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实验指导书

生 理 学

实验指导

目录

实验一 神经生理实验

1.1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1.2 神经干动作电位引导 1.3 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 实验二 血液生理实验

2.1 红细胞计数 2.2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实验三 循环生理实验之蛙心起搏点及心肌特性 3.1 蛙心起搏点 3.2 心肌特性

实验四 循环生理实验之蛙心灌流 4.1 蛙心灌流

实验五 循环生理实验之动脉血压的直接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5.1 动脉血压的直接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实验六 消化生理实验

7.1 胃肠运动的直接观察 7.2 小肠吸收和渗透压的关系 7.3 离体肠段运动描记 实验七 泌尿生理实验

8.1 尿的分泌及其影响与调节

实验八 泌尿、循环、呼吸生理综合实验(综合 计划 07级 ) 实验九 肌肉生理实验

9.1 阈刺激、阈上刺激与最大刺激 9.2 肌肉的单收缩

9.3 肌肉的强直收缩和收缩总和

实验一 神经生理实验

年 月 日 星期

1.1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目的和原理:蛙类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相似,它的离体组织所需要的生活条件又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因此在实验中常用蟾蜍或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来研究神经肌肉的一般生理,如:神经干动作电位引导、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肌肉收缩的机能等。 实验对象:蟾蜍或蛙

实验器材和药品:中式剪子,眼科剪,眼科镊,蛙板,玻璃分针(玻璃勾),探针,锌铜弓,培养皿,大头针,棉花,线,任氏液,纱布等。 实验方法:

1、破坏脑脊髓 取一只蟾蜍或蛙,用自来水冲洗干净。保定好,用探针从枕骨大孔垂直刺入,然后向前刺入颅腔,左右搅动捣毁脑组织,再向后刺入脊椎管捣毁脊髓。此时蟾蜍四肢松软,呼吸消失,表示脑脊髓破坏完全。

2、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提起蟾蜍的背部,在骶髂关节水平以上0.5-1.0厘米处剪断脊柱(见图),用左手捏住蟾蜍骶髂关节以下的脊柱,使蟾蜍头与内脏自然下垂,右手持中式剪刀,沿脊柱两侧剪除皮肤肌肉和一切内脏(注意勿损伤坐骨神经),仅留骶尾联合以下的后肢、骶骨、脊柱及由它发出的坐骨神经。

3、剥皮 剪去泄殖腔外口的皮肤后,用镊子夹住脊柱断端的皮肤边缘,剥掉躯干及后肢的全部皮肤,然后将已剥掉皮肤的后肢,背位放在预先用任氏液浸湿过的清洁蛙板伤。 4、分离两腿 用玻璃分针分离和挑起坐骨神经丛,剪断神经下的骶骨及骨盆联合前缘的软

组织,留下一块椎骨。沿脊髓正中线剪开脊椎,将剪开的脊椎骨连同神经分别放在左右大腿的肌肉上,此时须注意不得伤及两侧坐骨神经,最后在骨盆联合部猛然剪开两腿,将两条腿浸于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

5、分离坐骨神经 取一只腿,背面向上放在蛙板上,用玻璃分针沿股二头肌及半膜肌所形成的肌沟,剥离肌膜,露出位于肌沟深处的坐骨神经,,然后沿神经走向仔细分离坐骨神经。 6、完成坐骨神经小腿标本 在膝关节上方将股骨周围所有的大腿肌肉完全分离,从膝关节附近剪掉肌肉,露出股骨后,在膝关节以上1厘米处剪断股骨,即成为坐骨神经小腿标本。 7、完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在跟腱下穿线结扎,贴股面剪下跟腱,使腓肠肌与周围组织脱离。在膝关节下将其他组织完全剪断,即成为有一段股骨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见图)。

8、用锌铜弓检查标本 用经任氏液润湿的锌铜弓迅速接触坐骨神经,如果腓肠肌发生明显

组织,留下一块椎骨。沿脊髓正中线剪开脊椎,将剪开的脊椎骨连同神经分别放在左右大腿的肌肉上,此时须注意不得伤及两侧坐骨神经,最后在骨盆联合部猛然剪开两腿,将两条腿浸于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

5、分离坐骨神经 取一只腿,背面向上放在蛙板上,用玻璃分针沿股二头肌及半膜肌所形成的肌沟,剥离肌膜,露出位于肌沟深处的坐骨神经,,然后沿神经走向仔细分离坐骨神经。

6、完成坐骨神经小腿标本 在膝关节上方将股骨周围所有的大腿肌肉完全分离,从膝关节附近剪掉肌肉,露出股骨后,在膝关节以上1厘米处剪断股骨,即成为坐骨神经小腿标本。

7、完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在跟腱下穿线结扎,贴股面剪下跟腱,使腓肠肌与周围组织脱离。在膝关节下将其他组织完全剪断,即成为有一段股骨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见图)。

8、用锌铜弓检查标本 用经任氏液润湿的锌铜弓迅速接触坐骨神经,如果腓肠肌发生明显

而灵敏的收缩,则表示标本的兴奋性良好,即可将标本放在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已备实验之用。

注意事项:

1、在剥离标本时,不能用金属器械触碰神经干。

2、分离时,一定要把神经周围的结缔组织剥离干净。

3、不能使皮肤分泌物和血液等玷污神经和肌肉,也不能用水冲洗,以免影响组织的兴奋性,要随时用任氏液湿润神经和肌肉,防止干燥。

4、从第4步起每步均用锌铜弓检察标本的兴奋性,如兴奋性太低或丧失,表明神经的结构或机能受到损伤,则应放弃此标本,重新制作。

实验结果分析:

1、任氏液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不能用金属物品触碰神经干?

1.2 神经干动作电位引导

目的和原理:了解双相和单相动作电位的形成和波形,并熟悉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双相动作电位:将两个记录电极置于神经干的正常部位时,描记出的曲线

是双相的,叫做双相动作电位;若将一记录电极置于正常部位,另一电极置于损伤处,则记录出的曲线是单相的,叫做单相动作电位:伪迹:刺激电流沿神经干表面的电解质液传导到记录电极下而被引导、放大出来的电信号,几乎与刺激信号同时出现。

实验对象:蟾蜍或蛙

实验器材和药品:示波器,前置放大器,电子刺激器,神经屏蔽盒,蛙类手术器械,滤纸片,棉球,任氏液。

实验方法:

1、制备蟾蜍或蛙坐骨神经标本 与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方法相同,只是将坐骨神经分离至趾部,然后两端结扎,将坐骨神经从机体上完全分离,不带任何组织。

2、连接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刺激器使各仪器同步。

3、将标本放入湿润的屏蔽盒中,调节各仪器的参数至屏幕上明显地显示出伪迹和双相动作电位的波形。

注意事项:

1、神经的两端不可碰在屏蔽盒壁上,也不要把神经两端折叠在电极上,以免影响动作电位的大小及波形。

2、刺激的强度要由弱到强,逐步增加至适宜强度,以免过强刺激伤害神经标本。

3、检查刺激电极与引导电极之间接地是否良好,并采用各种方法减少伪迹。

4、在操作过程中要防止神经标本因蒸发而干燥。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中,在一定范围内,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幅度随刺激强度的改变而改变,这是否与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全或无”定律相矛盾?为什么?

实验二 血液生理实验

年 月 日 星期

2.1 红细胞计数

目的和原理:了解红细胞计数的原理并掌握其计数的方法;用特制的计算红细胞的吸管,吸取一定量的血液,用稀释液将血液稀释100或200倍,然后将稀释后的血液置于记数室中,在显微镜下记数一定容积的稀释血中的红细胞数,再将结果换算成每升血液内的红细胞数。

实验对象 动物血液

实验器材和药品 显微镜,采血针,酒精棉球,95%酒精,75%酒精,生理盐水,蒸馏水,血球计(红细胞稀释吸管,记数板),手摇计数器,盖玻片,栽玻片,乙醚,1%的氨水。 实验方法

1、洗记数板和红细胞血管:吸血管中血迹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蒸馏水清洗三遍,然后用95%酒精洗两次以除去管内的水分,最后,吸入乙醚1-2次,以除去酒精。每次排除管内洗涤液时不可用嘴吹,以免吹入水气,可将橡皮管折叠积压数次,便可驱尽。计数板只能用自来水和蒸馏水相继冲洗,然后用擦镜纸轻拭,切不可用酒精和乙醚洗涤。

2、了解血球计的构造 血球计由计数板和红细胞稀释吸管组成,计数板为长方形玻璃板,中间有四条平行槽沟,在中间两条槽沟之间,有一条横槽沟,使其构成长方形的平台。平台比整个玻璃板的平面低0.1mm,所以当搁上一块玻璃片后,平台与盖玻片之间距离(高度)为0.1mm。两平台中心部分各有一计数室(见图),为每边3mm长的方格,并划分为9个大方格,每个大方格的面积为1平方毫米,体积为0.1立方毫米。四角的大方格又各分为16个中方格,使用于白细胞计数。中央的一个大方格则由双线划分为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面积为0.04平方毫米,体积为0.004立方毫米,每个中方格又分为16个小方格,适用于红细胞计数(有的计数室划分为16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也划分为16个小方格,但其小方格的面积均相同)。红细胞稀释细管如图所示,其上有刻度0.5、1.0、101。

3、将血液样品混匀 用红细胞稀释吸管精确吸血至刻度0.5处,然后立即吸取稀释液(生理盐水)至刻度101处,然后用手指按住吸血管的上下端,轻轻摇动,使血液与稀释液充分混合均匀,此时稀释倍数为200倍;如果吸血管是超过刻度0.5,可进而吸至1.0处,然后再吸入稀释液至101处,摇匀备用,此时稀释倍数为100倍。

4、计数 调整好显微镜,要注意显微镜的载物台应绝对水平,以免红细胞向一边集中,光线不可太强,可调节显微镜的虹彩和集光器。计数时,选用四角及中间的5个中方格(共80个小方格),数出其中所有的红细胞数,计数顺序如图所示。对压线的红细胞,计数时按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计数,计数出80个小方格中红细胞的数量。

计算 n(一个小方格中的红细胞数、个)=5个中方格的红细胞数/80

v(立方毫米)=1/20(长)*1/20(宽)*1/10高

k=稀释倍数

N(红细胞数、个/mm3=n/v*k

然后将结果换算成个/L

注意事项:

1、吸血时不应将气泡吸入。

2、中方格之间红细胞数相差超过15个时,表示红细胞分布很不均匀,应重做。

3、吸血管、盖玻片及计数板等用过后,必须立即洗涤干净。

2.2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目的和原理:测定正常动物的红细胞脆性。将血液滴入不同浓度的低渗盐溶液中,可以检查红细胞膜对低渗透压的抵抗力有多大。开始出现溶血现象的低渗盐溶液浓度,为该血液红细胞的最小抵抗。开始全部溶血的低渗盐溶液浓度,为红细胞的最大抵抗。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小表示红细胞的渗透脆性高,反之表示脆性低。前者代表红细胞的最大脆性,后者代表红细胞的最小脆性。

实验对象:动物血液

实验器材和药品:试管架,试管,滴管,吸管,1%NaCl溶液,蒸馏水。

实验方法:

1、制备各种低渗盐溶液 取试管10个,作好编号,按顺序排列在试管架上。参照下表所示剂量向各试管中加入1%NaCl溶液,然后再加蒸馏水,制备成各种低渗盐溶液。

2、将血液样品混匀 用吸管吸取血液向十个试管中分别滴加一滴,充分混合,然后在室温下静置1小时,观察实验结果。

3、判定标准

A、一小时后试管内液体变成完全透明,说明红细胞完全溶血。引起红细胞刚好全部溶血时的盐溶液的浓度,即为最大抵抗力。

B、试管内上层为透明红色液体,下层为浑浊红色,表明部分红细胞发生溶血,刚好引起部分红细胞发生溶血的盐溶液浓度,即为红细胞的最小抵抗力。

实验记录:

实验结果分析:

1、何谓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2、红细胞抵抗力与红细胞的脆性有何关系?

