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宽容教案(1)

《多一些宽容》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并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2、学习文章以讲道理为主的论证方法,并能围绕论点举出有关的事例。

3、正确地看待宽容,学会用宽容对待别人。提倡人与人之间的高尚的人格修养——宽容。

教学设计与过程:

一、名句积累,导入新课。

导入: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说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宽容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多一些宽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郭安凤的《多一些宽容》吧,从中你会进一步理解宽容,学会宽容。

二、初读课文,质疑

1、一个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读。

朗读要求:注意文中生字词的读音;注意语气与节奏。

2、师生评价学生的朗读。

3、质疑:

三、再读课文,理解宽容

⑴作者阐述了怎样一个观点?

明确:人与人相处,要多一些宽容。

⑵为什么要多一些宽容?

⑶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之间是一个怎样的关系?你认为其中哪一点最为难能可贵?

明确:要做到宽容,就必须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四者有一个逐层递进的关系。“互谅、互让”是宽容的最基本的要求,“互敬、互爱”则是进一步的高要求,尤其是互爱,则是最根本的一点。只有互爱才能真正做到“互谅、互让、互敬”。

⑷文章最后一段并不是讲要“多一些宽容”,是否多余?

看完下面的材料,说说你该如何认识“宽容”

材料一:七年级(1)班的班主任王老师工作认真负责,经常找学生谈心,耐心辅导学生。但小赵同学对王老师有看法,他说:“我迟到了,他就批评我;小测验时,我就翻了一下书,也被他狠狠批了一顿。王老师太严了,对我一点也不宽容。”

材料二:媒体报导:在家庭暴力中受害的弱势一方——妻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宽容了丈夫的过失——酗酒、赌博、虐待、侮辱——导致对方的暴行越演越烈,直到受害者不堪忍受时,悲剧发生了:受害人要么被活活打死,要么向施暴者举起了屠刀

明确:不多余,是文章观点的补充论证。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味强调宽容的重要性,可能会导致对丑恶甚至罪恶的姑息,要明辨是非、分清敌我,该批评、惩罚的还是要批评、惩罚。这样,文章做到了既旗帜鲜明,又滴水不漏。

四、补充事例,感受宽容

一篇议论文一般情况下总是既讲道理又摆事实,而事实胜于雄辩,可这篇文章却是雄辩多于事实,让我们用事实来说话。

老师示例:

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相传,清代礼部尚书张英为解决家人与邻居的矛盾,特寄诗一首回家:“千里寄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主动让地三尺,邻家也主动让地三尺,遂成就了安徽“六尺巷”

这一千古美谈。

仔细研读老师出示的材料,先感受其中的宽容之处,再选择一则材料加工提炼,概括成为一个事实论据加入到第二段中恰当的地方。(若对老师提供的材料不满意,你也可以自己补充材料)

五、走进生活,学会宽容

创设情境,谈宽容。

昨天,小明的同学有两道代数题不会做,来向小明请教,小明热心的帮同学解决了难题。今天,小明有一道物理题做不出来,想向这位同学请教,可是这位同学却以作业多为由推辞,没有帮助小明解答,小明为此气愤不已,向你讲述了这件事。那么,你会如何劝解小明呢?

(1、帮同学解疑讲解的同时,自己的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锻炼。

2、同学虽然没有帮自己,不正好可以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吗?

3、同学做得不对,自己却不计较,正好证明了自己有博大的胸怀,有宽容的美德。)

六、课堂小结:

宽容是你踩了我一脚,我却回你一句没关系;宽容是起争执时,双方的各退一步;宽容是面对他人的小过失时,一个淡淡的微笑;宽容甚至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手势,一句话„„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用一种宽厚的胸怀,去接纳这个具有缺损的社会;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用“海纳百川”的气度,去换取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信任及和睦;愿宽容之心,遍布整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六、教师寄语,学生集体朗读

七、作业自助餐

1、以“宽容”为主题,仿照课文中“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异不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融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芥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句式写一段话。(必做)

2、把本课内容与自己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就应如何培养自己的宽容、在与人发生矛盾时该如何妥善处理,写一篇心得体会。(200字以上)

★什么叫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你能结合课文举一个例子作事实论据吗?

