,待二层液分清,用洁净干燥的移液管分别吸取上层液约5ml ,下层液约1ml 于已称好的4个250ml 锥形瓶中,以酚酞作指示剂,用0.2mol/dm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以确定各层溶液中乙酸的含量。

五、 数据处理

室温:20.1摄氏度;气压:101.8千帕 1. 溶解度曲线的绘制

根据苯,乙酸,水的实际体积及附录查得实验温度时三种试剂的密度。 实验室温度:20.1℃;压强:101.80Kp

密度 苯:0.879 乙酸:1.0492 水:0.998203

表1 不同实验条件下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

0.00

w(C6H6)%

注:分析:这个图的方法是从网上获得的,可是我没有画得好,可能是自己数据的问题。具体的原因,目前自己也没分析出来。

注:表中的12,13为图2-7中E ,F 两点,其数据可参考下表

2. 连接线的绘制

C (氢氧化钠)=0.2mol/dm

(1) 计算两锥形瓶中最后乙酸,苯,水的质量百分数,标在三角坐标上,

可得两个物系点F1,F2。

(2) 将标出的各相乙酸含量点画在溶解度曲线上,上层乙酸含量画在含苯

较多的一边,下层画在含水较多的一边,即可作出两条连接线,它们分别通过物系点F1,F2。

共轭两相中乙酸含量的计算结果列入下表

表2 共轭两相中乙酸含量

六、 注意事项

1. 因所测体系含有水的成分,故玻璃器皿均需干燥。

2. 在滴加水的过程中须一滴一滴地加入,且需不停地摇动锥形瓶,由于分

散的“油珠”颗粒能散射光线,所以体系出现浑浊,如在2-3min 内仍不消失,即达到终点。当体系中醋酸含量少时要特别注意慢滴,含量多时开始可快些,接近终点时仍然要逐滴加入。

七、 思考题

1. 为什么根据体系由清变浑的现象即可测定相界? 2. 如连接线不通过物系点,其原因可能是什么?

3. 本实验中根据什么原理求出苯-乙酸-水体系的连接线?54.28 1、

答:因为本实验是向匀相的苯-乙酸-水体系滴加水使之变成二相混合物的方法,确定二相间的互相溶解度。

2、 答:所加的用水量不够准确。 3、 答:酸碱滴定,用酚酞做指示剂。

八、 讨论与思考分析

1. 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冷静,严谨认真,带着疑问去做实验,去思考遇到

的每个问题,观察现象;

2. 不懂得多问老师,得到老师的指导;

3. 在计算所用试剂的量时一定要认真,计算做到准确;

4. 为什么我的三角图会化成上面那样?--目前没找到原因,方法是从网上获

得。——多利用网络帮助学习。

5. 由于数据图画成那样,因此连接线也很难画出来,所以我就没画了。


相关内容

  • 物化实验报告_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
  • 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 1.1实验目的 1. 用沸点仪测定在常压下环已烷-乙醇的气液平衡相图. 2. 掌握阿贝折射仪的使用方法. 1.2 实验原理 将两种挥发性液体混合,若该二组分的蒸气压不同,则溶液的组成与其平衡气相的组成不同.在压力保持一定,二组分系统气液达到平衡时,表示液态混合物的沸点与平衡时组 ...

  • 物化实验报告燃烧热的测定
  •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明确燃烧热的定义,了解定压燃烧热与定容燃烧热的差别. 2.掌握量热技术的基本原理:学会测定萘的燃烧热 3.了解氧弹量热计的主要组成及作用,掌握氧弹量热计的操作技术. 4.学会雷诺图解法校正温度改变值. 二. 实验原理 通常测定物质的燃烧热,是用氧弹量热计,测量 ...

  • 某化工厂废水芬顿与厌氧试验
  • 能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污水站处理工程 实验报告(一) 一.实验简介 二.实验方法 三.数据分析 3.1 苯磺酸芬顿氧化实验 3.1.1 五车间废水芬顿氧化实验 废水中的苯磺酸来源于五车间生产废水,五车间废水芬顿氧化实验结果如表3-1.3-2所示. 表3-1 不同芬顿试剂配比时芬顿氧化处理五车间废水 实 ...

  • 12345军用生物技术发展与未来战争生物化趋势
  • 檭檭殐 檭檭檭檭檭檭殐 檭檭殐 徐 # 池,楼铁柱,伯晓晨,薛 荃,毛军文,贺福初 [摘要]军用生物技术作为新兴技术领域,不断拓展武器装备的概念内涵,成为武器装备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近年来,军用生物技术在合成生物.脑机接口与脑控.生物材料与仿生机械.生物燃料.生物电子与生物计算.非致命性武器等领域不 ...

  • 亚铁和聚铁对印染废水处理试验报告
  • 7月4日药剂试验报告 一.实验药剂:氯化亚铁(简称亚铁).现用药剂聚合双酸铝铁(简称聚铁).液碱.浓硫酸等. 二.实验步骤: 1)混凝实验 ①取两只2000ml 烧杯,编号为1.2,分别加入2000ml 调节池原水: ②分别在烧杯1中加1800ppm (3.60ml )亚铁,烧杯1中调节pH 至7. ...

  • 物化实验-电动势的测定
  • 实验13 电动势的测定 实验日期:2013-4-13 提交报告日期:2013-4-15 1 引言 1.1实验目 1.1.1 掌握电位差计的测量原理和测定电池电动势的方法. 1.1.2 了解可逆电池.可逆电极.盐桥等概念. +2+1.1.3 测定Ag/Ag.Zn/Zn电极电势和Ag 浓差电池电动势. ...

  • 华师物化实验-溶胶的制备.纯化
  •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姓名:dxh 学号: 专业:化学师范 班级:11化教6班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 实验项目:溶胶的制备及纯化 合作者: 实验日期:2014年4月9日 指导教师:孙艳辉 实验分数: 一.前言 1.实验背景 胶体溶液是一个多相体系,分散在介质中的微粒由于自身的电离或表面吸附其他粒子 ...

  •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 第1章 绪论 1.1 目的任务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大西沟银铅锌多金属矿普查",任务书编号[2009]矿产1-126, 项目编号:07-3-KC12. 普查的目标任务:在已取得的成果资料基础上,通过大比例尺地质.物化探工作,初步查明工作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对成矿有利地 ...

  • 固体矿产勘查规范简介及普查.详查工作要求(蒋年生)
  •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简介及普查.详查阶段工作要求 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蒋年生 一.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简介 (一)规范的解释 在进行地质工作质量检查和强化地质工作质量时,我们时常强调要加强规范学习,按规范标准进行操作,但我们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规范,目前地质勘查行业有些什么规范. 按名词本义解释,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