实验三 循环生理实验之蛙心起搏点及心肌特性

年 月 日 星期

3.1蛙心起搏点

目的和原理:观察蛙心脏各部分活动的先后顺序和频率,来分析心脏活动规律及其产生原理,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具有自动节律性,但各部分自律性的高低是不一致的。在哺乳动物以窦房结(两栖类叫静脉窦)的自律性最高,正常的心脏搏动每次都由窦房结发出冲动,沿传导组织引起心房、心室收缩。所以窦房结又称为哺乳动物的心脏起搏点。蛙等两栖类动物的起搏点是静脉窦。它收缩的先后顺序为静脉窦、心房、心室、动脉球。 实验对象:蟾蜍或蛙

实验器材和药品:蛙板,探针,玻璃分针,中式小剪,眼科剪,镊子,蛙心夹,大头针,线,滴管,任氏液。

实验方法:

1、取一只蟾蜍,用探针破坏脑和脊髓,仰卧固定在蛙板上。用镊子提起腹部中央的皮肤,先剪一小口,然后将剪刀由切口伸入皮下,向左右两侧肩关节方向剪开皮肤,分离后剪掉,用镊子轻轻提起甲状软骨,在腹肌上剪一小口,将剪刀深入体腔,沿皮肤切口方向剪下一块三角形肌肉,即可看到心包内跳动着的心脏。小心剪开心包,暴露心脏。

2、首先分清心脏各个部分,然后注意观察静脉窦、心房、心室之间的活动顺序,并记录心搏频率。

3、用小镊子在静脉窦与心房之间穿一丝线,进行结扎(斯氏第一结扎),此时心房和心室均处于舒张状态,而静脉窦依然搏动,记数其频率。待心房和心室又开始收缩后,记数单位时间内静脉窦和心房、心室的收缩频率。

4、另取一线,在心房与心室之间结扎(斯氏第二次结扎),观察心脏跳动有何变化,并记录静脉窦、心房、心室的收缩频率。

5、在实验过程中要经常滴加任氏液。

实验记录:

实验结果分析:

1、蛙心进行斯氏第一次结扎后,为何房、室出现较长时间的停搏?为何又能恢复搏动?

2、在第一次结扎后房、室搏动的频率与静脉窦的频率是否一致?为什么?第二次结扎后又如何?

3.2 心肌特性

目的和原理 理解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的发生原理,学习暴露蛙心脏的手术方法和在体心脏的机械描记方法。心肌细胞在一次兴奋之后,由于膜电位发生了变化,其兴奋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周期性变化。心肌兴奋性的特征之一是具有较长的不应期,绝对不应期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在此期间给予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能引起心肌兴奋和收缩。若在相对不应期,在窦房结(两栖类为静脉窦)发出的正常节律性兴奋下达之前,给心脏施加一较强的刺激(阈上刺激),可引起一个提前出现的收缩,称为期前收缩或额外收缩。期前收缩也同样具有绝对不应期,当正常的节律性兴奋到达心室时,往往落在期前收缩的绝对不应期中,因而不能引起心室发生反应,须在下一次的正常节律性兴奋传来时,才能发生再次反应,因此在期前收缩之后,就会出现一个较长时间的间歇期,称为代偿间歇。此外心肌还具有“全或无”的特性,即在其他条件都恒定的情况下,心肌对任何强度的阈上刺激均发生同样大小的反应。

实验对象:蟾蜍或蛙

实验器材和药品:蛙板,探针,玻璃分针,中式小剪,眼科剪,镊子,蛙心夹,大头针,线,滴管,任氏液,铁架台,双凹夹,刺激器等。

实验方法:

1、取蟾蜍一只,毁髓、暴露心脏,在心脏的舒张期用连有丝线的蛙心夹夹注心尖,再将丝线联结在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压力感受器上,另安装好刺激器。

2、启动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蛙心活动的基本曲线,并在曲线上分清哪一部分代表心室的收缩,哪一部分代表心室的舒张。

3、在心脏的收缩期,以中等强度的单个电震进行刺激,观察能否引起心脏活动的改变。

4、在心脏的舒张期间,以中等强度的单个电震进行刺激,此时心脏即发生一次额外收缩,其后伴有代偿间歇出现。在图中分辨出并加以标记。

5、用丝线在静脉窦和心房之间做结扎(斯氏第二次结扎),此时心脏即停止跳动。然后从小到大给以强度间隔相同的阈下刺激和阈上刺激,观察蛙心收缩强度的变化(每次刺激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15秒),共刺激7次。

实验结果分析:

1、蛙心夹为什么要在心脏的舒张期夹住心尖?

2、心肌具有较长的不应期有何生理意义?

实验四 循环生理实验之蛙心灌流

年 月 日 星期

4.1 蛙心灌流

目的和原理:由于心脏具有自动节律性,所以心脏离体后,如得到适宜的理化环境,仍能有节律的自动收缩、舒张,并可维持一定的时间。如果环境的理化因素发生改变,心脏的活动就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本实验用离体蟾蜍心脏灌流的方法来观察温度和钠、钾、钙三种离子、酸碱度、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等各种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验证维持心脏搏动的必要条件。

实验对象:蟾蜍或蛙

实验器材和药品:蛙类手术器械一套,蛙心套管,试管夹,蛙心夹,铁架台,双凹夹,丝线,滴管,任氏液,2%NaCL,1%CaCL,1%KCL,2.5%NaHCO3,3%乳酸,0.1%肾上腺素溶液,0.01%乙酰胆碱溶液。

实验方法:

1、取蟾蜍一只,破坏脑和脊髓,仰卧固定于蛙板上,暴露心脏,并在主动脉下面穿两条线。用蛙心夹夹住心尖,将心脏翻转,于心脏背面找到静脉窦,并在静脉窦之外用一条线结扎,这样就阻断了血液继续流回心脏。在结扎时切勿损伤静脉窦,否则心脏会停止跳动。

2、将心脏放回原位,用眼科剪在主动脉的根部朝心室的方向剪一小口(见图),以灌有任氏液的蛙心套管的尖端由此口插入动脉球,然后将插管稍后退,再转向心室中央的方向,在心室的收缩期插入心室内。插套管时要特别小心,应逐渐试探插入,以免损伤心肌,套管插好后的斜口应向心室腔,以免心室收缩时堵塞斜口。如果套管插入深度深度和位置合适,可见套管中有血液如喷发样在任氏液中升起,同时管中的液面随心脏的跳动而上升和下降。

3、套管插好后,用丝线将动脉套管与套管的尖端系牢,然后再将丝线系在套管壁的突起上,如图所示。最后,将与心脏相连的血管和其它组织在结扎处之外剪断,摘除心脏,用任氏液反复冲洗心脏至血液全部洗净为止。

4、将连有心脏的蛙心套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用蛙心夹将心脏连于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压力感受器上,注意蛙心套管内液面每次应保持相同的高度。然后开动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描记以任氏液灌流的正常的心搏曲线,注意心搏的强度和频率。

5、钠离子的影响:向套管内加入2%NaCL数滴,并与管中溶液混匀,同时用笔做一记号,观察心搏活动有何变化。待心搏活动发生明显改变后,立即停止观察,迅速吸出套管内的溶液并添加新鲜的任氏液,反复数次,至心搏恢复正常为止。

6、钙离子的影响:心搏恢复正常后,向套管内加入1%CaCL21-2滴,并与管中溶液混匀,

同时用笔做一记号,观察心搏活动有何变化。待心搏活动发生明显改变后,立即停止观察,迅速吸出套管内的溶液并添加新鲜的任氏液,反复数次,至心搏恢复正常为止。

7、钾离子的影响:心搏恢复正常后,向套管内加入1%KCL1-2滴,并与管中溶液混匀,同

时用笔做一记号,观察心搏活动有何变化。待心搏活动发生明显改变后,立即停止观察,迅速吸出套管内的溶液并添加新鲜的任氏液,反复数次,至心搏恢复正常为止。

8、碱性溶液的影响:心搏恢复正常后,向套管内加入2.5%NaHCO32-3滴,并与管中溶液混

匀,同时用笔做一记号,观察心搏活动有何变化。待心搏活动发生明显改变后,立即停止观察,迅速吸出套管内的溶液并添加新鲜的任氏液,反复数次,至心搏恢复正常为止。

9、酸性溶液的影响:心搏恢复正常后,向套管内加入3%乳酸1-2滴,并与管中溶液混匀,同时用笔做一记号,观察心搏活动有何变化。待心搏活动发生明显改变后,立即停止观察,迅速吸出套管内的溶液并添加新鲜的任氏液,反复数次,至心搏恢复正常为止。

10、肾上腺素的影响:心搏恢复正常后,向套管内加入0.1%肾上腺素1-2滴,并与管中溶液混匀,同时用笔做一记号,观察心搏活动有何变化。待心搏活动发生明显改变后,立即停止观察,迅速吸出套管内的溶液并添加新鲜的任氏液,反复数次,至心搏恢复正常为止。

11、乙酰胆碱的影响:心搏恢复正常后,向套管内加入0.01%乙酰胆碱1-2滴,并与管中溶液混匀,同时用笔做一记号,观察心搏活动有何变化。待心搏活动发生明显改变后,立即停止观察,迅速吸出套管内的溶液并添加新鲜的任氏液,反复数次,至心搏恢复正常为止。

实验记录:

实验结果分析:

向套管中滴加钙离子与钾离子后,心搏出现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实验五 循环生理实验之动脉血压的直接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年 月 日 星期

5.1 动脉血压的直接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和原理:了解直接测定动脉血压的方法及某些因素对血压的影响。动物的血压经常维持在一定水平,这是由于神经和体液不断调节心脏的活动和血管平滑肌紧张度的结果。当内外环境的某些因素发生改变时,动脉血压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实验对象:家兔