互谅:唐太宗还是秦王时,魏征曾帮助太子李建除去他,后来他当上皇帝,不计前嫌,能原谅他各为其主,重用了魏征,至于他贞观盛世,是与他的胸襟广阔分不开的

互让:负荆请罪,蔺相如为了顾全大局,甘愿忍受廉颇的嘲讽,当廉颇得知后,非常惭愧,于是负荆请罪,后来两人同心协力为赵国出力。这说明人只有不计较私利,互相谦让,才能处理好相互之间的矛盾。

互敬:周总理,作为一国总理,日理万机,非常辛苦。有一次,周总理工作了一整夜,清晨刚要回家,在路上碰见一个清洁工人,周总理主动上前去,紧紧握住工人的手说“同志您辛苦了!”周总理十分尊重别人,所以他也得到了全国人民对他的尊重。

互爱:

《多一些宽容》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并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2、学习文章以讲道理为主的论证方法,并能围绕论点举出有关的事例。

3、正确地看待宽容,学会用宽容对待别人。提倡人与人之间的高尚的人格修养——宽容。

教学设计与过程:

一、名句积累,导入新课。

导入: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说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宽容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多一些宽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郭安凤的《多一些宽容》吧,从中你会进一步理解宽容,学会宽容。

二、初读课文,质疑

1、一个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读。

朗读要求:注意文中生字词的读音;注意语气与节奏。

2、师生评价学生的朗读。

3、质疑:

三、再读课文,理解宽容

⑴作者阐述了怎样一个观点?

明确:人与人相处,要多一些宽容。

⑵为什么要多一些宽容?

⑶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之间是一个怎样的关系?你认为其中哪一点最为难能可贵?

明确:要做到宽容,就必须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四者有一个逐层递进的关系。“互谅、互让”是宽容的最基本的要求,“互敬、互爱”则是进一步的高要求,尤其是互爱,则是最根本的一点。只有互爱才能真正做到“互谅、互让、互敬”。

⑷文章最后一段并不是讲要“多一些宽容”,是否多余?

看完下面的材料,说说你该如何认识“宽容”

材料一:七年级(1)班的班主任王老师工作认真负责,经常找学生谈心,耐心辅导学生。但小赵同学对王老师有看法,他说:“我迟到了,他就批评我;小测验时,我就翻了一下书,也被他狠狠批了一顿。王老师太严了,对我一点也不宽容。”

材料二:媒体报导:在家庭暴力中受害的弱势一方——妻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宽容了丈夫的过失——酗酒、赌博、虐待、侮辱——导致对方的暴行越演越烈,直到受害者不堪忍受时,悲剧发生了:受害人要么被活活打死,要么向施暴者举起了屠刀

明确:不多余,是文章观点的补充论证。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味强调宽容的重要性,可能会导致对丑恶甚至罪恶的姑息,要明辨是非、分清敌我,该批评、惩罚的还是要批评、惩罚。这样,文章做到了既旗帜鲜明,又滴水不漏。

四、补充事例,感受宽容

一篇议论文一般情况下总是既讲道理又摆事实,而事实胜于雄辩,可这篇文章却是雄辩多于事实,让我们用事实来说话。

老师示例:

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相传,清代礼部尚书张英为解决家人与邻居的矛盾,特寄诗一首回家:“千里寄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主动让地三尺,邻家也主动让地三尺,遂成就了安徽“六尺巷”

这一千古美谈。

仔细研读老师出示的材料,先感受其中的宽容之处,再选择一则材料加工提炼,概括成为一个事实论据加入到第二段中恰当的地方。(若对老师提供的材料不满意,你也可以自己补充材料)

五、走进生活,学会宽容

创设情境,谈宽容。

昨天,小明的同学有两道代数题不会做,来向小明请教,小明热心的帮同学解决了难题。今天,小明有一道物理题做不出来,想向这位同学请教,可是这位同学却以作业多为由推辞,没有帮助小明解答,小明为此气愤不已,向你讲述了这件事。那么,你会如何劝解小明呢?

(1、帮同学解疑讲解的同时,自己的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锻炼。

2、同学虽然没有帮自己,不正好可以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吗?