实验器材和药品:手术器械,20%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丝线,25%硫代硫酸钠(或肝素生理盐水),动脉套管,水银检压计,0.01%肾上腺素,0.01%乙酰胆碱,刺激电极,双凹夹,注射器,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实验方法:

1、取家兔一只,从耳缘静脉缓慢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1克/公斤)进行麻醉。注射时随时观察动物的状态。当四肢松软,呼吸变慢,角膜反射迟钝时,表明已麻醉。

2、将家兔仰卧保定于固定台上,用兔头夹将兔头固定,使颈部位置保持端正。在颈腹侧甲状软骨下方到胸骨上方之间,距正中线两侧1cm范围内,剪毛并用湿布擦净。

3、沿颈部正中线切开皮肤5-6cm。分离皮下结缔组织,暴露出胸头肌和胸骨甲状舌骨肌,分离此两肌肌缝之间的结缔组织,分离两侧的胸骨甲状舌骨肌,于气管两侧找出左右的血管神经束(见图)。

4、分辨颈总动脉和三条神经。其中迷走神经最粗,呈白色。交感神经稍细,略呈灰黄色。减压神经最细,呈白色,常与交感神经紧贴在一起。分清其位置后,依次分出减压、交感和迷走神经各约2cmc长,并分别穿不同颜色的线备用。再用玻璃分针分离左侧颈总动脉外的结缔组织膜,将动脉分离出3-4cm,穿线备用。然后用同样方法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和神经并穿线。将右侧颈总动脉的离心端结扎,向心端用动脉夹夹住(尽量靠后)。再穿一线作结扎动脉套管时用。

5、将各实验仪器联结好,检查压力系统是否漏气,漏水。

6、一切准备妥当后,先定标。此时动脉套管尖端应无气泡,如有应排出。

7、用眼科剪在右侧颈总动脉结扎部位的下方朝向心方向剪一斜口,然后将装有抗凝剂的动脉套管从剪口处插入颈总动脉,用事先穿入的线结扎,并将余线结扎在动脉套管的侧管上,以防止套管尖端滑脱。然后慢慢打开动脉夹,可见有少量血液自颈总动脉内冲向动脉套管,同时检压计浮标上的笔尖也随之上下浮动。

8、以慢速开动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描记麻醉状态下的血压曲线。

9、松开两后肢的固定绳,并迅速将身体后部举起,观察地心引力对血压有何影响。

10、待血压恢复平稳后,以动脉夹夹注对侧的颈总动脉,观察血压有何变化。

11、待血压恢复平稳后,用薄的乳胶手套将动物的鼻子和嘴套起,并使其中存有少量空气,经过一段时间后,手套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增高,此时观察血压有何变化。

12、待血压恢复平稳后,先剪断一侧减压神经,观察血压有何变化。然后,以中等强度的连续电震刺激减压神经的向中端,观察血压有何变化。

13、待血压恢复平稳后,结扎一侧迷走神经,并自结的向中端剪断,观察血压有何变化。然后提起神经,轻轻刺激神经的离中端,观察血压有何变化。

14、待血压恢复平稳后,将另一侧迷走神经剪断,观察血压有何变化。然后再刺激减压神经,观察血压有何变化。

15、待血压恢复平稳后,自耳静脉注入0.01%肾上腺素0.5ml(肾上腺素注入后,应再补充数毫升的生理盐水,以使药物全部进入循环),观察血压有何变化。

16、待血压恢复平稳后,自耳静脉注入0.01%乙酰胆碱0.5ml,观察血压有何变化。

17、待血压恢复平稳后,做放血处理,观察血压有何变化。

注意事项:

1、进行一项实验后,须待血压恢复平稳后,在开始下一项实验。

2、动脉套管与颈总动脉保持平行位置,防止刺破动脉或堵塞血流。

3、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温,防止动物死亡。

4、由于实验时间过久,动物会逐渐苏醒,此时应酌量补注少许麻醉剂。

实验记录:

实验结果分析:

以中等强度的连续电震刺激已剪断的减压神经的向中端和迷走神经的离中端时,血压如何变化?两者实验结果有何异同?为什么?

实验六 消化生理实验

年 月 日 星期

7.1 胃肠运动的直接观察

目的和原理 直接观察动物在麻醉状态下胃肠运动的各种形式及神经和体液对胃肠运动的调节作用。胃肠肌肉属于平滑肌,所以胃肠道具有平滑肌运动的特性,由于胃肠道平滑肌结构不同,因此胃运动呈蠕动及紧张性收缩;而肠运动的主要方式为蠕动、分节运动及摆动。

实验对象:家兔

实验器材和药品:家兔固定台,剪毛剪,止血钳,玻璃针,注射器,0.01%乙酰胆碱,0.1%肾上腺素,20%氨基甲酸乙酯。

实验方法:

1、取兔一只,称重、麻醉、固定,剪去腹部被毛,剖开腹腔,暴露胃肠,仔细观察分清胃、小肠、大肠等各部位。

2、认清各部位后,观察胃的蠕动及紧张性收缩,肠的蠕动、分节运动、摆动。

3、对胃肠进行机械性刺激,观察胃肠运动有何变化。

4、在肠管壁上直接滴加0.01%乙酰胆碱0.5-1.0毫升,观察胃肠运动有何变化。

5、在肠管壁上直接滴加0. 1%肾上腺素0.5-1.0毫升,观察胃肠运动有何变化。 注意事项:

1、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家兔的保温;

2、每项实验完毕后要间隔3-5分钟,用药后要用生理盐水充分洗涤;

3、为使胃肠运动明显,实验前一小时要饲喂饱家兔。

实验结果分析:

详细说明胃、肠运动有哪些形式。

7.2 小肠吸收和渗透压的关系

目的和原理 了解小肠吸收与肠内容物渗透压之间的关系。肠内容物的渗透压是影响肠吸收的重要因素。同种溶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浓度越大,吸收越慢;浓度过高时,反而出现倒渗现象。使内容物的渗透压降低至一定程度后,再被吸收。 实验对象:家兔

实验器材和药品:固定台,手术器械,饱和硫酸镁溶液,0.7%NaCL,丝线。 实验方法:

1、接实验7.1,在家兔体内选取长约16厘米的一段空肠,在其中点用线结扎,另在距中点上下各8厘米处分别结扎,此时这一段空肠被结扎为等长的两段,结扎穿线时注意不要损伤肠系膜上的血管,也不要将血管结扎。

2、结扎完毕后,向其中一段注入5毫升饱和硫酸镁溶液,另一段注入30毫升0.7%氯化钠溶液。注射完毕后将空肠置入腹腔中,30分钟后检查两段中各有何变化。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家兔的保温。 实验结果分析:

两段结扎的空肠在分别注入5毫升饱和硫酸镁溶液和30毫升0.7%氯化钠溶液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7.3 离体肠断运动描记

目的和原理:观察在离体情况下肠的运动情况以及某些因素对肠运动的影响。肠平滑肌具有自动节律性收缩的特性,并且受肠壁神经丛与外来植物性神经的支配。离体肠断虽然失去外来神经的支配,但在适宜的条件下,仍能保持平滑肌收缩的特性及肠壁神经丛的作用。离体肠段运动的装置还可以用来研究各种化学因素对平滑肌的影响。 实验对象:家兔

实验器材和药品:平滑肌槽,烧杯,温度计,铁架台,线,0.01%肾上腺素,0.01%乙酰胆碱,台氏液等。

1、接实验7.2,在家兔体内切取若干段结扎以外的3-厘米长的肠段(十二指肠或空肠),放入37-38oC台氏液中,充分洗去肠内容物,选取一段用缝针在两端肠壁之间各穿上一条线,一断固定于平滑肌槽的通气管上,另一端与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仪上的压力传感器相连,平滑肌槽内的温度控制在38-39oC之内,并不断地进行通气至台氏液中。离体肠段的运动有时不会立即开始,有可能要经过10-30分钟才开始运动。 2、离体肠段开始运动后,观察肠段的正常收缩曲线。 3、逐渐降低台氏液的温度至30oC,观察肠段运动有何变化。

4、恢复温度,待肠段运动正常后,加入0.01%肾上腺素数滴于平滑肌槽的通气管中,观察肠段运动有何变化。然后用台氏液冲洗通气管。

5、待肠段运动正常后,加0.01%乙酰胆碱数滴于平滑肌槽的通气管中,观察肠段运动有何变化。 注意事项:

1、台氏液要新配制的。

2、要注意控制平滑肌槽中台氏液的温度。 实验结果分析:

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与骨骼肌、心肌有何不同?

实验七 泌尿生理实验

年 月 日 星期

8.1 尿的分泌及其影响与调节

目的和原理 了解一些生理因素对尿分泌的影响及其调节。尿是血液流过肾单位时经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而形成的。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的大小取决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压,以及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和囊内压。影响肾小管重吸收机能主要是管内液渗透压的高低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重吸收能力,后者又为多种激素所调节。 实验对象:家兔

实验器材和药品:注射器,手术台,手术器械,膀胱套管,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20%氨基甲酸乙酯,20%葡萄糖溶液,0.01%肾上腺素,垂体后叶激素,生理盐水,烧杯,缝合线,保护电极。 实验方法:

1.取一只实验前給予充足饮水的家兔,耳静脉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1g/kg),麻醉后固定,在颈部分离迷走神经,并在其下穿线备用。

2.在耻骨联合前方找到膀胱,在其腹面正中作一荷包缝合,再在中心剪一小口,插入膀胱套管,收紧缝线,固定膀胱套管,并在膀胱套管及所连接的橡皮管和直套管内注满生理盐水,在直套管下端连接记滴装置(对雌性动物为防止尿液经尿道流出,影响实验结果,可在膀胱颈部结扎)。然后将记滴装置与PcLab仪连接,进行记滴描记。(注:输尿管插管法:找到膀胱后,将其移出体外,再在膀胱底部找出两侧输尿管,在输尿管靠近膀胱处分离输尿管,用细线在其下结一松结,在结下方的输尿管上剪一小口,向肾脏方向插入一条适当大小的塑料管,并将松结抽紧以固定插管,另一端则连至记滴器上)。

3.记录对照情况下每分钟尿分泌的滴数。可连续记录5-10分钟,求其平均数并观察动态变化。

4.静脉注射38oC的生理盐水20ml,记录每分钟尿分泌的滴数。 5.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0ml,记录每分钟尿分泌的滴数。 6.静脉注射0.01%肾上腺素0.5-1.0ml,记录每分钟尿分泌的滴数。

7.切断两侧迷走神经,用保护电极以中等强度的电刺激连续刺激一侧迷走神经的离中端,记录每分钟尿分泌的滴数。

8.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1-2单位,记录每分钟尿分泌的滴数并观察何时开始出现抗利尿作用。 注意事项:

1.进行每一项实验时,必须待尿量基本恢复或相对稳定后再开始下一项实验。 2.每项实验后要有对照记录。 实验记录:

实验结果分析:

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和生理盐水后,尿量有何变化?为什么?

实验八 泌尿、循环、呼吸生理综合实验(计划 07级 )

年 月 日 星期

目的和原理:了解几种因素对血压、呼吸、尿分泌的影响。动物的血压经常维持在一定水平,这是由于神经和体液不断调节心脏的活动和血管平滑肌紧张度的结果。正常哺乳动物的呼吸运动能够有节律地进行,并能适应机体代谢的需要,是由于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所致。尿是血液流过肾单位时经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而形成的。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的大小取决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压,以及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和囊内压。影响肾小管重吸收机能主要是管内液渗透压的高低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重吸收能力,后者又为多种激素所调节。 实验对象:家兔

实验器材和药品:手术器械,20%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丝线,25%硫代硫酸钠(或肝素生理盐水),动脉套管,水银检压计,玛俐氏气鼓,气管套管,橡皮管,胸套管,电磁标,生理多用仪(或感应圈),刺激电极,双凹夹,注射器,膀胱套管,0.01%肾上腺素,0.01%乙酰胆碱, 20%葡萄糖溶液,0.01%肾上腺素,垂体后叶激素,生理盐水,烧杯,缝合线,保护电极,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实验方法:

1、取家兔一只,从耳缘静脉缓慢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1克/公斤)进行麻醉。注射时随时观察动物的状态。当四肢松软,呼吸变慢,角膜反射迟钝时,表明已麻醉。

2、将家兔仰卧保定于固定台上,用兔头夹将兔头固定,使颈部位置保持端正。在颈腹侧甲状软骨下方到胸骨上方之间,距正中线两侧1cm范围内,剪毛并用湿布擦净。

3、沿颈部正中线切开皮肤5-6cm。分离皮下结缔组织,暴露出胸头肌和胸骨甲状舌骨肌,分离此两肌肌缝之间的结缔组织,分离两侧的胸骨甲状舌骨肌,于气管两侧找出左右的血管神经束。

4、分辨颈总动脉和三条神经。其中迷走神经最粗,呈白色。交感神经稍细,略呈灰黄色。减压神经最细,呈白色,常与交感神经紧贴在一起。分清其位置后,依次分出减压、交感

和迷走神经各约2cmc长,并分别穿不同颜色的线备用。再用玻璃分针分离左侧颈总动脉外的结缔组织膜,将动脉分离出3-4cm,穿线备用。然后用同样方法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和神经并穿线。将右侧颈总动脉的离心端结扎,向心端用动脉夹夹住(尽量靠后)。再穿一线作结扎动脉套管时用。

5、将各实验仪器联结好,检查压力系统是否漏气,漏水。

6、一切准备妥当后,先定标。此时动脉套管尖端应无气泡,如有应排出。

7、用眼科剪在右侧颈总动脉结扎部位的下方朝向心方向剪一斜口,然后将装有抗凝剂的动脉套管从剪口处插入颈总动脉,用事先穿入的线结扎,并将余线结扎在动脉套管的侧管上,以防止套管尖端滑脱。然后慢慢打开动脉夹,可见有少量血液自颈总动脉内冲向动脉套管,同时检压计浮标上的笔尖也随之上下浮动。

8、以慢速开动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描记麻醉状态下的血压曲线。

9、T字形切开气管,插入气管套管,用线结扎,并与玛俐氏气鼓相连,注意描记时气鼓上的笔尖和电磁标上的笔尖都应对齐在一条垂直的直线上。

10、开动记纹鼓,描记一段正常的呼吸曲线,观察呼吸运动与曲线的关系。

11、在耻骨联合前方找到膀胱,在其腹面正中作一荷包缝合,再在中心剪一小口,插入膀胱套管,收紧缝线,固定膀胱套管,并在膀胱套管及所连接的橡皮管和直套管内注满生理盐水,在直套管下端连接记滴装置(对雌性动物为防止尿液经尿道流出,影响实验结果,可在膀胱颈部结扎)。然后将记滴装置与PcLab仪连接,进行记滴描记。(注:输尿管插管法:找到膀胱后,将其移出体外,再在膀胱底部找出两侧输尿管,在输尿管靠近膀胱处分离输尿管,用细线在其下结一松结,在结下方的输尿管上剪一小口,向肾脏方向插入一条适当大小的塑料管,并将松结抽紧以固定插管,另一端则连至记滴器上)。

12、结扎一侧迷走神经,并自结的向中端剪断,观察血压、呼吸频率、尿量有何变化。

13、将另一侧迷走神经剪断,观察血压、呼吸频率、尿量有何变化。

14、自耳静脉注入0.01%肾上腺素0.5ml(肾上腺素注入后,应再补充数毫升的生理盐水,以使药物全部进入循环),观察血压、呼吸频率、尿量有何变化。

15、自耳静脉注入0.01%乙酰胆碱0.5ml,观察血压、呼吸频率、尿量有何变化。

16、做放血处理,观察血压、呼吸频率、尿量有何变化。

注意事项:

1、进行一项实验后,须待血压恢复平稳后,在开始下一项实验。

2、动脉套管与颈总动脉保持平行位置,防止刺破动脉或堵塞血流。

3、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温,防止动物死亡。

4、由于实验时间过久,动物会逐渐苏醒,此时应酌量补注少许麻醉剂。

5、进行每一项实验时,必须待尿量基本恢复或相对稳定后再开始下一项实验。

6、每项实验后要有对照记录。

实验记录:

实验结果分析:

1、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频率、血压、尿量有何变化?

2、静脉注入乙酰胆碱,血压、呼吸频率、尿量有何变化。为什么?

实验九 肌肉生理实验

年 月 日 星期

9.1 阈刺激、阈上刺激与最大刺激

目的和原理 应用电刺激方法,测出肌肉阈刺激、阈上刺激与最大刺激的强度值,以了解刺激与肌肉收缩的关系。肌肉和其它任何组织一样,都具有兴奋性。当受刺激而发生兴奋时,便表现出收缩活动。但并非任何强度的刺激都能引起肌肉收缩反应,必须达到强度阈值才能引起肌肉的收缩。测定能引起肌肉收缩反应的刺激强度,电刺激方法较为理想。用单个感应电震,由弱到强依次进行刺激,从阈刺激起始,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肌肉收缩也相应地增大。当刺激强度增加到一定限度时,肌肉收缩也达到最大限度,如再增大刺激强度,肌肉收缩也不再增大。

实验对象:蟾蜍

实验器材和药品: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电刺激器,肌槽,铁架台,任氏液,培养皿。

实验方法:

1. 参照实验1.1 制备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制备好的标本浸泡在任氏液中备用。

2. 将腓肠肌标本的股骨端固定在肌槽的固定孔内,跟腱端与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压力感受器相连,调节杠杆螺丝,使腓肠肌标本保持适当的松紧度。

3. 对腓肠肌标本进行测定:将感应圈的副线圈移至最远处,用断电感应电震进行刺激,观察肌肉有无收缩反应。如无收缩反应,则将副线圈向原线圈推进0.5-1.0cm,再进行刺激,直至电流强度到某一强度时,肌肉开始出现轻微收缩反应,并在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显示屏上记录一条收缩曲线,这一强度称为阈刺激(刺激强度用副线圈与原线圈之间距离表示)。

4. 再按上述方法继续移动副线圈来增强刺激强度,肌肉收缩也随着刺激强度而相应地增大,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显示屏上记录出的曲线幅度也相应地增高。但当肌肉收缩达到一定高度时,再增强刺激强度,肌肉收缩曲线幅度不再继续升高。

注意事项:

1. 每刺激一次,肌肉如果有收缩反应,应待肌肉恢复后,再进行刺激,并用任氏液浸润标本。

2. 每次肌肉收缩曲线的起点应在同一水平线上。

实验记录:

实验结果分析:

为什么在一定的刺激强度范围内,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收缩的幅度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9.2 肌肉的单收缩

目的和原理 了解肌肉单收缩现象,分析单收缩各期的时间及其收缩强度。一个短促的阈上刺激直接作用于肌肉或通过神经间接地作用于肌肉,肌肉则发生一次收缩,然后宽息,这一现象称为单收缩。整个收缩过程分潜伏期、收缩期和宽息期。

实验对象:蟾蜍

实验器材和药品:解剖器械,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肌槽,电刺激器,任氏液。

实验方法:

1. 制备好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固定于肌槽中。将压力感受器连接到

2. 选择一定的刺激强度,要求为阈上刺激。显示屏上出现收缩曲线,分析单收缩曲线的潜伏期、收缩期和宽息期。

实验记录:

实验结果分析:

肌肉单收缩的概念?

9.3 肌肉的强直收缩和收缩综合

目的和原理:观察刺激频率与收缩波形的关系,从而了解强制收缩的原因,同时观察刺激间隔时间与肌肉收缩综合形成的关系。如果两个相继的刺激作用于骨骼肌,而第二个刺激所引起的收缩期或宽息期内,结果肌肉的第一个收缩还未结束,便又对第二个刺激发生反应,从而引起收缩的综合。如果刺激的间隔时间很短,则可出现锯齿状的不完全强直收缩的曲线和类似直线样完全强直的曲线。

实验对象:蟾蜍

实验器材和药品:解剖器械,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肌槽,感应圈,任氏液。

生 理 学

实验指导

目录

实验一 神经生理实验

1.1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1.2 神经干动作电位引导 1.3 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 实验二 血液生理实验

2.1 红细胞计数 2.2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实验三 循环生理实验之蛙心起搏点及心肌特性 3.1 蛙心起搏点 3.2 心肌特性

实验四 循环生理实验之蛙心灌流 4.1 蛙心灌流

实验五 循环生理实验之动脉血压的直接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5.1 动脉血压的直接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实验六 消化生理实验

7.1 胃肠运动的直接观察 7.2 小肠吸收和渗透压的关系 7.3 离体肠段运动描记 实验七 泌尿生理实验

8.1 尿的分泌及其影响与调节

实验八 泌尿、循环、呼吸生理综合实验(综合 计划 07级 ) 实验九 肌肉生理实验

9.1 阈刺激、阈上刺激与最大刺激 9.2 肌肉的单收缩

9.3 肌肉的强直收缩和收缩总和

实验一 神经生理实验

年 月 日 星期

1.1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目的和原理:蛙类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相似,它的离体组织所需要的生活条件又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因此在实验中常用蟾蜍或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来研究神经肌肉的一般生理,如:神经干动作电位引导、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肌肉收缩的机能等。 实验对象:蟾蜍或蛙

实验器材和药品:中式剪子,眼科剪,眼科镊,蛙板,玻璃分针(玻璃勾),探针,锌铜弓,培养皿,大头针,棉花,线,任氏液,纱布等。 实验方法:

1、破坏脑脊髓 取一只蟾蜍或蛙,用自来水冲洗干净。保定好,用探针从枕骨大孔垂直刺入,然后向前刺入颅腔,左右搅动捣毁脑组织,再向后刺入脊椎管捣毁脊髓。此时蟾蜍四肢松软,呼吸消失,表示脑脊髓破坏完全。

2、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提起蟾蜍的背部,在骶髂关节水平以上0.5-1.0厘米处剪断脊柱(见图),用左手捏住蟾蜍骶髂关节以下的脊柱,使蟾蜍头与内脏自然下垂,右手持中式剪刀,沿脊柱两侧剪除皮肤肌肉和一切内脏(注意勿损伤坐骨神经),仅留骶尾联合以下的后肢、骶骨、脊柱及由它发出的坐骨神经。

3、剥皮 剪去泄殖腔外口的皮肤后,用镊子夹住脊柱断端的皮肤边缘,剥掉躯干及后肢的全部皮肤,然后将已剥掉皮肤的后肢,背位放在预先用任氏液浸湿过的清洁蛙板伤。 4、分离两腿 用玻璃分针分离和挑起坐骨神经丛,剪断神经下的骶骨及骨盆联合前缘的软

组织,留下一块椎骨。沿脊髓正中线剪开脊椎,将剪开的脊椎骨连同神经分别放在左右大腿的肌肉上,此时须注意不得伤及两侧坐骨神经,最后在骨盆联合部猛然剪开两腿,将两条腿浸于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

5、分离坐骨神经 取一只腿,背面向上放在蛙板上,用玻璃分针沿股二头肌及半膜肌所形成的肌沟,剥离肌膜,露出位于肌沟深处的坐骨神经,,然后沿神经走向仔细分离坐骨神经。 6、完成坐骨神经小腿标本 在膝关节上方将股骨周围所有的大腿肌肉完全分离,从膝关节附近剪掉肌肉,露出股骨后,在膝关节以上1厘米处剪断股骨,即成为坐骨神经小腿标本。 7、完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在跟腱下穿线结扎,贴股面剪下跟腱,使腓肠肌与周围组织脱离。在膝关节下将其他组织完全剪断,即成为有一段股骨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见图)。

8、用锌铜弓检查标本 用经任氏液润湿的锌铜弓迅速接触坐骨神经,如果腓肠肌发生明显

组织,留下一块椎骨。沿脊髓正中线剪开脊椎,将剪开的脊椎骨连同神经分别放在左右大腿的肌肉上,此时须注意不得伤及两侧坐骨神经,最后在骨盆联合部猛然剪开两腿,将两条腿浸于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

5、分离坐骨神经 取一只腿,背面向上放在蛙板上,用玻璃分针沿股二头肌及半膜肌所形成的肌沟,剥离肌膜,露出位于肌沟深处的坐骨神经,,然后沿神经走向仔细分离坐骨神经。

6、完成坐骨神经小腿标本 在膝关节上方将股骨周围所有的大腿肌肉完全分离,从膝关节附近剪掉肌肉,露出股骨后,在膝关节以上1厘米处剪断股骨,即成为坐骨神经小腿标本。

7、完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在跟腱下穿线结扎,贴股面剪下跟腱,使腓肠肌与周围组织脱离。在膝关节下将其他组织完全剪断,即成为有一段股骨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见图)。

8、用锌铜弓检查标本 用经任氏液润湿的锌铜弓迅速接触坐骨神经,如果腓肠肌发生明显

而灵敏的收缩,则表示标本的兴奋性良好,即可将标本放在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已备实验之用。

注意事项:

1、在剥离标本时,不能用金属器械触碰神经干。

2、分离时,一定要把神经周围的结缔组织剥离干净。

3、不能使皮肤分泌物和血液等玷污神经和肌肉,也不能用水冲洗,以免影响组织的兴奋性,要随时用任氏液湿润神经和肌肉,防止干燥。

4、从第4步起每步均用锌铜弓检察标本的兴奋性,如兴奋性太低或丧失,表明神经的结构或机能受到损伤,则应放弃此标本,重新制作。

实验结果分析:

1、任氏液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不能用金属物品触碰神经干?

1.2 神经干动作电位引导

目的和原理:了解双相和单相动作电位的形成和波形,并熟悉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双相动作电位:将两个记录电极置于神经干的正常部位时,描记出的曲线

是双相的,叫做双相动作电位;若将一记录电极置于正常部位,另一电极置于损伤处,则记录出的曲线是单相的,叫做单相动作电位:伪迹:刺激电流沿神经干表面的电解质液传导到记录电极下而被引导、放大出来的电信号,几乎与刺激信号同时出现。

实验对象:蟾蜍或蛙

实验器材和药品:示波器,前置放大器,电子刺激器,神经屏蔽盒,蛙类手术器械,滤纸片,棉球,任氏液。

实验方法:

1、制备蟾蜍或蛙坐骨神经标本 与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方法相同,只是将坐骨神经分离至趾部,然后两端结扎,将坐骨神经从机体上完全分离,不带任何组织。

2、连接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刺激器使各仪器同步。

3、将标本放入湿润的屏蔽盒中,调节各仪器的参数至屏幕上明显地显示出伪迹和双相动作电位的波形。

注意事项:

1、神经的两端不可碰在屏蔽盒壁上,也不要把神经两端折叠在电极上,以免影响动作电位的大小及波形。

2、刺激的强度要由弱到强,逐步增加至适宜强度,以免过强刺激伤害神经标本。

3、检查刺激电极与引导电极之间接地是否良好,并采用各种方法减少伪迹。

4、在操作过程中要防止神经标本因蒸发而干燥。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中,在一定范围内,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幅度随刺激强度的改变而改变,这是否与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全或无”定律相矛盾?为什么?

实验二 血液生理实验

年 月 日 星期

2.1 红细胞计数

目的和原理:了解红细胞计数的原理并掌握其计数的方法;用特制的计算红细胞的吸管,吸取一定量的血液,用稀释液将血液稀释100或200倍,然后将稀释后的血液置于记数室中,在显微镜下记数一定容积的稀释血中的红细胞数,再将结果换算成每升血液内的红细胞数。

实验对象 动物血液

实验器材和药品 显微镜,采血针,酒精棉球,95%酒精,75%酒精,生理盐水,蒸馏水,血球计(红细胞稀释吸管,记数板),手摇计数器,盖玻片,栽玻片,乙醚,1%的氨水。 实验方法

1、洗记数板和红细胞血管:吸血管中血迹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蒸馏水清洗三遍,然后用95%酒精洗两次以除去管内的水分,最后,吸入乙醚1-2次,以除去酒精。每次排除管内洗涤液时不可用嘴吹,以免吹入水气,可将橡皮管折叠积压数次,便可驱尽。计数板只能用自来水和蒸馏水相继冲洗,然后用擦镜纸轻拭,切不可用酒精和乙醚洗涤。

2、了解血球计的构造 血球计由计数板和红细胞稀释吸管组成,计数板为长方形玻璃板,中间有四条平行槽沟,在中间两条槽沟之间,有一条横槽沟,使其构成长方形的平台。平台比整个玻璃板的平面低0.1mm,所以当搁上一块玻璃片后,平台与盖玻片之间距离(高度)为0.1mm。两平台中心部分各有一计数室(见图),为每边3mm长的方格,并划分为9个大方格,每个大方格的面积为1平方毫米,体积为0.1立方毫米。四角的大方格又各分为16个中方格,使用于白细胞计数。中央的一个大方格则由双线划分为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面积为0.04平方毫米,体积为0.004立方毫米,每个中方格又分为16个小方格,适用于红细胞计数(有的计数室划分为16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也划分为16个小方格,但其小方格的面积均相同)。红细胞稀释细管如图所示,其上有刻度0.5、1.0、101。

3、将血液样品混匀 用红细胞稀释吸管精确吸血至刻度0.5处,然后立即吸取稀释液(生理盐水)至刻度101处,然后用手指按住吸血管的上下端,轻轻摇动,使血液与稀释液充分混合均匀,此时稀释倍数为200倍;如果吸血管是超过刻度0.5,可进而吸至1.0处,然后再吸入稀释液至101处,摇匀备用,此时稀释倍数为100倍。

4、计数 调整好显微镜,要注意显微镜的载物台应绝对水平,以免红细胞向一边集中,光线不可太强,可调节显微镜的虹彩和集光器。计数时,选用四角及中间的5个中方格(共80个小方格),数出其中所有的红细胞数,计数顺序如图所示。对压线的红细胞,计数时按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计数,计数出80个小方格中红细胞的数量。

计算 n(一个小方格中的红细胞数、个)=5个中方格的红细胞数/80

v(立方毫米)=1/20(长)*1/20(宽)*1/10高

k=稀释倍数

N(红细胞数、个/mm3=n/v*k

然后将结果换算成个/L

注意事项:

1、吸血时不应将气泡吸入。

2、中方格之间红细胞数相差超过15个时,表示红细胞分布很不均匀,应重做。

3、吸血管、盖玻片及计数板等用过后,必须立即洗涤干净。

2.2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目的和原理:测定正常动物的红细胞脆性。将血液滴入不同浓度的低渗盐溶液中,可以检查红细胞膜对低渗透压的抵抗力有多大。开始出现溶血现象的低渗盐溶液浓度,为该血液红细胞的最小抵抗。开始全部溶血的低渗盐溶液浓度,为红细胞的最大抵抗。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小表示红细胞的渗透脆性高,反之表示脆性低。前者代表红细胞的最大脆性,后者代表红细胞的最小脆性。

实验对象:动物血液

实验器材和药品:试管架,试管,滴管,吸管,1%NaCl溶液,蒸馏水。

实验方法:

1、制备各种低渗盐溶液 取试管10个,作好编号,按顺序排列在试管架上。参照下表所示剂量向各试管中加入1%NaCl溶液,然后再加蒸馏水,制备成各种低渗盐溶液。

2、将血液样品混匀 用吸管吸取血液向十个试管中分别滴加一滴,充分混合,然后在室温下静置1小时,观察实验结果。

3、判定标准

A、一小时后试管内液体变成完全透明,说明红细胞完全溶血。引起红细胞刚好全部溶血时的盐溶液的浓度,即为最大抵抗力。

B、试管内上层为透明红色液体,下层为浑浊红色,表明部分红细胞发生溶血,刚好引起部分红细胞发生溶血的盐溶液浓度,即为红细胞的最小抵抗力。

实验记录:

实验结果分析:

1、何谓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2、红细胞抵抗力与红细胞的脆性有何关系?