3、同学做得不对,自己却不计较,正好证明了自己有博大的胸怀,有宽容的美德。)

六、课堂小结:

宽容是你踩了我一脚,我却回你一句没关系;宽容是起争执时,双方的各退一步;宽容是面对他人的小过失时,一个淡淡的微笑;宽容甚至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手势,一句话„„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用一种宽厚的胸怀,去接纳这个具有缺损的社会;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用“海纳百川”的气度,去换取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信任及和睦;愿宽容之心,遍布整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六、教师寄语,学生集体朗读

七、作业自助餐

1、以“宽容”为主题,仿照课文中“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异不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融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芥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句式写一段话。(必做)

2、把本课内容与自己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就应如何培养自己的宽容、在与人发生矛盾时该如何妥善处理,写一篇心得体会。(200字以上)

★什么叫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你能结合课文举一个例子作事实论据吗?

互谅:唐太宗还是秦王时,魏征曾帮助太子李建除去他,后来他当上皇帝,不计前嫌,能原谅他各为其主,重用了魏征,至于他贞观盛世,是与他的胸襟广阔分不开的

互让:负荆请罪,蔺相如为了顾全大局,甘愿忍受廉颇的嘲讽,当廉颇得知后,非常惭愧,于是负荆请罪,后来两人同心协力为赵国出力。这说明人只有不计较私利,互相谦让,才能处理好相互之间的矛盾。

互敬:周总理,作为一国总理,日理万机,非常辛苦。有一次,周总理工作了一整夜,清晨刚要回家,在路上碰见一个清洁工人,周总理主动上前去,紧紧握住工人的手说“同志您辛苦了!”周总理十分尊重别人,所以他也得到了全国人民对他的尊重。

互爱:


相关内容

  • 学会宽容(4.1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
  • 学会宽容--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 设计意图 :现在大多数小学生是倍受父母骄宠的宠儿,较为优裕的生活条件也滋长着他们骄纵任性的行为作风.因此,在一个班集体里,同学之间缺乏相互宽容的合作精神,往往为了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 活动目的: 1.使学生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增强宽容意识感. 2.理解宽容,能与他人和 ...

  • 辽大版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教师电子教案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科:心理健康 班级:六年级 姓名:未壮龙港区北港实验学校1教学进度表(六)年级(心理健康)学科 时间:2012 年 9 月周次起讫 月日9 月 1------2 9 月 5------9 9 月 12-----16 9 月 19----23 9 月 ...

  • 学会宽容,快乐生活教案
  • 学会宽容,快乐生活 一 教育背景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自然而然的成为所在家庭的中心,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和利己主义的倾向,判断是非的 标准也是对自己是不是有利,缺乏宽容之心.同情之心.尊重之心,往往造成行为过于偏激,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人际交往也会受到限制 ...

  • 人教版四年语文下册8课将心比心教案
  • [教材分析] 8 将心比心(新授课) <将心比心>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以"将心比心"为题,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想想,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的人生哲理.教学时,让学生在读中品味文中的两个小故事 ...

  • 文明交往礼为先教案
  •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2,学科:政治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理清知识结构,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讨论课本相关探究活动 二. ...

  • 换个角度想一想教案
  • <换个角度想一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换个角度想一想>这一课的内容主要围绕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展开的,同时也指出在人际交往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时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去去感受生活,从而使学生从心灵深处真正理解.关爱.尊重他人,从行动上真正帮助他人. 教学 ...

  •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教案设计
  • 导入新课: 举例: <自尊是生命的衣裳> 80 多年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沃尔逊小镇来了一群饥饿的难民. 当镇长杰克逊先生发放食 品时,许多难民大嚼大咽,只有一个年轻人例外,,他对镇长说:先生,你送给我这么多好吃 的,有什么活让我干吗?杰克逊笑了说,我只不过想给你们提供些帮助而已,哪来的 ...

  • 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
  • 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交朋友 活动目的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一定的朋友,对该如何交朋友这概念.技巧,还是比较模糊,需要一个明确的指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收听歌曲,收看以身边事为题材的录像短片,通过交流与分享,探索与反思中,认识和掌握如何交朋友的技巧.通过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更切身体 ...

  • 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教案
  • 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教案--让心靠近--学会沟通 时间:2014-01-03 23:22:56    浏览数:73384 设计理念: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和自尊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实现低级需要才能满足高级需要.中学阶段学生对 ...