实验三 循环生理实验之蛙心起搏点及心肌特性

年 月 日 星期

3.1蛙心起搏点

目的和原理:观察蛙心脏各部分活动的先后顺序和频率,来分析心脏活动规律及其产生原理,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具有自动节律性,但各部分自律性的高低是不一致的。在哺乳动物以窦房结(两栖类叫静脉窦)的自律性最高,正常的心脏搏动每次都由窦房结发出冲动,沿传导组织引起心房、心室收缩。所以窦房结又称为哺乳动物的心脏起搏点。蛙等两栖类动物的起搏点是静脉窦。它收缩的先后顺序为静脉窦、心房、心室、动脉球。 实验对象:蟾蜍或蛙

实验器材和药品:蛙板,探针,玻璃分针,中式小剪,眼科剪,镊子,蛙心夹,大头针,线,滴管,任氏液。

实验方法:

1、取一只蟾蜍,用探针破坏脑和脊髓,仰卧固定在蛙板上。用镊子提起腹部中央的皮肤,先剪一小口,然后将剪刀由切口伸入皮下,向左右两侧肩关节方向剪开皮肤,分离后剪掉,用镊子轻轻提起甲状软骨,在腹肌上剪一小口,将剪刀深入体腔,沿皮肤切口方向剪下一块三角形肌肉,即可看到心包内跳动着的心脏。小心剪开心包,暴露心脏。

2、首先分清心脏各个部分,然后注意观察静脉窦、心房、心室之间的活动顺序,并记录心搏频率。

3、用小镊子在静脉窦与心房之间穿一丝线,进行结扎(斯氏第一结扎),此时心房和心室均处于舒张状态,而静脉窦依然搏动,记数其频率。待心房和心室又开始收缩后,记数单位时间内静脉窦和心房、心室的收缩频率。

4、另取一线,在心房与心室之间结扎(斯氏第二次结扎),观察心脏跳动有何变化,并记录静脉窦、心房、心室的收缩频率。

5、在实验过程中要经常滴加任氏液。

实验记录:

实验结果分析:

1、蛙心进行斯氏第一次结扎后,为何房、室出现较长时间的停搏?为何又能恢复搏动?

2、在第一次结扎后房、室搏动的频率与静脉窦的频率是否一致?为什么?第二次结扎后又如何?

3.2 心肌特性

目的和原理 理解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的发生原理,学习暴露蛙心脏的手术方法和在体心脏的机械描记方法。心肌细胞在一次兴奋之后,由于膜电位发生了变化,其兴奋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周期性变化。心肌兴奋性的特征之一是具有较长的不应期,绝对不应期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在此期间给予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能引起心肌兴奋和收缩。若在相对不应期,在窦房结(两栖类为静脉窦)发出的正常节律性兴奋下达之前,给心脏施加一较强的刺激(阈上刺激),可引起一个提前出现的收缩,称为期前收缩或额外收缩。期前收缩也同样具有绝对不应期,当正常的节律性兴奋到达心室时,往往落在期前收缩的绝对不应期中,因而不能引起心室发生反应,须在下一次的正常节律性兴奋传来时,才能发生再次反应,因此在期前收缩之后,就会出现一个较长时间的间歇期,称为代偿间歇。此外心肌还具有“全或无”的特性,即在其他条件都恒定的情况下,心肌对任何强度的阈上刺激均发生同样大小的反应。

实验对象:蟾蜍或蛙

实验器材和药品:蛙板,探针,玻璃分针,中式小剪,眼科剪,镊子,蛙心夹,大头针,线,滴管,任氏液,铁架台,双凹夹,刺激器等。

实验方法:

1、取蟾蜍一只,毁髓、暴露心脏,在心脏的舒张期用连有丝线的蛙心夹夹注心尖,再将丝线联结在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压力感受器上,另安装好刺激器。

2、启动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蛙心活动的基本曲线,并在曲线上分清哪一部分代表心室的收缩,哪一部分代表心室的舒张。

3、在心脏的收缩期,以中等强度的单个电震进行刺激,观察能否引起心脏活动的改变。

4、在心脏的舒张期间,以中等强度的单个电震进行刺激,此时心脏即发生一次额外收缩,其后伴有代偿间歇出现。在图中分辨出并加以标记。

5、用丝线在静脉窦和心房之间做结扎(斯氏第二次结扎),此时心脏即停止跳动。然后从小到大给以强度间隔相同的阈下刺激和阈上刺激,观察蛙心收缩强度的变化(每次刺激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15秒),共刺激7次。

实验结果分析:

1、蛙心夹为什么要在心脏的舒张期夹住心尖?

2、心肌具有较长的不应期有何生理意义?

实验四 循环生理实验之蛙心灌流

年 月 日 星期

4.1 蛙心灌流

目的和原理:由于心脏具有自动节律性,所以心脏离体后,如得到适宜的理化环境,仍能有节律的自动收缩、舒张,并可维持一定的时间。如果环境的理化因素发生改变,心脏的活动就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本实验用离体蟾蜍心脏灌流的方法来观察温度和钠、钾、钙三种离子、酸碱度、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等各种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验证维持心脏搏动的必要条件。

实验对象:蟾蜍或蛙

实验器材和药品:蛙类手术器械一套,蛙心套管,试管夹,蛙心夹,铁架台,双凹夹,丝线,滴管,任氏液,2%NaCL,1%CaCL,1%KCL,2.5%NaHCO3,3%乳酸,0.1%肾上腺素溶液,0.01%乙酰胆碱溶液。

实验方法:

1、取蟾蜍一只,破坏脑和脊髓,仰卧固定于蛙板上,暴露心脏,并在主动脉下面穿两条线。用蛙心夹夹住心尖,将心脏翻转,于心脏背面找到静脉窦,并在静脉窦之外用一条线结扎,这样就阻断了血液继续流回心脏。在结扎时切勿损伤静脉窦,否则心脏会停止跳动。

2、将心脏放回原位,用眼科剪在主动脉的根部朝心室的方向剪一小口(见图),以灌有任氏液的蛙心套管的尖端由此口插入动脉球,然后将插管稍后退,再转向心室中央的方向,在心室的收缩期插入心室内。插套管时要特别小心,应逐渐试探插入,以免损伤心肌,套管插好后的斜口应向心室腔,以免心室收缩时堵塞斜口。如果套管插入深度深度和位置合适,可见套管中有血液如喷发样在任氏液中升起,同时管中的液面随心脏的跳动而上升和下降。

3、套管插好后,用丝线将动脉套管与套管的尖端系牢,然后再将丝线系在套管壁的突起上,如图所示。最后,将与心脏相连的血管和其它组织在结扎处之外剪断,摘除心脏,用任氏液反复冲洗心脏至血液全部洗净为止。

4、将连有心脏的蛙心套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用蛙心夹将心脏连于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压力感受器上,注意蛙心套管内液面每次应保持相同的高度。然后开动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描记以任氏液灌流的正常的心搏曲线,注意心搏的强度和频率。

5、钠离子的影响:向套管内加入2%NaCL数滴,并与管中溶液混匀,同时用笔做一记号,观察心搏活动有何变化。待心搏活动发生明显改变后,立即停止观察,迅速吸出套管内的溶液并添加新鲜的任氏液,反复数次,至心搏恢复正常为止。

6、钙离子的影响:心搏恢复正常后,向套管内加入1%CaCL21-2滴,并与管中溶液混匀,

同时用笔做一记号,观察心搏活动有何变化。待心搏活动发生明显改变后,立即停止观察,迅速吸出套管内的溶液并添加新鲜的任氏液,反复数次,至心搏恢复正常为止。

7、钾离子的影响:心搏恢复正常后,向套管内加入1%KCL1-2滴,并与管中溶液混匀,同

时用笔做一记号,观察心搏活动有何变化。待心搏活动发生明显改变后,立即停止观察,迅速吸出套管内的溶液并添加新鲜的任氏液,反复数次,至心搏恢复正常为止。

8、碱性溶液的影响:心搏恢复正常后,向套管内加入2.5%NaHCO32-3滴,并与管中溶液混

匀,同时用笔做一记号,观察心搏活动有何变化。待心搏活动发生明显改变后,立即停止观察,迅速吸出套管内的溶液并添加新鲜的任氏液,反复数次,至心搏恢复正常为止。

9、酸性溶液的影响:心搏恢复正常后,向套管内加入3%乳酸1-2滴,并与管中溶液混匀,同时用笔做一记号,观察心搏活动有何变化。待心搏活动发生明显改变后,立即停止观察,迅速吸出套管内的溶液并添加新鲜的任氏液,反复数次,至心搏恢复正常为止。

10、肾上腺素的影响:心搏恢复正常后,向套管内加入0.1%肾上腺素1-2滴,并与管中溶液混匀,同时用笔做一记号,观察心搏活动有何变化。待心搏活动发生明显改变后,立即停止观察,迅速吸出套管内的溶液并添加新鲜的任氏液,反复数次,至心搏恢复正常为止。

11、乙酰胆碱的影响:心搏恢复正常后,向套管内加入0.01%乙酰胆碱1-2滴,并与管中溶液混匀,同时用笔做一记号,观察心搏活动有何变化。待心搏活动发生明显改变后,立即停止观察,迅速吸出套管内的溶液并添加新鲜的任氏液,反复数次,至心搏恢复正常为止。

实验记录:

实验结果分析:

向套管中滴加钙离子与钾离子后,心搏出现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实验五 循环生理实验之动脉血压的直接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年 月 日 星期

5.1 动脉血压的直接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和原理:了解直接测定动脉血压的方法及某些因素对血压的影响。动物的血压经常维持在一定水平,这是由于神经和体液不断调节心脏的活动和血管平滑肌紧张度的结果。当内外环境的某些因素发生改变时,动脉血压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实验对象:家兔

实验器材和药品:手术器械,20%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丝线,25%硫代硫酸钠(或肝素生理盐水),动脉套管,水银检压计,0.01%肾上腺素,0.01%乙酰胆碱,刺激电极,双凹夹,注射器,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实验方法:

1、取家兔一只,从耳缘静脉缓慢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1克/公斤)进行麻醉。注射时随时观察动物的状态。当四肢松软,呼吸变慢,角膜反射迟钝时,表明已麻醉。

2、将家兔仰卧保定于固定台上,用兔头夹将兔头固定,使颈部位置保持端正。在颈腹侧甲状软骨下方到胸骨上方之间,距正中线两侧1cm范围内,剪毛并用湿布擦净。

3、沿颈部正中线切开皮肤5-6cm。分离皮下结缔组织,暴露出胸头肌和胸骨甲状舌骨肌,分离此两肌肌缝之间的结缔组织,分离两侧的胸骨甲状舌骨肌,于气管两侧找出左右的血管神经束(见图)。

4、分辨颈总动脉和三条神经。其中迷走神经最粗,呈白色。交感神经稍细,略呈灰黄色。减压神经最细,呈白色,常与交感神经紧贴在一起。分清其位置后,依次分出减压、交感和迷走神经各约2cmc长,并分别穿不同颜色的线备用。再用玻璃分针分离左侧颈总动脉外的结缔组织膜,将动脉分离出3-4cm,穿线备用。然后用同样方法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和神经并穿线。将右侧颈总动脉的离心端结扎,向心端用动脉夹夹住(尽量靠后)。再穿一线作结扎动脉套管时用。

5、将各实验仪器联结好,检查压力系统是否漏气,漏水。

6、一切准备妥当后,先定标。此时动脉套管尖端应无气泡,如有应排出。

7、用眼科剪在右侧颈总动脉结扎部位的下方朝向心方向剪一斜口,然后将装有抗凝剂的动脉套管从剪口处插入颈总动脉,用事先穿入的线结扎,并将余线结扎在动脉套管的侧管上,以防止套管尖端滑脱。然后慢慢打开动脉夹,可见有少量血液自颈总动脉内冲向动脉套管,同时检压计浮标上的笔尖也随之上下浮动。

8、以慢速开动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描记麻醉状态下的血压曲线。

9、松开两后肢的固定绳,并迅速将身体后部举起,观察地心引力对血压有何影响。

10、待血压恢复平稳后,以动脉夹夹注对侧的颈总动脉,观察血压有何变化。

11、待血压恢复平稳后,用薄的乳胶手套将动物的鼻子和嘴套起,并使其中存有少量空气,经过一段时间后,手套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增高,此时观察血压有何变化。

12、待血压恢复平稳后,先剪断一侧减压神经,观察血压有何变化。然后,以中等强度的连续电震刺激减压神经的向中端,观察血压有何变化。

13、待血压恢复平稳后,结扎一侧迷走神经,并自结的向中端剪断,观察血压有何变化。然后提起神经,轻轻刺激神经的离中端,观察血压有何变化。

14、待血压恢复平稳后,将另一侧迷走神经剪断,观察血压有何变化。然后再刺激减压神经,观察血压有何变化。

15、待血压恢复平稳后,自耳静脉注入0.01%肾上腺素0.5ml(肾上腺素注入后,应再补充数毫升的生理盐水,以使药物全部进入循环),观察血压有何变化。

16、待血压恢复平稳后,自耳静脉注入0.01%乙酰胆碱0.5ml,观察血压有何变化。

17、待血压恢复平稳后,做放血处理,观察血压有何变化。

注意事项:

1、进行一项实验后,须待血压恢复平稳后,在开始下一项实验。

2、动脉套管与颈总动脉保持平行位置,防止刺破动脉或堵塞血流。

3、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温,防止动物死亡。

4、由于实验时间过久,动物会逐渐苏醒,此时应酌量补注少许麻醉剂。

实验记录:

实验结果分析:

以中等强度的连续电震刺激已剪断的减压神经的向中端和迷走神经的离中端时,血压如何变化?两者实验结果有何异同?为什么?

实验六 消化生理实验

年 月 日 星期

7.1 胃肠运动的直接观察

目的和原理 直接观察动物在麻醉状态下胃肠运动的各种形式及神经和体液对胃肠运动的调节作用。胃肠肌肉属于平滑肌,所以胃肠道具有平滑肌运动的特性,由于胃肠道平滑肌结构不同,因此胃运动呈蠕动及紧张性收缩;而肠运动的主要方式为蠕动、分节运动及摆动。

实验对象:家兔

实验器材和药品:家兔固定台,剪毛剪,止血钳,玻璃针,注射器,0.01%乙酰胆碱,0.1%肾上腺素,20%氨基甲酸乙酯。

实验方法:

1、取兔一只,称重、麻醉、固定,剪去腹部被毛,剖开腹腔,暴露胃肠,仔细观察分清胃、小肠、大肠等各部位。

2、认清各部位后,观察胃的蠕动及紧张性收缩,肠的蠕动、分节运动、摆动。

3、对胃肠进行机械性刺激,观察胃肠运动有何变化。

4、在肠管壁上直接滴加0.01%乙酰胆碱0.5-1.0毫升,观察胃肠运动有何变化。

5、在肠管壁上直接滴加0. 1%肾上腺素0.5-1.0毫升,观察胃肠运动有何变化。 注意事项:

1、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家兔的保温;

2、每项实验完毕后要间隔3-5分钟,用药后要用生理盐水充分洗涤;

3、为使胃肠运动明显,实验前一小时要饲喂饱家兔。

实验结果分析:

详细说明胃、肠运动有哪些形式。

7.2 小肠吸收和渗透压的关系

目的和原理 了解小肠吸收与肠内容物渗透压之间的关系。肠内容物的渗透压是影响肠吸收的重要因素。同种溶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浓度越大,吸收越慢;浓度过高时,反而出现倒渗现象。使内容物的渗透压降低至一定程度后,再被吸收。 实验对象:家兔

实验器材和药品:固定台,手术器械,饱和硫酸镁溶液,0.7%NaCL,丝线。 实验方法:

1、接实验7.1,在家兔体内选取长约16厘米的一段空肠,在其中点用线结扎,另在距中点上下各8厘米处分别结扎,此时这一段空肠被结扎为等长的两段,结扎穿线时注意不要损伤肠系膜上的血管,也不要将血管结扎。

2、结扎完毕后,向其中一段注入5毫升饱和硫酸镁溶液,另一段注入30毫升0.7%氯化钠溶液。注射完毕后将空肠置入腹腔中,30分钟后检查两段中各有何变化。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家兔的保温。 实验结果分析:

两段结扎的空肠在分别注入5毫升饱和硫酸镁溶液和30毫升0.7%氯化钠溶液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7.3 离体肠断运动描记

目的和原理:观察在离体情况下肠的运动情况以及某些因素对肠运动的影响。肠平滑肌具有自动节律性收缩的特性,并且受肠壁神经丛与外来植物性神经的支配。离体肠断虽然失去外来神经的支配,但在适宜的条件下,仍能保持平滑肌收缩的特性及肠壁神经丛的作用。离体肠段运动的装置还可以用来研究各种化学因素对平滑肌的影响。 实验对象:家兔

实验器材和药品:平滑肌槽,烧杯,温度计,铁架台,线,0.01%肾上腺素,0.01%乙酰胆碱,台氏液等。

1、接实验7.2,在家兔体内切取若干段结扎以外的3-厘米长的肠段(十二指肠或空肠),放入37-38oC台氏液中,充分洗去肠内容物,选取一段用缝针在两端肠壁之间各穿上一条线,一断固定于平滑肌槽的通气管上,另一端与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仪上的压力传感器相连,平滑肌槽内的温度控制在38-39oC之内,并不断地进行通气至台氏液中。离体肠段的运动有时不会立即开始,有可能要经过10-30分钟才开始运动。 2、离体肠段开始运动后,观察肠段的正常收缩曲线。 3、逐渐降低台氏液的温度至30oC,观察肠段运动有何变化。

4、恢复温度,待肠段运动正常后,加入0.01%肾上腺素数滴于平滑肌槽的通气管中,观察肠段运动有何变化。然后用台氏液冲洗通气管。

5、待肠段运动正常后,加0.01%乙酰胆碱数滴于平滑肌槽的通气管中,观察肠段运动有何变化。 注意事项:

1、台氏液要新配制的。

2、要注意控制平滑肌槽中台氏液的温度。 实验结果分析:

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与骨骼肌、心肌有何不同?

实验七 泌尿生理实验

年 月 日 星期

8.1 尿的分泌及其影响与调节

目的和原理 了解一些生理因素对尿分泌的影响及其调节。尿是血液流过肾单位时经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而形成的。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的大小取决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压,以及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和囊内压。影响肾小管重吸收机能主要是管内液渗透压的高低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重吸收能力,后者又为多种激素所调节。 实验对象:家兔

实验器材和药品:注射器,手术台,手术器械,膀胱套管,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20%氨基甲酸乙酯,20%葡萄糖溶液,0.01%肾上腺素,垂体后叶激素,生理盐水,烧杯,缝合线,保护电极。 实验方法:

1.取一只实验前給予充足饮水的家兔,耳静脉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1g/kg),麻醉后固定,在颈部分离迷走神经,并在其下穿线备用。

2.在耻骨联合前方找到膀胱,在其腹面正中作一荷包缝合,再在中心剪一小口,插入膀胱套管,收紧缝线,固定膀胱套管,并在膀胱套管及所连接的橡皮管和直套管内注满生理盐水,在直套管下端连接记滴装置(对雌性动物为防止尿液经尿道流出,影响实验结果,可在膀胱颈部结扎)。然后将记滴装置与PcLab仪连接,进行记滴描记。(注:输尿管插管法:找到膀胱后,将其移出体外,再在膀胱底部找出两侧输尿管,在输尿管靠近膀胱处分离输尿管,用细线在其下结一松结,在结下方的输尿管上剪一小口,向肾脏方向插入一条适当大小的塑料管,并将松结抽紧以固定插管,另一端则连至记滴器上)。

3.记录对照情况下每分钟尿分泌的滴数。可连续记录5-10分钟,求其平均数并观察动态变化。

4.静脉注射38oC的生理盐水20ml,记录每分钟尿分泌的滴数。 5.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0ml,记录每分钟尿分泌的滴数。 6.静脉注射0.01%肾上腺素0.5-1.0ml,记录每分钟尿分泌的滴数。

7.切断两侧迷走神经,用保护电极以中等强度的电刺激连续刺激一侧迷走神经的离中端,记录每分钟尿分泌的滴数。

8.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1-2单位,记录每分钟尿分泌的滴数并观察何时开始出现抗利尿作用。 注意事项:

1.进行每一项实验时,必须待尿量基本恢复或相对稳定后再开始下一项实验。 2.每项实验后要有对照记录。 实验记录:

实验结果分析:

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和生理盐水后,尿量有何变化?为什么?

实验八 泌尿、循环、呼吸生理综合实验(计划 07级 )

年 月 日 星期

目的和原理:了解几种因素对血压、呼吸、尿分泌的影响。动物的血压经常维持在一定水平,这是由于神经和体液不断调节心脏的活动和血管平滑肌紧张度的结果。正常哺乳动物的呼吸运动能够有节律地进行,并能适应机体代谢的需要,是由于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所致。尿是血液流过肾单位时经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而形成的。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的大小取决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压,以及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和囊内压。影响肾小管重吸收机能主要是管内液渗透压的高低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重吸收能力,后者又为多种激素所调节。 实验对象:家兔

实验器材和药品:手术器械,20%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丝线,25%硫代硫酸钠(或肝素生理盐水),动脉套管,水银检压计,玛俐氏气鼓,气管套管,橡皮管,胸套管,电磁标,生理多用仪(或感应圈),刺激电极,双凹夹,注射器,膀胱套管,0.01%肾上腺素,0.01%乙酰胆碱, 20%葡萄糖溶液,0.01%肾上腺素,垂体后叶激素,生理盐水,烧杯,缝合线,保护电极,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实验方法:

1、取家兔一只,从耳缘静脉缓慢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1克/公斤)进行麻醉。注射时随时观察动物的状态。当四肢松软,呼吸变慢,角膜反射迟钝时,表明已麻醉。

2、将家兔仰卧保定于固定台上,用兔头夹将兔头固定,使颈部位置保持端正。在颈腹侧甲状软骨下方到胸骨上方之间,距正中线两侧1cm范围内,剪毛并用湿布擦净。

3、沿颈部正中线切开皮肤5-6cm。分离皮下结缔组织,暴露出胸头肌和胸骨甲状舌骨肌,分离此两肌肌缝之间的结缔组织,分离两侧的胸骨甲状舌骨肌,于气管两侧找出左右的血管神经束。

4、分辨颈总动脉和三条神经。其中迷走神经最粗,呈白色。交感神经稍细,略呈灰黄色。减压神经最细,呈白色,常与交感神经紧贴在一起。分清其位置后,依次分出减压、交感

和迷走神经各约2cmc长,并分别穿不同颜色的线备用。再用玻璃分针分离左侧颈总动脉外的结缔组织膜,将动脉分离出3-4cm,穿线备用。然后用同样方法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和神经并穿线。将右侧颈总动脉的离心端结扎,向心端用动脉夹夹住(尽量靠后)。再穿一线作结扎动脉套管时用。

5、将各实验仪器联结好,检查压力系统是否漏气,漏水。

6、一切准备妥当后,先定标。此时动脉套管尖端应无气泡,如有应排出。

7、用眼科剪在右侧颈总动脉结扎部位的下方朝向心方向剪一斜口,然后将装有抗凝剂的动脉套管从剪口处插入颈总动脉,用事先穿入的线结扎,并将余线结扎在动脉套管的侧管上,以防止套管尖端滑脱。然后慢慢打开动脉夹,可见有少量血液自颈总动脉内冲向动脉套管,同时检压计浮标上的笔尖也随之上下浮动。

8、以慢速开动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描记麻醉状态下的血压曲线。

9、T字形切开气管,插入气管套管,用线结扎,并与玛俐氏气鼓相连,注意描记时气鼓上的笔尖和电磁标上的笔尖都应对齐在一条垂直的直线上。

10、开动记纹鼓,描记一段正常的呼吸曲线,观察呼吸运动与曲线的关系。

11、在耻骨联合前方找到膀胱,在其腹面正中作一荷包缝合,再在中心剪一小口,插入膀胱套管,收紧缝线,固定膀胱套管,并在膀胱套管及所连接的橡皮管和直套管内注满生理盐水,在直套管下端连接记滴装置(对雌性动物为防止尿液经尿道流出,影响实验结果,可在膀胱颈部结扎)。然后将记滴装置与PcLab仪连接,进行记滴描记。(注:输尿管插管法:找到膀胱后,将其移出体外,再在膀胱底部找出两侧输尿管,在输尿管靠近膀胱处分离输尿管,用细线在其下结一松结,在结下方的输尿管上剪一小口,向肾脏方向插入一条适当大小的塑料管,并将松结抽紧以固定插管,另一端则连至记滴器上)。

12、结扎一侧迷走神经,并自结的向中端剪断,观察血压、呼吸频率、尿量有何变化。

13、将另一侧迷走神经剪断,观察血压、呼吸频率、尿量有何变化。

14、自耳静脉注入0.01%肾上腺素0.5ml(肾上腺素注入后,应再补充数毫升的生理盐水,以使药物全部进入循环),观察血压、呼吸频率、尿量有何变化。

15、自耳静脉注入0.01%乙酰胆碱0.5ml,观察血压、呼吸频率、尿量有何变化。

16、做放血处理,观察血压、呼吸频率、尿量有何变化。

注意事项:

1、进行一项实验后,须待血压恢复平稳后,在开始下一项实验。

2、动脉套管与颈总动脉保持平行位置,防止刺破动脉或堵塞血流。

3、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温,防止动物死亡。

4、由于实验时间过久,动物会逐渐苏醒,此时应酌量补注少许麻醉剂。

5、进行每一项实验时,必须待尿量基本恢复或相对稳定后再开始下一项实验。

6、每项实验后要有对照记录。

实验记录:

实验结果分析:

1、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频率、血压、尿量有何变化?

2、静脉注入乙酰胆碱,血压、呼吸频率、尿量有何变化。为什么?

实验九 肌肉生理实验

年 月 日 星期

9.1 阈刺激、阈上刺激与最大刺激

目的和原理 应用电刺激方法,测出肌肉阈刺激、阈上刺激与最大刺激的强度值,以了解刺激与肌肉收缩的关系。肌肉和其它任何组织一样,都具有兴奋性。当受刺激而发生兴奋时,便表现出收缩活动。但并非任何强度的刺激都能引起肌肉收缩反应,必须达到强度阈值才能引起肌肉的收缩。测定能引起肌肉收缩反应的刺激强度,电刺激方法较为理想。用单个感应电震,由弱到强依次进行刺激,从阈刺激起始,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肌肉收缩也相应地增大。当刺激强度增加到一定限度时,肌肉收缩也达到最大限度,如再增大刺激强度,肌肉收缩也不再增大。

实验对象:蟾蜍

实验器材和药品: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电刺激器,肌槽,铁架台,任氏液,培养皿。

实验方法:

1. 参照实验1.1 制备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制备好的标本浸泡在任氏液中备用。

2. 将腓肠肌标本的股骨端固定在肌槽的固定孔内,跟腱端与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压力感受器相连,调节杠杆螺丝,使腓肠肌标本保持适当的松紧度。

3. 对腓肠肌标本进行测定:将感应圈的副线圈移至最远处,用断电感应电震进行刺激,观察肌肉有无收缩反应。如无收缩反应,则将副线圈向原线圈推进0.5-1.0cm,再进行刺激,直至电流强度到某一强度时,肌肉开始出现轻微收缩反应,并在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显示屏上记录一条收缩曲线,这一强度称为阈刺激(刺激强度用副线圈与原线圈之间距离表示)。

4. 再按上述方法继续移动副线圈来增强刺激强度,肌肉收缩也随着刺激强度而相应地增大,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显示屏上记录出的曲线幅度也相应地增高。但当肌肉收缩达到一定高度时,再增强刺激强度,肌肉收缩曲线幅度不再继续升高。

注意事项:

1. 每刺激一次,肌肉如果有收缩反应,应待肌肉恢复后,再进行刺激,并用任氏液浸润标本。

2. 每次肌肉收缩曲线的起点应在同一水平线上。

实验记录:

实验结果分析:

为什么在一定的刺激强度范围内,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收缩的幅度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9.2 肌肉的单收缩

目的和原理 了解肌肉单收缩现象,分析单收缩各期的时间及其收缩强度。一个短促的阈上刺激直接作用于肌肉或通过神经间接地作用于肌肉,肌肉则发生一次收缩,然后宽息,这一现象称为单收缩。整个收缩过程分潜伏期、收缩期和宽息期。

实验对象:蟾蜍

实验器材和药品:解剖器械,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肌槽,电刺激器,任氏液。

实验方法:

1. 制备好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固定于肌槽中。将压力感受器连接到

2. 选择一定的刺激强度,要求为阈上刺激。显示屏上出现收缩曲线,分析单收缩曲线的潜伏期、收缩期和宽息期。

实验记录:

实验结果分析:

肌肉单收缩的概念?

9.3 肌肉的强直收缩和收缩综合

目的和原理:观察刺激频率与收缩波形的关系,从而了解强制收缩的原因,同时观察刺激间隔时间与肌肉收缩综合形成的关系。如果两个相继的刺激作用于骨骼肌,而第二个刺激所引起的收缩期或宽息期内,结果肌肉的第一个收缩还未结束,便又对第二个刺激发生反应,从而引起收缩的综合。如果刺激的间隔时间很短,则可出现锯齿状的不完全强直收缩的曲线和类似直线样完全强直的曲线。

实验对象:蟾蜍

实验器材和药品:解剖器械,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肌槽,感应圈,任氏液。


相关内容

  • 善待实验动物的伦理学原则
  • 摘要:动物是否应该得到伦理学的善待,一直是哲学家们思考的问题.早期的哲学家大都认为动物是没有道德地位的.19世纪以后的哲学家普遍认为动物有自己的道德地位,人们应该善待动物.例如,汤姆?雷根(Tom Regan)就认为人和动物拥有完全一样的权利.彼得・辛格(Peter Singer)则提出了动物解放论 ...

  • 机能学实验教学大纲
  • 机能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机能学实验 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functional science 实验学时:124 适用对象:医学.药学本科生 指导教材及参考书: 指导教材:<医用机能实验教程>(第一版) 赵华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3年 参考书: 1. <生 ...

  • 药理学实验的基础知识
  • 第一章 药理学实验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药理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药理学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循序渐进的常规实验,使学生验证和巩固所学的基本理论:通过综合实验了解较为先进的科研方法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联想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科学思维及创新的能力,建立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 ...

  • 药物依赖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 指导原则编号 药物非临床依赖性研究 技术指导原则 二○○七年九月 目 录 一.概述-----------------------1 二.基本原则---------------------2 (一)实验管理--------------------2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 第四章 多种多样的动物 第五节 节肢动物教学设计
  • 第四章 多种多样的动物 第五节 节肢动物 教材分析 本节是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线性动物和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对象蝗虫个体较大,分布很广,易得到实物进行观察实验,同时,蝗虫又是在我国历史上造成严重灾害的农业害虫,人们对它的研究比较详尽.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知识是学 ...

  • 药物非临床依赖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 附件五 指导原则编号: 药物非临床依赖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药物非临床依赖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药物依赖性是指药物长期与机体相互作用,使机体在生理机能.生化过程和/或形态学发生特异性.代偿性和适应性改变的特性,停止用药可导致机体的不适和/或心理上的渴求.依赖性可分为躯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躯体 ...

  • 题 目 谈谈你所认识的兽医药理学
  • 题 目 谈谈你所认识的兽医药理学 系 别 动物医学系 专 业 动物药学1班 年 级 2011级 学 号 [**************] 姓 名 甘存思 指 导 教 师 魏述永 成 绩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十五日 谈谈你所认识的兽医药理学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重庆荣昌 402460 甘存思 摘要 ...

  • 卫生毒理学教学大纲
  • 卫生毒理学教学大纲 (供预防医学及营养专业使用) 天 津 医 科 大 学 2000.6 前 言 本大纲为本学科教学的指导性纲要.本大纲供五年制预防医学系预防医学专业及营养专业使用.本大纲既供教师备课使用,也供学生预习复习使用,以明确学习 的基本要求及重点内容.按照本校五年制教学计划,本学科为60学时 ...

  • 抗肿瘤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 药品评价2004年第1卷第1期 一43一 新观察 抗肿瘤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刘宗潮 朱孝峰周军民李志铭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510060) [摘要]大多数药物均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能治疗疾病,另一方面又具有副反应,抗肿瘤药更是如此.因此,对新的抗肿瘤药物进行安全性评价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了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